20XX年中职计算机应用实施性教学计划

XX

市中等职业学校 学 分 制 实 施 性

教 学 计 划

专 业: 计算机应用 学 制: 三 年 适用对象: 职 业 高 中 制定日期: 2012 年 7 月 学校(盖章):XXXXXXXXXXXXXXX

XXXXXXXX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制定依据

1、国家、省级有关文件:《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原则意见》、《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一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中级部分)等文件。

2、参照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项目成果——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之《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维护与维修、行业应用软件、平面图像处理、广告设计制作、动画制作、计算机网络及网站建设与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中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 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计算机产业(公司) 、制造业(企业) 、广告设计制作公司、和国家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操作方面的岗位,主要从事计算机设备、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数据库等相关信息处理,图形图像设计、计算机相关产品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等工作。

四、知识与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 知识结构与要求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知识结构为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要素,可分为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互补性知识。

1. 文化基础知识

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德育、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体育、美育等基础知识。

2. 专业知识

掌握电工、计算机电路、计算机原理、高级语言的基础知识; 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的基本知识;

掌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系统及常用应用软件的基础知识。 3. 专业互补性知识

了解人口、法律、资源与环保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创业、立业与就业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初步具备开发、设计多媒体软件、网页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英文资料的阅读能力。 2. 关键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使其具备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 技能要求

毕业前考取 “计算机调试员”、“计算机系统操作工”中级工证书;“计算机绘图员和图像制作员”中级工作为选修考证。

五、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

1.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生活经济和就业创业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现代社会的生活与消费、收入与支出、生产与营销、投资保险的生活观念,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认识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把握生活中的经济规律,正确选择生活中的经济行为,提高生存能力和创富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懂得诚信、合作和维权,学会理财,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划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追求正确的生活世界、劳动世界的共同价值,引导学生创造美好的生活,成就理想,享有幸福的人生。

2.职业道德与法律(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经济政治与社会(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4.哲学与人生(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体育与健康(11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其任务是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6.语文(16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其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7.数学(16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8.英语(140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9.计算机应用基础(14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10.物理(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发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打下必要的基础。

11.综合文科(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科学、技术历史发展过程及其成就,使学生在了解中国、世界的主要历史文化发展成就基础上,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二)专业技能课

1. 电工基础(42学时)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电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要求了解电阻、电容、电感等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与作用;理解简单电路的基本原理与特性;掌握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能对给定的电路进行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计算。了解电工仪器仪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常见电工仪器仪表;能运用电气测量技术检测调试一般电路;能对测量数据进行一般处理,并能绘制实验曲线;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技术规范;能对一般的电气线路进行故障分析与排除;掌握安全用电常识。

2. ★电子线路(56学时)

《电子线路》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电子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也是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训练项目课程。作为电子专业课程改革实验项目课程,将原有的学科体系整合优化,创建层次化、模块化的系统框架,坚持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原则,将“知识课堂”转向“生命课堂”,把本课程传统教材的十几个章节整合为六大教学项目,每一项目都可通过仿真软件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通过项目教学,使学生能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电子产品,为学生正确运用电子技术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及继续学习能力打下一定基础;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敬业爱岗和吃苦耐劳的品德和良好职业道德观。

3.★计算机组装与维修(72学时)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本课程为综合性实践课程,学习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装、调试与维修。主要内容包括PC 机组装、硬故障检测与排除、软件安装、软故障检测与排除等,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与基本维修方法等。

4.平面设计PS (86学时)

本课程主要介绍Photoshop CS3软件操作环境,掌握Photoshop 基本绘画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掌握Photoshop 图像色彩的基本理论,掌握图像 处理和输出的方法。

5.★计算机原理(42学时)

本课程为计算机硬件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寻址方式,存储、控制和运行工作原理,总线结构,中断系统,接口工作原理,汇编语言及编程方法等,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6. CAD(86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制图基本概念、工程制图技术规范、工程制图基本功训练、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如AutoCAD 等) 功能与操作、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工程实践等,使学生掌握CAD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7. 影视制作Premiere (28学时)

了解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掌握利用非线性编辑手段进行节目制作的流程;熟练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的采集、素材管理、镜头剪接、特效处理、素材叠加、音频混合以及成片输出等操作环节;能够独立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完成节目制作。 8. ★Access2003数据库(86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基本概念与应用方法,数据库的用户界面、命令格式、功能及使用,建立数据库,查询、修改与统计数据,自动生成数据库,建立多媒体数据库以及运用基本概念编写应用程序等,使学生学会数据库的使用与基本维护等。

9. ★网页设计(86学时)

熟悉Dreamweaver 软件操作坏境,掌握网页版式设计、图像编辑、网页动画制作等基本知识,

具有综合设计制作网页和优化网页的能力。

10.★C 语言程序设计(128学时)

本课程为计算机编程导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编程语言的特点、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程技巧和方法以及简单的功能调用等,使学生学会使用高级语言编制应用程序、上机调试及运行程序。

11. FLASH(86学时)

熟悉Flash cs3软件操作环境,掌握Flash 动画制作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网络动画发布和优化方法。

12.★计算机网络技术(72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数据通信基本原理、常用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组成和分类、ISO/OSI、局域网原理和网络互联技术、TCP/IP、Internet 与Intranet 、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技术等,使学生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3.★多媒体应用技术(86学时)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基本概念,音频、图像以及视频处理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构成,光存储技术原理,利用常用的多媒体工具软件,能够制作多媒体作品。

14.asp 动态网页设计(86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了解交互式网站的原理和作用;掌握交互式WEB 系统的设计方法;能运用ASP 编写一些简单的交互式系统;能读懂较复杂的交互式系统原代码,并且能做适当修改,使之运用到自己的网站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熟练构建网站并将静态网页制作技术、ASP 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相结合以开发动态网页的能力。

15.影视合成After Effect(28学时)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After Effects 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影视编辑的基础知识, 掌握学习合成软件影视特效与广告后期合成中的实战技巧,会进行基础的设计和制作,并进行设计创新。

16.计算机专业英语(28学时)

本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英语课程,结合计算机技术及相关领域,学习和应用科技英语,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技英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17.毕业综合实践(1140学时)

毕业实习是信息技术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际工作,使其知识、能力、素质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在电子产品组装、调试与维护等项目生产实践过程中使专项技能的熟练程度有明显提高并达到企业的要求;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了解电子整机生产的全过程和各阶段的生产工艺要求,能编写生产实习报告或产品设计论文。

18.军训(第1学期,2周,2学分,60学时,限选) 19.公益劳动(每学期一周,2学分,30学时,限选) 20.毕业教育(第6学期,一周,1学分,30学时,限选)

专业核心课程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原理》、《C 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网页设计》、《多媒体应用技术》、《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电子线路》。

专业核心训练项目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网页设计实训》、《C 语言程序实训》、《网络技术实训》、《Access 数据库实训》、《多媒体应用技术实训》。

六、教学活动时间安排(参考表1、2、3)

七、 说明

1.上表3中带“★”标记为专业核心课程,带“☆”标记为核心专业课训练项目。 2.每学期各门课以百分制计算,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中评价×30%+期末考核×40% 3.三年至少修完170学分才可毕业。

4.各级各类竞赛获奖的奖励学分标准如下:

可参照执行。

注意:a. 上述加分只能代替选修课学分,不得代替必修课学分。b. 获得其他荣誉称号(证书)5. 省重点以上职业学校学生必须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中级以上),其它技能证书及等级(计算机、普通话、英语)是否作为毕业的必备条件暂有各校自行确定。

6. 获得本专业资格证书(初级)可获得8个学分,中级16个学分,高级24个学分;获得计算机初级证书可获得3个学分,中级6个学分,高级12个学分(此学分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学分的一部分,但不能超过其总学分的一半);获得英语初级证书可获得3个学分,中级6个学分;高级12个学分(此学分作为英语学科学分的一部分,但不能超过其总学分的一半);获得普通话三级乙等可获得3个学分,三级甲等可获得6个学分,二级乙等可获得12个学分((此学分作为英语学科学分的一部分,但不能超过其总学分的一半)。

7、各校根据本教学计划,按各专业方向制订更具体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并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制订本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8、周学时数一般为26—30学时,教学实习与生产实习可按每周约30小时安排;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的比例一般为1:2;毕业综合实践(生产实习)一般安排一年。

XX

市中等职业学校 学 分 制 实 施 性

教 学 计 划

专 业: 计算机应用 学 制: 三 年 适用对象: 职 业 高 中 制定日期: 2012 年 7 月 学校(盖章):XXXXXXXXXXXXXXX

XXXXXXXX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制定依据

1、国家、省级有关文件:《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原则意见》、《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一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中级部分)等文件。

2、参照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项目成果——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之《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维护与维修、行业应用软件、平面图像处理、广告设计制作、动画制作、计算机网络及网站建设与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中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 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计算机产业(公司) 、制造业(企业) 、广告设计制作公司、和国家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操作方面的岗位,主要从事计算机设备、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数据库等相关信息处理,图形图像设计、计算机相关产品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等工作。

四、知识与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 知识结构与要求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知识结构为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要素,可分为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互补性知识。

1. 文化基础知识

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德育、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体育、美育等基础知识。

2. 专业知识

掌握电工、计算机电路、计算机原理、高级语言的基础知识; 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的基本知识;

掌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系统及常用应用软件的基础知识。 3. 专业互补性知识

了解人口、法律、资源与环保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创业、立业与就业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初步具备开发、设计多媒体软件、网页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英文资料的阅读能力。 2. 关键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使其具备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 技能要求

毕业前考取 “计算机调试员”、“计算机系统操作工”中级工证书;“计算机绘图员和图像制作员”中级工作为选修考证。

五、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

1.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生活经济和就业创业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现代社会的生活与消费、收入与支出、生产与营销、投资保险的生活观念,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认识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把握生活中的经济规律,正确选择生活中的经济行为,提高生存能力和创富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懂得诚信、合作和维权,学会理财,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划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追求正确的生活世界、劳动世界的共同价值,引导学生创造美好的生活,成就理想,享有幸福的人生。

2.职业道德与法律(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经济政治与社会(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4.哲学与人生(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体育与健康(11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其任务是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6.语文(16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其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7.数学(16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8.英语(140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9.计算机应用基础(14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10.物理(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发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打下必要的基础。

11.综合文科(2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科学、技术历史发展过程及其成就,使学生在了解中国、世界的主要历史文化发展成就基础上,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二)专业技能课

1. 电工基础(42学时)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电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要求了解电阻、电容、电感等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与作用;理解简单电路的基本原理与特性;掌握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能对给定的电路进行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计算。了解电工仪器仪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常见电工仪器仪表;能运用电气测量技术检测调试一般电路;能对测量数据进行一般处理,并能绘制实验曲线;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技术规范;能对一般的电气线路进行故障分析与排除;掌握安全用电常识。

2. ★电子线路(56学时)

《电子线路》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电子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也是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训练项目课程。作为电子专业课程改革实验项目课程,将原有的学科体系整合优化,创建层次化、模块化的系统框架,坚持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原则,将“知识课堂”转向“生命课堂”,把本课程传统教材的十几个章节整合为六大教学项目,每一项目都可通过仿真软件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通过项目教学,使学生能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电子产品,为学生正确运用电子技术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及继续学习能力打下一定基础;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敬业爱岗和吃苦耐劳的品德和良好职业道德观。

3.★计算机组装与维修(72学时)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本课程为综合性实践课程,学习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装、调试与维修。主要内容包括PC 机组装、硬故障检测与排除、软件安装、软故障检测与排除等,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与基本维修方法等。

4.平面设计PS (86学时)

本课程主要介绍Photoshop CS3软件操作环境,掌握Photoshop 基本绘画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掌握Photoshop 图像色彩的基本理论,掌握图像 处理和输出的方法。

5.★计算机原理(42学时)

本课程为计算机硬件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寻址方式,存储、控制和运行工作原理,总线结构,中断系统,接口工作原理,汇编语言及编程方法等,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6. CAD(86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制图基本概念、工程制图技术规范、工程制图基本功训练、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如AutoCAD 等) 功能与操作、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工程实践等,使学生掌握CAD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7. 影视制作Premiere (28学时)

了解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掌握利用非线性编辑手段进行节目制作的流程;熟练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的采集、素材管理、镜头剪接、特效处理、素材叠加、音频混合以及成片输出等操作环节;能够独立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完成节目制作。 8. ★Access2003数据库(86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基本概念与应用方法,数据库的用户界面、命令格式、功能及使用,建立数据库,查询、修改与统计数据,自动生成数据库,建立多媒体数据库以及运用基本概念编写应用程序等,使学生学会数据库的使用与基本维护等。

9. ★网页设计(86学时)

熟悉Dreamweaver 软件操作坏境,掌握网页版式设计、图像编辑、网页动画制作等基本知识,

具有综合设计制作网页和优化网页的能力。

10.★C 语言程序设计(128学时)

本课程为计算机编程导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编程语言的特点、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程技巧和方法以及简单的功能调用等,使学生学会使用高级语言编制应用程序、上机调试及运行程序。

11. FLASH(86学时)

熟悉Flash cs3软件操作环境,掌握Flash 动画制作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网络动画发布和优化方法。

12.★计算机网络技术(72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数据通信基本原理、常用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组成和分类、ISO/OSI、局域网原理和网络互联技术、TCP/IP、Internet 与Intranet 、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技术等,使学生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3.★多媒体应用技术(86学时)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基本概念,音频、图像以及视频处理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构成,光存储技术原理,利用常用的多媒体工具软件,能够制作多媒体作品。

14.asp 动态网页设计(86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了解交互式网站的原理和作用;掌握交互式WEB 系统的设计方法;能运用ASP 编写一些简单的交互式系统;能读懂较复杂的交互式系统原代码,并且能做适当修改,使之运用到自己的网站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熟练构建网站并将静态网页制作技术、ASP 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相结合以开发动态网页的能力。

15.影视合成After Effect(28学时)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After Effects 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影视编辑的基础知识, 掌握学习合成软件影视特效与广告后期合成中的实战技巧,会进行基础的设计和制作,并进行设计创新。

16.计算机专业英语(28学时)

本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英语课程,结合计算机技术及相关领域,学习和应用科技英语,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技英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17.毕业综合实践(1140学时)

毕业实习是信息技术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际工作,使其知识、能力、素质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在电子产品组装、调试与维护等项目生产实践过程中使专项技能的熟练程度有明显提高并达到企业的要求;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了解电子整机生产的全过程和各阶段的生产工艺要求,能编写生产实习报告或产品设计论文。

18.军训(第1学期,2周,2学分,60学时,限选) 19.公益劳动(每学期一周,2学分,30学时,限选) 20.毕业教育(第6学期,一周,1学分,30学时,限选)

专业核心课程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原理》、《C 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网页设计》、《多媒体应用技术》、《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电子线路》。

专业核心训练项目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网页设计实训》、《C 语言程序实训》、《网络技术实训》、《Access 数据库实训》、《多媒体应用技术实训》。

六、教学活动时间安排(参考表1、2、3)

七、 说明

1.上表3中带“★”标记为专业核心课程,带“☆”标记为核心专业课训练项目。 2.每学期各门课以百分制计算,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中评价×30%+期末考核×40% 3.三年至少修完170学分才可毕业。

4.各级各类竞赛获奖的奖励学分标准如下:

可参照执行。

注意:a. 上述加分只能代替选修课学分,不得代替必修课学分。b. 获得其他荣誉称号(证书)5. 省重点以上职业学校学生必须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中级以上),其它技能证书及等级(计算机、普通话、英语)是否作为毕业的必备条件暂有各校自行确定。

6. 获得本专业资格证书(初级)可获得8个学分,中级16个学分,高级24个学分;获得计算机初级证书可获得3个学分,中级6个学分,高级12个学分(此学分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学分的一部分,但不能超过其总学分的一半);获得英语初级证书可获得3个学分,中级6个学分;高级12个学分(此学分作为英语学科学分的一部分,但不能超过其总学分的一半);获得普通话三级乙等可获得3个学分,三级甲等可获得6个学分,二级乙等可获得12个学分((此学分作为英语学科学分的一部分,但不能超过其总学分的一半)。

7、各校根据本教学计划,按各专业方向制订更具体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并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制订本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8、周学时数一般为26—30学时,教学实习与生产实习可按每周约30小时安排;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的比例一般为1:2;毕业综合实践(生产实习)一般安排一年。


相关文章

  • 中职院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我院认真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学院领导和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学院工作的总体要求,积极投身于学院发展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本学期我院把工作重心放在提 ...

  • 安全工作半年小结
  • 上半年,市教育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年度教育工作目标任务,坚持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扩大开放,不断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开展,部分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现总结如下: ...

  • 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 1.计算机相关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 以微电子.软件.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技术进步过程中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的关键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新动力.信息产业持续高 ...

  • 市教育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 上半年工作小结 上半年,市教育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年度教育工作目标任务,坚持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扩大开放,不断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开展,部分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 ...

  • 市场调研实训心得
  • xx年7月14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我们学员到湖南联龙投资有限公司.湖南嘉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实地考察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市场供需情况,收获颇多. 一. 市场情况: 本次调研感受最深刻的是了解了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和对人才的评价,在受访企业中,具有中职.中专学历的人才主要集中从事销售和技术服务方 ...

  • 市贯彻职业教育法情况的调查报告
  •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6月21日至7月2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冬芝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我市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教法>)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先后听取了市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就业管理局和市直教 ...

  • 新余市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 新余市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咸宁市教育局 袁 震 2005年5月28日,省教育厅职成教处根据路纲厅长的指示,组织市州职成教科长.校长兵分二路分别赴江西和四川学习考察职业教育.这两个地方都是全国职业教育的先进典型,教育部分别在这两个地方召开过现场会,周济部长到场组织参观并在现场发表过重要讲话.全国各地不断 ...

  • 中职教学心得
  • 一.启发式讨论,活跃氛围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学中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我上课时讲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力求营造一个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 二.兴趣式激学,巧教乐学 学习内容有趣,学生就容易对所学科目产生直接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与所举事例更符合他们 ...

  •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 职业教育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所共有的一种教育形式.传统的以学科教育为主线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已无法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如何改革现有的教育方法,使之适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现已成为职业教育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了解企业需要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岗位有哪些以及企业对计算机方面人才的要求,然后培养企业 ...

  • 教育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 上半年工作小结 上半年,市教育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年度教育工作目标任务,坚持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扩大开放,不断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开展,部分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