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

1.国际收支:广义上讲,是在特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经济体的居民和非居民之间进行的各项经济交易的系统性记录和综合。

①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②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狭义的国际收支是以交易为基础的,③国际收支记录的交易必须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

2.国际收支平衡表:系统记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期各种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表。它集中反映该国国际收支的总貌和构成。

2.1编制原理:采用复式记账法。

原则是:1.凡是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项目计入贷方,记为“+”。

2.凡是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项目计

入借方,记为“-”。

商品劳务的出口,从国外取得单方面转移以及资本流入都是贷方项目,反之,商品劳务的进口,向国外居民单方面转移以及资本流出都是借方项目。

2.2表的构成:(一)经常账户活经济项目: 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二)资本金融账户: 资本账户、金融账户(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贮备资产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特

别提款权、储备头寸、其他资产)(三)错误与遗漏

3.国际收支分析的意义:能够了解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基本状况,了解国家对外经济交往的特点;能够了解一个国家经济类型、经济结构、国际经济地位;通过分析可了解该国经济实力并能预测国际收支;分析多国国际收支使我们了解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

4.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原因):偶然性失衡;周期性失衡;收入性失衡;货币性失衡;结构性失衡;冲击性失衡。

5.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通过“物价-现金流动机制”来实现。逆差→黄金外流→国内货币供应下降→国内物价下降→促进出口,减少进口→改善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可以通过国民收入、物价与资本的国际流动等实现一定程度自动调节。a.(通过收入效应)当一国因减少进口而出现逆差时→国内投资消耗下降→国民收入下降→进口减少→改善国际收支。b.(通过利率效应)逆差→国内银行持有的国外资产减少,银行信用紧缩→利率上升→国外资本流入→国际收支改善。c.(价格效应)逆差→国内信用紧缩→利率上升→投资和消费下降,物价下跌→出口产品竞争力强,出口上升,进口下降→改善国际收支。

(2)政府调节(自觉调节)。①外汇缓冲政策,即各国政府利用本国的国际储备即黄金、外汇、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以及建立外汇稳定或平准资金以来应对国际收支的暂时性失衡。②汇率政策,指通过调整汇率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汇率调整不是一般的市场汇价波动,而是当局公开宣布的货币法定升值与贬值。③直接管制(财政金融管制和贸易管制),指政府通过发布行政命令,对对外经济关系进行干预,以实现国际收支失衡,直接管制又分为财政金融管制和贸易管制。④财政金融管制,逆差→提高再贴现率→市场利率上升→外资流入,本币流出减少,利率上升→投资和生产规模下降,失业上升→国民收入下滑,消费下降→一定程度改善

逆差。通过影响社会总需求,来改变国民收入水平,以平衡国际收支。⑤国际经济合作。一国不平衡,(3).2为什么后期平缓:(简单的说就是通货膨胀)

就会采取调节措施,各国都根据自身利益调节,因而就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或摩擦。

6.国际调节理论: (1)古典理论(“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理论): 赤字→黄金外流→货币供应下降→物价下跌→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盈余→黄金内流→货币供应量增加→物价上升→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赤字 (2)弹性理论(在最后面):马勒条件的内容:只有当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与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时,贬值才能改善贸易收支。 假设:①只考虑在进出口市场上只受汇率变化影响而其他条件不变 ②所有商品贸易的供给弹性无穷大 ③没有资本流动国际收支就是贸易收支 ④最初贸易平衡

(3)时滞效应(J曲线效应):贬值初期,由于存在时滞,出口不会马上增加,进口也不会马上减少,然而出口的外汇收入会马上减少,进口价格会马上升高,因而国际收支不但不能改善,赤字还会继续扩大;中期效果较好,出口增加,收汇上升,进口下降,外汇支出降低,国际收支改善;后期效果不好,本币贬值使进口原料的价格上升,生产成本提高,使出口新产品缺乏竞争力,抵消了本币贬值带来的好处。

(3).1为什么先降后升:①从出口说:当本国货币贬值,一外币表示的货物价格就会下降,短时间上量上不去,收入减少 ② 以本币表示的外国进口商品价格上升,短时间内数量上不去,原先鉴定的合同应按期执行,替代品的出现需要时间 ③从消费者来说,部分消费者的偏好的改变需要时间,因此在初期进口支出增加进口收入减少。

①从出口说,出口增加,总需求增加引起价格增长(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②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产品的价格上升,其后续产品价格上升,以此产品为材料的产品成本都上升(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造成全社会通胀,进而将货币贬值造成的优势抵消。

7.米德冲突: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不能用一种政策同时实现的矛盾现象。

8.丁伯根法则:为达到一个经济目标,政府至少要运用一种有效地政策,为达到几个经济目标,政府至少要运用几个独立有效地经济政策。

9.蒙代尔分配法则:分配财政政策以对付国内经济的任务,即实现内部均衡。分配货币政策用于平衡收支,即实现外部均衡。

10.支出增减型政策:是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中支出总水平的政策。

11.支出转换型政策:是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

12.国际储备的含义: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而持有的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特点:具有官方性,流动性,国际性,稳定性,适应性特点IMF的储备头寸、会员国持有的特别提款权。

13.特别提款权:IMF对会员国根据其份额分配的可用以归还基金组织贷款和会员国政①它是作为国际结算的信用资产,又是一种记账单位,不象黄金那样具有内在价值,它是集体创造的,能力包括潜在的对外清偿能力。(3)国际储备只包括无条件的清偿能力,而国际清偿能力还包括有条件的对外清偿能力,如各种贷款。(4)国际储备是一国金融实力强弱的标志,而国际清偿能力不仅反映一国的金融实力,而且在相当大程度上综合反映只能由中央银行持有;②它不同于普通提款权,无须预先缴纳共同基金,会员国无条件享有其分配额,无须偿还,但用途严格限于国际支付目的。③它是一种人为资产,不是通过贸易盈余,投资和贷款收入而来,而是由基金组织按份额分配给成员国的。④处于国际收支和储备地位相对强的国家应外国政府的要求,须将其货币换成特别提款权。另外,由于SDRs不受任何政府的影响而贬值,因而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储备资产。

14.国际清偿能力:各国货币当局为应付国际收支逆差可能利用的一切资金来源,即指黄金、外汇、特别提款权和在必要是可调动的其他资产,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与外国中央银行和政府间各种商定的借款。

15.分析指标: (1)偿债率;当年中长期贷款还本付息支出总额和有形与无形贸易的外汇收入的比率,国际上通常认为应在20%以内。 (2)外债率;国家对外债务余额和年外汇总收入的比率,这个比率应小于或等于100%。 (3)负债率;净债务余额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这个比率应小于或等于20%。 (4)外债余额增长速度小于或等于外汇收入增长速度。

16.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能力的区别和联系:(1)国际清偿能力的概念包含了国际储备,国际储备是国际清偿能力的核心部分。(2)国际储备仅是一国具有的,现实的对外清偿能力,而国际清偿

该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和金融资信状况。

17.国际储备的作用:(1)维持国际支付能力,弥补国际收支差额;(2)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一国货币当局可利用国际储备干预外汇市场,使汇率维持在政府所希望的水平上,有的国家还专门设立了外汇平准基金,以保证资金需要。(3)作为国家对外借债和偿还外债的信用保证。国际储备是反映一国对外金融实力和平定一国偿债能力和资信的重要标志,充足的国际储备,可以保持本币坚挺,维护本币在国际市场的信誉,提高国家信用级别增强对外借款能力。

18.国际储备管理概念:指一国政府及货币当局根据一定时期内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国际储备的规模、结构及储备资产的运用进行计划、调整、控制,以及实现储备资产的规模适度化,结构最优化,使用高效化的整个过程。 19.国际储备管理的原则:(1)安全性,在选择储备资产的存放国家及银行、币种及其汇价走势、信用工具时,要预先做好充分的风险评估工作,尤其是对储备货币发行国的政治、经济金融等情况的调查,根据短期内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汇率以及其他重大政治经济突发事件的影响,及时调整各种储备货币的结构。(2)流动性,储备资产要易于变现,灵活调拨,能稳定地供给使用。(3)盈利性,尽可能使储备资产的收益最大化。总的原则是:储备资产的规模应能满足国际经济交易的要求,其存

放方式应在确保安全和保持适度流动性的前提下,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获取尽可能高的效益。

20.特里芬指标:一国的国际储备规模应与它的年进口贸易额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该比例以40%为标准,以20%为最低限度,目前国际上一般认为应保持3—4个月的进口额作为该国的储备额。 21.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确定因素:(1)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一国的经济规模越大,发展速度越快,则对国外市场和资源的依赖程度越大,从而需要较高的国际储备以支持其大规模、高速度的经济发展。(2)一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它包括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贸易条件及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潜力。(3)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一般而言,固定汇率制度对储备资产的需求比浮动汇率要大。另外管制严格的国家对储备资产的需求较少。(4)国际融资能力。如果一国具有较高的资信等级可以迅速地获得贷款或在金融市场上有较强的筹资能力,则无需持有过多的国际储备。(5)货币的国际地位。如果一国货币是国际储备货币,那么可以用本国货币来进行国际支付而无须保持过多的国际储备。(6)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与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效率。一国金融市场越发达,其对利率、汇率等调节政策的反映越灵敏,则该国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效率就越高,储备需求就越少。 22.外汇: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动态意义上的外汇,指一国货币兑换成他国货币,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的金融活动,在这一意义上外汇的概念等同于国际结算。静态意义上外汇又分为狭义和广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组织和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

23.常见货币的国际代码:美元USD, 英镑GBP, 港元HKD, 欧元EUR, 加拿大元CAD, 新加坡元SGD, 日元JPY, 澳大利亚元AUD, 德国马克DEM, 人民币CNY, 法国法郎FRF, 瑞士法郎CHF, 意大利里拉ITL, 奥地利先令ATS, 丹麦克朗DKK, 荷兰盾NLG,

24.汇率的标价方法:(1)直接标价法,一定单位外币折算为若干本币的标价方法。(2)间接标价法,一定单位的本币折算为若干单位外币的标价方法。(3)美元标价法。以一单位美元折算一定数额的其他国家货币。

25.汇率的决定基础:铸币平价;购买力平价;黄金平价之比。

26.影响汇率的因素:(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状况尤其是经常项目收支差额对一国汇率具有长期影响、经常项目逆差从而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汇率趋于上升,反之下降。(2)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汇率基础由两种货币的购买力平价决定,因而当发生通胀时或本国通胀率高于外国则本币汇率趋于下降。(3)利率。一国利率水平提高可增加资本流入抑制资本外流,使该国货币的汇率上升,反之下降。(4)经济增长。他通过两方面影响汇率。①一国经济增长率高,则该国国民收入增加,社会需求增加,可能导致进口支出大幅增加,从而外汇需求增加,外汇汇率上升。②若经济增长是由于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则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增加出口和外汇供给,同时由于经济高速增长表明投资利润高,从而吸引国外资金流入,提高本国货币的汇率。(5)政府政策。一是外汇干预,二是宏观经济政策。(6)心理预期及

外汇投机。(7)政治因素

27.汇率变动的影响: (1)对进出口的影响。汇率变动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一国的进出口贸易,一般来讲,一国货币的对外贬值有利于该国增加出口,抑制进口,当然汇率变动对贸易差额的影响存在“J”曲线效应。 (2)汇率变动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若一国货币汇率贬值,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提高,贬值国的商品、劳务、交通、旅游和住宿等费用就会变得相对便宜,这对外国旅游无疑增加了吸引力。 (3)汇率变动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如果人们认为汇率变动是一次性的,那么一国货币贬值会吸引外资流入,因为对外资来说相同的资金可以支配更多的实际资源,因而外资会增加对该国的直接和间接投资,而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下跌是进一步下跌的信号,那么它可能引起资本外逃,特别是短期资本大量外逃。另外汇率变动影响到借用外债的成本,一国从国外借款,本币贬值,外汇汇率上升不利于本国,有利于债权国。 (4)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本币汇率上升,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进而带动国内同类产品价格即用进口原料在本国生产的产品价格下降,同时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商品价格上升,使部分出口商品转为内销,国内市场上商品出现供大于求,促使国内物价下降。 (5)汇率变动对国内生产的影响。一过货币对外贬值后,若干国内存在闲置的生产要素,则会由于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而扩大国内生产,当然也可能出现相反的影响。 (6)汇率变动对国内资源配置的影响。若把一国产业结构分为两大部门:国际贸易部门和非国际贸易部门。那么若该国货币贬值使出口规模扩大,出口部门利润增加,进口替代产品的价格由于

进口贸易以本币表示的价格上升而被动上升,从而整个国际贸易部门的价格相对于非国贸部门的价格就会上升,由此诱发生产资源从非国贸部门转移到国际贸易部门,这也会提高该国对外开放程度。 (7)汇率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小国的汇率变动只对其贸易伙伴国的经济产生轻微的影响,而发达国家自由兑换货币汇率的变动对国际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其影响为:①这些国家的货币大幅变动至少在短期内会不利于其他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收支,由此可能引发贸易战或汇率战,并影响世界经济。②汇率变动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动荡,由于跨国公司、跨国银行为逃避汇率变动可能造成损失往往会进行频繁的金融交易以对资产保值或谋取投机利润,从而使国际金融形式呈现出动荡不安的局面。③这些国家的汇率不稳定会给国际储备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带来巨大影响。

28.汇率决定理论:(绝对、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是采用一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来确定各种货币之所以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外币在外国具有一般商品的购买力。因此,两国货币购买力水平的对比决定了汇率的高低和变动。即货币的对外价值取决于某对内价值。购买力平价说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在国际范围内,一家定律能够成立 ②忽略国际贸易的运输成本,信息费用和利息负担等因素的影响。③假设物价与汇率是单向的因果关系 ④假定货币中性 ⑤不考虑预期等对汇率的影响。

29.择有利的货币计价“收硬付软”④软硬货币搭配⑤

选用一篮子货币计价可能性。

34.外汇风险管理中的三种基本办法:①远期合或包买票据③包付代理业务 (4)采取保值条款①在合同中加列保值条款②调价保值 a.加价保值与压价保值 b.加列货币条款 a.“多头套期保值”b.“空头套期保值”④期权合同法:进口商买进“看涨期权”,出口商买进“看预测汇率走势②易货贸易。

30.间接套汇:又称三角套汇,指利用三个或者多个不同地点的外汇市场中三种或者多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差异,同时在这三个或多个外汇市场上进行外汇买卖以获取汇率差异的一种外汇交易。 31.外汇期权交易:是指买入或者卖出某种外汇或某种外汇的标准化期质的权利。

32.外汇期权:即外币期权或货币期权是以某种外币或外币期货合约作为标的物期权交易形式,它赋予了期权交易的买方享有在合约有效期内或期满时以规定的汇率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额某种外汇资产的权利。

33.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1)交易风险亦称结算风险指以外币计价交易因将来汇率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应收质权或应付债务实际价值的变化的不确定性。(2)会计风险也叫转换风险或者折算风险主要指企业进行会计处理和进行外币债权、债务决算时,对于必须换算成本币各种外币计价项目进行评估时产生的风险。(3)经济风险由于意料不到的汇率变动引起公司未来一定期间收益发生变化的

同法;②BSI法;③LSI法。

35.BIS法(借款-即期合同-投资法):出口商签订合同后立即借入与应收外汇期限一致、币种相同和金融相等的外汇,将外汇风险的时间结构转移到现在的消除时间风险,同时将借入的外币在即期外汇市场上兑成本币又消除价值风险,随即以这笔本币进行投资,用投资收益来贴补借款利息和其他费用交收账款到期,就用外币归还银行贷款。 36.LSI法(提早收付-即期合同-投资法):应收账款公司征得债务方同意以一定折扣价为条件提前收回货款,消除时间风险,然后即期外汇市场上兑换本币,消除价值风险,随即以这笔本币进行投资,用获取收益以抵补由于提前收汇的折扣损失。 37.外汇管制:又称外汇管理,广义上讲国际间能够影响到外汇在国与国之间正常运动的政策措施;狭义的讲指一个国家在外汇的收支存兑等方面实施的具有限制性意义的法令规定、制度和措施等。

38.外汇管制的目的: ①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②维持本币汇率稳定 ③保护本国产业,缓和失业矛盾。 ④增加财政收入 ⑤作为谈判的筹码。 利弊:积极作用是:①控制本国的对外贸易,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 ②稳定外汇汇率,抑制通货膨胀 ③限制资本外逃,改善国际收支 ④以外汇管制作为维护本国利益的外交手段;利于国际分工 ②破坏了外汇市场的机制作用 ③阻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④增加了企业与政府的费用支出 ⑤加剧了国家间的摩擦。

39.汇率制度的概念:汇率制度是指各国对于确

定、维持、调整与管理汇率的原则、方法、方式和机构所做出的系统规定。

39.1固定汇率制:是指根据不同货币含金量对比,制定出彼此之间的汇率。

39.2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和汇率波动的幅度,货币当局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变动自由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 39.3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之间的比较: 防止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 ②节省国际储备 ③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④有利于国内经济政策的独立性 ⑤使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国际传递减少到最低限度 ⑥缓解国际游资的冲击; 浮动汇率制度的缺②不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③货币战加剧④具有通货膨胀倾向⑤国际协调困难⑥提高了世界物价水平⑦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加剧了外债管理的难度。

39.4(香港)联系汇率制:联系汇率制把汇率制度的确定和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结合银行如果想增发港钞要以1:7.8的固定汇率向外汇基金交存美元并且换取负债证明书作为港钞的发行准备②发钞银行向外汇基金退回港钞与负债证明书则按照1:7.8的固定汇率赎回美元③大多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如果需要港钞也需要按照1:7.8的比率向发钞银行交付美元领取港元。自我维护机制是发钞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套利活动,货币②货币市场资金的增减和利率的升降。

39.5作用:①联系汇率制把货币发行机制和汇率机制较好的结合,因而具有稳定汇率和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作用②市场机制作用充分发挥,行政干预大大减少。消极作用是①联系汇率制消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容易遭遇国际游资的冲击③不能利用汇率杠杆,不利于本地经济发展④不意味着流通中1美元=7.8港元,港元的信用不像设计中那么完善。

39.6国际债券:指一国政府或机构在国外以外币为面值所发行的债券,分为欧洲债券和外国债或该国的离岸金融市场发行的债券。

40.国际金融市场形成的条件:①政局稳定②有完整的市场结构 a.完善的金融机构网络,金融机构比较集中,种类齐全。 b.信用发达,业务量大;c.完备的金融制度、管理制度和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d.要有有从事金融活动的专门人才③宽松的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自由的汇率制度,金融管理相对放松,有优惠政策④完善的基础设施。 41.国际金融市场作用:①是调节国际收支、②促进世界经济国际化、③促进了世界资源的重新分配、④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⑤促进了银行业务的国际化。

42.欧洲货币:指在发行国境外存储和贷放的货币。

43.欧洲货币市场:是指集存于伦敦或其他金融中心的境外美元或者其他境外货币用于借贷的国际货币市场。欧洲货币市场形成的原因:①原因是英国保卫英镑政策,②美国跨国银行或公司逃避美

国金融法令管制,③美国国际收支逆差,④欧洲美元市场向欧洲货币市场转变,②美国政府的纵容态不受法律法规限制、借款条件灵活,用途不受限制,免交存款准备金、非居民可以进行自由的交易和转移②方便调拨选择③独特的利率体系④较少的税费负担⑤可选择的货币多样⑥广泛的资金来源⑦方便的地理位置⑧银行同业间的交易占主导地位。

44.票据发行便利(特点、作用):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以承购或备用信贷形式来支持借款人发行了6个月的短期票据,若票据不能全部销售出去则由银行买进所余的票据或提供贷款。对企业来说是提高了企业的信用度,可以循环发行短期票据,灵活可以获得表外业务收入;对投资者来说收益比较高,风险小和流动性较强。

45.国际货币流动的影响:积极影响 ①促进了全球经济效益的提高②改善了国际收支③提高了资本边际效益④加速世界经济的国际化;消极影响①长期过度的资本输出和输入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②容易造成货币金融混乱③有可能会加重外债负担,甚至使一些国家陷入债务危机。

46.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货币制度,指各国政府为了适应国际支付的需要对本国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

47.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是①建立了一个长久的国际金融机构即IMF就货币事项进行磋商②确立黄金和美元并列的储备体系③实行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④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逆差国可向

IMF贷款⑤建立了国际性的资金融通设施。 47.1的国际货币制度。

47.2作用: 积极作用是①结束了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②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③弥补了国际收支清偿能力不足的局面④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和建立多边支付体系起了积极作用;

47.3布雷顿森林体系缺陷:①金汇兑本位制本身的缺陷②储备制度不稳定的缺陷,特里芬两难是指布雷顿森林体系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在黄金生产停滞的情况下,国际储备的供给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若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顺差,国际储备资产不能满足于国际贸易发展的需求,而保持逆差国际储备过剩,美元发生危机并且危机货币制度;③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缺陷④内外平衡难以统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论述题:

1.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通过“物价-现金流动机制”来实现。逆差→黄金外流→国内货币供应下降→国内物价下降→促进出口,减少进口→改善国际收支。②纸币流通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可以通过国民收入、物价与资本的国际流动等实现一定程度自动调节。a.(通过收入效应)当一国因减少进口而出现逆差时→国内投资消耗下降→国民收入下降→进口减少→改善国际收支。b.(通过利率效应)逆差→国内银行持有的国外资产减少,银行信用紧缩→利率上升→国外资本流入→国际收支改善。c.(价格效应)逆差→国内信用紧缩→利率上升→投资和消费下降,物价下跌→出口产品竞争力强,出口上升,进口下降→改善国际收支。

①外汇缓冲政策,即各国政府利用本国的国际储备即黄金、外汇、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以及建立外汇稳定或平准资金以来应对国际收支的暂时性失衡。②汇率政策,指通过调整汇率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汇率调整不是一般的市场汇价波动,而是当局公开宣布的货币法定升值与贬值。③直接管制(财政金融管制和贸易管制),指政府通过发布行政命令,对对外经济关系进行干预,以实现国际收支失衡,直接管制又分为财政金融管制和贸易管制。④财政金融管制,逆差→提高再贴现率→市场利率上升→外资流入,本币流出减少,利率上升→投资和生产规模下降,失业上升→国民收入下滑,消费下降→一定程度改善逆差。通过影响社会总需求,来改变国民收入水平,以平衡国际收支。⑤国际经济合作。一国不平衡,

就会采取调节措施,各国都根据自身利益调节,因而就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或摩擦。

2.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之间的比较: 止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 ②节省国际储备 ③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④有利于国内经济政策的独立性 ⑤使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国际传递减少到最低限度 ⑥缓解国际游资的冲击; 浮动汇率制度的缺②不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③货币战加剧④具有通货膨胀倾向⑤国际协调困难⑥提高了世界物价水平⑦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加剧了外债管理的难度。

3.影响汇率的因素:(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状况尤其是经常项目收支差额对一国汇率具有长期影响、经常项目逆差从而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汇率趋于上升,反之下降。(2)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汇率基础由两种货币的购买力平价决定,因而当发生通胀时或本国通胀率高于外国则本币汇率趋于下降。(3)利率。一国利率水平提高可增加资本流入抑制资本外流,使该国货币的汇率上升,反之下降。(4)经济增长。他通过两方面影响汇率。①一国经济增长率高,则该国国民收入增加,社会需求增加,可能导致进口支出大幅增加,从而外汇需求增加,外汇汇率上升。②若经济增长是由于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则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增加出口和外汇供给,同时由于经济高速增长表明投资利润高,从而吸引国外资金流入,提高本国货币的汇率。(5)政府政策。一是外汇干预,二是宏观经济政策。(6)心理预期及外汇投机。(7)政治因素

4.汇率变动的影响: (1)对进出口的影响。汇率变动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一国的进出口贸易,一般来讲,一国货币的对外贬值有利于该国增加出口,抑制进口,当然汇率变动对贸易差额的影响存在“J”曲线效应。 (2)汇率变动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若一国货币汇率贬值,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提高,贬值国的商品、整个国际贸易部门的价格相对于非国贸部门的价格就会上升,由此诱发生产资源从非国贸部门转移到国际贸易部门,这也会提高该国对外开放程度。 (7)汇率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小国的汇率变动只对其贸易伙伴国的经济产生轻微的影响,而发达国家自由兑换货币汇率的变动对国际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其影响为:①这些国家的货币大幅变劳务、交通、旅游和住宿等费用就会变得相对便宜,这对外国旅游无疑增加了吸引力。 (3)汇率变动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如果人们认为汇率变动是一次性的,那么一国货币贬值会吸引外资流入,因为对外资来说相同的资金可以支配更多的实际资源,因而外资会增加对该国的直接和间接投资,而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下跌是进一步下跌的信号,那么它可能引起资本外逃,特别是短期资本大量外逃。另外汇率变动影响到借用外债的成本,一国从国外借款,本币贬值,外汇汇率上升不利于本国,有利于债权国。 (4)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本币汇率上升,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进而带动国内同类产品价格即用进口原料在本国生产的产品价格下降,同时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商品价格上升,使部分出口商品转为内销,国内市场上商品出现供大于求,促使国内物价下降。 (5)汇率变动对国内生产的影响。一过货币对外贬值后,若干国内存在闲置的生产要素,则会由于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而扩大国内生产,当然也可能出现相反的影响。 (6)汇率变动对国内资源配置的影响。若把一国产业结构分为两大部门:国际贸易部门和非国际贸易部门。那么若该国货币贬值使出口规模扩大,出口部门利润增加,进口替代产品的价格由于进口贸易以本币表示的价格上升而被动上升,从而

动至少在短期内会不利于其他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收支,由此可能引发贸易战或汇率战,并影响世界经济。②汇率变动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动荡,由于跨国公司、跨国银行为逃避汇率变动可能造成损失往往会进行频繁的金融交易以对资产保值或谋取投机利润,从而使国际金融形式呈现出动荡不安的局面。③这些国家的汇率不稳定会给国际储备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带来巨大影响。 4.1面对人民币升值,我们的应对之策: ①促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已过经济的发展不可能一劳永逸的依赖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现行汇率政策调整成为必然。②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汇率变动对外贸发展的长期有利效果并非汇率变动本身造成,而是以汇率变动为契机,通过比较优势的转换形成。③提高风险应对的能力,汇率制度改革后,弹性的汇率制度加大了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从而是企业出口面临更大的风险。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改变外貌增长方式。⑤通过适度的行政手段和政策制止热钱的继续流入。 4.2如何看待人民币升值? 1.掌握人民币升值的主动权。

2.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人民币升值太快,会引起财富在货币持有者之间出现不合理分配情况,影响到进出口企业的成本和效益发生剧烈变

动,以至于产生不合理预期,导致货币市场出现混乱的情形,甚至引发通货膨胀。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掌握好人民币升值的节奏,拉长人民币升值的时限,尽可能减少人民币升值的阵痛。 3.控制投机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来自货币市场的投机最为显著。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投机,人民币升值的效应会大打折扣。在这个问题上,形下,国外金融快速进入中国,国内金融改革却处于被动状态,市场对金融资源的配置功能没有充分发挥,金融融入国际、与全球化接轨就成了很大问题。由此,人民币升值的正面效应就有可能受到抑制,负面效应有可能不合理放大。

5.留有一定的余地。人民币升值不仅不能幅度过大、频率过快,而且应留有余地。比如,按照目有关管理部门应对人民币在不同群体中的分布结构、人民币的流向、流量、流速有宏观把握,明确人民币升值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协调好因人民币升值而出现的利益矛盾。对海外流入的热钱要加以跟踪分析,尽可能让投机企图难以得逞。对利用人民币升值制造谣言、囤积居奇、兴风作浪扰乱市场的行为,依法打击和严惩。

4.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人民币在升值问题上被动与滞后,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金融改革滞后的问题。金融改革主要的问题,一是作为政府管理金融机构的职能转变缓慢,对金融调控管理的效率和公平都没有到位;二是国有及股份化的商业银行改革进展迟缓,股份化改革也不够彻底。由此导致国家对金融的过度集中,金融体系非常糟糕。国家办的银行多,地方办的银行少;官办的银行多,民有民营的银行少。在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的情

前的趋势,倘若人民币应该升值20%,我们也不一定非升值20%不可。相反,可以在升值到15%左右的时候,停下来看一看,观察各方面的反映。因为,社会各方面对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也是动态的,在不同的时期,对人民币升值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必要求人民币升值一定要准确到位。而且,我们也可以通过国内货币量供应的合理增长,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和压力。也许,现在我们希望人民币升值应达到20%,但过了若干时期,对人民币升值的希望就小于20%的水平。

1.国际收支:广义上讲,是在特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经济体的居民和非居民之间进行的各项经济交易的系统性记录和综合。

①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②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狭义的国际收支是以交易为基础的,③国际收支记录的交易必须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

2.国际收支平衡表:系统记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期各种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表。它集中反映该国国际收支的总貌和构成。

2.1编制原理:采用复式记账法。

原则是:1.凡是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项目计入贷方,记为“+”。

2.凡是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项目计

入借方,记为“-”。

商品劳务的出口,从国外取得单方面转移以及资本流入都是贷方项目,反之,商品劳务的进口,向国外居民单方面转移以及资本流出都是借方项目。

2.2表的构成:(一)经常账户活经济项目: 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二)资本金融账户: 资本账户、金融账户(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贮备资产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特

别提款权、储备头寸、其他资产)(三)错误与遗漏

3.国际收支分析的意义:能够了解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基本状况,了解国家对外经济交往的特点;能够了解一个国家经济类型、经济结构、国际经济地位;通过分析可了解该国经济实力并能预测国际收支;分析多国国际收支使我们了解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

4.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原因):偶然性失衡;周期性失衡;收入性失衡;货币性失衡;结构性失衡;冲击性失衡。

5.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通过“物价-现金流动机制”来实现。逆差→黄金外流→国内货币供应下降→国内物价下降→促进出口,减少进口→改善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可以通过国民收入、物价与资本的国际流动等实现一定程度自动调节。a.(通过收入效应)当一国因减少进口而出现逆差时→国内投资消耗下降→国民收入下降→进口减少→改善国际收支。b.(通过利率效应)逆差→国内银行持有的国外资产减少,银行信用紧缩→利率上升→国外资本流入→国际收支改善。c.(价格效应)逆差→国内信用紧缩→利率上升→投资和消费下降,物价下跌→出口产品竞争力强,出口上升,进口下降→改善国际收支。

(2)政府调节(自觉调节)。①外汇缓冲政策,即各国政府利用本国的国际储备即黄金、外汇、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以及建立外汇稳定或平准资金以来应对国际收支的暂时性失衡。②汇率政策,指通过调整汇率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汇率调整不是一般的市场汇价波动,而是当局公开宣布的货币法定升值与贬值。③直接管制(财政金融管制和贸易管制),指政府通过发布行政命令,对对外经济关系进行干预,以实现国际收支失衡,直接管制又分为财政金融管制和贸易管制。④财政金融管制,逆差→提高再贴现率→市场利率上升→外资流入,本币流出减少,利率上升→投资和生产规模下降,失业上升→国民收入下滑,消费下降→一定程度改善

逆差。通过影响社会总需求,来改变国民收入水平,以平衡国际收支。⑤国际经济合作。一国不平衡,(3).2为什么后期平缓:(简单的说就是通货膨胀)

就会采取调节措施,各国都根据自身利益调节,因而就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或摩擦。

6.国际调节理论: (1)古典理论(“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理论): 赤字→黄金外流→货币供应下降→物价下跌→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盈余→黄金内流→货币供应量增加→物价上升→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赤字 (2)弹性理论(在最后面):马勒条件的内容:只有当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与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时,贬值才能改善贸易收支。 假设:①只考虑在进出口市场上只受汇率变化影响而其他条件不变 ②所有商品贸易的供给弹性无穷大 ③没有资本流动国际收支就是贸易收支 ④最初贸易平衡

(3)时滞效应(J曲线效应):贬值初期,由于存在时滞,出口不会马上增加,进口也不会马上减少,然而出口的外汇收入会马上减少,进口价格会马上升高,因而国际收支不但不能改善,赤字还会继续扩大;中期效果较好,出口增加,收汇上升,进口下降,外汇支出降低,国际收支改善;后期效果不好,本币贬值使进口原料的价格上升,生产成本提高,使出口新产品缺乏竞争力,抵消了本币贬值带来的好处。

(3).1为什么先降后升:①从出口说:当本国货币贬值,一外币表示的货物价格就会下降,短时间上量上不去,收入减少 ② 以本币表示的外国进口商品价格上升,短时间内数量上不去,原先鉴定的合同应按期执行,替代品的出现需要时间 ③从消费者来说,部分消费者的偏好的改变需要时间,因此在初期进口支出增加进口收入减少。

①从出口说,出口增加,总需求增加引起价格增长(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②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产品的价格上升,其后续产品价格上升,以此产品为材料的产品成本都上升(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造成全社会通胀,进而将货币贬值造成的优势抵消。

7.米德冲突: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不能用一种政策同时实现的矛盾现象。

8.丁伯根法则:为达到一个经济目标,政府至少要运用一种有效地政策,为达到几个经济目标,政府至少要运用几个独立有效地经济政策。

9.蒙代尔分配法则:分配财政政策以对付国内经济的任务,即实现内部均衡。分配货币政策用于平衡收支,即实现外部均衡。

10.支出增减型政策:是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中支出总水平的政策。

11.支出转换型政策:是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

12.国际储备的含义: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而持有的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特点:具有官方性,流动性,国际性,稳定性,适应性特点IMF的储备头寸、会员国持有的特别提款权。

13.特别提款权:IMF对会员国根据其份额分配的可用以归还基金组织贷款和会员国政①它是作为国际结算的信用资产,又是一种记账单位,不象黄金那样具有内在价值,它是集体创造的,能力包括潜在的对外清偿能力。(3)国际储备只包括无条件的清偿能力,而国际清偿能力还包括有条件的对外清偿能力,如各种贷款。(4)国际储备是一国金融实力强弱的标志,而国际清偿能力不仅反映一国的金融实力,而且在相当大程度上综合反映只能由中央银行持有;②它不同于普通提款权,无须预先缴纳共同基金,会员国无条件享有其分配额,无须偿还,但用途严格限于国际支付目的。③它是一种人为资产,不是通过贸易盈余,投资和贷款收入而来,而是由基金组织按份额分配给成员国的。④处于国际收支和储备地位相对强的国家应外国政府的要求,须将其货币换成特别提款权。另外,由于SDRs不受任何政府的影响而贬值,因而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储备资产。

14.国际清偿能力:各国货币当局为应付国际收支逆差可能利用的一切资金来源,即指黄金、外汇、特别提款权和在必要是可调动的其他资产,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与外国中央银行和政府间各种商定的借款。

15.分析指标: (1)偿债率;当年中长期贷款还本付息支出总额和有形与无形贸易的外汇收入的比率,国际上通常认为应在20%以内。 (2)外债率;国家对外债务余额和年外汇总收入的比率,这个比率应小于或等于100%。 (3)负债率;净债务余额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这个比率应小于或等于20%。 (4)外债余额增长速度小于或等于外汇收入增长速度。

16.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能力的区别和联系:(1)国际清偿能力的概念包含了国际储备,国际储备是国际清偿能力的核心部分。(2)国际储备仅是一国具有的,现实的对外清偿能力,而国际清偿

该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和金融资信状况。

17.国际储备的作用:(1)维持国际支付能力,弥补国际收支差额;(2)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一国货币当局可利用国际储备干预外汇市场,使汇率维持在政府所希望的水平上,有的国家还专门设立了外汇平准基金,以保证资金需要。(3)作为国家对外借债和偿还外债的信用保证。国际储备是反映一国对外金融实力和平定一国偿债能力和资信的重要标志,充足的国际储备,可以保持本币坚挺,维护本币在国际市场的信誉,提高国家信用级别增强对外借款能力。

18.国际储备管理概念:指一国政府及货币当局根据一定时期内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国际储备的规模、结构及储备资产的运用进行计划、调整、控制,以及实现储备资产的规模适度化,结构最优化,使用高效化的整个过程。 19.国际储备管理的原则:(1)安全性,在选择储备资产的存放国家及银行、币种及其汇价走势、信用工具时,要预先做好充分的风险评估工作,尤其是对储备货币发行国的政治、经济金融等情况的调查,根据短期内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汇率以及其他重大政治经济突发事件的影响,及时调整各种储备货币的结构。(2)流动性,储备资产要易于变现,灵活调拨,能稳定地供给使用。(3)盈利性,尽可能使储备资产的收益最大化。总的原则是:储备资产的规模应能满足国际经济交易的要求,其存

放方式应在确保安全和保持适度流动性的前提下,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获取尽可能高的效益。

20.特里芬指标:一国的国际储备规模应与它的年进口贸易额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该比例以40%为标准,以20%为最低限度,目前国际上一般认为应保持3—4个月的进口额作为该国的储备额。 21.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确定因素:(1)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一国的经济规模越大,发展速度越快,则对国外市场和资源的依赖程度越大,从而需要较高的国际储备以支持其大规模、高速度的经济发展。(2)一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它包括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贸易条件及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潜力。(3)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一般而言,固定汇率制度对储备资产的需求比浮动汇率要大。另外管制严格的国家对储备资产的需求较少。(4)国际融资能力。如果一国具有较高的资信等级可以迅速地获得贷款或在金融市场上有较强的筹资能力,则无需持有过多的国际储备。(5)货币的国际地位。如果一国货币是国际储备货币,那么可以用本国货币来进行国际支付而无须保持过多的国际储备。(6)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与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效率。一国金融市场越发达,其对利率、汇率等调节政策的反映越灵敏,则该国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效率就越高,储备需求就越少。 22.外汇: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动态意义上的外汇,指一国货币兑换成他国货币,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的金融活动,在这一意义上外汇的概念等同于国际结算。静态意义上外汇又分为狭义和广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组织和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

23.常见货币的国际代码:美元USD, 英镑GBP, 港元HKD, 欧元EUR, 加拿大元CAD, 新加坡元SGD, 日元JPY, 澳大利亚元AUD, 德国马克DEM, 人民币CNY, 法国法郎FRF, 瑞士法郎CHF, 意大利里拉ITL, 奥地利先令ATS, 丹麦克朗DKK, 荷兰盾NLG,

24.汇率的标价方法:(1)直接标价法,一定单位外币折算为若干本币的标价方法。(2)间接标价法,一定单位的本币折算为若干单位外币的标价方法。(3)美元标价法。以一单位美元折算一定数额的其他国家货币。

25.汇率的决定基础:铸币平价;购买力平价;黄金平价之比。

26.影响汇率的因素:(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状况尤其是经常项目收支差额对一国汇率具有长期影响、经常项目逆差从而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汇率趋于上升,反之下降。(2)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汇率基础由两种货币的购买力平价决定,因而当发生通胀时或本国通胀率高于外国则本币汇率趋于下降。(3)利率。一国利率水平提高可增加资本流入抑制资本外流,使该国货币的汇率上升,反之下降。(4)经济增长。他通过两方面影响汇率。①一国经济增长率高,则该国国民收入增加,社会需求增加,可能导致进口支出大幅增加,从而外汇需求增加,外汇汇率上升。②若经济增长是由于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则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增加出口和外汇供给,同时由于经济高速增长表明投资利润高,从而吸引国外资金流入,提高本国货币的汇率。(5)政府政策。一是外汇干预,二是宏观经济政策。(6)心理预期及

外汇投机。(7)政治因素

27.汇率变动的影响: (1)对进出口的影响。汇率变动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一国的进出口贸易,一般来讲,一国货币的对外贬值有利于该国增加出口,抑制进口,当然汇率变动对贸易差额的影响存在“J”曲线效应。 (2)汇率变动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若一国货币汇率贬值,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提高,贬值国的商品、劳务、交通、旅游和住宿等费用就会变得相对便宜,这对外国旅游无疑增加了吸引力。 (3)汇率变动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如果人们认为汇率变动是一次性的,那么一国货币贬值会吸引外资流入,因为对外资来说相同的资金可以支配更多的实际资源,因而外资会增加对该国的直接和间接投资,而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下跌是进一步下跌的信号,那么它可能引起资本外逃,特别是短期资本大量外逃。另外汇率变动影响到借用外债的成本,一国从国外借款,本币贬值,外汇汇率上升不利于本国,有利于债权国。 (4)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本币汇率上升,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进而带动国内同类产品价格即用进口原料在本国生产的产品价格下降,同时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商品价格上升,使部分出口商品转为内销,国内市场上商品出现供大于求,促使国内物价下降。 (5)汇率变动对国内生产的影响。一过货币对外贬值后,若干国内存在闲置的生产要素,则会由于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而扩大国内生产,当然也可能出现相反的影响。 (6)汇率变动对国内资源配置的影响。若把一国产业结构分为两大部门:国际贸易部门和非国际贸易部门。那么若该国货币贬值使出口规模扩大,出口部门利润增加,进口替代产品的价格由于

进口贸易以本币表示的价格上升而被动上升,从而整个国际贸易部门的价格相对于非国贸部门的价格就会上升,由此诱发生产资源从非国贸部门转移到国际贸易部门,这也会提高该国对外开放程度。 (7)汇率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小国的汇率变动只对其贸易伙伴国的经济产生轻微的影响,而发达国家自由兑换货币汇率的变动对国际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其影响为:①这些国家的货币大幅变动至少在短期内会不利于其他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收支,由此可能引发贸易战或汇率战,并影响世界经济。②汇率变动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动荡,由于跨国公司、跨国银行为逃避汇率变动可能造成损失往往会进行频繁的金融交易以对资产保值或谋取投机利润,从而使国际金融形式呈现出动荡不安的局面。③这些国家的汇率不稳定会给国际储备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带来巨大影响。

28.汇率决定理论:(绝对、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是采用一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来确定各种货币之所以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外币在外国具有一般商品的购买力。因此,两国货币购买力水平的对比决定了汇率的高低和变动。即货币的对外价值取决于某对内价值。购买力平价说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在国际范围内,一家定律能够成立 ②忽略国际贸易的运输成本,信息费用和利息负担等因素的影响。③假设物价与汇率是单向的因果关系 ④假定货币中性 ⑤不考虑预期等对汇率的影响。

29.择有利的货币计价“收硬付软”④软硬货币搭配⑤

选用一篮子货币计价可能性。

34.外汇风险管理中的三种基本办法:①远期合或包买票据③包付代理业务 (4)采取保值条款①在合同中加列保值条款②调价保值 a.加价保值与压价保值 b.加列货币条款 a.“多头套期保值”b.“空头套期保值”④期权合同法:进口商买进“看涨期权”,出口商买进“看预测汇率走势②易货贸易。

30.间接套汇:又称三角套汇,指利用三个或者多个不同地点的外汇市场中三种或者多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差异,同时在这三个或多个外汇市场上进行外汇买卖以获取汇率差异的一种外汇交易。 31.外汇期权交易:是指买入或者卖出某种外汇或某种外汇的标准化期质的权利。

32.外汇期权:即外币期权或货币期权是以某种外币或外币期货合约作为标的物期权交易形式,它赋予了期权交易的买方享有在合约有效期内或期满时以规定的汇率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额某种外汇资产的权利。

33.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1)交易风险亦称结算风险指以外币计价交易因将来汇率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应收质权或应付债务实际价值的变化的不确定性。(2)会计风险也叫转换风险或者折算风险主要指企业进行会计处理和进行外币债权、债务决算时,对于必须换算成本币各种外币计价项目进行评估时产生的风险。(3)经济风险由于意料不到的汇率变动引起公司未来一定期间收益发生变化的

同法;②BSI法;③LSI法。

35.BIS法(借款-即期合同-投资法):出口商签订合同后立即借入与应收外汇期限一致、币种相同和金融相等的外汇,将外汇风险的时间结构转移到现在的消除时间风险,同时将借入的外币在即期外汇市场上兑成本币又消除价值风险,随即以这笔本币进行投资,用投资收益来贴补借款利息和其他费用交收账款到期,就用外币归还银行贷款。 36.LSI法(提早收付-即期合同-投资法):应收账款公司征得债务方同意以一定折扣价为条件提前收回货款,消除时间风险,然后即期外汇市场上兑换本币,消除价值风险,随即以这笔本币进行投资,用获取收益以抵补由于提前收汇的折扣损失。 37.外汇管制:又称外汇管理,广义上讲国际间能够影响到外汇在国与国之间正常运动的政策措施;狭义的讲指一个国家在外汇的收支存兑等方面实施的具有限制性意义的法令规定、制度和措施等。

38.外汇管制的目的: ①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②维持本币汇率稳定 ③保护本国产业,缓和失业矛盾。 ④增加财政收入 ⑤作为谈判的筹码。 利弊:积极作用是:①控制本国的对外贸易,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 ②稳定外汇汇率,抑制通货膨胀 ③限制资本外逃,改善国际收支 ④以外汇管制作为维护本国利益的外交手段;利于国际分工 ②破坏了外汇市场的机制作用 ③阻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④增加了企业与政府的费用支出 ⑤加剧了国家间的摩擦。

39.汇率制度的概念:汇率制度是指各国对于确

定、维持、调整与管理汇率的原则、方法、方式和机构所做出的系统规定。

39.1固定汇率制:是指根据不同货币含金量对比,制定出彼此之间的汇率。

39.2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和汇率波动的幅度,货币当局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变动自由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 39.3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之间的比较: 防止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 ②节省国际储备 ③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④有利于国内经济政策的独立性 ⑤使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国际传递减少到最低限度 ⑥缓解国际游资的冲击; 浮动汇率制度的缺②不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③货币战加剧④具有通货膨胀倾向⑤国际协调困难⑥提高了世界物价水平⑦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加剧了外债管理的难度。

39.4(香港)联系汇率制:联系汇率制把汇率制度的确定和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结合银行如果想增发港钞要以1:7.8的固定汇率向外汇基金交存美元并且换取负债证明书作为港钞的发行准备②发钞银行向外汇基金退回港钞与负债证明书则按照1:7.8的固定汇率赎回美元③大多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如果需要港钞也需要按照1:7.8的比率向发钞银行交付美元领取港元。自我维护机制是发钞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套利活动,货币②货币市场资金的增减和利率的升降。

39.5作用:①联系汇率制把货币发行机制和汇率机制较好的结合,因而具有稳定汇率和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作用②市场机制作用充分发挥,行政干预大大减少。消极作用是①联系汇率制消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容易遭遇国际游资的冲击③不能利用汇率杠杆,不利于本地经济发展④不意味着流通中1美元=7.8港元,港元的信用不像设计中那么完善。

39.6国际债券:指一国政府或机构在国外以外币为面值所发行的债券,分为欧洲债券和外国债或该国的离岸金融市场发行的债券。

40.国际金融市场形成的条件:①政局稳定②有完整的市场结构 a.完善的金融机构网络,金融机构比较集中,种类齐全。 b.信用发达,业务量大;c.完备的金融制度、管理制度和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d.要有有从事金融活动的专门人才③宽松的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自由的汇率制度,金融管理相对放松,有优惠政策④完善的基础设施。 41.国际金融市场作用:①是调节国际收支、②促进世界经济国际化、③促进了世界资源的重新分配、④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⑤促进了银行业务的国际化。

42.欧洲货币:指在发行国境外存储和贷放的货币。

43.欧洲货币市场:是指集存于伦敦或其他金融中心的境外美元或者其他境外货币用于借贷的国际货币市场。欧洲货币市场形成的原因:①原因是英国保卫英镑政策,②美国跨国银行或公司逃避美

国金融法令管制,③美国国际收支逆差,④欧洲美元市场向欧洲货币市场转变,②美国政府的纵容态不受法律法规限制、借款条件灵活,用途不受限制,免交存款准备金、非居民可以进行自由的交易和转移②方便调拨选择③独特的利率体系④较少的税费负担⑤可选择的货币多样⑥广泛的资金来源⑦方便的地理位置⑧银行同业间的交易占主导地位。

44.票据发行便利(特点、作用):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以承购或备用信贷形式来支持借款人发行了6个月的短期票据,若票据不能全部销售出去则由银行买进所余的票据或提供贷款。对企业来说是提高了企业的信用度,可以循环发行短期票据,灵活可以获得表外业务收入;对投资者来说收益比较高,风险小和流动性较强。

45.国际货币流动的影响:积极影响 ①促进了全球经济效益的提高②改善了国际收支③提高了资本边际效益④加速世界经济的国际化;消极影响①长期过度的资本输出和输入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②容易造成货币金融混乱③有可能会加重外债负担,甚至使一些国家陷入债务危机。

46.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货币制度,指各国政府为了适应国际支付的需要对本国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

47.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是①建立了一个长久的国际金融机构即IMF就货币事项进行磋商②确立黄金和美元并列的储备体系③实行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④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逆差国可向

IMF贷款⑤建立了国际性的资金融通设施。 47.1的国际货币制度。

47.2作用: 积极作用是①结束了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②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③弥补了国际收支清偿能力不足的局面④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和建立多边支付体系起了积极作用;

47.3布雷顿森林体系缺陷:①金汇兑本位制本身的缺陷②储备制度不稳定的缺陷,特里芬两难是指布雷顿森林体系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在黄金生产停滞的情况下,国际储备的供给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若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顺差,国际储备资产不能满足于国际贸易发展的需求,而保持逆差国际储备过剩,美元发生危机并且危机货币制度;③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缺陷④内外平衡难以统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论述题:

1.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通过“物价-现金流动机制”来实现。逆差→黄金外流→国内货币供应下降→国内物价下降→促进出口,减少进口→改善国际收支。②纸币流通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可以通过国民收入、物价与资本的国际流动等实现一定程度自动调节。a.(通过收入效应)当一国因减少进口而出现逆差时→国内投资消耗下降→国民收入下降→进口减少→改善国际收支。b.(通过利率效应)逆差→国内银行持有的国外资产减少,银行信用紧缩→利率上升→国外资本流入→国际收支改善。c.(价格效应)逆差→国内信用紧缩→利率上升→投资和消费下降,物价下跌→出口产品竞争力强,出口上升,进口下降→改善国际收支。

①外汇缓冲政策,即各国政府利用本国的国际储备即黄金、外汇、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以及建立外汇稳定或平准资金以来应对国际收支的暂时性失衡。②汇率政策,指通过调整汇率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汇率调整不是一般的市场汇价波动,而是当局公开宣布的货币法定升值与贬值。③直接管制(财政金融管制和贸易管制),指政府通过发布行政命令,对对外经济关系进行干预,以实现国际收支失衡,直接管制又分为财政金融管制和贸易管制。④财政金融管制,逆差→提高再贴现率→市场利率上升→外资流入,本币流出减少,利率上升→投资和生产规模下降,失业上升→国民收入下滑,消费下降→一定程度改善逆差。通过影响社会总需求,来改变国民收入水平,以平衡国际收支。⑤国际经济合作。一国不平衡,

就会采取调节措施,各国都根据自身利益调节,因而就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或摩擦。

2.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之间的比较: 止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 ②节省国际储备 ③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④有利于国内经济政策的独立性 ⑤使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国际传递减少到最低限度 ⑥缓解国际游资的冲击; 浮动汇率制度的缺②不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③货币战加剧④具有通货膨胀倾向⑤国际协调困难⑥提高了世界物价水平⑦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加剧了外债管理的难度。

3.影响汇率的因素:(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状况尤其是经常项目收支差额对一国汇率具有长期影响、经常项目逆差从而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汇率趋于上升,反之下降。(2)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汇率基础由两种货币的购买力平价决定,因而当发生通胀时或本国通胀率高于外国则本币汇率趋于下降。(3)利率。一国利率水平提高可增加资本流入抑制资本外流,使该国货币的汇率上升,反之下降。(4)经济增长。他通过两方面影响汇率。①一国经济增长率高,则该国国民收入增加,社会需求增加,可能导致进口支出大幅增加,从而外汇需求增加,外汇汇率上升。②若经济增长是由于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则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增加出口和外汇供给,同时由于经济高速增长表明投资利润高,从而吸引国外资金流入,提高本国货币的汇率。(5)政府政策。一是外汇干预,二是宏观经济政策。(6)心理预期及外汇投机。(7)政治因素

4.汇率变动的影响: (1)对进出口的影响。汇率变动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一国的进出口贸易,一般来讲,一国货币的对外贬值有利于该国增加出口,抑制进口,当然汇率变动对贸易差额的影响存在“J”曲线效应。 (2)汇率变动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若一国货币汇率贬值,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提高,贬值国的商品、整个国际贸易部门的价格相对于非国贸部门的价格就会上升,由此诱发生产资源从非国贸部门转移到国际贸易部门,这也会提高该国对外开放程度。 (7)汇率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小国的汇率变动只对其贸易伙伴国的经济产生轻微的影响,而发达国家自由兑换货币汇率的变动对国际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其影响为:①这些国家的货币大幅变劳务、交通、旅游和住宿等费用就会变得相对便宜,这对外国旅游无疑增加了吸引力。 (3)汇率变动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如果人们认为汇率变动是一次性的,那么一国货币贬值会吸引外资流入,因为对外资来说相同的资金可以支配更多的实际资源,因而外资会增加对该国的直接和间接投资,而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下跌是进一步下跌的信号,那么它可能引起资本外逃,特别是短期资本大量外逃。另外汇率变动影响到借用外债的成本,一国从国外借款,本币贬值,外汇汇率上升不利于本国,有利于债权国。 (4)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本币汇率上升,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进而带动国内同类产品价格即用进口原料在本国生产的产品价格下降,同时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商品价格上升,使部分出口商品转为内销,国内市场上商品出现供大于求,促使国内物价下降。 (5)汇率变动对国内生产的影响。一过货币对外贬值后,若干国内存在闲置的生产要素,则会由于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而扩大国内生产,当然也可能出现相反的影响。 (6)汇率变动对国内资源配置的影响。若把一国产业结构分为两大部门:国际贸易部门和非国际贸易部门。那么若该国货币贬值使出口规模扩大,出口部门利润增加,进口替代产品的价格由于进口贸易以本币表示的价格上升而被动上升,从而

动至少在短期内会不利于其他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收支,由此可能引发贸易战或汇率战,并影响世界经济。②汇率变动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动荡,由于跨国公司、跨国银行为逃避汇率变动可能造成损失往往会进行频繁的金融交易以对资产保值或谋取投机利润,从而使国际金融形式呈现出动荡不安的局面。③这些国家的汇率不稳定会给国际储备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带来巨大影响。 4.1面对人民币升值,我们的应对之策: ①促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已过经济的发展不可能一劳永逸的依赖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现行汇率政策调整成为必然。②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汇率变动对外贸发展的长期有利效果并非汇率变动本身造成,而是以汇率变动为契机,通过比较优势的转换形成。③提高风险应对的能力,汇率制度改革后,弹性的汇率制度加大了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从而是企业出口面临更大的风险。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改变外貌增长方式。⑤通过适度的行政手段和政策制止热钱的继续流入。 4.2如何看待人民币升值? 1.掌握人民币升值的主动权。

2.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人民币升值太快,会引起财富在货币持有者之间出现不合理分配情况,影响到进出口企业的成本和效益发生剧烈变

动,以至于产生不合理预期,导致货币市场出现混乱的情形,甚至引发通货膨胀。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掌握好人民币升值的节奏,拉长人民币升值的时限,尽可能减少人民币升值的阵痛。 3.控制投机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来自货币市场的投机最为显著。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投机,人民币升值的效应会大打折扣。在这个问题上,形下,国外金融快速进入中国,国内金融改革却处于被动状态,市场对金融资源的配置功能没有充分发挥,金融融入国际、与全球化接轨就成了很大问题。由此,人民币升值的正面效应就有可能受到抑制,负面效应有可能不合理放大。

5.留有一定的余地。人民币升值不仅不能幅度过大、频率过快,而且应留有余地。比如,按照目有关管理部门应对人民币在不同群体中的分布结构、人民币的流向、流量、流速有宏观把握,明确人民币升值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协调好因人民币升值而出现的利益矛盾。对海外流入的热钱要加以跟踪分析,尽可能让投机企图难以得逞。对利用人民币升值制造谣言、囤积居奇、兴风作浪扰乱市场的行为,依法打击和严惩。

4.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人民币在升值问题上被动与滞后,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金融改革滞后的问题。金融改革主要的问题,一是作为政府管理金融机构的职能转变缓慢,对金融调控管理的效率和公平都没有到位;二是国有及股份化的商业银行改革进展迟缓,股份化改革也不够彻底。由此导致国家对金融的过度集中,金融体系非常糟糕。国家办的银行多,地方办的银行少;官办的银行多,民有民营的银行少。在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的情

前的趋势,倘若人民币应该升值20%,我们也不一定非升值20%不可。相反,可以在升值到15%左右的时候,停下来看一看,观察各方面的反映。因为,社会各方面对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也是动态的,在不同的时期,对人民币升值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必要求人民币升值一定要准确到位。而且,我们也可以通过国内货币量供应的合理增长,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和压力。也许,现在我们希望人民币升值应达到20%,但过了若干时期,对人民币升值的希望就小于20%的水平。


相关文章

  • 金融证券职称论文格式要求
  •   摘 要:股票指数期货即将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市,这必将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它有利于推动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我国更多地吸引外资,同时也是我国金融深化的客观要求。   另一方面,股指期货的上市也有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出现,加大金融市场的风险性以及引发灾难性的股市恐慌等负面影 ...

  • 国际金融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
  • 自我鉴定是每一位毕业生都要写出来的文章,里面包含着各种在校时的记录,老师会以这样来写下最后的成绩.下面是国际金融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仅供参考 白驹过隙,转眼大学生活就要过去了,回首这几年的大学校园生涯,有渴望.有追求.有成功也有失败,酸甜苦辣我都曾尝试过,但我仍孜孜不倦,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我,为 ...

  • 金融学毕业鉴定
  • 在思想政治方面,本人具有优秀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严格遵守国家宪法及其它各项法律规定。同时我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 ...

  • 夜大毕业生个人鉴定
  • 本文主要从人总是在学习中进步,在工作中得到锻炼;三年的夜大生活和社会实践让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紧张的学习,丰富的活动使我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认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主修了市场营销,宏观经济学原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金融学,WTO知识,外贸实 ...

  •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震动了世界 人民币更加坚挺
  • 2005年7月2l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公告: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一时间,宣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消息,震动了世界. 从单一盯准美元到参考一篮子货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迈出 ...

  • 认真学习切实履行反洗钱职责
  • 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这部备受社会关注的法律历经5年提案.起草和审议过程,在国家立法层面上确立了反洗钱的各项基本制度,标志着我国反洗钱工作在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轨道上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意 ...

  •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 序言 目前,深圳银行业金融机构迅速发展,在这些机构中,四大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及邮政储蓄等机构为争夺银行市场的"蛋糕",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当前深圳银行业在经营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绩,银行规模和竞争实力迅速壮大.深圳银行业 ...

  • 金融专业自我鉴定
  • 在思想政治方面,本人具有优秀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严格遵守国家宪法及其它各项法律规定。同时我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 ...

  • 金融论坛主持词
  • 由国家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xx-x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一项重要活动――“经济与金融发展高峰论坛”在银川成功举办。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出席本次高峰论坛并向自治区政府聘请的14位“宁夏经济与金融发展专家组”成员颁发了聘书。国家商务部部长助 ...

  • 银行"三法"学习体会
  • 银行"三法"学习体会 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商业银行法(修正案)>于今年2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这是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法"的颁布和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