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这堂课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例如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表现是怎样的,面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等等。

从课堂的氛围和老师的教学方式上来说,真的是挺好的,课堂上举了很多例子来,还会利用一些影片等资料加深我们印象。

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从课堂的学习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应该有以下几点:第一,智力正常,办事效率高;第二,情绪稳定,心情愉快;第三,意志品质良好,耐挫力强;第四,自我意识正确、悦纳自我;第五,行为符合大学生年龄特征;第六,个性统一和谐;第七,人际关系得当,与人为善;第八,适应环境能力强。这些标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想尺度。从这些标准可以看出,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评判,不能笼统的说一个人心理是健康还是不健康,就像一个人他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心情低落,我们就说他心理不健康。应该从具体的情境中去判断。

进入大学校园之后,新的环境和同学,都会令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的情绪,这时候,就要学会去克服。我自身就碰到了许多问题,而我也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或方法解决了,接下来我将用我的自身体会来说明。

进入大学后,特别是在学校部门招新那段时间里,我参加了大概四五部门的面试,最好的一个部门我进入了第三轮面试,离成功只有

一步之遥了,但到最后却是没有一个进入的。当时的我真的很是难过,甚至有点自卑了,我在想,是不是我真的很差劲,为什么别人都能进,而我却不能?感觉自己真的很无能。最终,我通过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克服了这一问题。

人贵有自知之明。所谓自知之明,就是不仅能如实的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能恰如其分的看到自己的如人之初和过人之处。要克服自卑感就要认识到如果过分关注自己的短处不能自拔,不仅于事无补,反而越来越糟,还要在此基础上有改变的愿望。有了这种愿望,便有了变革的力量,便会形成对自卑感的积极态度。持有积极态度的人,就会努力寻求现实的途径,不断提高心理承受力,弱化自卑感,进一步实现自我超越,去获得成功。而我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又参加了辩论赛,在这里我充分发挥了自己长处,最终和队友一起拿到了辩论赛二等奖,之后更是进入了院辩论队。

同样,除了自卑感之外,进入大学之后,告别了中学生活,从熟悉的环境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胜利的终点变成了新的起点,而我求学动力的暂时消失和目标未确定的彷徨,以及客观环境的变化使我一时间难以适应产生了或多或少的矛盾心理。而我根据我自己的一些经验和课堂所学,对于矛盾心理的调适有以下看法。

1,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

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中,不能依靠单纯的被动顺应社会,更要积极的主动适应社会。首先,我们要能对自己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再者,要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确定一

个适合自己的明确目标,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这一目标。

2,客服应试教育的弊端

对于应试教育社会已经有很多反对的声音,这种教育方式是通过填鸭式学习来应对考试,这与大学教育是完全相反的。我们进入大学后应该改变我们的读书观念,将“念书”变为“求知”。逐渐改变中学时期我们所形成的不适合大学学习的学习习惯。明确认识到能力源于知识却比知识更重要,在学习和处世中养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习惯,学会质疑老师和权威,“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3,改变人际交往的理念

中学时期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几个知心朋友,进入大学后却发现自己很难再像从前那样找到几个知心朋友。其原因在于进入大学后对于新的同学不像中学时那样一天到晚都在一个班中,而且很多是自己从小玩到大朋友,知根知底,但大学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彼此不了解,容易产生疏离感。同时进入大学后在许多方面同学之间形成了一种竞争,所以显得不那么亲密。因此改变交往理念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前提。其实,不必刻意寻找知心朋友,要认识到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是完美无缺的,在个性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情绪状态等方面每个人都可能有优点也有不足之处;要主动积极发展与同学的交往,获得准确理解别人和与人和睦相处的经验;要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竞争问题;要多多参与社会活动,多认识人,多了解社会,多学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

4,主动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由于大学和中学几乎完全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是独特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活动特点,我们的学习、日常生活、闲暇娱乐、社会交往等有其独特的模式。因此,我们要认清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特点,分清主次和轻重,提高自觉性、增强自制力,学会理智的驾驭生活,努力创造条件形成有节奏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以达到学习、生活、休息的和谐统一。

5正确运用心理调适方法①

(1)自我激励法。主要是通过生活的哲理、榜样的事迹或明智的思想行为激励自己,例如座右铭、先进人物事迹等等。

(2)词语暗示法。词语暗示可用不出声的内部语言进行,也可通过自言自语甚至在无人处大声呼喊的方式进行,还可以用文字记在日记本上、记在练习簿的扉页上,或写在纸片上贴在床头,以便经常看到、不断鞭策自己去做。

(3)迁移法。主要是把注意力从消极的方面转移到积极方面去,尽量避免或减轻精神创伤,以便从挫折或失败中重新确定新的更高尚的追求目标。

(4)行为补偿法。在某一方面不能取得成功时,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另外方面发挥所长并取得成功。

注释:①选自《大学新生入学系列教育》 王秀明 吴斌 主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P140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这堂课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例如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表现是怎样的,面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等等。

从课堂的氛围和老师的教学方式上来说,真的是挺好的,课堂上举了很多例子来,还会利用一些影片等资料加深我们印象。

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从课堂的学习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应该有以下几点:第一,智力正常,办事效率高;第二,情绪稳定,心情愉快;第三,意志品质良好,耐挫力强;第四,自我意识正确、悦纳自我;第五,行为符合大学生年龄特征;第六,个性统一和谐;第七,人际关系得当,与人为善;第八,适应环境能力强。这些标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想尺度。从这些标准可以看出,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评判,不能笼统的说一个人心理是健康还是不健康,就像一个人他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心情低落,我们就说他心理不健康。应该从具体的情境中去判断。

进入大学校园之后,新的环境和同学,都会令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的情绪,这时候,就要学会去克服。我自身就碰到了许多问题,而我也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或方法解决了,接下来我将用我的自身体会来说明。

进入大学后,特别是在学校部门招新那段时间里,我参加了大概四五部门的面试,最好的一个部门我进入了第三轮面试,离成功只有

一步之遥了,但到最后却是没有一个进入的。当时的我真的很是难过,甚至有点自卑了,我在想,是不是我真的很差劲,为什么别人都能进,而我却不能?感觉自己真的很无能。最终,我通过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克服了这一问题。

人贵有自知之明。所谓自知之明,就是不仅能如实的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能恰如其分的看到自己的如人之初和过人之处。要克服自卑感就要认识到如果过分关注自己的短处不能自拔,不仅于事无补,反而越来越糟,还要在此基础上有改变的愿望。有了这种愿望,便有了变革的力量,便会形成对自卑感的积极态度。持有积极态度的人,就会努力寻求现实的途径,不断提高心理承受力,弱化自卑感,进一步实现自我超越,去获得成功。而我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又参加了辩论赛,在这里我充分发挥了自己长处,最终和队友一起拿到了辩论赛二等奖,之后更是进入了院辩论队。

同样,除了自卑感之外,进入大学之后,告别了中学生活,从熟悉的环境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胜利的终点变成了新的起点,而我求学动力的暂时消失和目标未确定的彷徨,以及客观环境的变化使我一时间难以适应产生了或多或少的矛盾心理。而我根据我自己的一些经验和课堂所学,对于矛盾心理的调适有以下看法。

1,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

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中,不能依靠单纯的被动顺应社会,更要积极的主动适应社会。首先,我们要能对自己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再者,要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确定一

个适合自己的明确目标,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这一目标。

2,客服应试教育的弊端

对于应试教育社会已经有很多反对的声音,这种教育方式是通过填鸭式学习来应对考试,这与大学教育是完全相反的。我们进入大学后应该改变我们的读书观念,将“念书”变为“求知”。逐渐改变中学时期我们所形成的不适合大学学习的学习习惯。明确认识到能力源于知识却比知识更重要,在学习和处世中养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习惯,学会质疑老师和权威,“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3,改变人际交往的理念

中学时期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几个知心朋友,进入大学后却发现自己很难再像从前那样找到几个知心朋友。其原因在于进入大学后对于新的同学不像中学时那样一天到晚都在一个班中,而且很多是自己从小玩到大朋友,知根知底,但大学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彼此不了解,容易产生疏离感。同时进入大学后在许多方面同学之间形成了一种竞争,所以显得不那么亲密。因此改变交往理念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前提。其实,不必刻意寻找知心朋友,要认识到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是完美无缺的,在个性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情绪状态等方面每个人都可能有优点也有不足之处;要主动积极发展与同学的交往,获得准确理解别人和与人和睦相处的经验;要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竞争问题;要多多参与社会活动,多认识人,多了解社会,多学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

4,主动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由于大学和中学几乎完全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是独特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活动特点,我们的学习、日常生活、闲暇娱乐、社会交往等有其独特的模式。因此,我们要认清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特点,分清主次和轻重,提高自觉性、增强自制力,学会理智的驾驭生活,努力创造条件形成有节奏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以达到学习、生活、休息的和谐统一。

5正确运用心理调适方法①

(1)自我激励法。主要是通过生活的哲理、榜样的事迹或明智的思想行为激励自己,例如座右铭、先进人物事迹等等。

(2)词语暗示法。词语暗示可用不出声的内部语言进行,也可通过自言自语甚至在无人处大声呼喊的方式进行,还可以用文字记在日记本上、记在练习簿的扉页上,或写在纸片上贴在床头,以便经常看到、不断鞭策自己去做。

(3)迁移法。主要是把注意力从消极的方面转移到积极方面去,尽量避免或减轻精神创伤,以便从挫折或失败中重新确定新的更高尚的追求目标。

(4)行为补偿法。在某一方面不能取得成功时,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另外方面发挥所长并取得成功。

注释:①选自《大学新生入学系列教育》 王秀明 吴斌 主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P140


相关文章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

  •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 为了适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xx提出的新时期荣辱观的要求,及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示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再上新台阶,制定如下计划。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 ...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实施方案
  • 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意义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国际竞争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心理健康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 ...

  • 中学心理健康工作方案
  •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心理卫生的教育、心理品质与能力的培养及处理心理问题的辅导,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的一项科学系统的工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 ...

  • 创建"健康校园"工作计划
  • 为了认真落实《七里河区“五园”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水平,把创建“健康校园”作为构建和谐教育的综合目标,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健康校园”创建工作计划,具体做到思想上重视,组织上保证,教育上创新,经费上保障,活动中落实,努力使学校达到“ ...

  •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
  • 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是从2004年9月开始进行实验的。三年来,在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成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 ...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 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 ...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 一、 领导机构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其具体目标为: (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敬学、 ...

  • 中学20XX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 为了适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荣辱观的要求,及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示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再上新台阶,制定如下计划。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 ...

  •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校成功教育,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以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领导小组 组长:江 副组长:杨.臣 组员:华.男.李.晓 三.实施方法 1.在初中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