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与园林的关系

作者:巫丛

中国园林的起源很早,可上溯到殷周时期就开始营建林木之苑,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随着朝代的更替,园林建设虽然时兴时衰,但连绵不断,逐渐形成独特的园林风格。中国古典园林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追求自然,崇尚山林野趣,将自然美和人工美相结合,用意象的手法在狭小的空间中再现自然界的山山水水。与中国的古典建筑相比,园林反映了士大夫阶级希望摆脱宗教和帝王的桎梏,追求自由的精神。这种追求自由的精神在与园林关系密切的山水诗、山水画、山水游记中也可以发现。

中国园林呈现这样的特点有着传统文化、哲学等多方面的原因,不过古典园林作为一种艺术品,表现了一定的社会集团的某种共同的审美情趣,艺术家只是把这样的社会心理用艺术的手段体现出来。这种社会心理是属于精神活动领域的,它产生的根源在于外部的社会物质生活。对于中国古典园林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追求自然情致的性质和根源,就必须到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生活中去探寻,才可能弄清它的实质。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制度最根本的特点是“地主经济”,它有别于中国西周时期和欧洲中世纪的“领主经济”。虽然两者都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都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但是在地主经济条件下,土地这种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很大程度上加入了流通过程,可以自由的买卖。土地对农民的束缚也减轻了,农民是自由人,不用被束缚在特定的土地上,不像中国西周时期和欧洲中世纪领主经济的农奴那样,要随着土地才能转移。通常农民把秋收粮食收获量的很可观的一部分缴给地主,地主又把他收取的地租和产品以赋税的名义上缴地方政府。这个过程使得农业劳动剩余产品的一大部分商品化了[1]。和“领主经济”相比,中国的“地主经济”制度下,商品经济相对活跃一些。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没有钱的时候可以卖出土地,有了钱又可以购买土地。这种较为自由的经济生活使得中国的地主阶级从很早开始就具有反羁束的自由精神。当一个人有了充足的田产,就可以自由地选择生活方式。愿意做官可以做官,如果不愿意做官也可以归隐山林。做官时可以敛财,买入田地;但做官又受到各种限制,不自由,不如归隐山林轻松自在。所以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是士大夫阶层得以过上“归田"、“隐逸”生活的经济条件,是追求“自由”精神的物质根源[2]。

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主经济”相适应的政治体制结构是以中央集权形式的专制官僚政治体制。在这种封建社会政治制度下,中国的地主阶级内部的人身依附关系较弱。官僚的政治地位既不是终身的,也不是世袭的,所以官僚升降流动的情况很平常,一般不会受到血统、家族身份的限制。平民百姓也可以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或者立下战功而进入高官之列。但是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也都非常激烈,士大夫们一旦牵连其中,则荣辱生死毫无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地主阶级中的一些人开始反对这个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生活的“归田”、“隐逸”的思想行为也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他们希望从政治羁绊、名利、礼教中解放出来获得自由。避居田园的隐逸生活被认为是一种淡泊的生活理想,一种高尚的志趣和情操。而在中国这种农业社会里,归隐就是归田,过村野田居生活,自然山水是自然生活的必然的环境,追求自然的生活,也就必然产生对自然山水的热爱[3]。所以,自然山水成为文人士大夫追求自由精神最好的寄托。

魏晋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政治无道,士大夫中隐逸之风很盛。文人的私家园林开始发展起来。早期的私家园林大多建于山林田野之中,不讲求馆阁之胜的富贵气,着重于自然天成的趣味。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园林追求自然风趣,再现自然山水美的特点开始形成[4]。

在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中,这种超越政治权力、名利、物欲,追求自由的精神不断受到推崇,后来成为一股强大的道德力量,逼迫得许多公卿将相甚至皇帝,也不得不表示羡慕隐逸生活,说一有机会就会隐遁山林,和樵子渔夫做伴[5]。所以,很多人曾是朝中的达官显贵,后来都归隐田园,如王维便是其中最知名的人物。他的辋川别业中,宅居置于山野环抱之中,与自然风景良好地结合,创造了耐人寻味的诗画境界。苏州名园之一拙政园,就是明正德八年(1513年)前后,王献臣官场失意,辞官回乡后营建的。他以西晋·潘岳《闲居赋》中“拙者之为政”的句意来题园名,反映了士人在仕途失意时聊以自慰的心情。还有一些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官场,但是一直都把归隐挂在嘴边。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士大夫阶层矛盾的政治态度和心情,在“下野”和“在朝”问题上的彷徨。这正是由于在中国这种中央集权的政治条件和地主经济条件下,只有少数地主能成为统治的官僚,而且不能从制度上保证每个踏上统治阶梯的人终身在朝,相反,仕途凶险,他们要时时准备“下野”。园林对于中国的士大夫阶层来说,并不只是一个夏季避暑和休闲娱乐的地方,他们更多的是退隐静思之地[6]。

在中国这种中央集权形式的专制官僚政治体制下,人们想摆脱束缚,向往大自然,向往自由自在的山林野趣。但是传统的隐逸方式要求在山林中深居简出,远离热闹喧嚣的城市,这对于大多数的士大夫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以江南园林为代表的私家园林正好为他们解决了这个矛盾,使得他们既可以享受城市文明,又不失湖山乐趣,物质和精神享受二者兼得[7]。

在隐逸思想的影响下,私家园林的风格为朴素、淡雅、精致而又亲切。园林一般位于宅旁屋后,布局并没有理性的逻辑和规律,注重因地制宜。私家园林在城市紧张的用地条件下,一般占地面积都不是很大,四周围以高墙或者建筑,将园林与外面喧闹的城市隔绝。园林中的建筑是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它们可以起到扩大空间感、延长游览路线、分隔景物空间的作用。建筑一般主体为厅堂,辅以亭、阁、廊、榭,大多是一面或多面开敞的建筑形式,便于观赏景致。私家园林对于封建士大夫来说,是他们角逐名利的间歇或隐退的一个休养之所,园林一般不具有居住功能,在其中除了一般的漫步游览外,还有读书、作画、弈棋、抚琴、吟诗、清谈、饮酒、品茗等活动。园林中大大小小的水系和假山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中国园林中几乎无园不山,无山不水[8]。山水是大自然最典型的景观代表,是园林中自然和人类创造的中介,使建筑、植物能够相互协调起来。这些水池、假山虽然是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的,但是并不是对自然简单地模仿,而是对大自然的概括和典型化。无锡寄畅园的布局就是以山水为主,建筑物所占的比重很小,再加上树木茂盛,使园子显得开朗,自然风光浓郁。苏州拙政园在洼地上建园,利用洼地积水,整理成池,形成一个以水为主的园林。在其中,空旷的池山和高低错落的建筑互相映衬,土石相间的假山中植物茂盛,野趣横生,显示出清新高雅的格调[9]。

与中国私家园林并行发展的皇家园林同样也有追求自然情趣的倾向。清朝时期,皇家园林空前发展,达到了极盛的状态。园林的处理手法受到江南名胜和私家园林的影响,有些则直接模仿。颐和园东北部的谐趣园就是模仿无锡寄畅园所建,规模小而风景优美。皇家园林中的建筑和宫廷建筑相比体量较小,屋面多以灰瓦卷棚顶,装修轻巧简洁,显得比较素雅。皇家园林还有一个特点是规模都很大,一般建在风景区,根据自然山水改造而成,所以更加注意对各种自然地形条件的运用,注重在形式上对自然景观的摹仿和对自然生活的追求[10]。

同样是在封建社会条件下,西方的造园艺术手法和中国的大相径庭,主要采用的是几何式的构图手法。这是因为欧洲中世纪的领主制度使得国家的权力分散,不集中,各个领主之间争夺土地和权势的斗争时有发生,社会长期都处于一种分裂动荡的状态中。西方造园艺术中影响较大的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在17世纪下半叶达到高潮。这一时期法国成为欧洲最为强大的国家,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国王一起,努力摆脱几百年的分裂、混乱的状态,建立统一的、集中的、秩序严谨的君主专制政体。所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通过有秩序、有纪律的几何式构图来反映王权。当时的人们并不认为真正的山水是美丽的,它唤起人们很多不愉快的印象,自然的风景使人们想起战争、寒冷和饥饿。在法国古典园林中,认为人工的美高于自然的美,追求形式的几何精确性,以园林反映君权下的等级制度[11]。中国传统的造园艺术和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恰好处在相反的两极上,正是由于封建的地主制度和领主制度的不同所造成的。

在中国地主制的封建社会制度下,形成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士大夫阶层,他们往往既是地主,又是官僚。中国私家园林的所有者一般都是属于这个阶层,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琴、棋、书、画一向都是士大夫阶层中十分流行的休闲娱乐方式。其实,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一直都是轻视劳动的,西方中世纪从事文化艺术创作的人都是奴仆,这些活动是低贱的人的技艺。中国的地主阶级也不例外。从古至今,在中国建筑设计都被人们看作是匠人之作,建筑技术也主要是靠一辈辈的工匠口传心授而流传下来的。相比起来,描写建筑的文章很少,因为士大夫们都不屑于去写它。而园林的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园林和山水诗、山水画一样,是士大夫们用来满足高雅的精神追求的。中国历史上出色的造园家大都也在绘画、诗文、书法等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很多都是园主人先建好一小部分,然后就请诗人、画家前来饮酒品茶,一起探讨园林接下来该如何修建。造园的立意构思大多出于诗文,再借诗文、楹联,点缀和题咏园林景色[12]。这就造成了在中国园林中,每一个细小的像细胞一样有机联系的部分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每一个细微的方面也都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的古典园林不是一般的建筑师所能设计得了的,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是创造不出适合士大夫们的审美口味的艺术来的。在这个方面,西方中世纪的情况和中国相反。在领主制的条件下,贵族们擅长的是征战,平常的娱乐活动也常常是狩猎和舞会,文化修养较差。文化知识和艺术被教会、僧侣所垄断。很多的园林都是建筑师所附带设计的,成为附属于建筑的次要的部分。西方造园的刺绣花坛、绿色雕刻、喷泉、水池之类的图案趣味的概念,是不可能像中国古典园林所表现出的诗情画意那么能感动人心的。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主经济形式中,土地这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可以买卖,使得士大夫阶层可以过一种较为自由的经济生活,但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却是集权形式的专制官僚体制。在这种矛盾的情况下,使得士大夫有可能修建园林,并把它作为自己追求自由的精神寄托。所以中国古典园林将大自然的美表达的淋漓尽致,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者:巫丛

中国园林的起源很早,可上溯到殷周时期就开始营建林木之苑,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随着朝代的更替,园林建设虽然时兴时衰,但连绵不断,逐渐形成独特的园林风格。中国古典园林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追求自然,崇尚山林野趣,将自然美和人工美相结合,用意象的手法在狭小的空间中再现自然界的山山水水。与中国的古典建筑相比,园林反映了士大夫阶级希望摆脱宗教和帝王的桎梏,追求自由的精神。这种追求自由的精神在与园林关系密切的山水诗、山水画、山水游记中也可以发现。

中国园林呈现这样的特点有着传统文化、哲学等多方面的原因,不过古典园林作为一种艺术品,表现了一定的社会集团的某种共同的审美情趣,艺术家只是把这样的社会心理用艺术的手段体现出来。这种社会心理是属于精神活动领域的,它产生的根源在于外部的社会物质生活。对于中国古典园林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追求自然情致的性质和根源,就必须到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生活中去探寻,才可能弄清它的实质。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制度最根本的特点是“地主经济”,它有别于中国西周时期和欧洲中世纪的“领主经济”。虽然两者都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都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但是在地主经济条件下,土地这种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很大程度上加入了流通过程,可以自由的买卖。土地对农民的束缚也减轻了,农民是自由人,不用被束缚在特定的土地上,不像中国西周时期和欧洲中世纪领主经济的农奴那样,要随着土地才能转移。通常农民把秋收粮食收获量的很可观的一部分缴给地主,地主又把他收取的地租和产品以赋税的名义上缴地方政府。这个过程使得农业劳动剩余产品的一大部分商品化了[1]。和“领主经济”相比,中国的“地主经济”制度下,商品经济相对活跃一些。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没有钱的时候可以卖出土地,有了钱又可以购买土地。这种较为自由的经济生活使得中国的地主阶级从很早开始就具有反羁束的自由精神。当一个人有了充足的田产,就可以自由地选择生活方式。愿意做官可以做官,如果不愿意做官也可以归隐山林。做官时可以敛财,买入田地;但做官又受到各种限制,不自由,不如归隐山林轻松自在。所以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是士大夫阶层得以过上“归田"、“隐逸”生活的经济条件,是追求“自由”精神的物质根源[2]。

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主经济”相适应的政治体制结构是以中央集权形式的专制官僚政治体制。在这种封建社会政治制度下,中国的地主阶级内部的人身依附关系较弱。官僚的政治地位既不是终身的,也不是世袭的,所以官僚升降流动的情况很平常,一般不会受到血统、家族身份的限制。平民百姓也可以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或者立下战功而进入高官之列。但是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也都非常激烈,士大夫们一旦牵连其中,则荣辱生死毫无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地主阶级中的一些人开始反对这个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生活的“归田”、“隐逸”的思想行为也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他们希望从政治羁绊、名利、礼教中解放出来获得自由。避居田园的隐逸生活被认为是一种淡泊的生活理想,一种高尚的志趣和情操。而在中国这种农业社会里,归隐就是归田,过村野田居生活,自然山水是自然生活的必然的环境,追求自然的生活,也就必然产生对自然山水的热爱[3]。所以,自然山水成为文人士大夫追求自由精神最好的寄托。

魏晋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政治无道,士大夫中隐逸之风很盛。文人的私家园林开始发展起来。早期的私家园林大多建于山林田野之中,不讲求馆阁之胜的富贵气,着重于自然天成的趣味。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园林追求自然风趣,再现自然山水美的特点开始形成[4]。

在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中,这种超越政治权力、名利、物欲,追求自由的精神不断受到推崇,后来成为一股强大的道德力量,逼迫得许多公卿将相甚至皇帝,也不得不表示羡慕隐逸生活,说一有机会就会隐遁山林,和樵子渔夫做伴[5]。所以,很多人曾是朝中的达官显贵,后来都归隐田园,如王维便是其中最知名的人物。他的辋川别业中,宅居置于山野环抱之中,与自然风景良好地结合,创造了耐人寻味的诗画境界。苏州名园之一拙政园,就是明正德八年(1513年)前后,王献臣官场失意,辞官回乡后营建的。他以西晋·潘岳《闲居赋》中“拙者之为政”的句意来题园名,反映了士人在仕途失意时聊以自慰的心情。还有一些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官场,但是一直都把归隐挂在嘴边。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士大夫阶层矛盾的政治态度和心情,在“下野”和“在朝”问题上的彷徨。这正是由于在中国这种中央集权的政治条件和地主经济条件下,只有少数地主能成为统治的官僚,而且不能从制度上保证每个踏上统治阶梯的人终身在朝,相反,仕途凶险,他们要时时准备“下野”。园林对于中国的士大夫阶层来说,并不只是一个夏季避暑和休闲娱乐的地方,他们更多的是退隐静思之地[6]。

在中国这种中央集权形式的专制官僚政治体制下,人们想摆脱束缚,向往大自然,向往自由自在的山林野趣。但是传统的隐逸方式要求在山林中深居简出,远离热闹喧嚣的城市,这对于大多数的士大夫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以江南园林为代表的私家园林正好为他们解决了这个矛盾,使得他们既可以享受城市文明,又不失湖山乐趣,物质和精神享受二者兼得[7]。

在隐逸思想的影响下,私家园林的风格为朴素、淡雅、精致而又亲切。园林一般位于宅旁屋后,布局并没有理性的逻辑和规律,注重因地制宜。私家园林在城市紧张的用地条件下,一般占地面积都不是很大,四周围以高墙或者建筑,将园林与外面喧闹的城市隔绝。园林中的建筑是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它们可以起到扩大空间感、延长游览路线、分隔景物空间的作用。建筑一般主体为厅堂,辅以亭、阁、廊、榭,大多是一面或多面开敞的建筑形式,便于观赏景致。私家园林对于封建士大夫来说,是他们角逐名利的间歇或隐退的一个休养之所,园林一般不具有居住功能,在其中除了一般的漫步游览外,还有读书、作画、弈棋、抚琴、吟诗、清谈、饮酒、品茗等活动。园林中大大小小的水系和假山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中国园林中几乎无园不山,无山不水[8]。山水是大自然最典型的景观代表,是园林中自然和人类创造的中介,使建筑、植物能够相互协调起来。这些水池、假山虽然是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的,但是并不是对自然简单地模仿,而是对大自然的概括和典型化。无锡寄畅园的布局就是以山水为主,建筑物所占的比重很小,再加上树木茂盛,使园子显得开朗,自然风光浓郁。苏州拙政园在洼地上建园,利用洼地积水,整理成池,形成一个以水为主的园林。在其中,空旷的池山和高低错落的建筑互相映衬,土石相间的假山中植物茂盛,野趣横生,显示出清新高雅的格调[9]。

与中国私家园林并行发展的皇家园林同样也有追求自然情趣的倾向。清朝时期,皇家园林空前发展,达到了极盛的状态。园林的处理手法受到江南名胜和私家园林的影响,有些则直接模仿。颐和园东北部的谐趣园就是模仿无锡寄畅园所建,规模小而风景优美。皇家园林中的建筑和宫廷建筑相比体量较小,屋面多以灰瓦卷棚顶,装修轻巧简洁,显得比较素雅。皇家园林还有一个特点是规模都很大,一般建在风景区,根据自然山水改造而成,所以更加注意对各种自然地形条件的运用,注重在形式上对自然景观的摹仿和对自然生活的追求[10]。

同样是在封建社会条件下,西方的造园艺术手法和中国的大相径庭,主要采用的是几何式的构图手法。这是因为欧洲中世纪的领主制度使得国家的权力分散,不集中,各个领主之间争夺土地和权势的斗争时有发生,社会长期都处于一种分裂动荡的状态中。西方造园艺术中影响较大的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在17世纪下半叶达到高潮。这一时期法国成为欧洲最为强大的国家,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国王一起,努力摆脱几百年的分裂、混乱的状态,建立统一的、集中的、秩序严谨的君主专制政体。所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通过有秩序、有纪律的几何式构图来反映王权。当时的人们并不认为真正的山水是美丽的,它唤起人们很多不愉快的印象,自然的风景使人们想起战争、寒冷和饥饿。在法国古典园林中,认为人工的美高于自然的美,追求形式的几何精确性,以园林反映君权下的等级制度[11]。中国传统的造园艺术和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恰好处在相反的两极上,正是由于封建的地主制度和领主制度的不同所造成的。

在中国地主制的封建社会制度下,形成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士大夫阶层,他们往往既是地主,又是官僚。中国私家园林的所有者一般都是属于这个阶层,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琴、棋、书、画一向都是士大夫阶层中十分流行的休闲娱乐方式。其实,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一直都是轻视劳动的,西方中世纪从事文化艺术创作的人都是奴仆,这些活动是低贱的人的技艺。中国的地主阶级也不例外。从古至今,在中国建筑设计都被人们看作是匠人之作,建筑技术也主要是靠一辈辈的工匠口传心授而流传下来的。相比起来,描写建筑的文章很少,因为士大夫们都不屑于去写它。而园林的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园林和山水诗、山水画一样,是士大夫们用来满足高雅的精神追求的。中国历史上出色的造园家大都也在绘画、诗文、书法等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很多都是园主人先建好一小部分,然后就请诗人、画家前来饮酒品茶,一起探讨园林接下来该如何修建。造园的立意构思大多出于诗文,再借诗文、楹联,点缀和题咏园林景色[12]。这就造成了在中国园林中,每一个细小的像细胞一样有机联系的部分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每一个细微的方面也都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的古典园林不是一般的建筑师所能设计得了的,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是创造不出适合士大夫们的审美口味的艺术来的。在这个方面,西方中世纪的情况和中国相反。在领主制的条件下,贵族们擅长的是征战,平常的娱乐活动也常常是狩猎和舞会,文化修养较差。文化知识和艺术被教会、僧侣所垄断。很多的园林都是建筑师所附带设计的,成为附属于建筑的次要的部分。西方造园的刺绣花坛、绿色雕刻、喷泉、水池之类的图案趣味的概念,是不可能像中国古典园林所表现出的诗情画意那么能感动人心的。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主经济形式中,土地这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可以买卖,使得士大夫阶层可以过一种较为自由的经济生活,但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却是集权形式的专制官僚体制。在这种矛盾的情况下,使得士大夫有可能修建园林,并把它作为自己追求自由的精神寄托。所以中国古典园林将大自然的美表达的淋漓尽致,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关文章

  • 园艺毕业论文
  •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长春农校园艺一班李洪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业、工农业、?交通业、?贸易业、文化教育业、旅游业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的规模、数量和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时期,园林城市也就油然而生了。1.城市园林化的含义  园林城 ...

  • 实习调查报告--之园林的认识
  • 实习调查报告——之园林的认识 社会之大,无奇不有!城市之多,千奇百态!社会实践活动给了我们一个调查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小的时侯,常听大人们说,“进入大学,就是一只脚踏进了社会。”这话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才有所理解,学校的学习生活不再像小学、初中及高中那样受家长、老师的压制,留给我们的却只有自由发挥的空 ...

  • 园林技术员工作总结
  •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广场、街道、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 ...

  • 园林局局长述职报告
  • xx年,我任××市林业局、园林局局长、党组书记。主持市林业局、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全面工作。负责招商引资、策应扶持、党建群团、组织人事、科教财务、职工培训、国土绿化和雪枫公园管理处等工作。   联系县(区)农林局,建设局、园林局,行业协会。   二年来,我强化学习,扎实工作,廉洁自律,团结班子,带好队伍 ...

  • 园林局局长20XX年述职报告
  • xx年,我任**市林业局、园林局局长、党组书记。主持市林业局、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全面工作。负责招商引资、策应扶持、党建群团、组织人事、科教财务、职工培训、国土绿化和雪枫公园管理处等工作。 联系县(区)农林局,建设局、园林局,行业协会。 二年来,我强化学习,扎实工作,廉洁自律,团结班子,带好队伍,加大落 ...

  • 作风整顿教育活动第二阶段工作总结
  • 作风整顿教育活动第二阶段工作总结 近一段时间,在区建设局“整顿作风”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我单位的精心组织下,我单位干部职工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坚持边整边改,边见成效,确保“整顿作风”活动取得了实效。现将第二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动 ...

  • 小区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 城南春天 ”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投资环境分析      一、 国内环境:中国房地产还有20年以上的好景    xx年12月3日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第六届中国住交会拉开序幕。与往届相比,本届住交会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人气上都堪称史无前例。共有253家房地产企业及相关行业代表 ...

  • 城市规划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 我们城市规划专业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学科,能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实践,将对所学理论知识有很大程度的帮助,并为我们以后学习提供实践经验。 一、实习时间地点 我们郑州**学院03级城市规划专业7月6日——7月13日在苏州市和上海市进行城市认识实习。 二、实习内容、目的 根据实习 ...

  • 园林绿化年终总结
  • (一)强力推进公园改造建设。全市续建新建30个公园,创历史之最,累计完成投资3.39亿元,基本建成公园23个。蜀峰湾公园完成北湖区园路系统、水体岸线、南北湖连通和附属设施建设,栽植乔木1.1万株、灌木95万株,占地600亩的北湖区基本建成并蓄水。三国遗址公园新增2万平方米精品绿地,其中占地10亩共5 ...

  • 园林学院学生会工作总结
  •   一年来,在园林学院党、团总支及校学生会的领导下,园林学院学生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学习党的“十七大”、“两会”精神,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心开展工作。以建设高标准学生会为奋斗目标,全面落实高校学生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及各项指标。园林学院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