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微分中值定理

2013/9/23

本章学习要求:

第三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费马定理

 熟悉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和泰

微分中值定理

勒中值定理,并能较好运用上述定理解决有关问题(函数方 程求解、不等式的证明等)。  掌握罗必塔法则并能熟练运用它计算有关的不定式极限。 熟练掌握求函数的极值、最大最小值、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判 断函数的凸凹性以及求函数拐点的方法。 能运用函数的单调性、凸凹性证明不等式。 掌握建立与导数和微分有关的数学模型的方法。能熟练求解 相 关最大、最小值的应用问题。

罗尔中值定理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柯西中值定理 泰勒中值定理

一. 费马定理

定理

从而当 时 时

费马定理的几何解释

从而当

二. 罗尔中值定理

定理

如何证明?

所以 则至少存在一点

实际上, 切线与弦线 AB 平行.

1

2013/9/23

最小值至少各一次. 最小值至少各一次.

由费马定理可知:

注意:

1) 定理条件条件不全具备, 结论不一定成立. 例如,

2) 定理条件只是充分的. 本定理可推广为

在 ( a , b ) 内可导, 且

在( a , b ) 内至少存在一点

使

证明提示: 设

证 F(x) 在 [a , b] 上满足罗尔定理 .

例1 证

综上所述,

其中,

2

2013/9/23

例2 证

例3.设ƒ(x)在[a , b]上连续, 在(a , b)内可导, 且 ƒ(a) = ƒ(b) = 0. 试证: 在(a , b)内至少存在一点ξ , 使得

证 则 F(x) 在[a , b]上连续, 在(a , b)内可导, 且 F(a) = F(b) = 0, 即满足罗尔定理的条件. 则在(a , b)内至少存在一点ξ , 使得

14

三.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定理

则由已知条件可得:

则至少存在一点

故由罗尔定理, 至少存在一点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有限增量形式:

令 则

例4 证

推论:

若函数

在区间 I 上满足

在 I 上必为常数. 证: 在 I 上任取两点 日中值公式 , 得 故 从而 由 的任意性知, 在 I 上为常数 .

3

2013/9/23

例5 证

例6 证

四. 柯西中值定理

故 由罗尔中值定理至少存在一点 则至少存在一点 使得

亦即

至少存在一点

使

柯西定理的几何意义:

弦的斜率 思考: 柯西定理的下述证法对吗 ?

两个  不 一定相同

切线斜率

上面两式相比即得结论.

错!

注意:

4

2013/9/23

证 因 可改写为

内容小结

1. 微分中值定理的条件、结论及关系 费马引理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在[a , b]上满足柯西中值定理的条件.

罗尔定理 2. 微分中值定理的应用 (1) 证明恒等式 (2) 证明不等式 (3) 证明有关中值问题的结论

25

柯西中值定理

所以在(a , b)内至少存在一点ξ , 使得

故在(a , b)内方程至少存在一个根 ξ .

关键: 利用逆向思维 设辅助函数

思考与练习 1. 填空题 1) 函数 在区

间 [1, 2] 上满足拉格朗日定理

2. 设 在一点 使

且在

内可导, 证明至少存

提示: 由结论可知, 只需证

条件, 则中值 2) 设 有 个根 , 它们分别在区间 方程 上.

即 设 验证 在 上满足罗尔定理条件.

3. 若

可导, 试证在其两个零点间一定有 的零点.

4. 思考: 在

上对函数

应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得

提示: 设 欲证: 只要证 亦即 作辅助函数 罗尔定理条件. 验证 在 上满足 使

时 问是否可由此得出

因此由上式得

不能 !

因为

是依赖于 x 的一个特殊的函数. 表示 x 从右侧以任意方式趋于 0 .

5

2013/9/23

§3.2 罗必达(L’Hospital)法则

在第二章中我们已经知道, 存在, 也可能不存在. 型的极限可能

一.

型的罗必达法则

定理 . 设函数ƒ(x), g(x)满足下列条件:

例: 求

通常称不能直接使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来计算 的极限, 为未定式的极限. 下面利用柯西中值定理来推出一种求未定式极限的简便 而有效的法则 — 罗必达法则.

31

证 因求

与ƒ(a)及g(a)无关,

则可定义 ƒ(a) = g(a) = 0 从而 ƒ(x) 和 g(x) 在点 a 处连续. 则由条件(1)、(2)可知,

32

ƒ(x) 和 g(x) 在点 a 的邻域U(a, δ)内是连续可导的. 设x是该邻域内的一点, 则 ƒ(x) 和 g(x) 在以 x 和 a 为 端点的区间[x, a]或[a, x]上满足柯西中值定理的条件, 故在 [x, a] 或 [a, x] 内至少存在一点 ξ , 使得

例1 解

33

不存在 事实上

35

36

6

2013/9/23

此例也同时说明了罗必达法则也有 “ 失效 ” 的时候. 当 则求极限. 注 罗必达法则是计算未定式极限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但不是 万能工具.如(3)虽是未定式, 但不能使用罗必达法则 不存在, 也不为无穷大, 不能利用罗必达法

37

38

注 罗必达法则对其它极限过程有同样的结论.如 当 时的 型仍然可以使用罗必达法则.

二.

型的罗必达法则

定理 . 设函数 ƒ(x), g(x) 满足下列条件:

注.

39

40

例.求

41

42

7

2013/9/23

例.求

变得复杂

指数函数增长最快,幂函数次之,对数函数增长最慢

43

44

三.其它类型的未定式的定值法 型是所有未定式中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未定式还有 其中 等型。 这两种类型的未定式可以直接转化为 型的未定式来计算:

例 .求 解 这是 原式 型,用洛必达法则有

解 这是 原式

型,用洛必达法则有

45

46

对于

型, 通分, 可采用化为

型。

解这是 型,先通分化简函数后,再用洛必达法则有

解这是 原式

型,先通分化简函数后,再用洛必达法则有

原式

47

48

8

2013/9/23

三种幂指函数的未定式, 可先利用 这个对数恒等式, 将其转化为 型,

再采用罗必达法则求极限.

49

50

例7 解 运用取对数法 .

泰勒中值定理

在微分应用中已知近似公式 :

x 的一次多项式

特点: 以

直代曲 如何提高精度 ? 如何估计误差 ?

需要解决的问题

泰勒中值定理

多项式对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都十分方便, 所以在研 究某些复杂函数时, 常常希望将它们表示为一个多项式. 假设ƒ(x)在 的领域 式 , 问题: 的系数应如何确定呢? 又为多少呢? 内能够表示为一个多项

下面对ƒ(x)分两种情形来讨论以上问题.

(1)若ƒ(x)为一个关于 x 的多项式, 即

因多项式函数具有任意阶的连续导数,则可对上式两边求 x 的 1 至 n 阶导数, 有

(1)多项式

(2)

53

54

9

2013/9/23

在上列各式中,令

, 则得

(2)若ƒ(x)不是多项式, 而是一个在 的某邻域

关于 x 的多项式

内具有

直到 (n+1) 阶导数的一般函数, 则我们可仿照上式构造一个 由 从而 并记ƒ(x)与 之误差为 从而有 去近 当 很小且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时,就可用 似代替ƒ(x),即有

55

56

那么, 误差

如何确定呢? 内具 均有

理论证明可不讲.(证明提示)作辅助函数

定理4.(泰勒Taylor中值定理) 若函数ƒ(x)在 有直到 (n+1) 阶导数, 则

则F(t)在区间

上连续且可导,并有

则F(t)和G(t)满足柯西中值定理的条件, 故在

其中

57

58

间 至少存在一点ξ , 使得

注1.将

称为函数ƒ(x)在 而式 称为函数ƒ(x)在

处的 n 阶泰勒公式或泰勒展开式.

处的 n 阶泰勒多项式.

称为函数ƒ(x)在

处的 n 阶拉格朗日余项.

59

60

10

2013/9/23

注2.若ƒ(x)满足定理的条件, 则

,其误差可由 来估计.

注3.在泰勒公式中令 n = 0, 则又可得到拉格朗日公式

如果对于某个固定的 n ,当 式.

时,

, 则有估计

因此, 泰勒公式是拉格朗日公式的推广. 当 n = 1 时, 泰勒公式变为

且 在不需要余项精确表达式时, n 阶泰勒公式可变为带有佩亚诺余项 的 n 阶泰勒公式

可见 误差

61

注4.在泰勒公式中令 即

则又可得到马克劳林

二、几个初等函数的麦克劳林公式

(Maclaurin)公式 或马克劳林(Maclaurin)展开式.

其中

63

类似可得

其中

其中

11

2013/9/23

已知 类似可得

其中 其中

三、泰勒公式的应用

1. 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例1 解

误差

M为

需解问题的类型:

在包含 0 , x 的某区间上的上界. 三次多项式

1) 已知 x 和误差限 , 要求确定项数 n ; 2) 已知项数 n 和 x , 计算近似值并估计误差; 3) 已知项数 n 和误差限 , 确定公式中 x 的适用范围.

例2

用近似公式

计算 cos x 的近似值,

2. 利用泰勒公式求极限 例3 求

用洛必塔法则 不方便 !

使其精确到 0.005 , 试确定 x 的适用范围.

解: 近似公式的误差

解: 用泰勒公式将分子展到

项, 由于

令 解得 即当 能准确到 0.005 . 时, 由给定的近似公式计算的结果

12

2013/9/23

3. 利用泰勒公式证明不等式 例4 证: 证明

内容小结

1. 泰勒公式

其中余项

时为麦克劳

林公式 .

2. 常用函数的麦克劳林公式 3. 泰勒公式的应用

(1) 近似计算 (2) 利用多项式逼近函数 , (3) 其他应用 求极限 , 证明不等式 等.

泰勒多项式逼近

4 2

6

4

2 2 4

0

2

4

6

泰勒多项式逼近

§3.4.1 函数的单调性

单调性是函数的重要性态之一,也是本章主要内容.它 既决定着函数递增和递减的状况, 又有助于我们研究函数 的极值、证明某些不等式、分析描绘函数的图形等.

一.函数的单调性

4 2

1.(第一章) 单调增加(或减少)函数的几何解释: 对应曲线是上升或下降的.

y y

6

4

2 2 4

0

2

4

6

y= ƒ(x)

y= ƒ(x) x

o

o

x

78

13

2013/9/23

y

y

定理 .(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方法)

设y =ƒ(x)在区间[a, b]上连续, 在区间(a, b)内可导. 有

o

x

o

x

从上图可看出:当曲线为上升(或下降)时,其上各点切线与x轴 正向夹角为锐角(或钝角),则其切线斜率 是非负(或非正)的. 即函数导数在区间保号,从而此函数在该区间内一定单调.

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知函数ƒ(x)单调增加(或减少)时,总有

可见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符号有关. 反之, 能否用导数的符号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呢?

79 80

根据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有

2. 定理7的结论对无穷区间也成立. 例

注1.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就是判断它在哪些区间内递增, 哪些区间内递减.由定理 , 对可导函数的单调性,可根据导 数的正负情况予以确定.

81

82

确定某个函数y=ƒ(x)的单调性的一般步骤是: (1) 确定函数定义域; (2) 求出 分定义域为多个子区间; (3) 确定 在各子区间内的符号, 从而定出 ƒ(x) 在各子 的点, 以这些点为分界点划

例1 求函数

解:定义域为 两个根, 将定义区间

的单调区间.

分成三个子区间 1 (1, 2) 2

列表讨论如下:

x +

ƒ (x ) 故

区间的单调性.

+

是ƒ(x)的递增区间. [1, 2] 是递减区间.

(端点可包括也可不包括)

83 84

14

2013/9/23

例2 讨论函数

解:定义域为

的单调性.

二.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来证明不等式和判断方程的根的存在性及其个数. 1.证明不等式: 例3证明不等式

列表讨论如下:

x +

ƒ(x)

故在

0

不存 在

+

内ƒ(x)是递增的. 在

内递减.

85 86

例4 解

87

例5. 证明 证: 令

时, 成立不等式

* 证明

令 则

且 证 从而

因此 从而

15

2013/9/23

2.讨论方程根的问题: 例6 设ƒ(x)在 内连续, ƒ(a) a 时,有

(其中k 为常数). 求证: 在 有且仅有一个实根. 内, 方程ƒ(x) = 0

y

曲线的凹凸性、拐点 定义

证 因当x >a时, 有

在区间

,则ƒ(x)在

y= ƒ(x)

内单调增加. 上应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得o

a

x

成立 , 则称曲线

在区间 I 上是凸的 ;

由介值定理知方程ƒ(x) = 0 在 内至少有一个实根. 故结论得证.

91

成立 , 则称曲线

在区间 I 上是

凹的 .

等价定义: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都在曲线的上(下)方, 曲线为凸(凹)函数。

定理

选讲

在运用该定理时要注意: 但仅在个别孤立点处等于零 , 则定理仍然成立 .

例1 解

例2 解

16

2013/9/23

例3 解

2. 曲线拐点的定义及判别法

连续曲线上凸弧与凹弧度分界点 , 称为曲线的拐点.

只是使

的孤立点,

不是曲线凹凸性 的分界点.

定理 ( 判别拐点的必要条件 )

例4 解

定理 ( 判别拐点的充分条件 )

拐点

拐点

内容小结

1. 可导函数单调性判别 在 I 上单调递增 在 I 上单调递减 2.曲线凹凸与拐点的判别

二、曲线的渐近线 水平渐近线

曲线的渐近线

垂直渐近线

+ –

拐点 — 连续曲线上有切线的凹凸分界点

斜渐近线

17

2013/9/23

水平渐近线

垂直渐近线

斜渐近线

这里的极限可以是 这里的极限过程可以是 以上的极限实际是

斜渐近线证明

( P76 题14)

例1

斜渐近线

曲线无水平渐近线

18

2013/9/23

§3.5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

设函数 y = ƒ(x)在(a ‚ b)内图形如下图:

y M y= ƒ(x)

一.函数的极值

1.极值的定义 定义1 设 y =ƒ(x) 在邻域 , 则称

b

内有定义, 为函数ƒ(x)的极大值. 为函数ƒ(x)的极小值.

恒有

称为ƒ(x)的极大值点.

x

a

o

, 则称

m

称为ƒ(x)的极小值点. 比它附近各点的函数值都要小; 比它附近各点的函数值都要大; 将函数的极大值与极小值统称极值,极大值点与极小值点统称极值点.

在 处的函数值 而在 处的函数值

但它们又不是整个定义区间上的最小、最大者, 而且 将这样的点称为极小值点、极大值点.

109 110

问题:请指出右图中的极值及极值点. 2.极值与最值 由极值定义知: 极值是函数 的局部性态. 即只是函数在一个

a

y M y= ƒ(x)

3.驻点的定义 导数为零的点 (即方程

b

的实根), 称为函数ƒ(x)的驻点.

o

x

m

邻域内最大的值和最小的值,故它只可能在(a, b)的内点处取得. 而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则是指整个定义域内区间[a , b]的整 体性态, 不仅可在[a, b]的内点取得,也可在[a, b]的端点取得. 一个函数可能有若干个极小值或极大值.而且 处极小值却比 处的极大值还大. 但在定义区间内却最多只有一个最大最小值.

111

4. 极值的必要条件 定理1(极值的必要条件)设函数 y =ƒ(x) 在点 处可导.若 为极值点.(即 为极值). 则 为函数的驻点(即 证 设 为极值(不妨设为极大值),则必存在 的一个邻域 当 时有

)

注1.可导函数的极值点必是它的驻点. 几何意义: 可导函数的图形在极值点处的切线是与 x 轴平行的.

112

注2. 对可导函数来说, 驻点不一定是极值点. 即曲线上有水平切线的地方, 函数不一定有极值. 如

y

寻求极值点的方法: 在导数为0的点或者是连续不可

导点中去寻找. 5.判定极值的第一充分条件

o x

定理2(判定极值的第一充分条件)设函数y =ƒ(x)在 内连续,在 (或 ) 内可导.

结论: 对于可微函数来讲“极值点一定是驻点, 但驻点却不一定 是极值点 ”.从而 其极值点必在其导数为0的那些点之中. 注3.函数y=|x|. 我们已知 x = 0是函数的连续不可导点.但x = 0 是函数的极小值点. 实际上, 连续不可导点也可能是极值点. 因而函数还可能在连续不可导点处取得极值.

y

y=|x|

o

x

证 由极值的定义及定理1可证.

113

114

19

2013/9/23

例1 求函数

的极值.

例2. 求函数 解: 1) 求导数 2) 求极值可疑点 令 3) 列表判别 得

的极值 .

x + ƒ(x)

1 0 – 0 +

2 0 + 是极大点, 其极大值为 是极小点, 其极小值为

115

故函数有极大值ƒ(1) = 0. 函数有极小值

当函数在驻点处的二阶导数存在且不为0时,也可用 下面定理来判定ƒ(x)在驻点处取得极大值还是极小值. 6.函数极值的第二充分条件

定理3.设函数 y = ƒ(x)在点

且 为函数的极值. 且 则

处的二阶导数存在, 若 是函数ƒ(x)的极值点;

117

118

例 3 求函数

的极值.

注:运用定理3求极值也有它的局限性.

因为若ƒ(x)在驻点 在 如 这三个函数在x = 0处就分别属于这三种情况. 从而当 时, 定理3失效, 只能改用定理2确定. 处的二阶导数 时, ƒ(x)

处可能有极大值, 也可能有极小值, 也可能没有极值.

故定理2比定理3更普遍.(只需点连续即可)

119

120

20

2013/9/23

例 4 求函数

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二.函数的最值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一类问题: 在一定条件下, 怎样使:“产品最省”“用料最省”“效率最低”等问题. 这类问题在数学上有时可归纳为求某一函数的最大值和最 小值问题. 1.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最大小值 由前知: 闭区间[a, b]上连续函数ƒ(x)的极值与最值是两个 不同的概念.由定义 1与第二章定理知, 此函数ƒ(x) 在 [a , b] 上 一定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x

0

(1)如果最大值和最小值在区间的内部取得, 那么这个最大值

ƒ(x)

不存在 极小值

+

121

(或最小值)一定也是函数的极大值(或极小值). 从而

122

(i)对可微函数来讲, 极值点一定是驻点, 那么可微函数的最大 值点和最小值点在ƒ(x)的驻点之中; (ii)若遇到不可微的点, 也可能是极值点,故不可微点也可能是

最值点. (2) ƒ(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也可能在区间的端点处取得. 因而可 用如下的方法求ƒ(x)在[a , b]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i)求出ƒ(x)的全部驻点 (ii)比较 上的最小值.

123

例 5 求函数

在[0, 3]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 ƒ(x)在[0, 3]上连续, 且其导数为

从而函数 ƒ(x)的驻点为 x = 1, 不可导点为 x = 2和 x = 0. 计算这三个点与端点的函数值得 ƒ(0) = 0, ƒ(1) = 1

, ƒ(2) = 0, 比较这些函数值的大小,有maxƒ(x) = ƒ(3) =

以及连续不可导点 的大小

Min ƒ(x) = ƒ(0) = ƒ(2) = 0

其中最大的便是ƒ(x)在[a , b]上的最大值, 最小的便是ƒ(x)在[a , b]

注:若ƒ(x)在[a , b]上为单调函数,则其最值只能在端点上达到.

124

2. 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小)值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注意两点:

例 6 求乘积为常数a >0, 而其和为最小的两个正数.

(1)若ƒ(x)在某区间内仅有一个可能极值点 ,则当 为极大(小)

值点时, 就是该函数在此区间上的最大(小)值;

解 设两个正数为x , y ( x >0, y > 0 ), 其和为s = x + y

则由x y = a 得 从而目标函数为 得驻点

(2)在实际问题中, 若由分析得知确实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 而

所讨论的区间内仅有一个可能的极值点, 那么这个点的函数值 一定是最大值或最小值.

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建立目标函数及其取值区间 求目标函数的最值.

所以, 乘积为常数a而和最小的两个正数为

125

.

126

21

2013/9/23

例 7. 设圆柱形有盖茶缸容积V为常数, 求表面积为最小时, 底半径 r 与高 h 之比.

解 设表面积为S,则目标函数为

注:介绍最值与极值在不等式证明中 的应用. 例8 证

h

r

127

128

内容小结

1. 连续函数的极值 (1) 极值可疑点 : (2) 第一充分条件 过 过 (3) 第二充分条件 为极大值 为极小值 (4) 判别法的推广 由正变负 由负变正 为极大值 为极小值 使导数为0 或不存在的点

2. 连续函数的最值 最值点应在极值点和边界点上找 ; 应用题可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判别 .

思考与练习

1. 设

的导数存在 , 取得极大值 ; 的导数不存在. 提示: 利用极限的保号性 . 取得极小值; 则在点 a 处(

B

).

2. 设

的某邻域内连续, 且 则在点 处 D

3. 设 若 且

是方程 则 在

的一个解,

A

(A) 不可导 ; (B) 可导, 且 (C) 取得极大值 ; (D) 取得极小值 . 提示: 利用极限的保号性 .

(A) 取得极大值 ; (B) 取得极小值 ; (C) 在某邻域内单调增加 ; (D) 在某邻域内单调减少 . 提示:

22

2013/9/23

3.6函数图形的描绘 作函数图形的一般步骤如下:

(1) 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 观察奇偶性、周期性 . (2) 求函数的一、二阶导数 , 确定极值可疑点和拐点可疑点 . (3) 列表 , 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凹凸性、极值、拐点 . (4) 求曲线的渐近线 . (5) 作出函数的图形 .

例 解

拐点

极大

曲线无水平渐近线 .

内容小结

1. 曲线渐近线的求法 水平渐近线 ; 垂直渐近线; 斜渐近线 2. 函数图形的描绘 按作图步骤进行

选讲第七节

平面曲线的曲率

曲线的弯 与切线的转角有关 曲程度 与曲线的弧长有关 主要内容: 一、 弧微分 二、 曲率及其计算公式 三、 曲率圆与曲率半径

23

2013/9/23

一、 弧微分

设 弧长

在(a , b)

内有连续导数, 其图形为 AB, 或 若曲线由参数方程表示: 则弧长微分公式为 几何意义:

二、曲率及其计算公式

在光滑弧上自点 M 开始取弧段, 其长为 转角为 弧段 定义 上的平均曲率 对应切线

例1. 求半径为R 的圆上任意点处的曲率 . 解: 如图所示 ,

点 M 处的曲率

可见: R 愈小, 则K 愈大 , 圆弧弯曲得愈厉害 ;

R 愈大, 则K 愈小 , 圆弧弯曲得愈小 .

注意: 直线上任意点处的曲率为 0 !

曲率K 的计算公式

设曲线弧 二阶可导,

则由

说明: (1) 若曲线由参数方程 给出, 则

又 故曲率计算公式为 有曲率近似计算公式

(2) 若曲线方程为

24

2013/9/23

例2. 求椭圆 解: 故曲率为

在何处曲率最大?

计算驻点处的函数值:

K 最大

求驻点: 最小 这说明椭圆在点 最大. 从而 K 取最大值 . 处曲率

三、 曲率圆与曲率半径

设 M 为曲线 C 上任一点 , 在点

设曲线方程为 曲率半径及曲率中心 设点M 处的曲率圆方程为 故曲率半径公式为

求曲线上点M 处的 的坐标公式 .

M 处作曲线的切线和法线, 在曲线

的凹向一侧法线上取点 D 使

把以 D 为中心, R 为半径的圆叫做曲线在点 M 处的 曲率圆 ( 密切圆 ) ,

R 叫做曲率半径,

D 叫做 曲率中心.

满足方程组

在点M 处曲率圆与曲线有下列密切关系: (1) 有公切线; (2) 凹向一致; (3) 曲率相同 .

由此可得曲率中心公式

内容小结

1. 弧长微分 2. 曲率公式 异号 ) 3. 曲率圆 曲率半径

(注意 当点 M (x , y) 沿曲线 的轨迹 G 称为曲线 C 的渐屈线 , 曲线 C 称为曲线 G 的渐伸线 . 曲率中心公式可看成渐 屈线的参数方程(参数为 x ).

移动时, 相应的曲率中心

曲率中心

25

2013/9/23

选讲第八节 方程的近似解

一、根的隔离与二分法

两种情形

可求精确根 (有时计算很繁) 无法求精确根 求近似根

1. 求隔根区间的一般方法 (1) 作图法

本节内容: 一、根的隔离与二分法 二、牛顿切线法及其变形

三、一般迭代法 (补充)

可转化为 由图可见只有一个实根

2. 二分法

取中点

(2) 逐步收索法 以定步长 h 一步步向右 搜索,若 对新的隔根区间 重复以上步骤, 反复进行, 得

搜索过程也可从 b 开始 , 取步长 h

则误差满足

二、牛顿切线法及其变形

牛顿切线法的基本思想: 程的近似根 . 记纵坐标与

用切线近似代替曲线弧求方

同号的端点为 其方程为 其中 可得近似根

在此点作切线 , 令 y = 0 得它与 x 轴的交点 再在点 作切线 ,

有如下四种情况:

如此继续下去, 可得求近似根的迭代公式 :

称为牛顿迭代公式

26

2013/9/23

牛顿法的误差估计:

由微分中值定理得

牛顿法的变形: (1) 简化牛顿法

若用一常数代替 线代替切线, 即用平行 则得简化牛顿迭代公式. 得 则

说明: 用牛顿法时,

若过纵坐标与

异号的端点作

优点: 缺点: 逼近根的速度慢一些.

因而节省计算量.

切线 , 则切线与 x 轴焦点的横坐标未必在

(2) 割线法

为避免求导运算 , 例如用差商 从而得迭代公式: 用割线代替切线, 代替

三. 一般迭代法

(补充) 在隔根区

按递推公式

则  即为原方程的根 . (双点割线法) ①称为迭代格式 , 初值 . 否则称为发散 .

特点: 逼近根的速度快于简化牛顿法, 但慢于牛顿法. 则为单点割线法, 逼近 说明: 若将上式中 根的速度与简化牛顿法相当.

迭代法的敛散性与迭代函数的特性有关. 可以证明 下述定理:

内容小结

1. 隔根方法 作图法 二分法 二分法 牛顿切线法 2. 求近似根的方法 简化牛顿法 割线法 一般迭代法 …… 思考与练习

定理.

(证明略)

比较求方程近似根的方法之间的关系及优缺点 .

27

2013/9/23

本章学习要求:

第三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费马定理

 熟悉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和泰

微分中值定理

勒中值定理,并能较好运用上述定理解决有关问题(函数方 程求解、不等式的证明等)。  掌握罗必塔法则并能熟练运用它计算有关的不定式极限。 熟练掌握求函数的极值、最大最小值、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判 断函数的凸凹性以及求函数拐点的方法。 能运用函数的单调性、凸凹性证明不等式。 掌握建立与导数和微分有关的数学模型的方法。能熟练求解 相 关最大、最小值的应用问题。

罗尔中值定理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柯西中值定理 泰勒中值定理

一. 费马定理

定理

从而当 时 时

费马定理的几何解释

从而当

二. 罗尔中值定理

定理

如何证明?

所以 则至少存在一点

实际上, 切线与弦线 AB 平行.

1

2013/9/23

最小值至少各一次. 最小值至少各一次.

由费马定理可知:

注意:

1) 定理条件条件不全具备, 结论不一定成立. 例如,

2) 定理条件只是充分的. 本定理可推广为

在 ( a , b ) 内可导, 且

在( a , b ) 内至少存在一点

使

证明提示: 设

证 F(x) 在 [a , b] 上满足罗尔定理 .

例1 证

综上所述,

其中,

2

2013/9/23

例2 证

例3.设ƒ(x)在[a , b]上连续, 在(a , b)内可导, 且 ƒ(a) = ƒ(b) = 0. 试证: 在(a , b)内至少存在一点ξ , 使得

证 则 F(x) 在[a , b]上连续, 在(a , b)内可导, 且 F(a) = F(b) = 0, 即满足罗尔定理的条件. 则在(a , b)内至少存在一点ξ , 使得

14

三.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定理

则由已知条件可得:

则至少存在一点

故由罗尔定理, 至少存在一点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有限增量形式:

令 则

例4 证

推论:

若函数

在区间 I 上满足

在 I 上必为常数. 证: 在 I 上任取两点 日中值公式 , 得 故 从而 由 的任意性知, 在 I 上为常数 .

3

2013/9/23

例5 证

例6 证

四. 柯西中值定理

故 由罗尔中值定理至少存在一点 则至少存在一点 使得

亦即

至少存在一点

使

柯西定理的几何意义:

弦的斜率 思考: 柯西定理的下述证法对吗 ?

两个  不 一定相同

切线斜率

上面两式相比即得结论.

错!

注意:

4

2013/9/23

证 因 可改写为

内容小结

1. 微分中值定理的条件、结论及关系 费马引理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在[a , b]上满足柯西中值定理的条件.

罗尔定理 2. 微分中值定理的应用 (1) 证明恒等式 (2) 证明不等式 (3) 证明有关中值问题的结论

25

柯西中值定理

所以在(a , b)内至少存在一点ξ , 使得

故在(a , b)内方程至少存在一个根 ξ .

关键: 利用逆向思维 设辅助函数

思考与练习 1. 填空题 1) 函数 在区

间 [1, 2] 上满足拉格朗日定理

2. 设 在一点 使

且在

内可导, 证明至少存

提示: 由结论可知, 只需证

条件, 则中值 2) 设 有 个根 , 它们分别在区间 方程 上.

即 设 验证 在 上满足罗尔定理条件.

3. 若

可导, 试证在其两个零点间一定有 的零点.

4. 思考: 在

上对函数

应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得

提示: 设 欲证: 只要证 亦即 作辅助函数 罗尔定理条件. 验证 在 上满足 使

时 问是否可由此得出

因此由上式得

不能 !

因为

是依赖于 x 的一个特殊的函数. 表示 x 从右侧以任意方式趋于 0 .

5

2013/9/23

§3.2 罗必达(L’Hospital)法则

在第二章中我们已经知道, 存在, 也可能不存在. 型的极限可能

一.

型的罗必达法则

定理 . 设函数ƒ(x), g(x)满足下列条件:

例: 求

通常称不能直接使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来计算 的极限, 为未定式的极限. 下面利用柯西中值定理来推出一种求未定式极限的简便 而有效的法则 — 罗必达法则.

31

证 因求

与ƒ(a)及g(a)无关,

则可定义 ƒ(a) = g(a) = 0 从而 ƒ(x) 和 g(x) 在点 a 处连续. 则由条件(1)、(2)可知,

32

ƒ(x) 和 g(x) 在点 a 的邻域U(a, δ)内是连续可导的. 设x是该邻域内的一点, 则 ƒ(x) 和 g(x) 在以 x 和 a 为 端点的区间[x, a]或[a, x]上满足柯西中值定理的条件, 故在 [x, a] 或 [a, x] 内至少存在一点 ξ , 使得

例1 解

33

不存在 事实上

35

36

6

2013/9/23

此例也同时说明了罗必达法则也有 “ 失效 ” 的时候. 当 则求极限. 注 罗必达法则是计算未定式极限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但不是 万能工具.如(3)虽是未定式, 但不能使用罗必达法则 不存在, 也不为无穷大, 不能利用罗必达法

37

38

注 罗必达法则对其它极限过程有同样的结论.如 当 时的 型仍然可以使用罗必达法则.

二.

型的罗必达法则

定理 . 设函数 ƒ(x), g(x) 满足下列条件:

注.

39

40

例.求

41

42

7

2013/9/23

例.求

变得复杂

指数函数增长最快,幂函数次之,对数函数增长最慢

43

44

三.其它类型的未定式的定值法 型是所有未定式中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未定式还有 其中 等型。 这两种类型的未定式可以直接转化为 型的未定式来计算:

例 .求 解 这是 原式 型,用洛必达法则有

解 这是 原式

型,用洛必达法则有

45

46

对于

型, 通分, 可采用化为

型。

解这是 型,先通分化简函数后,再用洛必达法则有

解这是 原式

型,先通分化简函数后,再用洛必达法则有

原式

47

48

8

2013/9/23

三种幂指函数的未定式, 可先利用 这个对数恒等式, 将其转化为 型,

再采用罗必达法则求极限.

49

50

例7 解 运用取对数法 .

泰勒中值定理

在微分应用中已知近似公式 :

x 的一次多项式

特点: 以

直代曲 如何提高精度 ? 如何估计误差 ?

需要解决的问题

泰勒中值定理

多项式对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都十分方便, 所以在研 究某些复杂函数时, 常常希望将它们表示为一个多项式. 假设ƒ(x)在 的领域 式 , 问题: 的系数应如何确定呢? 又为多少呢? 内能够表示为一个多项

下面对ƒ(x)分两种情形来讨论以上问题.

(1)若ƒ(x)为一个关于 x 的多项式, 即

因多项式函数具有任意阶的连续导数,则可对上式两边求 x 的 1 至 n 阶导数, 有

(1)多项式

(2)

53

54

9

2013/9/23

在上列各式中,令

, 则得

(2)若ƒ(x)不是多项式, 而是一个在 的某邻域

关于 x 的多项式

内具有

直到 (n+1) 阶导数的一般函数, 则我们可仿照上式构造一个 由 从而 并记ƒ(x)与 之误差为 从而有 去近 当 很小且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时,就可用 似代替ƒ(x),即有

55

56

那么, 误差

如何确定呢? 内具 均有

理论证明可不讲.(证明提示)作辅助函数

定理4.(泰勒Taylor中值定理) 若函数ƒ(x)在 有直到 (n+1) 阶导数, 则

则F(t)在区间

上连续且可导,并有

则F(t)和G(t)满足柯西中值定理的条件, 故在

其中

57

58

间 至少存在一点ξ , 使得

注1.将

称为函数ƒ(x)在 而式 称为函数ƒ(x)在

处的 n 阶泰勒公式或泰勒展开式.

处的 n 阶泰勒多项式.

称为函数ƒ(x)在

处的 n 阶拉格朗日余项.

59

60

10

2013/9/23

注2.若ƒ(x)满足定理的条件, 则

,其误差可由 来估计.

注3.在泰勒公式中令 n = 0, 则又可得到拉格朗日公式

如果对于某个固定的 n ,当 式.

时,

, 则有估计

因此, 泰勒公式是拉格朗日公式的推广. 当 n = 1 时, 泰勒公式变为

且 在不需要余项精确表达式时, n 阶泰勒公式可变为带有佩亚诺余项 的 n 阶泰勒公式

可见 误差

61

注4.在泰勒公式中令 即

则又可得到马克劳林

二、几个初等函数的麦克劳林公式

(Maclaurin)公式 或马克劳林(Maclaurin)展开式.

其中

63

类似可得

其中

其中

11

2013/9/23

已知 类似可得

其中 其中

三、泰勒公式的应用

1. 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例1 解

误差

M为

需解问题的类型:

在包含 0 , x 的某区间上的上界. 三次多项式

1) 已知 x 和误差限 , 要求确定项数 n ; 2) 已知项数 n 和 x , 计算近似值并估计误差; 3) 已知项数 n 和误差限 , 确定公式中 x 的适用范围.

例2

用近似公式

计算 cos x 的近似值,

2. 利用泰勒公式求极限 例3 求

用洛必塔法则 不方便 !

使其精确到 0.005 , 试确定 x 的适用范围.

解: 近似公式的误差

解: 用泰勒公式将分子展到

项, 由于

令 解得 即当 能准确到 0.005 . 时, 由给定的近似公式计算的结果

12

2013/9/23

3. 利用泰勒公式证明不等式 例4 证: 证明

内容小结

1. 泰勒公式

其中余项

时为麦克劳

林公式 .

2. 常用函数的麦克劳林公式 3. 泰勒公式的应用

(1) 近似计算 (2) 利用多项式逼近函数 , (3) 其他应用 求极限 , 证明不等式 等.

泰勒多项式逼近

4 2

6

4

2 2 4

0

2

4

6

泰勒多项式逼近

§3.4.1 函数的单调性

单调性是函数的重要性态之一,也是本章主要内容.它 既决定着函数递增和递减的状况, 又有助于我们研究函数 的极值、证明某些不等式、分析描绘函数的图形等.

一.函数的单调性

4 2

1.(第一章) 单调增加(或减少)函数的几何解释: 对应曲线是上升或下降的.

y y

6

4

2 2 4

0

2

4

6

y= ƒ(x)

y= ƒ(x) x

o

o

x

78

13

2013/9/23

y

y

定理 .(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方法)

设y =ƒ(x)在区间[a, b]上连续, 在区间(a, b)内可导. 有

o

x

o

x

从上图可看出:当曲线为上升(或下降)时,其上各点切线与x轴 正向夹角为锐角(或钝角),则其切线斜率 是非负(或非正)的. 即函数导数在区间保号,从而此函数在该区间内一定单调.

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知函数ƒ(x)单调增加(或减少)时,总有

可见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符号有关. 反之, 能否用导数的符号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呢?

79 80

根据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有

2. 定理7的结论对无穷区间也成立. 例

注1.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就是判断它在哪些区间内递增, 哪些区间内递减.由定理 , 对可导函数的单调性,可根据导 数的正负情况予以确定.

81

82

确定某个函数y=ƒ(x)的单调性的一般步骤是: (1) 确定函数定义域; (2) 求出 分定义域为多个子区间; (3) 确定 在各子区间内的符号, 从而定出 ƒ(x) 在各子 的点, 以这些点为分界点划

例1 求函数

解:定义域为 两个根, 将定义区间

的单调区间.

分成三个子区间 1 (1, 2) 2

列表讨论如下:

x +

ƒ (x ) 故

区间的单调性.

+

是ƒ(x)的递增区间. [1, 2] 是递减区间.

(端点可包括也可不包括)

83 84

14

2013/9/23

例2 讨论函数

解:定义域为

的单调性.

二.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来证明不等式和判断方程的根的存在性及其个数. 1.证明不等式: 例3证明不等式

列表讨论如下:

x +

ƒ(x)

故在

0

不存 在

+

内ƒ(x)是递增的. 在

内递减.

85 86

例4 解

87

例5. 证明 证: 令

时, 成立不等式

* 证明

令 则

且 证 从而

因此 从而

15

2013/9/23

2.讨论方程根的问题: 例6 设ƒ(x)在 内连续, ƒ(a) a 时,有

(其中k 为常数). 求证: 在 有且仅有一个实根. 内, 方程ƒ(x) = 0

y

曲线的凹凸性、拐点 定义

证 因当x >a时, 有

在区间

,则ƒ(x)在

y= ƒ(x)

内单调增加. 上应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得o

a

x

成立 , 则称曲线

在区间 I 上是凸的 ;

由介值定理知方程ƒ(x) = 0 在 内至少有一个实根. 故结论得证.

91

成立 , 则称曲线

在区间 I 上是

凹的 .

等价定义: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都在曲线的上(下)方, 曲线为凸(凹)函数。

定理

选讲

在运用该定理时要注意: 但仅在个别孤立点处等于零 , 则定理仍然成立 .

例1 解

例2 解

16

2013/9/23

例3 解

2. 曲线拐点的定义及判别法

连续曲线上凸弧与凹弧度分界点 , 称为曲线的拐点.

只是使

的孤立点,

不是曲线凹凸性 的分界点.

定理 ( 判别拐点的必要条件 )

例4 解

定理 ( 判别拐点的充分条件 )

拐点

拐点

内容小结

1. 可导函数单调性判别 在 I 上单调递增 在 I 上单调递减 2.曲线凹凸与拐点的判别

二、曲线的渐近线 水平渐近线

曲线的渐近线

垂直渐近线

+ –

拐点 — 连续曲线上有切线的凹凸分界点

斜渐近线

17

2013/9/23

水平渐近线

垂直渐近线

斜渐近线

这里的极限可以是 这里的极限过程可以是 以上的极限实际是

斜渐近线证明

( P76 题14)

例1

斜渐近线

曲线无水平渐近线

18

2013/9/23

§3.5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

设函数 y = ƒ(x)在(a ‚ b)内图形如下图:

y M y= ƒ(x)

一.函数的极值

1.极值的定义 定义1 设 y =ƒ(x) 在邻域 , 则称

b

内有定义, 为函数ƒ(x)的极大值. 为函数ƒ(x)的极小值.

恒有

称为ƒ(x)的极大值点.

x

a

o

, 则称

m

称为ƒ(x)的极小值点. 比它附近各点的函数值都要小; 比它附近各点的函数值都要大; 将函数的极大值与极小值统称极值,极大值点与极小值点统称极值点.

在 处的函数值 而在 处的函数值

但它们又不是整个定义区间上的最小、最大者, 而且 将这样的点称为极小值点、极大值点.

109 110

问题:请指出右图中的极值及极值点. 2.极值与最值 由极值定义知: 极值是函数 的局部性态. 即只是函数在一个

a

y M y= ƒ(x)

3.驻点的定义 导数为零的点 (即方程

b

的实根), 称为函数ƒ(x)的驻点.

o

x

m

邻域内最大的值和最小的值,故它只可能在(a, b)的内点处取得. 而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则是指整个定义域内区间[a , b]的整 体性态, 不仅可在[a, b]的内点取得,也可在[a, b]的端点取得. 一个函数可能有若干个极小值或极大值.而且 处极小值却比 处的极大值还大. 但在定义区间内却最多只有一个最大最小值.

111

4. 极值的必要条件 定理1(极值的必要条件)设函数 y =ƒ(x) 在点 处可导.若 为极值点.(即 为极值). 则 为函数的驻点(即 证 设 为极值(不妨设为极大值),则必存在 的一个邻域 当 时有

)

注1.可导函数的极值点必是它的驻点. 几何意义: 可导函数的图形在极值点处的切线是与 x 轴平行的.

112

注2. 对可导函数来说, 驻点不一定是极值点. 即曲线上有水平切线的地方, 函数不一定有极值. 如

y

寻求极值点的方法: 在导数为0的点或者是连续不可

导点中去寻找. 5.判定极值的第一充分条件

o x

定理2(判定极值的第一充分条件)设函数y =ƒ(x)在 内连续,在 (或 ) 内可导.

结论: 对于可微函数来讲“极值点一定是驻点, 但驻点却不一定 是极值点 ”.从而 其极值点必在其导数为0的那些点之中. 注3.函数y=|x|. 我们已知 x = 0是函数的连续不可导点.但x = 0 是函数的极小值点. 实际上, 连续不可导点也可能是极值点. 因而函数还可能在连续不可导点处取得极值.

y

y=|x|

o

x

证 由极值的定义及定理1可证.

113

114

19

2013/9/23

例1 求函数

的极值.

例2. 求函数 解: 1) 求导数 2) 求极值可疑点 令 3) 列表判别 得

的极值 .

x + ƒ(x)

1 0 – 0 +

2 0 + 是极大点, 其极大值为 是极小点, 其极小值为

115

故函数有极大值ƒ(1) = 0. 函数有极小值

当函数在驻点处的二阶导数存在且不为0时,也可用 下面定理来判定ƒ(x)在驻点处取得极大值还是极小值. 6.函数极值的第二充分条件

定理3.设函数 y = ƒ(x)在点

且 为函数的极值. 且 则

处的二阶导数存在, 若 是函数ƒ(x)的极值点;

117

118

例 3 求函数

的极值.

注:运用定理3求极值也有它的局限性.

因为若ƒ(x)在驻点 在 如 这三个函数在x = 0处就分别属于这三种情况. 从而当 时, 定理3失效, 只能改用定理2确定. 处的二阶导数 时, ƒ(x)

处可能有极大值, 也可能有极小值, 也可能没有极值.

故定理2比定理3更普遍.(只需点连续即可)

119

120

20

2013/9/23

例 4 求函数

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二.函数的最值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一类问题: 在一定条件下, 怎样使:“产品最省”“用料最省”“效率最低”等问题. 这类问题在数学上有时可归纳为求某一函数的最大值和最 小值问题. 1.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最大小值 由前知: 闭区间[a, b]上连续函数ƒ(x)的极值与最值是两个 不同的概念.由定义 1与第二章定理知, 此函数ƒ(x) 在 [a , b] 上 一定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x

0

(1)如果最大值和最小值在区间的内部取得, 那么这个最大值

ƒ(x)

不存在 极小值

+

121

(或最小值)一定也是函数的极大值(或极小值). 从而

122

(i)对可微函数来讲, 极值点一定是驻点, 那么可微函数的最大 值点和最小值点在ƒ(x)的驻点之中; (ii)若遇到不可微的点, 也可能是极值点,故不可微点也可能是

最值点. (2) ƒ(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也可能在区间的端点处取得. 因而可 用如下的方法求ƒ(x)在[a , b]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i)求出ƒ(x)的全部驻点 (ii)比较 上的最小值.

123

例 5 求函数

在[0, 3]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 ƒ(x)在[0, 3]上连续, 且其导数为

从而函数 ƒ(x)的驻点为 x = 1, 不可导点为 x = 2和 x = 0. 计算这三个点与端点的函数值得 ƒ(0) = 0, ƒ(1) = 1

, ƒ(2) = 0, 比较这些函数值的大小,有maxƒ(x) = ƒ(3) =

以及连续不可导点 的大小

Min ƒ(x) = ƒ(0) = ƒ(2) = 0

其中最大的便是ƒ(x)在[a , b]上的最大值, 最小的便是ƒ(x)在[a , b]

注:若ƒ(x)在[a , b]上为单调函数,则其最值只能在端点上达到.

124

2. 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小)值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注意两点:

例 6 求乘积为常数a >0, 而其和为最小的两个正数.

(1)若ƒ(x)在某区间内仅有一个可能极值点 ,则当 为极大(小)

值点时, 就是该函数在此区间上的最大(小)值;

解 设两个正数为x , y ( x >0, y > 0 ), 其和为s = x + y

则由x y = a 得 从而目标函数为 得驻点

(2)在实际问题中, 若由分析得知确实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 而

所讨论的区间内仅有一个可能的极值点, 那么这个点的函数值 一定是最大值或最小值.

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建立目标函数及其取值区间 求目标函数的最值.

所以, 乘积为常数a而和最小的两个正数为

125

.

126

21

2013/9/23

例 7. 设圆柱形有盖茶缸容积V为常数, 求表面积为最小时, 底半径 r 与高 h 之比.

解 设表面积为S,则目标函数为

注:介绍最值与极值在不等式证明中 的应用. 例8 证

h

r

127

128

内容小结

1. 连续函数的极值 (1) 极值可疑点 : (2) 第一充分条件 过 过 (3) 第二充分条件 为极大值 为极小值 (4) 判别法的推广 由正变负 由负变正 为极大值 为极小值 使导数为0 或不存在的点

2. 连续函数的最值 最值点应在极值点和边界点上找 ; 应用题可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判别 .

思考与练习

1. 设

的导数存在 , 取得极大值 ; 的导数不存在. 提示: 利用极限的保号性 . 取得极小值; 则在点 a 处(

B

).

2. 设

的某邻域内连续, 且 则在点 处 D

3. 设 若 且

是方程 则 在

的一个解,

A

(A) 不可导 ; (B) 可导, 且 (C) 取得极大值 ; (D) 取得极小值 . 提示: 利用极限的保号性 .

(A) 取得极大值 ; (B) 取得极小值 ; (C) 在某邻域内单调增加 ; (D) 在某邻域内单调减少 . 提示:

22

2013/9/23

3.6函数图形的描绘 作函数图形的一般步骤如下:

(1) 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 观察奇偶性、周期性 . (2) 求函数的一、二阶导数 , 确定极值可疑点和拐点可疑点 . (3) 列表 , 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凹凸性、极值、拐点 . (4) 求曲线的渐近线 . (5) 作出函数的图形 .

例 解

拐点

极大

曲线无水平渐近线 .

内容小结

1. 曲线渐近线的求法 水平渐近线 ; 垂直渐近线; 斜渐近线 2. 函数图形的描绘 按作图步骤进行

选讲第七节

平面曲线的曲率

曲线的弯 与切线的转角有关 曲程度 与曲线的弧长有关 主要内容: 一、 弧微分 二、 曲率及其计算公式 三、 曲率圆与曲率半径

23

2013/9/23

一、 弧微分

设 弧长

在(a , b)

内有连续导数, 其图形为 AB, 或 若曲线由参数方程表示: 则弧长微分公式为 几何意义:

二、曲率及其计算公式

在光滑弧上自点 M 开始取弧段, 其长为 转角为 弧段 定义 上的平均曲率 对应切线

例1. 求半径为R 的圆上任意点处的曲率 . 解: 如图所示 ,

点 M 处的曲率

可见: R 愈小, 则K 愈大 , 圆弧弯曲得愈厉害 ;

R 愈大, 则K 愈小 , 圆弧弯曲得愈小 .

注意: 直线上任意点处的曲率为 0 !

曲率K 的计算公式

设曲线弧 二阶可导,

则由

说明: (1) 若曲线由参数方程 给出, 则

又 故曲率计算公式为 有曲率近似计算公式

(2) 若曲线方程为

24

2013/9/23

例2. 求椭圆 解: 故曲率为

在何处曲率最大?

计算驻点处的函数值:

K 最大

求驻点: 最小 这说明椭圆在点 最大. 从而 K 取最大值 . 处曲率

三、 曲率圆与曲率半径

设 M 为曲线 C 上任一点 , 在点

设曲线方程为 曲率半径及曲率中心 设点M 处的曲率圆方程为 故曲率半径公式为

求曲线上点M 处的 的坐标公式 .

M 处作曲线的切线和法线, 在曲线

的凹向一侧法线上取点 D 使

把以 D 为中心, R 为半径的圆叫做曲线在点 M 处的 曲率圆 ( 密切圆 ) ,

R 叫做曲率半径,

D 叫做 曲率中心.

满足方程组

在点M 处曲率圆与曲线有下列密切关系: (1) 有公切线; (2) 凹向一致; (3) 曲率相同 .

由此可得曲率中心公式

内容小结

1. 弧长微分 2. 曲率公式 异号 ) 3. 曲率圆 曲率半径

(注意 当点 M (x , y) 沿曲线 的轨迹 G 称为曲线 C 的渐屈线 , 曲线 C 称为曲线 G 的渐伸线 . 曲率中心公式可看成渐 屈线的参数方程(参数为 x ).

移动时, 相应的曲率中心

曲率中心

25

2013/9/23

选讲第八节 方程的近似解

一、根的隔离与二分法

两种情形

可求精确根 (有时计算很繁) 无法求精确根 求近似根

1. 求隔根区间的一般方法 (1) 作图法

本节内容: 一、根的隔离与二分法 二、牛顿切线法及其变形

三、一般迭代法 (补充)

可转化为 由图可见只有一个实根

2. 二分法

取中点

(2) 逐步收索法 以定步长 h 一步步向右 搜索,若 对新的隔根区间 重复以上步骤, 反复进行, 得

搜索过程也可从 b 开始 , 取步长 h

则误差满足

二、牛顿切线法及其变形

牛顿切线法的基本思想: 程的近似根 . 记纵坐标与

用切线近似代替曲线弧求方

同号的端点为 其方程为 其中 可得近似根

在此点作切线 , 令 y = 0 得它与 x 轴的交点 再在点 作切线 ,

有如下四种情况:

如此继续下去, 可得求近似根的迭代公式 :

称为牛顿迭代公式

26

2013/9/23

牛顿法的误差估计:

由微分中值定理得

牛顿法的变形: (1) 简化牛顿法

若用一常数代替 线代替切线, 即用平行 则得简化牛顿迭代公式. 得 则

说明: 用牛顿法时,

若过纵坐标与

异号的端点作

优点: 缺点: 逼近根的速度慢一些.

因而节省计算量.

切线 , 则切线与 x 轴焦点的横坐标未必在

(2) 割线法

为避免求导运算 , 例如用差商 从而得迭代公式: 用割线代替切线, 代替

三. 一般迭代法

(补充) 在隔根区

按递推公式

则  即为原方程的根 . (双点割线法) ①称为迭代格式 , 初值 . 否则称为发散 .

特点: 逼近根的速度快于简化牛顿法, 但慢于牛顿法. 则为单点割线法, 逼近 说明: 若将上式中 根的速度与简化牛顿法相当.

迭代法的敛散性与迭代函数的特性有关. 可以证明 下述定理:

内容小结

1. 隔根方法 作图法 二分法 二分法 牛顿切线法 2. 求近似根的方法 简化牛顿法 割线法 一般迭代法 …… 思考与练习

定理.

(证明略)

比较求方程近似根的方法之间的关系及优缺点 .

27


相关文章

  • 寒假数学学习计划
  • 寒假即将到来,你是否已经为自己做好了规划.充实地过好这个假期,会让你的考研复习有一个质的飞跃,相信领先教育,一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以下是领先教育为2012考研学子打造的高数复习计划.如果你能按照这个计划做,一定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面对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学生们放假回家了,是否能充分利用好假期, ...

  • 学术论文的格式
  •  摘要(abstract黑体五号):本文介绍了学术论文各部分的写作要求与写作方法,以及学术交流会议上通用论文规范格式,初学者可按照本文所提供格式撰写论文。(楷体五号字)   关键词(key words黑体五号):学术论文;规范格式;写作要求(楷体五号字) 中图分类号(clc number黑体五号): ...

  • 20XX年考研数学证明题
  • 据参加考研数学考试的的学生普遍反映今年的考研数学难度较大,跨考教育数学教研室老师第一时间统计如下: 1、试题综合性较强,要求考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综合运用各个学科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试题以考察考生计算能力为主,但证明题比重有所上升。 3、出题角度比较新颖,以考查考生能力为主,反猜题 ...

  • 考研数学证明题
  • 纵观近十年考研数学真题,可以看到:几乎每一年的试题中都会有一个证明题,而且基本上都是应用中值定理来解决的。但是要参加硕士入学数学统一考试的同学们在大学学习高等数学时,逻辑推理能力不足以达到考研数学的要求,这就导致考研数学考试中遇到证明推理题就会一筹莫展,这导致对于如此简单的证明题得分率也极低。除了个 ...

  • 数学证明题解题方法
  • 第一步:结合几何意义记住零点存在定理、中值定理、泰勒公式、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等基本原理,包括条件及结论。知道基本原理是证明的基础,知道的程度(即就是对定理理解的深入程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推理能力。如20xx年数学一真题第16题(1)是证明极限的存在性并求极限。只要证明了极限存在,求值是很容易的,但是 ...

  • 考研数学定理证明
  • 不一定会考,或者说是好像近几年也就是09年的考题出过一道证明题(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证明)。但准备时最好把课本上几个重要定理(比如中值定理)的证明看下,做到会自己证明。还有就是几个证明过程或方法比较奇特的定理,要看懂证明。一个可以应付直接考证明题,还可以借鉴证明思路帮助自己解其他题目,算是开扩思路吧, ...

  • 小时代3.0经典语录
  • 1. 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人涌入这个飞快旋转的城市——带着他们的宏伟蓝图,或者肥皂泡的白日梦想;每一天,也有无数的人离开这个生硬冷漠的城市的摩天大楼组成的森林——留下他们的眼泪。 2. 这是一个以光速往前发展的城市。 旋转的物欲和蓬勃的生机,把城市变成地下迷宫般的错综复杂。 这是一个匕首般锋利的冷漠时代 ...

  • 数学名词中英文对照
  • 数学mathematics,maths(bre),math(ame) 公理axiom 定理theorem 计算calculation 运算operation 证明prove 假设hypothesis,hypotheses(pl.) 命题proposition 算术arithmetic 加plus(p ...

  • 离散数学证明题
  • 离散数学证明题:链为分配格 证明设a,b均是链A的元素,因为链中任意两个元素均可比较,即有a≤b或a≤b,如果a≤b,则a,b的最大下界是a,最小上界是b,如果b≤a,则a,b的最大下界是b,最小上界是a,故链一定是格,下面证明分配律成立即可,对A中任意元素a,b,c分下面两种情况讨论: ⑴b≤a或 ...

  • 学术论文标准格式规范
  •   1 摘要的定义与三类摘要的写法   国际标准iso214-1976指出:摘要是一份文献内容的准确压缩,不加解释或评论。中国国家标准规定:摘要是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是读者判断论文价值,判断论文是否值得阅读的依据。会议所征摘要是决定是否录用全文的依据。写好摘要是科技人员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