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界地图引起发现 教学设计 张建英

一、课题: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二、学段重点: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单元训练重点:

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学会边观察边思考的良好思维习惯;

2、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感受。

五、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还有待提高,同时也拥有一定的地理知识,但是与本文相关的地理知识储备不足。

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创造力强,出现了抽象思维,但还是需要感性经验的辅助,这都是我本节课当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所以我借助了世界地图和地球仪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引言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地图)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地球上有五大洲和七大洋(师指地图) 、各大洲之间被茫茫的大洋所隔。真是叫人插翅难飞呀,可是你们知道吗?有位科学家经过反复的论证证明,2亿年前的“太古时代”,这些陆地是连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

师(继续):后来因为陆地的漂移,才形成了我们今天听见到的五大洲和七大洋,这就是著名的大陆漂移学说!那么,最先提出这种学说的人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从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设计意图:出示的地图,让学生明了地理位置,能够为下文作铺垫。】

二、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设计意图:排除字词障碍,使学生的学习能顺畅进行。】

三、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

1、魏格纳偶然发现了什么?

2、他由此产生了什么奇思妙想?

3、接下来他是怎样做的?要求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讲讲他做的事。试着用“通过„„发现„„设想„„论证„„”介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边读边在书上圈圈点点,真正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参与其中。】

4、学生汇报交流所得

课件出示:

第一次发现: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地图上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成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的吻合。

第二次发现:果然,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

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

第三次发现:魏格纳兴奋极了,将地图上一块块陆地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相似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块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此过程中,要求学生在世界地图上找到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和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引导学生想象还会有哪些形状的海湾和相应的突出部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感悟。抓住“吻合”这个词语,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找寻三处“吻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扫除疑问。最终引导学生从这三处发现感受魏格纳通过认真观察形成奇想的过程。】

五、引导学生进行假想

师:病房中一次偶然的观察,竟然让魏格纳提出了震惊世界的学说,有人说,魏格纳真是太幸运了!同学们,果真如此吗?

生自由回答。

师:对!老师也不同意这种说法,现在我们来作一些假设,假如他对第一次的发现不以为然,那么他就不会去继续细心观察,他就不会有惊人的发现:从海岸线的相似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地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当然就不会有后面的奇思妙想了。同学们,你们能学着像老师这样来思考问题吗?出示句子:

假如他„„,他就不会„„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几分钟后,学生发言踊跃。)

生1:假如魏格纳没有大胆的想象,他就不可能提出“大陆漂移”的学说。 师:看来有了仔细的观察,还得有认真的思考,大胆的想象,这正是科学家思维敏锐的体现!

生2:假如魏格纳听了教授的劝告,知难而退,他就不可能去找证据证明他的假想。

师: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魏格纳知难而进的勇气帮助了他。 生3:假如魏格纳查资料累了,不想查了,他就不可能找到重要的证据。 师:是呀!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是他成功的法宝。

生4:假如他去考证的途中,怕苦怕累,他就找不到其它证据。

师:你能产生这样的联想,真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同学们说得真好。魏格纳的成功绝非偶然,名教授的劝告没有打消他的念头,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他没有放弃,艰难的考证中,他没有停下疲惫的脚步。那么读了魏格纳的故事,此时此刻,你的头脑中想到了哪些成语来夸夸他呢?

生:坚持不懈、永不言败、持之以恒、知难而进、通往直前、百折不挠、大海捞针、永不退缩、创根问底„„

【设计意图:阅读应是学生的个性体验,在交流中一次次走进魏格纳的心灵

世界,去感受他当时的想法。在交流中理解重点词语,来突现魏格纳的执着,让学生自主发现魏格纳能证明大陆漂移的假说是多么的不易,从而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伟大精神。】

六、继续引导谈谈从魏格纳的成功上所受到的启发,进行情感大迁移

师述:同学们,魏格纳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这正如同大海捞针,证据在何方?真理在哪里呢?苦苦寻找中,有一次,他终于看到了那份介绍中龙的资料,这种情景不像诗人所说的那样──

(师故作停顿)

生(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对呀!这正如:当我们在绞尽脑汁思考一道难题,正在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脑中灵光一闪,答案有了,问题迎刃而解,这真是──

生(响亮地齐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是呀,大科学家如此,我们在学习上又何尝不是呢?

师:魏格纳抓住一次偶然的发现,不断的探索、研究,最后终于提出了大陆漂移的著名学说,震惊世界,从我们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课外书中,你还能找到类似的故事吗?

生(不少大声喊到):《奇怪的大石头》中的李四光。

师指名一生:李四光发现草地上的一块大石头很奇怪,就老想搞清楚这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后来他终于发现这是第四世纪冰川时从遥远的秦岭推来的。

师(兴奋地):你讲得真好!他也和魏格纳一样,不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地执着啊!

生2:我还知道牛顿和《一个苹果的故事》„„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假如哪一天,你在生活中有一个偶然的发现,你也不轻易放过它,而是打破沙锅问到底,你也一定会有惊人的发现,如果能坚持这样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还会觉得没内容可写吗?说不定。你们中间的哪一位,也会因此而迈进科学的大门,成为一名大科学家呢!

(七)作业:

A 、读一读魏格纳或其他科学家的故事。

B 、找一找有关大陆漂移说的其他资料。

八、板书设计: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魏格纳 仔细观察 大陆漂移

敢于思考 反复求证

九、拓展延伸:

魏格纳(1880-1930)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1915年,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全面论证了大陆漂移学说。在书中,他综合地貌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等方面的知识和事实,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关于大陆漂移的观点和论据,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进一步论证大陆漂移的假说,他先后4次赴北极的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并于第4次考察时不幸遇难。

大陆漂移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一种学说,由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他根据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在形状上的吻合性和地层、构造、山脉的连续性,以及非洲、印度、澳大利亚大陆古生物的相关性等事实,认为地壳的硅铝层漂浮在硅镁层之上,大陆曾经大规模地水平移动过。在2亿年前,地球上的陆地是一块统一的连续体,叫“泛古陆”。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加上日、月引潮力的作用,自2亿年前的中生代开始,漂浮在硅镁层上的硅铝层逐渐自动向西移动。到第四纪初期,形成现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轮廓。大陆漂移说问世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自20世纪60年代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理论提出后,大陆漂移说重新被人们所重视。

十、教后记:

一、课题: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二、学段重点: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单元训练重点:

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学会边观察边思考的良好思维习惯;

2、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感受。

五、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还有待提高,同时也拥有一定的地理知识,但是与本文相关的地理知识储备不足。

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创造力强,出现了抽象思维,但还是需要感性经验的辅助,这都是我本节课当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所以我借助了世界地图和地球仪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引言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地图)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地球上有五大洲和七大洋(师指地图) 、各大洲之间被茫茫的大洋所隔。真是叫人插翅难飞呀,可是你们知道吗?有位科学家经过反复的论证证明,2亿年前的“太古时代”,这些陆地是连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

师(继续):后来因为陆地的漂移,才形成了我们今天听见到的五大洲和七大洋,这就是著名的大陆漂移学说!那么,最先提出这种学说的人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从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设计意图:出示的地图,让学生明了地理位置,能够为下文作铺垫。】

二、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设计意图:排除字词障碍,使学生的学习能顺畅进行。】

三、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

1、魏格纳偶然发现了什么?

2、他由此产生了什么奇思妙想?

3、接下来他是怎样做的?要求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讲讲他做的事。试着用“通过„„发现„„设想„„论证„„”介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边读边在书上圈圈点点,真正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参与其中。】

4、学生汇报交流所得

课件出示:

第一次发现: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地图上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成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的吻合。

第二次发现:果然,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

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

第三次发现:魏格纳兴奋极了,将地图上一块块陆地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相似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块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此过程中,要求学生在世界地图上找到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和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引导学生想象还会有哪些形状的海湾和相应的突出部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感悟。抓住“吻合”这个词语,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找寻三处“吻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扫除疑问。最终引导学生从这三处发现感受魏格纳通过认真观察形成奇想的过程。】

五、引导学生进行假想

师:病房中一次偶然的观察,竟然让魏格纳提出了震惊世界的学说,有人说,魏格纳真是太幸运了!同学们,果真如此吗?

生自由回答。

师:对!老师也不同意这种说法,现在我们来作一些假设,假如他对第一次的发现不以为然,那么他就不会去继续细心观察,他就不会有惊人的发现:从海岸线的相似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地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当然就不会有后面的奇思妙想了。同学们,你们能学着像老师这样来思考问题吗?出示句子:

假如他„„,他就不会„„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几分钟后,学生发言踊跃。)

生1:假如魏格纳没有大胆的想象,他就不可能提出“大陆漂移”的学说。 师:看来有了仔细的观察,还得有认真的思考,大胆的想象,这正是科学家思维敏锐的体现!

生2:假如魏格纳听了教授的劝告,知难而退,他就不可能去找证据证明他的假想。

师: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魏格纳知难而进的勇气帮助了他。 生3:假如魏格纳查资料累了,不想查了,他就不可能找到重要的证据。 师:是呀!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是他成功的法宝。

生4:假如他去考证的途中,怕苦怕累,他就找不到其它证据。

师:你能产生这样的联想,真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同学们说得真好。魏格纳的成功绝非偶然,名教授的劝告没有打消他的念头,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他没有放弃,艰难的考证中,他没有停下疲惫的脚步。那么读了魏格纳的故事,此时此刻,你的头脑中想到了哪些成语来夸夸他呢?

生:坚持不懈、永不言败、持之以恒、知难而进、通往直前、百折不挠、大海捞针、永不退缩、创根问底„„

【设计意图:阅读应是学生的个性体验,在交流中一次次走进魏格纳的心灵

世界,去感受他当时的想法。在交流中理解重点词语,来突现魏格纳的执着,让学生自主发现魏格纳能证明大陆漂移的假说是多么的不易,从而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伟大精神。】

六、继续引导谈谈从魏格纳的成功上所受到的启发,进行情感大迁移

师述:同学们,魏格纳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这正如同大海捞针,证据在何方?真理在哪里呢?苦苦寻找中,有一次,他终于看到了那份介绍中龙的资料,这种情景不像诗人所说的那样──

(师故作停顿)

生(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对呀!这正如:当我们在绞尽脑汁思考一道难题,正在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脑中灵光一闪,答案有了,问题迎刃而解,这真是──

生(响亮地齐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是呀,大科学家如此,我们在学习上又何尝不是呢?

师:魏格纳抓住一次偶然的发现,不断的探索、研究,最后终于提出了大陆漂移的著名学说,震惊世界,从我们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课外书中,你还能找到类似的故事吗?

生(不少大声喊到):《奇怪的大石头》中的李四光。

师指名一生:李四光发现草地上的一块大石头很奇怪,就老想搞清楚这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后来他终于发现这是第四世纪冰川时从遥远的秦岭推来的。

师(兴奋地):你讲得真好!他也和魏格纳一样,不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地执着啊!

生2:我还知道牛顿和《一个苹果的故事》„„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假如哪一天,你在生活中有一个偶然的发现,你也不轻易放过它,而是打破沙锅问到底,你也一定会有惊人的发现,如果能坚持这样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还会觉得没内容可写吗?说不定。你们中间的哪一位,也会因此而迈进科学的大门,成为一名大科学家呢!

(七)作业:

A 、读一读魏格纳或其他科学家的故事。

B 、找一找有关大陆漂移说的其他资料。

八、板书设计: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魏格纳 仔细观察 大陆漂移

敢于思考 反复求证

九、拓展延伸:

魏格纳(1880-1930)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1915年,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全面论证了大陆漂移学说。在书中,他综合地貌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等方面的知识和事实,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关于大陆漂移的观点和论据,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进一步论证大陆漂移的假说,他先后4次赴北极的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并于第4次考察时不幸遇难。

大陆漂移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一种学说,由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他根据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在形状上的吻合性和地层、构造、山脉的连续性,以及非洲、印度、澳大利亚大陆古生物的相关性等事实,认为地壳的硅铝层漂浮在硅镁层之上,大陆曾经大规模地水平移动过。在2亿年前,地球上的陆地是一块统一的连续体,叫“泛古陆”。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加上日、月引潮力的作用,自2亿年前的中生代开始,漂浮在硅镁层上的硅铝层逐渐自动向西移动。到第四纪初期,形成现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轮廓。大陆漂移说问世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自20世纪60年代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理论提出后,大陆漂移说重新被人们所重视。

十、教后记:


相关文章

  • 学术论文写作的谋篇构思
  • (一)谋篇构思的思路与要求 1.构思要围绕主题展开 若要使论文写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必须要使全文有一条贯穿线,这就是论文的主题。主题是一篇学术论文的精髓,它是体现作者的学术观点学术见解的。论文影响读者主要就是靠其主题来实现的。因此,下笔写论文前,谋篇构思就要围绕主题,构思要为主题服务。正如法国的画 ...

  • 张建中的长篇小说读后感
  • 上海作家张建中继小说集<青砖上的凹痕>.散文集<春日,猩红的亮>之后,最近又推出他的长篇小说<白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小说描写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一个贫民知识分子的命运.主人公余华自小生活在老式的棚户弄堂里.在这样的地方,他的生活环境显然是艰苦乃至恶劣的. ...

  • 教术论文写做的谋篇构思
  •   事实上,不少科学工作者都有这样的感受:某种思想在你的头脑中奔涌,感觉已经酝酿成熟,满怀激情地拿起了笔想写起来,但是一旦动笔,思想却在笔头上凝固起来了,写不出或写不下去。或者,在一项科研任务行将结束时,脑子里装着许多材料,观点已经形成且有价值,想写,但就是无从下手。凡此种种,并非由于“懒”,而是由 ...

  • 神州七号读后感
  • 神舟七号胜利征战太空,翟志刚将成为第一个完成出舱活动飞行任务的中国人,将阶段性地实现中国人飞天梦想,为中国人下一步登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年,神八.神九.神十,(将齐齐发射,也就是外媒预测的未来中国国际空间站. 中国自此坐稳航天大国第三把交椅! 雄关漫道真如铁! 自苏联解体后,其衣钵传人俄罗斯遇内忧 ...

  • 企业自查报告怎样写
  • 本企业严格执行《印刷业管理条例》和《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自觉维护企业良好形象。 企业成立于 年,厂房建筑面积 平方米,注册资金 万元,职工 人,引进进口机器 台,国内机器 台,具备2台以上最近十年生产的且未列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的自动对开胶印 ...

  • 入党的决心书
  • 从学生时代开始,我就已经知道“共产党员”是一个光荣而崇高的称号,是先锋战士的标志,是高尚人格的体现。84年来,她用忠诚、鲜血和智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消灭了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烈,用他 ...

  • 生物教学研讨会主持词
  •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这里举办这样一个活动,是为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同学们学习生物的兴趣.更是为了使同学们,在生物课堂上变得更加灵动,思维更加活跃.总之,一句话:是为了提升素质教育的水平.为此,我们特意邀请到了两位专家,他们分别是:新乡市教育局教研室的杨茹老师,新乡市 ...

  • 食品安全工作简报
  • 20xx年12月29日下午,山西省副省长张建欣在省政府、省卫生厅和太原市政府有关领导的陪同下,率领省卫生、农业、工商、质监食药、商务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省城“两节”食品安全进行实地检查。张建欣副省长一行先后现场检查了河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尝山姆士超市学府店、芙蓉酒楼三部和山西崇康食品集团,听取食品安全保 ...

  • 关于学生的接收证明
  • 关于学生的接收证明 根据西安市对义务教育学段入学的规定,自愿放弃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学位者,必须办理流出就学手续,否则-民办学校不予接收。 西安市教育局要求,当各区县公办学校义务教育学位数无法满足本辖区需要时,可以委托民办学校承担义务教育任务。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接收区县划定的义务教育学区内的所有新生, ...

  • 销售团队获奖感言
  • 获奖理由: xx年,川高公司全年完成建设投资192亿元,同比增长46%,完成融资202.7亿元,同比增长64.9%.到xx年底,川高管理的运营通车高速公路里程2074公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1816公里.其发起设立的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xx年回归a股上市. 获奖感言: 作为年度财经风云人物,四川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