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李德洙

一、如何观察和研究当代世界的民族问题

如何观察和研究当代世界的民族问题,这是个方法论问题。关于什么是民族问题,江总书记在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总书记对民族问题“一个发展、三个关系”的论述,是全面的、完整的、深刻的。这个科

学论断适合国内的民族问题,也同样适合我们研究世界民族问题。

我认为,关于如何观察和研究中国的民族问题,有五个方面,即:从国际大环境来观察和研究中国的民族问题;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来观察和研究中国的民族问题;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环境,来观察和研究中国的民族问题;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观察和研究中国的民族问题;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高度来观察和研究中国的民族问题。这是观察和研究中国民

族问题的方法论。

观察和研究当代世界的民族问题,也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认识:

(一) 从国际政治变化发展的大环境中观察和研究世界民族问题

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局面已经被打破,但是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几个西方国家要主宰这个世界,要垄断这个世界,这是当今国际政治最重要的一个特点。不合理的国际政治格局,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造成国家关系和民族关系紧张、矛盾、冲突的主要根源。正如江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世界的

治与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立什么样的国际关系”。

早在20世纪初的时候,革命导师列宁就指出,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回顾二十世纪的世界历史进程,充分证明这个论断是正确的。

20世纪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世界政治格局发生过三次重大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帝国主义之间争夺殖民地的非正义的战争,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对殖民地的重新划分。其结果是“凡尔赛体系”——这一不平等的世界格局的形

成。

“一战”及“凡尔赛体系”所造成的结果是:第一,战争完全改变了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一战”使其他参战的列强,不是削弱了,就是消失了。美国在世界上的主导作用开始显露;第二,这个体制对欧洲地图的重新绘制,是在许多当事国不能参加,或者是参加了也无权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不可能体现民族的因素和历史的因素。在列强支配下所划分的新建和重组的国家边界,给这些国家留下了诸多的“民族碎片”和无穷的隐患。据统计,战后欧洲共有1681万人脱离了民族母体而成为它国的少数民族。“凡尔赛体系”创建人之一劳合·乔治承

认,在欧洲原来只有一个阿尔萨斯-洛林问题,新的边界确定之后,反而出现了几十个类似的问题。现在,在原苏联、东欧地区出现的尖锐复杂的民族问题,就

是这个体系留下的恶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发动的,是以非正义战争开始的,但战争的进程

逐渐使正义战胜邪恶,最后以正义的胜利而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在国际政治格局上,随着苏联所控制地区的各个国家相继实现了共产党执政的局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对抗已经将欧洲分成东、西两个地缘政治区域。东西方冷战历史开始了。

两极格局给民族问题带来的影响是:一方面,广大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建立了一系列独立的民族国家。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民族矛盾有所缓和;另一方面,有些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被美苏的霸权争夺所掩盖;同时,两极格局还制造了一些新的民族问题,为以后民族问题埋下了很多隐患。因此两极格局被打破后,这些民族问题就一下子爆发出来,并且非常激烈、广泛和严重。

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出现多极化发展的趋向。国际形势的发展呈现出两种倾向。一是科技的迅速发展,经济向全球化方向发展,各国间的相互依赖更加强化,合作的倾向增强;同时,过去长期受到两霸压制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原有的束缚,在国际事务中可以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自主性增强了。二是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使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实力、地位得到强化,加上美国经济连续几年的发展,经济实力也在增强,霸权主义膨胀。在国际关系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加倾向于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甚至不惜使用武力,以实现其独霸世界的野心。在今

后的一个时期内,国际事务中这两种倾向将长期并存,展开较量。

1985年,邓小平根据新的国际形势,明确指出,“发达国家欺侮落后国家的政治没有变”,列宁的理论没有过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战争的根源”的论点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对列宁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捍卫和发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与世界和平是根本对立的。它们要称霸世界、主宰世界,替代或剥夺各国的主权,替代和剥夺他们作为主权国家在国际上应该享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及各种权利,企图建立一种世界任它宰割的“新秩序”。它们提出了自己并不遵守的所谓“民主”、“人权”等口号,要推行“全球民主化”,要去保护别国的“人权”,这是霸权主义的政治纲领、政治宣言。在经济上,它们利用其经济实力推行“经济一体化”,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控制和掠夺,有时还利用政治手段,进行经济敲诈。在军事上,进行疯狂的扩军备战,在政治和经济手段不起作用的情况下,不惜使用武力入侵主权国家。

我们还要看到,国家的阶级性,社会的意识形态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地位。阶级性、意识形态不同,对于民族问题的认识、看法和处理方式也不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国家观、平等观、人权观和民族观、宗教观是不一样的。资产阶级的民族国家观把民族国家看作单一的主体民族缔造和拥有的国家,主张国内其他民族要放弃自身的民族特征而同化于主体民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原则把非主

体民族的成员作为独立的个人来看待,而无视他们的民族属性,因此仅仅侈谈他们的公民权利而拒绝承认他们的民族权利,诸如此类的观点,决定了他们在民族

政策的制定上所能达到的最大的限度。

就世界而言,一定的意识形态也对民族问题产生很大的影响。所谓意识形态就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潮。联系到人们所谈论的民族问题,自近代以来与民族问题相关的主要政治思潮分别有种族主义、同化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等等。在种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国家对一些种族和民族进行隔离和歧视,有时甚至不惜进行残酷的屠杀。当年,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吉卜赛人,所依据的就是种族主义的理论。同化主义虽然比种族主义是一个进步,但实质上仍然是民族歧视,同样给后人留下了无法弥合的创伤。多元文化主义仍然与真正

的民族平等有着很大的距离。

现在特别要警惕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造的一个新的霸权主义理论——“新干涉主义”,即“人权高于主权”,美国宣称“国家主权不如人权重要”,“我们不是为土地而战,而是为价值观念而战”,“必须对不干涉内政原则的重要方面加以限制”等等,这种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的“炮舰政策”的翻版。根据这种理论,他们可以对国际法进行粗暴的践踏,对伊拉克、南

斯拉夫等主权国家公开进行武装干涉,对我国的内部事务进行指责。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世界民族问题上,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新情况,对此,只有站在邓小平理论的高度,站在国际政治的高度上,对复杂的世界民族问题,

才能有清醒的政治头脑。

(二)从国际经济发展的新环境中观察和研究当代的世界民族问题

经济是一切社会问题的基础,民族问题也离不开这个基础。一个国外学者曾说过,政治上获得自由但经济上受奴役的人民终究会失去所有的自由,而经济上获得自由的人可以继续赢得政治上的独立。经济问题、利益问题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发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定性因素。正因为如此,经济问题始终是

影响世界民族问题的重要因素。

当代国际经济的最大特点是经济全球化或经济国际化。今天的全球化一方面表现在经济、科技和文化方面的先进性,将造福于人类,并为将来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它使落后国家和地区能够更多地接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取得更多的资金和机遇,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缩短与先进国家的距离,具有社会进步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全球化是实力的竞争,发达国家在统一的国际市场中,在资源、资金、信息、人才等主要生产要素方面占有优势,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方面,因此在不

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条件下,南北之间的矛盾和磨擦点增加。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占有了资金和技术的主导地位,这是近代以来国际经济力量对比的产物,但首先是帝国主义统治殖民地国家,进行经济剥削和掠夺的产物,包含着极大的不公平和不平等性。因此,从另一个角

度看,经济全球化也是西方新经济殖民主义向全球扩张的表现。这是在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大的民族不平等,形成了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的基本经济主线,是国际政治上的强权主义的经济基础。广大发展中国家尽管在政治上已经实现了解放和独立,但是剥削与反剥削,控制与反控制,垄断与反垄断,掠夺与反掠夺的斗争并没有结束,还在继续,而且会更激烈。总的来说,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实现

了经济上的发展和独立,才能取得平等和自由。

(三)从民族与宗教的紧密联系中观察和研究当代的世界民族问题

世界的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历来就有着特殊的密切的关系。从民族方面看,目前全世界有20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宗教方面看,据统计,在全世界的60亿人口中,大约有48亿人信仰宗教。其中: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有20多亿,伊斯兰教12亿,印度教8亿多,佛教3亿多。还有各种新的宗

教不断出现。有30来个国家宣布伊斯兰教为国教。

民族与宗教的紧密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民族的宗教性与宗教的民族

性问题。

民族的宗教性问题

自古以来,几乎找不到一个完全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世界上2000多个民族,有的民族全民信仰一种宗教;有的民族其成员信仰几种宗教;有的民族部分成员信仰宗教。宗教以民族文化或者是民族亚文化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各民族社会生活中,以致在民族文化的区别的要素中,宗教往往是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它与

民族心理素质、风俗习惯紧密相联。

民族与宗教的这种紧密的关系,使宗教自然会在各民族的政治生活及其对外关系中发挥其巨大的能量。在宗教共同体与民族共同体相一致的时候,它往往能促进全民族和国家内部的团结,在两者不一致的情况下,宗教又常常会影响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触发民族之间或国家之间的纷争。特别是在一些经济社会不发达的国家和民族,这个问题显得更加明显。这是因为宗教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往往意味着一种无形而巨大的感染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容易获得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可以鼓舞人们的政治热情和斗争勇气,成为民族斗争中一种特殊的

精神动力。无论是巴尔干地区,还是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地区都是如此。

宗教的民族性问题

宗教的民族性是指它与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相适应的方面。恩格斯说;“古代的一切宗教都是自发的部落宗教和后来的民族宗教,它们从民族的社会政治条件中产生,并和它们一起生长。宗教的这些基础一旦遭到破坏,沿袭的社会形式、继承的政治结构和民族独立一旦遭到毁灭,那么与之相适应的宗教也就崩溃。”(《马恩全集》第19卷,333页)像现在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这些超越个别民族和国家范围的世界宗教,都是建立在民族宗教的基础上,它们都是伴随着各个相应的帝国扩张而由民族宗教实现世界化的。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种普遍而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它包容着雕

塑、绘画、建筑的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也包含着各种传统的价值、观念及制度。尽管是同一种宗教,但是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譬如,中国的佛教与日本、韩国和泰国的佛教就不同。再如,中国佛教就分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小乘(傣传)佛教,分别表现出了汉族、藏族和傣族等民族

的文化特征。这就是宗教的民族性。

宗教与民族性的结合,有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殖民地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以宗教作为它们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大旗;另一方

面,宗教也往往成为挑起纠纷,引发事端的重要原因。

(四)从不断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当中观察和研究当代的世界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是在解决社会总问题的过程中解决民族问题。反过来,必须解决好民族问题,才能有利于解决社会总问题。这

是一个辩证的关系。我认为需要总结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

第一,认真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衰史。

为什么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垮台了,这和他们没有解决好民族问题有没有关系?为什么现在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这个低潮和解决民族问题有没有关系?需要认真、冷静的思考,这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解决好民族问题,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再兴起,并逐步形成新的高潮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 认真总结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对世界民族问题的重要影响。

许多研究民族问题的学者认为,在世界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大的民族主义浪潮。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是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反对封建主义,要求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和统一的国内市场。第二次民族主义浪潮是与帝国主义和殖民地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是亚非拉殖民地国家要求摆脱对宗主国政治、经济的依附关系,到20世纪70年代,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基本完成。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是在两极格局终结,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国际形势下发生的。总的来说,第一次、第二次民族主义浪潮是革命的、进步的。那么,如何评价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它的性质和国际社会的作用是什么?这需要很好的研究。这次民族主义浪潮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民族意识、宗教意识、独立意识

很强。

(五)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观察和研究当代的世界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作为普遍的、世界性的社会现象,历来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研究民族问题的理论、学术观点、政策主张多如牛毛,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这些理论虽然不乏有些合理成份,但是,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从总体上说,直到马克思主义产生前,它们都没有科学地解释民族问题的本质,没有指明解决民族问

题的正确道路。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始终十分关注世界民族问题的发展进程。《共产党

宣言》明确指出,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必须消灭现存的所有制关系,因为现存的所有制关系是造成一些民族剥削另一些民族的原因”,平等、团结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他们还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对

不同的民族问题提出并实施不同的主张。

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结合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提出了解决民族问题的五条原则:(1)“决不容许对任何民族实行任何哪怕是极轻微的压迫,决不容许任何一个民族享有任何特权”;(2)“要求政治意义上的民族自决的自由,即分离的自由”;(3)“要求国内各民族绝对平等,并且要求无条件的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4)“要求广泛的自治并实行区域自治,自治区域也应当根据民族特征来划分”;(5)大民族要以对自己的不平等来帮助少数民族实现事实上的平等。除了第二条适用于个别

无产阶级国家外,其他内容原则上适用于一切无产阶级国家。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基本框架。同时它的一些重要观点也日益被世界的许多国家、特别是亚非拉殖民地国家和人民所接受。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博大胸怀。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体现了三条原则:高度重视、实事求是、博大胸怀。1950年,中央访问团到少数民族地区访问之前,在如何对待过去历史上存在的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的问题时,毛主席、周总理说,你们这次到少数民族地区访问的时候,必须是以“赔礼道歉”和“还债心情”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我们既然接受了整个国家这个“家业”,还能不接受旧政权欠下的债务吗?老一辈革命家的生动比喻,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

的胸怀和勇气。

由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紧密联系,我们在认识世界民族问题的时候,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外,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其它部分。我们还必须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及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等

等,以指导我们的工作。

二、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的表现特点及原因

当今世界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但最主要、最基本的是以下几个矛盾:第一个是表现为相互激烈竞争的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即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叫西西矛盾;第二个是表现为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即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矛盾,叫南北矛盾;第三个是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叫东西矛盾;还有一个矛盾就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世界民族问题贯穿于这几个矛盾过程的始终。我们要认识当代世界民族问题,必须要认识这个世界是民族的世界,不是民族消亡的世界,民族的世界充满着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根据民族问题涉及的范围和影响

的程度,我把世界民族问题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全球性的民族问题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侵害其他主权国家的民族利益,引起世界人民反强权、反掠夺的斗争,这是当代全球性民族问题的主要矛

盾和突出表现。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以前基本上是东方冲击西方,亚洲冲击欧洲;在此以后则是西方冲击东方,欧洲冲击世界。1500年左右,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路的开通,西欧主要民族开始了对外殖民扩张。至20世纪初叶,世界已经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在全球范围内,世界的各民族被划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两个部分。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本世纪初世界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并对今天的世界民族问题仍存在重要的影响。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二战”后,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严重失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压力骤然加大。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甚嚣尘上,发展中国家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斗争成为世界民族问题的主

要表现形式。具体包括两方面:

一是东西矛盾影响世界民族问题。

东西矛盾的核心是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是世界和平问题。具体表现在民族问题上,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民族、宗教和领土问题推行霸权主义,由此构成了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人权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矛盾与对抗。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讲,就是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西化”和“分化”。原苏联解体后,西方发达国家明显加强了对中亚、西亚、东欧地区的渗透、控制,不断挑起新的矛盾,甚至进行直接的武力干涉。而这些地区恰恰又

是历史上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十分集中的热点地带。

1991年,在世界格局剧变的时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武装入侵伊拉克,关于这次战争的根本目的,一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炫耀武力,企图独霸世界;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争夺石油资源。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科索沃问题为借口,打着维护“人权”的幌子,对南斯拉夫实行狂轰滥炸。在这两次战

争中,西方国家企图重新霸占世界的本质暴露无遗。

二是南北矛盾影响民族问题。

南北矛盾是围绕着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展开的,其中的核心问题是贫困问题和发展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掠夺和经济制裁,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和贫困的根源,是历史上列强侵略和殖民统治的继续,包含着极大的不公平和不平等性。西方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势力,通过资本、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等各种形式,使用“经济制裁”等手段,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利益。无论是在联合国通过的决议,还是美国国会的决议,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既表现在双边关系中,也体现在多边关系中。为什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那么难,谈了13年,这里面的主要问题是西方国家的阻挠,他们不希望看到中国强大起来。美国对古巴、伊拉克、伊朗、

南斯拉夫等国的制裁,给这些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这些国家的人民

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二)地区性的民族问题

地区性的民族主义主要表现在泛民族主义方面。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在面对冷战后出现的庞大的西方霸权势力的压迫的情况下,企图通过“泛民族主义”,团结弱小的民族国家,形成一股势力,以改变民族命运和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如,在与西方对抗中产生的泛非主义,主张非洲和散居世界各地的的黑人共同反对种族歧视、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世界黑种人的大团

结。另一方面,是旧势力的代表企图重温过去封建帝国的美梦。

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曾经生活在同一个帝国或国家的民族,要求恢复、复兴原来的历史曾存在过的帝国或国家,出现了一系列“泛民族主义”。这个问题主要集中在中东、巴尔干、西亚等地区,以及前苏联、东欧地区和非洲大陆。这些地区的一些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建立过庞大的帝国,如阿拉伯帝国、波斯帝国、

奥斯曼帝国和沙皇俄国等。

但是,泛民族主义的主要原因,是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对比力量的失衡,使旧势力的代表企图恢复过去的封建帝国或者是法西斯帝国。如:泛日耳曼主义主张所有操德语或日耳曼语的人全都统一于一个政权之下,它曾经是希特勒纳粹政权推行侵略政策,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理论工具。泛突厥主义,也叫“奥斯曼主义”,妄图建立一个奥斯曼苏丹统治下的,囊括从博斯普鲁斯海峡到阿尔泰的一切操突厥语的各民族的大帝国。这些民族主义,有的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已经产生

了一定的影响。

苏联、东欧剧变以后,该地区也出现了泛民族主义浪潮,影响着新独立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威胁着地区稳定。如:罗马尼亚谋求同前苏联的摩尔多瓦共和国实现合并和统一,同时还要求乌克兰归还1940年被苏联强行划过去的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地区;阿尔巴尼亚则积极支持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从塞尔维亚分裂出来,以便它将这一地区(包括黑山和马其顿境内)的所有阿尔巴尼亚人全部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大阿尔巴尼亚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则号召全世界的哈萨克人回归哈萨克人的“祖国”——哈萨克斯坦,从而改变本国的民族人口比例,

使哈萨克人在哈萨克斯坦占主体地位。

地区性民族矛盾的另一种表现是,超越民族、种族界限,以同一宗教信仰为

基础,谋求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表现为“宗教民族主义”。

宗教民族主义在一些政教合一的宗教表现突出,泛伊斯兰主义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伊斯兰世界的民族问题。特别需要警惕的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这是一种脱胎于泛伊斯兰主义的极端形式,主张“一切回到伊斯兰,一切回到《古兰经》。”它反对世俗文明,提倡输出伊斯兰革命,号召各国的穆斯林起来反对世俗政权,解放“被压迫”的穆斯林,蔑视既有的国际秩序,特别是以恐怖暴力作为实现自身目的的手段,直接冲击世俗政权,在伊斯兰教国家内部造成动荡,也给国际社会造成了极大威胁,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民族关系,形成了诸多的热点问题。这种

思潮也波及至我国部分地区,影响着我国部分地区的稳定。

(三)一国内部的民族问题

主要表现在大民族与小民族之间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个平等问

题。

综观世界上一些多民族国家,那里的民族矛盾激化,除历史的原因和外部势力干预的因素外,这些国家在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所犯的错误,是重要的

内部原因。

原苏联、东欧等多民族国家的解体,除西方大国长期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外,这些国家在民族政策方面所犯的错误是主要内因。在建国初期,苏联在列宁的领导下,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联合各族人民,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然而,后来苏联的民族政策开始逐渐背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推行大俄罗斯主义,否定少数民族的特点,人为地加速推进民族同化进程,致使民族之间关系十分紧张。到六、七十年代,苏联进一步宣布自己“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民族问题,从根本上不再承认民族问题的存在。而在实际政策中则大力推行大民族主义,人为地抹杀民族特点,严重挫伤了各民族人民的感情,为日后民族问题的大爆发埋下了隐患。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民族政策上从“极左”转向“极右”,结果助长了民族分离主义。后来在彻底否定社会主义、彻底否定共产党、彻底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中,长期受压抑的民族问题“突然”爆发出来,而长期以来对民族问题“视而不见”的苏联共产党人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现象也束手无策,苏联便在一夜之间宣告解体。

前面提到,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必须在解决社会总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社会总问题就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苏联就是在这个问题上脱离了实际,过高地判断了社会发展阶段,形成了僵化的、变形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这种条件下,在解决包括民族问题在内的社会总问题上必然过于简化,犯“极左”的错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违背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相比之下,我们党提出了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远见卓识。在1992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提出了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并从5个方面论述了民族问题长期

性的原因。这是我们正确认识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依据。

外部势力的干预使一些国家的民族政策脱离实际,引发严重后果。这种情况在冷战结束以后的非洲尤为突出。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势力为后盾,以经济援助为诱饵,插手非洲事务,推行“民主化”等,使非洲的边界冲突、部族仇杀、种族歧视等问题十分突出。其中以卢旺达和布隆迪的事件最令人震惊。1994年4月6日,卢旺达和布隆迪两国总统遭袭击同机遇难,由此引发了卢旺达胡图族人和图西族人持续3个月的民族大仇杀,其后又引起布隆迪国内胡图族人和图西族人的流血冲突。胡图和图西两个民族共居卢旺达和布隆迪,在这个国家是主体民族,在另一个国家则是少数民族。由于两国执政者不能

很好地处理民族关系,致使卢旺达和布隆迪自50年代以来分别发生过数次大的民族冲突,造成大批难民逃亡国外。由于西方多党民主制风潮的影响、外部势力的插手,以及人满为患和经济停滞的冲击,使这次大仇杀的爆发成为必然。卢旺达的仇杀使50至100万人死亡,200多万人逃往国外,200万人流离失所。而卢

旺达全国才只有750万人口。

我们再看看西方国家的民族问题。

种族主义、种族歧视是西方国家无法根除的社会顽症,西方一些国家的民族

问题突出表现在移民问题上。

自我标榜为“人权卫士”的西方各国,由于他们的阶级本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这些国家不仅在历史上曾经长期推行种族主义和同化主义政策,为民族问题播下了民族之间相互仇恨的种子,而且,自70年代以来实行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尽管对于传统的民族政策是一个进步,然而,他们仍然没有脱离开各民族、各种族之间相互“隔离”的阴影。种族主义、种族歧视的问题仍

然广泛地存在于当今西方国家。

西方国家的移民史,始终充满着征服与被征服的过程,并与此伴随着种族问题和移民问题。其中,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是当今世界比较典型的移民国家。这些国家都是殖民主义国家通过海外移民,建立殖民统治后形成的。移民国家的民族问题主要有:一是外来移民与土著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二是外来移民之

间的矛盾冲突。

美国洛杉矶种族冲突是美国的民族问题的突出反映。1992年4月在美国洛杉矶爆发的种族冲突,是一种新老移民之间的冲突。在持续3天的暴力冲突中,整个洛杉矶火光冲天,浓烟弥漫,全城陷入瘫痪和混乱之中。冲突的导火线是法院宣判残暴殴打黑人青年的白人警察无罪,但冲突却主要发生在黑人与亚裔美国人之间,最终酿成近27年来美国最大规模的种族冲突。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在许多黑人看来亚裔人抢走了他们的饭碗,从而引起黑人对亚裔人的不满和怨恨。但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黑人长期以来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黑人问题在美国不仅是一种含有强烈的肤色歧视现象的种族问题,也是近代以来对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最大的民族问题。现在的美国宪法虽然取消了种族隔离制,黑人在法律上也拥有与白人平等的权利,但是黑人依然处于被歧视的不公正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黑人在教育、就业领域里仍然受歧视和排挤,相对生活水平在下降。第二,与种族歧视、隔阂相关的暴力骚扰事件加剧着黑人与白人之间的

矛盾。近年来,三K 党死灰复燃,迫害黑人的暴力恐怖事件屡屡不绝。

在欧洲的西方国家中,民族成份相对单一,但是民族问题并不少。如英国的北爱尔兰问题、比利时的语言纠纷、西班牙的巴斯克人问题和加泰罗尼亚问题等,

在这部分国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以上仅对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作了一个最简单的概括,分析其

产生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5个方面:

第一,殖民主义统治所遗留下来的积怨和问题,是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产生的

历史根源。

第二,冷战结束后,为过去在两个超级大国争夺霸权掩盖下的民族问题的爆

发提供了机遇。

第三,各国在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导致民族问题的内在

原因。

第四,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产生的国际政治根源。

第五,经济全球化中的南北问题,是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产生的国际经济根源。

三、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基本趋势

去年科索沃危机爆发后,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一定要注意研究当今世界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同时要做好我们自己的民族和宗教工作。”研究世界民族问题,把握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大趋势,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解决好我们国内的民族问题,沿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理民族问题的道路继续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回顾20世纪的百年史,展望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世界民族问题普遍性、复杂性、长期性、国际性和重要性的特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会十分突出。

1. 普遍性。主要表现在:第一,这个世界是一个民族的世界,不是民族消亡的世界。民族分布的基本情况,有以下特点:(1)民族多,国家少;(2)多民族国家多,单一民族国家少;(3)跨界民族多;(4)民族人口的流动会越来越频繁,矛盾和磨擦随之增多。民族问题将广泛地存在于各个国家。第二,民族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国家关系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 复杂性。我国的民族问题十分复杂,主要表现在“八对矛盾交织在一起”。即: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交织在一起;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交织在一起;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落后的生活方式交织在一起;合法的民族宗教活动与非法的民族宗教活动交织在一起;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交织在一起。世界民族问题要比国内民族问题复杂得多,除上面讲的八对矛盾广泛存在以外,还有国家主权问题、领土问题、国家关系(多边关系、双边关系)问题、人权问题等等。

3.长期性。第一,民族问题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其产生、发展、融合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是客观规律,不能违背。通过强制同化、暴力和行政的手段,不可能使一个民族消亡,只能使民族问题更尖锐。第二,民族差异和民族特点长期存在,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民族问题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就决定了民族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美国那样高度发达的国家,通过“高压同化”和“熔炉”政策并没有磨灭其社会的多民族结构和多元文化,最后不得不走向“多元文化主义”。第三,要让各民族有充分的发展,才能有自觉的融合,有自觉的融合才有自然的消亡。解决民族问题要依靠高度的物质

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正如毛主席所说:“首先是阶级的消亡,然后是国家的消亡,最后才是民族的消亡”。

4.国际性。由一国内部的民族问题引发国际性的问题,甚至导致国际关系变化在近年来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第一,民族问题影响国际关系。科索沃问题是国内民族问题引发国际性问题的一个典型案例。它不但使巴尔干地区国家卷入进去,而且导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的武力干涉;俄罗斯的介入则体现了美国与俄罗斯的较量;美国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影响了中美关系。还有,1998年印度尼西亚发生针对华人的暴行后,不但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关注和中国人民的抗议,而且引起了海外华人的关注与抗议,变成了国际性的问题。第二,民族的宗教性和宗教的民族性使民族问题容易演变成国际性的问题。譬如,印度的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引起了世界伊斯兰国家的关注,变成了国际性的问题。第三,民族问题的国际性不等于民族问题的国际化。民族问题的国际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民族问题往往超出一国的范围,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二是民族问题已经成为国际上多民族国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民族问题国际化则是指一些西方国家利用民族、宗教问题,打着“民主”和“人权”的旗号,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干涉他国内政的一种手段。西方国家企图把中国西藏问题“国际化”就是一个例子。同时,民族分裂主义势力为了达到分裂的目的,与国外敌对势力勾结,极力推动民族、宗教问题国际化,则是危害国家统一的罪恶行径。

5.重要性。对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社会稳定、边疆巩固、经济发展和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由于国家关系日益广泛和密切的联系,一国内的民族问题尖锐,不仅其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受到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周边国家、整个地区乃至全球的稳定。民族问题无论是对多民族国家,还是对多民族的世界来说,其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二)在发展的总趋势上看,世界各国互相借鉴经验和教训,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从落后走向文明,世界民族问题的表现形式也逐步从冲突走向缓和。

解决民族问题的手段从对抗、冲突走向政治和谈是大势所趋,和平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力量,也终将被越来越多的民族所接受。依靠对抗、流血冲突,甚至是战争不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好办法,而应通过政治谈判、对话,达成谅解。南非通过谈判告别了野蛮的种族隔离制度;东、西德国实现了和平统一;巴以冲突和北爱尔兰问题最终是在谈判桌上取得重大进展;南北朝鲜经过近50年的对抗,开始走向和平谈判。当然,不排除在一定时期内一些民族问题可能会出现反复,出现新的冲突,但这不会改变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大趋势。

从封闭状态走向开放,增强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是历史进步的表现。二十世纪初,列宁曾预测,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在民族问题上有两个历史趋势。第一个趋势是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第二个趋势是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隔阂的被打破,资本、整个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

从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方式看,世界各国也在互相借鉴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尽管世界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冲突,有些国家还在发生武装政变等,但开放与交流,互相借鉴、互相合作有利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已成为各民族的共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特别是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一个民族不改革就没有希望,一个民族不开放就没有前途。因循守旧、自我封闭的民族不是文明的民族,不是进步的民族,不可能成为先进的民族。要走向文明、走向现代,就必须要改革,必须打破封闭的状态,进行开放。各民族只有在相互接触和交流中,才能解决相互间存在的问题。这是一种时代发展的趋势。

在借鉴处理民族问题经验和政策方面,“文化多元主义”政策和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西方移民国家越来越多地采用“文化多元主义”的政策,这是西方殖民者在经过对印第安人等土著民族残酷的驱赶、掠夺、屠杀政策之后,在土著民族的不断斗争和进步人士的呼吁下采取的较为文明的政策。传统的多民族国家则越来越多地采用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的政策,特别是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的成功,给世界其他多民族国家以极大的启示。我在统战部和民委经常接待一些外国的代表团,他们对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感兴趣。我出国访问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当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多民族国家在借鉴别国成功经验和总结失败教训的同时,会越来越紧密结合本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也会使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出现多样化的趋势。

(三)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最科学的理论,社会主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最好的制度。

原苏联和前南斯拉夫的解体使社会主义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使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期。但这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更不意味着无产阶级政党的失败。苏东剧变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造成的,并不说明马克思主义解决不了民族问题,社会主义解决不了民族问题。从本质上说,资本主义是不可能解决民族问题的。真正解决世界民族问题还是要靠马克思主义,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进入20世纪,世界已经被列强瓜分完毕。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出现在历史舞台,开创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相对立制度并存的国际格局,在世界帝国主义体系中打开一大缺口,为世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国际环境,在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和东方民族解放运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为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推翻帝国主义统治,最终解决民族殖民地问题开辟了广阔而现实的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使整个国际形势发生了有利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重大变化。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增强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因素。特别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出现,对世界的局势具有重大的影响。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发展,使广大殖民地各族人民进一步看到了反帝反殖民主义斗争的希望。在50年代、60年代,乃至7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55年在印尼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充分体现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强友好合作的精神,成为“万隆会议”基本精神,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顺利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民族自决权”、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主张已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广泛收录于《联合国宪章》等许多国际文件之中,成为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些重要思想,已对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在西方流行的多元文化主义及其政策规定,与这些国家历史上盛行的种族主义、同化主义相比,有积极的一面,如他们所强调的尊重保护弱小民族的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力求发挥各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等等。尽管与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有本质的区别,但他们或多或少地吸收了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经验。

原苏联是在沙俄帝国的废墟上,联合各族人民反抗列强武力干涉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壮大起来的。当时的沙皇俄国被列宁称为是“各民族人民的监狱”,那些长期受沙皇帝国的统治,对其殖民统治深恶痛绝的被压迫人民,能够与俄罗斯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民族平等的思想和所实施的民族平等的政策。那时的苏联曾经成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希望和效仿的榜样,并在各地播下了民族解放运动的种子。社会主义苏联的建立和迅速壮大就在于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与苏俄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原苏联领导人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在民族问题上,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理论,错误地估计了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势,致使大俄罗斯主义和同化政策盛行,最终在政治、经济和民族三重危机的作用下,导致国家解体。南斯拉夫与原苏联的情况一样,只不过是表现形式略有不同而已。

面对原苏联和东欧国家在民族问题上出现的严重局面,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实践,就是最好的例证。曾经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在许多方面与亚非各国的经历相似。这种相似的国情和经历,使这些国家的人民更加关注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更加珍惜新中国的经验。中国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上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成功范例。在民族问题方面,中国的民族理论最好;民族政策最好,最适合中国的实际;民族关系最好,建立了平等、团结和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风云变幻,苏东剧变,在社会主义陷入空前低潮的国际大环境中,中国的民族地区没有乱、整个中国没有乱。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坚持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了共产党的领导。

总结新中国走过来的50年的历程,总结我们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五个一”。这就是:高举一个旗帜,也就是说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在现阶段,就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突出一个中心,也就是说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坚持一个制度,也就是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一个大局,即维护各民族大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抓住一个关键,即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这些既是对过去民族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做好今后民族工作的关键所在。

有比较才有鉴别。综观世界民族问题,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决民族问题。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把民族工作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十分突出的地位,予以充分的重视。仅在90年代就召开了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特别是在1999年,在跨越千年、举国欢庆建国五十周年的时候,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国务院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

首都北京举办了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这“三件盛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少数民族的深切关怀,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将对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992年,在第一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在去年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跨世纪民族工作的行动纲领,并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下个世纪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是我国区域经济工作的重大举措,也是邓小平讲的两个大局在今天的体现,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作出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决策。朱基总理在讲西部大开发的时候曾经谈到,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考虑的是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民族因素,因为我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分布于西部地区,5个自治区全部在西部地区,而30个自治州中27个州地处西部地区,其余3个也享有“西部”的待遇;二是贫困因素,我国大部分特别是成片的贫困地区大都在西部,其中相当一部分又是少数民族地区;三是边境因素。没有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就没有边疆的稳定。我国2.1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大部分在西部地区,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发展边疆经济,对巩固边防,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部大开发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事业。西部大开发并不仅仅是西部的事情,而是包括东部和中部在内的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只有东西结合,中华民族才会振兴。

做为民族工作部门,我们应如何参与西部大开发,怎样才能做好新世纪的民族工作?我认为必须要把握好以下环节,概括起来,就是“五个三”:一为“三个代表”是解决好民族问题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党学说的新概括,是对历史事实的总结,是我国的社会制度和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性质所决定了的。坚持三个代表,加强党的领导,这是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做好新世纪民族工作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二为“三个有利于”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标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制定的政策、措施只要是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就可以大胆的试、大胆地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一步解放思想。

三为“三个引进”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途径。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广泛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多渠道、多方面地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创造条件。过去东部的发展靠的就是这“三个引进”。前不久我们去以色列访问,他们的发展依靠的也离不开“三个引进”。西部地区应在这方面大做文章。

四为“三个离不开”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原则。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要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及时解决西部大开发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为“三个文化结合发展”是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竞争力的要求。少数民族既要继承和发展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又要善于吸收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还要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和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一个民族如果只抱着自己过去传统的文化不放,是没有前途的。(责编:李小林 刘增林)

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李德洙

一、如何观察和研究当代世界的民族问题

如何观察和研究当代世界的民族问题,这是个方法论问题。关于什么是民族问题,江总书记在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总书记对民族问题“一个发展、三个关系”的论述,是全面的、完整的、深刻的。这个科

学论断适合国内的民族问题,也同样适合我们研究世界民族问题。

我认为,关于如何观察和研究中国的民族问题,有五个方面,即:从国际大环境来观察和研究中国的民族问题;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来观察和研究中国的民族问题;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环境,来观察和研究中国的民族问题;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观察和研究中国的民族问题;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高度来观察和研究中国的民族问题。这是观察和研究中国民

族问题的方法论。

观察和研究当代世界的民族问题,也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认识:

(一) 从国际政治变化发展的大环境中观察和研究世界民族问题

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局面已经被打破,但是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几个西方国家要主宰这个世界,要垄断这个世界,这是当今国际政治最重要的一个特点。不合理的国际政治格局,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造成国家关系和民族关系紧张、矛盾、冲突的主要根源。正如江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世界的

治与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立什么样的国际关系”。

早在20世纪初的时候,革命导师列宁就指出,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回顾二十世纪的世界历史进程,充分证明这个论断是正确的。

20世纪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世界政治格局发生过三次重大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帝国主义之间争夺殖民地的非正义的战争,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对殖民地的重新划分。其结果是“凡尔赛体系”——这一不平等的世界格局的形

成。

“一战”及“凡尔赛体系”所造成的结果是:第一,战争完全改变了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一战”使其他参战的列强,不是削弱了,就是消失了。美国在世界上的主导作用开始显露;第二,这个体制对欧洲地图的重新绘制,是在许多当事国不能参加,或者是参加了也无权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不可能体现民族的因素和历史的因素。在列强支配下所划分的新建和重组的国家边界,给这些国家留下了诸多的“民族碎片”和无穷的隐患。据统计,战后欧洲共有1681万人脱离了民族母体而成为它国的少数民族。“凡尔赛体系”创建人之一劳合·乔治承

认,在欧洲原来只有一个阿尔萨斯-洛林问题,新的边界确定之后,反而出现了几十个类似的问题。现在,在原苏联、东欧地区出现的尖锐复杂的民族问题,就

是这个体系留下的恶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发动的,是以非正义战争开始的,但战争的进程

逐渐使正义战胜邪恶,最后以正义的胜利而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在国际政治格局上,随着苏联所控制地区的各个国家相继实现了共产党执政的局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对抗已经将欧洲分成东、西两个地缘政治区域。东西方冷战历史开始了。

两极格局给民族问题带来的影响是:一方面,广大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建立了一系列独立的民族国家。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民族矛盾有所缓和;另一方面,有些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被美苏的霸权争夺所掩盖;同时,两极格局还制造了一些新的民族问题,为以后民族问题埋下了很多隐患。因此两极格局被打破后,这些民族问题就一下子爆发出来,并且非常激烈、广泛和严重。

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出现多极化发展的趋向。国际形势的发展呈现出两种倾向。一是科技的迅速发展,经济向全球化方向发展,各国间的相互依赖更加强化,合作的倾向增强;同时,过去长期受到两霸压制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原有的束缚,在国际事务中可以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自主性增强了。二是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使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实力、地位得到强化,加上美国经济连续几年的发展,经济实力也在增强,霸权主义膨胀。在国际关系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加倾向于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甚至不惜使用武力,以实现其独霸世界的野心。在今

后的一个时期内,国际事务中这两种倾向将长期并存,展开较量。

1985年,邓小平根据新的国际形势,明确指出,“发达国家欺侮落后国家的政治没有变”,列宁的理论没有过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战争的根源”的论点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对列宁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捍卫和发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与世界和平是根本对立的。它们要称霸世界、主宰世界,替代或剥夺各国的主权,替代和剥夺他们作为主权国家在国际上应该享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及各种权利,企图建立一种世界任它宰割的“新秩序”。它们提出了自己并不遵守的所谓“民主”、“人权”等口号,要推行“全球民主化”,要去保护别国的“人权”,这是霸权主义的政治纲领、政治宣言。在经济上,它们利用其经济实力推行“经济一体化”,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控制和掠夺,有时还利用政治手段,进行经济敲诈。在军事上,进行疯狂的扩军备战,在政治和经济手段不起作用的情况下,不惜使用武力入侵主权国家。

我们还要看到,国家的阶级性,社会的意识形态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地位。阶级性、意识形态不同,对于民族问题的认识、看法和处理方式也不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国家观、平等观、人权观和民族观、宗教观是不一样的。资产阶级的民族国家观把民族国家看作单一的主体民族缔造和拥有的国家,主张国内其他民族要放弃自身的民族特征而同化于主体民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原则把非主

体民族的成员作为独立的个人来看待,而无视他们的民族属性,因此仅仅侈谈他们的公民权利而拒绝承认他们的民族权利,诸如此类的观点,决定了他们在民族

政策的制定上所能达到的最大的限度。

就世界而言,一定的意识形态也对民族问题产生很大的影响。所谓意识形态就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潮。联系到人们所谈论的民族问题,自近代以来与民族问题相关的主要政治思潮分别有种族主义、同化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等等。在种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国家对一些种族和民族进行隔离和歧视,有时甚至不惜进行残酷的屠杀。当年,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吉卜赛人,所依据的就是种族主义的理论。同化主义虽然比种族主义是一个进步,但实质上仍然是民族歧视,同样给后人留下了无法弥合的创伤。多元文化主义仍然与真正

的民族平等有着很大的距离。

现在特别要警惕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造的一个新的霸权主义理论——“新干涉主义”,即“人权高于主权”,美国宣称“国家主权不如人权重要”,“我们不是为土地而战,而是为价值观念而战”,“必须对不干涉内政原则的重要方面加以限制”等等,这种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的“炮舰政策”的翻版。根据这种理论,他们可以对国际法进行粗暴的践踏,对伊拉克、南

斯拉夫等主权国家公开进行武装干涉,对我国的内部事务进行指责。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世界民族问题上,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新情况,对此,只有站在邓小平理论的高度,站在国际政治的高度上,对复杂的世界民族问题,

才能有清醒的政治头脑。

(二)从国际经济发展的新环境中观察和研究当代的世界民族问题

经济是一切社会问题的基础,民族问题也离不开这个基础。一个国外学者曾说过,政治上获得自由但经济上受奴役的人民终究会失去所有的自由,而经济上获得自由的人可以继续赢得政治上的独立。经济问题、利益问题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发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定性因素。正因为如此,经济问题始终是

影响世界民族问题的重要因素。

当代国际经济的最大特点是经济全球化或经济国际化。今天的全球化一方面表现在经济、科技和文化方面的先进性,将造福于人类,并为将来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它使落后国家和地区能够更多地接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取得更多的资金和机遇,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缩短与先进国家的距离,具有社会进步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全球化是实力的竞争,发达国家在统一的国际市场中,在资源、资金、信息、人才等主要生产要素方面占有优势,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方面,因此在不

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条件下,南北之间的矛盾和磨擦点增加。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占有了资金和技术的主导地位,这是近代以来国际经济力量对比的产物,但首先是帝国主义统治殖民地国家,进行经济剥削和掠夺的产物,包含着极大的不公平和不平等性。因此,从另一个角

度看,经济全球化也是西方新经济殖民主义向全球扩张的表现。这是在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大的民族不平等,形成了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的基本经济主线,是国际政治上的强权主义的经济基础。广大发展中国家尽管在政治上已经实现了解放和独立,但是剥削与反剥削,控制与反控制,垄断与反垄断,掠夺与反掠夺的斗争并没有结束,还在继续,而且会更激烈。总的来说,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实现

了经济上的发展和独立,才能取得平等和自由。

(三)从民族与宗教的紧密联系中观察和研究当代的世界民族问题

世界的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历来就有着特殊的密切的关系。从民族方面看,目前全世界有20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宗教方面看,据统计,在全世界的60亿人口中,大约有48亿人信仰宗教。其中: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有20多亿,伊斯兰教12亿,印度教8亿多,佛教3亿多。还有各种新的宗

教不断出现。有30来个国家宣布伊斯兰教为国教。

民族与宗教的紧密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民族的宗教性与宗教的民族

性问题。

民族的宗教性问题

自古以来,几乎找不到一个完全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世界上2000多个民族,有的民族全民信仰一种宗教;有的民族其成员信仰几种宗教;有的民族部分成员信仰宗教。宗教以民族文化或者是民族亚文化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各民族社会生活中,以致在民族文化的区别的要素中,宗教往往是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它与

民族心理素质、风俗习惯紧密相联。

民族与宗教的这种紧密的关系,使宗教自然会在各民族的政治生活及其对外关系中发挥其巨大的能量。在宗教共同体与民族共同体相一致的时候,它往往能促进全民族和国家内部的团结,在两者不一致的情况下,宗教又常常会影响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触发民族之间或国家之间的纷争。特别是在一些经济社会不发达的国家和民族,这个问题显得更加明显。这是因为宗教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往往意味着一种无形而巨大的感染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容易获得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可以鼓舞人们的政治热情和斗争勇气,成为民族斗争中一种特殊的

精神动力。无论是巴尔干地区,还是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地区都是如此。

宗教的民族性问题

宗教的民族性是指它与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相适应的方面。恩格斯说;“古代的一切宗教都是自发的部落宗教和后来的民族宗教,它们从民族的社会政治条件中产生,并和它们一起生长。宗教的这些基础一旦遭到破坏,沿袭的社会形式、继承的政治结构和民族独立一旦遭到毁灭,那么与之相适应的宗教也就崩溃。”(《马恩全集》第19卷,333页)像现在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这些超越个别民族和国家范围的世界宗教,都是建立在民族宗教的基础上,它们都是伴随着各个相应的帝国扩张而由民族宗教实现世界化的。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种普遍而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它包容着雕

塑、绘画、建筑的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也包含着各种传统的价值、观念及制度。尽管是同一种宗教,但是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譬如,中国的佛教与日本、韩国和泰国的佛教就不同。再如,中国佛教就分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小乘(傣传)佛教,分别表现出了汉族、藏族和傣族等民族

的文化特征。这就是宗教的民族性。

宗教与民族性的结合,有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殖民地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以宗教作为它们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大旗;另一方

面,宗教也往往成为挑起纠纷,引发事端的重要原因。

(四)从不断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当中观察和研究当代的世界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是在解决社会总问题的过程中解决民族问题。反过来,必须解决好民族问题,才能有利于解决社会总问题。这

是一个辩证的关系。我认为需要总结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

第一,认真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衰史。

为什么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垮台了,这和他们没有解决好民族问题有没有关系?为什么现在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这个低潮和解决民族问题有没有关系?需要认真、冷静的思考,这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解决好民族问题,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再兴起,并逐步形成新的高潮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 认真总结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对世界民族问题的重要影响。

许多研究民族问题的学者认为,在世界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大的民族主义浪潮。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是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反对封建主义,要求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和统一的国内市场。第二次民族主义浪潮是与帝国主义和殖民地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是亚非拉殖民地国家要求摆脱对宗主国政治、经济的依附关系,到20世纪70年代,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基本完成。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是在两极格局终结,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国际形势下发生的。总的来说,第一次、第二次民族主义浪潮是革命的、进步的。那么,如何评价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它的性质和国际社会的作用是什么?这需要很好的研究。这次民族主义浪潮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民族意识、宗教意识、独立意识

很强。

(五)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观察和研究当代的世界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作为普遍的、世界性的社会现象,历来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研究民族问题的理论、学术观点、政策主张多如牛毛,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这些理论虽然不乏有些合理成份,但是,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从总体上说,直到马克思主义产生前,它们都没有科学地解释民族问题的本质,没有指明解决民族问

题的正确道路。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始终十分关注世界民族问题的发展进程。《共产党

宣言》明确指出,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必须消灭现存的所有制关系,因为现存的所有制关系是造成一些民族剥削另一些民族的原因”,平等、团结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他们还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对

不同的民族问题提出并实施不同的主张。

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结合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提出了解决民族问题的五条原则:(1)“决不容许对任何民族实行任何哪怕是极轻微的压迫,决不容许任何一个民族享有任何特权”;(2)“要求政治意义上的民族自决的自由,即分离的自由”;(3)“要求国内各民族绝对平等,并且要求无条件的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4)“要求广泛的自治并实行区域自治,自治区域也应当根据民族特征来划分”;(5)大民族要以对自己的不平等来帮助少数民族实现事实上的平等。除了第二条适用于个别

无产阶级国家外,其他内容原则上适用于一切无产阶级国家。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基本框架。同时它的一些重要观点也日益被世界的许多国家、特别是亚非拉殖民地国家和人民所接受。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博大胸怀。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体现了三条原则:高度重视、实事求是、博大胸怀。1950年,中央访问团到少数民族地区访问之前,在如何对待过去历史上存在的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的问题时,毛主席、周总理说,你们这次到少数民族地区访问的时候,必须是以“赔礼道歉”和“还债心情”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我们既然接受了整个国家这个“家业”,还能不接受旧政权欠下的债务吗?老一辈革命家的生动比喻,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

的胸怀和勇气。

由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紧密联系,我们在认识世界民族问题的时候,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外,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其它部分。我们还必须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及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等

等,以指导我们的工作。

二、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的表现特点及原因

当今世界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但最主要、最基本的是以下几个矛盾:第一个是表现为相互激烈竞争的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即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叫西西矛盾;第二个是表现为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即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矛盾,叫南北矛盾;第三个是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叫东西矛盾;还有一个矛盾就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世界民族问题贯穿于这几个矛盾过程的始终。我们要认识当代世界民族问题,必须要认识这个世界是民族的世界,不是民族消亡的世界,民族的世界充满着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根据民族问题涉及的范围和影响

的程度,我把世界民族问题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全球性的民族问题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侵害其他主权国家的民族利益,引起世界人民反强权、反掠夺的斗争,这是当代全球性民族问题的主要矛

盾和突出表现。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以前基本上是东方冲击西方,亚洲冲击欧洲;在此以后则是西方冲击东方,欧洲冲击世界。1500年左右,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路的开通,西欧主要民族开始了对外殖民扩张。至20世纪初叶,世界已经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在全球范围内,世界的各民族被划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两个部分。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本世纪初世界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并对今天的世界民族问题仍存在重要的影响。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二战”后,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严重失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压力骤然加大。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甚嚣尘上,发展中国家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斗争成为世界民族问题的主

要表现形式。具体包括两方面:

一是东西矛盾影响世界民族问题。

东西矛盾的核心是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是世界和平问题。具体表现在民族问题上,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民族、宗教和领土问题推行霸权主义,由此构成了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人权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矛盾与对抗。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讲,就是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西化”和“分化”。原苏联解体后,西方发达国家明显加强了对中亚、西亚、东欧地区的渗透、控制,不断挑起新的矛盾,甚至进行直接的武力干涉。而这些地区恰恰又

是历史上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十分集中的热点地带。

1991年,在世界格局剧变的时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武装入侵伊拉克,关于这次战争的根本目的,一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炫耀武力,企图独霸世界;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争夺石油资源。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科索沃问题为借口,打着维护“人权”的幌子,对南斯拉夫实行狂轰滥炸。在这两次战

争中,西方国家企图重新霸占世界的本质暴露无遗。

二是南北矛盾影响民族问题。

南北矛盾是围绕着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展开的,其中的核心问题是贫困问题和发展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掠夺和经济制裁,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和贫困的根源,是历史上列强侵略和殖民统治的继续,包含着极大的不公平和不平等性。西方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势力,通过资本、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等各种形式,使用“经济制裁”等手段,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利益。无论是在联合国通过的决议,还是美国国会的决议,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既表现在双边关系中,也体现在多边关系中。为什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那么难,谈了13年,这里面的主要问题是西方国家的阻挠,他们不希望看到中国强大起来。美国对古巴、伊拉克、伊朗、

南斯拉夫等国的制裁,给这些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这些国家的人民

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二)地区性的民族问题

地区性的民族主义主要表现在泛民族主义方面。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在面对冷战后出现的庞大的西方霸权势力的压迫的情况下,企图通过“泛民族主义”,团结弱小的民族国家,形成一股势力,以改变民族命运和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如,在与西方对抗中产生的泛非主义,主张非洲和散居世界各地的的黑人共同反对种族歧视、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世界黑种人的大团

结。另一方面,是旧势力的代表企图重温过去封建帝国的美梦。

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曾经生活在同一个帝国或国家的民族,要求恢复、复兴原来的历史曾存在过的帝国或国家,出现了一系列“泛民族主义”。这个问题主要集中在中东、巴尔干、西亚等地区,以及前苏联、东欧地区和非洲大陆。这些地区的一些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建立过庞大的帝国,如阿拉伯帝国、波斯帝国、

奥斯曼帝国和沙皇俄国等。

但是,泛民族主义的主要原因,是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对比力量的失衡,使旧势力的代表企图恢复过去的封建帝国或者是法西斯帝国。如:泛日耳曼主义主张所有操德语或日耳曼语的人全都统一于一个政权之下,它曾经是希特勒纳粹政权推行侵略政策,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理论工具。泛突厥主义,也叫“奥斯曼主义”,妄图建立一个奥斯曼苏丹统治下的,囊括从博斯普鲁斯海峡到阿尔泰的一切操突厥语的各民族的大帝国。这些民族主义,有的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已经产生

了一定的影响。

苏联、东欧剧变以后,该地区也出现了泛民族主义浪潮,影响着新独立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威胁着地区稳定。如:罗马尼亚谋求同前苏联的摩尔多瓦共和国实现合并和统一,同时还要求乌克兰归还1940年被苏联强行划过去的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地区;阿尔巴尼亚则积极支持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从塞尔维亚分裂出来,以便它将这一地区(包括黑山和马其顿境内)的所有阿尔巴尼亚人全部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大阿尔巴尼亚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则号召全世界的哈萨克人回归哈萨克人的“祖国”——哈萨克斯坦,从而改变本国的民族人口比例,

使哈萨克人在哈萨克斯坦占主体地位。

地区性民族矛盾的另一种表现是,超越民族、种族界限,以同一宗教信仰为

基础,谋求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表现为“宗教民族主义”。

宗教民族主义在一些政教合一的宗教表现突出,泛伊斯兰主义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伊斯兰世界的民族问题。特别需要警惕的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这是一种脱胎于泛伊斯兰主义的极端形式,主张“一切回到伊斯兰,一切回到《古兰经》。”它反对世俗文明,提倡输出伊斯兰革命,号召各国的穆斯林起来反对世俗政权,解放“被压迫”的穆斯林,蔑视既有的国际秩序,特别是以恐怖暴力作为实现自身目的的手段,直接冲击世俗政权,在伊斯兰教国家内部造成动荡,也给国际社会造成了极大威胁,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民族关系,形成了诸多的热点问题。这种

思潮也波及至我国部分地区,影响着我国部分地区的稳定。

(三)一国内部的民族问题

主要表现在大民族与小民族之间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个平等问

题。

综观世界上一些多民族国家,那里的民族矛盾激化,除历史的原因和外部势力干预的因素外,这些国家在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所犯的错误,是重要的

内部原因。

原苏联、东欧等多民族国家的解体,除西方大国长期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外,这些国家在民族政策方面所犯的错误是主要内因。在建国初期,苏联在列宁的领导下,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联合各族人民,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然而,后来苏联的民族政策开始逐渐背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推行大俄罗斯主义,否定少数民族的特点,人为地加速推进民族同化进程,致使民族之间关系十分紧张。到六、七十年代,苏联进一步宣布自己“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民族问题,从根本上不再承认民族问题的存在。而在实际政策中则大力推行大民族主义,人为地抹杀民族特点,严重挫伤了各民族人民的感情,为日后民族问题的大爆发埋下了隐患。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民族政策上从“极左”转向“极右”,结果助长了民族分离主义。后来在彻底否定社会主义、彻底否定共产党、彻底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中,长期受压抑的民族问题“突然”爆发出来,而长期以来对民族问题“视而不见”的苏联共产党人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现象也束手无策,苏联便在一夜之间宣告解体。

前面提到,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必须在解决社会总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社会总问题就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苏联就是在这个问题上脱离了实际,过高地判断了社会发展阶段,形成了僵化的、变形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这种条件下,在解决包括民族问题在内的社会总问题上必然过于简化,犯“极左”的错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违背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相比之下,我们党提出了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远见卓识。在1992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提出了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并从5个方面论述了民族问题长期

性的原因。这是我们正确认识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依据。

外部势力的干预使一些国家的民族政策脱离实际,引发严重后果。这种情况在冷战结束以后的非洲尤为突出。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势力为后盾,以经济援助为诱饵,插手非洲事务,推行“民主化”等,使非洲的边界冲突、部族仇杀、种族歧视等问题十分突出。其中以卢旺达和布隆迪的事件最令人震惊。1994年4月6日,卢旺达和布隆迪两国总统遭袭击同机遇难,由此引发了卢旺达胡图族人和图西族人持续3个月的民族大仇杀,其后又引起布隆迪国内胡图族人和图西族人的流血冲突。胡图和图西两个民族共居卢旺达和布隆迪,在这个国家是主体民族,在另一个国家则是少数民族。由于两国执政者不能

很好地处理民族关系,致使卢旺达和布隆迪自50年代以来分别发生过数次大的民族冲突,造成大批难民逃亡国外。由于西方多党民主制风潮的影响、外部势力的插手,以及人满为患和经济停滞的冲击,使这次大仇杀的爆发成为必然。卢旺达的仇杀使50至100万人死亡,200多万人逃往国外,200万人流离失所。而卢

旺达全国才只有750万人口。

我们再看看西方国家的民族问题。

种族主义、种族歧视是西方国家无法根除的社会顽症,西方一些国家的民族

问题突出表现在移民问题上。

自我标榜为“人权卫士”的西方各国,由于他们的阶级本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这些国家不仅在历史上曾经长期推行种族主义和同化主义政策,为民族问题播下了民族之间相互仇恨的种子,而且,自70年代以来实行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尽管对于传统的民族政策是一个进步,然而,他们仍然没有脱离开各民族、各种族之间相互“隔离”的阴影。种族主义、种族歧视的问题仍

然广泛地存在于当今西方国家。

西方国家的移民史,始终充满着征服与被征服的过程,并与此伴随着种族问题和移民问题。其中,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是当今世界比较典型的移民国家。这些国家都是殖民主义国家通过海外移民,建立殖民统治后形成的。移民国家的民族问题主要有:一是外来移民与土著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二是外来移民之

间的矛盾冲突。

美国洛杉矶种族冲突是美国的民族问题的突出反映。1992年4月在美国洛杉矶爆发的种族冲突,是一种新老移民之间的冲突。在持续3天的暴力冲突中,整个洛杉矶火光冲天,浓烟弥漫,全城陷入瘫痪和混乱之中。冲突的导火线是法院宣判残暴殴打黑人青年的白人警察无罪,但冲突却主要发生在黑人与亚裔美国人之间,最终酿成近27年来美国最大规模的种族冲突。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在许多黑人看来亚裔人抢走了他们的饭碗,从而引起黑人对亚裔人的不满和怨恨。但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黑人长期以来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黑人问题在美国不仅是一种含有强烈的肤色歧视现象的种族问题,也是近代以来对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最大的民族问题。现在的美国宪法虽然取消了种族隔离制,黑人在法律上也拥有与白人平等的权利,但是黑人依然处于被歧视的不公正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黑人在教育、就业领域里仍然受歧视和排挤,相对生活水平在下降。第二,与种族歧视、隔阂相关的暴力骚扰事件加剧着黑人与白人之间的

矛盾。近年来,三K 党死灰复燃,迫害黑人的暴力恐怖事件屡屡不绝。

在欧洲的西方国家中,民族成份相对单一,但是民族问题并不少。如英国的北爱尔兰问题、比利时的语言纠纷、西班牙的巴斯克人问题和加泰罗尼亚问题等,

在这部分国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以上仅对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作了一个最简单的概括,分析其

产生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5个方面:

第一,殖民主义统治所遗留下来的积怨和问题,是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产生的

历史根源。

第二,冷战结束后,为过去在两个超级大国争夺霸权掩盖下的民族问题的爆

发提供了机遇。

第三,各国在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导致民族问题的内在

原因。

第四,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产生的国际政治根源。

第五,经济全球化中的南北问题,是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产生的国际经济根源。

三、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基本趋势

去年科索沃危机爆发后,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一定要注意研究当今世界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同时要做好我们自己的民族和宗教工作。”研究世界民族问题,把握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大趋势,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解决好我们国内的民族问题,沿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理民族问题的道路继续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回顾20世纪的百年史,展望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世界民族问题普遍性、复杂性、长期性、国际性和重要性的特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会十分突出。

1. 普遍性。主要表现在:第一,这个世界是一个民族的世界,不是民族消亡的世界。民族分布的基本情况,有以下特点:(1)民族多,国家少;(2)多民族国家多,单一民族国家少;(3)跨界民族多;(4)民族人口的流动会越来越频繁,矛盾和磨擦随之增多。民族问题将广泛地存在于各个国家。第二,民族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国家关系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 复杂性。我国的民族问题十分复杂,主要表现在“八对矛盾交织在一起”。即: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交织在一起;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交织在一起;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落后的生活方式交织在一起;合法的民族宗教活动与非法的民族宗教活动交织在一起;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交织在一起。世界民族问题要比国内民族问题复杂得多,除上面讲的八对矛盾广泛存在以外,还有国家主权问题、领土问题、国家关系(多边关系、双边关系)问题、人权问题等等。

3.长期性。第一,民族问题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其产生、发展、融合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是客观规律,不能违背。通过强制同化、暴力和行政的手段,不可能使一个民族消亡,只能使民族问题更尖锐。第二,民族差异和民族特点长期存在,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民族问题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就决定了民族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美国那样高度发达的国家,通过“高压同化”和“熔炉”政策并没有磨灭其社会的多民族结构和多元文化,最后不得不走向“多元文化主义”。第三,要让各民族有充分的发展,才能有自觉的融合,有自觉的融合才有自然的消亡。解决民族问题要依靠高度的物质

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正如毛主席所说:“首先是阶级的消亡,然后是国家的消亡,最后才是民族的消亡”。

4.国际性。由一国内部的民族问题引发国际性的问题,甚至导致国际关系变化在近年来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第一,民族问题影响国际关系。科索沃问题是国内民族问题引发国际性问题的一个典型案例。它不但使巴尔干地区国家卷入进去,而且导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的武力干涉;俄罗斯的介入则体现了美国与俄罗斯的较量;美国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影响了中美关系。还有,1998年印度尼西亚发生针对华人的暴行后,不但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关注和中国人民的抗议,而且引起了海外华人的关注与抗议,变成了国际性的问题。第二,民族的宗教性和宗教的民族性使民族问题容易演变成国际性的问题。譬如,印度的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引起了世界伊斯兰国家的关注,变成了国际性的问题。第三,民族问题的国际性不等于民族问题的国际化。民族问题的国际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民族问题往往超出一国的范围,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二是民族问题已经成为国际上多民族国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民族问题国际化则是指一些西方国家利用民族、宗教问题,打着“民主”和“人权”的旗号,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干涉他国内政的一种手段。西方国家企图把中国西藏问题“国际化”就是一个例子。同时,民族分裂主义势力为了达到分裂的目的,与国外敌对势力勾结,极力推动民族、宗教问题国际化,则是危害国家统一的罪恶行径。

5.重要性。对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社会稳定、边疆巩固、经济发展和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由于国家关系日益广泛和密切的联系,一国内的民族问题尖锐,不仅其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受到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周边国家、整个地区乃至全球的稳定。民族问题无论是对多民族国家,还是对多民族的世界来说,其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二)在发展的总趋势上看,世界各国互相借鉴经验和教训,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从落后走向文明,世界民族问题的表现形式也逐步从冲突走向缓和。

解决民族问题的手段从对抗、冲突走向政治和谈是大势所趋,和平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力量,也终将被越来越多的民族所接受。依靠对抗、流血冲突,甚至是战争不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好办法,而应通过政治谈判、对话,达成谅解。南非通过谈判告别了野蛮的种族隔离制度;东、西德国实现了和平统一;巴以冲突和北爱尔兰问题最终是在谈判桌上取得重大进展;南北朝鲜经过近50年的对抗,开始走向和平谈判。当然,不排除在一定时期内一些民族问题可能会出现反复,出现新的冲突,但这不会改变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大趋势。

从封闭状态走向开放,增强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是历史进步的表现。二十世纪初,列宁曾预测,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在民族问题上有两个历史趋势。第一个趋势是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第二个趋势是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隔阂的被打破,资本、整个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

从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方式看,世界各国也在互相借鉴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尽管世界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冲突,有些国家还在发生武装政变等,但开放与交流,互相借鉴、互相合作有利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已成为各民族的共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特别是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一个民族不改革就没有希望,一个民族不开放就没有前途。因循守旧、自我封闭的民族不是文明的民族,不是进步的民族,不可能成为先进的民族。要走向文明、走向现代,就必须要改革,必须打破封闭的状态,进行开放。各民族只有在相互接触和交流中,才能解决相互间存在的问题。这是一种时代发展的趋势。

在借鉴处理民族问题经验和政策方面,“文化多元主义”政策和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西方移民国家越来越多地采用“文化多元主义”的政策,这是西方殖民者在经过对印第安人等土著民族残酷的驱赶、掠夺、屠杀政策之后,在土著民族的不断斗争和进步人士的呼吁下采取的较为文明的政策。传统的多民族国家则越来越多地采用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的政策,特别是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的成功,给世界其他多民族国家以极大的启示。我在统战部和民委经常接待一些外国的代表团,他们对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感兴趣。我出国访问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当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多民族国家在借鉴别国成功经验和总结失败教训的同时,会越来越紧密结合本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也会使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出现多样化的趋势。

(三)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最科学的理论,社会主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最好的制度。

原苏联和前南斯拉夫的解体使社会主义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使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期。但这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更不意味着无产阶级政党的失败。苏东剧变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造成的,并不说明马克思主义解决不了民族问题,社会主义解决不了民族问题。从本质上说,资本主义是不可能解决民族问题的。真正解决世界民族问题还是要靠马克思主义,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进入20世纪,世界已经被列强瓜分完毕。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出现在历史舞台,开创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相对立制度并存的国际格局,在世界帝国主义体系中打开一大缺口,为世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国际环境,在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和东方民族解放运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为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推翻帝国主义统治,最终解决民族殖民地问题开辟了广阔而现实的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使整个国际形势发生了有利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重大变化。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增强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因素。特别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出现,对世界的局势具有重大的影响。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发展,使广大殖民地各族人民进一步看到了反帝反殖民主义斗争的希望。在50年代、60年代,乃至7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55年在印尼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充分体现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强友好合作的精神,成为“万隆会议”基本精神,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顺利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民族自决权”、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主张已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广泛收录于《联合国宪章》等许多国际文件之中,成为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些重要思想,已对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在西方流行的多元文化主义及其政策规定,与这些国家历史上盛行的种族主义、同化主义相比,有积极的一面,如他们所强调的尊重保护弱小民族的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力求发挥各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等等。尽管与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有本质的区别,但他们或多或少地吸收了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经验。

原苏联是在沙俄帝国的废墟上,联合各族人民反抗列强武力干涉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壮大起来的。当时的沙皇俄国被列宁称为是“各民族人民的监狱”,那些长期受沙皇帝国的统治,对其殖民统治深恶痛绝的被压迫人民,能够与俄罗斯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民族平等的思想和所实施的民族平等的政策。那时的苏联曾经成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希望和效仿的榜样,并在各地播下了民族解放运动的种子。社会主义苏联的建立和迅速壮大就在于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与苏俄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原苏联领导人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在民族问题上,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理论,错误地估计了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势,致使大俄罗斯主义和同化政策盛行,最终在政治、经济和民族三重危机的作用下,导致国家解体。南斯拉夫与原苏联的情况一样,只不过是表现形式略有不同而已。

面对原苏联和东欧国家在民族问题上出现的严重局面,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实践,就是最好的例证。曾经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在许多方面与亚非各国的经历相似。这种相似的国情和经历,使这些国家的人民更加关注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更加珍惜新中国的经验。中国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上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成功范例。在民族问题方面,中国的民族理论最好;民族政策最好,最适合中国的实际;民族关系最好,建立了平等、团结和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风云变幻,苏东剧变,在社会主义陷入空前低潮的国际大环境中,中国的民族地区没有乱、整个中国没有乱。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坚持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了共产党的领导。

总结新中国走过来的50年的历程,总结我们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五个一”。这就是:高举一个旗帜,也就是说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在现阶段,就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突出一个中心,也就是说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坚持一个制度,也就是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一个大局,即维护各民族大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抓住一个关键,即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这些既是对过去民族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做好今后民族工作的关键所在。

有比较才有鉴别。综观世界民族问题,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决民族问题。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把民族工作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十分突出的地位,予以充分的重视。仅在90年代就召开了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特别是在1999年,在跨越千年、举国欢庆建国五十周年的时候,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国务院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

首都北京举办了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这“三件盛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少数民族的深切关怀,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将对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992年,在第一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在去年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跨世纪民族工作的行动纲领,并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下个世纪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是我国区域经济工作的重大举措,也是邓小平讲的两个大局在今天的体现,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作出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决策。朱基总理在讲西部大开发的时候曾经谈到,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考虑的是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民族因素,因为我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分布于西部地区,5个自治区全部在西部地区,而30个自治州中27个州地处西部地区,其余3个也享有“西部”的待遇;二是贫困因素,我国大部分特别是成片的贫困地区大都在西部,其中相当一部分又是少数民族地区;三是边境因素。没有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就没有边疆的稳定。我国2.1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大部分在西部地区,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发展边疆经济,对巩固边防,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部大开发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事业。西部大开发并不仅仅是西部的事情,而是包括东部和中部在内的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只有东西结合,中华民族才会振兴。

做为民族工作部门,我们应如何参与西部大开发,怎样才能做好新世纪的民族工作?我认为必须要把握好以下环节,概括起来,就是“五个三”:一为“三个代表”是解决好民族问题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党学说的新概括,是对历史事实的总结,是我国的社会制度和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性质所决定了的。坚持三个代表,加强党的领导,这是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做好新世纪民族工作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二为“三个有利于”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标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制定的政策、措施只要是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就可以大胆的试、大胆地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一步解放思想。

三为“三个引进”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途径。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广泛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多渠道、多方面地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创造条件。过去东部的发展靠的就是这“三个引进”。前不久我们去以色列访问,他们的发展依靠的也离不开“三个引进”。西部地区应在这方面大做文章。

四为“三个离不开”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原则。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要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及时解决西部大开发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为“三个文化结合发展”是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竞争力的要求。少数民族既要继承和发展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又要善于吸收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还要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和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一个民族如果只抱着自己过去传统的文化不放,是没有前途的。(责编:李小林 刘增林)


相关文章

  • 高一政治教学计划
  • 高一政治教学计划 第一周(2.13---2.19)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 1.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的含义、国家的性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2)正确掌握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表现。 (3)理解我国民主职能和专政职能关系(即民主 ...

  • 邓小平理论学习心得
  •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特征相结合的新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败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 ...

  • 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22)
  • 人类智慧的一座"灯塔"━━深刻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类的智慧无有穷尽.科学技术作为这种智慧的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经过无数科学家们的艰辛努力,正在不断地透过层层叠嶂照耀到更高的群峰之上."这是江泽民同志1998年11月出访俄罗斯,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演讲中 ...

  • 关于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
  • “少年强则国强”,当代青少年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关系到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形成,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为了能够走进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清晰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如实的反映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小组利用五一假期期间 ...

  • 新形势下学习十七大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体会
  •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其中,关于"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 ...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时代的要求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深刻认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特征和要求,大力推进党员先进性教育,确保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 时代发展对我们党和党员的新 ...

  •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新世纪,中国高校学生面对世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将发生新的革命性突破,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各国确立道德教育目标的共同特点是:追随时代,适应信息社会.各国都把爱国主义教育,合格公民教育,个性品德教育作 ...

  • 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笔记和体会2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深刻认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特征和要求,大力推进党员先进性教育,确保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 时代发展对我们党和党员的新 ...

  • 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幼儿文化建设的根本
  •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这段高瞻远瞩的精辟论述,不仅对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也为幼儿文化建设揭示出了一个活水之源,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创新之路. 一.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本方向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又培育了伟大 ...

  • 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15)
  • [center]丰富精神世界 增强精神力量━━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enter] 面对新的世纪.新的任务,如何创造性地繁荣和发展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党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center]思潮激荡看主流[/center] 在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