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上创新教学浅析

思想品德课上创新教学浅析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首要学科,对其学习得好与否,将关系到学生的品格、态度甚至人生的成败。本文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深入探析,并提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以期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推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纵观初中思想品德七至九年级的教材的内容,其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其适应新环境、新生活的能力;(二)教会学生道德规范与交往常识从而增强其交往与合作技能;(三)组织学生学习国家基本法律法规知识和各种制度规章,增强其法律法规意识,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行为习惯,明确权利与义务,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四)帮助学生了解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增进其爱国热情和为国奉献的精神;(五)进行理想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指引学生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通向理想的人生之路。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否学好思想品德课关系到学生的品格、态度甚至人生的成败。。

1.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首要学科,对其学习得好与否,将关系到学生的品格、态度甚至人生的成败。但目前初中思想品

德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1.1教材中的插图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既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乏味,也不利于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插图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 而且发挥了教材中文字所不能发挥的作用, 并以形象生动, 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信息, 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 想象, 思维, 分析, 综合等方面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很多教师却忽视了它的这些功能,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深入分析,只是走马观花式地带领学生浏览。

1.2正文与辅助材料在教学中没能得到高效整合。教材中的辅助材料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它是用于巩固、迁移、拓展学科知识和增强应用能力的教学辅助材料。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或让正文失去了其中心地位,把握不了重点,主次不分;或抛弃辅助材料,只让正文孤立存在,使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利于学生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

1.3教材内外资源缺乏有机结合。教材中的资源包括正文、插图、说明材料、名言警句、案例分析材料、思考练习等;教材之外的资源是指教师自己收集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时政热点及相关练习题。教材中的资源固然重要,在教学中不容忽视;而教材之外资源更能结合实际、联系时政,也值得重视。尤其是地处偏远山区的农村中学,信息相对溃泛,学生手中的课外资料不多,及时获取时事政治热点的途径也不多,教师更应该多加收集,在教学中多将其联系到

相关知识点当中来。然而在教学中,政治老师们或只顾教材中的事例和练习,不贴近学生实际,不联系实际生活;或偏离教材,只谈教材之外的事例,安排教材之外的练习,本末倒置;有些甚至连教材中的资源都没有充分运用,更不谈自己收集的教学资源,本末皆未顾及。

1.4思品教学的能力培养功能和德育功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初中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这三大目标同等重要,而在实际教学中,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却往往得不到高度重视,不能高效实现。政治学科本身就是育人思想、培养感情、陶冶情操、授人知识的学科,可以说是德育功能最强的一门课程,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力度直接关系学生的思想成长、人格品质和人生态度。然而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为教而教,为表面上的完成教学计划而教,采用填鸭式的方法满堂向学生灌输教材中的知识点,而这恰恰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淡化了能力、感情的培养、品德的教育。虽然,素质教育已早就提倡,大家对其理念也都并不陌生。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却仍然沉浸在应试教育的观念当中,将思想政治教学视为单一的思想、政治常识的灌输,教材观点的简单传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却不在老师们的教学计划中。因为他们还是不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还是将高分的培养视为他们教学的首要任务。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是高谈阔论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简单地告诉学生书上是这样说的那样说的,但对学生在的思想上、行为上的实际存在

问题却不加以重视。这样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就是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淡化了能力、感情的培养、品德的教育的原因,也是导致高分低能、分高则德不高的原因。

2.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策略

课程改革在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教学低效甚至无效。提升教学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而思想品德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学科,鉴于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 结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教师应该怎样正确引导学生学好这门学科呢?对此,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粗浅之见。即,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并重”。

2.1图文并重育人思想。在诸多说明方法中,图像图片说明生动、形象且直观地说明问题、突出观点。新版本的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图片加以说明文中的观点、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地运用插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它们,总结出它们所反映的内容。例如,我在教学九年级教材(人教版)“循环利用资源”时,在没有引导学生观察“生态农业图”之前,学生一头雾水,在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态农业图”后,学生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既循环利用资源,又保护环境:酒糟本是废物,却变成鱼的好饲料;鱼塘中的塘泥本也是废物,却变成葡萄树的好肥料;葡萄又可以酿酒。这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用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再者,中学生对图画图片的浓厚兴趣亦不减小学时代,充分利用插图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将插图与课文内容有

机结合起来,让它们共同筑成易于学生掌握的新知。

2.2正文与辅助文并重。新教材中,一节内容主要由正文部分、插图、案例部分和“相关链接”的说明材料部分等构成。正文部分用以陈述观点与概念,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案例部分列举相关的典型事例对正文中的观点和概念加以论证;相关链接材料则对正文中的观点和概念作补充说明,后两个部分的辅助作用亦不容忽视。若教师只注重正文部分的教学,而忽视了辅助材料部分的教学,就难以让学生将正文中的观点理解透彻,学生也不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对文中的观点有种“从天而降”的感觉,更不能正确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我在教学九年级教材(人教版)“我国人口现状与特点”时,从“相关链接”的数据中让学生总结出我国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等特点,如:材料中的我国有8亿多人口生活在农村就说明了农村人口多的特点。若没有这具体的数据,学生就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将正文与辅助并重,是帮助学生理解文中观点、运用文中知识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极佳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我们先提出观点再分析说明,还是从事例中总结而得出结论呢?这也是值得我们思想品德教学一线的教师深思的问题,我们应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择其最佳方式,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知识面不广,生活阅历贫乏,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难以用所学知识去处理。纵观历年的初中思想品德考试考查情况,学生失分率最高的就是材料分析说明题,甚至,有些学生对材料分析说明

题产生了恐惧心理,这可是学习之“大忌”。因此,为提高学生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品德教学更不可忽视辅助材料部分的教学。

2.3教材内外事例并重。教材中的事例典型且说明指向明确,教材之外的生活实例、实政事例既能说明问题又不乏鲜活。然而在教学中,有的教师重书本事例而轻课外事例,有的教师重课外事例而轻书本事例,二者各具其短。首先,教学要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不能离开教材进行教学,学生也不能离开教材而学。只重课外事例而轻教材内容,会使学生只记起课外新鲜的事例,对文中所列举的例子则不以理解,以致教学的又一“大忌”——本末倒置。因此,教材中所列举的事例教师都应引导学生掌握它。其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就是授予学生用头脑中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政治的眼光看时事。只重教材实例而离开生活实际,有碍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有碍于学生对新近时事的了解,以致学生不能将生活实际、社会时事与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例如,我在教学九年级教材(人教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时,由于学生对近年来台湾问题发展的趋势不甚了解,教材中也没有作详细介绍,只概括性地提到实现完全统一的历史潮流,以致学生对这一历史潮流不理解。为突出这一趋势,我举了“两岸包机实现直飞”等“大三通”的实现、“2008年后,时任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等访问大陆,共谋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等近几年的时事,使学生理解最终实现统一理是大势所趋。因此,在教学书本事例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多了解生活、多了解时事,

并用所学知识加以评析。农村边远地区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对时政热点知之甚少。在教学时,教师将时政热点融入其中是十分必要的。但这必须在以教材为中心的前提下进行。因此,课内事例与课外时政二者,教师应两者兼顾,不偏不倚,且要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

2.4.课内外练习并重。课堂练习是学生对新知识和答题思维的训练;课后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二者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都不可忽视。然而,一些教师往往将思想品德课堂视为其单独演讲的台,教材中的思考问题大多自问自答,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自由发挥的空间,因而造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当他们面对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时,便不知从何思考,无从作答;当他们面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更是不知所措。新版本教材增加了很多“小栏目”并都附有一些思考题,这是新版教材的一大亮点,充分利用好它对我们的教学是很有帮助的。例如,我在教学九年级教材(人教版)“学会理财,合理消费”时,启发学生用理性消费等相关知识点独立思考:“一些同学拥有某件名牌商品,怂恿你也买,你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学生很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并从中锻炼其思维。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利资源,精心组织学生探究“小栏目”中的问题,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锻炼他们的答题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样,也有教师不够重视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讲解,以致学生在课堂上似乎收获了不少知识,过后又知之甚少。这是由于初中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还不高,缺乏课后复习巩固的意识,而教师并

没有安排课后相应的任务加以巩固。因此,教师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总结课堂的得失,以便及时查缺补漏。

2.5.知识传授与情感培养并重。思想品德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授予学生基本生活常识、法律规范、国情国策等知识的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和为人处事之道。因此,在教学中,要在传授新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真正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指引学生塑造自信、自强、坚实、成熟的美好人生。

总之,要真正达到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当顾教材中的图片和文本,兼顾正文和辅助材料,兼顾教材事例和课外生活典型实例及社会时事,兼顾课堂和课后练习,兼顾知识传授和情感培养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崔景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书思想品德九年级教材》全一册[s], 2008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336.

思想品德课上创新教学浅析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首要学科,对其学习得好与否,将关系到学生的品格、态度甚至人生的成败。本文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深入探析,并提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以期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推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纵观初中思想品德七至九年级的教材的内容,其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其适应新环境、新生活的能力;(二)教会学生道德规范与交往常识从而增强其交往与合作技能;(三)组织学生学习国家基本法律法规知识和各种制度规章,增强其法律法规意识,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行为习惯,明确权利与义务,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四)帮助学生了解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增进其爱国热情和为国奉献的精神;(五)进行理想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指引学生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通向理想的人生之路。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否学好思想品德课关系到学生的品格、态度甚至人生的成败。。

1.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首要学科,对其学习得好与否,将关系到学生的品格、态度甚至人生的成败。但目前初中思想品

德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1.1教材中的插图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既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乏味,也不利于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插图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 而且发挥了教材中文字所不能发挥的作用, 并以形象生动, 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信息, 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 想象, 思维, 分析, 综合等方面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很多教师却忽视了它的这些功能,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深入分析,只是走马观花式地带领学生浏览。

1.2正文与辅助材料在教学中没能得到高效整合。教材中的辅助材料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它是用于巩固、迁移、拓展学科知识和增强应用能力的教学辅助材料。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或让正文失去了其中心地位,把握不了重点,主次不分;或抛弃辅助材料,只让正文孤立存在,使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利于学生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

1.3教材内外资源缺乏有机结合。教材中的资源包括正文、插图、说明材料、名言警句、案例分析材料、思考练习等;教材之外的资源是指教师自己收集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时政热点及相关练习题。教材中的资源固然重要,在教学中不容忽视;而教材之外资源更能结合实际、联系时政,也值得重视。尤其是地处偏远山区的农村中学,信息相对溃泛,学生手中的课外资料不多,及时获取时事政治热点的途径也不多,教师更应该多加收集,在教学中多将其联系到

相关知识点当中来。然而在教学中,政治老师们或只顾教材中的事例和练习,不贴近学生实际,不联系实际生活;或偏离教材,只谈教材之外的事例,安排教材之外的练习,本末倒置;有些甚至连教材中的资源都没有充分运用,更不谈自己收集的教学资源,本末皆未顾及。

1.4思品教学的能力培养功能和德育功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初中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这三大目标同等重要,而在实际教学中,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却往往得不到高度重视,不能高效实现。政治学科本身就是育人思想、培养感情、陶冶情操、授人知识的学科,可以说是德育功能最强的一门课程,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力度直接关系学生的思想成长、人格品质和人生态度。然而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为教而教,为表面上的完成教学计划而教,采用填鸭式的方法满堂向学生灌输教材中的知识点,而这恰恰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淡化了能力、感情的培养、品德的教育。虽然,素质教育已早就提倡,大家对其理念也都并不陌生。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却仍然沉浸在应试教育的观念当中,将思想政治教学视为单一的思想、政治常识的灌输,教材观点的简单传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却不在老师们的教学计划中。因为他们还是不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还是将高分的培养视为他们教学的首要任务。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是高谈阔论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简单地告诉学生书上是这样说的那样说的,但对学生在的思想上、行为上的实际存在

问题却不加以重视。这样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就是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淡化了能力、感情的培养、品德的教育的原因,也是导致高分低能、分高则德不高的原因。

2.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策略

课程改革在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教学低效甚至无效。提升教学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而思想品德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学科,鉴于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 结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教师应该怎样正确引导学生学好这门学科呢?对此,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粗浅之见。即,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并重”。

2.1图文并重育人思想。在诸多说明方法中,图像图片说明生动、形象且直观地说明问题、突出观点。新版本的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图片加以说明文中的观点、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地运用插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它们,总结出它们所反映的内容。例如,我在教学九年级教材(人教版)“循环利用资源”时,在没有引导学生观察“生态农业图”之前,学生一头雾水,在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态农业图”后,学生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既循环利用资源,又保护环境:酒糟本是废物,却变成鱼的好饲料;鱼塘中的塘泥本也是废物,却变成葡萄树的好肥料;葡萄又可以酿酒。这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用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再者,中学生对图画图片的浓厚兴趣亦不减小学时代,充分利用插图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将插图与课文内容有

机结合起来,让它们共同筑成易于学生掌握的新知。

2.2正文与辅助文并重。新教材中,一节内容主要由正文部分、插图、案例部分和“相关链接”的说明材料部分等构成。正文部分用以陈述观点与概念,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案例部分列举相关的典型事例对正文中的观点和概念加以论证;相关链接材料则对正文中的观点和概念作补充说明,后两个部分的辅助作用亦不容忽视。若教师只注重正文部分的教学,而忽视了辅助材料部分的教学,就难以让学生将正文中的观点理解透彻,学生也不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对文中的观点有种“从天而降”的感觉,更不能正确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我在教学九年级教材(人教版)“我国人口现状与特点”时,从“相关链接”的数据中让学生总结出我国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等特点,如:材料中的我国有8亿多人口生活在农村就说明了农村人口多的特点。若没有这具体的数据,学生就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将正文与辅助并重,是帮助学生理解文中观点、运用文中知识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极佳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我们先提出观点再分析说明,还是从事例中总结而得出结论呢?这也是值得我们思想品德教学一线的教师深思的问题,我们应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择其最佳方式,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知识面不广,生活阅历贫乏,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难以用所学知识去处理。纵观历年的初中思想品德考试考查情况,学生失分率最高的就是材料分析说明题,甚至,有些学生对材料分析说明

题产生了恐惧心理,这可是学习之“大忌”。因此,为提高学生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品德教学更不可忽视辅助材料部分的教学。

2.3教材内外事例并重。教材中的事例典型且说明指向明确,教材之外的生活实例、实政事例既能说明问题又不乏鲜活。然而在教学中,有的教师重书本事例而轻课外事例,有的教师重课外事例而轻书本事例,二者各具其短。首先,教学要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不能离开教材进行教学,学生也不能离开教材而学。只重课外事例而轻教材内容,会使学生只记起课外新鲜的事例,对文中所列举的例子则不以理解,以致教学的又一“大忌”——本末倒置。因此,教材中所列举的事例教师都应引导学生掌握它。其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就是授予学生用头脑中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政治的眼光看时事。只重教材实例而离开生活实际,有碍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有碍于学生对新近时事的了解,以致学生不能将生活实际、社会时事与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例如,我在教学九年级教材(人教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时,由于学生对近年来台湾问题发展的趋势不甚了解,教材中也没有作详细介绍,只概括性地提到实现完全统一的历史潮流,以致学生对这一历史潮流不理解。为突出这一趋势,我举了“两岸包机实现直飞”等“大三通”的实现、“2008年后,时任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等访问大陆,共谋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等近几年的时事,使学生理解最终实现统一理是大势所趋。因此,在教学书本事例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多了解生活、多了解时事,

并用所学知识加以评析。农村边远地区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对时政热点知之甚少。在教学时,教师将时政热点融入其中是十分必要的。但这必须在以教材为中心的前提下进行。因此,课内事例与课外时政二者,教师应两者兼顾,不偏不倚,且要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

2.4.课内外练习并重。课堂练习是学生对新知识和答题思维的训练;课后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二者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都不可忽视。然而,一些教师往往将思想品德课堂视为其单独演讲的台,教材中的思考问题大多自问自答,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自由发挥的空间,因而造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当他们面对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时,便不知从何思考,无从作答;当他们面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更是不知所措。新版本教材增加了很多“小栏目”并都附有一些思考题,这是新版教材的一大亮点,充分利用好它对我们的教学是很有帮助的。例如,我在教学九年级教材(人教版)“学会理财,合理消费”时,启发学生用理性消费等相关知识点独立思考:“一些同学拥有某件名牌商品,怂恿你也买,你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学生很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并从中锻炼其思维。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利资源,精心组织学生探究“小栏目”中的问题,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锻炼他们的答题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样,也有教师不够重视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讲解,以致学生在课堂上似乎收获了不少知识,过后又知之甚少。这是由于初中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还不高,缺乏课后复习巩固的意识,而教师并

没有安排课后相应的任务加以巩固。因此,教师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总结课堂的得失,以便及时查缺补漏。

2.5.知识传授与情感培养并重。思想品德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授予学生基本生活常识、法律规范、国情国策等知识的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和为人处事之道。因此,在教学中,要在传授新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真正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指引学生塑造自信、自强、坚实、成熟的美好人生。

总之,要真正达到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当顾教材中的图片和文本,兼顾正文和辅助材料,兼顾教材事例和课外生活典型实例及社会时事,兼顾课堂和课后练习,兼顾知识传授和情感培养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崔景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书思想品德九年级教材》全一册[s], 2008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336.


相关文章

  • 20XX年-20XX年度下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总结
  • 我们教研组以学校工作总体思路为依据,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创设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开拓创新,使教研组工作再上新台阶。 1、处理好常规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关系。 近一年来, 吴玉梅老师有文章发表于《文科爱好者》,并有一篇文章获省级三等奖;敖静有一篇文 ...

  • 十佳师德标兵事迹材料
  • 十佳师德标兵事迹材料 12个年头,他依然在那三尺讲台上乐此不疲:xx年头,他依然和一帮学生打成一片--严谨治学.潜心教研.心系学生.帮困助难,"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最真实的写照,外语系教师廉x昌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着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 对教学负责.对学生负责是教师的神 ...

  • 黄河防汛工作"五落实"新措施浅析
  • 抓好防汛"五落实"工作是搞好防汛工作的关键,是保证防洪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长期以来防汛工作中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只有把防汛工作做的充分.具体.真实细致.到位,才能防患于未然.近年来,由于小浪底水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黄河没有发生过大的洪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

  • 丰玉梅 :浅析用"三个代表"思想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 摘 要:如何在新形势下,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帮助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三个代表"思想的现实意义,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在思想和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已成为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在此结合自身工作中的体会对新时期的学生党建工作 ...

  • 德育实效性与班主任教育艺术创新学习汇报
  • x月x日,我们xx一行10人赴上海参加了"全国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与班主任教育艺术创新专题研讨会"学习.现将这次学习参观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我们先后聆听了下列讲座,上海xx区教育学院德育室严明主任的<比德于玉--浅析中国玉文化与师德修养>.江苏省xx市 ...

  •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 1 浅谈网络时代的市场营销 2 民营(或 家族)企业成长的实质和原因分析 3 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改进的思考 4 我国现阶段企业绩效考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 浅析当前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6 网络营销及其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 7 浅议商业银行管理创新 8 浅析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9 探讨深化国企改革 ...

  • 浅析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党员先进性的体现和发展
  • 浅析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党员先进性的体现和发展 共产党员,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作为“三个代表”坚定不移的实践者,就应该成为群众的楷模,在企业里当一名“好职工”。当一名“好职工”,就要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推进企业的发展,为社会进步多作贡献。那么,作为基层党 ...

  • 浅析新时期水利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形象体现
  • 党章对党的性质作了表述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坚持党的先进性是由党 ...

  • 计算机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下面,我就任现职以来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基本情况 男,1970年出生,1990年于湖州师专数学教育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官堂中学,1996年调动到西塘中学,至今已近20年教龄。参加工作头6年担任数学课教学,从1997年开始任教信息技术课。xx年我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 ...

  • 浅析写好科技论文的五个要素
  • 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处于转折、发现和革命的时期,像本世纪之初量子论诞生那种充满重大发现的年代;像四十年代未至五十年代初发明晶体管的年代,像五十年代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从而开创分于生物学的激动人心的时期,创新是一种科学发现,它必将开创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对人类的认识在哲学的高度上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这些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