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物质及其化学反应的分类

第3讲 物质及其化学反应的分类

[考纲要求] 1.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的概念,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 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3.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 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5. 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

1. 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 、 或 构成的。 (2)元素:具有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组成⎧

元素――→⎨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的状态。 (5)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

2. 同素异形体

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 变化。

3. 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

(2)混合物:

题组一 组成物质的微粒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出理由。 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③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④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 ⑤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⑥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⑦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2. 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 ) A .NO 、C 2H 5OH 、HNO 3、I 2 B .CaO 、N 2、HCl 、H 2O C .NH 3、H 2S 、Si 、CO

D .CO 2、SiO 2、CH 3COOH 、H 2SO 4 题组二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方法

3. 下列物质中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 ) A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 .只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C .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D .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

4. 关于某混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组成元素一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 B .构成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 .构成物质一定是单质 D .构成物质可能只有一种元素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 ) ①冰水混合物 ②爆鸣气 ③铝热剂 ④普通玻璃 ⑤水玻璃 ⑥漂白粉 ⑦二甲苯 ⑧TNT ⑨溴苯 ⑩C 5H 10 ⑪含氧40%的氧化镁 ⑫花生油 ⑬福尔马林 ⑭密封保存的NO 2气体

A .②③④⑥ B .⑦⑩ C .①⑧⑨ D .①④⑧⑨

常见混合物: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 ;②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

淀粉等) ;③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等。

考点二 物质的分类

1. 简单分类法概述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2)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进行,“ 2. 分类法

常用的两种是 法和 法。

由于物质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也就是说对某一物质而言就可以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对于下列几种盐:Na 2SO 4、Na 2CO 3、NaCl 、K 2SO 4、K 2CO 3、KCl ,你认为可怎样进行分类?

3. 熟记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注意 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 2O 7为酸性氧化物、Al 2O 3为两性氧化物、Na 2O 2为过氧化物) 。

(2)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 2O 7) ;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NO ) 。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 2、Fe 2O 3) 。 (4)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 2O]。

深度思考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③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Na 2O 和Na 2O 2均能与H 2O 反应生成NaOH ,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⑥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题组一 明确分类依据,正确判断物质分类

1.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 A .H 2O 、HCOOH 、Cu 2(OH)2CO 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B .HClO 、H 2SO 4(浓) 、HNO 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 .HF 、CH 3COOH 、CH 3CH 2OH 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 .HCOOH 、H 2CO 3、H 2SO 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

2. 下表中每组均有4个选项,请从中挑选出1个选项,它跟另3个选项属于不同的分类,

3. (1)如果按照某种标准能将FeSO 4、Na 2SO 3、NO 划归为同一类物质,则下列物质中也能

划归为此类的物质是________。

A .KMnO 4 B .Al 2(SO4) 3 C .KClO 3 D .K 2HPO 4

(2)现有下列五种气体:H 2、O 2、NO 、NH 3、NO 2,以上气体的制备反应中,有一反应

在原理上与其他反应都不能归为同一类型,请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解有关物质分类的题目时,一是要清楚分类的依据,二是对不同类别的定义要把握准确,

三是知识面要宽,对一些特殊物质所属类别要熟悉。

题组二 有关物质分类中从属关系的判断

4. 下表所列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5.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重叠关系 B .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 .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

D .离子化合物和电解质属于交叉关系

明晰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分类的关键

( )

)

考点三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辨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应注意:升华、萃取、分液、蒸馏(分馏) 、吸附、盐析、金属导电、焰色反应、电离等都归为物理变化,脱水、蛋白质变性、水解、同素异形体互变、电解、熔融盐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等都归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重点内容如下图所示。

2. 化学反应的分类

3.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

特别提醒 物质之间是否反应,不仅与物质结构、性质有关,而且与物质所在环境有关,在研究物质性质时,要注意通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在每条通性之外都存在个性。备考时,注意掌握化学中Na 、Mg 、Al 、Fe 、Cu 、C 、Si 、N 、S 、Cl 等常见元素的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每一步关系中各种可能的变化方式和方法,归纳总结物质之间不能转化的情形。

深度思考

1. 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是否一定是化学

变化?

2. 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是否是化学变化? 3. 化学变化不能实现的是________。

①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②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 ③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④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⑤一个质子变成一个中子 ⑥混合物变成纯净物 ⑦有毒有污染的物质变成无毒无污染的物质 ⑧金属变成非金属

题组一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1.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氮肥厂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B .钢铁厂用热还原法冶炼铁 C .硫酸厂用接触法生产硫酸 D .炼油厂用分馏法生产汽油

2. 下列变化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 60 B .丁达尔效应 C .紫色石蕊试液通过活性炭变成无色 D .用铂丝蘸取NaCl 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题组二 物质的转化

3. 下列各组物质依次满足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图中箭头表示一步转化) (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4. 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

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

A .硅 B .硫 C .铜 D .铁

+O 2

+H 2O

+NaOH 或HCl

错认为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碱性氧化物都能水解反应生成碱。 5. 根据Na 、S 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类别,完成下列标号的化学方程式。

上述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

根据该表回答问题:

(1)第Ⅲ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______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________。 (2)不跟第Ⅰ组任何物质发生反应的是第______组物质中的________,但能与第Ⅲ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

氧化

熟记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

(1)连续氧化转化:A ――→B ――→C ,若A 为无机物单质,则其可能为C 、S 、N 2、Na 等;若A 为常见有机物,则其可能为CH 3CH 2OH 。

(2)三角转化:

(3)交叉转化:

考点四 分散系、胶体

1. 分散系

(1)

概念:

分散在 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

①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②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

2.

3. 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继续煮沸至液体呈 ,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

深度思考

1.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 胶体是否一定是液态?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电泳现象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 怎样区分胶体和溶液?

题组一 胶体的性质

1.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2. 500 mL 2 mol·L 1 FeCl3溶液和500 mL 2 mol·L

-1

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分

散系甲、乙,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 m之间。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 A .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 B .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聚沉,后溶解” C .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 D .蒸干、灼烧FeCl 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

题组二 胶体性质的应用

3.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________。 A .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B .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C .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E .臭氧、Cl 2均可用于水的消毒净化

4. 2011年12月5日,环保部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大家普遍赞成将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 m 的颗粒物) 纳入常规空气质

量评价,下列有关PM2.5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B .PM2.5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C .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

D .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PM2.5污染

1.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2)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 3+3H 2O

Al(OH)3(胶体) +3H

(3)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 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4)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 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5)“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6)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属于胶体 (7)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2.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 .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 .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 .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3.甲醛与亚硫酸氢钠的反应方程式为HCHO +NaHSO 3

HO -CH 2-SO 3Na ,反应产物

俗称“吊白块”。关于“吊白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易溶于水,可用于食品加工 B .易溶于水,工业上用作防腐剂 C .难溶于水,不能用于食品加工 D .难溶于水,可以用作防腐剂 4.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应用错误的是 ( ) A .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B .CaO 能与SO 2反应,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 C .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D .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 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

5.下列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 得到W 的一组化合物是( )

6.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第3讲 物质及其化学反应的分类

[考纲要求] 1.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的概念,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 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3.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 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5. 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

1. 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 、 或 构成的。 (2)元素:具有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组成⎧

元素――→⎨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的状态。 (5)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

2. 同素异形体

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 变化。

3. 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

(2)混合物:

题组一 组成物质的微粒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出理由。 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③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④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 ⑤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⑥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⑦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2. 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 ) A .NO 、C 2H 5OH 、HNO 3、I 2 B .CaO 、N 2、HCl 、H 2O C .NH 3、H 2S 、Si 、CO

D .CO 2、SiO 2、CH 3COOH 、H 2SO 4 题组二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方法

3. 下列物质中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 ) A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 .只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C .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D .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

4. 关于某混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组成元素一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 B .构成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 .构成物质一定是单质 D .构成物质可能只有一种元素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 ) ①冰水混合物 ②爆鸣气 ③铝热剂 ④普通玻璃 ⑤水玻璃 ⑥漂白粉 ⑦二甲苯 ⑧TNT ⑨溴苯 ⑩C 5H 10 ⑪含氧40%的氧化镁 ⑫花生油 ⑬福尔马林 ⑭密封保存的NO 2气体

A .②③④⑥ B .⑦⑩ C .①⑧⑨ D .①④⑧⑨

常见混合物: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 ;②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

淀粉等) ;③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等。

考点二 物质的分类

1. 简单分类法概述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2)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进行,“ 2. 分类法

常用的两种是 法和 法。

由于物质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也就是说对某一物质而言就可以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对于下列几种盐:Na 2SO 4、Na 2CO 3、NaCl 、K 2SO 4、K 2CO 3、KCl ,你认为可怎样进行分类?

3. 熟记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注意 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 2O 7为酸性氧化物、Al 2O 3为两性氧化物、Na 2O 2为过氧化物) 。

(2)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 2O 7) ;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NO ) 。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 2、Fe 2O 3) 。 (4)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 2O]。

深度思考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③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Na 2O 和Na 2O 2均能与H 2O 反应生成NaOH ,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⑥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题组一 明确分类依据,正确判断物质分类

1.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 A .H 2O 、HCOOH 、Cu 2(OH)2CO 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B .HClO 、H 2SO 4(浓) 、HNO 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 .HF 、CH 3COOH 、CH 3CH 2OH 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 .HCOOH 、H 2CO 3、H 2SO 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

2. 下表中每组均有4个选项,请从中挑选出1个选项,它跟另3个选项属于不同的分类,

3. (1)如果按照某种标准能将FeSO 4、Na 2SO 3、NO 划归为同一类物质,则下列物质中也能

划归为此类的物质是________。

A .KMnO 4 B .Al 2(SO4) 3 C .KClO 3 D .K 2HPO 4

(2)现有下列五种气体:H 2、O 2、NO 、NH 3、NO 2,以上气体的制备反应中,有一反应

在原理上与其他反应都不能归为同一类型,请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解有关物质分类的题目时,一是要清楚分类的依据,二是对不同类别的定义要把握准确,

三是知识面要宽,对一些特殊物质所属类别要熟悉。

题组二 有关物质分类中从属关系的判断

4. 下表所列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5.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重叠关系 B .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 .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

D .离子化合物和电解质属于交叉关系

明晰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分类的关键

( )

)

考点三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辨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应注意:升华、萃取、分液、蒸馏(分馏) 、吸附、盐析、金属导电、焰色反应、电离等都归为物理变化,脱水、蛋白质变性、水解、同素异形体互变、电解、熔融盐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等都归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重点内容如下图所示。

2. 化学反应的分类

3.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

特别提醒 物质之间是否反应,不仅与物质结构、性质有关,而且与物质所在环境有关,在研究物质性质时,要注意通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在每条通性之外都存在个性。备考时,注意掌握化学中Na 、Mg 、Al 、Fe 、Cu 、C 、Si 、N 、S 、Cl 等常见元素的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每一步关系中各种可能的变化方式和方法,归纳总结物质之间不能转化的情形。

深度思考

1. 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是否一定是化学

变化?

2. 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是否是化学变化? 3. 化学变化不能实现的是________。

①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②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 ③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④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⑤一个质子变成一个中子 ⑥混合物变成纯净物 ⑦有毒有污染的物质变成无毒无污染的物质 ⑧金属变成非金属

题组一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1.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氮肥厂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B .钢铁厂用热还原法冶炼铁 C .硫酸厂用接触法生产硫酸 D .炼油厂用分馏法生产汽油

2. 下列变化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 60 B .丁达尔效应 C .紫色石蕊试液通过活性炭变成无色 D .用铂丝蘸取NaCl 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题组二 物质的转化

3. 下列各组物质依次满足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图中箭头表示一步转化) (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4. 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

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

A .硅 B .硫 C .铜 D .铁

+O 2

+H 2O

+NaOH 或HCl

错认为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碱性氧化物都能水解反应生成碱。 5. 根据Na 、S 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类别,完成下列标号的化学方程式。

上述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

根据该表回答问题:

(1)第Ⅲ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______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________。 (2)不跟第Ⅰ组任何物质发生反应的是第______组物质中的________,但能与第Ⅲ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

氧化

熟记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

(1)连续氧化转化:A ――→B ――→C ,若A 为无机物单质,则其可能为C 、S 、N 2、Na 等;若A 为常见有机物,则其可能为CH 3CH 2OH 。

(2)三角转化:

(3)交叉转化:

考点四 分散系、胶体

1. 分散系

(1)

概念:

分散在 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

①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②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

2.

3. 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继续煮沸至液体呈 ,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

深度思考

1.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 胶体是否一定是液态?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电泳现象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 怎样区分胶体和溶液?

题组一 胶体的性质

1.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2. 500 mL 2 mol·L 1 FeCl3溶液和500 mL 2 mol·L

-1

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分

散系甲、乙,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 m之间。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 A .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 B .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聚沉,后溶解” C .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 D .蒸干、灼烧FeCl 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

题组二 胶体性质的应用

3.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________。 A .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B .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C .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E .臭氧、Cl 2均可用于水的消毒净化

4. 2011年12月5日,环保部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大家普遍赞成将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 m 的颗粒物) 纳入常规空气质

量评价,下列有关PM2.5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B .PM2.5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C .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

D .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PM2.5污染

1.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2)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 3+3H 2O

Al(OH)3(胶体) +3H

(3)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 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4)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 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5)“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6)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属于胶体 (7)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2.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 .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 .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 .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3.甲醛与亚硫酸氢钠的反应方程式为HCHO +NaHSO 3

HO -CH 2-SO 3Na ,反应产物

俗称“吊白块”。关于“吊白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易溶于水,可用于食品加工 B .易溶于水,工业上用作防腐剂 C .难溶于水,不能用于食品加工 D .难溶于水,可以用作防腐剂 4.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应用错误的是 ( ) A .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B .CaO 能与SO 2反应,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 C .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D .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 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

5.下列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 得到W 的一组化合物是( )

6.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相关文章

  • 礼嘉中学高中高三 年级化学学科教学计划
  • 礼嘉中学高中高三 年级化学学科教学计划          教者 徐文龙 费金忠          2006年 2月 13日 周 次课     题 (或章节单元)教学时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配合活动备注 第 一 周 烃和烃的衍生物61、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掌 ...

  • 高三化学教学心得
  • 2.知识复习中,如何构建知识框架和体系,再由此上升为学生的解题能力? 3.例题.习题的选择讲解,要精心设计,要有梯度,要有逻辑: 4.要注意提升学生的信心和兴趣,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 5.要强化学科规范,要强化化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6.考前一周,最好能将重点知识.重要题型.重 ...

  • 高一学习计划书
  • 制定一个学习计划 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确定每天学习时间 看书,就要把能掌握的知识点搞清楚。 2.制定学习计划的基本原则: 一、具体。例如,三天内浏览完某本书、每天语文写一篇作文、一个月内背完英语1000个单词、每天物理仔细读完20页课本、历史背完5章内容等。 二、合理。制定自己能够完成的计划,不要使 ...

  • 高三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精神。在学校和高中教导处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为培养适应二十一世发展需要的人材,面向全体学生,关心体贴、培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圆满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调动本组教师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探索出一条具有本组成功经验的好教学模式。 ...

  • 20XX年届高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 面对自xx年以来高考化学试题难度逐年提高的现实,结合所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年级组的统一部署,组织了一年来教学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分析学科特点,提振复课信心 化学虽属于理科,但又不同于数学和物理,它研究的是物质的个性,知识显得比较杂乱,而且化学教材大多属于叙事式写法,例题少、公式少,但高考中 ...

  • 高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 高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为了使学生对高三化学总复习有良好的效果,并且顺利度过这一重要的时期,为此我们高三化学备课组一学期来对高三化学教学有详细的计划,注重教学过程,常总结和反 ...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   1目的 为了保障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和处置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防止环境污染,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和处置。 3职责 3.1安全环保科是本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督、检查和回收处理。 3.2销售科和相关部门负责保管。 ...

  • 高二暑假学习计划书
  • 1.制定一个学习计划 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确定每天学习时间 看书,就要把能掌握的知识点搞清楚。 2.制定学习计划的基本原则: 一、具体。例如,三天内浏览完某本书、每天语文写一篇作文、一个月内背完英语1000个单词、每天物理仔细读完20页课本、历史背完5章内容等。 二、合理。制定自己能够完成的计划,不 ...

  • 有机化学学习心得
  • 学习有机化学也已经有一个学期了,虽然说以前高中也学习过有机化学,但是 到了大学再学有机化学发现高中学的基本连皮毛也说不上,真正的有机化学涉及 的反应是那么多.所以我认为有机化学就是用两个词来形容--多和变化. 先来说说多,有机化学的多最多体现在有机物多,有机反应多,反应的机理也 有不少.所以说有机化 ...

  • 货物运输条件鉴定
  • 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编写 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编写规则和特点 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编写一般依据国内外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的法规、标准,如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国际航协危险品规则》、国际民航组织《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导则》、《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联合国《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