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

一 、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1、当代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2、人文地理学定义: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 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三大主题

A、人地关系的传统,研究认为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B、区域研究的传统,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C、空间分析的传统,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1、 古代地理学的奠基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 亚历山大·冯·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卡尔·李特尔:致力于探究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人地关系)

2、 近代地理学的发展

A、主要外在动力:①通过地理大发现和一系列探险活动; ②科学革命带来的冲击 ③其他学科的进步对地理学的推动

B、代表人物:

德国 拉采尔,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引入者;赫特纳,区域学派代表人物;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代表人物

法国 维达尔·白兰示,人地相关论;白吕纳,把人生地理事实分为三纲六目

英国 麦金德,大陆腹地说;罗示培,主张适应论

美国 森谱尔,环境决定论;亨丁顿,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影响;巴罗斯,提出人类对自然和生物环境的适应性观点;索尔,主张地理学者应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哈特向,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俄国 巴郎斯基和萨乌什金,主张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区域,强调经济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密切联系;费根和康斯坦丁诺夫,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一门纯粹的经济科学

3、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美国 谢佛,区域学派

苏联 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相分离的二元论观点

4、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近代:竺可桢、胡焕庸、李旭旦,复兴人文地理

现代:坚持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

①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 ②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 ③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二、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三、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一、人文事像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1、 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①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A、三个层次:

一是中心地区,称为核心地区:位置大体位于该文化区的中部或接近几何中心部位;文化现象表现典型的地方

二是外围区:该文化的典型性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三是边缘区:文化的过渡带

B、特征: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 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这种文化区是该文化现象在自然状态,不受外部的某种作用而形成 ②功能文化区: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和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A、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

B、特征:中心位置及边界的界线确切、中心的功能性作用、区内的功能联系

③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是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表现:感情、符号

特征: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

1、 文化扩散:某种文化事物或现象,通过各种形式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

①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扩散速度的差异性,有快有慢

分类:

A、接触扩散(传染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接触到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扩散

B、等级扩散:是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

C、刺激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时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②迁移扩散: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特点:空间上不连续,呈点状分布;文化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文化生态学:是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生产、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支学科

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文化整合:是指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五、文化现象的综合体——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样性

1、区位论:是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的核心理论

2、文化景观论:只是过去人文活动的结果,并不能说明人文活动的动力和原因

3、行为论:把心理学的有关成就与理论引入地理学;行为地理学

4、人地关系论:当前应突出研究如人口、资源环境如何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二、人地关系论

①环境决定论(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②可能论(或然论):它不是强调环境在决定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③适应论:生物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英国的罗克斯比。 ④生态论:借生物学的生态学一些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的特点,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 应。美国的巴罗斯。

⑤环境感知论: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为该环境中共同文化集团内所有成员所共有, 在移民身上反映比较明显。

⑥文化决定论: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起作用。

⑦和谐论:如何处理和谐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研究任务。

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一、 确定研究课题

1、 课题分类:应用型课题、理论性课题、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性课题

2、 课题的来源:国家计划科研项目、个人自拟题目、应用性协作项目

3、 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对策性研究

二、 制定研究计划

1、 计划方案中的三项内容:研究步骤、资料调查大纲、论文内容分析框架

2、 具体内容:①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②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包括工作基础与工条

③经费预算说明

三、 收集、整理资料

①注意吸收、借鉴、学习; ②要有辨别真伪的能力; ③学会批判和借鉴

四、 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

1、 调查研究的方式:问卷调查与访问调查

2、 实地研究的方法:参与观察、直接观察、个案研究

五、 分析研究(研究工作的核心和关键)

1、 过程步骤:资料、数据分析;理论解释和假设检验;提出观点与结论

六、 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一、 经验主义方法论

1、 基础:归纳法是经验主义方法论的基础

2、 特征:观察是其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价,得出结论 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3、 不足:受研究者主观影响大;代言局限性与片面性;很难提出假设,发展理论

二、 实证主义方法论

1、 优点:确立了中心地理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人文地理学

理论;采用了演绎逻辑;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实证研究采用数理化技术

2、 缺点:经济决定论倾向;实证作用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多变

量系统,难于模拟实验,无法受控重演,因而演绎模型的建立具有相对性

三、 人本主义方法论

1、 研究内容:突出地集中在人的行为方面的探讨

2、 优点: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

3、 缺点:唯心主义倾向,把一切客观存在看作为人的心里构造,事实上构成人的感应行为

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四、 结构主义方法论

1、 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①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②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

构来解释地理现象

2、 要求:需把握人地系统中的深层结构

3、 研究对象或内容:是人类社会组织的空间形式和本质结构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方法 2、空间模型方法 3、社会学方法 4、系统分析方法

一、 地理社会调查

1、 地理现象的社会调查:是指对一些地理现象或有关问题,通过到各机关单位收集资料、

组织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访问或观察了解一些有关事物的遗迹,取得信息

A、地理社会调查的目的和方案

B、社会调查方案的制定(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提纲、联系公文、经费,人力)

2、 调查方法:访问法、随机抽样法、资料收集法、专家系统法

二、 科技文献资料法

1、 地理科技文献的种类:

按表现形式分:书刊类、资料类、数据类、文物类、图表类、非资料类或非印刷类 按加工程度与使用程度分类:原始性文献、工具性文献、再造性文献

2、 因特网——当今人文地理研究最重要的信息资料库

3、地理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确定查阅范围;重视文后参考文献目录;注意间接文献的收集;认真摘录,勤于动手

三、 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1、 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获取

2、 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获取

3、 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四、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地理方法:描述、比较和归纳

第四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

一、 世界人口增长过程

1、世界人口增长阶段

①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1、极低的人口密度 2、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3、人口分布:由于采集狩猎群体对居住场所有着较高的要求,一般选择朝阳、干燥、场地 较为开阔、地势较高、接近水源、能有效抵御外来危险的场所作为固定或半固定营地,因而分布相对集中 4、人口迁移

②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1、婴儿存活率低;2、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3、高出生率,高死亡率;4、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③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 出生率由上升到下降 2、19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生率下降的原因:

✧ 因为限制家庭规模的意愿而非由限制的避孕的方法

✧ 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导致了出生率的下降

✧ 经济因素也与出生率的下降关系密切

✧ 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观念,特别是传统农村的大家庭观念也随着文化的普

及得以削弱

✧ 计划生育及控制生育的有效性

3、人口: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一定时间,居住在一定区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与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组成复杂关系和人的总和

4、人口构成:又称人口结构,指的是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5、性别比: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

6、年龄构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个时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7、人口地理学:是研究各种人口现象的地域特征、空间差异、区际联系

二、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1、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2、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1934年《人口革命》,(此内为1944年诺特斯坦的发展)

A、第一序列为原始阶段,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高低高)

B、第二序列为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过渡阶段)

C、第三阶段为现代阶段,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维持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是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转入低(低低低)

3、 布莱克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书上第80页图4—5)

✧ 高位静止阶段(HS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 早期扩张阶段(EE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类增长逐渐加速

✧ 后期扩张阶段(LE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

降,人口扩张增长至最快尔后减速

✧ 低位静止阶段(LS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人口增长再次

处于静止状态

✧ 减退阶段(D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

4、 具有代表性的人口转变模式

1、西北欧模式代表了大部分发达国家。它们最早实行并且完成了工业化,这一人口转变模式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自发性过程,即经济增长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经济结果及其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地下降。

2、日本模式,与西北欧模式相比,日本模式的特点是采取了强有力的人为干预生育行为的措施,因此,人口转变速度快,在几十年的时间内走完了西北欧国家一二百年的道路。

3、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与前两个模式相比,中国的特点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另外,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存在。

4、印度模式,直到20世纪第二个十年,印度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高位静止阶段,此后进入早期扩张阶段,由于文化传统和特定的文化,生育控制较弱,人口直到90年代仍为出现 明显的下降的趋势

1、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2、人口分布的测度

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

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人口密度提供的只是一个平均数,它掩盖了所计算范围的内部差异,考虑的范围越小,所计算出的人口密度就越能反映出人口分布的真实情况。 农业人口密度:指一个地区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农业人口

营养密度;比较密度

3、人口重心:人口力矩达到均衡的空间点

4、 世界上的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

5、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①自然因素:一般来说,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就越重要、越明显, 有时候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这种影响会逐渐变小。 a. 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气温和雨量来实现的。

b.人口分布多趋向于低平地区

c.土壤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d. 水体除了作为水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生产所用外,还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载体和 通道,也是人类副食品的一个源地,水体往往成为人口分布的先决条件。

e. 自产业革命以来,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②社会经济因素:虽然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有巨大的影响,但它只是提供了人口分布的可 能性。人口分布更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的 决定性因素

a.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由于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人口分分布具有明显不同 的特点。

b.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现今的人口分布在居住历史长、开发较早的地区人口较为稠密, 而开发较晚的地区人口稀疏。人们长期在一个地区居住生活会养成对当地环境的适应, 因此人们通常不愿意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所为故土难离。

c.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较大,有时短时间内便可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1、人口迁移: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离开居住地,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2、人口流动: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

3、人口移动:是指人们为了某种原因离开居住地,时间或长或短

4、拉文斯坦的七条迁移法则

①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迁移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 ②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

③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

④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⑤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

⑥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

⑦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

4、 人口迁移的意义:有利于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

5、 影响迁移的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

1、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2、划分种族的标志:毛发、肤色、身高、头颅形状、鼻形、血型、指纹

3、世界种族的划分:白色种族群、黄色种族群、黑色种族群(和棕色种族群)

4、地理人种: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共性,这些人群称为地理人种

5、地域人种是人种的基本进化单位

6、地理人种的划分:亚洲地理人种、欧洲地理人种、非洲地理人种、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印度地理人种、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种族主义: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差异来解释世界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并认为白种 人是高等人种,有权统治其他种族

一、民族的形成于特征

1、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3、民族发展的五个阶段: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部族)、民族

二、世界民族的分布

1、世界的主要民族:汉族、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巴西人、日本人、德意志人、比哈尔人、旁遮普人、墨西哥人、爪哇人、意大利族、朝鲜族

2、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

三、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1、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迁移 2、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 3、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向拉丁美洲迁移 4、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 5、美国城乡中的其他民族聚居区 民族聚居区的分类:

一类是民族邻里:指民族聚居所形成的街区

一类是隔坨:是指一民族受某种压力和歧视而居住在市区内某地区的民族聚居区

民族整合:不同民族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相互接触,并最终融入主体文化形成新的文化的过程

四、民间文化与流行文化

1、民间文化(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2、民间文化的特点:具有独特性和相对稳定性、变化比较缓慢

3、流行文化的特点:变化快、但也有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流变或称为新的文化而长久存在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1、农业:是人们通过生物机能的途径把自然物质转化为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社会基础工程

2、农业发展阶段: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3、传统农业的类型

①旱作农业:分布于温带大陆的东岸以及副热带干旱的山地和高原地区;对水的要求大 ②水稻农业:高温潮湿;暖温带和温带;分布地区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与沿海地区

③地中海农业: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位于温带大陆西岸,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周围地区,还零星分布于美国的西海岸、智利中部、南非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

④游牧业:分布于副热带和温带极其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区

4、现代农业的类型

✧ 种植园农业:在热带地区出现的新型的、大规模的单一作物类型的集约化农场,

主要种植经济作物。特征是单一经济作物,劳动力集约,市场指向,地域性

✧ 谷物农业:面向市场专业生产谷物的农业。主要集中在美国、阿根廷、加拿大、

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 牲畜育肥农业: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五大湖以南的大片地区,欧洲从西班牙

北部开始,巴西东南部地区

✧ 乳品业:专门生产流质牛奶及一些乳类加工制品的农业;距离的远近与交通工具、

道路状况;主要分布于五大湖及圣劳伦斯南分布岸地区,瑞士、大西洋沿岸、波罗的海南岸地区,大城市的郊区

✧ 市场园艺农业

✧ 大牧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少雨大面积半草原与

半荒漠;规模大,面向市场

6、 现代农业基本特征:集约经营,生产规模大; 高度社会化,生产工艺高度分化与联合

经营; 商品化生产,商品率高,建设农业基地; 技术密集型,机械化生产,应用现代科技成果,消耗劳动力少; 高产型,单产高

第七章 聚落与城市化

一、城市与乡村

1、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

2、聚落的分类:城市和乡村

3、城市: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具有集约性与高效性的(特点)

4、城市的中心作用:城市是区域生产生活的中心,是为生产生活服务与管理的中心,区域创新的中心

5、我国的城市职能分类:工业城市、交通城市、省和地区的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城市

二、集镇

1、集镇:是介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过渡性聚落,一般是对建制镇以外的地方服务中心的统称

2、乡村的三种类型:具有工业活动生产的乡村、集市(乡村地区定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乡村

3、乡村的按形态分类:一般类型的形成(密集型农村聚落、分散型农村聚落、半聚集型农村聚落)、活动型村落、特殊类型(美国单户型、集体农场型)

4、乡村:农村居民点,是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主要形式的聚落,是指乡村地区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

第二节 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一、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1、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城市化概念的四个含义:

A、城市化是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

B、城市化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C、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集中点的增大

D、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占全社会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

3、城市化测度:人口比重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土地利用状况、产业指标

4、城市化的两个阶段

✧ 形式(外延)城市化:是人口与非农业活动向城市集中、非农地域转变为城市地

域的过程;直接表现为城市数量的最多与城市规模的扩大

✧ 功能(内涵)城市化: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

也是城市特征强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

二、城市化的进程

1、内部市区的城市化(主要是向心型城市化)

✧ 城心地区的城市化,形成城中的一个高密度、高能量、高效益的极核

✧ 中间市区的城市化。动态性特点,见缝插针,地域变动幅度较小,速度和缓

2、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 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与城市化。经济发展与就业结构的转变,农村人口转变为城

市人口

✧ 工业的扩展与城市化

✧ 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带动城市其他职能部门的转移

3、郊区的城市化:

✧ 土地利用集约化。(作物、劳动、土地三者的商品化)

✧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 城市网络化:是指以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信手段、管理和绿地等为载体,以

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市为基础形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

资金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系统

4、逆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是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5、城心:城市中商业服务区和办公事业集中、交通线路汇集、位置大体适中的实际上的城市中心区

6、外围市区也称为城乡结合部或城市边缘区,这里是城市生长最明显、最迅速的区域

三、城市化的机制(推动因素)

1、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 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一前提

✧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二前提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3、 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4、 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5、 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1、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特征: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

C、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 D、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2、当代中国的城市化特征

A、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B、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C、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 D、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第三节 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

一、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1、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利用河流(修护城河、选择河心岛、半岛)、利用海洋(半岛、岛屿、内港)、制高点和隘口

2、城市区位于交通的关系:水运、陆运、海上交通

二、城市与自然环境

1、地质环境与城市;地震的特点是力量大与突发性

2、地形与城市;地势平坦稍高

3、气候与城市;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

4、水资源与城市;供水、排水

5、城市的生物环境

三、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1、城市地域的两大组成部分:一是已成为市区的里侧建成区;二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联系频繁的外侧郊区

2、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城市地域内部,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

3、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

✧ 集聚力。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交通方便;城市中心是商业最好的区位 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

✧ 离散力。经济方面和社会条件方面

✧ 摩擦力:是指阻碍产业、家庭生产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

4、城市地域结构的模型

✧ 同心圆模式:中心商务区、过渡带、工人住宅带、中产阶级住宅带、通勤带(城

乡交错地区)

✧ 扇形模式

✧ 多核模式:多样化功能的不断出现

第四节 城市体系与城市景观

1、城市系统(城市体系):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

2、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等级规模法则、首位城市法则

3、城市景观:城市建筑高度、著名的建筑物、城市的格局、城市与环境的协调所形成的风格

4、城市感知:路、界、节点、区和路标

第八章 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

1、语言: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

2、劳动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

3、语言的两大组成部分:声音和意义

4、语言的本质属性:

✧ 社会性: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

✧ 交际性:语言的存在价值在于交际,语言是适应人们的交际需要而产生的

✧ 工具性: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

5、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语言是人类认知交流的媒介;语言是人类开发智力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语言是民族心理的寄托;语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

6、我国的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

1、语言分类方法:谱系分类法(应用最广)

2、语言的等级体系:语系、语族、语支、语种

3、语言区:是根据语言上的差异而划分的空间分布范围

4、等语线:根据词汇应用和发音差异而划出的地域分界线;多条等语线聚集的地方,也就是语言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

5、世界上的主要语系

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罗曼语族、斯拉夫语族、印度—伊朗语族

汉—藏语系:汉语、藏缅语族等 闪—含语系:阿拉伯语、希伯来语

乌拉尔—阿尔泰语系 非洲语言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第三节 语言的传播与影响

1、语言扩散的类型:谱系扩散和波形扩散

2、根据语言扩散的主体(人)的空间移动距离长短划分: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

3、迁移扩散:一般指使用该种语言的人或集团由甲地迁往乙地个过程中,语言也被传播到该地,人的空间移动距离较大

4、扩展扩散:是指语言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的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的现象。人的空间移动距离相对较小,空间上有连续性

5、语言传播和扩散的特性:外延性与连续性;距离衰减性;层序性与阶层性;复合性;竞争性与同化性;演化性

6、语言的同化:是指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放弃自己的语言而选用另一个民族的语言作为交际工具,

类型:自愿同化与强制同化

7、语言传播的影响因素:

✧ 自然因素:在自然地理条件良好,通达性强的地理区域语言扩散传播状况良好 ✧ 社会人文因素:

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建制往往对语言的传播扩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语言的对外传播的影响力成正比

移民作为人口迁移的一种方式,促进了语言的传播发展

8、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新来的语言取代当地语言;

新来移民接受当地语言;

新来移民带来的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

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

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

多语言国家出现

9、语言景观:文字和地名

第九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1、宗教:属于意识形态之一,它的最大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宰着自然和人类社会

2、原始宗教:人类社会早期的拜物行为已经具有宗教特征,因此将这一时期或特征的宗教称为原始宗教

3、宗教分类

按阶段划分:原始宗教、古代宗教、历史宗教、近现代宗教

按流传范围划分:民族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

按崇拜神灵的数量:一神教、二神教一级多神教

4、民族宗教:民族成员共同信奉的宗教,其信仰对象常为本民族的始祖或守护神 主要有:犹太教、印度教、道教、神道教等

5、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移民、传抪(交流和转教、有组织的传教)、领土竞争

6、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和平共处、竞争、排斥

7、宗教与政治的关系有哪几种类型

A、神权政治 B、政府与宗教 C、民族与宗教

8、宗教组织:宗教组织是自己存在的必要前提,宗教组织本身虽然并不能造成宗教景观,

但是却是宗教地理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媒介。

9、世界上主要宗教的分布:

✧ 基督教: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大洋洲,信奉者最多

✧ 伊斯兰教:亚洲、非洲、欧洲以及美洲

✧ 佛教:东亚、东南亚

10/结合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P281

1、宗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

2、宗教与文化

3、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

4、宗教圣地与地理环境

11、宗教景观:宗教礼仪与宗教建筑

第十章 旅游地理

1、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

2、大众旅游的开始: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于7月5日组织了一批540人的旅游团从莱斯特到拉夫巴勒参加禁酒大会,每人收取票费1先令,这是第一次团体包价旅游 旅游活动产生的三大因素:

1、旅游动机 2、自由支配的收入 3、闲暇时间

一、旅游者

1、国际上的定义:是指离开定居国,到其他国家旅行24小时以上的人

2、国际游客的分类:游客、旅游者和短途旅游者

3、国际短途旅游者:指在目的地国家的接待设施少于一夜的游客,这包括那些居住在巡游船上上岸游览的乘客,但不包括过境游客

4、国内旅游者:是指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小时而少于1年的人,其目的是娱乐、度假、运动、商务、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等

二、客源地和目的地

1、旅游系统的构成要素

旅游主体:旅游者 旅游客体:旅游产品 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

2、游客旅游的动力因素:

A、内动力:人和旅游动机,是人的基本需求

B、外动力:旅游地域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C、中间条件:收入、闲暇时间和交通条件

3、客源地: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4、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

5、交通连接:是以交通线路把各旅游地和景点串联拼合起来,形成一条旅游线路向市场

6、旅游交通的交通层层次:

A、外部交通; B、在旅游区内由中心城市到旅游地、风景区的交通; C、内部交通

7、 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

A、客源地与目的地相一致 B、客源地与目的地相对应 C、客源地与目的地的集中于分散

第三节 旅游地的文化特征

1、旅游地文化:是指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种复合文化形态

2、旅游地文化的三个层面:

A、旅游地文化的物质要素;(旅游资源、旅游商品、旅游服务设施)

B、旅游地的文化行为要素;(旅游地的风俗习惯、生活制度等)

C、文化的心理要素(当地居民的民族性格、宗教情绪等)

3、旅游地的精神文化是最核心层的,称为内在文化;而处于中层和外层的旅游地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通常统称为外在文化

4、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地域性:指的是文化的地域差异性

大众性:旅游地文化属于社会大众文化,具有一般大众文化所具有的商品性、娱乐性等特征 综合性:是社会环境中多种文化现象的综合反应

直观性:是指旅游的客体对象直接作用于主体的视听感知

季节性:旅游地文化的季节性与旅游活动的季节性相对应

第四节 世界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理

1、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的各种事物的总和

2、旅游资源的特点:

A、构成上的多样性,种类、表现形式; B、价值上的观赏性; C、空间上的地域性;

D、时间上的地域性; E、开发上的可创造性; F、使用上的永续性

第五节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一、旅游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旅游业的经济特征

A、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品

B、旅游业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

C、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季节波动大、受外部不可预测的因素影响

2、旅游与经济发展;

3、旅游与收支平衡;

4、旅游与就业;

5、旅游与税收;

6、旅游与经济结构

7、旅游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A、旅游过度超前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受交通、电力、通讯等行业的制约;是一项极其不稳定的产业,受多种因素影响

B、通货膨胀与土地价格(上升),

二、旅游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1、旅游与环境的关系:独立关系; 冲突关系; 旅游与环境的共生关系

2、旅游与环境共生关系的造成原因:

✧ 工业和贸易的发展以及它们相联系的不良后果,刺激了对于公园和野外空间的需求 ✧ 人类可利用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 在旅游活动新闻层次中,绝大多数旅游者的主要新闻是观光

✧ 环境保护在生态科学方面得到了重视

✧ 自然环境、人类遗址、历史遗迹的保护已使旅游业得到了经济效益

3、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植物、水质量、大气质量、野生动物

4、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建筑污染、带状发展和蔓延、基础设施超负荷、与本地居民隔离、交通堵塞;继续设施的变化

三、旅游对区域社会的影响

四、旅游对区域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变更和交流;工艺美术品的风格和形式的变化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

一 、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1、当代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2、人文地理学定义: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 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三大主题

A、人地关系的传统,研究认为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B、区域研究的传统,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C、空间分析的传统,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1、 古代地理学的奠基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 亚历山大·冯·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卡尔·李特尔:致力于探究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人地关系)

2、 近代地理学的发展

A、主要外在动力:①通过地理大发现和一系列探险活动; ②科学革命带来的冲击 ③其他学科的进步对地理学的推动

B、代表人物:

德国 拉采尔,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引入者;赫特纳,区域学派代表人物;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代表人物

法国 维达尔·白兰示,人地相关论;白吕纳,把人生地理事实分为三纲六目

英国 麦金德,大陆腹地说;罗示培,主张适应论

美国 森谱尔,环境决定论;亨丁顿,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影响;巴罗斯,提出人类对自然和生物环境的适应性观点;索尔,主张地理学者应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哈特向,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俄国 巴郎斯基和萨乌什金,主张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区域,强调经济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密切联系;费根和康斯坦丁诺夫,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一门纯粹的经济科学

3、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美国 谢佛,区域学派

苏联 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相分离的二元论观点

4、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近代:竺可桢、胡焕庸、李旭旦,复兴人文地理

现代:坚持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

①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 ②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 ③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二、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三、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一、人文事像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1、 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①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A、三个层次:

一是中心地区,称为核心地区:位置大体位于该文化区的中部或接近几何中心部位;文化现象表现典型的地方

二是外围区:该文化的典型性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三是边缘区:文化的过渡带

B、特征: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 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这种文化区是该文化现象在自然状态,不受外部的某种作用而形成 ②功能文化区: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和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A、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

B、特征:中心位置及边界的界线确切、中心的功能性作用、区内的功能联系

③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是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表现:感情、符号

特征: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

1、 文化扩散:某种文化事物或现象,通过各种形式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

①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扩散速度的差异性,有快有慢

分类:

A、接触扩散(传染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接触到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扩散

B、等级扩散:是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

C、刺激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时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②迁移扩散: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特点:空间上不连续,呈点状分布;文化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文化生态学:是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生产、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支学科

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文化整合:是指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五、文化现象的综合体——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样性

1、区位论:是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的核心理论

2、文化景观论:只是过去人文活动的结果,并不能说明人文活动的动力和原因

3、行为论:把心理学的有关成就与理论引入地理学;行为地理学

4、人地关系论:当前应突出研究如人口、资源环境如何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二、人地关系论

①环境决定论(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②可能论(或然论):它不是强调环境在决定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③适应论:生物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英国的罗克斯比。 ④生态论:借生物学的生态学一些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的特点,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 应。美国的巴罗斯。

⑤环境感知论: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为该环境中共同文化集团内所有成员所共有, 在移民身上反映比较明显。

⑥文化决定论: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起作用。

⑦和谐论:如何处理和谐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研究任务。

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一、 确定研究课题

1、 课题分类:应用型课题、理论性课题、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性课题

2、 课题的来源:国家计划科研项目、个人自拟题目、应用性协作项目

3、 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对策性研究

二、 制定研究计划

1、 计划方案中的三项内容:研究步骤、资料调查大纲、论文内容分析框架

2、 具体内容:①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②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包括工作基础与工条

③经费预算说明

三、 收集、整理资料

①注意吸收、借鉴、学习; ②要有辨别真伪的能力; ③学会批判和借鉴

四、 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

1、 调查研究的方式:问卷调查与访问调查

2、 实地研究的方法:参与观察、直接观察、个案研究

五、 分析研究(研究工作的核心和关键)

1、 过程步骤:资料、数据分析;理论解释和假设检验;提出观点与结论

六、 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一、 经验主义方法论

1、 基础:归纳法是经验主义方法论的基础

2、 特征:观察是其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价,得出结论 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3、 不足:受研究者主观影响大;代言局限性与片面性;很难提出假设,发展理论

二、 实证主义方法论

1、 优点:确立了中心地理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人文地理学

理论;采用了演绎逻辑;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实证研究采用数理化技术

2、 缺点:经济决定论倾向;实证作用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多变

量系统,难于模拟实验,无法受控重演,因而演绎模型的建立具有相对性

三、 人本主义方法论

1、 研究内容:突出地集中在人的行为方面的探讨

2、 优点: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

3、 缺点:唯心主义倾向,把一切客观存在看作为人的心里构造,事实上构成人的感应行为

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四、 结构主义方法论

1、 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①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②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

构来解释地理现象

2、 要求:需把握人地系统中的深层结构

3、 研究对象或内容:是人类社会组织的空间形式和本质结构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方法 2、空间模型方法 3、社会学方法 4、系统分析方法

一、 地理社会调查

1、 地理现象的社会调查:是指对一些地理现象或有关问题,通过到各机关单位收集资料、

组织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访问或观察了解一些有关事物的遗迹,取得信息

A、地理社会调查的目的和方案

B、社会调查方案的制定(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提纲、联系公文、经费,人力)

2、 调查方法:访问法、随机抽样法、资料收集法、专家系统法

二、 科技文献资料法

1、 地理科技文献的种类:

按表现形式分:书刊类、资料类、数据类、文物类、图表类、非资料类或非印刷类 按加工程度与使用程度分类:原始性文献、工具性文献、再造性文献

2、 因特网——当今人文地理研究最重要的信息资料库

3、地理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确定查阅范围;重视文后参考文献目录;注意间接文献的收集;认真摘录,勤于动手

三、 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1、 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获取

2、 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获取

3、 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四、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地理方法:描述、比较和归纳

第四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

一、 世界人口增长过程

1、世界人口增长阶段

①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1、极低的人口密度 2、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3、人口分布:由于采集狩猎群体对居住场所有着较高的要求,一般选择朝阳、干燥、场地 较为开阔、地势较高、接近水源、能有效抵御外来危险的场所作为固定或半固定营地,因而分布相对集中 4、人口迁移

②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1、婴儿存活率低;2、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3、高出生率,高死亡率;4、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③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 出生率由上升到下降 2、19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生率下降的原因:

✧ 因为限制家庭规模的意愿而非由限制的避孕的方法

✧ 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导致了出生率的下降

✧ 经济因素也与出生率的下降关系密切

✧ 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观念,特别是传统农村的大家庭观念也随着文化的普

及得以削弱

✧ 计划生育及控制生育的有效性

3、人口: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一定时间,居住在一定区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与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组成复杂关系和人的总和

4、人口构成:又称人口结构,指的是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5、性别比: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

6、年龄构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个时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7、人口地理学:是研究各种人口现象的地域特征、空间差异、区际联系

二、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1、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2、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1934年《人口革命》,(此内为1944年诺特斯坦的发展)

A、第一序列为原始阶段,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高低高)

B、第二序列为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过渡阶段)

C、第三阶段为现代阶段,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维持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是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转入低(低低低)

3、 布莱克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书上第80页图4—5)

✧ 高位静止阶段(HS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 早期扩张阶段(EE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类增长逐渐加速

✧ 后期扩张阶段(LE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

降,人口扩张增长至最快尔后减速

✧ 低位静止阶段(LS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人口增长再次

处于静止状态

✧ 减退阶段(D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

4、 具有代表性的人口转变模式

1、西北欧模式代表了大部分发达国家。它们最早实行并且完成了工业化,这一人口转变模式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自发性过程,即经济增长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经济结果及其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地下降。

2、日本模式,与西北欧模式相比,日本模式的特点是采取了强有力的人为干预生育行为的措施,因此,人口转变速度快,在几十年的时间内走完了西北欧国家一二百年的道路。

3、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与前两个模式相比,中国的特点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另外,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存在。

4、印度模式,直到20世纪第二个十年,印度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高位静止阶段,此后进入早期扩张阶段,由于文化传统和特定的文化,生育控制较弱,人口直到90年代仍为出现 明显的下降的趋势

1、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2、人口分布的测度

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

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人口密度提供的只是一个平均数,它掩盖了所计算范围的内部差异,考虑的范围越小,所计算出的人口密度就越能反映出人口分布的真实情况。 农业人口密度:指一个地区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农业人口

营养密度;比较密度

3、人口重心:人口力矩达到均衡的空间点

4、 世界上的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

5、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①自然因素:一般来说,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就越重要、越明显, 有时候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这种影响会逐渐变小。 a. 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气温和雨量来实现的。

b.人口分布多趋向于低平地区

c.土壤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d. 水体除了作为水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生产所用外,还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载体和 通道,也是人类副食品的一个源地,水体往往成为人口分布的先决条件。

e. 自产业革命以来,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②社会经济因素:虽然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有巨大的影响,但它只是提供了人口分布的可 能性。人口分布更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的 决定性因素

a.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由于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人口分分布具有明显不同 的特点。

b.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现今的人口分布在居住历史长、开发较早的地区人口较为稠密, 而开发较晚的地区人口稀疏。人们长期在一个地区居住生活会养成对当地环境的适应, 因此人们通常不愿意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所为故土难离。

c.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较大,有时短时间内便可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1、人口迁移: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离开居住地,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2、人口流动: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

3、人口移动:是指人们为了某种原因离开居住地,时间或长或短

4、拉文斯坦的七条迁移法则

①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迁移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 ②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

③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

④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⑤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

⑥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

⑦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

4、 人口迁移的意义:有利于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

5、 影响迁移的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

1、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2、划分种族的标志:毛发、肤色、身高、头颅形状、鼻形、血型、指纹

3、世界种族的划分:白色种族群、黄色种族群、黑色种族群(和棕色种族群)

4、地理人种: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共性,这些人群称为地理人种

5、地域人种是人种的基本进化单位

6、地理人种的划分:亚洲地理人种、欧洲地理人种、非洲地理人种、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印度地理人种、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种族主义: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差异来解释世界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并认为白种 人是高等人种,有权统治其他种族

一、民族的形成于特征

1、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3、民族发展的五个阶段: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部族)、民族

二、世界民族的分布

1、世界的主要民族:汉族、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巴西人、日本人、德意志人、比哈尔人、旁遮普人、墨西哥人、爪哇人、意大利族、朝鲜族

2、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

三、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1、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迁移 2、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 3、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向拉丁美洲迁移 4、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 5、美国城乡中的其他民族聚居区 民族聚居区的分类:

一类是民族邻里:指民族聚居所形成的街区

一类是隔坨:是指一民族受某种压力和歧视而居住在市区内某地区的民族聚居区

民族整合:不同民族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相互接触,并最终融入主体文化形成新的文化的过程

四、民间文化与流行文化

1、民间文化(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2、民间文化的特点:具有独特性和相对稳定性、变化比较缓慢

3、流行文化的特点:变化快、但也有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流变或称为新的文化而长久存在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1、农业:是人们通过生物机能的途径把自然物质转化为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社会基础工程

2、农业发展阶段: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3、传统农业的类型

①旱作农业:分布于温带大陆的东岸以及副热带干旱的山地和高原地区;对水的要求大 ②水稻农业:高温潮湿;暖温带和温带;分布地区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与沿海地区

③地中海农业: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位于温带大陆西岸,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周围地区,还零星分布于美国的西海岸、智利中部、南非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

④游牧业:分布于副热带和温带极其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区

4、现代农业的类型

✧ 种植园农业:在热带地区出现的新型的、大规模的单一作物类型的集约化农场,

主要种植经济作物。特征是单一经济作物,劳动力集约,市场指向,地域性

✧ 谷物农业:面向市场专业生产谷物的农业。主要集中在美国、阿根廷、加拿大、

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 牲畜育肥农业: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五大湖以南的大片地区,欧洲从西班牙

北部开始,巴西东南部地区

✧ 乳品业:专门生产流质牛奶及一些乳类加工制品的农业;距离的远近与交通工具、

道路状况;主要分布于五大湖及圣劳伦斯南分布岸地区,瑞士、大西洋沿岸、波罗的海南岸地区,大城市的郊区

✧ 市场园艺农业

✧ 大牧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少雨大面积半草原与

半荒漠;规模大,面向市场

6、 现代农业基本特征:集约经营,生产规模大; 高度社会化,生产工艺高度分化与联合

经营; 商品化生产,商品率高,建设农业基地; 技术密集型,机械化生产,应用现代科技成果,消耗劳动力少; 高产型,单产高

第七章 聚落与城市化

一、城市与乡村

1、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

2、聚落的分类:城市和乡村

3、城市: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具有集约性与高效性的(特点)

4、城市的中心作用:城市是区域生产生活的中心,是为生产生活服务与管理的中心,区域创新的中心

5、我国的城市职能分类:工业城市、交通城市、省和地区的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城市

二、集镇

1、集镇:是介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过渡性聚落,一般是对建制镇以外的地方服务中心的统称

2、乡村的三种类型:具有工业活动生产的乡村、集市(乡村地区定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乡村

3、乡村的按形态分类:一般类型的形成(密集型农村聚落、分散型农村聚落、半聚集型农村聚落)、活动型村落、特殊类型(美国单户型、集体农场型)

4、乡村:农村居民点,是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主要形式的聚落,是指乡村地区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

第二节 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一、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1、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城市化概念的四个含义:

A、城市化是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

B、城市化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C、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集中点的增大

D、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占全社会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

3、城市化测度:人口比重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土地利用状况、产业指标

4、城市化的两个阶段

✧ 形式(外延)城市化:是人口与非农业活动向城市集中、非农地域转变为城市地

域的过程;直接表现为城市数量的最多与城市规模的扩大

✧ 功能(内涵)城市化: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

也是城市特征强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

二、城市化的进程

1、内部市区的城市化(主要是向心型城市化)

✧ 城心地区的城市化,形成城中的一个高密度、高能量、高效益的极核

✧ 中间市区的城市化。动态性特点,见缝插针,地域变动幅度较小,速度和缓

2、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 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与城市化。经济发展与就业结构的转变,农村人口转变为城

市人口

✧ 工业的扩展与城市化

✧ 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带动城市其他职能部门的转移

3、郊区的城市化:

✧ 土地利用集约化。(作物、劳动、土地三者的商品化)

✧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 城市网络化:是指以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信手段、管理和绿地等为载体,以

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市为基础形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

资金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系统

4、逆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是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5、城心:城市中商业服务区和办公事业集中、交通线路汇集、位置大体适中的实际上的城市中心区

6、外围市区也称为城乡结合部或城市边缘区,这里是城市生长最明显、最迅速的区域

三、城市化的机制(推动因素)

1、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 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一前提

✧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二前提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3、 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4、 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5、 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1、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特征: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

C、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 D、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2、当代中国的城市化特征

A、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B、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C、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 D、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第三节 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

一、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1、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利用河流(修护城河、选择河心岛、半岛)、利用海洋(半岛、岛屿、内港)、制高点和隘口

2、城市区位于交通的关系:水运、陆运、海上交通

二、城市与自然环境

1、地质环境与城市;地震的特点是力量大与突发性

2、地形与城市;地势平坦稍高

3、气候与城市;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

4、水资源与城市;供水、排水

5、城市的生物环境

三、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1、城市地域的两大组成部分:一是已成为市区的里侧建成区;二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联系频繁的外侧郊区

2、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城市地域内部,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

3、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

✧ 集聚力。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交通方便;城市中心是商业最好的区位 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

✧ 离散力。经济方面和社会条件方面

✧ 摩擦力:是指阻碍产业、家庭生产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

4、城市地域结构的模型

✧ 同心圆模式:中心商务区、过渡带、工人住宅带、中产阶级住宅带、通勤带(城

乡交错地区)

✧ 扇形模式

✧ 多核模式:多样化功能的不断出现

第四节 城市体系与城市景观

1、城市系统(城市体系):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

2、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等级规模法则、首位城市法则

3、城市景观:城市建筑高度、著名的建筑物、城市的格局、城市与环境的协调所形成的风格

4、城市感知:路、界、节点、区和路标

第八章 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

1、语言: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

2、劳动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

3、语言的两大组成部分:声音和意义

4、语言的本质属性:

✧ 社会性: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

✧ 交际性:语言的存在价值在于交际,语言是适应人们的交际需要而产生的

✧ 工具性: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

5、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语言是人类认知交流的媒介;语言是人类开发智力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语言是民族心理的寄托;语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

6、我国的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

1、语言分类方法:谱系分类法(应用最广)

2、语言的等级体系:语系、语族、语支、语种

3、语言区:是根据语言上的差异而划分的空间分布范围

4、等语线:根据词汇应用和发音差异而划出的地域分界线;多条等语线聚集的地方,也就是语言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

5、世界上的主要语系

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罗曼语族、斯拉夫语族、印度—伊朗语族

汉—藏语系:汉语、藏缅语族等 闪—含语系:阿拉伯语、希伯来语

乌拉尔—阿尔泰语系 非洲语言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第三节 语言的传播与影响

1、语言扩散的类型:谱系扩散和波形扩散

2、根据语言扩散的主体(人)的空间移动距离长短划分: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

3、迁移扩散:一般指使用该种语言的人或集团由甲地迁往乙地个过程中,语言也被传播到该地,人的空间移动距离较大

4、扩展扩散:是指语言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的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的现象。人的空间移动距离相对较小,空间上有连续性

5、语言传播和扩散的特性:外延性与连续性;距离衰减性;层序性与阶层性;复合性;竞争性与同化性;演化性

6、语言的同化:是指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放弃自己的语言而选用另一个民族的语言作为交际工具,

类型:自愿同化与强制同化

7、语言传播的影响因素:

✧ 自然因素:在自然地理条件良好,通达性强的地理区域语言扩散传播状况良好 ✧ 社会人文因素:

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建制往往对语言的传播扩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语言的对外传播的影响力成正比

移民作为人口迁移的一种方式,促进了语言的传播发展

8、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新来的语言取代当地语言;

新来移民接受当地语言;

新来移民带来的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

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

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

多语言国家出现

9、语言景观:文字和地名

第九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1、宗教:属于意识形态之一,它的最大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宰着自然和人类社会

2、原始宗教:人类社会早期的拜物行为已经具有宗教特征,因此将这一时期或特征的宗教称为原始宗教

3、宗教分类

按阶段划分:原始宗教、古代宗教、历史宗教、近现代宗教

按流传范围划分:民族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

按崇拜神灵的数量:一神教、二神教一级多神教

4、民族宗教:民族成员共同信奉的宗教,其信仰对象常为本民族的始祖或守护神 主要有:犹太教、印度教、道教、神道教等

5、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移民、传抪(交流和转教、有组织的传教)、领土竞争

6、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和平共处、竞争、排斥

7、宗教与政治的关系有哪几种类型

A、神权政治 B、政府与宗教 C、民族与宗教

8、宗教组织:宗教组织是自己存在的必要前提,宗教组织本身虽然并不能造成宗教景观,

但是却是宗教地理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媒介。

9、世界上主要宗教的分布:

✧ 基督教: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大洋洲,信奉者最多

✧ 伊斯兰教:亚洲、非洲、欧洲以及美洲

✧ 佛教:东亚、东南亚

10/结合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P281

1、宗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

2、宗教与文化

3、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

4、宗教圣地与地理环境

11、宗教景观:宗教礼仪与宗教建筑

第十章 旅游地理

1、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

2、大众旅游的开始: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于7月5日组织了一批540人的旅游团从莱斯特到拉夫巴勒参加禁酒大会,每人收取票费1先令,这是第一次团体包价旅游 旅游活动产生的三大因素:

1、旅游动机 2、自由支配的收入 3、闲暇时间

一、旅游者

1、国际上的定义:是指离开定居国,到其他国家旅行24小时以上的人

2、国际游客的分类:游客、旅游者和短途旅游者

3、国际短途旅游者:指在目的地国家的接待设施少于一夜的游客,这包括那些居住在巡游船上上岸游览的乘客,但不包括过境游客

4、国内旅游者:是指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小时而少于1年的人,其目的是娱乐、度假、运动、商务、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等

二、客源地和目的地

1、旅游系统的构成要素

旅游主体:旅游者 旅游客体:旅游产品 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

2、游客旅游的动力因素:

A、内动力:人和旅游动机,是人的基本需求

B、外动力:旅游地域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C、中间条件:收入、闲暇时间和交通条件

3、客源地: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4、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

5、交通连接:是以交通线路把各旅游地和景点串联拼合起来,形成一条旅游线路向市场

6、旅游交通的交通层层次:

A、外部交通; B、在旅游区内由中心城市到旅游地、风景区的交通; C、内部交通

7、 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

A、客源地与目的地相一致 B、客源地与目的地相对应 C、客源地与目的地的集中于分散

第三节 旅游地的文化特征

1、旅游地文化:是指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种复合文化形态

2、旅游地文化的三个层面:

A、旅游地文化的物质要素;(旅游资源、旅游商品、旅游服务设施)

B、旅游地的文化行为要素;(旅游地的风俗习惯、生活制度等)

C、文化的心理要素(当地居民的民族性格、宗教情绪等)

3、旅游地的精神文化是最核心层的,称为内在文化;而处于中层和外层的旅游地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通常统称为外在文化

4、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地域性:指的是文化的地域差异性

大众性:旅游地文化属于社会大众文化,具有一般大众文化所具有的商品性、娱乐性等特征 综合性:是社会环境中多种文化现象的综合反应

直观性:是指旅游的客体对象直接作用于主体的视听感知

季节性:旅游地文化的季节性与旅游活动的季节性相对应

第四节 世界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理

1、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的各种事物的总和

2、旅游资源的特点:

A、构成上的多样性,种类、表现形式; B、价值上的观赏性; C、空间上的地域性;

D、时间上的地域性; E、开发上的可创造性; F、使用上的永续性

第五节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一、旅游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旅游业的经济特征

A、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品

B、旅游业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

C、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季节波动大、受外部不可预测的因素影响

2、旅游与经济发展;

3、旅游与收支平衡;

4、旅游与就业;

5、旅游与税收;

6、旅游与经济结构

7、旅游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A、旅游过度超前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受交通、电力、通讯等行业的制约;是一项极其不稳定的产业,受多种因素影响

B、通货膨胀与土地价格(上升),

二、旅游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1、旅游与环境的关系:独立关系; 冲突关系; 旅游与环境的共生关系

2、旅游与环境共生关系的造成原因:

✧ 工业和贸易的发展以及它们相联系的不良后果,刺激了对于公园和野外空间的需求 ✧ 人类可利用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 在旅游活动新闻层次中,绝大多数旅游者的主要新闻是观光

✧ 环境保护在生态科学方面得到了重视

✧ 自然环境、人类遗址、历史遗迹的保护已使旅游业得到了经济效益

3、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植物、水质量、大气质量、野生动物

4、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建筑污染、带状发展和蔓延、基础设施超负荷、与本地居民隔离、交通堵塞;继续设施的变化

三、旅游对区域社会的影响

四、旅游对区域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变更和交流;工艺美术品的风格和形式的变化


相关文章

  • 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 一、实习目的意义 (一)野外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学是一门与自然和社会密切想关的科学,资源专业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有很多是以地理学为基础的,所以,不论是地理专业还是资源专业的学生,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实地考察与研究。从学科的角度,要求学生能将学到的理论和知识应用于实践,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学研 ...

  • 初三语文教师述职报告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作为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兼初三语文教师,一年的初三教学工作让我深深体会到初三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这也是由初三毕业班的性质所决定的。工作总结时刻都应该进行,时刻都应以提高初三教学质量为中心,为同学们的中考做好准备。现将我的工作作出如下述职:   一、领导重视 ...

  • 20XX年初三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2009年中考工作已经结束,我校中考语文总分排罗湖区第三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与领导的重视和正确的管理,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及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都是分不开的。与翠园、罗外相比,我校初中学生入学时普遍起点低、基础差、差生面大。针对如此现状,我们只有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比别人更投 ...

  • 扬人文资源优势&nbsp&nbsp做旅游经济文章
  • 我镇南接姜堰城郊,北连古镇溱潼,是泰州、姜堰到溱湖风景区的必经之地。这里是世界珍稀保护动物麋鹿的故乡和最后的野生消失点,有建于唐代的太平桥和被列入航空标志的参天银杏,又是清代“一门五都督、三科两状元”名噪一时的刘氏状元的诞生地。为此,我们把发展思路定格为水乡生态旅游镇,从放大人文优势效应角度出发,围 ...

  • 20XX年级新生开学典礼活动策划书
  • 活动名称: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xx级新生开学典礼 活动背景.活动目的:开学典礼是进行爱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活的开始,举行开学典礼旨在让同学了解人文学院的有关情况,同时明确新学期的奋斗目标,激发新生振奋精神.锐意进取,营造浓厚的开学气氛,为新学期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活动主题:拥抱大学时代 成 ...

  • 初三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 中考工作已经结束,我校中考语文总分排XX区第三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与领导的重视和正确的管理,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及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都是分不开的。与翠园、罗外相比,我校初中学生入学时普遍起点低、基础差、差生面大。针对如此现状,我们只有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比别人更投入,更用心,才 ...

  • 中文教研活动小结
  • 一.教研活动目的 高等学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教育部发起并委托中文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大学语文研究会合作召开的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呼吁,应把大学语文当成大学课程里的公共必修课.目前,加强大学语文教育的氛围和共识已基本形成,但是,大学语文究竟应该如何定位?这门课程的功能.目标究竟是什么?它应该 ...

  • 中文教研活动小结2篇
  • 一、教研活动目的 高等学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教育部发起并委托中文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大学语文研究会合作召开的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呼吁,应把大学语文当成大学课程里的公共必修课。目前,加强大学语文教育的氛围和共识已基本形成,但是,大学语文究竟应该如何定位?这门课程的功能、目标究竟是什么?它应该 ...

  • 课题阶段小结
  • 外国语学校小学部于xx年初申报了课题“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人文关怀的实践研究”。 在获得批准立项后,就开始了研究,现在把第一阶段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申报的基本理念。 目前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真可谓“课题林立,研究繁多”,但是在这繁华的背后,存在着十分严重的虚假与浮夸。我们认为,与其提出一个被证 ...

  • 学生会社团部学期工作总结
  •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默默地走近了今年炎热的六月中旬,时间过得真得很快,渐渐薄去的日历预示着这一学期人文学院社团工作即将走到尾声,我们可爱的人文学院社团部又大了半岁!   年轻的社团部虽然与其它部门相比,经验还不足,机构还不完善,但是社团部在本学期还是有所突破与发展的。在上学期社团部组织各个社团成员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