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金融理论发展述评

  ◆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公司金融理论的发展就陷入了困境,传统金融理论不能解释金融市场频频发生的“异象”。在对理性经济人假说和有效市场假说修正的基础上,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它以心理学对人们决策行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在解释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机制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从而使金融理论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领域。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理性经济人 有效市场前景理论      研究背景      现代经济学以其严密的逻辑和数学推理建立起庞大的理论大厦而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冠”。随着全球经济金融化的进展,金融理论在现代经济理论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短短五十年内,公司金融理论充分吸收和借鉴现代经济学发展,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在经济学这顶皇冠外,金融学已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萨缪尔森甚至将金融学喻为 “社会科学的珠冠”。 Zvi Bodie和Robert C.Merton将金融学定义为“研究如何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对稀缺资源进行跨时的分配。”现代金融学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在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提出预期效用函数理论之后,Arrow和Debreu将其吸收进瓦尔拉斯均衡的框架中,成为处理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分析范式,这些经济学理论都对现代金融学的发展做出基础性重要贡献。   沿着经济学提供的理论基石,公司金融学研究硕果累累,Markowitz的投资组合理论,Modigliani-Miller的MM理论,Sharpe等人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Fama的有效市场理论,Black-Scholes-Merton的期权定价理论(OPT)和Ross的套利定价理论(APT)等。这些理论都承袭了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所用的分析框架为一般均衡理论或无套利定价理论。这些理论较好地解释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机理和金融资产的定价机制,成为现代金融学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金融市场上日历效应、IPO溢价、封闭式基金之迷等异象不断出现,传统金融理论对此已经无法解释。也正是这些未解之谜推动了金融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修正传统理论的假设,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它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心理出发,重新审视主宰金融市场的人的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揭示了投资者心理因素在决策行为以及市场定价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使得金融学研究更接近实际。      传统金融理论的困境      在传统金融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理性经济人假说和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EMH)始终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根基。金融理论研究的是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主流方法是理性经济人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zi为不确定的状态ω赋予一个概率分布,并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理性经济人以期望效用最大化确定自己的证券组合。各类证券供求相等所决定的价格就是证券的市场均衡价格。由于交易者作决策时利用了所掌握的信息,证券的均衡价格就会反映交易者持有的信息。那么,反过来说,交易者在什么情景下能正确地从价格中推测出“足够”的信息以利于自己的决策呢?这就引出了理性预期均衡。交易者携带不同的信念和信息进入市场,达到理性预期均衡时,他们利用均衡价格反映的信息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得到的决策就视同他们拥有全部私人信息时一样;如果没有新的信息进入,交易者就没有重新交易的意愿,均衡处于稳定状态且可以达到资产的帕累托最优配置。   现代金融学关注的是金融资产的定价和配置问题,而金融资产配置的信息有效性,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有效市场假说被认为是传统主流金融理论的核心之一,它充分的反映了传统金融的研究脉络。Eugene Fama(1970)对有效市场的经典定义是:有效市场是指证券价格总是可以充分体现可获信息变化所带来影响的市场。具体来说,EMH包含以下三层基本含义:投资者是理性的,他们能合理评价证券价值,此时市场是有效的;假如某些投资者并非理性,但他们的非理性行为是随机的,从而彼此的行为相互抵消,此时市场依然有效;假如非理性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并非随机,但由于市场中理性套利者的存在,会消除市场的异常波动,此时市场依然有效。   有效市场理论诞生后,曾在较长时间内经受住了理论和市场的考验。然而随着金融市场各种异象频繁出现,对有效市场的各种质疑不断涌来。20世纪90年代以后,行为金融学通过实验手段,从人类决策行为的非理性角度出发,对市场有效性假说提出了质疑。   (一)有限理性个体   根据EMH的观点,人是完全理性的,投资者是风险厌恶的,他们总会根据期望效用最大化和贝叶斯法则进行决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Kahneman和Tversky(1973)的研究指出,投资者在决策时,并不遵循期望效用最大化原则,他们并不看重决策最终获得财富的绝对水平,而更加在意以某参照点为标准的相对财富的变化状况;Kahneman和Tversky(1979)进一步研究表明,投资者并不是风险厌恶者,而是损失厌恶者。Van Raaij(1981)提出的“经济心理学”更表明,首先,经济环境反应出一般经济状况的改变,但由于个人因素的差异,不同的人对经济情况会有不同的认知与感受,加上个人主观的价值判断,进而通过行为表现而与经济环境产生复杂的互动关系。换言之,不同的个体对市场或经济状况会有相同或不同的“认知”(Perception),进而转化为行为和彼此间的相互作用,最后再反馈到市场和经济中。传统金融理论将人视之为理性,认为价格变动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基本面的变化(盈利水平、宏观经济环境等等),而忽视了个人和群体决策的作用。行为金融学则大大提升了“人”的地位,修正了传统金融理论理性人假设的基础。   (二)非理性投资者的行为并非随机交易而是群体行为   EMH在理性人假设之后,进一步放松假设:即使存在非理性投资者,但他们之间的交易是随机进行的,所以彼此的非理性行为会相互抵消掉。但在社会心理学表面,在一个群体中,人们容易受到群体情感的感染,倾向于放弃自己的偏好与习惯,忽略自身可获得的信息而采取与群体行为相近的行为。认知的系统偏差会导致人们的认知受到整个系统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自身所在群体的因素的影响。信息串流使人们在决策时都会参考其他人的选择,当该选择是传统的、流行的或权威的时候,人们更容易忽略自己已有的或可获得的信息而遵循该选择。试验证实人们在相互交流时,交流最多的是共同知识,私有信息得不到交换。Shiller(1999)指出由于人们注意力的限制,只能关注那些热点信息,并形成相似的信念,而人们的交流以及媒体的宣传使得这些信念得到进一步加强。羊群效应,即从众行为,也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处于群体中的人们彼此模仿,相互传染,通过相互间的循环反应和刺激,情绪逐渐高涨人们逐渐失去理性。在金融市场中,通常会导致热点的频繁出现,严重的时候将出现市场泡沫和金融危机。这些研究可有力地证明了非理性投资者的行为并非是随机交易而是一种群体行为。

  (三)套利者不能保证市场有效   EMH最后一道防线认为即使投资者的行为并非随机,但由于市场上套利者的存在,也会将市场拉回到有效的基本面上,非理性投资者最终会因为财产消失殆尽而自动离开市场。市场依然将是有效的。现实中的套利不仅充满风险,而且作用有限。首先,套利的核心是无风险,套利能否发挥其功效,关键看能否找到合适的替代品。为了回避风险,套利者在卖出或卖空价格高估证券的同时,必须能买到同质或近似的并且价格未被高估的替代证券。但大多数情况下,证券并没有明显合适的替代品。其次,即使能找到合适的替代品,但由于证券的未来价格具有不可预知性,再加上市场上噪音交易者的存在,套利者依然面临着重大风险。因此,套利者的存在并不能保证市场的有效。   至此,传统金融理论的理论基础被击穿,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行为金融学”逐渐成为金融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及研究体系      (一)行为金融学的产生和发展   1979年,Kahneman和Tversky里程碑式的文章《前景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发表,在更加现实的假设基础之上,正式提出了经典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前景理论对投资者的决策框架进行了修正,提出在不确定条件下投资者的决策动机会受到自身和外界各种变量的影响,在决策的编辑阶段往往会依据个人决策偏好而对各种备择方案进行编码,在决策评价阶段,相对于参考点,投资者对收益和风险的预期决定了最终决策方案的制定。Kahneman和Tversky在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者决策框架之后,提出一个理论模型来诠释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此模型分别用两个函数来描述投资者的决策:一是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v(x);二是决策权重函数(decision weighting function)π(p)。其中,价值函数取代了预期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决策权重函数则将预期效用理论中的概率转换成决策权重,则投资者的决策方案(假定期望值为psi的方案被选择)的选择模型为:   ,其中(j=1,2,…,m ;j∈J)(1)   ps0= Maxpi s其中(i=1,2,…,n;i∈I) (2)    pij>0且,pij为备择方案,i为可能发生的各种概率,j为某个概率的编号。在各种备择方案中,具有最大期望值ps0的决策方案将被投资者所选择。   前景理论通过一个完全按照心理试验结果构造出来的函数来刻画偏好,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种非期望效用的决策目标。该理论对传统的风险决策理论进行了修正,指出在不确定条件下,许多判断和决策都会系统性地偏离传统金融理论的最优决策过程,从而严重冲击和动摇了传统财务理论所信奉的期望效用理论。1982年,Kahneman和Tversky与Slovic合作发表了《不确定下的判断:启发式与偏差》一文,研究了人类行为与投资决策经典经济模型的基本假设相冲突的三个方面,即风险态度、心理账户和过度自信,并将观察到的现象称之为“认知偏差”。这两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行为金融理论的正式创立,为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和成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行为金融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实践中金融市场异象频发,理论上前景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实验心理学完成了影响巨大的认知革命,这些都促进了行为金融学的深化发展。Debondt和Thaler(1985) 发表了《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着力对“过度反应”进行深入的研究,系统地提出了“过度反应”假说,并利用50多年的市场数据对此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文章认为所谓的“过度反应”是和贝叶斯规则中的“恰当反应”相对而言的。在贝叶斯规则中,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因此他们对信息的理解是一致的、无偏的,对信息会产生适当的修正。“过度反应”无疑打破了这一观点,投资者实际的投资行为存在着非理性的一面,对信息反应情绪化,会产生反应过度,造成估价过低或过高,并得出了美国股市存在反应过度的实证结论。基于“过度反应”假设,Debondt和Thaler(1987)对“价格长期反转现象”进行了解释:投资者在前期的交易中反应过度,导致价格偏离太远,后期进行自我纠正,因而出现了前期“亏损”组合在后期有更好的收益率表现的现象。Shefrin和Statman(1985)发表《过早出售赢利股而过久持有损失股的处置效应:理论和证据》一文,解释了投资者对赢利股票过早抛出、对损失股票继续持有的异常现象――处置效应,并验证了美国股市的投资者存在处置效应。这两篇论文表明行为金融理论已经开始解释金融市场异象,进入理论指导实践的阶段。这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行为金融理论的魅力所在,从而吸引了一大批优秀学者的介入研究,掀开了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热潮。   20世纪90年代以后,行为金融理论迎来了它的繁荣阶段。Shiller(1981,1990)主要研究了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股票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投资价格与流行心态的关系等;thaler(1987,1999)主要研究了股票回报率的时间序列以及投资者的心理账户问题;Debondt (1993)发现个体投资者的情绪与股市总体表现呈显著的相关关系;Shefrin和Statman(1994)提出了BAPM模型;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98)提出了BSV模型;Shefrin和Statman(2000)提出了BPT模型;Jegadeesh和Titman(2001)发现美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中期动量效应。特别是Shleifer教授2000年出版了《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一书,书中用了一章的篇幅探讨了行为金融领域有待继续探讨的问题,并就四个方面提出了20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为行为金融理论的继续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   到目前为止,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仍有争论。但有一点非常明确的是,学者们对行为金融学应该由“基于个人认知和决策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投资者心态与行为分析”和“有限套利及市场非有效性”这两个理论基础构成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其中“有限套利和市场非有效性”主要探讨现实证券市场中套利行为的作用不可能充分实现,它解释了为什么价格对信息会存在着不适当的反应;而“投资者心态和行为分析”则要研究现实世界中投资者在买卖证券时是如何形成投资理念和对证券进行判断的。Shleifer(2003)认为,“这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套利是充分的,那么套利者可以及时调整无信息变化下的需求变动,而且价格也会及时做出准确的反应。这样的话,即使许多投资者是非理性的,市场仍然有效。另一方面,如果投资者都完全理性,就没有力量来扰乱最初的有效市场,价格也就不会偏离有效价值水平。”有鉴于此,李心丹(2005)认为,与传统金融学相对应,行为金融学研究主题包括三个层次:投资者的个体行为;投资者的群体行为;有限套利和非有效市场 ,其中前两个层次归纳起来就是“投资者心理和行为分析”。第一个层次就是投资者个体行为,它侧重于分析投资者个体行为,以及这种普遍性的个体行为偏差对市场可能产生的中长期影响;另一个层次就是投资者群体行为,它主要是指因投资者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而导致的市场整体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偏差。第三层次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市场异象的挖掘和其深层次原因的分析。一系列理论文章表明在理性交易者和非理性交易者相互影响的经济体中,非理性对价格的影响是实质性的和长期的。现实中存在着许多原因导致传统金融理论中有效市场赖以生存的“套利”难以发挥作用,从而导致股市对信息的反应存在着系统性的偏离。

     关于行为金融理论发展的几点思考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还不成熟。行为金融理论对传统财务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人的角度来解释市场行为和现象,充分考虑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和情绪在决策中的作用,打破了“理性人的神话”,为人们理解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人性化的视角。同时较为系统地对EMH和传统财务理论提出挑战并能够有效的解释了市场异象。但不可否认的是,行为金融学距离一个成熟的学派尚有相当的距离。迄今为止还没能整合成一个系统的理论,较为分散。在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与结合传统金融方法的道路上,也还没有太多的标志性的案例。其提出的理论框架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实证数据的支持。由于该理论所引用的主要是实验心理学的若干理论,而实验室与现实生活有较大差别这也是该理论的一个弱点。   行为金融理论并非是传统金融理论的取而代之。行为金融学并不试图完全推翻以往的理论,它只是在开拓金融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进一步延伸与拓展,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有益补充,以求完善和修正金融理论,使其更加可信、有效。行为金融学把“人”重新放入研究的视野,把实验的方法带入了金融学,并且对整个经济学的最基本假设进行了一种革命式的检讨和前提性的反思,使人们的眼界豁然开朗。行为金融学并非是对传统金融学的取而代之,金融理论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将传统金融理论与行为理论更好的融合,最终构建起完整有效的现代金融理论框架。   从传统金融理论到行为金融理论,是从研究金融市场“应该”怎样运行到研究金融市场“实际”是怎样运行的发展。传统金融理论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在解释金融市场“应该”怎样运行的“规范研究”方面,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但是,现实中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与假设中的“理性经济人”又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传统金融理论在解释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行为金融学以心理学对人们决策行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在解释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机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可以说,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是解释金融市场实际运行机制的一个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Kahneman, Daniel, and Amos Tversky(1979)"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47   2.Shefrin, H•(2000)•Beyond Greed and Fear,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3.Tversky, A•, and D•Kahneman (1974)•"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Science 185   4.李心丹.行为金融理论:研究体系及展望.金融研究,2005(1)   5.李心丹,王冀宁,傅浩.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2(11)   6.张圣平,熊德华等.现代经典金融学的困境与行为金融学的崛起.金融研究,2003(4)   7.张多蕾,孟华婷.行为财务理论发展历程评述.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7(4)   8.李心合.对公司财务学理论及方法论局限性的认识与批判.会计研究,2004(10)   9.威廉•L•麦金森.公司财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0.李心合.财务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会计研究,2006(7)   11.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经济研究,2005(2)   12.安德瑞•史莱佛著,赵英军译.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2003   13.李心丹.行为金融学.上海三联书店,2004      作者简介:   康玉梅(1973-),女,汉族,长江大学副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公司理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公司金融理论的发展就陷入了困境,传统金融理论不能解释金融市场频频发生的“异象”。在对理性经济人假说和有效市场假说修正的基础上,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它以心理学对人们决策行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在解释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机制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从而使金融理论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领域。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理性经济人 有效市场前景理论      研究背景      现代经济学以其严密的逻辑和数学推理建立起庞大的理论大厦而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冠”。随着全球经济金融化的进展,金融理论在现代经济理论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短短五十年内,公司金融理论充分吸收和借鉴现代经济学发展,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在经济学这顶皇冠外,金融学已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萨缪尔森甚至将金融学喻为 “社会科学的珠冠”。 Zvi Bodie和Robert C.Merton将金融学定义为“研究如何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对稀缺资源进行跨时的分配。”现代金融学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在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提出预期效用函数理论之后,Arrow和Debreu将其吸收进瓦尔拉斯均衡的框架中,成为处理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分析范式,这些经济学理论都对现代金融学的发展做出基础性重要贡献。   沿着经济学提供的理论基石,公司金融学研究硕果累累,Markowitz的投资组合理论,Modigliani-Miller的MM理论,Sharpe等人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Fama的有效市场理论,Black-Scholes-Merton的期权定价理论(OPT)和Ross的套利定价理论(APT)等。这些理论都承袭了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所用的分析框架为一般均衡理论或无套利定价理论。这些理论较好地解释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机理和金融资产的定价机制,成为现代金融学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金融市场上日历效应、IPO溢价、封闭式基金之迷等异象不断出现,传统金融理论对此已经无法解释。也正是这些未解之谜推动了金融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修正传统理论的假设,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它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心理出发,重新审视主宰金融市场的人的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揭示了投资者心理因素在决策行为以及市场定价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使得金融学研究更接近实际。      传统金融理论的困境      在传统金融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理性经济人假说和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EMH)始终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根基。金融理论研究的是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主流方法是理性经济人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zi为不确定的状态ω赋予一个概率分布,并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理性经济人以期望效用最大化确定自己的证券组合。各类证券供求相等所决定的价格就是证券的市场均衡价格。由于交易者作决策时利用了所掌握的信息,证券的均衡价格就会反映交易者持有的信息。那么,反过来说,交易者在什么情景下能正确地从价格中推测出“足够”的信息以利于自己的决策呢?这就引出了理性预期均衡。交易者携带不同的信念和信息进入市场,达到理性预期均衡时,他们利用均衡价格反映的信息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得到的决策就视同他们拥有全部私人信息时一样;如果没有新的信息进入,交易者就没有重新交易的意愿,均衡处于稳定状态且可以达到资产的帕累托最优配置。   现代金融学关注的是金融资产的定价和配置问题,而金融资产配置的信息有效性,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有效市场假说被认为是传统主流金融理论的核心之一,它充分的反映了传统金融的研究脉络。Eugene Fama(1970)对有效市场的经典定义是:有效市场是指证券价格总是可以充分体现可获信息变化所带来影响的市场。具体来说,EMH包含以下三层基本含义:投资者是理性的,他们能合理评价证券价值,此时市场是有效的;假如某些投资者并非理性,但他们的非理性行为是随机的,从而彼此的行为相互抵消,此时市场依然有效;假如非理性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并非随机,但由于市场中理性套利者的存在,会消除市场的异常波动,此时市场依然有效。   有效市场理论诞生后,曾在较长时间内经受住了理论和市场的考验。然而随着金融市场各种异象频繁出现,对有效市场的各种质疑不断涌来。20世纪90年代以后,行为金融学通过实验手段,从人类决策行为的非理性角度出发,对市场有效性假说提出了质疑。   (一)有限理性个体   根据EMH的观点,人是完全理性的,投资者是风险厌恶的,他们总会根据期望效用最大化和贝叶斯法则进行决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Kahneman和Tversky(1973)的研究指出,投资者在决策时,并不遵循期望效用最大化原则,他们并不看重决策最终获得财富的绝对水平,而更加在意以某参照点为标准的相对财富的变化状况;Kahneman和Tversky(1979)进一步研究表明,投资者并不是风险厌恶者,而是损失厌恶者。Van Raaij(1981)提出的“经济心理学”更表明,首先,经济环境反应出一般经济状况的改变,但由于个人因素的差异,不同的人对经济情况会有不同的认知与感受,加上个人主观的价值判断,进而通过行为表现而与经济环境产生复杂的互动关系。换言之,不同的个体对市场或经济状况会有相同或不同的“认知”(Perception),进而转化为行为和彼此间的相互作用,最后再反馈到市场和经济中。传统金融理论将人视之为理性,认为价格变动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基本面的变化(盈利水平、宏观经济环境等等),而忽视了个人和群体决策的作用。行为金融学则大大提升了“人”的地位,修正了传统金融理论理性人假设的基础。   (二)非理性投资者的行为并非随机交易而是群体行为   EMH在理性人假设之后,进一步放松假设:即使存在非理性投资者,但他们之间的交易是随机进行的,所以彼此的非理性行为会相互抵消掉。但在社会心理学表面,在一个群体中,人们容易受到群体情感的感染,倾向于放弃自己的偏好与习惯,忽略自身可获得的信息而采取与群体行为相近的行为。认知的系统偏差会导致人们的认知受到整个系统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自身所在群体的因素的影响。信息串流使人们在决策时都会参考其他人的选择,当该选择是传统的、流行的或权威的时候,人们更容易忽略自己已有的或可获得的信息而遵循该选择。试验证实人们在相互交流时,交流最多的是共同知识,私有信息得不到交换。Shiller(1999)指出由于人们注意力的限制,只能关注那些热点信息,并形成相似的信念,而人们的交流以及媒体的宣传使得这些信念得到进一步加强。羊群效应,即从众行为,也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处于群体中的人们彼此模仿,相互传染,通过相互间的循环反应和刺激,情绪逐渐高涨人们逐渐失去理性。在金融市场中,通常会导致热点的频繁出现,严重的时候将出现市场泡沫和金融危机。这些研究可有力地证明了非理性投资者的行为并非是随机交易而是一种群体行为。

  (三)套利者不能保证市场有效   EMH最后一道防线认为即使投资者的行为并非随机,但由于市场上套利者的存在,也会将市场拉回到有效的基本面上,非理性投资者最终会因为财产消失殆尽而自动离开市场。市场依然将是有效的。现实中的套利不仅充满风险,而且作用有限。首先,套利的核心是无风险,套利能否发挥其功效,关键看能否找到合适的替代品。为了回避风险,套利者在卖出或卖空价格高估证券的同时,必须能买到同质或近似的并且价格未被高估的替代证券。但大多数情况下,证券并没有明显合适的替代品。其次,即使能找到合适的替代品,但由于证券的未来价格具有不可预知性,再加上市场上噪音交易者的存在,套利者依然面临着重大风险。因此,套利者的存在并不能保证市场的有效。   至此,传统金融理论的理论基础被击穿,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行为金融学”逐渐成为金融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及研究体系      (一)行为金融学的产生和发展   1979年,Kahneman和Tversky里程碑式的文章《前景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发表,在更加现实的假设基础之上,正式提出了经典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前景理论对投资者的决策框架进行了修正,提出在不确定条件下投资者的决策动机会受到自身和外界各种变量的影响,在决策的编辑阶段往往会依据个人决策偏好而对各种备择方案进行编码,在决策评价阶段,相对于参考点,投资者对收益和风险的预期决定了最终决策方案的制定。Kahneman和Tversky在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者决策框架之后,提出一个理论模型来诠释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此模型分别用两个函数来描述投资者的决策:一是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v(x);二是决策权重函数(decision weighting function)π(p)。其中,价值函数取代了预期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决策权重函数则将预期效用理论中的概率转换成决策权重,则投资者的决策方案(假定期望值为psi的方案被选择)的选择模型为:   ,其中(j=1,2,…,m ;j∈J)(1)   ps0= Maxpi s其中(i=1,2,…,n;i∈I) (2)    pij>0且,pij为备择方案,i为可能发生的各种概率,j为某个概率的编号。在各种备择方案中,具有最大期望值ps0的决策方案将被投资者所选择。   前景理论通过一个完全按照心理试验结果构造出来的函数来刻画偏好,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种非期望效用的决策目标。该理论对传统的风险决策理论进行了修正,指出在不确定条件下,许多判断和决策都会系统性地偏离传统金融理论的最优决策过程,从而严重冲击和动摇了传统财务理论所信奉的期望效用理论。1982年,Kahneman和Tversky与Slovic合作发表了《不确定下的判断:启发式与偏差》一文,研究了人类行为与投资决策经典经济模型的基本假设相冲突的三个方面,即风险态度、心理账户和过度自信,并将观察到的现象称之为“认知偏差”。这两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行为金融理论的正式创立,为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和成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行为金融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实践中金融市场异象频发,理论上前景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实验心理学完成了影响巨大的认知革命,这些都促进了行为金融学的深化发展。Debondt和Thaler(1985) 发表了《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着力对“过度反应”进行深入的研究,系统地提出了“过度反应”假说,并利用50多年的市场数据对此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文章认为所谓的“过度反应”是和贝叶斯规则中的“恰当反应”相对而言的。在贝叶斯规则中,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因此他们对信息的理解是一致的、无偏的,对信息会产生适当的修正。“过度反应”无疑打破了这一观点,投资者实际的投资行为存在着非理性的一面,对信息反应情绪化,会产生反应过度,造成估价过低或过高,并得出了美国股市存在反应过度的实证结论。基于“过度反应”假设,Debondt和Thaler(1987)对“价格长期反转现象”进行了解释:投资者在前期的交易中反应过度,导致价格偏离太远,后期进行自我纠正,因而出现了前期“亏损”组合在后期有更好的收益率表现的现象。Shefrin和Statman(1985)发表《过早出售赢利股而过久持有损失股的处置效应:理论和证据》一文,解释了投资者对赢利股票过早抛出、对损失股票继续持有的异常现象――处置效应,并验证了美国股市的投资者存在处置效应。这两篇论文表明行为金融理论已经开始解释金融市场异象,进入理论指导实践的阶段。这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行为金融理论的魅力所在,从而吸引了一大批优秀学者的介入研究,掀开了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热潮。   20世纪90年代以后,行为金融理论迎来了它的繁荣阶段。Shiller(1981,1990)主要研究了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股票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投资价格与流行心态的关系等;thaler(1987,1999)主要研究了股票回报率的时间序列以及投资者的心理账户问题;Debondt (1993)发现个体投资者的情绪与股市总体表现呈显著的相关关系;Shefrin和Statman(1994)提出了BAPM模型;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98)提出了BSV模型;Shefrin和Statman(2000)提出了BPT模型;Jegadeesh和Titman(2001)发现美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中期动量效应。特别是Shleifer教授2000年出版了《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一书,书中用了一章的篇幅探讨了行为金融领域有待继续探讨的问题,并就四个方面提出了20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为行为金融理论的继续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   到目前为止,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仍有争论。但有一点非常明确的是,学者们对行为金融学应该由“基于个人认知和决策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投资者心态与行为分析”和“有限套利及市场非有效性”这两个理论基础构成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其中“有限套利和市场非有效性”主要探讨现实证券市场中套利行为的作用不可能充分实现,它解释了为什么价格对信息会存在着不适当的反应;而“投资者心态和行为分析”则要研究现实世界中投资者在买卖证券时是如何形成投资理念和对证券进行判断的。Shleifer(2003)认为,“这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套利是充分的,那么套利者可以及时调整无信息变化下的需求变动,而且价格也会及时做出准确的反应。这样的话,即使许多投资者是非理性的,市场仍然有效。另一方面,如果投资者都完全理性,就没有力量来扰乱最初的有效市场,价格也就不会偏离有效价值水平。”有鉴于此,李心丹(2005)认为,与传统金融学相对应,行为金融学研究主题包括三个层次:投资者的个体行为;投资者的群体行为;有限套利和非有效市场 ,其中前两个层次归纳起来就是“投资者心理和行为分析”。第一个层次就是投资者个体行为,它侧重于分析投资者个体行为,以及这种普遍性的个体行为偏差对市场可能产生的中长期影响;另一个层次就是投资者群体行为,它主要是指因投资者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而导致的市场整体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偏差。第三层次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市场异象的挖掘和其深层次原因的分析。一系列理论文章表明在理性交易者和非理性交易者相互影响的经济体中,非理性对价格的影响是实质性的和长期的。现实中存在着许多原因导致传统金融理论中有效市场赖以生存的“套利”难以发挥作用,从而导致股市对信息的反应存在着系统性的偏离。

     关于行为金融理论发展的几点思考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还不成熟。行为金融理论对传统财务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人的角度来解释市场行为和现象,充分考虑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和情绪在决策中的作用,打破了“理性人的神话”,为人们理解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人性化的视角。同时较为系统地对EMH和传统财务理论提出挑战并能够有效的解释了市场异象。但不可否认的是,行为金融学距离一个成熟的学派尚有相当的距离。迄今为止还没能整合成一个系统的理论,较为分散。在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与结合传统金融方法的道路上,也还没有太多的标志性的案例。其提出的理论框架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实证数据的支持。由于该理论所引用的主要是实验心理学的若干理论,而实验室与现实生活有较大差别这也是该理论的一个弱点。   行为金融理论并非是传统金融理论的取而代之。行为金融学并不试图完全推翻以往的理论,它只是在开拓金融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进一步延伸与拓展,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有益补充,以求完善和修正金融理论,使其更加可信、有效。行为金融学把“人”重新放入研究的视野,把实验的方法带入了金融学,并且对整个经济学的最基本假设进行了一种革命式的检讨和前提性的反思,使人们的眼界豁然开朗。行为金融学并非是对传统金融学的取而代之,金融理论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将传统金融理论与行为理论更好的融合,最终构建起完整有效的现代金融理论框架。   从传统金融理论到行为金融理论,是从研究金融市场“应该”怎样运行到研究金融市场“实际”是怎样运行的发展。传统金融理论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在解释金融市场“应该”怎样运行的“规范研究”方面,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但是,现实中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与假设中的“理性经济人”又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传统金融理论在解释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行为金融学以心理学对人们决策行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在解释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机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可以说,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是解释金融市场实际运行机制的一个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Kahneman, Daniel, and Amos Tversky(1979)"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47   2.Shefrin, H•(2000)•Beyond Greed and Fear,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3.Tversky, A•, and D•Kahneman (1974)•"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Science 185   4.李心丹.行为金融理论:研究体系及展望.金融研究,2005(1)   5.李心丹,王冀宁,傅浩.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2(11)   6.张圣平,熊德华等.现代经典金融学的困境与行为金融学的崛起.金融研究,2003(4)   7.张多蕾,孟华婷.行为财务理论发展历程评述.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7(4)   8.李心合.对公司财务学理论及方法论局限性的认识与批判.会计研究,2004(10)   9.威廉•L•麦金森.公司财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0.李心合.财务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会计研究,2006(7)   11.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经济研究,2005(2)   12.安德瑞•史莱佛著,赵英军译.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2003   13.李心丹.行为金融学.上海三联书店,2004      作者简介:   康玉梅(1973-),女,汉族,长江大学副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公司理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章

  • 电气专业技术工作述评
  • 在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德国有着自身的发展特点,这就是,政治长期滞后于经济,两者发展不同步。虽然德国直到19世纪30年代中期才继英、法、美、比等国之后开始工业化进程,但是,这样一位姗姗来迟者却能后来居上。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它已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工业生产的 ...

  • 述评消息
  • 所谓述评消息,就是以叙述新闻事实为主,加上作者对新闻事实的恰到好处的评论。它的特点是:有述有评,边述边评,述评结合。述评消息是介于消息和新闻评论之间的一种报道形式,它常用以分析形势,或针对某种思想倾向,或对实际工作有普遍意义的重要问题,或为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方向,给 ...

  • 施工技术工作述评
  • 1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应用情况 我国现代高层建筑起源于20世纪的上海。1934年建成的上海国际饭店, 地下2层、地上22层, 高3215m , 为钢结构, 是我国第1幢高楼。此后, 高层建筑方兴未艾, 但由于经济和技术原因, 建国后到80 年代前再没有修建过高层钢结构建筑。进入90 年代以后, 一批高 ...

  • 建筑专业技术工作述评
  • 入冬的北方已下过多场雪,寒气袭人。但是,南方的深圳还毫无寒意,路旁的木棉树仍怒放吐艳,红花绿叶分外娇艳,令来自寒、温带地区的国内外旅客在此流连忘返。第五届全国智能建筑技术交流会于12月19日~23日在深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127名代表济济一堂,国内智能建筑技术领域的诸多知名学者和专家云集。本届会议由 ...

  • 专业技术工作述评范文
  • 一、行政效能建设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20xx年完成的工作目标任务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做好全县统计管理工作 ①高质量完成统计年报和定报工作。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 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统计工作,准确、及时地完成了20xx年定期报表任务。一是强化组织实施;二是明确目标责任;三是落实规范标准 ...

  • 农业技术工作述评
  • 农业产业化,是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重要途径。在农业产业化链条中,产加销之间只有环环紧扣,才能实现各环节的集群式发展,才能实现产业的升级、农业的腾飞。 乘着全省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东风,鹤城农业产业化的车轮,在20xx年继续滚滚向前: ...

  • 中医技术工作述评
  • 在"稳住加强一头"的政策背景及我院基础研究大会的精神鼓舞下,由中国中医研究院教育处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承办的"全国中医药动物模型研讨会(暨培训班)"于1993年10月1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50多个单位的8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部门的领导、中 ...

  • 个人专业技术工作述评
  • 本人自20xx年8月参加工作至今,已经两年了,通过不断的努力工作和刻苦学习,同时大大提高了我的专业技术. 在这2年的磨练中,我从同行设计师.工程师和工人师傅那学到了丰富的园林景观设计的技巧,施工技术.工程管理经验,特别是工人师傅们的现场经验.技术及他们对工作的敬业精神鼓励和指导着我,更深入的去了解园

  • 教师专业技术工作述评
  • 一.专业发展学校产生的背景 (一)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都把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美国也急需发挥公立教育在增强其社会价值和竞争力的作用.1983年美国出台的名为<国家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指出: "我们 ...

  • 工程专业技术工作述评
  • 网络工程专业是国内高校普遍开设的新兴专业。如何创建网络工程专业,国内外并没有统一模式和现成规范,为此,国内众多教学专家展开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发表大量教学论文,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验体系等方面。本文试图对网络工程建设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 并提出目前研究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