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与性质

《物质结构与性质》二轮高效复习研讨(转载)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要实现有效、高效,要认真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各考点知识一轮复习基本到位,如何克服知识间的相互干扰,熟练应用知识,减少无谓失分?二是各题型各热点考点强化训练基本到位,如何总结解题思维方法,防止答非所问,准确规范答题?三是如何合理安排理综考试时间,正常发挥水平,考后不留遗憾?在复习中,都要靠师生结合实际共同摸索、体会、积累、提高。现就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复习谈点体会。

一、增强主干知识意识,全面构建知识框架。

主干知识是化学的“支柱”。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主干知识有三大系列,不可忽视。即: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分子结构与分子性质、晶体结构与晶体性质。

如:2012年省质检30题以碳、硅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为命题基础,实际上测试的就是三大主干知识:第(1)小题两问考查晶体结构部分:晶体类型、MgO熔点高于CaO的原因,第(2)小题两问考查原子结构内容:未成对电子、自由电子,第(3)小题考查分子结构与原子结构部分:杂化轨道、电负性,第(4)小题考查原子结构内容:电离能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纵观2009年至2011年三年省质检试题和三年福建省高考试题,其命题均离不开这三大系列的主干知识。

用心构建网络,解题方便提取。完整的知识框架,清晰的知识网络,在知识脑海里根深蒂固,解题时就会紧扣信息要点,思维快速触及已储备知识,尽快调动出有用知识进行解题。我省新课程后的高考化学命题越来越重视从知识点记忆的考查转移到知识运用的能力考查,这就要求二轮复习对主干知识要全面梳理,重在理解;要以干带支,重在贯通;要构建框架,重在应用,真正让学生学会用化学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请大家记住:整理知识网络不等于死记硬背,凡是未理解的知识点,均是经不起高考检验的。

记牢基础知识是关键,灵活应用知识是目的。主要任务:如何结合本校学生实际,高效复习,查缺补漏,提高成绩。在二轮冲刺面前,一定要狠抓物质结构与性质重要知识点,设置有关小专题复习训练,强化主干知识的巩固和迁移应用。

如:1~36号元素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尤其是第四周期元素);元素电离能和电负性分别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各类化学键(含共价键的“三参数”、配位键等)与物质组成、性质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氢键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四类晶体的构成微粒以及微粒间作用力与晶体性质的关系;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杂化轨道“三类型”与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的关系;等等。实际上,全面理解掌握考试说明的相关考点,储备主干知识,就能应用自如。

二、渗透学科思想观念,培养化学学习能力。

化学思想是化学的“灵魂”。 化学学科越来越从注重知识的考查转移到注重化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在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中,最常见的化学思想有: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分类思想、辩证思想等,最常见的化学观念有:元素观、微粒观、分类观、定量观、守恒观等。二轮复习要关注学科思想观念的渗透,关注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学科价值,有意识地强化从微观角度解释或预测宏观物质性质的思想方法训练,强化以微观方式表达结果的学习能力训练,确保高效复习。

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一定要贯穿复习解题的始终。2012年我省考试说明明确指出,此题是检测学生是否具备根据物质结构预测或解释物质性质和依据物质性质推测或解释物质微观结构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微观结构与物质性质的紧密联系。如:2012年省质检30题的7个采分点均涉及结构知识,离不开各种微粒结构决定性质以及宏观性质推理微观结构的理解应用。如:第(4)小题考查了迁移同周期元素I1变化规律的知识来分析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I3变化规律,这完全是利用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方法去解题,没有利用原子结构知识深入微观分析,审题失误或凭感觉记忆同周期元素I1递变规律解题,误选A是很正常的。要

巧妙抓住Na、Mg原子失去的第三个电子均在2P能级,Al、Si、P、S、Cl原子失去的第三个电子均在M层的3S或3P能级,根据各能级的能量高低规律,显然,Na、Mg的I3要比Al、Si、P、S、Cl的I3大得多,正确答案选D。图中Na与Mg的I3大小、Si与P的I3大小均可利用电子排布加以验证。本小题既考查了接受、吸收图示信息的能力,又考查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关注了能力测试。

微粒观——解决物质结构问题的法宝。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选做题多数是拼盘式的。但几乎每一个问题都会涉及到微粒观,重视应用微粒观去解决具体问题,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试题就会感觉不难了。如:2012年省质检分析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I3变化规律,就是利用各能级电子的能量不同决定的。又如:2011年福建高考30题第(3)小题:③肼能与硫酸反应生成N2H6SO4。N2H6SO4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则N2H6SO4的晶体内不存在__________(填标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范德华力

N2H6SO4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说明是离子晶体,晶体中肯定不存在分子,显然,没有分子间作用力,而构成离子晶体的微粒N2H62+与SO42-离子间必存在离子键,N2H62+类似NH4+故存在共价键和配位键,从微粒角度分析不易出错。若要求判断N2H62+、

[Cu(NH3)4]2+等复杂离子或配离子中的作用力,紧扣微粒观,只单个离子,显然不存在离子键与范德华力。

三、重点突破热点考点,精细高效复习到位。

高考考点是化学复习的“核心”。为落实精细复习、高效复习,在训练过程中要针对考试说明中的考点进行高效训练,不要随意扩展知识、能力,也不能随意降低要求,遵循“到位不越位”原则,切实把握考试要求,减轻学生负担,强化思维训练,确保必考点、常考点和易混淆考点等逐个击破。

值,可以看出考查基础知识的方向是基本一致的,充分体现了该模块特色。建议在强化常考

知识点的同时,也要关注未考或少考到的知识点,力求不留缺漏和隐患。结合高考命题特点,针对性复习时要注重以下三点:

注重比较思维,解决混淆知识。命题特点主要考查分析和比较不同物质的性质或结构,这是高考结构选做题的主旋律。2012年省质检30题第(1)小题考查MgO晶体的熔点比CaO高的主要原因,这是一道比较熔点高低的较为容易的简答题,但从网上阅卷看,不足四分之一同学能从钙镁离子半径大小与氧化镁晶格能大角度作答,很多答案都是不沾边的,是不得分的。主要错误有:晶型判断失误,应用范德华力、氢键、金属键、共价键等解释;用原子半径大小比较、Mg—O键键长、键能等解释;用电负性、第一电离能解释等等。因此,对“价电子、外围(外层)电子、s、p、d电子、单电子、成对电子、未成对电子、孤对电子,σ键和π键,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等等易混易错的相近概念,善用比较思维,深刻理解,熟练应用,答题到位。

注重形象思维,解决结构知识。命题特点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信息迁移能力,尤其是对图像、图示的试题较为重视,值得关注。2011年福建高考30题第(4)小题:图1表示某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其分子内4个氮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见图2),分子内存在空腔,能嵌入某离子或分子并形成4个氢键予以识别。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被该有机化合物识别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CF4 b.CH4 c.NH4+ d.H2O

此题创设的新颖陌生情境以及空间图形是命题的一个亮点。从图示知:该有机物分子内4个氮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的空腔,可嵌入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CF4、CH4、NH4+ 等微粒,但CF4、CH4不具备形成氢键的条件,无法与4个氮原子形成氢键被识别,唯有NH4+ 符合题意。形象思维,空间想象,直观明了,解题到位。因此,分子空间构型、晶胞立体结构等有关结构知识的内容,都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的很好素材,要通过专题训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

注重类比思维,解决陌生知识。命题特点常选择陌生不熟悉的物质,来设计考查情景,有利于公平竞争。在解决高中教材中没出现过的元素性质、分子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时,可由同族元素的相似性类比或由试题提示的信息联系已学知识类比。如:氮化铝晶体、氮化硼晶体、Si、SiC与金刚石晶体类似,CaC2、CaO、KO2等的晶胞结构与NaCl晶胞相似,NCl3、PCl3等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和分子的空间构型,丙烯腈(H2C=CH-C≡N)、甲基丙烯酸、碳酸二甲酯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具有等电子体的微粒N2、CO、NO+、O22+中的σ键和π键,CO2、N2O、CN22-等微粒的空间构型等均可采取类比思维的方式来分析解决有关问题,以不变应万变。

四、注重总结方法规律,提高解题技能技巧。

方法规律是化学解题的“钥匙”。 解题有规律可循,高考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快速准确答题,离不开方法规律。反思总结方法规律,把无序变有序,让知识规律化,既能减负提效,少走弯路,又可优化思维,出其制胜。

物质结构与性质涉及的常见规律有(注意规律中的特殊):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特殊:电子排布3d能量>4s能量,Cr、Cu两个例外;失电子顺

序是先失4s电子后失3d电子,如Fe等);元素电离能或电负性大小比较规律(特殊:短周期中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大小比较ⅡA元素大于ⅢA元素、ⅤA元素大于ⅥA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不一定电负性就大。第一电离能要考虑稀有气体元素,电负性则不考虑);物质熔沸点高低比较规律(特殊:原子晶体的熔沸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高,如Si﹤W等;原子晶体的熔沸点不一定比离子晶体高,如SiO2﹤MgO;金属晶体的熔沸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高,如Hg﹤S等);等等。

对于成键类型的判断、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分子构型的判断、分子极性的判断、晶体类型的判断、晶胞中微粒数的判断(均摊法)等都有规律可循,但也都有特殊情况。如物质中一般存在化学键,但唯独稀有气体不存在化学键。π键重叠程度比σ键小,π键不如σ键稳定,但N≡N中的π键比σ键稳定。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但离子化合物中可存在极性键、非极性键或配位键等。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间一般形成离子键,但AlCl3、BeCl2等却为共价键。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中有离子键吗?有sp2杂化的分子都是正三角形结构吗?有sp3杂化的分子都是正四面体结构吗?离子晶体熔融时能导电,熔融时能导电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吗?固态时能导电的晶体一定是金属晶体吗?等等,规律中的特性特点往往是命题的内容,如:2012年省检考查Cr3+的未成对电子数、石墨导电等,高考命题趋势之一就是对中学化学某些知识的局限性进行设置试题(创新方向之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防止复习教学随意将知识绝对化。

又如晶体中最小重复单元为晶胞(平行六面体),但许多晶胞可以其他立体形状如六方晶胞、三棱晶胞等分析;或平面形状来分析,如2012年福州市质检30题第(4)小题硼化镁晶体的化学式分析;或给出的是某分子或某纳米颗粒的模型,不能定势思维机械套用分摊法判断。

有一种蓝色的晶体,它的结构特征是Fe2+和Fe3+分别占据立方体互不相邻的顶点,立方体的每个棱上均有一个CN-。

(1)根据晶体结构特点,推出这种蓝色晶体的化学式(用简单整数表示) 。

(2)此化学式带何种电荷 ,如用Rn+或Rn-与其结合成电中性粒子,此粒子的化学式为 。

(答案:[FeFe(CN)6]- 负电荷 R[FeFe(CN)6]n )

五、加强规范答题指导,轻松争取高分满分。

规范答题是高考成功的“基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试题难度不大,知识点是单一的、基础的,要求深度不高,虽命题者注意追求与有机选考试题的等效功能,但有机化学试题能力要求往往容易高于物质结构与性质,水平素质不是很好的考生,高考选做题选择“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试题是很明智的。但是,如何发挥这个明智选择的价值,确保各类学生不在这些题目上失分或少失分或力争得满分是值得认真落实的。

高考化学解题中,化学用语表达不规范,语言表达不清楚是相当多学生(包括程度好的学生)存在的通病。化学考试常丢分的地方,往往不是“不会做”,而是“做不好”。这类无谓失分的根本原因是源于知识性失误和心理性失误互相交错干扰的结果。二轮复习一定要强化规范意识,处处渗透规范性训练,高标准,严要求,养成科学、严密、准确、规范的表达习惯,向规范要高分。同时,可借助屏幕投影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让学生自行体验并纠错!作为教师要起到榜样作用,在练习讲评中重视讲评规范解题,潜移默化。一个理由:化学高考规范表述是处处考!这些不经意的欠规范的失误,对一些考生来说,输不起!

化学用语规范准确。2009年30题(4)小题考查三种元素的I1大小,题设要求两个规范:一是用元素符号作答,二是由小到大顺序,正确答案应填“C O>C的较多,得分率仅38.67%。又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电子排布式还是结构示意图,价电子还是所有电子[如2011年30题(1)小题要求表示N原子的价

电子排布式、2010年30题(2)小题要求表示N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离子还是原子[2009年30题(1)小题要求表示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等,由于审题不慎出错的考生大有人在。又如有关化学用语的书写: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等均应认真分清,正确规范书写。

文字表达规范准确。2009年30题⑵小题考查[Cu(NH3)4]2+离子的配位键形成,正确答案应填“孤对电子”,错答成:成对电子、孤电子、单电子、价电子、电子对、核外电子、孤轨道、空轨道等,得分率62.00%。又如:2012年省质检30题⑵小题中KC8的导电微粒和甲硅烷中Si原子与H原子成键表述,如果直问石墨导电的微粒及甲硅烷中Si原子的杂化,准确率肯定很高。由于命题者巧设解题障碍,设问角度比较新颖,出错的考生至少超过一半,主要原因是:受题设“离子化合物”、“石墨”等气氛的迷惑,KC8的导电微粒主要被引向K+、C8-等粒子角度回答,殊不知离子化合物导电需溶于水或熔化,固态时虽有带电粒子未自由移动但不导电;石墨能导电不是碳原子,而是自由电子。类比模仿甲烷的成键情况不难得出甲硅烷中Si原子与H原子成键表述,但受题设“H原子的1s轨道”等情景的感染,左右了许多考生在3s、3p轨道上做文章,殊不知4个等价的Si-H键形成,没有4个等价的sp3杂化轨道是不妥的。

《物质结构与性质》二轮高效复习研讨(转载)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要实现有效、高效,要认真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各考点知识一轮复习基本到位,如何克服知识间的相互干扰,熟练应用知识,减少无谓失分?二是各题型各热点考点强化训练基本到位,如何总结解题思维方法,防止答非所问,准确规范答题?三是如何合理安排理综考试时间,正常发挥水平,考后不留遗憾?在复习中,都要靠师生结合实际共同摸索、体会、积累、提高。现就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复习谈点体会。

一、增强主干知识意识,全面构建知识框架。

主干知识是化学的“支柱”。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主干知识有三大系列,不可忽视。即: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分子结构与分子性质、晶体结构与晶体性质。

如:2012年省质检30题以碳、硅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为命题基础,实际上测试的就是三大主干知识:第(1)小题两问考查晶体结构部分:晶体类型、MgO熔点高于CaO的原因,第(2)小题两问考查原子结构内容:未成对电子、自由电子,第(3)小题考查分子结构与原子结构部分:杂化轨道、电负性,第(4)小题考查原子结构内容:电离能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纵观2009年至2011年三年省质检试题和三年福建省高考试题,其命题均离不开这三大系列的主干知识。

用心构建网络,解题方便提取。完整的知识框架,清晰的知识网络,在知识脑海里根深蒂固,解题时就会紧扣信息要点,思维快速触及已储备知识,尽快调动出有用知识进行解题。我省新课程后的高考化学命题越来越重视从知识点记忆的考查转移到知识运用的能力考查,这就要求二轮复习对主干知识要全面梳理,重在理解;要以干带支,重在贯通;要构建框架,重在应用,真正让学生学会用化学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请大家记住:整理知识网络不等于死记硬背,凡是未理解的知识点,均是经不起高考检验的。

记牢基础知识是关键,灵活应用知识是目的。主要任务:如何结合本校学生实际,高效复习,查缺补漏,提高成绩。在二轮冲刺面前,一定要狠抓物质结构与性质重要知识点,设置有关小专题复习训练,强化主干知识的巩固和迁移应用。

如:1~36号元素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尤其是第四周期元素);元素电离能和电负性分别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各类化学键(含共价键的“三参数”、配位键等)与物质组成、性质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氢键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四类晶体的构成微粒以及微粒间作用力与晶体性质的关系;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杂化轨道“三类型”与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的关系;等等。实际上,全面理解掌握考试说明的相关考点,储备主干知识,就能应用自如。

二、渗透学科思想观念,培养化学学习能力。

化学思想是化学的“灵魂”。 化学学科越来越从注重知识的考查转移到注重化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在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中,最常见的化学思想有: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分类思想、辩证思想等,最常见的化学观念有:元素观、微粒观、分类观、定量观、守恒观等。二轮复习要关注学科思想观念的渗透,关注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学科价值,有意识地强化从微观角度解释或预测宏观物质性质的思想方法训练,强化以微观方式表达结果的学习能力训练,确保高效复习。

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一定要贯穿复习解题的始终。2012年我省考试说明明确指出,此题是检测学生是否具备根据物质结构预测或解释物质性质和依据物质性质推测或解释物质微观结构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微观结构与物质性质的紧密联系。如:2012年省质检30题的7个采分点均涉及结构知识,离不开各种微粒结构决定性质以及宏观性质推理微观结构的理解应用。如:第(4)小题考查了迁移同周期元素I1变化规律的知识来分析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I3变化规律,这完全是利用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方法去解题,没有利用原子结构知识深入微观分析,审题失误或凭感觉记忆同周期元素I1递变规律解题,误选A是很正常的。要

巧妙抓住Na、Mg原子失去的第三个电子均在2P能级,Al、Si、P、S、Cl原子失去的第三个电子均在M层的3S或3P能级,根据各能级的能量高低规律,显然,Na、Mg的I3要比Al、Si、P、S、Cl的I3大得多,正确答案选D。图中Na与Mg的I3大小、Si与P的I3大小均可利用电子排布加以验证。本小题既考查了接受、吸收图示信息的能力,又考查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关注了能力测试。

微粒观——解决物质结构问题的法宝。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选做题多数是拼盘式的。但几乎每一个问题都会涉及到微粒观,重视应用微粒观去解决具体问题,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试题就会感觉不难了。如:2012年省质检分析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I3变化规律,就是利用各能级电子的能量不同决定的。又如:2011年福建高考30题第(3)小题:③肼能与硫酸反应生成N2H6SO4。N2H6SO4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则N2H6SO4的晶体内不存在__________(填标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范德华力

N2H6SO4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说明是离子晶体,晶体中肯定不存在分子,显然,没有分子间作用力,而构成离子晶体的微粒N2H62+与SO42-离子间必存在离子键,N2H62+类似NH4+故存在共价键和配位键,从微粒角度分析不易出错。若要求判断N2H62+、

[Cu(NH3)4]2+等复杂离子或配离子中的作用力,紧扣微粒观,只单个离子,显然不存在离子键与范德华力。

三、重点突破热点考点,精细高效复习到位。

高考考点是化学复习的“核心”。为落实精细复习、高效复习,在训练过程中要针对考试说明中的考点进行高效训练,不要随意扩展知识、能力,也不能随意降低要求,遵循“到位不越位”原则,切实把握考试要求,减轻学生负担,强化思维训练,确保必考点、常考点和易混淆考点等逐个击破。

值,可以看出考查基础知识的方向是基本一致的,充分体现了该模块特色。建议在强化常考

知识点的同时,也要关注未考或少考到的知识点,力求不留缺漏和隐患。结合高考命题特点,针对性复习时要注重以下三点:

注重比较思维,解决混淆知识。命题特点主要考查分析和比较不同物质的性质或结构,这是高考结构选做题的主旋律。2012年省质检30题第(1)小题考查MgO晶体的熔点比CaO高的主要原因,这是一道比较熔点高低的较为容易的简答题,但从网上阅卷看,不足四分之一同学能从钙镁离子半径大小与氧化镁晶格能大角度作答,很多答案都是不沾边的,是不得分的。主要错误有:晶型判断失误,应用范德华力、氢键、金属键、共价键等解释;用原子半径大小比较、Mg—O键键长、键能等解释;用电负性、第一电离能解释等等。因此,对“价电子、外围(外层)电子、s、p、d电子、单电子、成对电子、未成对电子、孤对电子,σ键和π键,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等等易混易错的相近概念,善用比较思维,深刻理解,熟练应用,答题到位。

注重形象思维,解决结构知识。命题特点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信息迁移能力,尤其是对图像、图示的试题较为重视,值得关注。2011年福建高考30题第(4)小题:图1表示某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其分子内4个氮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见图2),分子内存在空腔,能嵌入某离子或分子并形成4个氢键予以识别。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被该有机化合物识别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CF4 b.CH4 c.NH4+ d.H2O

此题创设的新颖陌生情境以及空间图形是命题的一个亮点。从图示知:该有机物分子内4个氮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的空腔,可嵌入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CF4、CH4、NH4+ 等微粒,但CF4、CH4不具备形成氢键的条件,无法与4个氮原子形成氢键被识别,唯有NH4+ 符合题意。形象思维,空间想象,直观明了,解题到位。因此,分子空间构型、晶胞立体结构等有关结构知识的内容,都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的很好素材,要通过专题训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

注重类比思维,解决陌生知识。命题特点常选择陌生不熟悉的物质,来设计考查情景,有利于公平竞争。在解决高中教材中没出现过的元素性质、分子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时,可由同族元素的相似性类比或由试题提示的信息联系已学知识类比。如:氮化铝晶体、氮化硼晶体、Si、SiC与金刚石晶体类似,CaC2、CaO、KO2等的晶胞结构与NaCl晶胞相似,NCl3、PCl3等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和分子的空间构型,丙烯腈(H2C=CH-C≡N)、甲基丙烯酸、碳酸二甲酯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具有等电子体的微粒N2、CO、NO+、O22+中的σ键和π键,CO2、N2O、CN22-等微粒的空间构型等均可采取类比思维的方式来分析解决有关问题,以不变应万变。

四、注重总结方法规律,提高解题技能技巧。

方法规律是化学解题的“钥匙”。 解题有规律可循,高考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快速准确答题,离不开方法规律。反思总结方法规律,把无序变有序,让知识规律化,既能减负提效,少走弯路,又可优化思维,出其制胜。

物质结构与性质涉及的常见规律有(注意规律中的特殊):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特殊:电子排布3d能量>4s能量,Cr、Cu两个例外;失电子顺

序是先失4s电子后失3d电子,如Fe等);元素电离能或电负性大小比较规律(特殊:短周期中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大小比较ⅡA元素大于ⅢA元素、ⅤA元素大于ⅥA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不一定电负性就大。第一电离能要考虑稀有气体元素,电负性则不考虑);物质熔沸点高低比较规律(特殊:原子晶体的熔沸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高,如Si﹤W等;原子晶体的熔沸点不一定比离子晶体高,如SiO2﹤MgO;金属晶体的熔沸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高,如Hg﹤S等);等等。

对于成键类型的判断、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分子构型的判断、分子极性的判断、晶体类型的判断、晶胞中微粒数的判断(均摊法)等都有规律可循,但也都有特殊情况。如物质中一般存在化学键,但唯独稀有气体不存在化学键。π键重叠程度比σ键小,π键不如σ键稳定,但N≡N中的π键比σ键稳定。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但离子化合物中可存在极性键、非极性键或配位键等。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间一般形成离子键,但AlCl3、BeCl2等却为共价键。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中有离子键吗?有sp2杂化的分子都是正三角形结构吗?有sp3杂化的分子都是正四面体结构吗?离子晶体熔融时能导电,熔融时能导电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吗?固态时能导电的晶体一定是金属晶体吗?等等,规律中的特性特点往往是命题的内容,如:2012年省检考查Cr3+的未成对电子数、石墨导电等,高考命题趋势之一就是对中学化学某些知识的局限性进行设置试题(创新方向之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防止复习教学随意将知识绝对化。

又如晶体中最小重复单元为晶胞(平行六面体),但许多晶胞可以其他立体形状如六方晶胞、三棱晶胞等分析;或平面形状来分析,如2012年福州市质检30题第(4)小题硼化镁晶体的化学式分析;或给出的是某分子或某纳米颗粒的模型,不能定势思维机械套用分摊法判断。

有一种蓝色的晶体,它的结构特征是Fe2+和Fe3+分别占据立方体互不相邻的顶点,立方体的每个棱上均有一个CN-。

(1)根据晶体结构特点,推出这种蓝色晶体的化学式(用简单整数表示) 。

(2)此化学式带何种电荷 ,如用Rn+或Rn-与其结合成电中性粒子,此粒子的化学式为 。

(答案:[FeFe(CN)6]- 负电荷 R[FeFe(CN)6]n )

五、加强规范答题指导,轻松争取高分满分。

规范答题是高考成功的“基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试题难度不大,知识点是单一的、基础的,要求深度不高,虽命题者注意追求与有机选考试题的等效功能,但有机化学试题能力要求往往容易高于物质结构与性质,水平素质不是很好的考生,高考选做题选择“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试题是很明智的。但是,如何发挥这个明智选择的价值,确保各类学生不在这些题目上失分或少失分或力争得满分是值得认真落实的。

高考化学解题中,化学用语表达不规范,语言表达不清楚是相当多学生(包括程度好的学生)存在的通病。化学考试常丢分的地方,往往不是“不会做”,而是“做不好”。这类无谓失分的根本原因是源于知识性失误和心理性失误互相交错干扰的结果。二轮复习一定要强化规范意识,处处渗透规范性训练,高标准,严要求,养成科学、严密、准确、规范的表达习惯,向规范要高分。同时,可借助屏幕投影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让学生自行体验并纠错!作为教师要起到榜样作用,在练习讲评中重视讲评规范解题,潜移默化。一个理由:化学高考规范表述是处处考!这些不经意的欠规范的失误,对一些考生来说,输不起!

化学用语规范准确。2009年30题(4)小题考查三种元素的I1大小,题设要求两个规范:一是用元素符号作答,二是由小到大顺序,正确答案应填“C O>C的较多,得分率仅38.67%。又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电子排布式还是结构示意图,价电子还是所有电子[如2011年30题(1)小题要求表示N原子的价

电子排布式、2010年30题(2)小题要求表示N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离子还是原子[2009年30题(1)小题要求表示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等,由于审题不慎出错的考生大有人在。又如有关化学用语的书写: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等均应认真分清,正确规范书写。

文字表达规范准确。2009年30题⑵小题考查[Cu(NH3)4]2+离子的配位键形成,正确答案应填“孤对电子”,错答成:成对电子、孤电子、单电子、价电子、电子对、核外电子、孤轨道、空轨道等,得分率62.00%。又如:2012年省质检30题⑵小题中KC8的导电微粒和甲硅烷中Si原子与H原子成键表述,如果直问石墨导电的微粒及甲硅烷中Si原子的杂化,准确率肯定很高。由于命题者巧设解题障碍,设问角度比较新颖,出错的考生至少超过一半,主要原因是:受题设“离子化合物”、“石墨”等气氛的迷惑,KC8的导电微粒主要被引向K+、C8-等粒子角度回答,殊不知离子化合物导电需溶于水或熔化,固态时虽有带电粒子未自由移动但不导电;石墨能导电不是碳原子,而是自由电子。类比模仿甲烷的成键情况不难得出甲硅烷中Si原子与H原子成键表述,但受题设“H原子的1s轨道”等情景的感染,左右了许多考生在3s、3p轨道上做文章,殊不知4个等价的Si-H键形成,没有4个等价的sp3杂化轨道是不妥的。


相关文章

  • 礼嘉中学高中高三 年级化学学科教学计划
  • 礼嘉中学高中高三 年级化学学科教学计划          教者 徐文龙 费金忠          2006年 2月 13日 周 次课     题 (或章节单元)教学时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配合活动备注 第 一 周 烃和烃的衍生物61、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掌 ...

  • 高中二年级化学学科教学计划
  • 周 次课 题 (或章节单元)教学时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配合活动备注 第 1 周 第五章 烃 第一节 甲烷4了解有机物的组成.性质.结构及变化特点 2.了解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3.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掌握取代反应 1.甲烷的化学性质 2.甲烷的分子结构.取代反应结构模型.媒体.实验演示

  • 毕业论文标准格式样本
  •   原子核和强相互作用物质的相变[1]   刘玉鑫,穆良柱,常雷   1.北京大学物理系, 北京100871   2.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3.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理论核物理中心,兰州730000   论文摘要:简要回顾原子核和强相互作用物质的相结构及相变研究的 ...

  • 20XX年下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为具体体现课程改革理念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深造或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情况分析 从上期所任教的班级的化学成绩来看,成绩有所改观,但仍有许多低分.随着化学课改的推进,自己在教学资源的利用还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

  • 某同学欲证明盐酸
  • 某同学欲证明盐酸与氯化氢气体性质不同,他分别向A、B、C三支试管中各放入一片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然后往A试管内加入盐酸,试纸显红 红 色,往B试管中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试纸显蓝 蓝 色.这时他认为由此还不能得到满意的结论,于是他向C试管中加入一种化学式为H2O H2O 物质,他之所以加入这种物质的 ...

  • 宝石鉴定与加工
  • 宝石鉴定是目前我们国家急缺的人才之一,不过似乎市场比较混乱。 这个专业主要的就业方向是:(宝石鉴定师资格证书是必需的,一定要去考) 珠宝供应商,宝石原材料市场,典当铺,宝玉石交易市场,金铺等等。 在我们国家,这些基本上都是国家控制的单位。其中典当铺是新兴的行业,对宝石鉴定师的需求最大。因为别的国有单 ...

  • 普通地质实习报告(含日记)
  • 普通地质实习报告 摘 要 根据学校的教程安排,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普通地质学》野外实习。我们这次实习的目的在于 :巩固和加深在课堂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野外地质工作操作步骤,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了解我们萍乡地区地质发展过程。了解了地壳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了一些常见的矿石,为学习 ...

  • 工作总结写作技巧:怎样写工作总结
  •   什么是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分析、评判,从理论认识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以明确努力方向,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机关事务文体。它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广泛使用的一种常用文体。   总结的写作过程,既是对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回顾过程,又是人们思想认识提高的过程 ...

  • 怎样20XX年工作总结
  • 怎样写好工作总结   什么是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分析、评判,从理论认识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以明确努力方向,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机关事务文体。它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广泛使用的一种常用文体。   总结的写作过程,既是对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回顾过程,又是人们 ...

  • 新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全册教材分析:1.全册内容情况和各单元教学目标: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