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菌饮料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36

2008年3月第29卷第3期

食品研究与开发

科学研究

“红茶菌"饮料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马骋,林娟。。杨美容,刘志坚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采用自行分离纯化的酵母茵Y1、乳酸茵R3、醋酸茵C5进行纯种混合发酵生产红茶茵饮料,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葡萄糖浓度为10s/lOOmL、茶粉浓度为O.40

g/100

mL、接种量为5

mlJl00

mL、装液量为

300mL/500mL、酵母茵:醋酸茵:乳酸茵的比例为1:1:2时,红茶茵的发酵周期从传统的170h缩短到60h,发酵液pH值可稳定在3.0左右,且具有酸甜相宜、清香爽口的风味。关键词:红茶茵;纯种混合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OIyI'IMIZATIONOF7IECHNICAL

CONDmONS

INTHEFERMENTA,110NOFKOMBUCHA

MACheng,LINJuan’,YANGMei-rong,UUZhi-jian

(CoUegeofBiologicalScienceandTechnology,FuzhouUniversity,Fuzhou350002,Fujian,China)

Abstract:KombuchawasfermentedwitllpurestrainsofyeastYI,lactobacillusR3andacetobacterC5。andthetechnicalconditionsof

fermentation

g,100

were

optimized.Theresultsshowthattheoptimalconditions

areas

foUow:

glucoseconcentration10

mL,teapowderconcentration0.40s/100mL,inoculumsize5m【/100mL,medi-

amloadage300mLiII500mLbottle。yeast:acetobacter:lactobacillus=1:1:2.Undertheseconditions.thefe卜mentationperiodisreducedfrom170hto60h,theproductkeeps

at

pH3.0

andhasa

distinctiveflavor.

Key

words:Kombucha;fermentedwith

pure

strains;technicalconditions;optimization

“红茶菌”又名海宝、胃宝,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种民间传统酸性饮料,以糖、茶为原料,由3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益生菌(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组成的共生体系,通过自身的特殊作用,将糖、茶等原料经过生物技术发酵工艺转化为极其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酸、葡萄糖醛酸、D一葡萄糖二酸一1,4内酯、乳酸、醋酸、维生素、多糖、蛋白等)【l-31,具有调节肠道、增强脑心肝肾功能、提高视力、降低血压、安眠等多种保健

作者简介:马骋(1982-),男(汉),硕士研究生,主要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应用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林娟(1970-),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应用微生物学。

作用嗍,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天然微生物发酵饮

品。民间自酿红茶菌时盛时衰:兴之动力源于红茶菌具有食药兼用的优良特点;衰落的原因,则是自酿易受杂菌污染,纯种不能自备延续。本课题在继承传统的“红茶菌”酿制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利用自行分离纯化的醋酸菌、酵母菌、乳酸菌组成的共生体系进行纯种混合发酵,稳定了产品质量,也大大缩短了发酵周期,使得发酵周期从传统的170h缩短到

60

h,且发酵液pH值稳定,并具有酸甜香醇的独特风

味。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旨在为红茶菌的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叫。◆■-●■-◆■¨●H_・◆■_◆■‘■H’●H噜q●lI’◆q’◆■”◆q-●H_◆q。◆■-◆■p◆■◆■’◆■-◆_◆■-◆■-●■‘◆Ⅲ◆‘●h◆■“◆■-◆-I-●H-◆q-◆■¨●H¨◆‘ll-●_。◆■‘◆_“●’q¨◆■¨-・●HqI’◆■-◆l‘l-◆・In-◆‘_啼■

【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词典: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5:1819—1821

【4】宋立江,狄莹.植物多酚的研究与利用的意义及发展趋势叨.化学

进展,2004,5(2):162-169

【61石碧,狄莹.植物多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9

【7】李红,张元湖.应用DPPH法测定苹果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叨.山

东农业大学学报,2005。36(1):35—38

【8】栾晏,籍保平.苹果多酚浸提方法的研究阴.食品科学,2005,26(9):

211—215

【5】李雪莹,王文杰.植物单宁的生理作用及经济价值田内蒙古林业

科技,2004,4(4):22—24

收稿日期:2007—06—28

万方数据 

科学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年3月第29卷第3期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和设备1.1.1菌种

酵母菌Y1、乳酸菌R3、醋酸菌C5:从红茶菌(福州大学微生物实验室)和其它发酵食品中自行分离获得。1.1.2培养基

1.1.2.1酵母菌培养基

酵母膏1g、蛋白胨1g、葡萄糖2g(固体培养基加

g琼脂)蒸馏水100mL;121℃高压蒸汽灭菌20rain。

1.1.2.2醋酸菌培养基

酵母膏1g、葡萄糖1g(固体培养基加2g琼脂);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灭菌后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加入2g经165℃千热灭菌30min的CaCO,和3mL无水或95%酒精。1.1.2.3乳酸菌培养基(MRS培养基)

蛋白胨1g、牛肉浸膏1g、酵母浸膏O.5g、葡萄糖

g、醋酸钠0.5g、吐温80

0.1

mL、柠檬酸二胺0.2

g、

M酉04。7H200.2g、MnS04‘4H200.005g、K2HP040.2g,

pH6.2~6.6(固体培养基加2g琼脂);121℃高压蒸汽灭

菌20raino

1.1.2.4红茶菌培养基

水、葡萄糖与茶粉按一定比例混合,8层洁净纱布封口,121℃高压蒸汽灭菌15rain~20rain。

1.1.3主要仪器设备

超净工作台(1285型):美国ThermoForma公司;恒温培养箱(nⅨ一PHS—X型):上海跃进医疗仪器一

厂;恒温气浴摇床(c姒一S型):江苏常州国华仪器厂;

高压蒸汽灭菌锅(YXQ—SG46—280S型):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pH计(Model868):奥立龙。1.2方法

1.2.1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的培养方法

酵母菌30℃摇床培养32

h。36

h,转速100

r/min;

醋酸菌30℃摇床培养32h~36h,转速200r/rain;乳酸菌30℃静置培养32h.36h。1.2.2红茶茵的发酵

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按一定比例接种于红茶菌培养基中,30℃培养60h。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碳源对红茶菌发酵效果的影响

在接种量10g/100

mL(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1:

1:1),糖浓度15

g/100

mL,茶粉浓度0.25g/100

mL条件

下,比较葡萄糖与蔗糖对红茶菌的发酵效果(见图1

万 

方数据37===一

在本试验中。以红茶菌发酵液的最终pH值作为评价发酵效果的指标。一般认为当发酵液的pH值降到3.0左右即发酵成熟。

II厶

2O

12

24

36

48

60

72

发酵时间,lI

Fermentationtime&

围1葡萄糖与蔗糖对红茶菌的发酵效果比较

Fig.1

Thecomparisonof

zymolyficeffectbetweenOucoseand

JJ虻1-G6eon

kombuclm

从图1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条件下、相同的发酵时间内(72h),3种菌对葡萄糖的利用速度快于蔗糖,发酵液的pH值更低。因此选择葡萄糖作为碳源。

从图1还可以看出,60h后发酵液pH值趋于稳定,因此确定红茶菌的发酵时间为60h,这比传统的自然发酵时间(约170h)缩短了110

h。

2.2葡萄糖浓度对红茶菌发酵效果的影响

在接种量10

g/100

mE(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1:1:1),茶粉浓度0.25

g/lOO

mL,发酵时间60h条件

下,比较不同葡萄糖浓度对红茶菌的发酵效果,见表1。

衰1葡萄糖浓度对红茶菌的发酵效果比较

Tablel

ThecomparisonofzymolytleeffectofdifferentOuco艇

葡萄糖浓度/(g/100mL)Concentration《gIuc∞e,(∥100mL)

10

15

从表1可以看出,当葡萄糖浓J变小于10矾00mL时,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发酵液的pH值逐渐降低;迸一步增大葡萄糖浓度,发酵液的pH值反而升高,这可能是因为高浓度葡萄糖形成的高渗透压不利于菌体的生长;当葡萄糖浓度为10g,100mL时得到的发酵液酸甜可口,因此确定红茶菌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浓度为10r;,lOOmL。

2.3不同茶粉浓度对红茶菌发酵效果的影响

在接种量10∥100mL(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l:l:1),葡萄糖浓度10∥100mL,发酵时间60h条件下,比较不同茶粉浓度对红茶菌的发酵效果,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当茶粉浓度≤0.40%时,红茶菌

—===38

菇0029辫翕

第卷第3期

食品研究与开发瓦明岍^叼丌Ⅸ

发酵过程的通气状况,比较其发酵效果。

裹4装液量对红茶菌发酵效果的影响

Table4

科学研究

的发酵效果较好;但当茶粉浓度较低时,得到的红茶菌饮料茶香味不足;随着茶粉浓度的增加,红茶菌发酵液的涩味增加。因此,选定茶粉浓度为0.40

g/100mL。

ThecomparisonofzymolyticeffectofmedimLo础tgeoR

Kombucha

从表4可以看出,当在500mL三角瓶中装入

300

mL红茶菌培养基时发酵效果最好。由于醋酸菌

是好氧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氧的存在可以促进

茶浓度,%

图2茶粉浓度对红茶菌的发酵效果比较

酵母菌和醋酸菌的生长,更好地利用葡萄糖转化为乙醇、乙酸等物质,也为乳酸菌的生长提供了更多的营养基质。3结论

采用酵母菌Y1、乳酸菌R3、醋酸菌C5进行纯种

On

啦2

Thecomparisonofzymolyt/ceffectofdifferentteapowder

concentrationOnkombucha

2.4接种量对红茶菌发酵效果的影响(见表2)

衰2接种量对红茶菌的发酵效果比较

Table2

Thecomw.risonofzymolytic

kombucha

effectofinoculumsize混合发酵生产红茶菌饮料。当葡萄糖浓度为10g/100茶粉浓度为o.40gloomL、接种量为5量为300

mLl500

mL/100

mL、

mL、装液

接种量/(mL/100mL)

Inoeulum

发酵时间/hFermentationtime/h

O5.635.63

123.854.01

243.463.61

363.313.27

483.213.18

603.183.11

mL、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的比例

sizy/(mUl00mL)

510

为I:1:2时,发酵液pH值可稳定在3.0左右,发酵周期从传统的170h缩短到60h。参考文献:

【1】1

吴巍,籍保平.红茶菌国内外研究应用概况【J】.食品科技,2003,

12:9-11

从表2可以看出,当接种量为5

10mL/100

mL/100

mL或

mL时,对红茶菌的发酵效果影响不大,

因此从经济角度考虑,确定接种量为5%。

2.5

3种菌不同配比时红茶菌发酵效果的影响(见表3)

裹3

3种菌不同配比对红茶菌的发酵效果比较

threestrainsOnkombueha

【2】GreenwoltCJ’[zdfordRA,SteinkrausKH.Determinationand

characterizationoftheantimicrobialactivityofthefermented

tea

Table3

Thecomparisonofzymolytieeffectofdiffercotratioof

KombuchaD].Lebensm.-Wiss.u.-Technol。1998。31(3):291-296

【3】m

II'HsuWII'LeeFLeta1.Theisolationandidentificationof

microbesfromfermented

tea

beverage,Haipao,andtheirinterac-

tionsduringHaipaofermentation[J].Foodmicrobiology,1996,13(6):

4(y7—415

【4】佚名.红茶菌液的功效及配制方法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8,

5(5):61

从表3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条件和发酵时间下,当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1:1:2时,红茶菌的发酵效果最好,得到的红茶菌饮料具有酸甜相宜、清香爽口的风味。2.6装液量对红茶菌发酵效果的影响

在500mL三角瓶中分别装入300

400

mL、350mL、

【5】Hartman/1AM,BurlesonLE,HolmesAl【'eta1.Effectsofchronic

Kombuchaingestion

on

open-fieldbehaviors,longevity,appetitive

bellaviors,ando理印B

tritional

inC57-BI./6mice:Apilotstudy[J].Basic

nil--

investigation,2000.16(9):755-761

[6】Dufr∞neC,FamworthE.Tea,Kombucha,andhealth:are“咖叨.

Foodresearch

international,2000.33(6):409-421

mL红茶菌培养基,通过改变装液量来改变红茶菌

收稿日期:2007—08一约

万方数据 

"红茶菌"饮料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马骋, 林娟, 杨美容, 刘志坚, MA Cheng, LIN Juan, YANG Mei-rong, LIU Zhi-jian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002食品研究与开发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8,29(3)0次

参考文献(6条)

1. 吴巍. 籍保平 红茶菌国内外研究应用概况[期刊论文]-食品科技 2003(12)

2. Greenwolt C J. Ledford R A. Steinkraus K H Determin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ntimicrobialactivity of the fermented tea Kombucha 1998(03)

3. Liu C H. Hsu W H. Lee F L The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microbes from a fermented teabeverage,Haipao,and their interacdons during Haipao fermentation 1996(06)4. 佚名 红茶菌液的功效及配制方法 1998(05)

5. Hartmann A M. Burleson L E. Holmes A K Effects of chronic Kombucha ingestion on open-fieldbehaviors,longevity,appetitive behaviors,and organs in C57-BL/6 mice:A pilot study 2000(09)6. Dufresne C. Farnworth E Tea,Kombucha,and health:a revire 2000(0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pyjykf200803011.aspx授权使用:烟台大学(ytdxtsg),授权号:0a72e2ba-f816-444d-b61b-9db7010cf041

下载时间:2010年7月18日

36

2008年3月第29卷第3期

食品研究与开发

科学研究

“红茶菌"饮料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马骋,林娟。。杨美容,刘志坚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采用自行分离纯化的酵母茵Y1、乳酸茵R3、醋酸茵C5进行纯种混合发酵生产红茶茵饮料,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葡萄糖浓度为10s/lOOmL、茶粉浓度为O.40

g/100

mL、接种量为5

mlJl00

mL、装液量为

300mL/500mL、酵母茵:醋酸茵:乳酸茵的比例为1:1:2时,红茶茵的发酵周期从传统的170h缩短到60h,发酵液pH值可稳定在3.0左右,且具有酸甜相宜、清香爽口的风味。关键词:红茶茵;纯种混合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OIyI'IMIZATIONOF7IECHNICAL

CONDmONS

INTHEFERMENTA,110NOFKOMBUCHA

MACheng,LINJuan’,YANGMei-rong,UUZhi-jian

(CoUegeofBiologicalScienceandTechnology,FuzhouUniversity,Fuzhou350002,Fujian,China)

Abstract:KombuchawasfermentedwitllpurestrainsofyeastYI,lactobacillusR3andacetobacterC5。andthetechnicalconditionsof

fermentation

g,100

were

optimized.Theresultsshowthattheoptimalconditions

areas

foUow:

glucoseconcentration10

mL,teapowderconcentration0.40s/100mL,inoculumsize5m【/100mL,medi-

amloadage300mLiII500mLbottle。yeast:acetobacter:lactobacillus=1:1:2.Undertheseconditions.thefe卜mentationperiodisreducedfrom170hto60h,theproductkeeps

at

pH3.0

andhasa

distinctiveflavor.

Key

words:Kombucha;fermentedwith

pure

strains;technicalconditions;optimization

“红茶菌”又名海宝、胃宝,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种民间传统酸性饮料,以糖、茶为原料,由3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益生菌(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组成的共生体系,通过自身的特殊作用,将糖、茶等原料经过生物技术发酵工艺转化为极其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酸、葡萄糖醛酸、D一葡萄糖二酸一1,4内酯、乳酸、醋酸、维生素、多糖、蛋白等)【l-31,具有调节肠道、增强脑心肝肾功能、提高视力、降低血压、安眠等多种保健

作者简介:马骋(1982-),男(汉),硕士研究生,主要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应用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林娟(1970-),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应用微生物学。

作用嗍,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天然微生物发酵饮

品。民间自酿红茶菌时盛时衰:兴之动力源于红茶菌具有食药兼用的优良特点;衰落的原因,则是自酿易受杂菌污染,纯种不能自备延续。本课题在继承传统的“红茶菌”酿制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利用自行分离纯化的醋酸菌、酵母菌、乳酸菌组成的共生体系进行纯种混合发酵,稳定了产品质量,也大大缩短了发酵周期,使得发酵周期从传统的170h缩短到

60

h,且发酵液pH值稳定,并具有酸甜香醇的独特风

味。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旨在为红茶菌的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叫。◆■-●■-◆■¨●H_・◆■_◆■‘■H’●H噜q●lI’◆q’◆■”◆q-●H_◆q。◆■-◆■p◆■◆■’◆■-◆_◆■-◆■-●■‘◆Ⅲ◆‘●h◆■“◆■-◆-I-●H-◆q-◆■¨●H¨◆‘ll-●_。◆■‘◆_“●’q¨◆■¨-・●HqI’◆■-◆l‘l-◆・In-◆‘_啼■

【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词典: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5:1819—1821

【4】宋立江,狄莹.植物多酚的研究与利用的意义及发展趋势叨.化学

进展,2004,5(2):162-169

【61石碧,狄莹.植物多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9

【7】李红,张元湖.应用DPPH法测定苹果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叨.山

东农业大学学报,2005。36(1):35—38

【8】栾晏,籍保平.苹果多酚浸提方法的研究阴.食品科学,2005,26(9):

211—215

【5】李雪莹,王文杰.植物单宁的生理作用及经济价值田内蒙古林业

科技,2004,4(4):22—24

收稿日期:2007—06—28

万方数据 

科学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年3月第29卷第3期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和设备1.1.1菌种

酵母菌Y1、乳酸菌R3、醋酸菌C5:从红茶菌(福州大学微生物实验室)和其它发酵食品中自行分离获得。1.1.2培养基

1.1.2.1酵母菌培养基

酵母膏1g、蛋白胨1g、葡萄糖2g(固体培养基加

g琼脂)蒸馏水100mL;121℃高压蒸汽灭菌20rain。

1.1.2.2醋酸菌培养基

酵母膏1g、葡萄糖1g(固体培养基加2g琼脂);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灭菌后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加入2g经165℃千热灭菌30min的CaCO,和3mL无水或95%酒精。1.1.2.3乳酸菌培养基(MRS培养基)

蛋白胨1g、牛肉浸膏1g、酵母浸膏O.5g、葡萄糖

g、醋酸钠0.5g、吐温80

0.1

mL、柠檬酸二胺0.2

g、

M酉04。7H200.2g、MnS04‘4H200.005g、K2HP040.2g,

pH6.2~6.6(固体培养基加2g琼脂);121℃高压蒸汽灭

菌20raino

1.1.2.4红茶菌培养基

水、葡萄糖与茶粉按一定比例混合,8层洁净纱布封口,121℃高压蒸汽灭菌15rain~20rain。

1.1.3主要仪器设备

超净工作台(1285型):美国ThermoForma公司;恒温培养箱(nⅨ一PHS—X型):上海跃进医疗仪器一

厂;恒温气浴摇床(c姒一S型):江苏常州国华仪器厂;

高压蒸汽灭菌锅(YXQ—SG46—280S型):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pH计(Model868):奥立龙。1.2方法

1.2.1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的培养方法

酵母菌30℃摇床培养32

h。36

h,转速100

r/min;

醋酸菌30℃摇床培养32h~36h,转速200r/rain;乳酸菌30℃静置培养32h.36h。1.2.2红茶茵的发酵

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按一定比例接种于红茶菌培养基中,30℃培养60h。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碳源对红茶菌发酵效果的影响

在接种量10g/100

mL(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1:

1:1),糖浓度15

g/100

mL,茶粉浓度0.25g/100

mL条件

下,比较葡萄糖与蔗糖对红茶菌的发酵效果(见图1

万 

方数据37===一

在本试验中。以红茶菌发酵液的最终pH值作为评价发酵效果的指标。一般认为当发酵液的pH值降到3.0左右即发酵成熟。

II厶

2O

12

24

36

48

60

72

发酵时间,lI

Fermentationtime&

围1葡萄糖与蔗糖对红茶菌的发酵效果比较

Fig.1

Thecomparisonof

zymolyficeffectbetweenOucoseand

JJ虻1-G6eon

kombuclm

从图1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条件下、相同的发酵时间内(72h),3种菌对葡萄糖的利用速度快于蔗糖,发酵液的pH值更低。因此选择葡萄糖作为碳源。

从图1还可以看出,60h后发酵液pH值趋于稳定,因此确定红茶菌的发酵时间为60h,这比传统的自然发酵时间(约170h)缩短了110

h。

2.2葡萄糖浓度对红茶菌发酵效果的影响

在接种量10

g/100

mE(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1:1:1),茶粉浓度0.25

g/lOO

mL,发酵时间60h条件

下,比较不同葡萄糖浓度对红茶菌的发酵效果,见表1。

衰1葡萄糖浓度对红茶菌的发酵效果比较

Tablel

ThecomparisonofzymolytleeffectofdifferentOuco艇

葡萄糖浓度/(g/100mL)Concentration《gIuc∞e,(∥100mL)

10

15

从表1可以看出,当葡萄糖浓J变小于10矾00mL时,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发酵液的pH值逐渐降低;迸一步增大葡萄糖浓度,发酵液的pH值反而升高,这可能是因为高浓度葡萄糖形成的高渗透压不利于菌体的生长;当葡萄糖浓度为10g,100mL时得到的发酵液酸甜可口,因此确定红茶菌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浓度为10r;,lOOmL。

2.3不同茶粉浓度对红茶菌发酵效果的影响

在接种量10∥100mL(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l:l:1),葡萄糖浓度10∥100mL,发酵时间60h条件下,比较不同茶粉浓度对红茶菌的发酵效果,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当茶粉浓度≤0.40%时,红茶菌

—===38

菇0029辫翕

第卷第3期

食品研究与开发瓦明岍^叼丌Ⅸ

发酵过程的通气状况,比较其发酵效果。

裹4装液量对红茶菌发酵效果的影响

Table4

科学研究

的发酵效果较好;但当茶粉浓度较低时,得到的红茶菌饮料茶香味不足;随着茶粉浓度的增加,红茶菌发酵液的涩味增加。因此,选定茶粉浓度为0.40

g/100mL。

ThecomparisonofzymolyticeffectofmedimLo础tgeoR

Kombucha

从表4可以看出,当在500mL三角瓶中装入

300

mL红茶菌培养基时发酵效果最好。由于醋酸菌

是好氧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氧的存在可以促进

茶浓度,%

图2茶粉浓度对红茶菌的发酵效果比较

酵母菌和醋酸菌的生长,更好地利用葡萄糖转化为乙醇、乙酸等物质,也为乳酸菌的生长提供了更多的营养基质。3结论

采用酵母菌Y1、乳酸菌R3、醋酸菌C5进行纯种

On

啦2

Thecomparisonofzymolyt/ceffectofdifferentteapowder

concentrationOnkombucha

2.4接种量对红茶菌发酵效果的影响(见表2)

衰2接种量对红茶菌的发酵效果比较

Table2

Thecomw.risonofzymolytic

kombucha

effectofinoculumsize混合发酵生产红茶菌饮料。当葡萄糖浓度为10g/100茶粉浓度为o.40gloomL、接种量为5量为300

mLl500

mL/100

mL、

mL、装液

接种量/(mL/100mL)

Inoeulum

发酵时间/hFermentationtime/h

O5.635.63

123.854.01

243.463.61

363.313.27

483.213.18

603.183.11

mL、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的比例

sizy/(mUl00mL)

510

为I:1:2时,发酵液pH值可稳定在3.0左右,发酵周期从传统的170h缩短到60h。参考文献:

【1】1

吴巍,籍保平.红茶菌国内外研究应用概况【J】.食品科技,2003,

12:9-11

从表2可以看出,当接种量为5

10mL/100

mL/100

mL或

mL时,对红茶菌的发酵效果影响不大,

因此从经济角度考虑,确定接种量为5%。

2.5

3种菌不同配比时红茶菌发酵效果的影响(见表3)

裹3

3种菌不同配比对红茶菌的发酵效果比较

threestrainsOnkombueha

【2】GreenwoltCJ’[zdfordRA,SteinkrausKH.Determinationand

characterizationoftheantimicrobialactivityofthefermented

tea

Table3

Thecomparisonofzymolytieeffectofdiffercotratioof

KombuchaD].Lebensm.-Wiss.u.-Technol。1998。31(3):291-296

【3】m

II'HsuWII'LeeFLeta1.Theisolationandidentificationof

microbesfromfermented

tea

beverage,Haipao,andtheirinterac-

tionsduringHaipaofermentation[J].Foodmicrobiology,1996,13(6):

4(y7—415

【4】佚名.红茶菌液的功效及配制方法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8,

5(5):61

从表3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条件和发酵时间下,当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1:1:2时,红茶菌的发酵效果最好,得到的红茶菌饮料具有酸甜相宜、清香爽口的风味。2.6装液量对红茶菌发酵效果的影响

在500mL三角瓶中分别装入300

400

mL、350mL、

【5】Hartman/1AM,BurlesonLE,HolmesAl【'eta1.Effectsofchronic

Kombuchaingestion

on

open-fieldbehaviors,longevity,appetitive

bellaviors,ando理印B

tritional

inC57-BI./6mice:Apilotstudy[J].Basic

nil--

investigation,2000.16(9):755-761

[6】Dufr∞neC,FamworthE.Tea,Kombucha,andhealth:are“咖叨.

Foodresearch

international,2000.33(6):409-421

mL红茶菌培养基,通过改变装液量来改变红茶菌

收稿日期:2007—08一约

万方数据 

"红茶菌"饮料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马骋, 林娟, 杨美容, 刘志坚, MA Cheng, LIN Juan, YANG Mei-rong, LIU Zhi-jian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002食品研究与开发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8,29(3)0次

参考文献(6条)

1. 吴巍. 籍保平 红茶菌国内外研究应用概况[期刊论文]-食品科技 2003(12)

2. Greenwolt C J. Ledford R A. Steinkraus K H Determin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ntimicrobialactivity of the fermented tea Kombucha 1998(03)

3. Liu C H. Hsu W H. Lee F L The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microbes from a fermented teabeverage,Haipao,and their interacdons during Haipao fermentation 1996(06)4. 佚名 红茶菌液的功效及配制方法 1998(05)

5. Hartmann A M. Burleson L E. Holmes A K Effects of chronic Kombucha ingestion on open-fieldbehaviors,longevity,appetitive behaviors,and organs in C57-BL/6 mice:A pilot study 2000(09)6. Dufresne C. Farnworth E Tea,Kombucha,and health:a revire 2000(0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pyjykf200803011.aspx授权使用:烟台大学(ytdxtsg),授权号:0a72e2ba-f816-444d-b61b-9db7010cf041

下载时间:2010年7月18日


相关文章

  • 茶叶加工实习报告
  •   “作为育茶人,我们要像茶一样,把苦涩埋藏于心底,而散发出来的都是清香”,在为期一周的实习过程中,中山陵茶厂的的这句话一直萦绕在耳边,这样的精神是我参与这次实最大收获。   本周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业课实习,主要在南京中山陵茶场参观并体验了雨花名茶的加工制作过程;然后是句容的 ...

  • 河南从信阳毛尖说中国的茶文化
  • 提起河南,人们不免首先想到古都洛阳.开封,想到少林寺,想到甲骨文.青铜器等,但是,如果尊贵的客人尽情地游览了这些名胜古迹之后,还想给亲朋好友带点河南的风物特产的话,那么,我给大家推荐一样礼品,这就是我国著名的茶叶--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鸡公山,是中国的名茶之一.它因为全部是采摘茶树的细 ...

  • 酒水文化礼仪
  • 杨平是个性格豪爽的北方人,酒量又大,号称"津巴布韦"(斤把不违),最近又被委任为公司副总,应酬自然就多了,喝酒更是常事.在和国内客商的合作中,他的这个特长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酒醉事成". 8月份的时候几位外商来考察合作事宜.在欢迎晚宴上他就充分利用自己的& ...

  • 乌镇西栅导游词
  • 乌镇地处浙江北端,与江苏省相邻,曾经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之处。春秋时期,乌镇是吴疆越界,吴国曾驻兵于此以防越国,当时称乌戌。“乌镇”的称呼,首次出现是在唐咸通十三年。南宋嘉定年间,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河东为青镇,解放后,统称乌镇。 关于“乌镇”一词的由来,还有一个典故。据说在唐宪宗元和 ...

  • 安全部工作计划
  • 生产安全部在厂部的正确领导、兄弟部室的大力协助及车间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全力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为更好地做好20xx年各项工作,推进我厂“321”战略的实施,生产安全部全体职工认真分析、总结20xx年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与教训,现做出20xx年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 ...

  • 毕业生啤酒公司实习总结范文
  •   1实习时间   2012年12月1日至2012年12月5日   2实习地点   xxxx啤酒(xx)有限公司   3实习目的   了解啤酒酿造的工艺流程及啤酒厂的运转状况,在这个基础上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与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总结报告    ...

  • 电子商务实训网络调研报告
  • 学习目标:了解湖南省名优特产的主产地.主要销售市场.主要生产厂商.主要进口商的情况,对市场整体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熟练使用网络调研的方法与工具,获得相应的信息. 调研工具:搜索引擎.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中国商品交易网等btob出口交易平台.政府网站.行业协会网站.进出口公司网站:参考安徽特酒公司调研 ...

  • ×县商标(品牌)的专题调研报告
  • 为进一步推动我县"立信用.兴品牌.强实业"发展进程,促进企业将争创名牌同打造区域品牌,树立祁门形象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我室于近期开展了商标(品牌)的专题调研活动,并形成调研报告. 一.商标注册使用现状 截至2004年7月底,我县共有企业700户,其中国有.集体企业4 ...

  • 独特的饮酒方式
  • 饮咂酒:这是古代遗留下来的独特的饮酒方式,在西南,西北许多地方流传,在喜庆日子或招待宾客时,抬出一酒坛,人们围坐在酒坛周围,每人手握一根竹管或芦管,斜插入酒坛,从其中吸吮酒汁,人数可达五.六人甚至七八个人.饮酒时的气氛热烈.这种独特的饮酒方式,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 "转转酒&qu ...

  • 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指南
  • 农业 一、农产品精深加工研究与开发 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扩大内需。本年度重点支持: 1、粮、油、果、蔬、肉、蛋、奶等农产品贮运、保鲜、包装工艺技术研究; 2、小麦、玉米、芝麻、大豆、花生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 3、功能性乳制品的开发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