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纲要求] 1. 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 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方法,掌握胶体的概念、重要性质及应用,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3.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

1. 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或构成的。 (2)元素:具有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组成⎧

元素――→⎨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的状态。 (5)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

2. 同素异形体

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属于 变化。 3. 混合物和纯净物

(1) (2)

题组一 组成物质的微粒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出理由。

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③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④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 ⑤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⑥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⑦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2. 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 )

A .NO 、C 2H 5OH 、HNO 3、I 2 B .CaO 、N 2、HCl 、H 2O C .NH 3、H 2S 、Si 、CO

D .CO 2、SiO 2、CH 3COOH 、H 2SO 4 题组二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方法

3. 下列物质中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 )

A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 .只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C .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D .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

4. 关于某混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组成元素一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 B .构成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 .构成物质一定是单质 D .构成物质可能只有一种元素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 )

①冰水混合物 ②爆鸣气 ③铝热剂 ④普通玻璃 ⑤水玻璃 ⑥漂白粉 ⑦二甲苯 ⑧TNT ⑨溴苯 ⑩C 5H 10 ⑪含氧40%的氧化镁 ⑫花生油 ⑬福尔马林 ⑭密封保存的NO 2气体

A .②③④⑥ B .⑦⑩⑫⑬⑭ C .①⑧⑨⑪ D .①④⑧⑨⑪⑫

归纳总结

常见混合物: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 ;②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 ;③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等。

考点二 物质的分类

1. 简单分类法概述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2)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标准”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 2. 分类法

常用的两种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由于物质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也就是说对某一物质而言就可以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对于下列几种盐:Na 2SO 4、Na 2CO 3、NaCl 、K 2SO 4、K 2CO 3、KCl ,你认为可怎样进行分类?

答案 按阳离子分为两类:钠盐和钾盐。 按阴离子分为三类:硫酸盐、碳酸盐、氯化物。 按酸根是否含氧可分为两类:无氧酸盐、含氧酸盐。 3. 熟记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注意 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 2O 7为酸性

氧化物、Al 2O 3为两性氧化物、Na 2O 2为过氧化物) 。

(2)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 2O 7) ;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NO ) 。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 2、Fe 2O 3) 。 (4)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 2O]。 思考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③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Na 2O 和Na 2O 2均能与H 2O 反应生成NaOH ,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⑥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Al 2O 3 ⑦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Al 2O 3

题组一 明确分类依据,正确判断物质分类

1.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

A .H 2O 、HCOOH 、Cu 2(OH)2CO 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B .HClO 、H 2SO 4(浓) 、HNO 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 .HF 、CH 3COOH 、CH 3CH 2OH 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 .HCOOH 、H 2CO 3、H 2SO 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

2. 下表中每组均有4个选项,请从中挑选出1个选项,它跟另3个选项属于不同的分类,

4.(2014高考)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

( )

A .C 2H 5OH B .HNO 3 C .NaOH D .HCl

题组二 有关物质分类中从属关系的判断

4. 下表所列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

5.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重叠关系 B .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 .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

D .离子化合物和电解质属于交叉关系

归纳总结

明晰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分类的关键

考点三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辨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应注意:升华、萃取、分液、蒸馏(分馏) 、吸附、盐析、金属导电、焰色反应、电离等都归为物理变化,脱水、蛋白质变性、水解、同素异形体互变、电解、熔融盐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等都归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重点内容如下图所示。

2. 化学反应的分类

3.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

思考

1. 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是否一定是化学

变化?

2. 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是否是化学变化?

答案 不是。化学变化研究的前提是原子核不变,核变化虽有新物质生成,但由于原子

核发生了变化,所以不是化学变化。 3. 化学变化不能实现的是________。

①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②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 ③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④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⑤一个质子变成一个中子 ⑥混合物变成纯净物 ⑦有毒有污染的物质变成无毒无污染的物质 ⑧金属变成非金属 答案 ①⑤⑧

题组一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 )

A .氮肥厂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B .钢铁厂用热还原法冶炼铁 C .硫酸厂用接触法生产硫酸 D .炼油厂用分馏法生产汽油

2. 下列变化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 60 B .丁达尔效应

C .紫色石蕊试液通过活性炭变成无色

D .用铂丝蘸取NaCl 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3. (2015高考)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

...

1.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反思归纳

题组二 物质的转化

3. 下列各组物质依次满足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图中箭头表示一步转化)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4. 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

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

A .硅 B .硫

C .铜 D .铁

5. 根据Na 、S 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类别,完成下列标号的化学方程式。

+O 2

+H 2O

+NaOH 或HCl

上述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_ (4)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 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

根据该表回答问题:

(1)第Ⅲ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______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________。 (2)不跟第Ⅰ组任何物质发生反应的是第______组物质中的________,但能与第Ⅲ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熟记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

(1)连续氧化转化:A ――→B ――→C ,若A 为无机物单质,则其可能为C 、S 、N 2、Na 等;若A 为常见有机物,则其可能为CH 3CH 2OH 。 (2)三角转化:

氧化

氧化

(3)交叉转化:

考点四 分散系、胶体

1. 分散系

(1) (2)分类:

①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②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

2.

3. 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 3+3H 2O=====Fe(OH)3(胶体) +3HCl 。 思考

1.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答案 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这是胶体的本质特征,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

2. 胶体是否一定是液态?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电泳现象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答案 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与存在状态无关,如云、雾、烟都是胶体。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可见光散射而形成的,是物理变化;胶体的电泳现象是胶体粒子发生定向移动,是物理变化。 3. 怎样区分胶体和溶液?

答案 因为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该粒子能对光产生散射现象,所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题组一 胶体的性质

1.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题组二 胶体性质的应用

3.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________。

A .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B .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C .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E .臭氧、Cl 2均可用于水的消毒净化

4. 2011年12月5日,环保部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大

家普遍赞成将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 m 的颗粒物) 纳入常规空

气质量评价,下列有关PM2.5说法 A .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B .PM2.5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C .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

D .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PM2.5污染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纲要求] 1. 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 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方法,掌握胶体的概念、重要性质及应用,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3.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

1. 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或构成的。 (2)元素:具有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组成⎧

元素――→⎨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的状态。 (5)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

2. 同素异形体

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属于 变化。 3. 混合物和纯净物

(1) (2)

题组一 组成物质的微粒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出理由。

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③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④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 ⑤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⑥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⑦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2. 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 )

A .NO 、C 2H 5OH 、HNO 3、I 2 B .CaO 、N 2、HCl 、H 2O C .NH 3、H 2S 、Si 、CO

D .CO 2、SiO 2、CH 3COOH 、H 2SO 4 题组二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方法

3. 下列物质中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 )

A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 .只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C .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D .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

4. 关于某混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组成元素一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 B .构成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 .构成物质一定是单质 D .构成物质可能只有一种元素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 )

①冰水混合物 ②爆鸣气 ③铝热剂 ④普通玻璃 ⑤水玻璃 ⑥漂白粉 ⑦二甲苯 ⑧TNT ⑨溴苯 ⑩C 5H 10 ⑪含氧40%的氧化镁 ⑫花生油 ⑬福尔马林 ⑭密封保存的NO 2气体

A .②③④⑥ B .⑦⑩⑫⑬⑭ C .①⑧⑨⑪ D .①④⑧⑨⑪⑫

归纳总结

常见混合物: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 ;②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 ;③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等。

考点二 物质的分类

1. 简单分类法概述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2)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标准”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 2. 分类法

常用的两种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由于物质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也就是说对某一物质而言就可以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对于下列几种盐:Na 2SO 4、Na 2CO 3、NaCl 、K 2SO 4、K 2CO 3、KCl ,你认为可怎样进行分类?

答案 按阳离子分为两类:钠盐和钾盐。 按阴离子分为三类:硫酸盐、碳酸盐、氯化物。 按酸根是否含氧可分为两类:无氧酸盐、含氧酸盐。 3. 熟记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注意 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 2O 7为酸性

氧化物、Al 2O 3为两性氧化物、Na 2O 2为过氧化物) 。

(2)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 2O 7) ;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NO ) 。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 2、Fe 2O 3) 。 (4)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 2O]。 思考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③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Na 2O 和Na 2O 2均能与H 2O 反应生成NaOH ,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⑥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Al 2O 3 ⑦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Al 2O 3

题组一 明确分类依据,正确判断物质分类

1.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

A .H 2O 、HCOOH 、Cu 2(OH)2CO 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B .HClO 、H 2SO 4(浓) 、HNO 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 .HF 、CH 3COOH 、CH 3CH 2OH 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 .HCOOH 、H 2CO 3、H 2SO 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

2. 下表中每组均有4个选项,请从中挑选出1个选项,它跟另3个选项属于不同的分类,

4.(2014高考)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

( )

A .C 2H 5OH B .HNO 3 C .NaOH D .HCl

题组二 有关物质分类中从属关系的判断

4. 下表所列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

5.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重叠关系 B .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 .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

D .离子化合物和电解质属于交叉关系

归纳总结

明晰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分类的关键

考点三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辨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应注意:升华、萃取、分液、蒸馏(分馏) 、吸附、盐析、金属导电、焰色反应、电离等都归为物理变化,脱水、蛋白质变性、水解、同素异形体互变、电解、熔融盐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等都归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重点内容如下图所示。

2. 化学反应的分类

3.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

思考

1. 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是否一定是化学

变化?

2. 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是否是化学变化?

答案 不是。化学变化研究的前提是原子核不变,核变化虽有新物质生成,但由于原子

核发生了变化,所以不是化学变化。 3. 化学变化不能实现的是________。

①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②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 ③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④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⑤一个质子变成一个中子 ⑥混合物变成纯净物 ⑦有毒有污染的物质变成无毒无污染的物质 ⑧金属变成非金属 答案 ①⑤⑧

题组一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 )

A .氮肥厂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B .钢铁厂用热还原法冶炼铁 C .硫酸厂用接触法生产硫酸 D .炼油厂用分馏法生产汽油

2. 下列变化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 60 B .丁达尔效应

C .紫色石蕊试液通过活性炭变成无色

D .用铂丝蘸取NaCl 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3. (2015高考)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

...

1.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反思归纳

题组二 物质的转化

3. 下列各组物质依次满足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图中箭头表示一步转化)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4. 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

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

A .硅 B .硫

C .铜 D .铁

5. 根据Na 、S 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类别,完成下列标号的化学方程式。

+O 2

+H 2O

+NaOH 或HCl

上述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_ (4)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 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

根据该表回答问题:

(1)第Ⅲ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______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________。 (2)不跟第Ⅰ组任何物质发生反应的是第______组物质中的________,但能与第Ⅲ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熟记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

(1)连续氧化转化:A ――→B ――→C ,若A 为无机物单质,则其可能为C 、S 、N 2、Na 等;若A 为常见有机物,则其可能为CH 3CH 2OH 。 (2)三角转化:

氧化

氧化

(3)交叉转化:

考点四 分散系、胶体

1. 分散系

(1) (2)分类:

①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②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

2.

3. 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 3+3H 2O=====Fe(OH)3(胶体) +3HCl 。 思考

1.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答案 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这是胶体的本质特征,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

2. 胶体是否一定是液态?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电泳现象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答案 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与存在状态无关,如云、雾、烟都是胶体。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可见光散射而形成的,是物理变化;胶体的电泳现象是胶体粒子发生定向移动,是物理变化。 3. 怎样区分胶体和溶液?

答案 因为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该粒子能对光产生散射现象,所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题组一 胶体的性质

1.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题组二 胶体性质的应用

3.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________。

A .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B .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C .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E .臭氧、Cl 2均可用于水的消毒净化

4. 2011年12月5日,环保部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大

家普遍赞成将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 m 的颗粒物) 纳入常规空

气质量评价,下列有关PM2.5说法 A .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B .PM2.5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C .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

D .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PM2.5污染


相关文章

  • 礼嘉中学高中高三 年级化学学科教学计划
  • 礼嘉中学高中高三 年级化学学科教学计划          教者 徐文龙 费金忠          2006年 2月 13日 周 次课     题 (或章节单元)教学时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配合活动备注 第 一 周 烃和烃的衍生物61、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掌 ...

  • 高中二年级化学学科教学计划
  • 周 次课 题 (或章节单元)教学时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配合活动备注 第 1 周 第五章 烃 第一节 甲烷4了解有机物的组成.性质.结构及变化特点 2.了解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3.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掌握取代反应 1.甲烷的化学性质 2.甲烷的分子结构.取代反应结构模型.媒体.实验演示

  • 工作总结写作技巧:怎样写工作总结
  •   什么是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分析、评判,从理论认识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以明确努力方向,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机关事务文体。它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广泛使用的一种常用文体。   总结的写作过程,既是对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回顾过程,又是人们思想认识提高的过程 ...

  • 怎样20XX年工作总结
  • 怎样写好工作总结   什么是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分析、评判,从理论认识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以明确努力方向,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机关事务文体。它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广泛使用的一种常用文体。   总结的写作过程,既是对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回顾过程,又是人们 ...

  • 工作总结写作技巧
  •   怎样写好工作总结   什么是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分析、评判,从理论认识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以明确努力方向,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机关事务文体。它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广泛使用的一种常用文体。   总结的写作过程,既是对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回顾过程,又是 ...

  • 中药鉴定学复习资料
  • 要求掌握的内容 1.中药鉴定的依据 2.《中国药典》20xx年版(一部)凡例和附录中与中药材鉴别有关的规定 3.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4.中药鉴定的常用方法 二、要求熟悉的内容 1.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2.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 3.中药材采收 4.中药材产地加工 5.中药的贮藏 6.中药的显微测量 7. ...

  • 医院药品管理制度
  • 院药剂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质量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医院药学科必须根据医疗、科研的实际需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医院药剂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医院药剂管理,严把采购、保管、使用关,为人民健康服务。一、西药管理(一)采购药库管理人 ...

  • 宝石鉴定与加工
  • 宝石鉴定是目前我们国家急缺的人才之一,不过似乎市场比较混乱。 这个专业主要的就业方向是:(宝石鉴定师资格证书是必需的,一定要去考) 珠宝供应商,宝石原材料市场,典当铺,宝玉石交易市场,金铺等等。 在我们国家,这些基本上都是国家控制的单位。其中典当铺是新兴的行业,对宝石鉴定师的需求最大。因为别的国有单 ...

  • 公文立卷的方法
  • 公文立卷就是按照公文的特征和联系将若干具有共同点和联系密切的公文组合成有机联系的集合体的活动。从公文的组成结构中概括出来的为所有公文都共有的共同点,如作者、内容、地区等,是立卷工作的依据。立卷工作主要包括两项工作:分类和组卷。 分类是将机关产生的公文按照一定的特点分成若干部分,组合则是把每一小类的局 ...

  • 秘书资格证书专题教学大纲
  • 一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秘书资格证书专题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的选修课。使用的文字基本教材为《秘书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中级)(曲克敏等主编,海潮出版社1999年2月第一次印刷出版发行),辅助教材有《中级秘书学习指导》、《秘书职业技能鉴定应试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