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

  社旗县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坐落在南阳东北45公里处。它东与驻马店市泌阳县接壤,西和南阳县宛城区毗连,北和方城县交界,南与唐河县为邻。1965年建立社旗县,社旗镇为县委、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社旗镇原名赊旗店,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商业古镇。据有关资料记载:该镇初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清代康乾年间最为繁盛,为河南四大名镇之一。民间有“天下店数赊店”之称。当时该镇为水旱码头,南船北马,总集百货,尤多秦晋盐茶大贾,为南北九省交通要道,全国有13个省的商人在此经商,仅各省商人建的同乡会馆就有:山陕会馆、湖北会馆、江西会馆、广东会馆、福建会馆等十余个。全镇人口13万,镇内有72道街,现存较为完整的古街道有十余条。1989年7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我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

  位于镇中心的“山陕会馆”原名山陕同乡会馆,又名山陕庙、关公祠,曾称鼎元社,是座巍峨壮观,-金碧辉煌的宫殿式古建筑群,系清代山西、陕西旅居赊旗镇的富商大贾接客迎仕、联谊集会和焚香祭奠的场所,因养有监管僧道亦称山陕庙。正殿供奉关羽坐像,所以会馆的绝大部分对联、门榻、匾额都是颂扬关羽的功德,故又称关公祠,道光年间称鼎元社,民国十二年改称山陕会馆。

  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落成,共经六帝137年。占地面积10885.29平方米,建筑面积6235.196平方米。主体建筑自南而北沿中轴线有琉璃照壁、悬镒楼、大拜殿和春秋楼,左右陪衬建筑相互对称,自南至北有:东西辕门、东西马厩、钟鼓二楼、东西廊房和大拜殿两侧的药王、马王两座陪殿。建筑布局形成前、中、后三进院落,布局严谨合理,殿堂楼阁疏密有间,北高南低,鳞次栉比,气势雄浑,相映生辉。各类建筑物共152间,室内外全用青白色大理石铺砌,建筑物采用石雕、木刻、火铸或陶瓷塑精美图案作装饰。据碑文记载:“运巨材于楚北,访名匠于天下”。耗白银数百万两。总之,会馆的总体设计追求诗情画意,陈设装饰极尽富贵华丽。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家看这面琉璃照壁,是仿照北京故宫九龙壁建起的,高10.4米,宽13米,厚1.70米,单檐硬山顶,是用1000多块彩釉大方砖砌造起来的。壁的两面饰有精巧剔透的“二龙戏”珠“、”龙虎争斗“,”丹凤朝阳“、鲤鱼跳龙门”、“凤穿牡丹”、“五龙捧圣”以及姿态各异的九条龙和福、禄、寿等图案。照壁正中横书“义冠古今”。两侧竖写两副对联“浩气已吞吴并魏,麻光常阴晋与秦”,“经壁辉光媲美富,羹墙瞻仰对英灵”。表达了山西、陕西人对关羽这个同乡仰慕追念之情。字迹采用金黄色古写隶体,显得庄严肃穆生辉。

  照壁陪衬建筑有相互对称的东辕门、西辕门、东马厩、西马厩环抱成会馆前院。我们现在进前院参观。院中立有白玉雕狮一对。狮前立铁旗杆,铁旗杆高15米,重5万余斤,青石须弥座,束腰部雕天马、麒麟、狮子、异兽图,须弥座上立铁狮,旗杆穿狮而过。旗杆上有大、中、小三个云斗,每个云斗上有四个风铎,云斗间行龙缠绕,顶部原各站一只展翅欲飞的凤鸟,抗日战争时期,东边的一只鸟被日本飞机炸掉。铁旗杆铸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据传为分节拥土铸造而成。辕门东西相对,筑于高大砖券拱门上,为单檐歇山顶。下有砖护栏围绕,高12.37米,正中分别嵌石刻“升自阶”、“阅其履”匾额。

  这是悬镒楼,又名“八卦楼”,是会馆的戏楼,兴建于嘉庆元年(1786年),竣工于道光元年(1821年),历时25年。楼高18.36米,长20米,宽18米,分上中下三层,为三重檐歇山顶式建筑。正脊两侧装饰有行龙、牡丹图案,中间置琉璃楼,内刻“天五尺”三字,楼门两边对联为“此地即是普陀山,何必远求到南海”。楼内竖20根合抱大柱,下有三层柱础,上层多为鼓形,下层为正方形鼓座,四面雕刻麒麟、狮子、牛、马等图案。楼北面为戏台,上挂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浩生社立“悬镒楼”匾额。“悬镒”两字系山西明末书法家傅青主所写(是从山西托来的)。“楼”字系叶县清末举人许靖所写。两侧石柱上分别刻“还将[日事重新演,聊借俳优作古人”,“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今亦犹昔新闻旧事扮演来毫发无差”对联。舞台屏上悬挂“既和县平”匾额。戏台上下布满木、石雕刻图案,其内容多以古代传统戏曲有关。

  这分别是钟楼和鼓楼,相对称坐落于悬镒楼两侧,钟楼内悬大钟一口,钟高5尺,重2千余斤,人称聚将钟,亦称“金钟报晓”,鼓楼在西侧,内悬挂更鼓一面。

  现在我们穿过戏楼进入万人庭院,即会馆的中心大院。院内全部用一尺见方的青石铺地,中铺甫道,甫路两边系条石,有柱洞可以搭棚,甫路左右庭院及两厢分别为男女观众场地,院内可容万人看戏,故又称万人庭院,现在我们参观的是石牌坊,坐落于大殿前3米高的月台上,其分左中右三座。

  中间一座为三间四柱式,须弥座方校,柱的两侧附以抱鼓石,中柱两侧鼓面刻:“俞伯牙爱琴”、“孟浩然爱梅”、“林和靖爱鹤”、“周敦颐爱莲”、“米元章爱石”、“嵇康爱竹”、“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八爱图。中坊上雕福、禄、寿三星。匾书“孟氏难言这浩然”,相传是社旗拨贡张玉炎撰写。配坊左上刻“杜甫吟诗”,右上雕“李白骑鲸”,中坊背面上刻“五福图”,匾书:“履中蹈和优入圣城”。

  各位朋友,这是大拜殿,是会馆的主体建筑,由大殿和拜殿两部分组成,长40米,宽22米,高23.14米。殿前两侧立两块石室式单据歇山顶式石雕,高2米,宽1米,单檐硬山顶,左侧刻:“十八学士登瀛洲”。图中有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宇等不畏艰险,骑马沿崎岖小路登上为天下人慕向的瀛洲。

  故事出于《新唐书.诸亮传》,唐太宗李世民为网罗人才开“文学馆”,以杜如晦等十八人为学士,分为三番,每日六人值宿,讨论典籍,号十八学士。右侧刻“渔、樵、耕、读”图,下刻一河流,内行小舟,舟上老翁弯腰作打鱼状,山腰处一人担柴若在行走,再上一人一牛,似去耕田,河对岸一人在读书,故为渔、樵、耕、读图。图中山水、树木、飞禽、走兽、房屋采用汪浅浮雕、深浮雕、透雕、线雕等多种石作方法,使十八学士及渔樵耕读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大拜殿兴建于同治八年(1869处),竣工于光绪二十年(1892年),为会馆主体建筑部分。它连同石牌坊、东西腰楼、东西廊房、蒉鼓二楼、东西辕门及琉璃照壁,历时二十五年,耗费白银87788两,当时可买大米950万斤,约合五万八千农民一年口粮。

  马王殿、药王殿陪衬在大拜殿两侧,东为药王殿,西为马王殿。
  在距大拜殿约50米的北面。原有早期兴建的春秋楼。楼中塑有关羽夜读《春秋》的泥像,楼因此而得名。咸丰七年(1857年),捻军抵赊旗镇时,由于遇到富商豪绅的踞楼抵抗,春秋楼被捻军焚毁,现仅存月台遗址。

  社旗山陕会馆始建至今200多年,历经风雨沧桑,其间曾遭受过捻军、土匪及国民党军队的大肆破坏,日寇飞机的狂轰乱炸。因此,会馆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它原有的风貌。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这座文化艺术宝库的保护工作。1963年,会馆被纳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重点单位,1988年1月13日被晋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进行了全面整修工作。会馆内布置了“社旗县历史文物陈列室”、“中原刺绣展”、“宫灯展”、“二十四孝展”、“社旗县名优产品展”等五个展厅。

  随着事业的发展和“山陕会馆”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参观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全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郑孝攀、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土元、吕济民等对会馆的建筑艺术赞不绝口、单土元老院长参观后挥笔题写了:“辉煌壮丽,天下第一”。吕济民题词是:“艺术辉煌,绝无仅有”,老专家罗哲文、郑孝攀题写了“高楼杰阁巧夺天工,精雕细琢锦绣装成,会输匠艺,壮哉斯馆''等题,给会馆的建筑艺术以极高的评价。社旗陕会馆的参观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请大家登车,我们前往桐柏山淮源风景区。

  社旗县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坐落在南阳东北45公里处。它东与驻马店市泌阳县接壤,西和南阳县宛城区毗连,北和方城县交界,南与唐河县为邻。1965年建立社旗县,社旗镇为县委、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社旗镇原名赊旗店,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商业古镇。据有关资料记载:该镇初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清代康乾年间最为繁盛,为河南四大名镇之一。民间有“天下店数赊店”之称。当时该镇为水旱码头,南船北马,总集百货,尤多秦晋盐茶大贾,为南北九省交通要道,全国有13个省的商人在此经商,仅各省商人建的同乡会馆就有:山陕会馆、湖北会馆、江西会馆、广东会馆、福建会馆等十余个。全镇人口13万,镇内有72道街,现存较为完整的古街道有十余条。1989年7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我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

  位于镇中心的“山陕会馆”原名山陕同乡会馆,又名山陕庙、关公祠,曾称鼎元社,是座巍峨壮观,-金碧辉煌的宫殿式古建筑群,系清代山西、陕西旅居赊旗镇的富商大贾接客迎仕、联谊集会和焚香祭奠的场所,因养有监管僧道亦称山陕庙。正殿供奉关羽坐像,所以会馆的绝大部分对联、门榻、匾额都是颂扬关羽的功德,故又称关公祠,道光年间称鼎元社,民国十二年改称山陕会馆。

  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落成,共经六帝137年。占地面积10885.29平方米,建筑面积6235.196平方米。主体建筑自南而北沿中轴线有琉璃照壁、悬镒楼、大拜殿和春秋楼,左右陪衬建筑相互对称,自南至北有:东西辕门、东西马厩、钟鼓二楼、东西廊房和大拜殿两侧的药王、马王两座陪殿。建筑布局形成前、中、后三进院落,布局严谨合理,殿堂楼阁疏密有间,北高南低,鳞次栉比,气势雄浑,相映生辉。各类建筑物共152间,室内外全用青白色大理石铺砌,建筑物采用石雕、木刻、火铸或陶瓷塑精美图案作装饰。据碑文记载:“运巨材于楚北,访名匠于天下”。耗白银数百万两。总之,会馆的总体设计追求诗情画意,陈设装饰极尽富贵华丽。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家看这面琉璃照壁,是仿照北京故宫九龙壁建起的,高10.4米,宽13米,厚1.70米,单檐硬山顶,是用1000多块彩釉大方砖砌造起来的。壁的两面饰有精巧剔透的“二龙戏”珠“、”龙虎争斗“,”丹凤朝阳“、鲤鱼跳龙门”、“凤穿牡丹”、“五龙捧圣”以及姿态各异的九条龙和福、禄、寿等图案。照壁正中横书“义冠古今”。两侧竖写两副对联“浩气已吞吴并魏,麻光常阴晋与秦”,“经壁辉光媲美富,羹墙瞻仰对英灵”。表达了山西、陕西人对关羽这个同乡仰慕追念之情。字迹采用金黄色古写隶体,显得庄严肃穆生辉。

  照壁陪衬建筑有相互对称的东辕门、西辕门、东马厩、西马厩环抱成会馆前院。我们现在进前院参观。院中立有白玉雕狮一对。狮前立铁旗杆,铁旗杆高15米,重5万余斤,青石须弥座,束腰部雕天马、麒麟、狮子、异兽图,须弥座上立铁狮,旗杆穿狮而过。旗杆上有大、中、小三个云斗,每个云斗上有四个风铎,云斗间行龙缠绕,顶部原各站一只展翅欲飞的凤鸟,抗日战争时期,东边的一只鸟被日本飞机炸掉。铁旗杆铸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据传为分节拥土铸造而成。辕门东西相对,筑于高大砖券拱门上,为单檐歇山顶。下有砖护栏围绕,高12.37米,正中分别嵌石刻“升自阶”、“阅其履”匾额。

  这是悬镒楼,又名“八卦楼”,是会馆的戏楼,兴建于嘉庆元年(1786年),竣工于道光元年(1821年),历时25年。楼高18.36米,长20米,宽18米,分上中下三层,为三重檐歇山顶式建筑。正脊两侧装饰有行龙、牡丹图案,中间置琉璃楼,内刻“天五尺”三字,楼门两边对联为“此地即是普陀山,何必远求到南海”。楼内竖20根合抱大柱,下有三层柱础,上层多为鼓形,下层为正方形鼓座,四面雕刻麒麟、狮子、牛、马等图案。楼北面为戏台,上挂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浩生社立“悬镒楼”匾额。“悬镒”两字系山西明末书法家傅青主所写(是从山西托来的)。“楼”字系叶县清末举人许靖所写。两侧石柱上分别刻“还将[日事重新演,聊借俳优作古人”,“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今亦犹昔新闻旧事扮演来毫发无差”对联。舞台屏上悬挂“既和县平”匾额。戏台上下布满木、石雕刻图案,其内容多以古代传统戏曲有关。

  这分别是钟楼和鼓楼,相对称坐落于悬镒楼两侧,钟楼内悬大钟一口,钟高5尺,重2千余斤,人称聚将钟,亦称“金钟报晓”,鼓楼在西侧,内悬挂更鼓一面。

  现在我们穿过戏楼进入万人庭院,即会馆的中心大院。院内全部用一尺见方的青石铺地,中铺甫道,甫路两边系条石,有柱洞可以搭棚,甫路左右庭院及两厢分别为男女观众场地,院内可容万人看戏,故又称万人庭院,现在我们参观的是石牌坊,坐落于大殿前3米高的月台上,其分左中右三座。

  中间一座为三间四柱式,须弥座方校,柱的两侧附以抱鼓石,中柱两侧鼓面刻:“俞伯牙爱琴”、“孟浩然爱梅”、“林和靖爱鹤”、“周敦颐爱莲”、“米元章爱石”、“嵇康爱竹”、“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八爱图。中坊上雕福、禄、寿三星。匾书“孟氏难言这浩然”,相传是社旗拨贡张玉炎撰写。配坊左上刻“杜甫吟诗”,右上雕“李白骑鲸”,中坊背面上刻“五福图”,匾书:“履中蹈和优入圣城”。

  各位朋友,这是大拜殿,是会馆的主体建筑,由大殿和拜殿两部分组成,长40米,宽22米,高23.14米。殿前两侧立两块石室式单据歇山顶式石雕,高2米,宽1米,单檐硬山顶,左侧刻:“十八学士登瀛洲”。图中有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宇等不畏艰险,骑马沿崎岖小路登上为天下人慕向的瀛洲。

  故事出于《新唐书.诸亮传》,唐太宗李世民为网罗人才开“文学馆”,以杜如晦等十八人为学士,分为三番,每日六人值宿,讨论典籍,号十八学士。右侧刻“渔、樵、耕、读”图,下刻一河流,内行小舟,舟上老翁弯腰作打鱼状,山腰处一人担柴若在行走,再上一人一牛,似去耕田,河对岸一人在读书,故为渔、樵、耕、读图。图中山水、树木、飞禽、走兽、房屋采用汪浅浮雕、深浮雕、透雕、线雕等多种石作方法,使十八学士及渔樵耕读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大拜殿兴建于同治八年(1869处),竣工于光绪二十年(1892年),为会馆主体建筑部分。它连同石牌坊、东西腰楼、东西廊房、蒉鼓二楼、东西辕门及琉璃照壁,历时二十五年,耗费白银87788两,当时可买大米950万斤,约合五万八千农民一年口粮。

  马王殿、药王殿陪衬在大拜殿两侧,东为药王殿,西为马王殿。
  在距大拜殿约50米的北面。原有早期兴建的春秋楼。楼中塑有关羽夜读《春秋》的泥像,楼因此而得名。咸丰七年(1857年),捻军抵赊旗镇时,由于遇到富商豪绅的踞楼抵抗,春秋楼被捻军焚毁,现仅存月台遗址。

  社旗山陕会馆始建至今200多年,历经风雨沧桑,其间曾遭受过捻军、土匪及国民党军队的大肆破坏,日寇飞机的狂轰乱炸。因此,会馆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它原有的风貌。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这座文化艺术宝库的保护工作。1963年,会馆被纳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重点单位,1988年1月13日被晋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进行了全面整修工作。会馆内布置了“社旗县历史文物陈列室”、“中原刺绣展”、“宫灯展”、“二十四孝展”、“社旗县名优产品展”等五个展厅。

  随着事业的发展和“山陕会馆”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参观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全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郑孝攀、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土元、吕济民等对会馆的建筑艺术赞不绝口、单土元老院长参观后挥笔题写了:“辉煌壮丽,天下第一”。吕济民题词是:“艺术辉煌,绝无仅有”,老专家罗哲文、郑孝攀题写了“高楼杰阁巧夺天工,精雕细琢锦绣装成,会输匠艺,壮哉斯馆''等题,给会馆的建筑艺术以极高的评价。社旗陕会馆的参观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请大家登车,我们前往桐柏山淮源风景区。


相关文章

  • 数字化测图测量实习报告
  • 一、实习安排 1.1 性质目的 毕业实习是我们在校内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实习、实验、课程设计以后的一次综合性生产技能锻炼实习。其目的是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全部知识,特别是测绘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课程实践,通过参加实际工作,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1.2 实习 ...

  • 测绘工程实习报告---数字化测图
  • 一.实习安排1.1 性质目的毕业实习是我们在校内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实习.实验.课程设计以后的一次综合性生产技能锻炼实习.其目的是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全部知识,特别是测绘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课程实践,通过参加实际工作,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1.2 实习单位南

  • 20XX年度公安宣传工作总结
  •  xx年年,全市公安宣传工作在省厅宣传处、市局党委和各级公安机关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工作和队伍建设,按照市局党委提出的“重点工作争第一,全面工作创一流”的目标,全市各级公安宣传部门和广大公安宣传民警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组织,精心策划,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谐、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开展了 ...

  • 河南南阳汉画馆导游词
  • 现在我们来到的这所漂亮的庭院,就是1999年12月28日建成开馆的南阳汉画馆新馆.南阳汉画馆是我国第一座专门珍藏.陈列汉代画像石刻的艺术博物馆,创建于1935年,为中国早期艺术博物馆之一.它以丰富的藏品和独特的艺术风采,早已被海内外学者所瞩目,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老馆原在南阳市西郊的卧龙岗上,占 ...

  • 河南南阳医圣祠导游词
  •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位于南阳古城东关温凉河畔的医圣祠.医圣祠是我国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仲景名玑,生于150年,卒于219年,正处于中国东汉末年这一动乱的历史时期.他在继承前人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勇于实践,潜心于中医药的研究,终于写成了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 ...

  • 河南南阳武侯祠导游词
  • 各位朋友,早上好!现在,我就带大家去游览位于南阳市西郊卧龙岗上的武侯词.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草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下的故址,当年刘皇叔三顾之处,也是历代人们瞻仰和祭把诸葛亮的地方.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汉末山东琅琊阳都(今山东 ...

  • 市文物普查上半年工作总结
  •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精神,按照《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和《南阳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和部署,我市2011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有序开展,进展顺利,成果显著。现将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南阳市普查办:全市列入财政预算的普查经费30万元,配备普查 ...

  • 湖北省襄樊市古隆中导游词
  • 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我们游览历史文化名城襄樊.襄樊是我们这次三国之旅的第二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古战场.希望我的导游能进一步加深大家对三国历史的了解,也希望我的导游能使大家玩得高兴.玩得开心. 三国故事湖北多,这可不是吹牛.三国演义120回,其中的75回就发生在我们湖北,而这75回中又有44回发生在 ...

  •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宣讲工作总结
  •   在大讨论活动中,社旗县紧紧围绕解放思想这一主题,采用领导干部讲、组建宣讲团讲和聘请高校专家讲等多种形式,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宣讲活动797场次,收到良好效果,群众反响强烈。具体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带头宣讲。大讨论活动一开始,社旗县十分重视大讨论宣讲活动,并及早纳入活动日程,采取“领导干部 ...

  • 武侯祠的导游词
  • 穿过三顾坊,走过仙人桥,这条甫道直通山门。山门为武侯祠正门,古朴端庄,正中券门额上石匾镌刻的“武侯祠”三个大字,系郭沫若先生所题。过了山门,即进入武侯祠的第一进院落,庭院宽敞,古柏蔽日,青砖墁地,古朴自然。院中甬道上“三代遗才”石坊与大拜殿相对应。这里是赞扬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可与三代的贤人伊尹、吕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