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群算法的几乎处处强收敛性分析

第8期加09年8月

电子学报

v01.37No.8

ACTAEU£CrRONICAslNICA

Aug.2009

蚁群算法的几乎处处强收敛性分析

苏兆品1.-,蒋建国1,一,梁昌勇2,张国富1,3,1,夏

娜1・3

(1.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合肥230(109;2.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安徽合肥230009;

3.安全关键工业测控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09;4.特种显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蚁群算法是一种新型的模拟进化算法,已在很多组合优化问题中得到成功应用,但其收敛性分析还比

较缺乏.以TSP问题来描述一类蚁群算法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对状态空间的分解和反射壁的构筑,从鞅理论角度论证了该类蚁群算法的几乎处处强收敛性以及能在有限步内收敛到全局最优解集,试图为蚁群算法的研究探索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

蚁群算法;Mal'kov过程;鞅;几乎处处强收敛

文献标识码:

中图分类号:TP301文章编号:0372—2112(2009)08.1646-05

AnAlmostEverywhereStrongConvergenceProoffor

ClassofAntColonyAlgorithms

SUZhao-pinl,2,JIANGJian.gLl01,3,LIANGChang-yon92.ZHANGGuo-ful,3,4XIANal'3

(1.Schoolof

2.PostdoctoralProgravu

3.EngineeringResearch

m讹M删蜘and

is

c口j砷andInformation,睫向wnivemtyofTedmology,均包.Arduli

Engmemng。Hefei

and

University

ofTech咖,H4ei,Anhui

230009,China;

23∞09,China;

Center矿sC日tyCriticalIndustridMeasurement

4.NationalEngineeringResearch

ControlTedmdogy,Ministry

ofEducation,H4ei,Anhui2300()9,Olina

Center矿Special删叫町Tedmology,随痧。Anlud

230009,‰)

Abstract:manycomplicatedof

AntColony

Optimi碰on

novel

simulatedevolutionaryalgorithmwhichhasbeenusedsuccessfully

tosolve

combinatorialoptJlnizalionproblems,butitsconvergenceanalysisisseldomresearched.Themathematicalmodel

state

classof

ant

colonyalgorithmsisdescribedbyTsPr,roblem.Onthebasisofthedecompositionofspaceandthe

construe—

donofreflectingbarrier,analmosteverywherestrongconvergenceofthealgorithmsandthequalitythatthealgorithmsteedlyconverge

toa

can

guaran—

globaloptimunl

anew

setina

fmiteilumberofsteps

ale

demonstratedbyusingthemartingaletheory.and

the曲一

tainedresultsmayprovidemethodologyforconvergenceanalysisofthealgorithms.

Keywords:

ant

colony0ptjl面zalion;Markovprm.z.ss;martingale;almosteverywherestrongconvergence

l引言

Optimization)[13是模拟自然界

中真实蚁群的觅食行为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启发式模

Colony

能算法【6-8j还比较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蚁群算法的进一步改进和发展.虽然已有部分学者给出一些收敛性结论旧“引,但都是在概率收敛意义下考虑的,主要还是基于Markov过程和算法的遍历性展开的研究,在分析手段和方法上尚比较单调.Gatja“引首先利用图论对蚁群算法的收敛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基于图的蚂蚁系统(Graph.basedAntSystem,GBAS),适用于各种静态组合优化问题,但是在GBAS算法中,对于某个事先给定的概率,无法确定蚂蚁数和蒸发系数,从这个意义上讲,GBAS是不可控的.为了克服上述问题,Ciitjahr[10tllj将GBAS发展成GBAS/tdev和GBAS/tdlb(--般统称为GBAS算法),并利用Markov过程理论证明其能以概率1收敛

蚁群算法(Art

拟进化算法,它采用具有记忆的人工蚂蚁通过个体之间的交互和协同工作来搜索从蚁穴到食物源的最短路径.

目前蚁群算法已在旅行商(Traveling

SalesmanProb.

1elIl’TSP)、指派(AssignmentProblem,AP)及联盟生成(CoalitionGenerationProblem,CGP)等一系列组合优化问题中得到成功应用[2-4],但这些研究大都从实验的角度说明了蚁群算法的有效性bJ,而有关蚁群算法的一般收敛性,如概率收敛、几乎处处收敛等的分析相比其他智

收稿日期:2008—12-29;修回日期:2009-02.12

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No.20060359004);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No.090412058,070412035);特种显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2008HGXJ0350);合肥工业大学博士专项科研资助基金(No.GDBJ2009—003)

万方数据

第8期苏兆品:蚁群算法的几乎处处强收敛性分析

1647

到问题的最优解,具有较强的说服力.St删e[12],B“13】

和朱庆保¨41等主要利用代数理论研究蚁群算法的收敛性,但相比Gfitjahr,他们的证明过程显得比较弱化,说服力不够.段海滨115J尝试用鞅理论研究了基本蚁群算法(Basic

Ant

Colony

Algorithm)的几乎处处收敛问题,但

其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信息素浓度r(矗)本身

并不是Markov过程,在没有路径形(_j})的情况下,r(1|})不是自包容的(self-contained)m.11I,因此其证明过程和结论均值得商榷.

定义1【16J设序列{噩,l|}>10}的全局最优解集为V算∈s,“菇’)≤八z)},如果.1iraP{瓦cf’}=1,则称{瓦,k1>0}依概率收敛到全局最优解集.厂‘,记

为五二彳。;如果P{lira(五cf+)}=1,则称{五,尼≥

0}几乎处处强收敛到全局最优解集.厂’,记为冠当

由上述定义可知,依概率收敛属弱大数律范畴,而几乎处处收敛性明显强于依概率收敛性.因此,本文在Gc,tjahr等人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蚁群算法的几乎处处强收敛性,我们避开使用传统的遍历性分析,而是在Markov过程分析中运用鞅理论[17]对算法进行具体分析,试图为这方面的研究探索一条新的思路.2算法模型

蚁群算法最早是用于求解TSP问题怛J,不失一般性,为了更好的描述和分析蚁群算法,本文以求解/7,个城市的TSP问题为例描述GBAS算法的模型.

定义2

TSP可以用71,个城市的一个有向图G=

(Ⅳ,A)表示,其中N={1,2,…,n},A={(i,_『)Ii,.『∈Ⅳ};城市间的距离D=(也)。。。;目标函数为

—L

“形)=∑d/l-1if

(1)

其中形={i1,i2,…,‘}为城市1,2,…,tt的一个排列,且f。+l=il,形中的节点构成的弧集为彬。={(i。,iq+1)Jiq∈形,q=1,2,…,疗}.

根据上述定义,GBAS算法可以描述如下:

①初始化:为上述TSP图中的每一条弧(i,j)赋信

息素浓度初值rO-(o)=斋,V(i,』)∈A,m只蚂蚁从

同一城市io出发.矗=1,当前最好解为形={1,2,…,/7,}.

②外循环:如果满足算法的停止规则,停止计算并输出计算得到的最好解;否则,让蚂蚁s(1≤s≤m)从起点io出发,用£(s)表示蚂蚁s行走的城市集合,£

(s):⑦.

③内循环:按蚂蚁1≤s≤m的顺序分别计算.当蚂

万方数据

蚁s在城市i,若£(s)=Ⅳ或{ff(i,f)∈A,Z岳£(5)}-g,完成第s只蚂蚁的计算;否则,若L(s)≠N且T={zf(i,Z)∈A,Z《£(5)}一{io}≠(乃,贝4s以概率

铲J鞘高乐r

g#:{奢d(矗一1)。~

㈤(2)

to,

otherwise

到达_『,L(s)=三(s)U{_『},i=_『;若L(s)≠N且r=}ZI(i,z)∈A,z薯L(s)}一{io}_⑦,则s到达io,L(s)=L(s)U{io},i=io;重复③.

④信息素更新:对1≤s≤m,若£(s)=N,按照£(s)中城市的顺序计算路径长度;若L(s)≠N,路径长度是一个充分大的数.比较tn只蚂蚁中的路径长度,具有最短路径的蚂蚁为t.若Jr(L(t))≤,(1F),则形=L.

(t).用下式

《扯{(1-Pt-Ik@-1)+舒,(以p∈%

【(1一ID‘一1)r“(k一1),otherwise

(3)

更新图中每一条弧的信息素浓度,得到新的q(J|}),k=Ji}+1,重复②.

注释1L10,11】

式(3)中凤为挥发因子,并且对于

固定的K≥1满足m≤1一i高告可(矗≥K)与砉以=

注释2[10,11]用数学归纳法很容易验证式(3)满

足对V_j}≥0,有

∑o(南)=1

(4)

3收敛性分析

GBAS算法的每步迭代对应随机变量以=(r(k),

g/(五))(||}≥o),r(1|})∈R㈨l为所有弧的信息素浓度;形(知)为/1,个城市的一个排列,最多有r/,!个状态,所以瓦是全状态空间S=Rl^I×/V中的一个元素,显然I

Sl

是有限的.

3.1依概率收敛

引理1[11】

由状态五=(r(七),肜(I|}))(后≥0)所

构成的随机过程是离散时空上的有限非齐次Markov过

程.

证明由Mm'kov过程的性质可知,只要证明状态

五+,的分布仅仅依赖于状态冠.注意到在第后次迭代中,第s只蚂蚁的转移只由r(矗一1)决定,且其行走的路径和形(_|}一1)共同决定了形(七),再通过式(3)的更新原则可以进一步得到r(Jj}).因此,状态五+1的变化仅由五决定,而与之前的状态无关,这是一个典型的Markov过程,而且由上面的分析我们也可以得到单独

f‘={石’I.{4.

1648

的r(矗)或形(∽本身并不是l~Iarkov过程,因为r(后)或形(”本身不是自包容的.

设{瓦,k≥o}的一步状态转移概率为P(惫),B={(i口,ig+1)Ii口∈形(七+1),q=1,2,…,T/,},T。=…(i,Z)∈A},对V茗,’,∈S,我们有P(k)=R(丑+1:yI凰=戈)

一TT

玉!12

一(土是口∑.I"il(七)一【=o,otherwise

一』>o,八形(1|}+1))≤以形(_|}))

(5)

因为r(后)的变化要依赖于k,所以随机状态转移概率P(_|c)与豇有关,该Markov过程是非齐次的.

引理2[11]

Markov过程{丑,居≥0}能够以概率1

收敛到一个全局最优解x。w--.(r。,形’),其中形’是G

中的一条最优路径,形毒={(‘,‘+t)Ii,∈形’,q=1,2,

…,/7,},r’定义如下:

争{高椭埏%

【O.otherwise

证明C,杜tjahr已在文献[11]中给出了详细的证明,鉴于篇幅有限,这里不再列出.

命题1

{凰,_|l≥o}能够以概率1收敛到全局最

优解集f。;{形。IV形∈Ⅳ,八形’)≤以形)}.

证明由引理2可知,{五,Jj}≥0}能够以概率1收敛到一个全局最优状态工’:(r‘,形‘)∈f’,根据式(2)的状态转移概率和式(3)的信息素更新规则,系统一旦达到x‘,其后续状态只可能在全局最有解集.厂‘中迁移,而不可能迁移到厂+之外,当J|}一∞时,系统必然收敛到厂’.

3.2相关基本概念

定义3[撕]

称状态空间C为闭集,若对Vi∈C,

有∑^=1,即自C内任意一点出发,始终不能达到C外的任意状态.

定义4116】闭集C若无真闭子集。则称c为不可约的,否则C是可约的.

定义5[坫】

设{K,七≥0}与{五,k≥0}是随机过

程,称{K,k≥o}关于{磊,丘>10}是一个上(或下)鞅,如果:

①ElKl<∞;

②E(K+lz0,zl,…,乙)≤K(或E(K+lz0,zI,

…,磊)≥K);

③{玩,.|c>10l是Zo,zl’.一,乙的函数.

Doob证明了著名的下鞅收敛定理论[16,17],为了分析方便,给出其结论.

引理3【16】设{K,Ij}≥0}是一个下鞅,sq陋lKl<

万方数据

学报

2009钜

∞,则存在一个随机变量l,’∈{圪,矗>/0},使EI

y’I<

∞,且圪当l,。,即P{liraK=Y’}_1.

引理4【16J引理3的结论对上鞅也成立.证明设{玩,克>/0}为上鞅,且su凹IKl<∞,则由定义5可知{一致,k/>0}为下鞅,且su凹I一圪|_su嵋IKI<∞,由引理3可得,存在随机变量一l,。,使得

El—y。I=EI

y’I<∞,且P{lim(一虼)=一Y‘}=1,

即尸{lim圪=Y’}.1.

■—+∞

3.3几乎处处强收敛

从直观上说,蚁群算法的目的在于找到一个最优状态五=(r(||}),驴(.|})),它带有概率分布r(后)偏向于一个最优排列形(|]}),而形(后)又对应最短路径长度.厂(形(k)).因此,我们把式(1)中的目标函数改写为:F(五:(r(尼),肜(后))):黜

(i.铤^‘9”¨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兼顾了f(1j})和形(.|}),从而可以利用噩的Markov过程的相关结论,同时又巧妙的利用r(1;)在式(4)中的性质简化了计算.我们以每个状态的路径长度作为指导原则,则由于路径长度达到全局最小当且仅当找到全局最优状态,我们可以利用路径长度函数过程的收敛性来研究蚁群算法的收敛性.另外,我们可以观察到,路径长度的变化是一个单调不增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设法把随机过程{,(五),I|}I>0}转变为一个上鞅来考察{凰,kI>0}的收敛性.

命题2全状态空间S=R|^I×.『v是一个闭集.证明由引理1可知,{五,后≥0}为一离散时空上的有限非齐次Markov过程,则由Markov过程的性质u6J有Vi∈S,∑心=1,再由定义3可知|s是一个闭集.

命题3全状态空间S=RI^IXⅣ是可约的.证明

由命题1和定义3可知,.厂。是有限的闭集,

又f。cS,由定义4可知s是可约的.

因为S是可约的,由Markov过程的状态空间分解定理[16J我们可以很容易把s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为{五,J|}≥O}的收敛空间Q,另一部分为S—Q,其中Q={五+1:F(凰+1)≤F(五)}.

命题4收敛空间Q是一个闭集.

证明

由Q的定义可知,所有满足F(凰+1)≤F

(%)的状态都被限制在Q中,而所有F(凰+。)>F(五)的状态都被限制在S—Q中,在Q中不可能找到一个状态满足,(鼍+1)>F(以),即Q中任意一个状态的后继状态只可能在Q中找到,而不可能到达Q外,即

ViE

Q,f。善p=o,所以有V

Q,磊乃=1,即口为

一个闭集,且pcS.

第8期苏兆品:蚁群算法的几乎处处强收敛性分析

1649

上述操作的目的是将{xk,k≥0}构成的有限非时齐Markov过程限制在其全状态空间S的闭子集p中,也就是说在Q之外的每一个状态都是反射壁,将其他所有满足,(五+。)≤F(墨)的状态约束于此内,由随机过程理论我们知道,这相当于状态的限制运动边界,就像桶的边缘一样(如图1所示).

反射壁

V_:r’Es-Q

图1反射墅的构筑

命题5随机过程{F(咒),k/>0}关于{丑,后≥0}是一个非负有界上鞅,即对Vk≥0,有E(,(孔+1)I蜀,

Xl,…,以)≤F(五).

证明显然{F(凰),后≥0}是非负有界的,根据引理1的Markov性,可以得到E(F(五+1)I蜀,Xl,…,忍)=E(,(噩+1)I噩),故我们只需证对V戈∈S有

E(F(五+1)I五=石)≤F(髫),矗≥O

(6)

又根据随机过程理论,有E(尸(咒+1)lxk=髫)=Y,,.F(,,)R(孔+l=,,l冠=石),再由F(五)的定义以及r(k)的性质,我们可以观察到,F(墨+1)≤F(五)与厂(形(k+1))≤八形(七))是等价的,而这个正好是式(5)中的条件,所以式(5)中的“otherwise”所限定的状态即为反射

壁,将其他状态约束于条件八形(后+1))≤八形(后))限

定的状态内,故有

∑,(,,)R(五+l=,,I丑=茗)

,∈S

=∑,(,,)Pk(凰+l=,,I凰=茗)

,∈口

+∑F(y)R(五+l=,,l五=算)

=∑'r(y)Pk(Xk+l=yl五=石)+∑,(y)・0

,∈口

,∈s・口

=∑F(),)Pk(甄+1=yl

xk=石)

因为状态茗的任意后继状态,,,满足对V),∈Q,有F(恐+1=),)≤F(xk=名),所以

∑F(y)R(丑+1=,,I五=茁)≤∑F(算)R(五+1=,,txk=重)=F(聋)∑R(噩+1=yl鼍=茹)

又Q是闭集,所以有吕R(五+l=y

I五=茹)=1.

从而可以得到蓦,(),)^(噩+l=yI五=戈)≤F(茁),即

矽(,,)R(瓦+l=Y

I墨=x)≤F(互).所以有E(F

万方数据

(鼍+1)I凰=髫)≤,(z),式(6)得证,即{,(五),J|}≥0}关于{五,j}≥O}是一个非负有界上鞅.

命题6{,(五),.|}/>0}几乎处处强收敛到全局最优解集F。={z。JVx∈5,,(Z。)≤,(z)}.证明

由命题1可知,{置,_|}≥0}能够以概率1收

敛到全局最优解集厂,又,(形’)≤,(形)与F(x’)≤,(工)是等价的,因此{,(五),Jj}≥o}能够以概率1收敛到全局最优解集,。,又由命题5可得,{,(丑),后t>0}是一个非负有界上鞅,根据引理4,{F(五),矗>t0}几乎处处强收敛到全局最优解集,’.4讨论

Gntjahr证明了GBAS的概率收敛性[9-n],Stlltale和

Dorigo‘121分析了诸如AeS[2J和MMAS[18】等一类ACO,。的弱收敛性,但他们的工作大都要求算法迭代次数趋于

无穷大.而由本文的命题6可知,五当F‘,而且ISl有

限,仅包含有限个不同的点,所以根据F_粤oroff定理[17]可以得到{F(噩),k≥0}具有潜在的一致收敛性,即V

e>

0,了N(£),如果七≥J『\r(e),则V工∈F。。I丑一XI<e.即五(e)c,。,这说明算法能够以概率1确保在有限步内(,v(e))收敛到问题的全局最优解,即P{Un(噩

月olk=Ⅳ

F’)}-1.

另外,我们的结论是建立在式(4)的基础上,但是

在MMAS中式(4)不一定成立.在mI^s中信息素更新规则为

一{(1.P)啄七.1)+南,。_|I-1))。

(i,.,)∈形。

n砒{(1一I口)勺(Jj}一1),rm(k—1)},otherwise

(7)

其中0<p<1,l'min(七一1)为实数,Smtzle[12]已经证明令

rm(k)=i矗等可(J|}≥1),曲c^>o,MMAS也具有引理

2的性质.再比较式(7)和式(3),只要对V七>0,有r曲

(k一1)≤(1一JD)‘・音,我们很容易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MNAS也满足式(4),因而我们也可以证明NNAS也具有命题6的性质.5结束语

本文根据GntjaIlr等人的工作,在对GBAS收敛性的

分析中引入鞅理论进行研究.通过对GBAS所形成序列的上鞅性分析,得出了GBAS几乎处处强收敛以及能在有限步内收敛到全局最优解集的结论,并推广到NMAS算法.但是,对于蚁群算法的深入研究还远远不够,本

1650

文下一步将重点研究ACS算法的强收敛性条件.

参考文献:

[1]ColomiA,DorigoM,Mailiezzo

V.Distributed

optil/liz撕oll

by

ant

colonies[A].Proc.oftheFirstEuropeanConf.onArtificial

Ⅱfe[c].Paris,Frallce:ElsevierPublishing,1991.134—142.

[2]DofigoM,Gambardel/a

LM.Ant

colony

system:ACOOperafivc

learningapproachto

thetravelingsalesmanproblemlJJ.IEEE

Transactions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1997,1(1):53—

66.

[3]Montemanni

R,SmithDH,AllenS

M.AnANTSalgorithmfor

theminimum-spanfrequency-assignmentproblem、】vitIlmultiple

interference[J].IEEETransacfomOff.VehicularTechnology,

2002.51(5):949—953.

[4]蒋建国,夏娜,齐美彬,木春梅.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串行

多任务联盟生成算法[J].电子学报,2005,33(12):2178—

2182.

JIANGJian-guo,XIA

Na,QIMei・bin,MUChun-mei.Anant

colonyalgorithmbasedmulti—taskcoalitionserialgenerational-

gorithm[J].ActaElectronicaSinica,2005,33(12):2178—2182.(in

Close)

[5]吴春明,陈治,姜明.蚁群算法中系统初始化及系统参数

的研究[J].电子学报,2006,34(8):1530—1533.WU

ti删on

Chun-ming,CHENZhi,JIANG

Ming.Theresearch

Oil

ini—of

ants

systemand

coraigumaonof

paramete口's

for

differentTSPproblemsin

ant

algorithml

J].ActaElectronica

Sinica,2006,34(8):1530—1533.(inChinese)

——鞅方法[J].计算机学报,2002,25(8):785—793.

XUZong-ben,NIEZan-kan,ZHANG

Wen-xiu.Almostsure

convergenceofgeneticalgorithms:amartingaleapproach【JJ.

ChineseJoumal

of

Computers,2002,25(8):785—793.(in

Chinese)

[J].应用数学,2003,16(3):1—7.WANG

Xia,ZhouGuo-biao.Strong

convergence(a.s.)0f

globalannealing

geneticalgorithm[J].MathenaticaApplicata,

2003,16(3):1—7.(inChinese)

析及收敛速度估计[J].电子学报,2005,33(10):1803一

1807.LUO

Xiao-ping,WEIWei.Theanalysisonstrongconvergence

(a.s.)and

convergence

rate

eStilllate

ofinllnlu]egeneticalgo-

rit埘J].Acta日ec咖ica(ina妇)

Sinica,2005,33(10):1803—1807.

G硼ahW

J.Ageneralizedconvergenceresultforthegraph

based

antsystemmetahenristic【R].TechnicalReport99—09,

Austria,Dept.ofStatisticsandDecisionSupportSystems,Uni—versityofVienna:1999.

万方数据

学报

2009焦

[10]G叫ahrW

J.Agraph-based

ant

systemanditsconvergence

[J].FutureGenerationComputing

Systems,2000,16(9):873

—888.

[11]oatjahWJ.ACO

algorithmswithguaranteed

convergence

to

theoptimal

solufion[J].InformationProcessingLetters,2002,

82(3):145—153.[12]Stiitzle

T,Dorigo

M.Ashortconvergenceprooffor

aclassof

ant

colony

opfinlizzfionalgorithms[JJ.IEEETransacfiom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2002,6(4):358—365.

[13]Badr

A,FahmyA.Aproofof

convergenceforantalgorithms

[J].InformationSciences,2004,160(1-4):267—279.[14]朱庆保.蚁群优化算法的收敛性分析.控制与决策[J].

2006,21(7):763—766.

ZHU

Qing-bao.Analysis

of

ctmvergenceof

ant

colonyopti・

mization

algorithms[J].Control

and

Decision,2006,21(7):

267—279.(inChinese)

[15]段海滨,王道波,于秀芬.基本蚁群算法的A.s.收敛性

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6,14(2):297—

301.

DUANHal—bin,WANG

Dao-bo,YU

Xiu-fen.Research

011

thea.s.convergenceptDperfiesofbasic

ant

colonyalgorithm

[J].Journal

ofBasicScienceand

Engineering,2006,14(2):

297—301.(inChinese)

[16]张波,张景肖.应用随机过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4.

ZHANGBo,ZHANGJing-xiao.AppliedStochasticProcesses

[M].Beijing:TsinghuaUniversity

Press,2004.(inChinese)

【17]Edward

PCK.AnIntroductiOiltoStochastic

ProcesseslMJ.

Belmont,Calif.,London:OuxburyPress,1997.

[18]Stiatzle

T,HcosHH.Max—Min

ant

system[J].FutureGenera-

tionComputer

System,2000,16(8):889—914.

作者简介:

苏兆品女。1983年8月出生于山东菏泽,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控制、进化计算、agent理论等.

E-mail:szp@hfut.edu.cn

蒋建国男,1955年10月出生于安徽黄山,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数字图像分析与处理,DSP技术与应用等.

E-mail:jjg@ahl65.net

[6]徐宗本,聂赞坎,张文修.遗传算法的几乎必然强收敛性

[7]王霞,周国标.整体退火遗传算法的几乎处处强收敛性

[8]罗小平,韦巍.生物免疫遗传算法的几乎处处强收敛性分

19J

蚁群算法的几乎处处强收敛性分析

作者:作者单位:

苏兆品, 蒋建国, 梁昌勇, 张国富, 夏娜, SU Zhao-pin, JIANG Jian-guo, LIANG Chang-yong , ZHANG Guo-fu, XIA Na

苏兆品,SU Zhao-pin(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安徽合肥,230009), 蒋建国,夏娜,JIANG Jian-guo,XIANa(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安全关键工业测控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09), 梁昌勇,LIANG Chang-yong(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安徽合肥,230009), 张国富,ZHANG Guo-fu(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安全关键工业测控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09;特种显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09)电子学报

ACTA ELECTRONICA SINICA2009,37(8)2次

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参考文献(18条)

1. Colorni A. Dorigo M. Maniezzo V 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by ant colonies 1991

2. Dorigo M. Gambardella L M Ant colony system:A cooperative learning approach to the travelingsalesman problem 1997(01)

3. Montemanni R. Smith D H. Allen S M An ANTS algorithm for the minimum-span frequency-assignmentproblem with multiple interference 2002(05)

4. 蒋建国. 夏娜. 齐美彬. 木春梅 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串行多任务联盟生成算法[期刊论文]-电子学报 2005(12)5. 吴春明. 陈治. 姜明 蚁群算法中系统初始化及系统参数的研究[期刊论文]-电子学报 2006(08)6. 徐宗本. 聂赞坎. 张文修 遗传算法的几乎必然强收敛性--鞅方法[期刊论文]-计算机学报 2002(08)7. 王霞. 周国标 整体退火遗传算法的几乎处处强收敛性[期刊论文]-应用数学 2003(03)

8. 罗小平. 韦巍 生物免疫遗传算法的几乎处处强收敛性分析及收敛速度估计[期刊论文]-电子学报 2005(10)9. Giitjahr W J A generalized convergence result for the graph based ant systemmetaheuristic[Technical Report 99-09] 1999

10. Gǖtjahr W J A graph-based ant system and its convergence 2000(09)

11. Gǖtjahr W J ACO algorithms with guaranteed convergence to the optimal solution 2002(03)12. Stǖtzle T. Dorigo M A short convergence proof for a class of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lgorithms2002(04)

13. Badr A. Fahmy A A proof of convergence for ant algorithms 2004(1-4)14. 朱庆保 蚁群优化算法的收敛性分析[期刊论文]-控制与决策 2006(07)

15. 段海滨. 王道波. 于秀芬 基本蚁群算法的A.S.收敛性研究[期刊论文]-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6(02)16. 张波. 张景肖 应用随机过程 2004

17. Edward PC K An Introduction to Stochastic Processes 199718. Stǖtzle T. Hoos H H Max-Min ant system 2000(08)

相似文献(6条)

1.期刊论文 梁亮. 郭波 基于混合蚁群算法的产品开发过程优化方法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29(10)

通过对迭代产品开发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将产品开发过程中设计活动被首次访问视为TSP问题中蚂蚁访问城市的思想,将Markov过程建模方法与基本蚁群算法相结合,建立了混合蚁群算法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优化求解.示例表明该方法成功地将蚁群算法扩展到复杂产品开发过程优化问题,在考虑设计迭代以及设计活动完成时间服从任意分布的情况下,建立了产品开发过程优化模型,为该类问题的求解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2.期刊论文 黄翰. 郝志峰. 吴春国. 秦勇. HUANG Han. HAO Zhi-Feng. WU Chun-Guo. QIN Yong 蚁群算法的收敛速度分析 -计算机学报2007,30(8)

蚁群算法(ACO)作为一类新型的机器学习技术,已经广泛用于组合优化问题的求解,同时也应用于工业工程的优化设计.相对于遗传算法(GA),蚁群算法的理论研究在国内外均起步较晚,特别是收敛速度的分析理论是该领域急待解决的第一大公开问题.文中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针对这一公开问题而开展的.根据蚁群算法的特性,该研究基于吸收态Markov过程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蚁群算法的收敛速度分析理论.作者给出了估算蚁群算法期望收敛时间的几个理论方法,以分析蚁群算法的收敛速度,并结合著名的ACS算法作了具体的案例研究.基于该文提出的收敛速度分析理论,作者还提出ACO-难和ACO-易两类问题的界定方法;最后,利用ACS算法求解TSP问题的实验数据,验证了文中提出的分析结论,得出了初步的算法设计指导原则.

3.学位论文 刘立东 改进蚁群优化算法的研究 2007

蚁群优化算法是由意大利学者Dorigo等人受到蚂蚁觅食行为的启发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智能仿生类进化算法。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它在解决许多组合优化问题时都能表现出较好的求解能力,目前此算法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但是与其它仿生学进化算法相比,蚁群算法存在搜索时间长、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本文针对蚁群算法的这些缺点,给出了3种改进的算法,并将其用于求解旅行商问题,主要内容如下:

1.通过对基本蚁群算法初始化参数的分析,给出了一种通过自适应改变启发式因子α和期望启发式因子β的蚁群算法。当算法在连续给定代数进化后的最优解没有变化时,改进后的算法通过对启发式因子α和期望启发式因子β的自适应调整来提高全局最优解的求解质量。通过对TSP问题的仿真表明改进后的蚁群算法在求解最优解和收敛速度方面与基本蚁群算法相比存在优势。

2.通过对基本蚁群算法初始化参数的分析,给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素挥发因子ρ自适应调整的蚁群算法,当算法在连续给定代数进化后的最优解没有变化时,改进后的算法通过对信息素挥发因子ρ的自适应调整来提高全局最优解的求解质量,并证明了该算法在迭代次数充分大时能以概率1收敛到全局最优解。通过对TSP问题的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后的蚁群算法在求解最优解和收敛速度上与基本蚁群算法相比存在优势。

3.对已有的融入遗传算法的混合蚁群算法进行改进。算法在每代进化中保留最优解和次优解的公共解集后引入遗传操中的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进行运算。对优秀解公共解集的保留加快了算法收敛速度,引入交叉和变异扩大了解的搜索空间,提高了解的全局性。最后用Markov过程证明了当迭代次数充分大时算法能以概率1收敛到满意解集。通过对TSP问题的仿真表明融入遗传算法的蚁群算法在收敛速度和解的全局性上都有较大的改善。 最后,对全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蚁群优化算法进一步还要研究的课题。

4.学位论文 梁亮 快速响应制造系统产品开发过程可靠性评估与优化方法 2008

快速响应制造系统是基于“快速响应”原理,面向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而提出的。提高产品开发过程可靠性对于缩短产品研制周期,保障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快速响应制造系统的产品开发过程开展了可靠性分析建模与优化方法研究。

首先,在柔性制造系统等先进制造系统可靠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快速响应制造系统可靠性的定义以及系统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产品开发过程,通过对任务过程的分析提出了系统可靠性建模的思路和方法;针对负指数分布在可靠性建模中的局限性,基于PH分布开展了产品开发过程可靠性建模研究,考虑研制时间服从任意分布的情形分别建立了串行、并行以及重叠关系的产品开发过程可靠性模型。

其次,考虑设计迭代的影响,开展了产品开发过程可靠性评估与优化方法研究。在可靠性评估方面,通过对考虑设计迭代的任务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任务阶段的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研制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和任意分布的情形,以及设计迭代参数随迭代次数变化的情形进行研究,基于多阶段Markov过程建立了快速响应制造系统产品开发过程可靠性模型。在可靠性优化方面,针对产品开发过程规模增大时,优化模型求解中出现的NP-hard问题,提出了将Markov过程与基本蚁群算法相结合,基于混合蚂蚁群算法对可靠性优化问题进行建模求解,实例研究说明了该方法能够解决大规模产品开发过程的可靠性优化问题,为产品开发过程优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第三,针对快速响应制造系统同时承担多个研制任务的情形,从系统可靠性评估与收益综合优化这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针对产品开发过程多任务可靠性评估问题,考虑设计迭代和多任务下资源冲突的影响,采用排队网络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描述,考虑研制部门有单个小组和多个小组的情形分别建立了可靠性评估模型。针对收益综合优化问题,在系统多任务可靠性建模分析的基础上,以系统接受的最大任务数量为优化变量,以系统收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优化模型,并基于半开排队网络模型对优化参数进行建模求解。实例研究与敏感性分析说明了可靠性模型和优化方法为评估多任务下产品开发过程可靠性,分析系统薄弱环节,进而改进系统,提高系统收益提供了理论方法和优化策略。

第四,针对重叠关系的产品开发过程开展了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考虑设计迭代和研制任务完成时间服从随机分布的情况下,提出了设计迭代参数的表示方法;通过任务过程分析,提出了任务阶段的划分方法,采用Markov过程方法建立了产品开发过程可靠性评估模型。

最后,基于仿真方法开展了快速响应制造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结合可靠性解析建模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可靠性分析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并针对实际需求开展了应用研究。

5.期刊论文 孙焘. 王秀坤. 刘业欣. 张名举 一种简单蚂蚁算法及其收敛性分析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3,24(8)

该文首先介绍了一种可用于函数优化的简单蚂蚁算法,该算法具备了传统蚂蚁算法的基本特征,并给出了变异和最优保存两点改进.然后在给定近似精度的基础上通过Markov过程分析,得出了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同时,通过对衰减度、变异率等参数的定性讨论,得出了参数的取值对算法性能的影响,并从理论上说明,传统蚁群算法通常的选择概率公式是有缺陷的,而具有变异机制的蚂蚁算法要好于传统蚂蚁算法.该文的实例则说明了文中所给算法的有效性和相关理论论述的正确性.

6.学位论文 张国富 基于群智能的复杂联盟机制研究 2008

基于多agent系统(Multi-agent systems、MAS)的分布式智能控制正在蓬勃兴起,以适应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等应用需求,因而使得对MAS中的联盟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形成一个稳定均衡的联盟,使联盟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是控制理论的前沿课题,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传统的研究方法仅考虑一个agent只能加入一个联盟,势必造成agent能力和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在很多应用场合不能满足实际系统的需要。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提出“复杂联盟”的概念,并引入群智能技术,力图在多任务环境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个agent可以同时加入多个联盟和一个联盟可以同时承担多个任务,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任务求解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为解决复杂控制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依据。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如下:

(1)提出一种基于多粒子群协同优化的复杂联盟串行生成算法。基于图论的思想,给出了“虚拟agent”的概念,旨在转移父联盟的剩余能力,由“虚拟agent”代表其父联盟参与后续任务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agent资源和能力的浪费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对于任务较多且较简单的情形特别有效。

(2)将离散粒子群算法扩充到二维二进制编码,实现复杂联盟的并行生成。算法中设计的编码有效性检查、冲突消解策略克服了求解过程中因多个任务求解联盟同时竞争某个能力有限的agent而导致的资源冲突和联盟死锁,而且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个agent可以参加多个联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3)提出一种基于按劳分配和效用非减的效用分配策略。针对已有工作无法摆脱搭便车问题,导致联盟潜在的不稳定,采用拍卖机制对任务进行快速和有效分解,基于合同机制对联盟效用以及额外效用进行合理分配,并依据联盟机制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了局部效用非减和全局效用非减应满足的条件。该策略既严格遵循按劳分配又完全符合效用非减,在具有超加性的面向任务的领域中可以形成全局最优联盟,并具有Nash均衡意义下的稳定性。

(4)基于Markov过程和鞅理论推演了蚁群算法的几乎处处强收敛性,并提出一种基于蚁群正反馈的动态联盟形成策略。利用蚁群中的信息素浓度表示熟人之间的熟悉度,以信息素更新规则作为熟悉度调整规则。仿真实验的测试及分析说明了该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整个系统的通信代价和资源开销,提高了系统的可靠程度。

引证文献(2条)

1. 夏娜. 徐顺安. 于春华. 唐媚 导航卫星载体姿态测量进化算法研究[期刊论文]-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0(5)

2. 别文群. 苏虹 基于蚁群算法的高层固定货架最短路径问题研究[期刊论文]-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ianzixb200908003.aspx授权使用:广西民族大学(dxmzdx),授权号:c3740afd-8e51-40ef-8cab-9e4500b8844e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7日

第8期加09年8月

电子学报

v01.37No.8

ACTAEU£CrRONICAslNICA

Aug.2009

蚁群算法的几乎处处强收敛性分析

苏兆品1.-,蒋建国1,一,梁昌勇2,张国富1,3,1,夏

娜1・3

(1.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合肥230(109;2.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安徽合肥230009;

3.安全关键工业测控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09;4.特种显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蚁群算法是一种新型的模拟进化算法,已在很多组合优化问题中得到成功应用,但其收敛性分析还比

较缺乏.以TSP问题来描述一类蚁群算法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对状态空间的分解和反射壁的构筑,从鞅理论角度论证了该类蚁群算法的几乎处处强收敛性以及能在有限步内收敛到全局最优解集,试图为蚁群算法的研究探索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

蚁群算法;Mal'kov过程;鞅;几乎处处强收敛

文献标识码:

中图分类号:TP301文章编号:0372—2112(2009)08.1646-05

AnAlmostEverywhereStrongConvergenceProoffor

ClassofAntColonyAlgorithms

SUZhao-pinl,2,JIANGJian.gLl01,3,LIANGChang-yon92.ZHANGGuo-ful,3,4XIANal'3

(1.Schoolof

2.PostdoctoralProgravu

3.EngineeringResearch

m讹M删蜘and

is

c口j砷andInformation,睫向wnivemtyofTedmology,均包.Arduli

Engmemng。Hefei

and

University

ofTech咖,H4ei,Anhui

230009,China;

23∞09,China;

Center矿sC日tyCriticalIndustridMeasurement

4.NationalEngineeringResearch

ControlTedmdogy,Ministry

ofEducation,H4ei,Anhui2300()9,Olina

Center矿Special删叫町Tedmology,随痧。Anlud

230009,‰)

Abstract:manycomplicatedof

AntColony

Optimi碰on

novel

simulatedevolutionaryalgorithmwhichhasbeenusedsuccessfully

tosolve

combinatorialoptJlnizalionproblems,butitsconvergenceanalysisisseldomresearched.Themathematicalmodel

state

classof

ant

colonyalgorithmsisdescribedbyTsPr,roblem.Onthebasisofthedecompositionofspaceandthe

construe—

donofreflectingbarrier,analmosteverywherestrongconvergenceofthealgorithmsandthequalitythatthealgorithmsteedlyconverge

toa

can

guaran—

globaloptimunl

anew

setina

fmiteilumberofsteps

ale

demonstratedbyusingthemartingaletheory.and

the曲一

tainedresultsmayprovidemethodologyforconvergenceanalysisofthealgorithms.

Keywords:

ant

colony0ptjl面zalion;Markovprm.z.ss;martingale;almosteverywherestrongconvergence

l引言

Optimization)[13是模拟自然界

中真实蚁群的觅食行为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启发式模

Colony

能算法【6-8j还比较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蚁群算法的进一步改进和发展.虽然已有部分学者给出一些收敛性结论旧“引,但都是在概率收敛意义下考虑的,主要还是基于Markov过程和算法的遍历性展开的研究,在分析手段和方法上尚比较单调.Gatja“引首先利用图论对蚁群算法的收敛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基于图的蚂蚁系统(Graph.basedAntSystem,GBAS),适用于各种静态组合优化问题,但是在GBAS算法中,对于某个事先给定的概率,无法确定蚂蚁数和蒸发系数,从这个意义上讲,GBAS是不可控的.为了克服上述问题,Ciitjahr[10tllj将GBAS发展成GBAS/tdev和GBAS/tdlb(--般统称为GBAS算法),并利用Markov过程理论证明其能以概率1收敛

蚁群算法(Art

拟进化算法,它采用具有记忆的人工蚂蚁通过个体之间的交互和协同工作来搜索从蚁穴到食物源的最短路径.

目前蚁群算法已在旅行商(Traveling

SalesmanProb.

1elIl’TSP)、指派(AssignmentProblem,AP)及联盟生成(CoalitionGenerationProblem,CGP)等一系列组合优化问题中得到成功应用[2-4],但这些研究大都从实验的角度说明了蚁群算法的有效性bJ,而有关蚁群算法的一般收敛性,如概率收敛、几乎处处收敛等的分析相比其他智

收稿日期:2008—12-29;修回日期:2009-02.12

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No.20060359004);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No.090412058,070412035);特种显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2008HGXJ0350);合肥工业大学博士专项科研资助基金(No.GDBJ2009—003)

万方数据

第8期苏兆品:蚁群算法的几乎处处强收敛性分析

1647

到问题的最优解,具有较强的说服力.St删e[12],B“13】

和朱庆保¨41等主要利用代数理论研究蚁群算法的收敛性,但相比Gfitjahr,他们的证明过程显得比较弱化,说服力不够.段海滨115J尝试用鞅理论研究了基本蚁群算法(Basic

Ant

Colony

Algorithm)的几乎处处收敛问题,但

其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信息素浓度r(矗)本身

并不是Markov过程,在没有路径形(_j})的情况下,r(1|})不是自包容的(self-contained)m.11I,因此其证明过程和结论均值得商榷.

定义1【16J设序列{噩,l|}>10}的全局最优解集为V算∈s,“菇’)≤八z)},如果.1iraP{瓦cf’}=1,则称{瓦,k1>0}依概率收敛到全局最优解集.厂‘,记

为五二彳。;如果P{lira(五cf+)}=1,则称{五,尼≥

0}几乎处处强收敛到全局最优解集.厂’,记为冠当

由上述定义可知,依概率收敛属弱大数律范畴,而几乎处处收敛性明显强于依概率收敛性.因此,本文在Gc,tjahr等人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蚁群算法的几乎处处强收敛性,我们避开使用传统的遍历性分析,而是在Markov过程分析中运用鞅理论[17]对算法进行具体分析,试图为这方面的研究探索一条新的思路.2算法模型

蚁群算法最早是用于求解TSP问题怛J,不失一般性,为了更好的描述和分析蚁群算法,本文以求解/7,个城市的TSP问题为例描述GBAS算法的模型.

定义2

TSP可以用71,个城市的一个有向图G=

(Ⅳ,A)表示,其中N={1,2,…,n},A={(i,_『)Ii,.『∈Ⅳ};城市间的距离D=(也)。。。;目标函数为

—L

“形)=∑d/l-1if

(1)

其中形={i1,i2,…,‘}为城市1,2,…,tt的一个排列,且f。+l=il,形中的节点构成的弧集为彬。={(i。,iq+1)Jiq∈形,q=1,2,…,疗}.

根据上述定义,GBAS算法可以描述如下:

①初始化:为上述TSP图中的每一条弧(i,j)赋信

息素浓度初值rO-(o)=斋,V(i,』)∈A,m只蚂蚁从

同一城市io出发.矗=1,当前最好解为形={1,2,…,/7,}.

②外循环:如果满足算法的停止规则,停止计算并输出计算得到的最好解;否则,让蚂蚁s(1≤s≤m)从起点io出发,用£(s)表示蚂蚁s行走的城市集合,£

(s):⑦.

③内循环:按蚂蚁1≤s≤m的顺序分别计算.当蚂

万方数据

蚁s在城市i,若£(s)=Ⅳ或{ff(i,f)∈A,Z岳£(5)}-g,完成第s只蚂蚁的计算;否则,若L(s)≠N且T={zf(i,Z)∈A,Z《£(5)}一{io}≠(乃,贝4s以概率

铲J鞘高乐r

g#:{奢d(矗一1)。~

㈤(2)

to,

otherwise

到达_『,L(s)=三(s)U{_『},i=_『;若L(s)≠N且r=}ZI(i,z)∈A,z薯L(s)}一{io}_⑦,则s到达io,L(s)=L(s)U{io},i=io;重复③.

④信息素更新:对1≤s≤m,若£(s)=N,按照£(s)中城市的顺序计算路径长度;若L(s)≠N,路径长度是一个充分大的数.比较tn只蚂蚁中的路径长度,具有最短路径的蚂蚁为t.若Jr(L(t))≤,(1F),则形=L.

(t).用下式

《扯{(1-Pt-Ik@-1)+舒,(以p∈%

【(1一ID‘一1)r“(k一1),otherwise

(3)

更新图中每一条弧的信息素浓度,得到新的q(J|}),k=Ji}+1,重复②.

注释1L10,11】

式(3)中凤为挥发因子,并且对于

固定的K≥1满足m≤1一i高告可(矗≥K)与砉以=

注释2[10,11]用数学归纳法很容易验证式(3)满

足对V_j}≥0,有

∑o(南)=1

(4)

3收敛性分析

GBAS算法的每步迭代对应随机变量以=(r(k),

g/(五))(||}≥o),r(1|})∈R㈨l为所有弧的信息素浓度;形(知)为/1,个城市的一个排列,最多有r/,!个状态,所以瓦是全状态空间S=Rl^I×/V中的一个元素,显然I

Sl

是有限的.

3.1依概率收敛

引理1[11】

由状态五=(r(七),肜(I|}))(后≥0)所

构成的随机过程是离散时空上的有限非齐次Markov过

程.

证明由Mm'kov过程的性质可知,只要证明状态

五+,的分布仅仅依赖于状态冠.注意到在第后次迭代中,第s只蚂蚁的转移只由r(矗一1)决定,且其行走的路径和形(_|}一1)共同决定了形(七),再通过式(3)的更新原则可以进一步得到r(Jj}).因此,状态五+1的变化仅由五决定,而与之前的状态无关,这是一个典型的Markov过程,而且由上面的分析我们也可以得到单独

f‘={石’I.{4.

1648

的r(矗)或形(∽本身并不是l~Iarkov过程,因为r(后)或形(”本身不是自包容的.

设{瓦,k≥o}的一步状态转移概率为P(惫),B={(i口,ig+1)Ii口∈形(七+1),q=1,2,…,T/,},T。=…(i,Z)∈A},对V茗,’,∈S,我们有P(k)=R(丑+1:yI凰=戈)

一TT

玉!12

一(土是口∑.I"il(七)一【=o,otherwise

一』>o,八形(1|}+1))≤以形(_|}))

(5)

因为r(后)的变化要依赖于k,所以随机状态转移概率P(_|c)与豇有关,该Markov过程是非齐次的.

引理2[11]

Markov过程{丑,居≥0}能够以概率1

收敛到一个全局最优解x。w--.(r。,形’),其中形’是G

中的一条最优路径,形毒={(‘,‘+t)Ii,∈形’,q=1,2,

…,/7,},r’定义如下:

争{高椭埏%

【O.otherwise

证明C,杜tjahr已在文献[11]中给出了详细的证明,鉴于篇幅有限,这里不再列出.

命题1

{凰,_|l≥o}能够以概率1收敛到全局最

优解集f。;{形。IV形∈Ⅳ,八形’)≤以形)}.

证明由引理2可知,{五,Jj}≥0}能够以概率1收敛到一个全局最优状态工’:(r‘,形‘)∈f’,根据式(2)的状态转移概率和式(3)的信息素更新规则,系统一旦达到x‘,其后续状态只可能在全局最有解集.厂‘中迁移,而不可能迁移到厂+之外,当J|}一∞时,系统必然收敛到厂’.

3.2相关基本概念

定义3[撕]

称状态空间C为闭集,若对Vi∈C,

有∑^=1,即自C内任意一点出发,始终不能达到C外的任意状态.

定义4116】闭集C若无真闭子集。则称c为不可约的,否则C是可约的.

定义5[坫】

设{K,七≥0}与{五,k≥0}是随机过

程,称{K,k≥o}关于{磊,丘>10}是一个上(或下)鞅,如果:

①ElKl<∞;

②E(K+lz0,zl,…,乙)≤K(或E(K+lz0,zI,

…,磊)≥K);

③{玩,.|c>10l是Zo,zl’.一,乙的函数.

Doob证明了著名的下鞅收敛定理论[16,17],为了分析方便,给出其结论.

引理3【16】设{K,Ij}≥0}是一个下鞅,sq陋lKl<

万方数据

学报

2009钜

∞,则存在一个随机变量l,’∈{圪,矗>/0},使EI

y’I<

∞,且圪当l,。,即P{liraK=Y’}_1.

引理4【16J引理3的结论对上鞅也成立.证明设{玩,克>/0}为上鞅,且su凹IKl<∞,则由定义5可知{一致,k/>0}为下鞅,且su凹I一圪|_su嵋IKI<∞,由引理3可得,存在随机变量一l,。,使得

El—y。I=EI

y’I<∞,且P{lim(一虼)=一Y‘}=1,

即尸{lim圪=Y’}.1.

■—+∞

3.3几乎处处强收敛

从直观上说,蚁群算法的目的在于找到一个最优状态五=(r(||}),驴(.|})),它带有概率分布r(后)偏向于一个最优排列形(|]}),而形(后)又对应最短路径长度.厂(形(k)).因此,我们把式(1)中的目标函数改写为:F(五:(r(尼),肜(后))):黜

(i.铤^‘9”¨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兼顾了f(1j})和形(.|}),从而可以利用噩的Markov过程的相关结论,同时又巧妙的利用r(1;)在式(4)中的性质简化了计算.我们以每个状态的路径长度作为指导原则,则由于路径长度达到全局最小当且仅当找到全局最优状态,我们可以利用路径长度函数过程的收敛性来研究蚁群算法的收敛性.另外,我们可以观察到,路径长度的变化是一个单调不增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设法把随机过程{,(五),I|}I>0}转变为一个上鞅来考察{凰,kI>0}的收敛性.

命题2全状态空间S=R|^I×.『v是一个闭集.证明由引理1可知,{五,后≥0}为一离散时空上的有限非齐次Markov过程,则由Markov过程的性质u6J有Vi∈S,∑心=1,再由定义3可知|s是一个闭集.

命题3全状态空间S=RI^IXⅣ是可约的.证明

由命题1和定义3可知,.厂。是有限的闭集,

又f。cS,由定义4可知s是可约的.

因为S是可约的,由Markov过程的状态空间分解定理[16J我们可以很容易把s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为{五,J|}≥O}的收敛空间Q,另一部分为S—Q,其中Q={五+1:F(凰+1)≤F(五)}.

命题4收敛空间Q是一个闭集.

证明

由Q的定义可知,所有满足F(凰+1)≤F

(%)的状态都被限制在Q中,而所有F(凰+。)>F(五)的状态都被限制在S—Q中,在Q中不可能找到一个状态满足,(鼍+1)>F(以),即Q中任意一个状态的后继状态只可能在Q中找到,而不可能到达Q外,即

ViE

Q,f。善p=o,所以有V

Q,磊乃=1,即口为

一个闭集,且pcS.

第8期苏兆品:蚁群算法的几乎处处强收敛性分析

1649

上述操作的目的是将{xk,k≥0}构成的有限非时齐Markov过程限制在其全状态空间S的闭子集p中,也就是说在Q之外的每一个状态都是反射壁,将其他所有满足,(五+。)≤F(墨)的状态约束于此内,由随机过程理论我们知道,这相当于状态的限制运动边界,就像桶的边缘一样(如图1所示).

反射壁

V_:r’Es-Q

图1反射墅的构筑

命题5随机过程{F(咒),k/>0}关于{丑,后≥0}是一个非负有界上鞅,即对Vk≥0,有E(,(孔+1)I蜀,

Xl,…,以)≤F(五).

证明显然{F(凰),后≥0}是非负有界的,根据引理1的Markov性,可以得到E(F(五+1)I蜀,Xl,…,忍)=E(,(噩+1)I噩),故我们只需证对V戈∈S有

E(F(五+1)I五=石)≤F(髫),矗≥O

(6)

又根据随机过程理论,有E(尸(咒+1)lxk=髫)=Y,,.F(,,)R(孔+l=,,l冠=石),再由F(五)的定义以及r(k)的性质,我们可以观察到,F(墨+1)≤F(五)与厂(形(k+1))≤八形(七))是等价的,而这个正好是式(5)中的条件,所以式(5)中的“otherwise”所限定的状态即为反射

壁,将其他状态约束于条件八形(后+1))≤八形(后))限

定的状态内,故有

∑,(,,)R(五+l=,,I丑=茗)

,∈S

=∑,(,,)Pk(凰+l=,,I凰=茗)

,∈口

+∑F(y)R(五+l=,,l五=算)

=∑'r(y)Pk(Xk+l=yl五=石)+∑,(y)・0

,∈口

,∈s・口

=∑F(),)Pk(甄+1=yl

xk=石)

因为状态茗的任意后继状态,,,满足对V),∈Q,有F(恐+1=),)≤F(xk=名),所以

∑F(y)R(丑+1=,,I五=茁)≤∑F(算)R(五+1=,,txk=重)=F(聋)∑R(噩+1=yl鼍=茹)

又Q是闭集,所以有吕R(五+l=y

I五=茹)=1.

从而可以得到蓦,(),)^(噩+l=yI五=戈)≤F(茁),即

矽(,,)R(瓦+l=Y

I墨=x)≤F(互).所以有E(F

万方数据

(鼍+1)I凰=髫)≤,(z),式(6)得证,即{,(五),J|}≥0}关于{五,j}≥O}是一个非负有界上鞅.

命题6{,(五),.|}/>0}几乎处处强收敛到全局最优解集F。={z。JVx∈5,,(Z。)≤,(z)}.证明

由命题1可知,{置,_|}≥0}能够以概率1收

敛到全局最优解集厂,又,(形’)≤,(形)与F(x’)≤,(工)是等价的,因此{,(五),Jj}≥o}能够以概率1收敛到全局最优解集,。,又由命题5可得,{,(丑),后t>0}是一个非负有界上鞅,根据引理4,{F(五),矗>t0}几乎处处强收敛到全局最优解集,’.4讨论

Gntjahr证明了GBAS的概率收敛性[9-n],Stlltale和

Dorigo‘121分析了诸如AeS[2J和MMAS[18】等一类ACO,。的弱收敛性,但他们的工作大都要求算法迭代次数趋于

无穷大.而由本文的命题6可知,五当F‘,而且ISl有

限,仅包含有限个不同的点,所以根据F_粤oroff定理[17]可以得到{F(噩),k≥0}具有潜在的一致收敛性,即V

e>

0,了N(£),如果七≥J『\r(e),则V工∈F。。I丑一XI<e.即五(e)c,。,这说明算法能够以概率1确保在有限步内(,v(e))收敛到问题的全局最优解,即P{Un(噩

月olk=Ⅳ

F’)}-1.

另外,我们的结论是建立在式(4)的基础上,但是

在MMAS中式(4)不一定成立.在mI^s中信息素更新规则为

一{(1.P)啄七.1)+南,。_|I-1))。

(i,.,)∈形。

n砒{(1一I口)勺(Jj}一1),rm(k—1)},otherwise

(7)

其中0<p<1,l'min(七一1)为实数,Smtzle[12]已经证明令

rm(k)=i矗等可(J|}≥1),曲c^>o,MMAS也具有引理

2的性质.再比较式(7)和式(3),只要对V七>0,有r曲

(k一1)≤(1一JD)‘・音,我们很容易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MNAS也满足式(4),因而我们也可以证明NNAS也具有命题6的性质.5结束语

本文根据GntjaIlr等人的工作,在对GBAS收敛性的

分析中引入鞅理论进行研究.通过对GBAS所形成序列的上鞅性分析,得出了GBAS几乎处处强收敛以及能在有限步内收敛到全局最优解集的结论,并推广到NMAS算法.但是,对于蚁群算法的深入研究还远远不够,本

1650

文下一步将重点研究ACS算法的强收敛性条件.

参考文献:

[1]ColomiA,DorigoM,Mailiezzo

V.Distributed

optil/liz撕oll

by

ant

colonies[A].Proc.oftheFirstEuropeanConf.onArtificial

Ⅱfe[c].Paris,Frallce:ElsevierPublishing,1991.134—142.

[2]DofigoM,Gambardel/a

LM.Ant

colony

system:ACOOperafivc

learningapproachto

thetravelingsalesmanproblemlJJ.IEEE

Transactions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1997,1(1):53—

66.

[3]Montemanni

R,SmithDH,AllenS

M.AnANTSalgorithmfor

theminimum-spanfrequency-assignmentproblem、】vitIlmultiple

interference[J].IEEETransacfomOff.VehicularTechnology,

2002.51(5):949—953.

[4]蒋建国,夏娜,齐美彬,木春梅.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串行

多任务联盟生成算法[J].电子学报,2005,33(12):2178—

2182.

JIANGJian-guo,XIA

Na,QIMei・bin,MUChun-mei.Anant

colonyalgorithmbasedmulti—taskcoalitionserialgenerational-

gorithm[J].ActaElectronicaSinica,2005,33(12):2178—2182.(in

Close)

[5]吴春明,陈治,姜明.蚁群算法中系统初始化及系统参数

的研究[J].电子学报,2006,34(8):1530—1533.WU

ti删on

Chun-ming,CHENZhi,JIANG

Ming.Theresearch

Oil

ini—of

ants

systemand

coraigumaonof

paramete口's

for

differentTSPproblemsin

ant

algorithml

J].ActaElectronica

Sinica,2006,34(8):1530—1533.(inChinese)

——鞅方法[J].计算机学报,2002,25(8):785—793.

XUZong-ben,NIEZan-kan,ZHANG

Wen-xiu.Almostsure

convergenceofgeneticalgorithms:amartingaleapproach【JJ.

ChineseJoumal

of

Computers,2002,25(8):785—793.(in

Chinese)

[J].应用数学,2003,16(3):1—7.WANG

Xia,ZhouGuo-biao.Strong

convergence(a.s.)0f

globalannealing

geneticalgorithm[J].MathenaticaApplicata,

2003,16(3):1—7.(inChinese)

析及收敛速度估计[J].电子学报,2005,33(10):1803一

1807.LUO

Xiao-ping,WEIWei.Theanalysisonstrongconvergence

(a.s.)and

convergence

rate

eStilllate

ofinllnlu]egeneticalgo-

rit埘J].Acta日ec咖ica(ina妇)

Sinica,2005,33(10):1803—1807.

G硼ahW

J.Ageneralizedconvergenceresultforthegraph

based

antsystemmetahenristic【R].TechnicalReport99—09,

Austria,Dept.ofStatisticsandDecisionSupportSystems,Uni—versityofVienna:1999.

万方数据

学报

2009焦

[10]G叫ahrW

J.Agraph-based

ant

systemanditsconvergence

[J].FutureGenerationComputing

Systems,2000,16(9):873

—888.

[11]oatjahWJ.ACO

algorithmswithguaranteed

convergence

to

theoptimal

solufion[J].InformationProcessingLetters,2002,

82(3):145—153.[12]Stiitzle

T,Dorigo

M.Ashortconvergenceprooffor

aclassof

ant

colony

opfinlizzfionalgorithms[JJ.IEEETransacfiom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2002,6(4):358—365.

[13]Badr

A,FahmyA.Aproofof

convergenceforantalgorithms

[J].InformationSciences,2004,160(1-4):267—279.[14]朱庆保.蚁群优化算法的收敛性分析.控制与决策[J].

2006,21(7):763—766.

ZHU

Qing-bao.Analysis

of

ctmvergenceof

ant

colonyopti・

mization

algorithms[J].Control

and

Decision,2006,21(7):

267—279.(inChinese)

[15]段海滨,王道波,于秀芬.基本蚁群算法的A.s.收敛性

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6,14(2):297—

301.

DUANHal—bin,WANG

Dao-bo,YU

Xiu-fen.Research

011

thea.s.convergenceptDperfiesofbasic

ant

colonyalgorithm

[J].Journal

ofBasicScienceand

Engineering,2006,14(2):

297—301.(inChinese)

[16]张波,张景肖.应用随机过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4.

ZHANGBo,ZHANGJing-xiao.AppliedStochasticProcesses

[M].Beijing:TsinghuaUniversity

Press,2004.(inChinese)

【17]Edward

PCK.AnIntroductiOiltoStochastic

ProcesseslMJ.

Belmont,Calif.,London:OuxburyPress,1997.

[18]Stiatzle

T,HcosHH.Max—Min

ant

system[J].FutureGenera-

tionComputer

System,2000,16(8):889—914.

作者简介:

苏兆品女。1983年8月出生于山东菏泽,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控制、进化计算、agent理论等.

E-mail:szp@hfut.edu.cn

蒋建国男,1955年10月出生于安徽黄山,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数字图像分析与处理,DSP技术与应用等.

E-mail:jjg@ahl65.net

[6]徐宗本,聂赞坎,张文修.遗传算法的几乎必然强收敛性

[7]王霞,周国标.整体退火遗传算法的几乎处处强收敛性

[8]罗小平,韦巍.生物免疫遗传算法的几乎处处强收敛性分

19J

蚁群算法的几乎处处强收敛性分析

作者:作者单位:

苏兆品, 蒋建国, 梁昌勇, 张国富, 夏娜, SU Zhao-pin, JIANG Jian-guo, LIANG Chang-yong , ZHANG Guo-fu, XIA Na

苏兆品,SU Zhao-pin(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安徽合肥,230009), 蒋建国,夏娜,JIANG Jian-guo,XIANa(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安全关键工业测控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09), 梁昌勇,LIANG Chang-yong(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安徽合肥,230009), 张国富,ZHANG Guo-fu(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安全关键工业测控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09;特种显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09)电子学报

ACTA ELECTRONICA SINICA2009,37(8)2次

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参考文献(18条)

1. Colorni A. Dorigo M. Maniezzo V 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by ant colonies 1991

2. Dorigo M. Gambardella L M Ant colony system:A cooperative learning approach to the travelingsalesman problem 1997(01)

3. Montemanni R. Smith D H. Allen S M An ANTS algorithm for the minimum-span frequency-assignmentproblem with multiple interference 2002(05)

4. 蒋建国. 夏娜. 齐美彬. 木春梅 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串行多任务联盟生成算法[期刊论文]-电子学报 2005(12)5. 吴春明. 陈治. 姜明 蚁群算法中系统初始化及系统参数的研究[期刊论文]-电子学报 2006(08)6. 徐宗本. 聂赞坎. 张文修 遗传算法的几乎必然强收敛性--鞅方法[期刊论文]-计算机学报 2002(08)7. 王霞. 周国标 整体退火遗传算法的几乎处处强收敛性[期刊论文]-应用数学 2003(03)

8. 罗小平. 韦巍 生物免疫遗传算法的几乎处处强收敛性分析及收敛速度估计[期刊论文]-电子学报 2005(10)9. Giitjahr W J A generalized convergence result for the graph based ant systemmetaheuristic[Technical Report 99-09] 1999

10. Gǖtjahr W J A graph-based ant system and its convergence 2000(09)

11. Gǖtjahr W J ACO algorithms with guaranteed convergence to the optimal solution 2002(03)12. Stǖtzle T. Dorigo M A short convergence proof for a class of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lgorithms2002(04)

13. Badr A. Fahmy A A proof of convergence for ant algorithms 2004(1-4)14. 朱庆保 蚁群优化算法的收敛性分析[期刊论文]-控制与决策 2006(07)

15. 段海滨. 王道波. 于秀芬 基本蚁群算法的A.S.收敛性研究[期刊论文]-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6(02)16. 张波. 张景肖 应用随机过程 2004

17. Edward PC K An Introduction to Stochastic Processes 199718. Stǖtzle T. Hoos H H Max-Min ant system 2000(08)

相似文献(6条)

1.期刊论文 梁亮. 郭波 基于混合蚁群算法的产品开发过程优化方法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29(10)

通过对迭代产品开发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将产品开发过程中设计活动被首次访问视为TSP问题中蚂蚁访问城市的思想,将Markov过程建模方法与基本蚁群算法相结合,建立了混合蚁群算法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优化求解.示例表明该方法成功地将蚁群算法扩展到复杂产品开发过程优化问题,在考虑设计迭代以及设计活动完成时间服从任意分布的情况下,建立了产品开发过程优化模型,为该类问题的求解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2.期刊论文 黄翰. 郝志峰. 吴春国. 秦勇. HUANG Han. HAO Zhi-Feng. WU Chun-Guo. QIN Yong 蚁群算法的收敛速度分析 -计算机学报2007,30(8)

蚁群算法(ACO)作为一类新型的机器学习技术,已经广泛用于组合优化问题的求解,同时也应用于工业工程的优化设计.相对于遗传算法(GA),蚁群算法的理论研究在国内外均起步较晚,特别是收敛速度的分析理论是该领域急待解决的第一大公开问题.文中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针对这一公开问题而开展的.根据蚁群算法的特性,该研究基于吸收态Markov过程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蚁群算法的收敛速度分析理论.作者给出了估算蚁群算法期望收敛时间的几个理论方法,以分析蚁群算法的收敛速度,并结合著名的ACS算法作了具体的案例研究.基于该文提出的收敛速度分析理论,作者还提出ACO-难和ACO-易两类问题的界定方法;最后,利用ACS算法求解TSP问题的实验数据,验证了文中提出的分析结论,得出了初步的算法设计指导原则.

3.学位论文 刘立东 改进蚁群优化算法的研究 2007

蚁群优化算法是由意大利学者Dorigo等人受到蚂蚁觅食行为的启发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智能仿生类进化算法。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它在解决许多组合优化问题时都能表现出较好的求解能力,目前此算法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但是与其它仿生学进化算法相比,蚁群算法存在搜索时间长、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本文针对蚁群算法的这些缺点,给出了3种改进的算法,并将其用于求解旅行商问题,主要内容如下:

1.通过对基本蚁群算法初始化参数的分析,给出了一种通过自适应改变启发式因子α和期望启发式因子β的蚁群算法。当算法在连续给定代数进化后的最优解没有变化时,改进后的算法通过对启发式因子α和期望启发式因子β的自适应调整来提高全局最优解的求解质量。通过对TSP问题的仿真表明改进后的蚁群算法在求解最优解和收敛速度方面与基本蚁群算法相比存在优势。

2.通过对基本蚁群算法初始化参数的分析,给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素挥发因子ρ自适应调整的蚁群算法,当算法在连续给定代数进化后的最优解没有变化时,改进后的算法通过对信息素挥发因子ρ的自适应调整来提高全局最优解的求解质量,并证明了该算法在迭代次数充分大时能以概率1收敛到全局最优解。通过对TSP问题的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后的蚁群算法在求解最优解和收敛速度上与基本蚁群算法相比存在优势。

3.对已有的融入遗传算法的混合蚁群算法进行改进。算法在每代进化中保留最优解和次优解的公共解集后引入遗传操中的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进行运算。对优秀解公共解集的保留加快了算法收敛速度,引入交叉和变异扩大了解的搜索空间,提高了解的全局性。最后用Markov过程证明了当迭代次数充分大时算法能以概率1收敛到满意解集。通过对TSP问题的仿真表明融入遗传算法的蚁群算法在收敛速度和解的全局性上都有较大的改善。 最后,对全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蚁群优化算法进一步还要研究的课题。

4.学位论文 梁亮 快速响应制造系统产品开发过程可靠性评估与优化方法 2008

快速响应制造系统是基于“快速响应”原理,面向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而提出的。提高产品开发过程可靠性对于缩短产品研制周期,保障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快速响应制造系统的产品开发过程开展了可靠性分析建模与优化方法研究。

首先,在柔性制造系统等先进制造系统可靠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快速响应制造系统可靠性的定义以及系统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产品开发过程,通过对任务过程的分析提出了系统可靠性建模的思路和方法;针对负指数分布在可靠性建模中的局限性,基于PH分布开展了产品开发过程可靠性建模研究,考虑研制时间服从任意分布的情形分别建立了串行、并行以及重叠关系的产品开发过程可靠性模型。

其次,考虑设计迭代的影响,开展了产品开发过程可靠性评估与优化方法研究。在可靠性评估方面,通过对考虑设计迭代的任务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任务阶段的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研制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和任意分布的情形,以及设计迭代参数随迭代次数变化的情形进行研究,基于多阶段Markov过程建立了快速响应制造系统产品开发过程可靠性模型。在可靠性优化方面,针对产品开发过程规模增大时,优化模型求解中出现的NP-hard问题,提出了将Markov过程与基本蚁群算法相结合,基于混合蚂蚁群算法对可靠性优化问题进行建模求解,实例研究说明了该方法能够解决大规模产品开发过程的可靠性优化问题,为产品开发过程优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第三,针对快速响应制造系统同时承担多个研制任务的情形,从系统可靠性评估与收益综合优化这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针对产品开发过程多任务可靠性评估问题,考虑设计迭代和多任务下资源冲突的影响,采用排队网络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描述,考虑研制部门有单个小组和多个小组的情形分别建立了可靠性评估模型。针对收益综合优化问题,在系统多任务可靠性建模分析的基础上,以系统接受的最大任务数量为优化变量,以系统收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优化模型,并基于半开排队网络模型对优化参数进行建模求解。实例研究与敏感性分析说明了可靠性模型和优化方法为评估多任务下产品开发过程可靠性,分析系统薄弱环节,进而改进系统,提高系统收益提供了理论方法和优化策略。

第四,针对重叠关系的产品开发过程开展了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考虑设计迭代和研制任务完成时间服从随机分布的情况下,提出了设计迭代参数的表示方法;通过任务过程分析,提出了任务阶段的划分方法,采用Markov过程方法建立了产品开发过程可靠性评估模型。

最后,基于仿真方法开展了快速响应制造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结合可靠性解析建模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可靠性分析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并针对实际需求开展了应用研究。

5.期刊论文 孙焘. 王秀坤. 刘业欣. 张名举 一种简单蚂蚁算法及其收敛性分析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3,24(8)

该文首先介绍了一种可用于函数优化的简单蚂蚁算法,该算法具备了传统蚂蚁算法的基本特征,并给出了变异和最优保存两点改进.然后在给定近似精度的基础上通过Markov过程分析,得出了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同时,通过对衰减度、变异率等参数的定性讨论,得出了参数的取值对算法性能的影响,并从理论上说明,传统蚁群算法通常的选择概率公式是有缺陷的,而具有变异机制的蚂蚁算法要好于传统蚂蚁算法.该文的实例则说明了文中所给算法的有效性和相关理论论述的正确性.

6.学位论文 张国富 基于群智能的复杂联盟机制研究 2008

基于多agent系统(Multi-agent systems、MAS)的分布式智能控制正在蓬勃兴起,以适应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等应用需求,因而使得对MAS中的联盟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形成一个稳定均衡的联盟,使联盟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是控制理论的前沿课题,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传统的研究方法仅考虑一个agent只能加入一个联盟,势必造成agent能力和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在很多应用场合不能满足实际系统的需要。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提出“复杂联盟”的概念,并引入群智能技术,力图在多任务环境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个agent可以同时加入多个联盟和一个联盟可以同时承担多个任务,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任务求解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为解决复杂控制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依据。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如下:

(1)提出一种基于多粒子群协同优化的复杂联盟串行生成算法。基于图论的思想,给出了“虚拟agent”的概念,旨在转移父联盟的剩余能力,由“虚拟agent”代表其父联盟参与后续任务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agent资源和能力的浪费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对于任务较多且较简单的情形特别有效。

(2)将离散粒子群算法扩充到二维二进制编码,实现复杂联盟的并行生成。算法中设计的编码有效性检查、冲突消解策略克服了求解过程中因多个任务求解联盟同时竞争某个能力有限的agent而导致的资源冲突和联盟死锁,而且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个agent可以参加多个联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3)提出一种基于按劳分配和效用非减的效用分配策略。针对已有工作无法摆脱搭便车问题,导致联盟潜在的不稳定,采用拍卖机制对任务进行快速和有效分解,基于合同机制对联盟效用以及额外效用进行合理分配,并依据联盟机制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了局部效用非减和全局效用非减应满足的条件。该策略既严格遵循按劳分配又完全符合效用非减,在具有超加性的面向任务的领域中可以形成全局最优联盟,并具有Nash均衡意义下的稳定性。

(4)基于Markov过程和鞅理论推演了蚁群算法的几乎处处强收敛性,并提出一种基于蚁群正反馈的动态联盟形成策略。利用蚁群中的信息素浓度表示熟人之间的熟悉度,以信息素更新规则作为熟悉度调整规则。仿真实验的测试及分析说明了该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整个系统的通信代价和资源开销,提高了系统的可靠程度。

引证文献(2条)

1. 夏娜. 徐顺安. 于春华. 唐媚 导航卫星载体姿态测量进化算法研究[期刊论文]-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0(5)

2. 别文群. 苏虹 基于蚁群算法的高层固定货架最短路径问题研究[期刊论文]-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ianzixb200908003.aspx授权使用:广西民族大学(dxmzdx),授权号:c3740afd-8e51-40ef-8cab-9e4500b8844e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7日


相关文章

  • 求解三对角线性方程组两类并行算法的特点
  •  一、概述   三对角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是许多科学和工程计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在核物理、流体力学、油藏工程、石油地震数据处理及数值天气预报等许多领域的大规模科学工程和数值处理中都会遇到三对角系统的求解问题。很多三对角线性方程组的算法可以直接推广到求解块三对角及带状线性方程组。由于在理论和实 ...

  • 参观公司心得体会
  • 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我们这次专业实习的第三站-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通过公司相关人员的介绍,我详细地了解了该公司的整体运营状况.固高科技创立于1999年,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依托,是目前亚太地区第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业从事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器产品及其相关产品的设计.制造.营销以及技术服 ...

  • 刘墉语录新浪微博
  • 一、看透的人,处处是生机;看不透的人,处处是困境。拿得起的人,处处是担当;拿不起的人,处处是疏忽。放得下的人,处处是大道;放不下的人,处处是迷途。想得开的人,处处是春天;想不开的人,处处是凋枯。------ 做什么样的人,决定权在自己;有什么样的生活,决定权也在自己。 二、给自己的10大建议:1.生 ...

  • 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一、学情分析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 ...

  • 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推荐阅读]
  • 随着新年度的开始,每个单位有关人力资源方面工作的准备与筹划将陆续展开,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年度培训计划。年度培训计划一般应从四个主要方面来综合考虑,即对培训需求的界定和确认、设计年度培训计划、辅助资料采购计划和预算控制。如果单位内从未开展过培训活动,则计划工作会相对复杂一些,尚需增添说服与争取的环节 ...

  • 理工类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
  • 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新的高效的聚类算法;一是把已有的聚类算法或论文提出的新算法和入侵检测技术相结合,从而提出一个好的入侵检测模型.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点: 第一.针对聚类算法的研究问题: 1.如何提高算法的可扩展性 许多聚类算法在小于200个数据对象的小数据集上是高效率的,但是 ...

  • 设计模式心得体会
  • 7月初的一个周末,准确的说应该是7月1号周六,在网上看到一本<大话设计模式>的书,而且看到很多很好的评论,于是乎,下载了电子书看看,一下子看了几章之后,对设计模式有了个了解,于是继续上网搜些其他资料,进一步了解设计模式...最终结论:设计模式是个好东西,具体怎么好,一两句话是无法概括的, ...

  • 体育视频的内容标注和解析技术研究
  •   一,开展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数字视频的应用日趋广泛.诸如视频点播,数字电视,数字图书馆,视频会议,远程教育等等,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熟悉.面对大量涌现的视频数据,如何找到所需的视频信息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简单的视频名查询和类似录像机的播放功能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正如 ...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8人,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新课标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

  •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 经过一个星期的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本人在刘贞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该课程设计.通过该课程设计,收获颇多. 一.对实验原理有更深的理解 通过该课程设计,掌握了什么是编译程序,编译程序工作的基本过程及其各阶段的基本任务,熟悉了编译程序总流程框图,了解了编译程序的生成过程.构造工具及其相关的技术对课本上的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