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CSM)是由颈椎间盘退变引起颈脊髓受压迫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与体征。其发病复杂,脊髓受损后易出现不可逆的改变,治疗难度大,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而手术时机和方案一直为众多学者及骨科医生所关注。本文就手术治疗及进展作一综述:

  1手术时机选择及适应症

  脊髓型颈椎病多为逐渐加重发展的疾病,早期保守治疗往往效果不佳,症状加重,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如何掌握适应症是临床医生的一个难题,一般认为手术适应证为: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体征加重;脊髓压迫症状持续6个月或以上;脊髓压迫比率小于0.4;脊髓的横断面积小于40mm2,经手术干预可能达到阻止病情恶化。手术时机通常认为在临床发病后脊髓功能障碍6个月内。手术减压是恢复脊髓功能的重要治疗手段,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条件。但并非所有患者减压后均可获得理想疗效,衡量手术效果的标准[1]为:减压是否彻底,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隙高度是否恢复正常,是否恢复了和脊髓相应的椎管容量和形态;是否创伤最小,并发症最少;脊髓功能是否有较好的恢复,疗效是否持久。临床研究发现,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与病程及脊髓损害程度密切相关,病程越长,脊髓损害越重,疗效越差[2]因此,尽早手术是争取脊髓型颈椎病获得最佳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2手术方式

   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式分为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前路手术包括单纯椎间切除取髂骨块植骨术、前路椎间盘切除取髂骨块植骨或Gage融合加前路钛板内固定术、椎体次全切取髂骨块植骨或钛网融合加钛板内固定术 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路手术有椎板切除减压术、双开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椎管扩大减压成形加侧块螺钉钉棒内固定术,椎管扩大成形加钛缆固定或椎板钢板内固定术;。

  2.1前路手术前路手术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一直被认为是治疗CSM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很多文献[3,4]报道,该手术方法通过颈前路途径能解除脊髓前方压迫,改善脊髓功能,并通过植骨融合达到稳定颈椎的作用。但这种手术没有内固定易出现植骨块移位和不融合,椎间不稳等并发症,且需要长时间的外固定。为解决这些问题,1981年Caspar首先设计了前路钢板[5],但因其需椎体双侧皮质固定,并发症较多,未能广泛应用。直到1986年,Morscher等报告了颈椎前路带锁锁定钢板,使得颈椎前路固定进入了新的里程;Schneeberger等对35 例采用前路减压加钢板固定手术患者进行8年的随访[6]发现节段融合率远远高于单纯植骨的融合率。此后,颈前路内固定系统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在行颈前路减压、植骨的同时行内固定已成为前路手术常用手术方法。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颈前路内固定系统的种类很多,有Orion、Secuplate、Zephir等,它们均具有操作简单、术后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术后无需石膏外固定等优点,同时可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

  随着融合材料的研究和不断发展改进,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后植入Cage行椎体间融合也是治疗CSM的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Cage具有术后支撑、稳定和诱导成骨作用,可避免取髂骨植骨带来的供骨区并发症。但有人认为Cage存在的材料与颈椎骨质的弹性有差异性和局部植骨量有限,颈椎椎间融合器与椎体的接触面积较小等缺点,另外近年来有人设计一种钢板融合器系统,为一种集固定融合于一体的系统,Cage植入椎间隙后用2枚螺钉固定在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上。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术后即刻稳定,恢复椎间隙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以及植骨愈合率高等优点[7]。

  在颈椎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相当一部分患者有多节段的病变,而多节段病变患者前路手术植骨块过长,植骨块塌陷移位或形成假关节而影响疗效,同时有植骨块来源困难等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颈椎前路椎体间钛合金支架植入融合术的研究和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多节段的病变颈椎病前路融合的有效方法,杨有庚等[8]采用前路钛网钛板内固定植骨融合的方法,治疗58例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37例获得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颈椎前路钢板的优点[9]①可改善前路植骨的融合率;②减少植骨块移位;③固定稳固,颈椎的稳定好;④可降低植骨块的塌陷,防止颈椎后凸畸形。前路手术的优点是神经周围并发症较少,入路简易,方便去除致压物。如手术疗效不佳,可再行后路手术,对于数个节段病变,应该考虑选择其中病变明显的节段施行手术,因为切除越多,椎体融合越多,日后相邻椎间隙的非融合节段退变越快,颈部运动功能丧失越重,为减少相邻非融合椎间隙节段退变和保持病变间隙的屈曲功能,近年来研究开展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对年青单纯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颈椎病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但该手术仍有病变节段融合骨化的可能,其材料仍需进一步改进。

  2.2后路手术颈椎前路手术直接去除致压物解除脊髓压迫,为直接减压,而后路减压属于间接减压,其基本原理为后方减压后通过脊髓后移漂浮达到间接减压目的。其中以C5平面水平脊髓后移最大, 脊髓矢状径增加最多, 横径减少, 蛛网膜下腔间隙增加, 使脊髓得以减压脊髓静态及动态压迫缓解, 脊髓冠状面血管张力变小, 沟动脉血供改善, 同时静脉回流改善, 脊髓血运恢复。使压迫得到解除,脊髓功能得到恢复,因此后路减压必须做到多节段,一般从C2或C3减压到C7或T1,才能充分。后路手术减压手术其手方术式较多,早期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鉴于椎板切除减压的不足,一些日本学者研究提出了椎管扩大成形术,目前主要有双开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该手术在对脊髓减压的同时防止脊柱的后凸畸形,且因未行融合术,术后不丧失运动节主段。但临床仍发现部分椎管成形术患者术后有某种程度的运动节段丧失[1]且此类患者常术前伴有颈椎节段不稳, 术后易出现颈椎不稳加重,易发生鹅颈畸形, 上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侧块钢板治疗颈椎不稳定以来,后路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加侧块钢板内固术也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手术方式。因此有人建议椎板切除术后同时进行植骨融合术,以防止畸形发展,但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运动范围丧失。在开门手术后也存在再关门的现象,导致颈髓受压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出现四肢瘫痪等严重并发症,为此近年来有人采用钛缆代替固定线固定和椎板钢板固定单开门的椎板,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导航技术的发展,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将逐渐发展。

  总之,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和治疗是复杂多变的,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在充分解除脊髓压迫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持颈椎功能,对于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如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不能达到效果,可采用前后联合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Galbusera F, Bellini CM, Raimondi MT, et al. Cervical spine biomechanics following implantation of a disc prosthesis[J]. Med Eng Phys,2008,30(9):1127-1133.

  [2]Kang JD,Racic MS,Lori Mclntyre,et al.Toward a biochemical understandin g of human intervertebral disc clegneration and herniation[J].Spine,1997,22:1065.

  [3]Robertson JT,Huffman GV,Thomas LB,et al.Protaglandin procluction after experimental disectomy[J].Spine,1996,21:1731

  [4]爱泼斯坦.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术和融合没有板插装在178例[J].J脊髓Disord,2000,13(1):1-8.

  [5]卡斯帕W,Ceisler跳频,Pitzen T,et al.Anterior颈椎板稳定在一个和两个层次退行性疾病:过度或利益[J].J脊髓Disord,1998,11(1):1-11.

  [6]Schneeberger AG)嘘声N,Schwarzenbach O等al.Anterior做后路椎体间融合慢性spondylotic板固定颈神经根病[J].J脊髓Disord,1999,12(2):215-222.

  [7]侯铁胜,赵杰,傅强,等.PCB系统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3):177-179.

  [8]杨有庚,刘钦毅.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J].中国骨伤,2004,115(4):221-223.

  [9] WANG JC,MCDOUGH PW,ENDOW K,et a1.Increasedfusion rates with cervical plating for two-level anterior[J].J Am Acad Orthop Surg,2004,8(5):342-344.编辑/孙杰

  脊髓型颈椎病(CSM)是由颈椎间盘退变引起颈脊髓受压迫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与体征。其发病复杂,脊髓受损后易出现不可逆的改变,治疗难度大,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而手术时机和方案一直为众多学者及骨科医生所关注。本文就手术治疗及进展作一综述:

  1手术时机选择及适应症

  脊髓型颈椎病多为逐渐加重发展的疾病,早期保守治疗往往效果不佳,症状加重,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如何掌握适应症是临床医生的一个难题,一般认为手术适应证为: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体征加重;脊髓压迫症状持续6个月或以上;脊髓压迫比率小于0.4;脊髓的横断面积小于40mm2,经手术干预可能达到阻止病情恶化。手术时机通常认为在临床发病后脊髓功能障碍6个月内。手术减压是恢复脊髓功能的重要治疗手段,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条件。但并非所有患者减压后均可获得理想疗效,衡量手术效果的标准[1]为:减压是否彻底,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隙高度是否恢复正常,是否恢复了和脊髓相应的椎管容量和形态;是否创伤最小,并发症最少;脊髓功能是否有较好的恢复,疗效是否持久。临床研究发现,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与病程及脊髓损害程度密切相关,病程越长,脊髓损害越重,疗效越差[2]因此,尽早手术是争取脊髓型颈椎病获得最佳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2手术方式

   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式分为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前路手术包括单纯椎间切除取髂骨块植骨术、前路椎间盘切除取髂骨块植骨或Gage融合加前路钛板内固定术、椎体次全切取髂骨块植骨或钛网融合加钛板内固定术 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路手术有椎板切除减压术、双开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椎管扩大减压成形加侧块螺钉钉棒内固定术,椎管扩大成形加钛缆固定或椎板钢板内固定术;。

  2.1前路手术前路手术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一直被认为是治疗CSM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很多文献[3,4]报道,该手术方法通过颈前路途径能解除脊髓前方压迫,改善脊髓功能,并通过植骨融合达到稳定颈椎的作用。但这种手术没有内固定易出现植骨块移位和不融合,椎间不稳等并发症,且需要长时间的外固定。为解决这些问题,1981年Caspar首先设计了前路钢板[5],但因其需椎体双侧皮质固定,并发症较多,未能广泛应用。直到1986年,Morscher等报告了颈椎前路带锁锁定钢板,使得颈椎前路固定进入了新的里程;Schneeberger等对35 例采用前路减压加钢板固定手术患者进行8年的随访[6]发现节段融合率远远高于单纯植骨的融合率。此后,颈前路内固定系统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在行颈前路减压、植骨的同时行内固定已成为前路手术常用手术方法。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颈前路内固定系统的种类很多,有Orion、Secuplate、Zephir等,它们均具有操作简单、术后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术后无需石膏外固定等优点,同时可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

  随着融合材料的研究和不断发展改进,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后植入Cage行椎体间融合也是治疗CSM的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Cage具有术后支撑、稳定和诱导成骨作用,可避免取髂骨植骨带来的供骨区并发症。但有人认为Cage存在的材料与颈椎骨质的弹性有差异性和局部植骨量有限,颈椎椎间融合器与椎体的接触面积较小等缺点,另外近年来有人设计一种钢板融合器系统,为一种集固定融合于一体的系统,Cage植入椎间隙后用2枚螺钉固定在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上。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术后即刻稳定,恢复椎间隙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以及植骨愈合率高等优点[7]。

  在颈椎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相当一部分患者有多节段的病变,而多节段病变患者前路手术植骨块过长,植骨块塌陷移位或形成假关节而影响疗效,同时有植骨块来源困难等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颈椎前路椎体间钛合金支架植入融合术的研究和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多节段的病变颈椎病前路融合的有效方法,杨有庚等[8]采用前路钛网钛板内固定植骨融合的方法,治疗58例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37例获得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颈椎前路钢板的优点[9]①可改善前路植骨的融合率;②减少植骨块移位;③固定稳固,颈椎的稳定好;④可降低植骨块的塌陷,防止颈椎后凸畸形。前路手术的优点是神经周围并发症较少,入路简易,方便去除致压物。如手术疗效不佳,可再行后路手术,对于数个节段病变,应该考虑选择其中病变明显的节段施行手术,因为切除越多,椎体融合越多,日后相邻椎间隙的非融合节段退变越快,颈部运动功能丧失越重,为减少相邻非融合椎间隙节段退变和保持病变间隙的屈曲功能,近年来研究开展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对年青单纯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颈椎病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但该手术仍有病变节段融合骨化的可能,其材料仍需进一步改进。

  2.2后路手术颈椎前路手术直接去除致压物解除脊髓压迫,为直接减压,而后路减压属于间接减压,其基本原理为后方减压后通过脊髓后移漂浮达到间接减压目的。其中以C5平面水平脊髓后移最大, 脊髓矢状径增加最多, 横径减少, 蛛网膜下腔间隙增加, 使脊髓得以减压脊髓静态及动态压迫缓解, 脊髓冠状面血管张力变小, 沟动脉血供改善, 同时静脉回流改善, 脊髓血运恢复。使压迫得到解除,脊髓功能得到恢复,因此后路减压必须做到多节段,一般从C2或C3减压到C7或T1,才能充分。后路手术减压手术其手方术式较多,早期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鉴于椎板切除减压的不足,一些日本学者研究提出了椎管扩大成形术,目前主要有双开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该手术在对脊髓减压的同时防止脊柱的后凸畸形,且因未行融合术,术后不丧失运动节主段。但临床仍发现部分椎管成形术患者术后有某种程度的运动节段丧失[1]且此类患者常术前伴有颈椎节段不稳, 术后易出现颈椎不稳加重,易发生鹅颈畸形, 上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侧块钢板治疗颈椎不稳定以来,后路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加侧块钢板内固术也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手术方式。因此有人建议椎板切除术后同时进行植骨融合术,以防止畸形发展,但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运动范围丧失。在开门手术后也存在再关门的现象,导致颈髓受压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出现四肢瘫痪等严重并发症,为此近年来有人采用钛缆代替固定线固定和椎板钢板固定单开门的椎板,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导航技术的发展,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将逐渐发展。

  总之,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和治疗是复杂多变的,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在充分解除脊髓压迫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持颈椎功能,对于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如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不能达到效果,可采用前后联合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Galbusera F, Bellini CM, Raimondi MT, et al. Cervical spine biomechanics following implantation of a disc prosthesis[J]. Med Eng Phys,2008,30(9):1127-1133.

  [2]Kang JD,Racic MS,Lori Mclntyre,et al.Toward a biochemical understandin g of human intervertebral disc clegneration and herniation[J].Spine,1997,22:1065.

  [3]Robertson JT,Huffman GV,Thomas LB,et al.Protaglandin procluction after experimental disectomy[J].Spine,1996,21:1731

  [4]爱泼斯坦.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术和融合没有板插装在178例[J].J脊髓Disord,2000,13(1):1-8.

  [5]卡斯帕W,Ceisler跳频,Pitzen T,et al.Anterior颈椎板稳定在一个和两个层次退行性疾病:过度或利益[J].J脊髓Disord,1998,11(1):1-11.

  [6]Schneeberger AG)嘘声N,Schwarzenbach O等al.Anterior做后路椎体间融合慢性spondylotic板固定颈神经根病[J].J脊髓Disord,1999,12(2):215-222.

  [7]侯铁胜,赵杰,傅强,等.PCB系统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3):177-179.

  [8]杨有庚,刘钦毅.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J].中国骨伤,2004,115(4):221-223.

  [9] WANG JC,MCDOUGH PW,ENDOW K,et a1.Increasedfusion rates with cervical plating for two-level anterior[J].J Am Acad Orthop Surg,2004,8(5):342-344.编辑/孙杰


相关文章

  • 医疗事故鉴定案例
  • 医疗纠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当今中国主要矛盾之一。虽然人们为缓解医患矛盾进行了各种努力,但医患关系并未按照人们的努力和期望方向发展。不仅在我国,即使在科学技术非常发达的国家,近些年来的医疗纠纷也是呈日益增长的势头。本期,江苏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主任蒋士浩通 ...

  • 医院青年文明号申报材料
  •   襄樊市第四人民医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古城襄阳,医院有这样一个青春澎湃的集体,他们善良、热情、正直、仁爱、富有同情心;他们团结拼搏、不畏艰难、齐心协力、勇于创新。他们就是骨科住院部的医务工作者。   骨科住院部现有职工15人,平均年龄31岁,34岁以下有12名,占全科总人数的80%。其中教授、主任医 ...

  • 骨科医师进修总结报告
  •   我所进修学习的主要方向为“颈肩腰腿痛”保守治疗及“四肢骨折”手术治疗。进修科室为颈肩腰腿痛科、上肢损伤科及手外科。颈肩腰腿痛治疗中心下设4个科室,总床位170张,系全国最大的颈腰椎病中医特色治疗科室。上肢损伤科及手外科为手术治疗四肢骨折、血管神经损伤的科室。   一、进修学习情况:   每天早上 ...

  • 医疗事故鉴定陈述词
  • 尊敬的各位专家: 患者某某与北京某某医院医疗事故鉴定一案,我作为患者的代理人,现在陈述如下意见: 一、案情经过 20xx年3月26日,患者咳血四天,因怀疑是“肺结核”而入住北京某某医院内科治疗。北京某某医院初步诊断为:1、肺部阴影待查;2、肺结核?3、肿瘤?4、慢性支气管炎;5、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见 ...

  • 病残儿鉴定标准
  • . 非遗传性疾病 因患非遗传性疾病致残,其父母再生育一般不会发生相同疾玻 (一) 呼吸系统疾病 1.支气管扩张并发肺脓肿.肺气肿,严重影响肺功能并出现肺功能不全,经胸部X线或支气管造影以及肺功能检查证实,不能手术或手术后不能恢复正常功能者. 2.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经胸部X线片和实验室检查证实

  • 优秀青年医生事迹材料
  •   xxxx,男,28岁,永年县第一医院外三科副主任, 主治医师,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本院外科临床工作,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一手过硬的神经外科手术技巧,超前的手术理念。工作认真负责,技术精益求精,并能把国内先进的医疗技术、治疗理念结合本院实际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引进的重型 ...

  • 伤残鉴定有几种
  • 伤残鉴定 : 伤残程度鉴定 临床法医鉴定项1.损伤程度鉴定 即轻伤、重伤、轻微伤鉴定或称伤情鉴定。2.伤残程度鉴定 包括 I 级伤残至 X 级伤残(工伤事故称为一级伤残至十级伤残,程度由重到轻)。3.因果关系鉴定 指损伤与疾病的关系鉴定。4.医疗纠纷司法鉴定 医疗行为中是否存在过错,若有,与患者死亡 ...

  • 病残儿医学鉴定标准
  • 一、 非遗传性疾病 因患非遗传性疾病致残,其父母再生育一般不会发生相同疾玻 (一) 呼吸系统疾病 1.支气管扩张并发肺脓肿、肺气肿,严重影响肺功能并出现肺功能不全,经胸部X线或支气管造影以及肺功能检查证实,不能手术或手术后不能恢复正常功能者。 2.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经胸部X线片和实验室检查证 ...

  • 急诊科院前急救管理制度(两篇)
  • 急诊科院前急救管理制度(两篇) 急诊科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一、目的 院前急救设备齐备,人员装备办理,利于院前急救患者的救治,进步医疗效劳量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一般情况下的院前急救过程控制(不包括灾害事故急救)。 三、职责 (一).由科主任、企业管理长负责督促配置救护车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设施及药品。 ...

  • 人身伤害伤残鉴定
  • 人身伤残鉴定标准依据 《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该标准依据里面对人身伤残等级也分为十级,各个级别都有做非常详细的分类说明: 依据被鉴定人治疗后遗留的组织器官损害及功能障碍,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丧失的程度,参照医疗和护理依赖的状况,将残疾分为十级,最重为一级,最轻为十级。 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