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楚文化生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论楚文化生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摘要:楚文化是先秦时期南方地区重要的文化之一,她的生成与长江中游地区和汉水流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从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来看,影响楚文化特质的主要有气候、河流、地形地貌、土壤、动植物矿藏等方面,这些自然因素对楚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给楚文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自然环境因素并不决定楚文化的产生,但它可以延缓或促进文化的生成和发展。

关键字:楚文化; 地理环境; 先秦时期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文明创造的自然条件,人们在讨论人类文明史的起源和发展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关注其发祥地的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固然不是影响文明产生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但它所产生的影响却不可低估,尤其是社会生产力水平越是低下,人类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就越大,人类就是在与生存环境斗争中逐步走向文明的。中国地域辽阔,大江大河贯穿其间,开阔的河谷地带因容易开垦成为早期人类的居住地。黄河、长江被誉为中国人的母亲河。考古资料也证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先民时代的文明摇篮。黄河流域 6000 多年前就孕育了半坡文化。长江古称“江”、“大江”,其 6380 公里的长度超过地球半径。作为中国也是亚洲第一和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流域在半坡文化几乎同时期,也孕育了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为中国史学界和考古界提供了一个依据,那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不仅仅局限于黄河流域一地,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国的大部分历史就是在这两大流域产生和发展的,正如梁启超所说“:过去历史之大部分,实不外黄河扬子江两民族竞争之舞台也。”[1]

一、楚文化的地域范围及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左传·哀公六年》记楚昭王说:“江汉沮漳,楚之望也。”“唯沮与漳,楚实尽之。”江汉的定义,学者们有不同意见,一般是指长江、汉水;沮河、漳河为长江一级支流,是长江中游上段北岸重要河流。上游分东西两支,东支为漳河,西支为沮河。沮河源出于湖北保康县,流经保康、南漳、远安、当阳、枝江等县市,于荆州入长江;漳河出保康县流经南漳、远安,于当阳河口与沮河相会。《战

国纵横家书》载:“苏秦谓燕王曰:‘自复而足,楚将不出沮漳,秦将不出商於’。”《史记·楚世家》记楚昭王说:“自吾先王受封,望不过江汉。”新蔡楚简中也有多枚提到“江汉沮漳”,如甲三 11 号、24 号简“昔我先自颛顼,宅兹沮漳,以徙迁处”;甲三268 号简记有“及江汉沮漳,遂至于淮”;乙四 9 号简记有“渚沮漳,及江,上逾取”。沮河、漳河居江汉之间,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主要活动范围是长江流域中游江汉平原和汉水流域。

二、良好的气候条件是楚文化生成的客观条件

战国时晏子出使楚国时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江陵千树橘”[2] ,对于盛产橘树的楚地来说,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自然地理环境即气候、水质、土壤、生物圈等是物种形成的前提和关键,万物都只能生存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下,环境不同,自然就会存在差异。我国的气候格局早在地质时期第四纪时期已经基本确立。秦岭 - 淮河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这是因为:第一,气候类型上:温带季风气候(北)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的分界线。第二,温度带上:暖温带(北) 与亚热带(南)的分界线。第三,是年降水量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所以表现在干湿地区上:半湿润地区(北)与湿润地区(南)的分界线。这些气候条件的限制使得秦岭-淮河南北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地理条件:北方旱作农业(小麦主产区)与南方水田农业(水稻主产区);北方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与南方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方的棕壤和南方的红、黄壤。同时,它还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楚地正好处在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温暖的气候,湿润的季风,使得江汉地区生物生长茂盛,物产丰富。

三、河流湖泊是楚文化产生的重要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中水文环境不容忽视。《吕氏春秋·尽数》曰:“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踵与蹶人,甘 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尫与伛人。”就是说不同的水环境对人类的身体健康状况与特征有着不同的影响。楚人生存和发展的地域无不与河川相联系。西周早期鬻熊淅川丹阳时期的丹水和淅水;熊绎南漳丹阳时期的漳水、沮水;宜城楚皇城时期的汉水;江陵郢都时期的长江、汉水等等,都是楚人生存和发展各个不同阶段的重要环境条件。楚族发展的每一步,就是沿着江河流域开展的。长江中游地区河网稠密,水资源丰富。区内河流以长江水系为主,形成

交织稠密的江河水网。长江中游段,接纳了陕南、豫西南、鄂西北径流的汉江水系,拥有湘、资、沅、澧诸水的洞庭湖水系等。春秋战国时期,楚地还有的古泽薮云梦泽,是江汉平原上面积广大的古湖泊群。在随后的二千多年里,云梦泽留下的大面积洲滩和星罗棋布的江汉湖群,使这一地区不仅河流丰富,而且湖泊众多,成为我国湖泊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主要有洞庭湖、洪湖、长湖、沉湖、刁汊湖、梁子湖等数以千计的湖泊,其中以洞庭湖为最大。这些条件有利于楚人食物供给、渔业发展、农业开发和上下游航运。此外,正是由于楚地河流湖泊纵横,地下水位高,二千多年前的楚墓文物长期被地下水浸泡,使得墓葬内的棺木及棺木内的文物得到恒温、恒湿、恒位的保护。“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墓室内空气的含量少,地下水基本为中性,这样的环境条件非常有利于文物的保存,所以出土的漆器、竹简、丝绸等不易保存但却十分典型的楚文物得以流传千载。正是楚文物的大量出土,才使得楚文化展现在现代人面前。

四、地形地貌是楚文化产生的基石

古老的文明多发生在中纬度大河流域,然而长江流域绵延数千里,为什么在中游地区汉水流域出现了先秦时期的“横则秦帝,纵则楚王”[3] 的超级大国楚国,这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不无关系。楚地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之间,因而全区地貌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这里地势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多 样,平原、岗地、丘陵、山地均有一定比例。其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的 55%,丘陵约占 20%,平原约占20%,水面约占5%。所以,楚地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理区域。著名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家周昆叔指出:“山对人类及其文化发展十分重要„„山能为人类生存提供水、土、生物等重要资源。„„山在人类文化形成中的作用应予更多关注”。楚人的先民就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个从山中走出的民族,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楚地地貌形态的基本轮廓是西部、北部、南部和东部均有高山环绕,西部自北而南相继是武当山、荆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北部有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并向东逶迤为鄂东丘陵,直达长江北岸;东部有幕阜、连云、武功、罗宵等山脉,呈北东北向平行排列于湘赣边界,海拔在1000 米上下;南部敞开,直到以花岗岩侵入体为主组成的南岭山地,主峰大多在1500 米以上,呈东西横亘。在群山环峙的中间,是以江汉 -洞庭湖平原为中心的平原丘陵和低山区。因此,[4][5]

楚地在总体上呈现为一个大的盆地,只有东部鄂东黄冈、黄石地区长江两岸山岭较低矮,形成一个缺口,长江干流贯通而去。受地势的控制,楚地的河流除长江贯穿全区东流入海外,其余众多的河流:汉水、沮河、漳河等都是长江的支流,它们源自边缘山岭,顺着地势,直泄长江干流,形成向心状水系。特别是位于盆底的江汉 - 洞庭湖平原,为众水汇注,形成水乡泽国。这些盆地和河流两旁,正是人类最早开发的地区,也是人类选择居住地的最好地方。山间谷地,傍水而居,而且多在河流交汇处,人们选择这样的地区,使河水高涨时不至于被洪水淹没,另一方面就近开发河川谷地,在时间经济上都可以及时发挥效益。可见,山间河谷地带最适宜于人类的繁衍、经济的开发、文化的繁荣。

五、自然地理环境对楚文化特质的综合影响

显然,自然资源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和文化生成的早晚。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力的影响而对社会发展产生推动或延缓作用,而且它对社会文化的许多特质也有重要影响。如早期长江流域的先民为巢居或半巢居,而河洛地区先民出现的是半穴居住址。丹纳曾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指出:“一个民族永远留着文化乡土的痕迹。”中国古人也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 [6],在早期文明中,由于生产力不高,民族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例如文明产生、经济方式、区域政治、民族性格、地域文化等。

综上所述,楚文化的生成虽然存在着众多的因素,但从自然因素来讲,中纬度适宜的气候、河流、地形、土壤、动植物矿藏五大因素对文化的生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历史背景下,自然环境为每个民族文化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和可塑性。我们并不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者,优美的自然环境并不是必然产生古代文明,楚文化生成的五大自然因素,并不是文化产生的唯一因素,它对于文化影响的重要性,表现在延缓和促进文化的发展上。黑格尔在《历史哲学》说:“我们不应该把自然界估量得太高或者太低,爱奥尼亚明媚的天空固然大大地有助于荷马史诗的优美,但是这个明媚的天空决不能单独产生荷马。”[7]且文化一旦产生出来,就会在内外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出现超越各自原生地理环境的深刻变化,并且反作用于地理环境。特别是在现代,科技进步,通讯设施发达,网络技术在图书、典藏方面日趋普及,人类文化的各个不同区域在时间上、空间上的距离愈来愈短。因此,即使在文化地理学的领域里也还有必要从

人类超越地理环境的各种活动中发现和把握各种不同文化的形态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所谓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也就仅为生成文化区域差异的原因之一,而不是最主要或最重要原因,更不是根本原因了。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M]. 北京:中华书局,1989:78. [2] 史记·货殖列传[M].

[3] 战国策·书录[M].

[4] 周昆叔. 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嵩山文化圈[N].

报,2005 -03 -11.

[5] 左传·宣公十二年[M].

[6] 荀子·儒效[M].

[7] 黑格尔. 历史哲学[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63:123.

中国文物

论楚文化生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摘要:楚文化是先秦时期南方地区重要的文化之一,她的生成与长江中游地区和汉水流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从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来看,影响楚文化特质的主要有气候、河流、地形地貌、土壤、动植物矿藏等方面,这些自然因素对楚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给楚文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自然环境因素并不决定楚文化的产生,但它可以延缓或促进文化的生成和发展。

关键字:楚文化; 地理环境; 先秦时期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文明创造的自然条件,人们在讨论人类文明史的起源和发展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关注其发祥地的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固然不是影响文明产生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但它所产生的影响却不可低估,尤其是社会生产力水平越是低下,人类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就越大,人类就是在与生存环境斗争中逐步走向文明的。中国地域辽阔,大江大河贯穿其间,开阔的河谷地带因容易开垦成为早期人类的居住地。黄河、长江被誉为中国人的母亲河。考古资料也证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先民时代的文明摇篮。黄河流域 6000 多年前就孕育了半坡文化。长江古称“江”、“大江”,其 6380 公里的长度超过地球半径。作为中国也是亚洲第一和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流域在半坡文化几乎同时期,也孕育了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为中国史学界和考古界提供了一个依据,那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不仅仅局限于黄河流域一地,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国的大部分历史就是在这两大流域产生和发展的,正如梁启超所说“:过去历史之大部分,实不外黄河扬子江两民族竞争之舞台也。”[1]

一、楚文化的地域范围及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左传·哀公六年》记楚昭王说:“江汉沮漳,楚之望也。”“唯沮与漳,楚实尽之。”江汉的定义,学者们有不同意见,一般是指长江、汉水;沮河、漳河为长江一级支流,是长江中游上段北岸重要河流。上游分东西两支,东支为漳河,西支为沮河。沮河源出于湖北保康县,流经保康、南漳、远安、当阳、枝江等县市,于荆州入长江;漳河出保康县流经南漳、远安,于当阳河口与沮河相会。《战

国纵横家书》载:“苏秦谓燕王曰:‘自复而足,楚将不出沮漳,秦将不出商於’。”《史记·楚世家》记楚昭王说:“自吾先王受封,望不过江汉。”新蔡楚简中也有多枚提到“江汉沮漳”,如甲三 11 号、24 号简“昔我先自颛顼,宅兹沮漳,以徙迁处”;甲三268 号简记有“及江汉沮漳,遂至于淮”;乙四 9 号简记有“渚沮漳,及江,上逾取”。沮河、漳河居江汉之间,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主要活动范围是长江流域中游江汉平原和汉水流域。

二、良好的气候条件是楚文化生成的客观条件

战国时晏子出使楚国时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江陵千树橘”[2] ,对于盛产橘树的楚地来说,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自然地理环境即气候、水质、土壤、生物圈等是物种形成的前提和关键,万物都只能生存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下,环境不同,自然就会存在差异。我国的气候格局早在地质时期第四纪时期已经基本确立。秦岭 - 淮河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这是因为:第一,气候类型上:温带季风气候(北)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的分界线。第二,温度带上:暖温带(北) 与亚热带(南)的分界线。第三,是年降水量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所以表现在干湿地区上:半湿润地区(北)与湿润地区(南)的分界线。这些气候条件的限制使得秦岭-淮河南北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地理条件:北方旱作农业(小麦主产区)与南方水田农业(水稻主产区);北方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与南方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方的棕壤和南方的红、黄壤。同时,它还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楚地正好处在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温暖的气候,湿润的季风,使得江汉地区生物生长茂盛,物产丰富。

三、河流湖泊是楚文化产生的重要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中水文环境不容忽视。《吕氏春秋·尽数》曰:“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踵与蹶人,甘 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尫与伛人。”就是说不同的水环境对人类的身体健康状况与特征有着不同的影响。楚人生存和发展的地域无不与河川相联系。西周早期鬻熊淅川丹阳时期的丹水和淅水;熊绎南漳丹阳时期的漳水、沮水;宜城楚皇城时期的汉水;江陵郢都时期的长江、汉水等等,都是楚人生存和发展各个不同阶段的重要环境条件。楚族发展的每一步,就是沿着江河流域开展的。长江中游地区河网稠密,水资源丰富。区内河流以长江水系为主,形成

交织稠密的江河水网。长江中游段,接纳了陕南、豫西南、鄂西北径流的汉江水系,拥有湘、资、沅、澧诸水的洞庭湖水系等。春秋战国时期,楚地还有的古泽薮云梦泽,是江汉平原上面积广大的古湖泊群。在随后的二千多年里,云梦泽留下的大面积洲滩和星罗棋布的江汉湖群,使这一地区不仅河流丰富,而且湖泊众多,成为我国湖泊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主要有洞庭湖、洪湖、长湖、沉湖、刁汊湖、梁子湖等数以千计的湖泊,其中以洞庭湖为最大。这些条件有利于楚人食物供给、渔业发展、农业开发和上下游航运。此外,正是由于楚地河流湖泊纵横,地下水位高,二千多年前的楚墓文物长期被地下水浸泡,使得墓葬内的棺木及棺木内的文物得到恒温、恒湿、恒位的保护。“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墓室内空气的含量少,地下水基本为中性,这样的环境条件非常有利于文物的保存,所以出土的漆器、竹简、丝绸等不易保存但却十分典型的楚文物得以流传千载。正是楚文物的大量出土,才使得楚文化展现在现代人面前。

四、地形地貌是楚文化产生的基石

古老的文明多发生在中纬度大河流域,然而长江流域绵延数千里,为什么在中游地区汉水流域出现了先秦时期的“横则秦帝,纵则楚王”[3] 的超级大国楚国,这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不无关系。楚地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之间,因而全区地貌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这里地势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多 样,平原、岗地、丘陵、山地均有一定比例。其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的 55%,丘陵约占 20%,平原约占20%,水面约占5%。所以,楚地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理区域。著名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家周昆叔指出:“山对人类及其文化发展十分重要„„山能为人类生存提供水、土、生物等重要资源。„„山在人类文化形成中的作用应予更多关注”。楚人的先民就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个从山中走出的民族,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楚地地貌形态的基本轮廓是西部、北部、南部和东部均有高山环绕,西部自北而南相继是武当山、荆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北部有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并向东逶迤为鄂东丘陵,直达长江北岸;东部有幕阜、连云、武功、罗宵等山脉,呈北东北向平行排列于湘赣边界,海拔在1000 米上下;南部敞开,直到以花岗岩侵入体为主组成的南岭山地,主峰大多在1500 米以上,呈东西横亘。在群山环峙的中间,是以江汉 -洞庭湖平原为中心的平原丘陵和低山区。因此,[4][5]

楚地在总体上呈现为一个大的盆地,只有东部鄂东黄冈、黄石地区长江两岸山岭较低矮,形成一个缺口,长江干流贯通而去。受地势的控制,楚地的河流除长江贯穿全区东流入海外,其余众多的河流:汉水、沮河、漳河等都是长江的支流,它们源自边缘山岭,顺着地势,直泄长江干流,形成向心状水系。特别是位于盆底的江汉 - 洞庭湖平原,为众水汇注,形成水乡泽国。这些盆地和河流两旁,正是人类最早开发的地区,也是人类选择居住地的最好地方。山间谷地,傍水而居,而且多在河流交汇处,人们选择这样的地区,使河水高涨时不至于被洪水淹没,另一方面就近开发河川谷地,在时间经济上都可以及时发挥效益。可见,山间河谷地带最适宜于人类的繁衍、经济的开发、文化的繁荣。

五、自然地理环境对楚文化特质的综合影响

显然,自然资源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和文化生成的早晚。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力的影响而对社会发展产生推动或延缓作用,而且它对社会文化的许多特质也有重要影响。如早期长江流域的先民为巢居或半巢居,而河洛地区先民出现的是半穴居住址。丹纳曾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指出:“一个民族永远留着文化乡土的痕迹。”中国古人也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 [6],在早期文明中,由于生产力不高,民族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例如文明产生、经济方式、区域政治、民族性格、地域文化等。

综上所述,楚文化的生成虽然存在着众多的因素,但从自然因素来讲,中纬度适宜的气候、河流、地形、土壤、动植物矿藏五大因素对文化的生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历史背景下,自然环境为每个民族文化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和可塑性。我们并不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者,优美的自然环境并不是必然产生古代文明,楚文化生成的五大自然因素,并不是文化产生的唯一因素,它对于文化影响的重要性,表现在延缓和促进文化的发展上。黑格尔在《历史哲学》说:“我们不应该把自然界估量得太高或者太低,爱奥尼亚明媚的天空固然大大地有助于荷马史诗的优美,但是这个明媚的天空决不能单独产生荷马。”[7]且文化一旦产生出来,就会在内外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出现超越各自原生地理环境的深刻变化,并且反作用于地理环境。特别是在现代,科技进步,通讯设施发达,网络技术在图书、典藏方面日趋普及,人类文化的各个不同区域在时间上、空间上的距离愈来愈短。因此,即使在文化地理学的领域里也还有必要从

人类超越地理环境的各种活动中发现和把握各种不同文化的形态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所谓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也就仅为生成文化区域差异的原因之一,而不是最主要或最重要原因,更不是根本原因了。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M]. 北京:中华书局,1989:78. [2] 史记·货殖列传[M].

[3] 战国策·书录[M].

[4] 周昆叔. 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嵩山文化圈[N].

报,2005 -03 -11.

[5] 左传·宣公十二年[M].

[6] 荀子·儒效[M].

[7] 黑格尔. 历史哲学[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63:123.

中国文物


相关文章

  • 基于耦合度的分布问题研究
  •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分布式应用系统中基于耦合度的用户分布、功能分布和数据分布问题。【关键词】用户分布,功能分布,数据分布,耦合度,领域知识,自动构造  随着client/server结构应用系统复杂和扩大,其数据、功能和用户的分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合理有效地设计mis系统模型是mis系统能否有效发 ...

  •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跟进培训心得体会
  •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跟进培训心得体会 xx年 11月 5日至6日,我们高二政治组一行三人去古都洛阳参加高中政治新课程跟进培训会. 11月5日上午,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特级教师梁侠主讲<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课程与教材分析,她的讲解旁征博引,纵横捭阖,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不愧 ...

  • 综合实践活动的原生态
  • 什么是“原生态”?这个词是从自然科学上借鉴而来的,生态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没有被特殊雕琢,没有人为的加工成份。“原生态”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更多的应该是体现一种“儿童视野化”,从中可以看出孩子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当中的收获与体验,而不 ...

  • 西乡县罗镇乡中心学校学校工作计划(05至06学年度第二学期)
  • 西乡县罗镇乡中心学校学校工作计划(05至06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学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办好让群众满意的学校为宗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乡教育工作管理全局o巩固"两基"和"创强"成果,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加强学 ...

  • 试论海关人文环境的创新
  • 就深圳海关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来看,我们在“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方针指导下,以创新管理观念、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手段的“三个创新”抓业务建设,以提高素质、提高效率、提高待遇的“三个提高”抓队伍建设,在带领队伍走出腐败案件的阴影、重塑深圳海关形象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得到了方方面面 ...

  • 大气污染调查报告
  • 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环境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汽 ...

  •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 最近认真阅读学习了<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通过学习我了解新课改倡导的基本理念,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对自己的今后工作有着极大帮助,现在就摘录本书部分章节的部分内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我对"教学与课程"的认识 在新课 ...

  • 走进新课程学习总结
  • 科技在发展,改革在深入,国际化的大都市呼唤一流的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的学前教育,也紧锣密鼓的拉开了课改的序幕。我们深知:要构建一流的学前教育,必须深入实施课程改革,以积极的姿态来迎接挑战,与改革同命运、共呼吸,把握机会,领会课程的精髓,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庄行幼儿园在二期课改新理 ...

  • 地理科学本科大学生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   前 言   本次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活动是在大学学习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专业课程,对气象、土壤、植物、综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学习完成后,于2012年5月13日至2012年5月19日,在莫世江教授、陈群利副教授、丁卫红副教授、张群生老师的带领下,和全体毕节学院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xx级地理科学本科班同 ...

  • 中三班班级工作总结
  •   伴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中班阶段的集体生活也接近尾声了。这一学期我们班级两位老师以最大的热情和干劲投入到各项工作,团结协作、配合默契,安全、有效地完成了保教任务。按照《纲要》要求,完善幼儿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丰富幼儿的活动环境,很快中三班的孩子们即将进入大班年级。在此,我们对学期工作进行总结,以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