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喻隐喻产生的先后顺序

从《诗经》看明喻和隐喻产生的先后顺序

彭宣维

(北京师范大学 功能语言学研究中心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比喻中的明喻和隐喻两种修辞方式,在人类的认知历程上,其产生究竟孰先孰后?作者对《诗经》的研究发现,其中部分隐喻可能是经由明喻发展来的,但绝大部分隐喻可能直接来源于它们的一致式(非隐喻);在修辞上,有些隐喻和明喻是连成一体的,分别仅仅是“如”字的有无,但大量其他隐喻则不宜、甚至无法用明喻的方式加以置换。本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人类思维的隐喻特点,也表明人类的隐喻思维过程,在一些情况下得借助明确的类比意识,但很多时候则是隐性的、潜意识的,从而填补了学术界遗留下来的有关空白;本文的结论还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相关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

[关键词]明喻;隐喻;认知映射;[(a)→(b)→(c)]模式;[(a)→(b)]模式

[中图分类号]H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出发,以《诗经》中出现的比喻现象为依据,考察明喻和隐喻这两种修辞方式在认知加工上产生的先后顺序。进入正题前有三点交代,一是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二是区分明喻和隐喻的必要性,三是本文的基本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首先是研究背景。看下面三个小句。

(1)a. 小姑娘真好看!(一致式)

b. 小姑娘像朵花儿!(显性比喻,明喻)

c. 小姑娘是朵花儿!(隐性比喻,隐喻)

这三个小句所代表的语法关系,可用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理论做出合理描写。系统功

[1]能语法(如)把(1a )叫做一致式(Congruent ),(1b-c )为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 ):

通过语法手段的编码而产生的比喻现象。(1a )在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中属于关系句的包孕类(Intensive ),“小姑娘”为载体(Carrier )参与者,“好看”是品质属性(Attribute of quality )参与者;(1c )也是包孕类,但属性不再是品质,而是事物(Thing );(1b )为关系过程中的环境类(Circumstantial ),“像朵花儿”为方式环境(Manner )中的品质,在这里同时作属性,称为环境属性参与者。

但从认知语言学的构式语法(如)的角度看,(1b )所承接的语法结构式(Grammatical construction )是①,可以“小姑娘像她妈妈”这样的一致式为代表;(1c )则是从承接来的,如“小姑娘是个美人”这样的一致式所在的结构式。依据这一思路,(1b )和(1c )是在相应结构式和的基础上,从(1a )次第生成的呢、还是分别从(1a )独立生成的呢? 这个问题系统功能语法不关心,因为后者的主要任务是描写;构式语法没有给予解答。 [收稿日期]2007-01-22

[作者简介]彭宣维(1963-),男,四川通江人,北京师范大学功能语言学研究中心、外文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认知加工层次中的英语隐喻系统研究”(05JA740004);“教育部新世纪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NCET-05-152)。本文内容在“首届国际认知语义学大会”上宣读(2006年12月16-17日,长沙)。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宁教授在拙文写作过程中给予了诸多指点和帮助;匿名审稿专家及编辑部同仁对拙稿提出了修改意见。作者谨此一并致谢!

① 这里的构式表述,沿用的是构式语法的常规描述方法,但其中的范畴称谓则是系统功能语法的,因为两种语法体系使用的术语中有些是相同的,但内涵各异。本文作者是为了从认知的角度发展系统功能语言学,故借构式语法的方法而使用系统功能语法的有关术语和概念。 [1]

其次,鉴于(1b )和(1c )就是传统修辞学说的明喻(Simile )和隐喻(Metaphor ),所以我们仍然保留和使用这两个术语;但在这里,两者的分别仍然是有无“如”等标志成分。认知语言学家莱可夫[3]不区分明喻和隐喻,是因为有关现象均涉及相似的认知加工机制,即从源域(Source Domain)向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单向映射(mapping )过程。但也有学者解释二者的区别。如喀斯尼格[4]以英语中有无like 或as 等标志成分为依据、用数学方式阐述为:明喻只是“近似于”,隐喻则是“等于”;需进一步解释时可能用明喻,陈述实例性意义则很可能用隐喻;明喻总是诗性的,隐喻则带有事实特点,这也是为什么隐喻一旦在语言中出现就很容易被看作“死隐喻”,但人们从不说“死明喻”(也见束定芳[5](P54))。

把上述两种观点结合起来看,我们认为两者并不矛盾:我们认可莱可夫的观点——两者具有相似的认知加工机制;区别在于语言编码过程所涉及的不同体现和组织方式,这就是“该说什么”和“怎么说”的修辞问题,涉及当代独立发展的语用学,特别是其中的语用原则和策略;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两者在认知加工的内容和范围方面存在差异。此外,认知语言学所说的隐喻是作为一个上位概念使用的,它同时包含上面说的明喻和隐喻两个下位范畴所关涉的内容。本文出于简洁上的考虑,将沿用“比喻”这个术语兼指明喻和隐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通常用的“比喻”和认知语言学用的Metaphor 相当。但是,和明喻相对的隐喻,在本文中包括我国传统修辞学中暗喻和借喻涉及的范围(可见张涤华等[6](P1, 229))。

这里说的认知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家Lakoff and Johnson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肇始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理论。其基本观点是,隐喻(即国内常说的比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更主要的是一个认知过程,即将源域中的有关具体特征映射到抽象的目标域上;目标范畴就是这样生成的。这一从具体到抽象的加工过程,涉及大脑中的意象图式;其潜在的哲学前提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知识系统来源于神经认知的感知体验(Johnson, The Bodies in the Mind ),而不是先前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乔姆斯基从笛卡尔那里发展来的遗传先验(即普遍语法)。这就是体验主义哲学观(集中体现在Lakoff 和Johnson 合著的Philosophy in the Flesh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9)。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葛兰迪(J. Grady)发表了一系列论著批评莱可夫等人的隐喻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源域不一定具体,目标域不一定抽象;目标范畴并非总是后于源域出现:很多时候,有认知映射现象发生时,两类范畴均已存在。于是,葛兰迪提出两种隐喻:基本隐喻和复合隐喻,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生成的。基本隐喻涉及的源范畴和目标范畴同时并存,其间的区别与隐喻使用者的主观度有关,即说话人对感知觉的主观回应,并对判断、评估、评价和推理加以表征;两种范畴都可能是基本的和直接的经验;它们是靠经验对应关系联系起来的,而经验对应关系是从人类生理以及共存环境中产生的。但由于两种认知隐喻理论各有所长,我们将随文指出莱可夫隐喻理论的适用范围。

第三就是本文的基本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于前面提出的问题,这里有三种互不兼容的假设:

第一,所有的隐喻都是经由明喻发展来的,[(a)→(b)→(c)];

第二,所有的明喻和隐喻都是从一致式分别直接发展来的,[(a)→(b)] vs.[(a)→(c)]; 第三,有些隐喻是经由明喻发展来的,其他一些隐喻则是从一致式直接发展来的[(a)→(c)]vs. [(a)→(b)→(c)]。

在这三种假设中,哪一种或者哪些情况有事实依据呢?通过对《诗经》的反复研读②,② 在研读语料的过程中,我们综合参考了以下版本的文献:唐莫尧译注《诗经新注全译》(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聂石樵主编《诗经新注》(济南:齐鲁出版社,2006年)、段注本许慎《说文解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和王力等编写的《王力古汉语字典》(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等。出于行文连贯上的考虑,或因综合多家版本的结果,个别引译文涉及一到数个字时则只加引号,不详注出处。需要说明的是,我们选择《诗经》作语料还颇费了一番周折。作者最初面对上述问题时便想到了有价值的早期英语文献。但古英语文献最早只能回溯到公元后五世纪,而其中并存的明喻和隐喻用法不能为有关问题提供任何有价值的证据,于是我们把目标转向了甲骨文;但现今出土的甲骨文大都是有关祭祀或占卜等方面的记载,比喻用法少,也缺

我们发现上述第一、二点没有事实依据,第三点涉及的有关情况是可以推定的。

二、“先明喻、后隐喻”的可能性:[(a)→(b)→(c)]

(2)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卫风·硕人》)

注意加框的部分(下文涉及比喻性成分,如果必要,一律加框):前四句都是典型明喻,由“如”标示;但第五句不再是同一明喻结构“首如螓,眉如蛾”(螓:蝉),而将源域加工为特征语(Epithet ),用来描绘目标域,即“硕人”之“首”与“眉”。究其原因,可能和节奏有关:按照前面的句式我们所恢复的两个“如”字结构“首如螓,眉如蛾”,均缺少一个音节。虽然“螓首”和“蛾眉”是一种隐喻表达式,但它们可能就是从相应的明喻式(“首如螓,眉如蛾”)进一步加工而来的,至少这里的语境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的解读方(3

“其人如玉”是明喻,但顺接该明喻的“毋金玉尔音”,重复了一个“玉”字,还添加了一个同样指贵重器物的“金”字;并将合起来的事物范畴“金玉”,通过认知勾勒(cognitive profile)加工③,变成事件范畴(Event )来使用[7]。同一现象还出现在《大雅·棫朴》的最后一章:“追琢其章,金玉其相”。我们可以据此推断,“毋金玉尔音”中的隐喻式,与人们赋予“金玉”范畴中的珍贵特征有关。再说,相关目标范畴“其人”和“(其) 音”(音讯)又在同一个大的认知语义域内,即为同一目标域内两个子范畴“其人”和“(其) 音”指派同一属性“(金) 玉”

,所以“玉”和“金玉”应当具有同等的修辞功能,至少从概念意义的角度看是这样,只是节奏有所变化。既然上文使用的是明喻,而紧随其后、由同一类范畴作源域的隐喻现象,就可以看作是在明喻基础上派生来的。

类似用法还有《小雅·皇皇者华》。该篇共五章,其中第二、

三章的第二句均用了“如”引申过程为:浇、灌→肥美→

茂盛;“若”指香草;唐莫尧把“六辔沃若”翻译为“六股缰绳光泽细腻”。“均”本为平均、均匀之义,这里作调和讲。可见,两处均为隐喻。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可能在做这首歌的当时就已经有了上述隐喻用法;但我们依据的只能是文本本身的发展思路;况且,文本前后的这种组织方式,能够揭示作者在创作时所关涉的明喻性的联想过程,表明作者经过了明喻的思维过程。

再看下面的例子(添加的“§”为一章开始的标记)。

(4

(《魏风·汾沮洳》)

其中有三句值得留意:“美无度”、“美如英”和“美如玉”。按段注《说文》,“度,法制也”:“从文。周制、寸尺咫寻常仞皆以人之体为法。寸法人手之寸口。咫法中妇人手长八寸。仞法伸臂一寻。皆从手取法”(116页)。这正是今天说的“计量长短的标准”,

④随后才是现今意义上的“法度、制度”,再后来才有“限度”义,即(4)中“度”的意义。

这显然是一个隐喻用法,从计量单位到限度,经过了两次隐喻。在这里的语境中,结合后文乏系统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把注意力放到《诗经》上:《诗经》文本比最早的而有价值的古英语文本要早1100-1700年,在《四书五经》中的出现时间也是较早的;此外,《诗经》是一部民歌总集,其语言使用更接近自然状态。

③ 事物和事件为语义范畴,释解(construe )它们的是相应名词和动词两个语法类别[12]。

④ 见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274页。

连续出现的“美如英”和“美如玉”,无论从句式还是意义看,我们都有理由做如下推定:前面的“美无度”这一隐喻式仍然是出于意义表达和节奏需要才出现的,它可以明喻形式出现。因此,其产生过程很可能经过了明喻这一中间环节。只是这种情况和前面的有关用法在语篇组织的顺序上刚好相反。

第二类可资说明的例子是,同一字词可同时以明喻和隐喻方式出现;这既可出现在同一

(5)a. (《卫风·伯兮》)

b. (《桧风·羔裘》)

c. (《曹风·下泉》)

“膏”,《说文》解为“肥”,即“肥肉”。在(5a )中指化妆用的“油脂”;在(5b )中为明喻的源域,仍和“油脂”有关,但映射过程使它带上了“油滑”特征;在(5c )中则

是隐喻的源域,为“滋润”之意。又如,

(6)a. (《魏风·伐檀》)

b.

c. (《齐风·猗嗟》)

d. 《墉风·君子偕老》

段注《说文》认为,“清”,“从水”,本指“水清澈”:“清,朗也。澄水之貌。朗者、明也。澄而后明。故云澄水之貌。引申之、凡洁曰清。凡人洁之亦曰清。”(550页)(6a )和(6b )中之“清”即是。(6c )中“清扬”为明喻的源域,说美人眼睛好看,如同清澈之水,现今说“水汪汪”;只是在同一篇内先出现隐喻后出现明喻,这一顺序类似于(4

)中“美无度”与“美如英”及“美如玉”的组织顺序。而在(6d )中,“清扬”直接做谓语,为典型隐喻句式,可还原为系统功能语法及物性中的关系句式:“子目清扬”(包孕类),或“子有清扬之目”(领属类)(见本文第一小节)。

以下实例可作为弱证据使用,多一种参考。

(7)(《小

雅·天保》)

(8

(《小雅·无羊》)

(9(《鲁颂·閟宫》)

例(7)中“骞”和“崩”是针对“南山”的,仅就“南山之寿,不骞不崩”看,二者是一致式。但在(8)中,它们修饰的是“羊”;按唐莫尧,二者在这里指“羊不损失不溃散”(438页)。在(9)中,“骞”为“亏”取代,但意思相当,两字均涉及“鲁邦”。因此我们可以说,“羊之崩”和“国之崩”这一隐喻就是从“山之崩”的一致式发展来的。但需要留意的是,在(7)的语境下,“骞”和“崩”是与上天永远降福给贵族这一祝颂有关的,因此,“不骞不崩”虽直指“南山之寿”,但已在一定程度上延及前文提到的神降福禄无尽(“多福”)这一目标域上。类似语境下反复使用而积累起来的有关语义特征,就为(8)和(9)、尤其是(9)一类的语境中再次使用时,储备了系统条件,可供以后参照选择。这就是(7-9)可作为弱证据使用的理由。我们说上述实例仅为“弱”证据,因为它们出现的语境不同,据此做出的推断欠充分。

总之,以上两种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有些隐喻可能是在明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而来的。至于哪些隐喻是经由明喻发展来的,眼下尚不清楚,许多情况也无从考察。

三、从一致式直接走向隐喻式的可能性:[(a) (c)]

有些隐喻可能直接来源于一致式,和明喻没有关系。这一点也可从两个方面的用例加以推定。第一类用例是词义通过认知映射的方式而获得的自然延伸。例如,

(10)a.

(《邶风·简兮》)

b.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

(《秦风·蒹葭》)

段注《说文》的解释是,“中,内也”,“从口,上下通也”,“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内也”(20页)。据此,(10a-b )的“中”分别取“太阳当空”与“水面中部”之义,参照点是主体及其所在位置,而不再是“口”。相似之处在于,(一)以参照点为基准、通过正视确定的位置,(二)在„„之内:本义是在某物之内,隐喻义则是把主体为出发点、太阳所在天空的位置(10a )、以及一定的水域范围(10b ),作为一种内部关系看待。因此,表物理关系的“中央”和“中间”都带映射性隐喻义;再后来出现的“中层”、“中档”、“中等”、“中级”、“中介”、“中立”、“中秋”、“中途”、“中原”和“党中央”等,更进了一步。“中”的上述隐喻过程,似乎并不涉及明喻阶段,而是直接从一致性意义到隐

(11)a. (《邶风·终风》)

b. (《魏风·硕鼠》)

c. (《小雅·小明》)

(12)a. (《魏风·硕鼠》)

b. (《郑风·狡童》)

c. (《陈风·株林》)

(13)(

b. (《王风·采葛》

(14)a. – (《齐风·鸡鸣》)

b. (《小雅·信南山》)

c. (《大雅·皇矣》

例(11a )中的“顾”是其本义,即“看”的字面义,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是一个行为类事件;在(11b )中为“眷顾”和“关心”之意,属于心理情感类事件;在(11c )中为“怀念”、“萦怀”义,系心理欲望类事件。后两个语义域都是隐喻性的,是从行为性的“看”这一源范畴映射而来的。同样,(12a )中的“食”就是我们现今意义上的“吃”,但(12b-c )中的“食”,为男女合欢之意,均与通过一定生理行为获得的愉悦体验有关;不过,即便从(12a )到(12b-c )发生了映射性的意义转移(Transference ),但仍然在物质经验范围之内。例(13a )中“日”指“太阳”,而(13b )中的“日”为时间计量单位,指太阳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周期,既可指一个狭义时段,即太阳在人们的视野之内的部分——白天,也可指从太阳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开始,到下一次太阳出现为止的时段,包括黑夜部分。由“太阳”这一事物转向由太阳运行(实为地球自转)周期确定的时段,仍然属于隐喻的范围,因为太阳和时段属于两个不同的认知域。(14a )“明”是“光明”和“光亮”的意思,(14b )“明”指“干净”,而(14c )“明”则为“显明”:大家认可并传诵。后二者为隐喻。

综观上引诸例可知,相关词的隐喻产生过程,都是在本义的基础上,经由大脑的前范畴化(pre-categoricalization )阶段加工而来的。这一过程不需要、也没有经过明喻的中间环节,它们的产生过程涉及主体的感知觉,许多时候都是潜意识的(另见)。而莱可夫等

[3][9][10]人的隐喻观——抽象概念是从具体范畴映射产生的,在这里仍然适用。

第二类用例则是经由《诗经》中广泛使用的“兴”的手法体现的。例如,

(15)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

振公族,于嗟麟兮。(《周南·麟之趾》)

(16)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我客戾止,亦有斯容。(《周颂·振鹭》)

(17)觱沸槛泉,维其深矣。心之忧矣,宁自今矣?(《大雅·瞻卬》)

[8]

(18)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卫风·氓》)

先看(15)。这是一个完整的语篇,共三章。注意作者在安排每一章第二句和第一、三句时的动机。这里,把“麟”作为源域范畴,其目的是赞美“公子”、“公姓”和“公族”的子孙(“趾”“定”和“角”)之贤德品性。直言之,作者将目标域放在同一源域两端,并非随意堆砌,而是要说明相关目标范畴所指的主体,具有麒麟那样的仁厚品德。也就是说,麒麟是被当作“仁兽”看待的,而各位子孙具有“振振”(仁厚、诚心)品格,于是“麟”这一范畴中所包含的“仁”的特征,就和各主体之“振振”特征,通过认知主观性(Subjectivity )获得了关联[11](P293)(对比[10])。

例(16)前二句和后二句是通过“亦”和“斯”这两个语篇标记成分(Discourse marker )发生衔接关系的,也由此确立了“鹭”和“客”之间的隐喻映射,即我的客人有那白鹭一般的美貌。(17)用“觱沸槛泉”之“深”,来说明“心忧”日久;这正是认知隐喻理论说的、用空间关系表时间关系的典型实例。(18)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先说“鸠”不要吃“桑葚”,进而告诫姑娘(“女”)不要迷恋(“耽”)男子(“士”)(注意第二句“食”有男女合欢意;见前文)。

莱可夫的理论在这里不再适用;而葛兰迪⑤(另见[11](P304-310))的基本隐喻理论(Primary Metaphor )具有更强的解释力:隐喻中涉及的源域和目标域都是基本的,都是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的心理体验范畴,连接两者的是主观度(degree of subjectivity);而莱可夫等人有关目标域(本体)抽象、源域(喻体)具体这样的观点,在这里就行不通了(见前文)。

按照唐莫尧的思路,任何一个“兴”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都存在上述隐喻性关联,否则就失去了“兴”的存在价值。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关例子。

(19)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召南·草虫》)

例(19)的前两句“兴”表面看来和随后五句没有任何直接联系,但草虫不住鸣叫与当事人的心境有关:“未见君子”之时,草虫鸣叫会使她烦躁不安,故而“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之后,草虫的鸣叫就是一种与心境相应的奏鸣曲,“我心则降”。因此,写草虫鸣叫,就有比喻心情的作用。在这里,源域和目标域之间不便通过明喻的方式发生直接和明确的映射关系;而通过并置的组织方式来传递作者的隐喻动机,符合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直接诉诸感性意象可以大大提高文本的美学价值。再看下面一例。

(20)相鼠有皮,人而无仪!(《墉风·相鼠》)

这两句之间所关涉的是一种对反关系。“特征相似”原则不再适用;这里采用的是“特征对反”原则。这种对照性比喻,与前面提到的相似性比喻一样,也应归入葛兰迪所说的基本隐喻的范围。它更能表明从一致式到隐喻式的直接生成关系。缺乏相似性,就无法使用“如”等明喻标志成分。试比较(19-20)和束定芳[5](P15)引过的一个例子:

(21)君子之德,风也。(《孟子·滕文公上》)

这不是“兴”,但“君子之德”与“风”的并置能表明作者的某种意图。虽然我们无从直接看出两者所具备的相似之处,但在更为抽象的层面上,“君子之德”的仁厚宽容与“风”的柔和舒朗特征之间,可以产生映射关系。

总之,我们可以基本肯定的是,各例中相对复杂的认知映射过程,显然不可能通过明喻的方式来实现;前范畴化的感知体验,将主体大脑中激活的两类范畴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前后并置的语篇组织方式,间接体现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相似甚至对反的关系,从而激发联想。上述两类实例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隐喻的产生可以直接从一致式发展而来,无须经过明喻这一中间环节。 ⑤ Grady, J. Foundations of Meaning: Primary Metaphors and Primary Scen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Calif ornia, Berkeley (available f rom UMI Dissertation Services:www.il.proquest.com/umi/dissertations).

现在我们需要对上面两个小节总结一下。有的隐喻直接来源于相应的一致式,而有的则需经过明喻的中间环节。但从整体上看,前一种情况应当占绝大多数,而后一种情况毕竟是少数。例如,《诗经》中有明喻出现的语篇总起来看并不多,但隐喻随处可见。

四、明喻和隐喻在修辞功能上的同与异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明喻和隐喻在修辞功能上是否存在差别。其实,这一点早有定论:回答是肯定的。但我们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单纯。首先,一些明喻和隐喻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特别是主语位置上出现目标域、谓语位置上引入源域的时候,很多隐喻和明喻之间就只是一个有无标记成分的问题。例如,

(22)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携无曰益,牖民孔易。民之多辟,

无自立辟。§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无俾城坏,无独斯畏。(《大雅·板》)

首章第一句在谓语位置上一连出现了三组六个源域性范畴,都是明喻;随后一章则连续出现了六个隐喻,但如果我们把这六个“维”字换成“如”,两种表达式所涉及的比喻关系并不会有本质差别。在类似情况下,明喻和隐喻可以互换使用。

其次,当语体或其它因素要求表述中出现明确的比喻特征时,明喻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前面在对(2

(23)a. (《墉风·君子偕老》)

b.

《邶风·谷风》)

c.

《卫

风·淇奥》)

(《小雅·巧言》)

e. 如飞如翰。

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

《大雅·常

武》)[“啴啴”:“众盛貌”,即“盛大士气昂扬”]

f. (《周颂·良耜》)

其中加框的就是特征成分;即便(23c )不用形容词,但“君”字本身带有明确的褒嘉性。这些特征是比喻产生的基础,此时的明喻能清楚揭示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既不用占去太多的加工时间,又能将诸多意象整合在一起

[12]。这样,比喻的明确性就得到凸显。

不过,当上下文中缺乏上述明确的映射特征,如果此时谓语位置上的源域范畴又是事件(动词)或事物(名词),那么“如”字就使主体在“近似于”的清醒意识下,促发间接的、带有理性特点的联想;前面

风也”所促发的则是直接的感性联想。

(24)a. (《小雅·小旻》)

b. 《小雅·节南山》)

c.

d.

(《大雅·荡》)

e. (

其中,例(24b )中两个动词“惔”和“酲”分别是火焚和因喝酒而病的意思。如果我们去掉其中的“如”字,就不仅仅是节奏上的问题,意思也不那么明确。(24d )四个带框的

名词成分其实就是两两组合后的“蜩螗”和“沸羹”,即蝉和沸水,(24e )“达”,意为“羊子”、“小羊”,它们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对比以下两组采自《小雅·斯干》中的明喻实例。

(25)a.

b.

前一组的源域是名词词组,如果取消“如”字,就是隐喻;而后一组“如”字后的源域,

则带事件动词:“屋宇像人样端正站立,屋角像剪飞那样笔直,屋檐像鸟儿张开翅膀,画栋像五色野鸡飞翔”(431页)。取消“如”字,就容易发生误会,或者给理解带来困难。

第三,前面涉及的那些直接从一致式“释解”(construe )而来的隐喻实例,尤其是由“兴”引发的隐喻表达式,如果转而求助于明喻,会显得十分臃肿,从而丧失行文美感。而即便是以述谓方式组合而成的典型隐喻亦如此。例如,

(26)a.

(《小雅·祈父》)

b.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钧,四方是维。(《小雅·节南山》)

假若在(26a )“祈父”后加一“如”字,就显得多余。当然,也许在作者创作此歌时早已出现这一比喻了,或者在人们口头中有带“如”字的用法;但从歌的角度看,没有“如”字就利落一些。(26b )则更进一步:在“尹氏大师”之后没有任何必要添加“如”字。

前面提到的由“兴”的方式组织的反喻,则完全无法添加“如”字。再看一例:

(27)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秦风·晨风》)

植物茂盛通常和良好心境相连;但在这里,写景不是为了状情,而是反衬主体的低落情

(28)a. 《小雅·节南山》)

b. (《大雅·文王》)

c.

不可转也。

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邶风·柏舟》)

例(28a )的“监”是早些时候的用字,后为“鉴”,即“看”;这里直译也是“看”,但这个“看”相当于关心、想一想、关注之类的心理体验,因为对于一个国家,谁也无法真用眼睛看出个什么究竟来。所以作生理性的“看”解释和此处语境不符;这里“监”当为隐喻。(28b )中的“鉴”是典型隐喻。而(28c )中的“鉴”则反过来了,为非隐喻意义上的镜子,但编码者将“心”和“鉴”联系起来,这本身就意味着隐喻思维。后面的“我心匪石”、“我心匪席”同此。这类情形则完全无法添加“如”字。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有些明喻和隐喻是连成一体的,不便做出区分;另一些则各自带有不同的修辞效果:要么是节奏上的,要么是语体上的,或者是表述简明性等美学方面的。后一种情况下,明喻或隐喻的使用有讲究,不再可有可无;但还有些则只能是隐喻,不便甚至无法以明喻方式出现。

五、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诗经》中有关比喻的使用情况,我们基本上解答了明喻和隐喻生成的先后顺序问题:有些隐喻是经由明喻发展来的,或者说相关语境提供的语篇发展和组织方式,使我们能够做出上述推论;还有些隐喻则是直接从一致式来的。前一种情况相对说来数量要少得多,而后一种情况则占绝大多数。这说明人类的思维在相当程度上的确是隐喻性的,尤其是在早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不断借用基本范畴,衍生出大量的隐喻性词义;这一过程永远也不会终结,因为新的生活空间和新的认知领域不断扩大,而旧词新义是最为经济的范畴增生途径。自古以来,这两种比喻性的修辞手段始终在发挥着增加词义的积极作用。同时,遵循莱可夫的看法,虽然明喻和隐喻产生的认知映射机制相似,即都是从源域向目标域方向的映射加工产生的,但我们认为,两种修辞手法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功能上的差别,有的情况下则只能用隐喻;两者在另一些用法上则没有本质不同,从而连成一体。

本文探讨的议题具有普通语言学意义。它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接下来我们在解释(1)所涉及的语言现象时应该如何着手下一步的工作,在解释上是否需要继续做、要走但又该走多远才合适等等。当然,像《诗经》这样的文献,相对于现代汉语来说虽然已经很古老了,但毕竟是相当成熟的汉语,它无法确切反映明喻和隐喻在最初的先后顺序,由此得

出的结论就不可能完全可靠。但这种尝试的学术价值仍然是明显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有关空白,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有关隐喻现象,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提供了事实依据。

为了获得更直接的证据,我们到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做了有关儿童在比喻认知发展方面的访谈实验,我们同时在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的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做了有关成语比喻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的实验,以便说明相关隐喻是后天习得的,进而影响到思维过程,并非直接体验所得。实验的有关结果比较理想地说明了本文的基本假设。但上述两部分实验涉及的内容较多,拟做专门报道。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3rd ed.) [M]. London: Arnold,

2004[1985/1994].

[2] Goldberg, A.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3] L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J]. In A. Ort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h

(2nd ed.) [C]. Cambridge: CUP, 1993:202-251.

[4] Casnig, J.D. Difference between a metaphor and a simile [P]. http://knowgramming.com/

metaphors/metaphor_and_simile_difference.htm. 2006.

[5]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 张涤华等主编.汉语语法修辞词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

[7] Langacker, R.W. Concept, Image, and Symbol: 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 [M]. Berlin: Mouton, 1990.

[8] Johnson, M. The Bodies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9] 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10] Lakoff, G. and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1980].

[11] Evans V. and M. Gree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

[12] Fauconnier, G. and M. Turner. The Way We Think [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2.

Simile and Metaphor — Sequential or Parallel in Production?

A cognitive approach in terms of the metaphorical instances in the Book of Song

PENG Xuan-wei

(Centre f or Functional Linguistics,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BNU,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 Which appeared first in human cognition evolution, Simile or Metaphor? The present author takes as the data the metaphorical instances used in the Book of Song and studies them in terms of the Metaphorical Mapping Theor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the analyses reveal that some metaphors came from their corresponding similes, but most of others from their congruent modes directly. From the rhetorical perspectiv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ome metaphors and similes is only a matter of discourse marker ‘like ’ or ‘as ’; but it is not appropriate or even impossible for most of other metaphors be transformed into similes. This study further proves the metaphorical characteristic of human thinking, and it also provides basis for furthering other related studies.

Key words: simile; metaphor; cognitive mapping; [(a)→(b)→(c)] pattern; [(a)→(b)] pattern

从《诗经》看明喻和隐喻产生的先后顺序

彭宣维

(北京师范大学 功能语言学研究中心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比喻中的明喻和隐喻两种修辞方式,在人类的认知历程上,其产生究竟孰先孰后?作者对《诗经》的研究发现,其中部分隐喻可能是经由明喻发展来的,但绝大部分隐喻可能直接来源于它们的一致式(非隐喻);在修辞上,有些隐喻和明喻是连成一体的,分别仅仅是“如”字的有无,但大量其他隐喻则不宜、甚至无法用明喻的方式加以置换。本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人类思维的隐喻特点,也表明人类的隐喻思维过程,在一些情况下得借助明确的类比意识,但很多时候则是隐性的、潜意识的,从而填补了学术界遗留下来的有关空白;本文的结论还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相关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

[关键词]明喻;隐喻;认知映射;[(a)→(b)→(c)]模式;[(a)→(b)]模式

[中图分类号]H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出发,以《诗经》中出现的比喻现象为依据,考察明喻和隐喻这两种修辞方式在认知加工上产生的先后顺序。进入正题前有三点交代,一是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二是区分明喻和隐喻的必要性,三是本文的基本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首先是研究背景。看下面三个小句。

(1)a. 小姑娘真好看!(一致式)

b. 小姑娘像朵花儿!(显性比喻,明喻)

c. 小姑娘是朵花儿!(隐性比喻,隐喻)

这三个小句所代表的语法关系,可用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理论做出合理描写。系统功

[1]能语法(如)把(1a )叫做一致式(Congruent ),(1b-c )为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 ):

通过语法手段的编码而产生的比喻现象。(1a )在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中属于关系句的包孕类(Intensive ),“小姑娘”为载体(Carrier )参与者,“好看”是品质属性(Attribute of quality )参与者;(1c )也是包孕类,但属性不再是品质,而是事物(Thing );(1b )为关系过程中的环境类(Circumstantial ),“像朵花儿”为方式环境(Manner )中的品质,在这里同时作属性,称为环境属性参与者。

但从认知语言学的构式语法(如)的角度看,(1b )所承接的语法结构式(Grammatical construction )是①,可以“小姑娘像她妈妈”这样的一致式为代表;(1c )则是从承接来的,如“小姑娘是个美人”这样的一致式所在的结构式。依据这一思路,(1b )和(1c )是在相应结构式和的基础上,从(1a )次第生成的呢、还是分别从(1a )独立生成的呢? 这个问题系统功能语法不关心,因为后者的主要任务是描写;构式语法没有给予解答。 [收稿日期]2007-01-22

[作者简介]彭宣维(1963-),男,四川通江人,北京师范大学功能语言学研究中心、外文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认知加工层次中的英语隐喻系统研究”(05JA740004);“教育部新世纪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NCET-05-152)。本文内容在“首届国际认知语义学大会”上宣读(2006年12月16-17日,长沙)。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宁教授在拙文写作过程中给予了诸多指点和帮助;匿名审稿专家及编辑部同仁对拙稿提出了修改意见。作者谨此一并致谢!

① 这里的构式表述,沿用的是构式语法的常规描述方法,但其中的范畴称谓则是系统功能语法的,因为两种语法体系使用的术语中有些是相同的,但内涵各异。本文作者是为了从认知的角度发展系统功能语言学,故借构式语法的方法而使用系统功能语法的有关术语和概念。 [1]

其次,鉴于(1b )和(1c )就是传统修辞学说的明喻(Simile )和隐喻(Metaphor ),所以我们仍然保留和使用这两个术语;但在这里,两者的分别仍然是有无“如”等标志成分。认知语言学家莱可夫[3]不区分明喻和隐喻,是因为有关现象均涉及相似的认知加工机制,即从源域(Source Domain)向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单向映射(mapping )过程。但也有学者解释二者的区别。如喀斯尼格[4]以英语中有无like 或as 等标志成分为依据、用数学方式阐述为:明喻只是“近似于”,隐喻则是“等于”;需进一步解释时可能用明喻,陈述实例性意义则很可能用隐喻;明喻总是诗性的,隐喻则带有事实特点,这也是为什么隐喻一旦在语言中出现就很容易被看作“死隐喻”,但人们从不说“死明喻”(也见束定芳[5](P54))。

把上述两种观点结合起来看,我们认为两者并不矛盾:我们认可莱可夫的观点——两者具有相似的认知加工机制;区别在于语言编码过程所涉及的不同体现和组织方式,这就是“该说什么”和“怎么说”的修辞问题,涉及当代独立发展的语用学,特别是其中的语用原则和策略;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两者在认知加工的内容和范围方面存在差异。此外,认知语言学所说的隐喻是作为一个上位概念使用的,它同时包含上面说的明喻和隐喻两个下位范畴所关涉的内容。本文出于简洁上的考虑,将沿用“比喻”这个术语兼指明喻和隐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通常用的“比喻”和认知语言学用的Metaphor 相当。但是,和明喻相对的隐喻,在本文中包括我国传统修辞学中暗喻和借喻涉及的范围(可见张涤华等[6](P1, 229))。

这里说的认知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家Lakoff and Johnson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肇始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理论。其基本观点是,隐喻(即国内常说的比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更主要的是一个认知过程,即将源域中的有关具体特征映射到抽象的目标域上;目标范畴就是这样生成的。这一从具体到抽象的加工过程,涉及大脑中的意象图式;其潜在的哲学前提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知识系统来源于神经认知的感知体验(Johnson, The Bodies in the Mind ),而不是先前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乔姆斯基从笛卡尔那里发展来的遗传先验(即普遍语法)。这就是体验主义哲学观(集中体现在Lakoff 和Johnson 合著的Philosophy in the Flesh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9)。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葛兰迪(J. Grady)发表了一系列论著批评莱可夫等人的隐喻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源域不一定具体,目标域不一定抽象;目标范畴并非总是后于源域出现:很多时候,有认知映射现象发生时,两类范畴均已存在。于是,葛兰迪提出两种隐喻:基本隐喻和复合隐喻,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生成的。基本隐喻涉及的源范畴和目标范畴同时并存,其间的区别与隐喻使用者的主观度有关,即说话人对感知觉的主观回应,并对判断、评估、评价和推理加以表征;两种范畴都可能是基本的和直接的经验;它们是靠经验对应关系联系起来的,而经验对应关系是从人类生理以及共存环境中产生的。但由于两种认知隐喻理论各有所长,我们将随文指出莱可夫隐喻理论的适用范围。

第三就是本文的基本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于前面提出的问题,这里有三种互不兼容的假设:

第一,所有的隐喻都是经由明喻发展来的,[(a)→(b)→(c)];

第二,所有的明喻和隐喻都是从一致式分别直接发展来的,[(a)→(b)] vs.[(a)→(c)]; 第三,有些隐喻是经由明喻发展来的,其他一些隐喻则是从一致式直接发展来的[(a)→(c)]vs. [(a)→(b)→(c)]。

在这三种假设中,哪一种或者哪些情况有事实依据呢?通过对《诗经》的反复研读②,② 在研读语料的过程中,我们综合参考了以下版本的文献:唐莫尧译注《诗经新注全译》(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聂石樵主编《诗经新注》(济南:齐鲁出版社,2006年)、段注本许慎《说文解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和王力等编写的《王力古汉语字典》(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等。出于行文连贯上的考虑,或因综合多家版本的结果,个别引译文涉及一到数个字时则只加引号,不详注出处。需要说明的是,我们选择《诗经》作语料还颇费了一番周折。作者最初面对上述问题时便想到了有价值的早期英语文献。但古英语文献最早只能回溯到公元后五世纪,而其中并存的明喻和隐喻用法不能为有关问题提供任何有价值的证据,于是我们把目标转向了甲骨文;但现今出土的甲骨文大都是有关祭祀或占卜等方面的记载,比喻用法少,也缺

我们发现上述第一、二点没有事实依据,第三点涉及的有关情况是可以推定的。

二、“先明喻、后隐喻”的可能性:[(a)→(b)→(c)]

(2)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卫风·硕人》)

注意加框的部分(下文涉及比喻性成分,如果必要,一律加框):前四句都是典型明喻,由“如”标示;但第五句不再是同一明喻结构“首如螓,眉如蛾”(螓:蝉),而将源域加工为特征语(Epithet ),用来描绘目标域,即“硕人”之“首”与“眉”。究其原因,可能和节奏有关:按照前面的句式我们所恢复的两个“如”字结构“首如螓,眉如蛾”,均缺少一个音节。虽然“螓首”和“蛾眉”是一种隐喻表达式,但它们可能就是从相应的明喻式(“首如螓,眉如蛾”)进一步加工而来的,至少这里的语境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的解读方(3

“其人如玉”是明喻,但顺接该明喻的“毋金玉尔音”,重复了一个“玉”字,还添加了一个同样指贵重器物的“金”字;并将合起来的事物范畴“金玉”,通过认知勾勒(cognitive profile)加工③,变成事件范畴(Event )来使用[7]。同一现象还出现在《大雅·棫朴》的最后一章:“追琢其章,金玉其相”。我们可以据此推断,“毋金玉尔音”中的隐喻式,与人们赋予“金玉”范畴中的珍贵特征有关。再说,相关目标范畴“其人”和“(其) 音”(音讯)又在同一个大的认知语义域内,即为同一目标域内两个子范畴“其人”和“(其) 音”指派同一属性“(金) 玉”

,所以“玉”和“金玉”应当具有同等的修辞功能,至少从概念意义的角度看是这样,只是节奏有所变化。既然上文使用的是明喻,而紧随其后、由同一类范畴作源域的隐喻现象,就可以看作是在明喻基础上派生来的。

类似用法还有《小雅·皇皇者华》。该篇共五章,其中第二、

三章的第二句均用了“如”引申过程为:浇、灌→肥美→

茂盛;“若”指香草;唐莫尧把“六辔沃若”翻译为“六股缰绳光泽细腻”。“均”本为平均、均匀之义,这里作调和讲。可见,两处均为隐喻。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可能在做这首歌的当时就已经有了上述隐喻用法;但我们依据的只能是文本本身的发展思路;况且,文本前后的这种组织方式,能够揭示作者在创作时所关涉的明喻性的联想过程,表明作者经过了明喻的思维过程。

再看下面的例子(添加的“§”为一章开始的标记)。

(4

(《魏风·汾沮洳》)

其中有三句值得留意:“美无度”、“美如英”和“美如玉”。按段注《说文》,“度,法制也”:“从文。周制、寸尺咫寻常仞皆以人之体为法。寸法人手之寸口。咫法中妇人手长八寸。仞法伸臂一寻。皆从手取法”(116页)。这正是今天说的“计量长短的标准”,

④随后才是现今意义上的“法度、制度”,再后来才有“限度”义,即(4)中“度”的意义。

这显然是一个隐喻用法,从计量单位到限度,经过了两次隐喻。在这里的语境中,结合后文乏系统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把注意力放到《诗经》上:《诗经》文本比最早的而有价值的古英语文本要早1100-1700年,在《四书五经》中的出现时间也是较早的;此外,《诗经》是一部民歌总集,其语言使用更接近自然状态。

③ 事物和事件为语义范畴,释解(construe )它们的是相应名词和动词两个语法类别[12]。

④ 见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274页。

连续出现的“美如英”和“美如玉”,无论从句式还是意义看,我们都有理由做如下推定:前面的“美无度”这一隐喻式仍然是出于意义表达和节奏需要才出现的,它可以明喻形式出现。因此,其产生过程很可能经过了明喻这一中间环节。只是这种情况和前面的有关用法在语篇组织的顺序上刚好相反。

第二类可资说明的例子是,同一字词可同时以明喻和隐喻方式出现;这既可出现在同一

(5)a. (《卫风·伯兮》)

b. (《桧风·羔裘》)

c. (《曹风·下泉》)

“膏”,《说文》解为“肥”,即“肥肉”。在(5a )中指化妆用的“油脂”;在(5b )中为明喻的源域,仍和“油脂”有关,但映射过程使它带上了“油滑”特征;在(5c )中则

是隐喻的源域,为“滋润”之意。又如,

(6)a. (《魏风·伐檀》)

b.

c. (《齐风·猗嗟》)

d. 《墉风·君子偕老》

段注《说文》认为,“清”,“从水”,本指“水清澈”:“清,朗也。澄水之貌。朗者、明也。澄而后明。故云澄水之貌。引申之、凡洁曰清。凡人洁之亦曰清。”(550页)(6a )和(6b )中之“清”即是。(6c )中“清扬”为明喻的源域,说美人眼睛好看,如同清澈之水,现今说“水汪汪”;只是在同一篇内先出现隐喻后出现明喻,这一顺序类似于(4

)中“美无度”与“美如英”及“美如玉”的组织顺序。而在(6d )中,“清扬”直接做谓语,为典型隐喻句式,可还原为系统功能语法及物性中的关系句式:“子目清扬”(包孕类),或“子有清扬之目”(领属类)(见本文第一小节)。

以下实例可作为弱证据使用,多一种参考。

(7)(《小

雅·天保》)

(8

(《小雅·无羊》)

(9(《鲁颂·閟宫》)

例(7)中“骞”和“崩”是针对“南山”的,仅就“南山之寿,不骞不崩”看,二者是一致式。但在(8)中,它们修饰的是“羊”;按唐莫尧,二者在这里指“羊不损失不溃散”(438页)。在(9)中,“骞”为“亏”取代,但意思相当,两字均涉及“鲁邦”。因此我们可以说,“羊之崩”和“国之崩”这一隐喻就是从“山之崩”的一致式发展来的。但需要留意的是,在(7)的语境下,“骞”和“崩”是与上天永远降福给贵族这一祝颂有关的,因此,“不骞不崩”虽直指“南山之寿”,但已在一定程度上延及前文提到的神降福禄无尽(“多福”)这一目标域上。类似语境下反复使用而积累起来的有关语义特征,就为(8)和(9)、尤其是(9)一类的语境中再次使用时,储备了系统条件,可供以后参照选择。这就是(7-9)可作为弱证据使用的理由。我们说上述实例仅为“弱”证据,因为它们出现的语境不同,据此做出的推断欠充分。

总之,以上两种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有些隐喻可能是在明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而来的。至于哪些隐喻是经由明喻发展来的,眼下尚不清楚,许多情况也无从考察。

三、从一致式直接走向隐喻式的可能性:[(a) (c)]

有些隐喻可能直接来源于一致式,和明喻没有关系。这一点也可从两个方面的用例加以推定。第一类用例是词义通过认知映射的方式而获得的自然延伸。例如,

(10)a.

(《邶风·简兮》)

b.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

(《秦风·蒹葭》)

段注《说文》的解释是,“中,内也”,“从口,上下通也”,“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内也”(20页)。据此,(10a-b )的“中”分别取“太阳当空”与“水面中部”之义,参照点是主体及其所在位置,而不再是“口”。相似之处在于,(一)以参照点为基准、通过正视确定的位置,(二)在„„之内:本义是在某物之内,隐喻义则是把主体为出发点、太阳所在天空的位置(10a )、以及一定的水域范围(10b ),作为一种内部关系看待。因此,表物理关系的“中央”和“中间”都带映射性隐喻义;再后来出现的“中层”、“中档”、“中等”、“中级”、“中介”、“中立”、“中秋”、“中途”、“中原”和“党中央”等,更进了一步。“中”的上述隐喻过程,似乎并不涉及明喻阶段,而是直接从一致性意义到隐

(11)a. (《邶风·终风》)

b. (《魏风·硕鼠》)

c. (《小雅·小明》)

(12)a. (《魏风·硕鼠》)

b. (《郑风·狡童》)

c. (《陈风·株林》)

(13)(

b. (《王风·采葛》

(14)a. – (《齐风·鸡鸣》)

b. (《小雅·信南山》)

c. (《大雅·皇矣》

例(11a )中的“顾”是其本义,即“看”的字面义,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是一个行为类事件;在(11b )中为“眷顾”和“关心”之意,属于心理情感类事件;在(11c )中为“怀念”、“萦怀”义,系心理欲望类事件。后两个语义域都是隐喻性的,是从行为性的“看”这一源范畴映射而来的。同样,(12a )中的“食”就是我们现今意义上的“吃”,但(12b-c )中的“食”,为男女合欢之意,均与通过一定生理行为获得的愉悦体验有关;不过,即便从(12a )到(12b-c )发生了映射性的意义转移(Transference ),但仍然在物质经验范围之内。例(13a )中“日”指“太阳”,而(13b )中的“日”为时间计量单位,指太阳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周期,既可指一个狭义时段,即太阳在人们的视野之内的部分——白天,也可指从太阳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开始,到下一次太阳出现为止的时段,包括黑夜部分。由“太阳”这一事物转向由太阳运行(实为地球自转)周期确定的时段,仍然属于隐喻的范围,因为太阳和时段属于两个不同的认知域。(14a )“明”是“光明”和“光亮”的意思,(14b )“明”指“干净”,而(14c )“明”则为“显明”:大家认可并传诵。后二者为隐喻。

综观上引诸例可知,相关词的隐喻产生过程,都是在本义的基础上,经由大脑的前范畴化(pre-categoricalization )阶段加工而来的。这一过程不需要、也没有经过明喻的中间环节,它们的产生过程涉及主体的感知觉,许多时候都是潜意识的(另见)。而莱可夫等

[3][9][10]人的隐喻观——抽象概念是从具体范畴映射产生的,在这里仍然适用。

第二类用例则是经由《诗经》中广泛使用的“兴”的手法体现的。例如,

(15)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

振公族,于嗟麟兮。(《周南·麟之趾》)

(16)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我客戾止,亦有斯容。(《周颂·振鹭》)

(17)觱沸槛泉,维其深矣。心之忧矣,宁自今矣?(《大雅·瞻卬》)

[8]

(18)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卫风·氓》)

先看(15)。这是一个完整的语篇,共三章。注意作者在安排每一章第二句和第一、三句时的动机。这里,把“麟”作为源域范畴,其目的是赞美“公子”、“公姓”和“公族”的子孙(“趾”“定”和“角”)之贤德品性。直言之,作者将目标域放在同一源域两端,并非随意堆砌,而是要说明相关目标范畴所指的主体,具有麒麟那样的仁厚品德。也就是说,麒麟是被当作“仁兽”看待的,而各位子孙具有“振振”(仁厚、诚心)品格,于是“麟”这一范畴中所包含的“仁”的特征,就和各主体之“振振”特征,通过认知主观性(Subjectivity )获得了关联[11](P293)(对比[10])。

例(16)前二句和后二句是通过“亦”和“斯”这两个语篇标记成分(Discourse marker )发生衔接关系的,也由此确立了“鹭”和“客”之间的隐喻映射,即我的客人有那白鹭一般的美貌。(17)用“觱沸槛泉”之“深”,来说明“心忧”日久;这正是认知隐喻理论说的、用空间关系表时间关系的典型实例。(18)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先说“鸠”不要吃“桑葚”,进而告诫姑娘(“女”)不要迷恋(“耽”)男子(“士”)(注意第二句“食”有男女合欢意;见前文)。

莱可夫的理论在这里不再适用;而葛兰迪⑤(另见[11](P304-310))的基本隐喻理论(Primary Metaphor )具有更强的解释力:隐喻中涉及的源域和目标域都是基本的,都是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的心理体验范畴,连接两者的是主观度(degree of subjectivity);而莱可夫等人有关目标域(本体)抽象、源域(喻体)具体这样的观点,在这里就行不通了(见前文)。

按照唐莫尧的思路,任何一个“兴”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都存在上述隐喻性关联,否则就失去了“兴”的存在价值。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关例子。

(19)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召南·草虫》)

例(19)的前两句“兴”表面看来和随后五句没有任何直接联系,但草虫不住鸣叫与当事人的心境有关:“未见君子”之时,草虫鸣叫会使她烦躁不安,故而“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之后,草虫的鸣叫就是一种与心境相应的奏鸣曲,“我心则降”。因此,写草虫鸣叫,就有比喻心情的作用。在这里,源域和目标域之间不便通过明喻的方式发生直接和明确的映射关系;而通过并置的组织方式来传递作者的隐喻动机,符合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直接诉诸感性意象可以大大提高文本的美学价值。再看下面一例。

(20)相鼠有皮,人而无仪!(《墉风·相鼠》)

这两句之间所关涉的是一种对反关系。“特征相似”原则不再适用;这里采用的是“特征对反”原则。这种对照性比喻,与前面提到的相似性比喻一样,也应归入葛兰迪所说的基本隐喻的范围。它更能表明从一致式到隐喻式的直接生成关系。缺乏相似性,就无法使用“如”等明喻标志成分。试比较(19-20)和束定芳[5](P15)引过的一个例子:

(21)君子之德,风也。(《孟子·滕文公上》)

这不是“兴”,但“君子之德”与“风”的并置能表明作者的某种意图。虽然我们无从直接看出两者所具备的相似之处,但在更为抽象的层面上,“君子之德”的仁厚宽容与“风”的柔和舒朗特征之间,可以产生映射关系。

总之,我们可以基本肯定的是,各例中相对复杂的认知映射过程,显然不可能通过明喻的方式来实现;前范畴化的感知体验,将主体大脑中激活的两类范畴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前后并置的语篇组织方式,间接体现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相似甚至对反的关系,从而激发联想。上述两类实例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隐喻的产生可以直接从一致式发展而来,无须经过明喻这一中间环节。 ⑤ Grady, J. Foundations of Meaning: Primary Metaphors and Primary Scen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Calif ornia, Berkeley (available f rom UMI Dissertation Services:www.il.proquest.com/umi/dissertations).

现在我们需要对上面两个小节总结一下。有的隐喻直接来源于相应的一致式,而有的则需经过明喻的中间环节。但从整体上看,前一种情况应当占绝大多数,而后一种情况毕竟是少数。例如,《诗经》中有明喻出现的语篇总起来看并不多,但隐喻随处可见。

四、明喻和隐喻在修辞功能上的同与异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明喻和隐喻在修辞功能上是否存在差别。其实,这一点早有定论:回答是肯定的。但我们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单纯。首先,一些明喻和隐喻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特别是主语位置上出现目标域、谓语位置上引入源域的时候,很多隐喻和明喻之间就只是一个有无标记成分的问题。例如,

(22)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携无曰益,牖民孔易。民之多辟,

无自立辟。§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无俾城坏,无独斯畏。(《大雅·板》)

首章第一句在谓语位置上一连出现了三组六个源域性范畴,都是明喻;随后一章则连续出现了六个隐喻,但如果我们把这六个“维”字换成“如”,两种表达式所涉及的比喻关系并不会有本质差别。在类似情况下,明喻和隐喻可以互换使用。

其次,当语体或其它因素要求表述中出现明确的比喻特征时,明喻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前面在对(2

(23)a. (《墉风·君子偕老》)

b.

《邶风·谷风》)

c.

《卫

风·淇奥》)

(《小雅·巧言》)

e. 如飞如翰。

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

《大雅·常

武》)[“啴啴”:“众盛貌”,即“盛大士气昂扬”]

f. (《周颂·良耜》)

其中加框的就是特征成分;即便(23c )不用形容词,但“君”字本身带有明确的褒嘉性。这些特征是比喻产生的基础,此时的明喻能清楚揭示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既不用占去太多的加工时间,又能将诸多意象整合在一起

[12]。这样,比喻的明确性就得到凸显。

不过,当上下文中缺乏上述明确的映射特征,如果此时谓语位置上的源域范畴又是事件(动词)或事物(名词),那么“如”字就使主体在“近似于”的清醒意识下,促发间接的、带有理性特点的联想;前面

风也”所促发的则是直接的感性联想。

(24)a. (《小雅·小旻》)

b. 《小雅·节南山》)

c.

d.

(《大雅·荡》)

e. (

其中,例(24b )中两个动词“惔”和“酲”分别是火焚和因喝酒而病的意思。如果我们去掉其中的“如”字,就不仅仅是节奏上的问题,意思也不那么明确。(24d )四个带框的

名词成分其实就是两两组合后的“蜩螗”和“沸羹”,即蝉和沸水,(24e )“达”,意为“羊子”、“小羊”,它们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对比以下两组采自《小雅·斯干》中的明喻实例。

(25)a.

b.

前一组的源域是名词词组,如果取消“如”字,就是隐喻;而后一组“如”字后的源域,

则带事件动词:“屋宇像人样端正站立,屋角像剪飞那样笔直,屋檐像鸟儿张开翅膀,画栋像五色野鸡飞翔”(431页)。取消“如”字,就容易发生误会,或者给理解带来困难。

第三,前面涉及的那些直接从一致式“释解”(construe )而来的隐喻实例,尤其是由“兴”引发的隐喻表达式,如果转而求助于明喻,会显得十分臃肿,从而丧失行文美感。而即便是以述谓方式组合而成的典型隐喻亦如此。例如,

(26)a.

(《小雅·祈父》)

b.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钧,四方是维。(《小雅·节南山》)

假若在(26a )“祈父”后加一“如”字,就显得多余。当然,也许在作者创作此歌时早已出现这一比喻了,或者在人们口头中有带“如”字的用法;但从歌的角度看,没有“如”字就利落一些。(26b )则更进一步:在“尹氏大师”之后没有任何必要添加“如”字。

前面提到的由“兴”的方式组织的反喻,则完全无法添加“如”字。再看一例:

(27)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秦风·晨风》)

植物茂盛通常和良好心境相连;但在这里,写景不是为了状情,而是反衬主体的低落情

(28)a. 《小雅·节南山》)

b. (《大雅·文王》)

c.

不可转也。

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邶风·柏舟》)

例(28a )的“监”是早些时候的用字,后为“鉴”,即“看”;这里直译也是“看”,但这个“看”相当于关心、想一想、关注之类的心理体验,因为对于一个国家,谁也无法真用眼睛看出个什么究竟来。所以作生理性的“看”解释和此处语境不符;这里“监”当为隐喻。(28b )中的“鉴”是典型隐喻。而(28c )中的“鉴”则反过来了,为非隐喻意义上的镜子,但编码者将“心”和“鉴”联系起来,这本身就意味着隐喻思维。后面的“我心匪石”、“我心匪席”同此。这类情形则完全无法添加“如”字。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有些明喻和隐喻是连成一体的,不便做出区分;另一些则各自带有不同的修辞效果:要么是节奏上的,要么是语体上的,或者是表述简明性等美学方面的。后一种情况下,明喻或隐喻的使用有讲究,不再可有可无;但还有些则只能是隐喻,不便甚至无法以明喻方式出现。

五、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诗经》中有关比喻的使用情况,我们基本上解答了明喻和隐喻生成的先后顺序问题:有些隐喻是经由明喻发展来的,或者说相关语境提供的语篇发展和组织方式,使我们能够做出上述推论;还有些隐喻则是直接从一致式来的。前一种情况相对说来数量要少得多,而后一种情况则占绝大多数。这说明人类的思维在相当程度上的确是隐喻性的,尤其是在早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不断借用基本范畴,衍生出大量的隐喻性词义;这一过程永远也不会终结,因为新的生活空间和新的认知领域不断扩大,而旧词新义是最为经济的范畴增生途径。自古以来,这两种比喻性的修辞手段始终在发挥着增加词义的积极作用。同时,遵循莱可夫的看法,虽然明喻和隐喻产生的认知映射机制相似,即都是从源域向目标域方向的映射加工产生的,但我们认为,两种修辞手法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功能上的差别,有的情况下则只能用隐喻;两者在另一些用法上则没有本质不同,从而连成一体。

本文探讨的议题具有普通语言学意义。它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接下来我们在解释(1)所涉及的语言现象时应该如何着手下一步的工作,在解释上是否需要继续做、要走但又该走多远才合适等等。当然,像《诗经》这样的文献,相对于现代汉语来说虽然已经很古老了,但毕竟是相当成熟的汉语,它无法确切反映明喻和隐喻在最初的先后顺序,由此得

出的结论就不可能完全可靠。但这种尝试的学术价值仍然是明显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有关空白,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有关隐喻现象,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提供了事实依据。

为了获得更直接的证据,我们到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做了有关儿童在比喻认知发展方面的访谈实验,我们同时在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的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做了有关成语比喻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的实验,以便说明相关隐喻是后天习得的,进而影响到思维过程,并非直接体验所得。实验的有关结果比较理想地说明了本文的基本假设。但上述两部分实验涉及的内容较多,拟做专门报道。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3rd ed.) [M]. London: Arnold,

2004[1985/1994].

[2] Goldberg, A.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3] L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J]. In A. Ort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h

(2nd ed.) [C]. Cambridge: CUP, 1993:202-251.

[4] Casnig, J.D. Difference between a metaphor and a simile [P]. http://knowgramming.com/

metaphors/metaphor_and_simile_difference.htm. 2006.

[5]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 张涤华等主编.汉语语法修辞词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

[7] Langacker, R.W. Concept, Image, and Symbol: 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 [M]. Berlin: Mouton, 1990.

[8] Johnson, M. The Bodies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9] 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10] Lakoff, G. and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1980].

[11] Evans V. and M. Gree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

[12] Fauconnier, G. and M. Turner. The Way We Think [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2.

Simile and Metaphor — Sequential or Parallel in Production?

A cognitive approach in terms of the metaphorical instances in the Book of Song

PENG Xuan-wei

(Centre f or Functional Linguistics,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BNU,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 Which appeared first in human cognition evolution, Simile or Metaphor? The present author takes as the data the metaphorical instances used in the Book of Song and studies them in terms of the Metaphorical Mapping Theor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the analyses reveal that some metaphors came from their corresponding similes, but most of others from their congruent modes directly. From the rhetorical perspectiv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ome metaphors and similes is only a matter of discourse marker ‘like ’ or ‘as ’; but it is not appropriate or even impossible for most of other metaphors be transformed into similes. This study further proves the metaphorical characteristic of human thinking, and it also provides basis for furthering other related studies.

Key words: simile; metaphor; cognitive mapping; [(a)→(b)→(c)] pattern; [(a)→(b)] pattern


相关文章

  • 什么叫打比方的句子
  • 比喻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比喻句的含义 比喻句,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让读者更明白你要说的意思,把一个很平常的东西说得不一样一点,另类一点,就是把不是的东西比做是的。用另类而形象的句子来打一比方,这样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隐喻之分。 什么是比喻句?其实比喻句就是把本体 ...

  • 什么是打比方的句子
  • 含义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1、打比方的第一个关键是要抓住问题的核心。换句话说,原 ...

  • 乔布斯精彩演讲的八大要素
  • 有说服力的演讲底稿包含9个常见的要素.亲爱的读者,在你打开演示程序之前,不妨考虑将这些构成要素纳入演讲底稿中去,不管是将它们插入你的keynote软件,还是powerpoint软件,抑或其他任何设计软件都可以.这其中某些概念我们将在以后更详细地探讨,但现在,请暂时记住它们. 精悍的标题你想带给观众的 ...

  • 申论高分技巧
  • 一个好的标题,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会诱使阅卷老师看下去,特别突出的标题会令阅卷者拍案叫绝.好的标题,能引起评卷人员兴趣的,调动阅卷老师的神经,要让他耳目一新,并兴奋起来,这样他才能认真的看完你下面的内容.而且,由于阅卷老师对你的试卷第一印象已经很好,这样就算你下面的答案不是那么完美,他一般也会给高 ...

  • "排座"看你是否懂礼数"饭局面试"的现实隐喻
  • 新闻背景 "排座"看你是否懂礼数:"敬酒"考察你是否有社交能力--大学生求职面试竟然被安排到了饭桌上.近日,小林跟其他4位考生一起参加了温州永嘉某协会秘书岗位的面试,自认为表现不如别人的小林居然被录用了,原因就和一个饭局有关.这样的面试方式,遭到了不少大学毕业 ...

  • 初中现代诗歌赏析
  • 初中现代诗歌赏析 一、复习要点:1、把握现代诗歌朗读的节奏、语速、语调,注意语感。 2、感知现代诗歌写作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3、分析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4、分析作者的写思路、写作技巧及采用的手法(含修辞)。 二、常考题目型 1、正确把握现代诗歌朗读的节奏 2、欣赏作品有形象和表 ...

  • 乔家大院的导游词
  • 乔家大院依照传统的叫法,北面三个大院,从东往西依次叫老院、西北院、书房院。南面三个大院依次为东南院、西南院、新院。南北六个大院的称谓,表现了乔家大院中各个院落的建筑顺序。 清乾隆年间,现乔家大院坐落的地方,一部分正好是乔家堡村的大街与小巷交叉的十字口。乔全美和他的两个兄长分家后,买下了十字口东北角的 ...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座次是怎么安排的?
  • 谁该坐在人代会的主席台上?在全国人大制订的《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中只规定了人代会的主席团坐在主席台上,那么除了主席团外,还有哪些人坐在主席台上?主席团内部又该如何安排座次的呢? 在每次人代会召开以前,都要召开预备会议,在预备会议上坐在主席台上只能是人大常委会的主任、副主任。预备会议要通过主席团名单 ...

  • 乔家大院导游词
  • 乔家大院位于祁县乔家堡村正中。这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从高空俯视院落布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整个大院占地8724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分六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全是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上边有掩身女儿墙和了望探口,既安全牢固 ...

  • 学习英语心得体会文章:英语中背诵的方法
  • 很多同学说,英语学习是很难啃的骨头,而最难的关节是记忆单词,如何记忆英语单词?大家都会说,背.如何背?看着单词,花时间背.我发现,的确有很多同学是下定决心,不怕辛苦,背!可在许多情况下,效果不很明显,不久就忘,也不会实际运用. 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心血,英语学词更是如此.其实,英语学习本身是一个反复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