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时习之是贤人的学习

我将儒家的修行分为五个阶段:庶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五个阶段前后递进,都有关系。

学而时习之是贤人的学习态度,但是也是当今最缺乏的学习态度,古代说向圣贤看齐,这种学习态度大受推崇,今天也讲学而时习之,但似乎不是这样去做的。

我工作的地方有一位读者的编辑,算是以为学者级人物,他这些年所做的是阅读与写作的培养,而他频频举例的有一个小姑娘,一周要写好几篇论文,还要写好几篇读者专栏,还要读许多书,一直苦恼的是怎么提升阅读速度。

我起初听到的时候,甚觉励志,可是后来越想越后怕,越后怕越想,这成天都在阅读,写作,学习,留给思考的时间又是多少?

我去年读的书实在不能算是太多,一本《传习录》读了半本。然后是一本《大学》,再基本上没有看什么书,要说看,或者能算上一些闲书,好比网络小说等书,《大学》这本书我花了好长时间去咀嚼,去思考,后来我写成了三万多字的书稿,算是交代,这三万多字的书稿,从心学出发,对《大学》进行一个完全心学的解释,这是我一年多来思考的成果,这是我不苟同大家的思维。

古人说学而时习之,翻来覆去的看一本书,我们也许才能读出来不一样的东西,但是现在太追求快了,这绝不是什么好事,在这样快速之下,我们读不懂古人的经典,也许只能读懂今人的一些小文章而已,而能够作为自己经世致用之书,可能寥寥无几。

在宋代有一个宰相叫赵普,他这辈子很著名的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人看来似乎毫不可能,觉得这就是一个夸张的写法,但我不这么看,反复咀嚼《论语》,里面可以给你提供给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和手段,从一段话中去发义,可以得到的是无穷尽的意思。

那现在再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呢?我看是完全可以,为什么现在的人觉得不行呢?有几个愿意反复的去看一本书呢?喜欢读书的人已经不多,喜欢反复的去读一本书的人更少,《论语》这本书是千百年都适用的书,他的适用不是在这本书的表面意思,表面意思在秦朝的时候,在公元前221年的时候,就已经非常不适用了,但是为什么我们会用两千多年呢?

王阳明先生在《传习录》中说的很明白,每一世有每一世的圣人,这个圣人出来是做什么用的,发掘适合当代的经典,使得经典的内容可以与当世的态度符合。

经典所用的是他的发散义,而不是初始义,但是我们看不到发散义,为什么?我们急着追赶下一本书,哪来的时间,来研究经典的发散义呢?没有,我们缺少学而时习之的精神,当然不会有学而时习之方有可得的东西。

所以我们看《论语》、《大学》和《爵迹》、《小时代》的区别仅仅是,哦,《论语》好像是一本好书,比《小时代》好点儿。

中国古代的太多经典需要反复的去读,需要学而时习之,才可能有所得的东西,在这个当今吵吵嚷嚷着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的社会状态下,很有可能发生灯下黑的情况,连巨人究竟长什么样,巨人究竟有多高,巨人的高度在哪儿还不知道,却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的时候,会让我产生一种错觉,我们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很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脚板上,看见远处的参天古木,苍然老松,其实只是巨人的腿毛,如是这样,那我们也太尴尬了。

我将儒家的修行分为五个阶段:庶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五个阶段前后递进,都有关系。

学而时习之是贤人的学习态度,但是也是当今最缺乏的学习态度,古代说向圣贤看齐,这种学习态度大受推崇,今天也讲学而时习之,但似乎不是这样去做的。

我工作的地方有一位读者的编辑,算是以为学者级人物,他这些年所做的是阅读与写作的培养,而他频频举例的有一个小姑娘,一周要写好几篇论文,还要写好几篇读者专栏,还要读许多书,一直苦恼的是怎么提升阅读速度。

我起初听到的时候,甚觉励志,可是后来越想越后怕,越后怕越想,这成天都在阅读,写作,学习,留给思考的时间又是多少?

我去年读的书实在不能算是太多,一本《传习录》读了半本。然后是一本《大学》,再基本上没有看什么书,要说看,或者能算上一些闲书,好比网络小说等书,《大学》这本书我花了好长时间去咀嚼,去思考,后来我写成了三万多字的书稿,算是交代,这三万多字的书稿,从心学出发,对《大学》进行一个完全心学的解释,这是我一年多来思考的成果,这是我不苟同大家的思维。

古人说学而时习之,翻来覆去的看一本书,我们也许才能读出来不一样的东西,但是现在太追求快了,这绝不是什么好事,在这样快速之下,我们读不懂古人的经典,也许只能读懂今人的一些小文章而已,而能够作为自己经世致用之书,可能寥寥无几。

在宋代有一个宰相叫赵普,他这辈子很著名的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人看来似乎毫不可能,觉得这就是一个夸张的写法,但我不这么看,反复咀嚼《论语》,里面可以给你提供给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和手段,从一段话中去发义,可以得到的是无穷尽的意思。

那现在再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呢?我看是完全可以,为什么现在的人觉得不行呢?有几个愿意反复的去看一本书呢?喜欢读书的人已经不多,喜欢反复的去读一本书的人更少,《论语》这本书是千百年都适用的书,他的适用不是在这本书的表面意思,表面意思在秦朝的时候,在公元前221年的时候,就已经非常不适用了,但是为什么我们会用两千多年呢?

王阳明先生在《传习录》中说的很明白,每一世有每一世的圣人,这个圣人出来是做什么用的,发掘适合当代的经典,使得经典的内容可以与当世的态度符合。

经典所用的是他的发散义,而不是初始义,但是我们看不到发散义,为什么?我们急着追赶下一本书,哪来的时间,来研究经典的发散义呢?没有,我们缺少学而时习之的精神,当然不会有学而时习之方有可得的东西。

所以我们看《论语》、《大学》和《爵迹》、《小时代》的区别仅仅是,哦,《论语》好像是一本好书,比《小时代》好点儿。

中国古代的太多经典需要反复的去读,需要学而时习之,才可能有所得的东西,在这个当今吵吵嚷嚷着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的社会状态下,很有可能发生灯下黑的情况,连巨人究竟长什么样,巨人究竟有多高,巨人的高度在哪儿还不知道,却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的时候,会让我产生一种错觉,我们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很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脚板上,看见远处的参天古木,苍然老松,其实只是巨人的腿毛,如是这样,那我们也太尴尬了。


相关文章

  • 孔子语录节选论语
  • 1、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

  • 七年级孔子语录
  •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 ...

  • 孔子语录语文人教版
  • 1、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

  • 论语中孔子说的话
  •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 ...

  • 孔子语录全篇翻译
  • 子曰:“巧言令色〔巧言令色〕花言巧语,外表美好。令,好。,鲜矣仁〔鲜矣仁〕很少是有仁德的。鲜,少。!”(《论语?学而》) 子曰:“士志于道〔志于道〕有志于追求真理。,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未足与议也〕不值得和他交谈。。”(《论语?里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

  • 论语十则的格言警句
  • 都是格言和警句 语:三省吾身 解释:〖释义〗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成语:一日三省 解释:每天多次地自我反剩 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成语:温故知 ...

  • 论语心得体会200字
  •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也是全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孔子首创平民教育,继承、发展和传播了古代文化,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足见孔子对当时教育的贡献。孔子在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套极有价值的教学理论,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朴素 ...

  • 读于丹心得体会
  • 于丹的"<论语>心得"是本学期我校规定的必读书目之一,全文是用七大部分来解读<论语>的,分别是"天地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 "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 ...

  • 学习论语心得体会
  •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说:“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感到快乐吗?别人不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短短的几句话,包含了做人、做事、交友、处世的道理。 ...

  •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
  • 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这一名称,宋代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提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是,才有了"因材施教"的名称。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正确把握学生的特点。孔子十分留意观察、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个性、特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