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之山水田园诗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山水田园诗

【知识梳理】

一、概念: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水,有限的田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

第一个全力来描绘壮丽河山的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盛唐时山水田园式的创作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宋代有范成大等。

二、思想内容:

①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②借景遣怀的沉郁凄情。或借异乡山水,表达客居孤寂思绪,或借凄风苦雨,寄寓贬谪忧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③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④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⑤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揭露封建剥削。

三、艺术特色: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

盛唐山水田园诗总体特点:风格清新、韵致高远、神韵天成。有两类风格:一是“清”,以王孟为代表。孟浩然:清淡。王维:追求“神似”,追求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追求画意,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二是“雄”,以李杜为代表。李白的雄奇豪放与杜甫早年诗作的英气豪迈。表现在描写对象高大、流动、充满阳刚美的自然山水。

四、艺术手法:

(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描写方法:观察角度变化(高低远近上下)、五官感觉的调动、白描与工笔(简单描写与细致刻画)、虚实结合(眼前景与想象景)、动静等。

(3)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②乐景写哀或以哀写乐(反衬)。

五、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墟里、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六、意境特征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七、鉴赏角度:

1.把握意象的特征和寓意。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赏析示例】

东 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1) 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2) 体现的思想情趣: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

(3) 如何体现的: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潇潇,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参考答案】

(1)思路:①抓住前二句中的意象及其特点:晓、雨潇潇、叶飘②有条理的将这些意象串联起来③这些意象组合成什么样的意境。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凄凉伤感。

(2)思路:孤舟,即写舟,又代指人;即写景,又写情。照应题目上文,表达情感。答案:线索作用,孤舟连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于一身,作者融情于景,表达飘泊、思乡、孤寂之感。

【即时训练】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1)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①②)。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④)。

(2)结合全诗,分析本诗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借鉴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描述秋景的方法)

从点面结合、嗅觉视觉、动静结合的角度即可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词的上片写景。你认为这首词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⑴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先由远到近:远景(“林断”“山明”),描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竹隐墙”“乱蝉”“衰草”),描写翠竹遮隐着墙,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再由上而下的写景: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下写红蕖散发着幽微的清香。

⑵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词中写“林”“竹”“山”是静景,但用了动词和形容词“断”“明”“隐”,使这些静景顿时栩栩如生;写动景“乱蝉”“翻空白鸟”,形象活泼动静结合,生动地描写出一幅夏末秋初美丽的图景。

⑶写景有声、有色、有香,相映成趣。“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翻空白鸟”与“水红蕖”红白相映,色彩鲜明;“细细香”写出荷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

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4分)

答: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4分)

答: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4分)

【参考答案】该诗后四句情景交融(关系)。写出了绿竹青翠、红莲花谢,炊烟四起,人们采菱而归的清新之景(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闲适之情(情)。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山水田园诗

【知识梳理】

一、概念: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水,有限的田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

第一个全力来描绘壮丽河山的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盛唐时山水田园式的创作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宋代有范成大等。

二、思想内容:

①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②借景遣怀的沉郁凄情。或借异乡山水,表达客居孤寂思绪,或借凄风苦雨,寄寓贬谪忧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③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④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⑤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揭露封建剥削。

三、艺术特色: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

盛唐山水田园诗总体特点:风格清新、韵致高远、神韵天成。有两类风格:一是“清”,以王孟为代表。孟浩然:清淡。王维:追求“神似”,追求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追求画意,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二是“雄”,以李杜为代表。李白的雄奇豪放与杜甫早年诗作的英气豪迈。表现在描写对象高大、流动、充满阳刚美的自然山水。

四、艺术手法:

(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描写方法:观察角度变化(高低远近上下)、五官感觉的调动、白描与工笔(简单描写与细致刻画)、虚实结合(眼前景与想象景)、动静等。

(3)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②乐景写哀或以哀写乐(反衬)。

五、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墟里、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六、意境特征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七、鉴赏角度:

1.把握意象的特征和寓意。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赏析示例】

东 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1) 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2) 体现的思想情趣: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

(3) 如何体现的: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潇潇,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参考答案】

(1)思路:①抓住前二句中的意象及其特点:晓、雨潇潇、叶飘②有条理的将这些意象串联起来③这些意象组合成什么样的意境。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凄凉伤感。

(2)思路:孤舟,即写舟,又代指人;即写景,又写情。照应题目上文,表达情感。答案:线索作用,孤舟连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于一身,作者融情于景,表达飘泊、思乡、孤寂之感。

【即时训练】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1)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①②)。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④)。

(2)结合全诗,分析本诗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借鉴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描述秋景的方法)

从点面结合、嗅觉视觉、动静结合的角度即可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词的上片写景。你认为这首词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⑴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先由远到近:远景(“林断”“山明”),描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竹隐墙”“乱蝉”“衰草”),描写翠竹遮隐着墙,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再由上而下的写景: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下写红蕖散发着幽微的清香。

⑵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词中写“林”“竹”“山”是静景,但用了动词和形容词“断”“明”“隐”,使这些静景顿时栩栩如生;写动景“乱蝉”“翻空白鸟”,形象活泼动静结合,生动地描写出一幅夏末秋初美丽的图景。

⑶写景有声、有色、有香,相映成趣。“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翻空白鸟”与“水红蕖”红白相映,色彩鲜明;“细细香”写出荷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

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4分)

答: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4分)

答: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4分)

【参考答案】该诗后四句情景交融(关系)。写出了绿竹青翠、红莲花谢,炊烟四起,人们采菱而归的清新之景(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闲适之情(情)。


相关文章

  • 诗歌鉴赏技巧
  •  一、怎样快速把握一首诗歌的基本内容      在考场上,一道诗歌鉴赏题留给考生的时间仅有六七分钟,快速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是考生做题的关键,也是鉴赏的基础。方法有以下三点:   (一)关注诗题、诗眼、诗注   在诗歌阅读中,我们触目所及的首先是诗题,诗题往往体现了一首诗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趣、手法 ...

  •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 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所以自1993年诗歌鉴赏在高考试题中出现以来,就深受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好评。但由于考生文化底蕴薄弱,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直偏低。以前诗歌鉴赏的复习,往往强调指导学生认真分辨题型、明确试题选项常见的错误方式、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等。20xx ...

  • 怎么鉴定民国瓷器
  • 民-国时期(19Il-l949)瓷器生产,不论从数量和质量都不如从前了。总的看来,1840年(道光二十年)雅片战争以后,由于我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陶瓷工艺也同其它经济、文化事业一样,随同国势之日衰,而逐渐走向下坡。所以在瓷业生产方面,不但没有什么发展和创新,反而日益萧条。在民-国初期,袁世凯称帝,为 ...

  • 建筑参观实习报告
  • 由于两天时间比较紧迫,参观五个建筑总有点走马观花之感,于是在去宁波之前查了些相关资料,发现宁波美术馆跟宁波博物馆皆出自王澍之手,之前早就领略了他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夸张的手法跟大胆的尝试让我曾一度认为他只是个极具个性的建筑师,手法千篇一律,空间处理令人不是很舒服,大大背离了中国文化,对于只是西化 ...

  • 园林技术员工作总结
  •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广场、街道、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 ...

  • 中国美术史小结
  • 一、仰韶文化的分期: 早期半坡文化 中期庙底沟文化 晚期马家窑文化(马厂、半山、马家窑) 二、 彩陶文化的特征: 1、型制 2、纹饰:典型纹饰与作品 3、手法:线描 平涂 综合 陶器----人类利用泥土的烧制造的实用器皿或陶艺品,是史前人类社会的重大发明。按用途分3: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按陶质分 ...

  •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参考题目-汉语的借词
  • 一、语言学方面   对立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   互补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   说汉语的音节   说同音词   说同义词   说汉语的词类划分   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或偏正式、述补式等)   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   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   汉语的借词   二、现代汉语方面   现代汉语规范化 ...

  • 乾隆青花瓷器鉴定
  • 隆朝(1736—1795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转向衰弱的时期,瓷器生产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前人赞道“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乾隆朝制瓷业集我国历朝名窑之大成,制作了许多精巧无比的瓷器,不仅官窑成就斐然,民营窑场也蓬勃发展。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景德镇御窑厂每年烧造各种瓷器都在数十万件 ...

  •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积极、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 “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二、学情分析 四(2)班共有学生75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大部分学生性格开朗,学习兴 ...

  • 旅游考察体会
  • 苏州旅游考察体会 园林山水溶一体,林木绝胜美,尽享自然之乐 --苏州考察之行点滴体会 这次外出考察,首先去的第一站是苏州,印象最深的是拙政园,下面谈一些苏州之行的感受和体会: 一.拙政园简要介绍: 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是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