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习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摘 要: 本文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为基础,研究了英美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认为学习英语必须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特别是英美国家的文化,并着重分析了优化“英美文化”教学的方法,旨在为英语学习及教学提出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 文化学习 英语学习 重要性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已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英语学习的任务和要求逐渐由原先的纯外语学习向语言习得和文化习得并重的目标过渡。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看完一个句子或者一篇文章,其间虽无生词,却无论如何也不知文章所云,此时,很可能就是我们遇上文化差异方面的问题了。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了解使用该语言的那个民族的文化。中西方文化方面差异巨大,如果缺乏这种了解,不仅会产生阅读方面的障碍,而且在交际过程中会造成语言的误解,从而遭遇尴尬和难堪。

  1.词汇内涵意义不对等

  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心理因素迥异,观察角度不同,不同的词汇在中西文化语言中所代表的意义不尽相同。例如:绿色(green)在中国文化中代表春天、新生和希望,在英语文化中却是缺乏经验、不成熟(green hand)。在西方,蓝色(blue)常被用来表示沮丧、消沉、忧郁、下流,但在中国文化中却表示肃穆、庄严。中国人常用红色(red)表示热烈、喜庆,而在讲英语的国家里常用来表示愤怒、危险、暴躁不安。龙(dragon)在汉语中被视为吉祥的动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具有无比伟大的力量。中国人也自称为龙的传人,家长们也都望子成龙。但西方人对龙的评价是:古代硕大、凶残的古怪野兽,制造水灾、危及人类生存。

  2.常识文化不对等

  英语中与水产、航船有关的词语非常多,如fish in the air(缘木求鱼),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错过机会)等。汉语中这类词语就少得多。原因在于英国四周环水、水产捕捞业和航海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而多此类词语。而在中国只有沿海地区才有渔民结网捕鱼,所以该类词语相对较少。要表达“用体力负运东西”的动词在汉语中有许多,如“扛、荷、挑、担、抬、背、驮、负、提、挎”等,每个词都有一定的负运的东西与之相应(如,挑土、担水、提箱子),真是细密之极。在英语中却只有一个carry来泛指这个动作。汉语之所以将这个动词细加区分,大概因为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体力劳动特别多的缘故。汉语中我们会遇到“像老黄牛一样干活”、“气壮如牛”等词,英语中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会说work like a horse,as strong as a horse,flog a willing horse。为什么汉语用“牛”而英语用horse呢?答案是中国人向来用牛来耕田种地,早期的英国人却用马来耕作。牛和马在生产过程中分别分成了两国人的好帮手,博得了人们的好感,词语中也就有了如上用法。

  3.思维方式与价值观不对等

  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这些句子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望便知。比如,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还会远吗?)一见到if,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一目了然。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句子看上去松散混乱,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从外表不易看出。比如,“打得就打,打不赢就走,还怕没办法?”几个句子间无连接成分,好像大量动词杂沓堆上,句间关系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但句子的意思却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民族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而汉民族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在西方文化中,与“自我”(self)相关的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无所不在。在英语中就有许多以自我为中心的词汇,self-absorption(自我专注),self-cultivation(自我修养),self-image(自我形象)等。故此西方社会盛行的是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强调个人自由、不受外来约束。而中方文化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先利民,再利己”的话语随处可见。

  二、优化文化教学的方法

  在教学实验中,通过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包括社会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的同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最终达到交际能力的提高。

  1.课堂内的文化教学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教材内容为依托、以课文为基础,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拓展补充与课文有关的文化内容。英语课堂是英语学习的主要阵地,因此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英美文化素养的主要手段。教师应充分发掘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因素,进行文化比较;在讲解语言难点及词汇语法的同时加强背景知识的传授;在听力训练中,对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关系密切的材料进行文化解释,让学生积累英美文化素材;在口语训练中,要加强真实性生活用语,这样将有助于学生了解英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

  2.课堂外的文化知识学习

  英美文化内容庞大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高英美文化素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长期过程,而课堂上时间有限,因此课堂外的文化知识学习同样重要。首先,为了有效地增加语言和文化知识,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关于英语国家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的书籍、报纸和杂志,读完之后进行赏析和交流。其次,鼓励学生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讲座、英语竞赛、英语沙龙、英语论坛及各种演出,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学习锻炼,并且在课外主动与外教接触,这些都是提高自身英美文化素养的有效机会。在今天人际及社会交往不断扩大的社会中,这些活动正在变得日益频繁和重要,因此,抓住课堂外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化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3.利用流行文化作为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兴趣来源

  语言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而流行文化对青年人来说却有着无可抵挡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英语成绩一般,唱起英文歌来却韵味十足;有些学生很难记住课本上的单词,却能轻松记住自己喜爱的影视剧中精彩的对白。因此将流行文化引入到英语学习中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流行文化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进而激发他们对异域文化的好奇,自觉自愿地发掘英语文化的精髓,了解英语语言的背景文化,达到提高英美文化素养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流行文化中的精华来消除学生对外语的生疏感,以及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枯燥感。并且,流行文化可以丰富课堂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感受。为学生播放英文电影、录像、歌曲;督促学生收听VOA,BBC等节目并加以复述;为学生提供英美报刊及杂志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文化知识和信息来源。为了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可以举办讨论会,让大家把一段时间内听到的、看到的拿来讨论一下,从中也可以加深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生活习惯。

  总之,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学语言必须学习该语言的文化。了解英美文化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掌握语言的本质,从而真正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英美文化教学是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一个窗口,是促使学生重新认识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通道,它为学生自己进行文化探索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框架,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广泛深入地学习英语国家文化是成功地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必要条件,而不懂得文化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好英语的语音、语法、句型和词汇,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深刻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懂”英语。

  

  参考文献:

  [1]张友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M].外语界,2003,(3).

  [2]史国强,王宇.新《大纲》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

  [3]魏巍.浅谈英美文化与英语教学[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

  [4]燕莉.文化差异影响下的中英影视片名的翻译[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6).

  [5]刘秀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障碍及对策[J].外语教育,2004,(4).

  [6]文化差异与英语词汇教学.中国英语教研网.

  摘 要: 本文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为基础,研究了英美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认为学习英语必须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特别是英美国家的文化,并着重分析了优化“英美文化”教学的方法,旨在为英语学习及教学提出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 文化学习 英语学习 重要性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已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英语学习的任务和要求逐渐由原先的纯外语学习向语言习得和文化习得并重的目标过渡。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看完一个句子或者一篇文章,其间虽无生词,却无论如何也不知文章所云,此时,很可能就是我们遇上文化差异方面的问题了。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了解使用该语言的那个民族的文化。中西方文化方面差异巨大,如果缺乏这种了解,不仅会产生阅读方面的障碍,而且在交际过程中会造成语言的误解,从而遭遇尴尬和难堪。

  1.词汇内涵意义不对等

  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心理因素迥异,观察角度不同,不同的词汇在中西文化语言中所代表的意义不尽相同。例如:绿色(green)在中国文化中代表春天、新生和希望,在英语文化中却是缺乏经验、不成熟(green hand)。在西方,蓝色(blue)常被用来表示沮丧、消沉、忧郁、下流,但在中国文化中却表示肃穆、庄严。中国人常用红色(red)表示热烈、喜庆,而在讲英语的国家里常用来表示愤怒、危险、暴躁不安。龙(dragon)在汉语中被视为吉祥的动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具有无比伟大的力量。中国人也自称为龙的传人,家长们也都望子成龙。但西方人对龙的评价是:古代硕大、凶残的古怪野兽,制造水灾、危及人类生存。

  2.常识文化不对等

  英语中与水产、航船有关的词语非常多,如fish in the air(缘木求鱼),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错过机会)等。汉语中这类词语就少得多。原因在于英国四周环水、水产捕捞业和航海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而多此类词语。而在中国只有沿海地区才有渔民结网捕鱼,所以该类词语相对较少。要表达“用体力负运东西”的动词在汉语中有许多,如“扛、荷、挑、担、抬、背、驮、负、提、挎”等,每个词都有一定的负运的东西与之相应(如,挑土、担水、提箱子),真是细密之极。在英语中却只有一个carry来泛指这个动作。汉语之所以将这个动词细加区分,大概因为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体力劳动特别多的缘故。汉语中我们会遇到“像老黄牛一样干活”、“气壮如牛”等词,英语中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会说work like a horse,as strong as a horse,flog a willing horse。为什么汉语用“牛”而英语用horse呢?答案是中国人向来用牛来耕田种地,早期的英国人却用马来耕作。牛和马在生产过程中分别分成了两国人的好帮手,博得了人们的好感,词语中也就有了如上用法。

  3.思维方式与价值观不对等

  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这些句子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望便知。比如,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还会远吗?)一见到if,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一目了然。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句子看上去松散混乱,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从外表不易看出。比如,“打得就打,打不赢就走,还怕没办法?”几个句子间无连接成分,好像大量动词杂沓堆上,句间关系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但句子的意思却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民族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而汉民族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在西方文化中,与“自我”(self)相关的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无所不在。在英语中就有许多以自我为中心的词汇,self-absorption(自我专注),self-cultivation(自我修养),self-image(自我形象)等。故此西方社会盛行的是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强调个人自由、不受外来约束。而中方文化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先利民,再利己”的话语随处可见。

  二、优化文化教学的方法

  在教学实验中,通过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包括社会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的同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最终达到交际能力的提高。

  1.课堂内的文化教学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教材内容为依托、以课文为基础,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拓展补充与课文有关的文化内容。英语课堂是英语学习的主要阵地,因此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英美文化素养的主要手段。教师应充分发掘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因素,进行文化比较;在讲解语言难点及词汇语法的同时加强背景知识的传授;在听力训练中,对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关系密切的材料进行文化解释,让学生积累英美文化素材;在口语训练中,要加强真实性生活用语,这样将有助于学生了解英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

  2.课堂外的文化知识学习

  英美文化内容庞大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高英美文化素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长期过程,而课堂上时间有限,因此课堂外的文化知识学习同样重要。首先,为了有效地增加语言和文化知识,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关于英语国家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的书籍、报纸和杂志,读完之后进行赏析和交流。其次,鼓励学生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讲座、英语竞赛、英语沙龙、英语论坛及各种演出,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学习锻炼,并且在课外主动与外教接触,这些都是提高自身英美文化素养的有效机会。在今天人际及社会交往不断扩大的社会中,这些活动正在变得日益频繁和重要,因此,抓住课堂外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化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3.利用流行文化作为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兴趣来源

  语言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而流行文化对青年人来说却有着无可抵挡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英语成绩一般,唱起英文歌来却韵味十足;有些学生很难记住课本上的单词,却能轻松记住自己喜爱的影视剧中精彩的对白。因此将流行文化引入到英语学习中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流行文化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进而激发他们对异域文化的好奇,自觉自愿地发掘英语文化的精髓,了解英语语言的背景文化,达到提高英美文化素养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流行文化中的精华来消除学生对外语的生疏感,以及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枯燥感。并且,流行文化可以丰富课堂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感受。为学生播放英文电影、录像、歌曲;督促学生收听VOA,BBC等节目并加以复述;为学生提供英美报刊及杂志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文化知识和信息来源。为了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可以举办讨论会,让大家把一段时间内听到的、看到的拿来讨论一下,从中也可以加深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生活习惯。

  总之,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学语言必须学习该语言的文化。了解英美文化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掌握语言的本质,从而真正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英美文化教学是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一个窗口,是促使学生重新认识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通道,它为学生自己进行文化探索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框架,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广泛深入地学习英语国家文化是成功地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必要条件,而不懂得文化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好英语的语音、语法、句型和词汇,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深刻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懂”英语。

  

  参考文献:

  [1]张友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M].外语界,2003,(3).

  [2]史国强,王宇.新《大纲》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

  [3]魏巍.浅谈英美文化与英语教学[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

  [4]燕莉.文化差异影响下的中英影视片名的翻译[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6).

  [5]刘秀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障碍及对策[J].外语教育,2004,(4).

  [6]文化差异与英语词汇教学.中国英语教研网.


相关文章

  • ×区人武部抓好文化建设的做法
  •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揽 努力抓好人武部文化建设 -------东山区人武部抓好文化建设的做法 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我部坚持摆上位置,常抓不懈,按照江总书记“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注重发挥文化建设的功能和作用,开展丰富多采的文化活动,引导干部职工和广大民兵树立正确 ...

  • 文化系统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部署,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 党总支学习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 党总支学习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市委第六指导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2009年3月下旬以来,局党总支认真按照中央、省委及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在市委第六指导检查组的指导帮助下,组织市直文化系统10个单位、局机关共124名党员同志,参加了第二批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 局单位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 为了全面了解**局单位文化建设情况,最近我带领有关同志到**局.**局.**局等单位进行了调研,通过座谈和现场考察等方式,了解了各单位文化建设的情况,初步摸清了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单位文化的建议.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我局不断重视和加强单位文化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和谐单位建设.廉政 ...

  • 六中全会辅导主持词
  • 1. 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 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什么以文化建设为主题 1.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思想建设; 2.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思想建设的严重不协调状况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思想建设; 3. 当前社 ...

  • 企业文化建设的程序
  • 一、评估需求 不同的企业需要建设不同的文化。比如服务业为了防止员工与顾客产生磨擦就要建设“顾客永远是对的”的企业文化。软件公司为了提高竞争力就要建设“创新第一”的企业文化。军工厂为了保证军火使用可靠,就要建设“质量就是生命”的企业文化。汽车制造业由于协作关系复杂就要建设“团队精神”的企业文化。保健品 ...

  • 文联学习十7大心得体会
  • 文联学习十7大心得体会 文联学习十7大心得体会 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站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高度,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报告中关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的 ...

  • 文化站站长年终述职报告
  • 主席团成员、各位代表: 我自任旧屋基乡文化站站长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文化局的指导下,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和实践“xxxx”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尽职尽责、廉洁自律,团结和带领本站职工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 ...

  • 乡镇文化站站长个人述职报告
  • 主席团成员、各位代表: 我自任xx乡文化站站长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文化局的指导下,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和实践“xxxx”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尽职尽责、廉洁自律,团结和带领本站职工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任 ...

  • 乡镇文化站长工作总结
  • 我自任Xx乡文化站站长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文化局的指导下,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尽职尽责、廉洁自律,团结和带领本站职工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为Xx乡文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