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讲课稿

1. 概念理解(概念1:区域;概念2:区域综合分析), 结合具体实例说明

区域概念分析

1. 区域概念定义现状:

当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学者们对于区域概念的定义是不统一的和多样的。区域概念具有多学科属性——不同学科对于区域概念的定义是不相同的。即便在同一学科内,不同学者对于区域概念的定义也是不相同的。

2. 区域概念的定义:

地球表面依据一定原则划分的具有某种地理特征的空间。拆开理解:

①地球表面:区域必须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非地球表面如高空大气或地底地幔层均不能称之为区域。 ②按一定原则划分:区域是客观存在的,但区域的划分是有一定原则的,没有原则的划分不能称之为区域。如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划分是遵循干燥度的原则划分的;中国三大阶梯划分是遵循平均海拔高度的原则划分的;

③具有某种地理特征:按一定原则划定的区域一定拥有该原则下所对应的地理特征。这种地理特征可以是自然地理特征,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所具有的地理特征是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喀斯特地貌区具有的地理特征是地下多溶洞暗河,流水溶蚀作用强。当然,也可以是社会、经济、文化地理特征。如沿海经济带具有对外开放,海运及进出口便利的经济地理特征。华人文化区具有崇尚儒学文化、人际关系融洽、具有中华情怀和认同感的社会文化地理特征。

④空间性:空间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直强调的原则。区域是占据一定空间的,不同区域之间是具有空间联系的。例如: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具有以北京市为中心、以北京—天津为轴线,以周边11个地级市为辐射区域的空间性特征。在这其中,不同地级市与北京、天津、石家庄之间都是依靠交通线拥有空间联系的。

3. 区域的性质:

①层次性

区域是有层次的,这种层次性与尺度密不可分,依据尺度不同可以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等级,一个大区域内必定包含有若干小区域。不同尺度下,区域之间彼此联系,构成区域层次性。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按空间尺度大小可以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如山西省),每一个省级行政区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地级行政区(如晋中市),依次划分,又可以划分为县级行政区(如太谷县)、乡级行政区(如阳邑乡)等等。这便体现了区域的层次性。

②整体性

区域由各地理要素组成,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区域内部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也会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变化。以大的地貌区青藏高原为例,由于该区域地势高,气温低,冰川冻土广布。这里地势、气温、土壤等地理要素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如果气温升高,就会带来冰川融化、冻土松动等一系列变化。这便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

③差异性

区域的差异性,表现为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又具体表现为不同区域之间地理特征的不同。例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区在气温和降水方面均具有不同地理特征,具体而言——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三者具体的年降水量和年均温值均有所不同。区域特征在不同区域具有差异性,但在区域内部通常具有相同表现特征,这体现均质性。例如,山西陕西区域内部崇

尚面食文化、文明发展历史悠久,这一点在区域内部是相通的,是一致的。又如中国东部地区区域内部具有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人民收入水平高的相同特征,这在区域内部也是相通的和一致的。

区域综合分析

区域作为一客观存在的空间实体,其内部由各地理要素构成。各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区域的整体性。为了研究区域的整体性以及区域所具有的空间格局,我们必须把不同地理要素在区域中进行叠加分析,而这一过程便是区域综合分析。【综合:区域由不同地理要素构成;综合分析:区域整体性及差异性】

由于地理要素随时空变化,因此区域综合分析涉及区域空间综合和区域时间综合系统分析。

一. 区域空间综合分析

1. 【区域内部特征综合分析】:①【对区域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三大特征进行综合描述与理解,其

内容涉及形成各特征的各项地理要素,】如区域位置包括经纬位置、海陆位置;区域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区域人文环境包括人口、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以上海市为例,综合分析其区域人文环境时,人口上:上海市人口规模突破2300万,是特大城市;上海人口再生产类型呈现“三低模式”且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逆城市化现象出现。农业上:上海市郊区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商品率高,郊区农业多以鲜果、花卉为主,农业科技水平高。工业上:工业产值高、工业附加值高、高新技术工业如汽车制造对工业增长具有很大贡献。②【分析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分析区域特征成因】。例如,上海市农业商品化程度高、商品附加值高的区域特征的形成原因是上海市科研高校众多,提供强大农业技术保障;上海市人口密集且经济发达,对于商品化农产品发展提供广阔市场;商品化农业自身效益好、回报高,适宜在上海发展。

2. 【区域外部联系综合分析】:【纵向上,结合不同尺度区域的层次性分析区域相对位置】,即小区域在大

区域中所处的自然带、气候带、政治、经济与文化位置等。以上海市为例,它位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就经济相对区域位置而言,是中国这个大区域的经济中心,也是长三角这个大区域的经济核心;政治相对区域位置而言,上海市是华东地区这个大区域的政治核心区;文化相对区域位置而言,上海市是东方华人文化区这个大区域的文化象征之一,其弄堂文化和大上海文化极具魅力。【横向上,首先是区域一致性和差异性的对比分析】。例如苏南和温州地区均具有毗邻上海、“人多地少”而商品经济发达的特点,但是苏南地区以政府干预下的集体企业为主,而温州地区以非集体的多元化企业为主。【其次是区域间的相互联系、合作与影响】。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作为长江三角洲三大支撑城市,区域间无论是产业联系还是市场联系,都密不可分,三大城市区域共同构成长三角城市群,各区域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形成区域相互合作及联系。另外,上海在保留传统上海风格建筑文化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苏杭地区的园林文化的一定影响。

二. 区域时间综合分析

【区域在不同时期通常表现不同的地理特征,而不同时间尺度上区域随时间的变化幅度亦不相同】。针对研究目的,对比区域在时间上的【前后特征】、分析区域在一段时间内的【连续变化】是很有必要的,它为总结区域特征【演变规律】、预测区域【发展状况】提供依据。例如改革开放前温州地区的经济处于全国落后地位,改革开放后温州经济迅速发展,如今位于浙江省前三,总结规律得到其经济发展的原因与改革开放后温州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温州模式”)有关,但是面对未来更激烈开阔的市场,推测温州地区企业规模小、科技投入不足、缺乏创新等缺陷会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在分别对区域空间和时间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还应根据时空相关性综合分析区域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

特征、变化和发展趋势。

→延伸:如今,区域综合分析的主体是人,对象也是人?表面上,综合分析的对象是区域的时空特征,包括固定特征和变化特征。对于目前研究,人们更关注区域变化,而许多变化都是由人引起;另外,在总结和预测区域发展规律和趋势时,最难以把控的亦是人类行为与活动。

2. 描述区位(以内蒙古为例)

内蒙古自治区区位介绍

区位:地理区位,指某事物的地理位置,也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①绝对地理位置:在平面上以地球表面的经纬网来确定,在高度坐标上则以海平面为基点的地理位置。(俗称经度、纬度、海拔)

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97°E~126°E;37°N~53°N。平均海拔1000m 左右,形状上来看,内蒙古自治区在中国地图‘鸡头’和‘鸡脖’的位置

跨度:东西、南北的跨度在省级范围都很大,

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直线距离:1700公里

②自然地理位置:是指一地区同周围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相对地理位置)

● 地形地势

内蒙古全区地势较高,是一个以高原型的地貌区为主体的省区,内蒙古高原占据了其大部分地区,处于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及周围地区,内部结构上:高原占总面积一半以上,山地丘陵占近40%,平原仅占

8.5%左右。

● 地貌单元角度分析:

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体现了内蒙最独特的地貌单元——草原。

● 就大的地貌单元看:内蒙古北邻蒙古高原,东邻东北平原,西南邻黄土高原。

● 就小的地貌单元看:位于大兴安岭以西,自动向西分别临近东北平原——燕山——阴山,在呼和浩特

西南,由于黄河经过,形成了河套平原(河套老窖源于此地)。

● 海陆位置:

大尺度而言,内蒙古地处亚欧大陆东岸中纬度内陆地区

小尺度而言,内蒙古位于中国中部内陆,距海较远。

综上所述,内蒙古海陆位置可以用“浅内陆,近沿海”一语概括。

受海陆位置影响,内蒙古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冬季风),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包头以南黄河地区还伴有凌汛现象。

● 水系位置

内蒙古位于黄河“几”字形北侧,形成了河套平原这一典型地貌区,在东部,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汇流成为西辽河,流入辽宁省成为辽河,可以说,平原区的西辽河与诞生于6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气候区位置

热量带而言,内蒙古位于我国温带,北部小部分地区位于寒温带。就气候区而言,内蒙古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山西省气候特征呈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受冬季风的影响,内蒙古风大(风力发电),在三北防护林尚未建成的时期,常有沙尘暴发生,受气候条件影响,植被多为草原和落叶阔叶林,由于东西跨度大,土壤呈现东北-西南向排列。

● 自然资源位置

内蒙古地域辽阔,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内蒙古存在着两个中国著名的Ⅱ级成矿带,前者为华北地台北缘金、铜多金属Ⅱ级成矿带,后者为大兴安岭Ⅱ级铜多金属成矿带。

③经济地理位置:某一事物与具有经济意义的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 行政区划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首府呼和浩特,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接邻八个省区(黑、吉、辽、冀、晋、陕、宁、甘),是中国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 能源资源:

内蒙古能源资源丰富,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发现新矿物最多的省区,前面已经提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鄂尔多斯地区的稀土资源,除了自然资源,内蒙古的风能也十分丰富,建造了为数众多的风力发电装置。耕地资源位居中国人均耕地资源首位(平均值的三倍),草原面积位居中国五大草原之首,畜牧业发达。森林面积占全国的11%,林业发达。

● ‘衣领’区位:

由于内蒙古独特的地理区位,我将其形容为‘衣领’,领子的边缘连接着八个省区。虽然内蒙大部分属于西北地区,又是北部边疆,地理位置显得比较‘偏’,但仍处在很重要的位置,可以说,他是中国的一个屏障(这一点历史也证实了),作为衣领成为了中国面向北方的形象担当。

● 政策区位:

内蒙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对象之一,虽然能源丰富,但仍需受到国家政策上的扶持。

● 文化区位:

内蒙古作为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红山文化),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又由于其独特的战略区位,在古代一直是战场地区,留下了边疆少数民族和汉族文化冲撞的很多遗产,同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内蒙古近年来旅游产业持续增长,草原文化成为旅游支柱部分。

● 人口与经济区位

内蒙古大部分地区位于胡焕庸线以西,大部分地区属于人口稀疏地区,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2504.8万人,GDP 位列全国中游,由于地理环境,交通等问题的局限,经济发展仍有进步空间,需要政策和内部的双向投入。

3. 阅读地图(中国降水、中国气温、中国土地利用——讲课)

中国降水

原创:于浩

本题主要选取了中国东部地区的雨带的推移进行分析。

纵观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可以发现其有着明显的时间性:

1. 五月雨带:该雨带位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可能是夏季风刚刚登陆,正常年份时间大约应是3-5月份,这时暖气团的势力较弱,南下的冷气团经过长途跋涉及变性的原因,还有南方低山丘陵的阻挡,使两股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在此停留较长时间,形成我国南方春季的阴雨连绵的天气。

2. 六月雨带(梅雨天气):我国东部地区6月主要雨带在秦岭以南地区,主要雨区在江淮地区,此时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气流在江淮地区相遇相持,形成梅雨锋,形成长达一个月左右的降雨天气。此时我国南方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较强,对流较旺盛,午后多对流雨。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南方遇到山地和丘陵的阻挡,产生大量的地形雨。

3. 七、八月雨带(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我国东部雨带主要位于东北和华北地区,此时我国的降水范围较大;东部季风区只有江淮地区少降水,是由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增强,位置西伸北进,控制江淮地区,使江淮地区盛行下沉气流,从而形成炎热干旱的伏旱天气,致使这里的农作物,特别是水稻旱情十分严重

4. 九月雨带 :9月,太阳直射点逐渐向赤道靠近,至9月23日以后太阳直射到南半球,北半球大陆以降温为主。大陆暖气团势力减弱,冷气团势力增强,使我国东部锋面雨带位置不断南移,使9月雨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由于秦巴山地的阻挡,使这里暖气团的势力仍保持在较强的状态。

总结:通过之前的介绍,可以发现东部雨带的推移可以用图示的方法来表示,其中: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这是与夏季风的进退有着紧密联系的。

最后,让我们来做一道题(师范生说即可)

中国气温——中国气温空间集聚区及成因分析

今天我们讲课的主题是:‘中国气温空间集聚区及成因分析’

我们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1. 中国气温分布特点

2. 定性分析

3. 定量分析

4. 课后作业

首先我们来进行定性分析,观察中国一月和七月的气温分布可知,他在空间和时间上呈现以下的特点: 空间上:我们从总体和局部两方面分析

1. 总体:南高北低,东部受纬度因素影响显著,西部受地形因素影响显著。

2. 局部:【不符合一般规律的地区】

①受高原和山地影响,气温较周边地区低的地区有云贵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秦岭、祁连山及天山

地区;

②受盆地和河谷影响,气温较周边地区高的地区有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四大盆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等(因此可以种水稻);

③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因靠近夏季风源地而年均温相对较高的地区有青藏高原地区南面气温高于高原内部气温,另外它也与山地阳坡气温高于阴坡有关。

时间上:我们主要关注气温的季节差异和南北温差

夏季气温高于冬季气温,冬季南暖北寒,夏季普遍高温,因而北方气温年较差大于南方。冬季南北温差大(太阳直射点南移;北部更接近冬季风源地),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太阳直射点北移;南方降雨多,可照时间短,而北方日照时间长)。

【衔接】:以上均为基于气温图的直观定性分析,而现在很多研究结合GIS 对我国气温分布特点进行了定量分析。

图为中国年均气温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气温集中分布于哪几个地区吗?

根据图中标记的区域,我们大致将中国的气温集聚区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东北区-高原区-东部区-过渡区-塔里木区

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这个大区域的气温分布特征,可以先将其划分为若干内部差异较小的小区域——即气温区划。对于空间区划,不同于传统的聚类分析,常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空间自相关分析:1. 全局指标——验证整个研究区域的整体空间模式 2.局部指标——反映一个区域单

元上的某种地理现象与邻近区域单元上同一现象的相关程度→两指标均与空间网格点的某一属性、空间网格点间的相关性——用距离衡量有关)

利用该方法,全局分析发现中国气温确实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

局部分析发现中国气温存在两个低温集聚区和一个高温集聚区:

1. 东北区——对于年均气温, 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北部】有一个低温集聚区, 该区年均气温为-2.58℃ ,

面积为37.8km2

2. 高原区——【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和祁连山、阿尼玛卿山区】也有一

个低温集聚区, 集聚区年均气温为-3.75℃ ,面积为152.9km2

3. 东部区——【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为一个高温集聚区】,

年均气温为16.63℃ ,面积为243.8km2, 该区距海较近

4. 过渡区——【其余的包括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西部、横断山、天山、准格尔盆

地、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在内的广大地区地理跨度大, 且地形和地貌条件复杂, 沙漠、戈壁、盆地、高山等交替出现, 空间自相关不显着, 【不能形成高温或低温的空间集聚】

5. 关于塔里木盆地:虽然年均温空间集聚不显著,但看图认为这里可能存在集聚,结果发现春夏两季塔里

木盆地也形成高温集聚区。

可以看到,夏季, 东北区消失, 全部归并到过渡区中, 高原区和塔里木區的控制范围有所扩大;冬季, 东北区范围达到全年最大,高原区的控制范围却降到了全年最低,并不代表这些地区冬季气温较高, 而是该地区气温空间分布复杂、相邻位置间气温差别较大、高低温交替分布,

在进行气温区划后,需要分析每个区域气温特征的成因。(考虑影响因素有:海拔、纬向距离、经向距离、距海距离和降水,将每一因素与气温作偏相关分析,确定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

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对于年平均温度,主要影响因素为海拔高度和纬向距离,经向距离、降水和距海距离对各区气温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即各气温集聚区的形成是地形、地貌条件、地理位置和降水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在不同气温区, 气温分布的影响因子也存在差异。

冬季:纬度位置为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的决定性因素, 除高原区外的其他各区, 纬向距离对气温的贡献率达到全年最大

夏季: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影响降到全年最低, 随着东亚季风的北上, 降水达到全年最大, 所以在过渡区和高原区, 降水与气温的偏相关系数达到全年最高

最后,我们布置作业:结合本节课所学,分析塔里木区气温变化的影响因素

中国土地利用讲课稿

1. 土地利用定义:(可不讲)

人类为经济和社会的目的,通过各种使用活动对土地长期或周期性经营。

背景:我国疆域广大幅员辽阔,土类众多。红壤、黑土、黄土等都是大家熟知的土壤种类。对于这些不同土壤类型,人类是如何利用的呢?自然土壤在人类利用下又会有呈现怎样的形态,具有怎样差异呢?

2. 你心目中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呢?——提问

听完大家的叙述,大家说的很对。下面我为大家展示一下我国关于土地利用分类的国家标准

:

看完这样一份土地分类,你们是不是有一种很震撼的感觉?小小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竟然包含如此详细内容。在这向大家展示这样一份分类标准,并不是想让大家记忆。而是想借此向大家说明——土地利用在国家层面进行精细划分是十分必要的。细致分类能够帮助我国更好的了解土地现状,进而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推动我国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

3.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从的宏观大尺度角度认识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我在这里将国标中12个一级分类合并精简,按土地利用方式简化为以下七大类:它们分别是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其中,建设用地包括交通用地和居民工矿地。未利用地指沼泽、沙漠、裸地等人类尚未利用和不可利用的土地。(给出精简分类)

4. 在了解了土地利用简化分类之后,我们就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不同土地类型在我国疆域内占据怎样的比例呢?为此,我们接下来就要了解一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结构。数量结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百分

数据来源:《国土资源公报》、《中国统计年鉴》

在这其中,牧草地、未利用地、林地分别占据前三位

5. 数据仅是反映数量多少,地理学强调数据空间性。若要深入了解我国土地利用现状,我们必须从地图的角度进行观察,下面我将重点通过地图形式展现我国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请大家看图:这幅图摘自《地理学报》中研究数据,利用遥感数字图像解译合成而来。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这幅图像:

6. 图像解读:(重点)

①城乡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城市发展规模的衡量指标。城乡建设用地集中的区域通常是城市发展规模较大、城市社会经济发达、城市功能完备的区域。由此审视这幅图:我们能够发现,在仅有的少数可见的城乡建设用地中,省会级别的城市位置都有明显显示。如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一线。而城乡建设最为凸显、最为集中有这样三个区域:它们正是我们所熟知的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京津冀”城市圈核心地带;以上海市为代表的长三角城市圈核心地带;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圈核心地带。

②耕地

耕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国民生命线。看这幅图,我们发现:主要的集中连片的耕地资源分布于两大地貌单元之上——平原和盆地。如图所示的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关中盆地便是如此。耕地资源的分布受制于自然条件——地形、水热,也与人类开发有关系。人类为满足生存需要,向自然“要地”,于是原本林地、草地、水域也被开垦为耕地,这是历年来我国耕地资源持续攀升的重要原因。这里我还想结合一下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分布区,如图所示。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商品粮基地便来自这些耕地资源集中连片的区域。耕地资源广阔的区域,粮食可自给自足,商品率相对高,于是孕育了商品粮基地。南北方的耕地资源是有差异的。北方以旱地为主,多集中连片;而南方以水田为主,多破碎。这受制于北方多平原、南方多丘陵的地形因素影响。因此北方更有利于集约化大规模生产。就耕地资源变化情况而言,建国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比重稳中有升,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坚持耕地红线不动摇以及开垦未利用地。

③林地

林地是林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保障的关键。通过阅读这幅地图,我们发现:林地资源分布呈现南多北少的趋势,这是由于南方地区较北方而言暖湿、南方丘陵地带也不易被人类开垦为耕地。林地发育自然离不开以山地为依托,我们能够从这些分片的林地分布中依稀看到那些著名山脉的痕迹。比如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横断山等等。林地在一些河谷地带也有着集中分布,如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河谷,其河谷西南朝向有助于印度洋湿润气流进入形成降水,进而形成暖湿气候、孕育森林。在我国西北方的天山北麓北侧同样也由于迎风坡降水影响形成集中森林分布。近年来我国林地呈现增长态势,这主要受退耕还林政策、防护林人工林营造影响。

④牧草地

牧草地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是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通过阅读这幅地图,我们发现:我国绝大部分草地资源分布于西北部,涵盖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四大中国传统牧场。在东南部,山地草甸是牧草的主要存在形式。通过引入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更进一步思考,大部分牧草地资源分布于非季风区。由此可见,降水是影响牧草地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建国至今,我国牧草地资源是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的。究其原因,这与人类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漠化加剧密切相关。我们应该呵护牧草资源,以草固沙,减缓沙漠化速度。

⑤未利用地

未利用地就中国而言主要是沙漠和冰川,其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西北深居内陆,夏季风难以到达,加之夏季炎热干燥,形成连片沙漠,例如塔克拉玛干沙漠便分布于此。在西南部未利用地主要集中于喜马拉雅山脉沿线,其冰川积雪均是未利用地的组成部分。除了沙漠、冰川,我们还应该关注我国东北部的一些沼泽湿地,它们也是未利用地的部分组成。关于未利用地的增减问题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看:对于东北部的沼泽湿地以及西南部的冰川,我们应该保护,要在维持现有比例同时谋求增加;而对于西南部不断蔓延的沙地而言,我们要做的就是采取生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阻止其不断扩大。就未利用地变化情况而言,建国来未利用地整体减少与沼泽农业开发有密切关系。

⑥综合分析

在分别了解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背后的影响因素之后,我们是否能够从一个综合角度分析解释土地如

此利用的形成机理呢?这里我希望借助胡焕庸线加以阐释。胡焕庸线是我国的人口密度分割线。可以说,该线东南壁与西北壁存有截然不同的土地利用程度。东南壁人口集聚,城市文明集聚,土地“寸土寸金”,耕地广泛开垦,以农业生产为主;西北壁人为土地利用程度低,自然气候条件相对较差,以牧业为主,粗放型经营,沙漠、绿洲、冰川、高原是那里的代名词,土地利用高度复杂化,受自然因素影响极大。 ⑦总结

中国疆域广大幅员辽阔,土类众多。如何利用土地是一项难题,我们应该遵循的原则应该是因地制宜,人地和谐是我们的唯一目标。

4. 概括特征(中国地形特征、中国气候特征、中国经济格局特征——说课)

《中国的地形特征》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中国的地形特征》。

一、考纲及教材分析

关于考纲,根据2015年全国新课标地理学科考试大纲要求,学生应掌握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因此,学习中国地形特征,对学生掌握中国地表形态及地表形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十分重要。

关于教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在此基础上学习本章所讲的中国地形特征顺理成章。同时,一个国家的地势和地形不仅会对这个国家的地貌格局产生直接影响,也与自然区分异、资源结构、人口格局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节课在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同时,还需培养学生地理整体观,即理解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整体性。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知识方面:

学生需了解并掌握中国地形特征,这包括:地形类型构成、主要的地形分布、重要的地形剖面特征以及不同地形类型的成因。

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我国地形特征的概括分析,结合体验式、探讨式、问答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及地理情愫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三、重难点分析

1. 教学重点:中国整体地形特征、中国地形构成、中国地形分布

2. 教学难点:重要地形剖面特征以及地形类型成因

四、教法分析

本节课主要以PPT 课件为媒介,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方式,集视频、图表于一体,变抽象知识为形象知识。同时,结合问答式、启发式的方法进行辅助教学。课亮容量为2课时。

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是教学过程的导演,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演员。

在本节课的讲授中,将更多侧重教师启迪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真正理解所学内容,并做到学有所思。

五、教学过程

整体分为三个阶段:

①复习旧知,导入新课;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③体系构建,创新拓展

1. 课程导入:

通过老师提问“中国的地形特征是怎样的?”,将学生带入课堂,引发其对中国地形的思考。

2. 课程内容:

展示中国地形图,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在PPT 上显示中国地形特征的宏观格局,即“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同时,标出中国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与之前山脉的学习相结合,体现了不同知识点的互联效应。通过PPT 放映沿32°N 纬线的中国地势剖面图,总结中国地势还具有‘高差大,起伏显著’的特点。

展示中国山脉图,对比之前展示的中国地形图,通过启发式的方式引领学生思考中国地形分布与中国山脉分布的关系,从而得出‘山地纵横构成地貌骨架’的结论。

这时,屏幕再次切换为中国地形图,通过提问“我国的地形类型都有哪些?”并估算我国丘陵、盆地、平原、山地、高原所占比例,得到我国“地貌类型众多”的结论。

最后屏幕呈现出之前总结得出上述三条中国地形特征的结论,即:

①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高差大,起伏显著。

②山地纵横构成地形骨架。

③地貌类型众多,山地为主。

以上已经通过多媒体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掌握了中国地形的特征,这时屏幕显示一个大大的问号。同时老师提问“造成中国地形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

通过学生讨论总结得到地貌成因具有如下因素:地质构造、气候、地表物质组成、人类活动。

依次对以上四点因素进行讲解:

①地质构造因素:主要与板块运动及构造作用相关

②气候因素:气候类型塑造地貌形态

③地表物质组成:地表物质形成地貌类型基础

④人类活动:介绍实例(围湖造田、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教学内容讲解全部结束,老师本课主要内容总结:

由于地质构造原因我国地形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的分界线都是‘界山’,山地构成了我国地貌的骨架;此外,我国地形呈现高差大的特点;作为季风性气候最显著的国家,加之受青藏高原独特作用,我国地貌类型多样;近年来,由于人类生产技术的提高,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愈加显著,短短数十年就达到了可以改变地表地貌的程度,这一问题需要时刻关注。

六、拓展讨论

课下布置学生思考我国地貌分区及相关成因,作为下堂课内容。

七、板书设计

《中国的气候特征》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中国的地形特征》。

一、考纲及教材分析

关于考纲,根据2015年全国新课标地理学科考(试大纲要求,学生应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学习中国气候特征,对于学生掌握中国气候成因及特殊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教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全球气候类型及相关成因,再次基础上结合我国区域特征具体讲授中国气候特征顺利成章。中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性显著、雨热同期,这三大特征相互联系,反映我国气候的空间差异性以及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其对于我们之后学习中国农业、工业特征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是以后学习的知识储备。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知识方面:

学生熟记我国气候三大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理解每类气候特征所包含内容及成因。

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气温、降水的读图分析能力以及气候特征提取与归纳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本课采用教师引导、探讨总结的方法,通过对我国气候特征分析归纳,使得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气候特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挖掘气候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领悟地理知识在生活处处存在。

三、重难点分析

1. 教学重点:中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中国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2. 教学难点:季风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

四、教法分析

本堂课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方式,采用学生讨论、老师引导与启发教学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课时容量为1课时。

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是教学过程的导演,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演员。

在本节课的讲授中,将更多侧重教师启迪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真正理解所学内容,并做到学有所思。

五、教学过程

1. 课程导入

展示《我国气温与降水分布图》,体现我国气候受气温、降水综合作用影响,导入课程。

2. 课程内容

再读《中国气温降水分布图》,分析我国热量带划分状况以及干湿区状况,使学生理解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不同热量带和干湿区差异明显,它们是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形成基础。

阅读课文“秦岭南北”插图,提问学生,教师总结地形地势差异进一步造就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形成特点。

展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我国气候独特性——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分布面积最广阔的国家。

以哈尔滨、北京、上海三大城市气温降水变化图为实例,请学生讨论得出我国季风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季风气候形成原因(冬季冷高压控制, 夏季受副高与海洋暖湿气流综合作用)。通过展示《我国与世界同纬度地区气温比较表》,进一步明确我国气候的特殊性。最后,联系我国气温与降水变化,揭示雨热同期特点及形成原因(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地表辐射增强,普遍高温;东南季风携带大量水汽与地形结合带来降水,形成雨热同期)。

在揭示我国气候三大特点后,再课件中以一个大问号的形式设问“我国气候特征影响下的农业生产?”,作为课后学生拓展学习内容。在这里教师可以给予适当提示:可从我国雨热同期的气候独特性角度作答,可以单独以一类农业生产类型为例阐述气候对于农业的影响(如水稻种植业)。

教学内容讲解全部结束,教师做本堂课主要内容总结:

我国独特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特征、行星风系影响共同造就了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三大气候特征。三大气候特征对于我国农业、工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具有显著影响。

六、拓展讨论

课下布置学生思考我国气候特征对于农业、工业和生活的相关具体影响,作为下堂课内容。

七、板书设计

中国经济格局特征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中国的地形特征》。

一、 考纲及教材分析

关于考纲,根据2015年全国新课标地理学科考试大纲要求,学生应掌握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中国经济格局特征是区域产业联系和资源调配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学习本课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教材,本节主要介绍的是中国经济格局的总体特征,这与之前所学的我国人口、行政区域想承接。本课通过展示经济指标相关图表,例如GDP 、产业布局等,来反映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说明各地经济发展的优劣条件及发展前景,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各地的经济发展特征,并能对比归纳得出中国经济格局的总体特征。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知识方面:

掌握我国经济格局的总体特征(即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西部发展差异悬殊);

了解中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其区位优势;

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经济指标数据提取与分析能力以及不同经济区域发展条件对比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新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导入,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将教师讲授和学生探索讨论相结合,对比归纳得出经济格局的总体特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出发,了解中国经济格局特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空间想像与分析能力。

三、重难点分析

1. 教学重点:我国经济格局的总体特征;

2. 教学难点:中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区位优势及发展前景

四、教法分析

本节课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方式,运用思维教学、启发教学等方法开展教学,将老师教学与学生探究相结合,以获得最佳效果。课时容量为2课时

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是教学过程的导演,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演员。

在本节课的讲授中,将综合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分析,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思维教学代替单纯的记忆教学。

五、教学过程

整体分为三个阶段:

①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②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③体系构建,创新拓展

1. 课程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各自家乡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让学生进行10分钟的分组讨论,使学生对中国各个区域的经济情况有所了解。

2. 课程内容

展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示意图(GDP )》,明确我国经济格局区域的划分(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让学生找一找各自的家乡位于哪个区域,并让学生对各区域所包含省份有大致了解。

通过描述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这三大经济区的发展现状,结合中国

东部地区的区位分析(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和通讯等产业基础较好、高校及创业园区集中),进而得出区域优势(科学技术发达、经营管理水平高、人才多、资金充足),总结中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从基础设施到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有较好的基础、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并预测其发展前景。

通过地图让学生了解中部六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处我国内陆腹地),并结合一些具体案例,总结得出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并组织学生讨论中部地区该如何发展。

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汇报加教师的总结的方式,使学生弄清楚西部地区不发达的区位原因(西部地区不靠海、深居内陆,对外贸易十分不便)及其区域本身的发展潜在优势(资源相对丰富),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得出西部大开发的思路(走资源开发、科教开发、走可持续开发之路)

用表格汇总的方式展示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GDP 、产业比例等经济指标,进行对比,结合之前对于各区域经济的总结分析,让学生自主讨论观察得出中国经济格局的总体特征,即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西部发展差异悬殊。

教学内容讲解全部结束,教师做本堂课主要内容总结: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区域间经济基础,文化背景,资源禀赋差异都很大,这造成了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东部经济较中部和西部实力更强,发展更快;但西部地区相对而言更具发展潜力。

六、拓展讨论

介绍“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让学生了解我国对西部、中部经济区以及东北扶持的政策、具体做法及成效。

七、板书设计

5. 谈论认识(胡焕庸线,青藏高原隆起与我国气候分异)

胡焕庸线

3. 胡焕庸线

● 胡焕庸线即“瑷珲(今黑河)—腾冲一线”,其是我国人口

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基本呈东北至西南斜向45°走向。

该线由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提出,依靠文献搜集人口数

据,点点手绘分析得到。其揭示人口分布的空间异质特征,

反映人地关系,在中国地理具有深远意义,被评为中国地理

百大发现第二位。

● 胡焕庸线地理意义

①自然地理方面:与400mm 等降水量线部分重合从地貌结构划分

角度看,该线东南部以平原、丘陵、喀斯特与丹霞地貌为主;该

线西北部则以草原、沙漠、高原为主。从生态角度看,该线是生

态环境过渡带,附近多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灾害。

②人口地理方面:我国人口密度对比线。以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准,该线东南方36%的国土居住96%人口。东西平均人口密度比达42.6:1。

③城市地理方面:我国城镇化水平分割线。东南各省绝大多数城镇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北各省则绝大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经济地理方面:农牧生产方式分割线。东南方为传统农牧区,为经济产业和社会功能集聚区;而西北方为典型游牧区,多承担生态恢复和保护功能。

⑤文化地理方面:文化转换分界线。东南方为中原汉族文化影响控制区;西北方为少数民族游牧文化影响区。该线也可以看作汉族与其他民族战争与和平的分界线。

● 胡焕庸线形成原因:

在很大程度上,胡焕庸线可以说是气候变化的产物。从气候角度看,胡焕庸线与当今中

国半湿润半干旱分界(即400mm 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气候变化导致农业生产潜力波动,人口因农业产出区域不同而作相应变化。随着气候变化基本稳定,人口随之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格局。 ● 胡焕庸线变化演进

当前,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数量94:6的大数基本稳定。但也存有微幅变动,具体体现在:

①东南半壁人口持续微减,西北半壁人口持续微增,西北半壁增速高于东南半壁。②东南半壁人口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拉大和快速城镇化差异波动影响,人口集疏呈现“马太效应”式,人口向少数发达地区的集中速度加快;西北半壁人口集疏则呈现“相对均势”。

● 个人思考:胡焕庸线可否“突破”?

胡焕庸线可否“突破”的问题源自李克强总理的提问,其背后实则暗含的是如何统筹规

划、协调地区发展的问题。胡焕庸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东西发展的人口分布不协调,其能否“突破”本质上是如何处理人地关系的问题。在理解思考这个问题时,个人认为首先我们明白:什么是“突破”?“突破”而非“打破”,突破是指利用现有条件缓解人地矛盾,最终达到协调发展,而“打破”则意味着破除、不顾我国客观存在的东西自然条件差异而一味谋求地区均衡,有“人定胜天”的意味。显然,我们希望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是通过前者,我们要利用自然规律、适应自然规律同时发挥能动性促进人地和谐。其

次,我们还应明白为什么要“突破”?单纯从胡焕庸线角度看,其所反映的是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不均

衡并不意味着不合理。受制于我国东西自然条件差异的影响,我国人口和产业不可能做到全国均衡分布。随着我国人口数量激增,地区人口超出环境承载力,演化出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均衡才演化为不合理。因此我们“突破”的目的是为了促使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再平衡。个人认为,胡焕庸线是可以“突破”的。随着中西部经济崛起、交通网络化、政策推动(一带一路),人口政策改变(单独二胎),新兴城镇化势必能够影响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变动。政府应该利用产业聚群和产业转移,在西部地区环境承载力所允许的情况下引导人口向西部宜居的城镇转移,以新型城镇化为突破口实现胡焕庸线的“突破”。

青藏高原隆起与我国气候分异

原创:童依依

1. 如何引起分异

1.1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

青藏高原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4,处于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的过渡区;平均海拔4500m 以上,占冬季中纬度对流层厚度的1/3;地域辽阔,占西风带宽度的1/3。因此青藏高原是大气环流中一个庞大的障碍物,会对气流产生动力作用。

1.1.1分支作用

对于【冬季风】,青藏高原北部(95°E )将冷空气堆积并分为两支:一支沿阿尔金山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另一支沿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向河西走廊,顺地势南下,形成冬季风通道,【加剧冬季风向东南】的势力。

对于【夏季风】,青藏高原将来自孟加拉国湾的西南季风分为东西两支:一支沿喜马拉雅山转为【东风】向西吹去;另一支沿山脉的走向【流向我国西南】地区,加剧藏东南水汽通道作用,使高原边缘降水增多,进而因雨影作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加剧高原内部干旱。

对于【冬半年西风】(青藏高原纬度为26°N~39°N ,冬季西风带南移,则青藏高原大部分处于西风带,因此只考虑冬半年西风),由于西风带在青藏高原西端偏南且受地形影响,距地面3~4km以下的气流被分为南北两支,南支比北支气流强大(南支急流)。其中,【南支】在高原西南面,为西北气流,绕过高原南侧转为西南气流,高原南侧成槽(低压),【加剧西南干暖气流】势力;【北支】在高原西北面,为西南气流,绕过新疆北部转为西北气流,进一步【加强冬季风】势力,而高原北侧成脊,加强西北地区的【干旱化】。高原东侧是西风南支气流与南下的【气流相汇合地带】, 有一个辐合线, 其北部为绕流冷高压, 南部为南海高压, 这个辐合线上就形成了【昆明准静止锋】。在锋的西部, 由于气流来自伊朗高地、巴基斯坦地区, 较为干燥, 因而在锋线的西侧一云南【昆明以西】的广大地区, 造成了比较【温暖干燥】的冬季。在【锋线以东】,四川盆地南部、云南东部至贵阳一带地区形成了冬季【阴湿、多云雨】的天气。

1.1.2屏障作用

总体而言,青藏高原使迎风面气流抬升爬坡,在【高原四周山坡上形成雨量较多】的地带。

具体而言,【冬季】,青藏高原西侧【阻挡西风带】气压系统,使其部分在高原西侧滞留、减弱甚至消亡,而部分气流在高原东侧汇合,形成气流的相对静止区。【夏季】,青藏高原南侧【阻截夏季印度洋水汽】,形成西北少云雨的干热天气,【高原内部干旱化】;同时,降低南部暖气流对北部内蒙古一带的影响,利于干冷空气堆积,形成强大的内蒙古高压,【加剧蒙古高原的干旱】。但是,相比冬季冷空气,夏季暖湿气流更易于爬越山地,因此存在【部分暖湿气流越过高原南部的山口或河谷凹地】,流入高原南部,成为雅鲁藏布江谷底由东向西伸展的暖区的重要原因。

1.2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

【冬季】,青藏高原的【热源作用减弱】,空气向外流动,因此【加强邻近地区的地面高压】,从而加强由海陆分布引起的冬季风环流。

【夏季】,青藏高原为【热源】,以感热和潜热的形式向其上方大气输送能量,低层幅合上升后至高层幅散。则高原【表面形成热低压】,空气流入高原,迭加在高原东侧的季风之上,【增强邻近地区的低压强度】,从而加强夏季风环流;【气流上升区多对流活动】,导致夏季雷暴发生;高原【上空为高压】,当其中心左右摆动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迭加时,可【使西太平洋副高加强,导致其西伸或北跳】,对长江中下游的“梅雨”产生影响。

2. 分异结果(总结)

大分异:青藏高原内部寒旱化(青藏高原抬升一方面导致降温,一方面阻挡周围水汽进入高原内部);西北地区干旱化加剧(热力和动力共同作用);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加强(热力和动力共同作用):加强冬季风向东南的势力;加大西南地区季风的厚度(西南地区冬夏季分别处于青藏冷高压环流和热低压环流的东南方,分别盛行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与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低层季风方向完全一致);加强东南季风势力(迭加在副高之上)。

小分异:青藏高原东侧气流相对静止,多云雾(分支作用);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异常(热力作用);高原内部部分区域暖湿(屏障作用)。

6. 讲解思路(如何认识中国地理结构,如何认识时空尺度差异)

如何认识中国地理结构

框图:

可以通过三个角度来认识中国地理结构:中国的自然地理结构、人文地理结构和人地关系结构,它们

分别体现了不同类型地理要素的组合联系。

自然地理结构首先包括地貌结构、水热结构等基础结构,主要由构造运动、大气环流等过程决定地貌、水热等要素的组合联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植被结构、土壤结构和水文结构等自然景观结构,受地质要素和水热要素地带性分布的影响,植被、土壤、河流水系等景观结构也呈现明显的垂直和水平地带性。基于上述结构,我国在东部、西北和青藏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地理景观,并由此划分出中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这三大自然区和众多自然带。

人文地理结构的基础是中国的人口结构。包括中国人口的空间分布结构、自然增长趋势、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产业结构、交通结构、政治结构、社会文化结构等人文景观结构,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景观,由此划分出东部沿海带、中部带和西部带三大经济区域。

人地关系结构是地理结构的关键,中国的地理景观格局直接体现背后的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结构的核心是土地利用, 主要可分为自然、乡村、城镇和城市群等人地关系的类型。

3. 认识的思路:

不同类型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

首先,地形会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产生影响。比如,地形影响温度和降水的再分配,水系特征和水能分布,影响土地资源质量和水土流失。其次,地形会对人文地理要素产生影响,比如地形影响交通、交流的阻隔,垂直带谱和农业立体利用,城市分布和空间格局,区域旅游资源丰富程度等。

关注多种地理要素的综合作用

4. 总结——中国地理结构的特征:

1. 在研究区域内的整体性

各类地理要素的组合,要从宏观、整体的角度看待地理要素的分配、组合。比如宁夏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首先因为黄河从中穿过,形成了较为平坦的冲积平原,同时为种植业提供了灌溉水源;其次宁夏平原地处贺兰山的迎风坡向、降水较多,与同纬度平原相比日照时数长;此外,贺兰山作为天然屏障为宁夏平原抵挡了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和民族冲突,使该地区温暖安逸。

2. 在地理景观上的决定性

如上所述,地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自然景观。

3. 在时空尺度上的变化性

空间尺度上,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全国的分布有明显水平和垂直地理地带性分布,形成了我国三大自然区(地带性)。人口、产业(农业、工业、交通)、政治、文化等人文地理

要素在全国不同的分布和组合形成了我国三大经济区和几大经济中心(区域性)。

时间尺度上,中国地理结构的变化主要有海陆轮廓的变迁、地貌格局的变化、自然带的更替、区域开发中心的转移(中国历史上经济中心的南移)、城乡格局的调整(城市化过程)等。

讲解思路:如何认识时空尺度差异

1. 承认地理现象与地理过程的时空尺度差异

正如苏轼诗句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言,当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时,我们所得的结论也会存在差异。在实际问题中,角度可以划分为两个维度,一是时间,另一个是空间。角度问题,实际上便是时间尺度问题与空间尺度问题。

地理事件、地理现象都是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的,其成因具有区域性、阶段性和复杂性,因此脱离了具体时间和空间背景的地理问题都是虚无的。我们在考虑一个地理事物时,不可避免的要从其时空尺度来进行研究。

2. 了解时空尺度差异类型划分

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的时空尺度类型。在认识时空尺度差异之前,我们先要来了解各种尺度类型。

1) 时间尺度差异

以时间长短作为划分依据,我们在研究地理过程时,既有以地质年代和地层年代衡量的古地理过程;又有以历史年代来衡量的历史地理过程;还有以天、月、季度、年等为时间单位衡量的现代地理过程。

2) 空间尺度类型

以地理过程所发生的空间范围的大小为划分依据,空间尺度可以划分为全球尺度、区域尺度、地方及以下尺度

3. 两个维度以实例思考时空尺度差异

我们在理解时空尺度差异时,我们所能想到的第一个维度是:不同事件本身在时空尺度上的差异,例如:

在空间尺度中,全球尺度的问题包括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以及全球变化问题,例如在研究北大西洋温盐环流、厄尔尼诺现象或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的时候,我们通常会采取全球尺度进行研究;区域尺度的问题包括洲际、地区尺度的问题、国家尺度的问题以及各种尺度的区域问题,例如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所应选择的尺度就是区域尺度。

在时间尺度中,以地质(或地层)年代为时间尺度的包括:古环境问题研究、古生物问题研究;而当我们在进行现代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时,我们所选择的尺度可能长达千年、百年,也可能短至以天、小时为计数。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我们通常将时间、空间尺度综合起来,研究不同事件本身在时空尺度上的差异。例如,在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时,我们先从空间尺度划分为全国这个大尺度以及东中西这个小尺度,再从时间尺度分析大小尺度间区域经济差异的时间演化序列。

总之,不同地理事件由于其事件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的不同,其相互之间存在着时空尺度上的差异。 第二个维度就是:对于同一事件,由于实际研究的需要或数据精度的限制,所选取的时空尺度不同,我们对同一事件的认识也会有所不同。

分形理论的创始人曼德布罗特曾在《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英国的海岸线的长度是不确定的,它依赖于测量时所用的尺度。结果令人诧异吗?其实道理很简单,用一公里的标尺和用一米的标尺度量海岸长度所得到的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同一事件的尺度效应。

例如我们在研究中国近百年的气温变化时,若我们选取的时间尺度为百年尺度,我们将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近百年的气温是逐渐升高的,大概升高了1℃;而当我们研究1900~1910年这十年的气温变化时,我们会发现,中国平均气温不增反减,大概降低了1.5℃。这就是对于同一地理事物(中国气温变化),选取不同的时间尺度所造成的差异。

这里我在列举一个空间尺度的例子:

当我们在研究全球变暖对各区域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时,如果我们选取空间尺度为区域的小尺度,以俄罗斯为例,其农作物会因为气温升高、热量改善而呈现增产情况;但是如果我们选取空间尺度为全球这个大尺度,热带和温带作物的减产量是要明显大于寒温带、寒带作物的增产量的,全球农作物产量总体呈现减产效应。这就体现了对于同一地理事物(全球变暖对农作物产量影响)选取不同空间尺度所造成的差异。

7. 发表观点(如何从人地关系角度认识XX 与XX )

如何从人地关系角度认识XX 与XX

一、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现代地理学普遍认为,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人地关系的科学。人地关系结构是区域地理结构的核心,体现了区域中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组合和利用形式;同时,地理景观是人地关系的直接体现。现在,更多的人认为区域人地关系是自然环境与人类能动性的综合表达。

在人地关系理论中,“人”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 在一定地域空间上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地”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无机与有机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存在着地域差异、在人的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互感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反映了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作用,另一方面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与把握,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顺应与抗衡。

二、经典的人地关系理论整理:(了解即可)

历史上影响较大的理论的人地关系理论是环境决定论和或然论。

1. 环境决定论

古典时期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者主要关注的是地理环境对人的体格、气质和精神的影响。古希腊时代,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类特性产生于气候,气候和季节变换可以影响人类的肉体和心灵。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色诺芬等人强调地区的水平和垂直构造及土质肥瘠对于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影响。柏拉图则认为人类精神生活与海洋密切相关。亚里士多德第一个将地理环境与政治制度联系起来,认为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影响个别民族特征与社会性质。

近代以来,孟德斯鸠将亚里士多德的论证扩展到不同气候的特殊性对各民族生理、心理、气质、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的决定性作用。他把地理环境的作用归纳为三种关系:自然条件与人的生理特征的关系,自然条件与人的心理特征的关系, 自然条件与法律和国家政体的关系。英国历史学家巴克尔的历史学基本框架是:地理、气候条件影响人的生理,生理差异导致人的不同精神和气质,从而有不同的历史进程。 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洪堡和李特尔都是不同程度上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者, 李特尔关于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空间分布和人类活动方式的理论成为19 世纪地理学的主流。第一个系统地把决定论引入地理学的是拉采尔, 他运用达尔文生物学观念研究人类社会, 认为地理环境从多方面控制人类,对人类生理机能、心理状态、社会组织和经济发达状况均有影响,并决定着人类迁移和分布。因而地理环境野蛮地、盲目地支配

着人类命运。这种控制论思潮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成为欧美地理学的理论基石。在德国地理学界,宣扬并推荐这一理论的有赫特纳、魏格纳、施吕特尔等。

2. 意志决定论(人类中心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地理环境决定论受到否定和批判,“人类中心论”的思想应运而生。人类中心论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作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导致了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意志决定论在看待人地关系时尽管和环境决定论的思想有很大不同,它将“ 人” 放在了核心位置。但是其思维方式的实质仍是现代主义思维方式。意志决定论在阐述人地关系时认为:“ 人” 对“地” 起着决定作用,人的意志可以代替一切,“人定胜天,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综合以上分析,无论是意志决定论还是环境决定论,在阐述“ 人” 与“ 地” 关系时尽管各有侧重,但是他们所反映的思维方式是相同的,二者都是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的产物。

3. 或然论(可能论)

或然论的出现是作为对环境决定论的批判。19 世纪末, 弗朗兹·波兹率先提出人地关系的可能性论,即所有自然环境条件,只是给人类活动提供了一个可能利用的范围,在此范围内人们可以自由地选取和利用它们。可能性论给人们一种很直观的感觉,即大多数关系似乎都具有相等的机遇。但是在人同自然的关系中,从来没有在同一自然环境中,人们会感觉到相同的可能性范围。因此, 当人们在地理环境提供给人类利用的可能性范围内进行自由选择时, 所谓的自由是被假定的。

可能性论下的自然环境只是一种静态的因素,而人类的文化传统、过去的经验等却具有动态的特性,并由这种动态的综合决定人如何利用自然环境。所以作为对环境决定论和可能性论的批判而提出的或然论强调,当自然环境施加某种限制以影响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时,这种实际的利用更会取决于人(一群人或一个集团的人) 的文化背景和其人生价值观念的差异。在此论点中,“文化背景”被放到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基础之上。

或然论思想方法上的特点是:从多元的角度来分析人类社会文化状态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生活方式”、“文化”,这些概念, 都有着非常丰富而广阔的内涵,这也反映出地理学家的思考已远远超出了“地”的范围, 而将触角伸展到人——地系统的每一个角落。但是,或然论仅仅给出了一定自然条件下的几种可能性,而没有论证这些自然条件用什么方式和在什么程度上决定了任何特定结果, 而这显然与近代科学追求规律认识的目的相背离。

4. 人地相关论

普列汉诺夫较早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地理环境论, 他从地理环境影响社会历史的具体方式角度出发, 强调“自然界对社会生产力状况, 并且通过生产力状况对人类的全部社会关系以及人类的整个思想上层建筑产生影响”。他还进一步指出:“地理环境对于社会人类的影响, 是一种可变的量。被地理环境的特征所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 增加了人类控制自然的权力, 因而使人类对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了一种新的关系。”这些阐释较之地理环境决定论显然前进了一大步。

这一理论因为过于抽象、模糊而不具备严格的科学意义,因为从不曾有人否定过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而这一理论的实质是社会发展规律决定论, 其思想出发点虽然是正确的, 但却于人地关系的研究并无补益。地理环境既然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为什么不能是“主寻或决定性的因素”?客观存在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吗?在人类历史上,不也可以找出许多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发展的典型例证吗?这些问题都是该理论都未能回答。

5. 后现代的人地关系协调论

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以反对“第一性”、本原、基础、根本为特征,给出了一个非确定性、多元性的世界图景。它在看待事物之间的关系时,认为事物之间不存在着一方决定一方,一方优于一方, 一方比一方更为根本的关系,事物双方是处于相互平等、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

人地关系协调论在看待人地关系时彻底地抛弃了环境决定论、意志决定论的思维模式,不认为“人”和“地”之间哪一个更根本、更基础,不存在着谁决定谁、谁优于谁的关系,“人”与“地”之间应该是处于平等、互补的关系,是共同生存、协调发展的关系。但是,在其理论中所反映出来的就是要么完全否认有关介入型人地关系的理论,要么弱视这种关系的存在。因此,人地关系协调论依然不能够完好的解释和概括整个地球表面人地关系的现状。

三、答题大致的分析思路:(针对具体问题的分析)

1. 人地关系的表现形式(可能需要了解题目涉及的地理区域的历史地理状况)

1) 采猎文明时期

生产力水平低下且发展缓慢,人类听天由命,依赖和崇拜自然。人类群体进行采集、狩猎活动,人对自然依赖、恐惧,被动适应自然;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

2) 农业文明时期

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人类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但有了科学萌芽能够改造自然。随之而来的就是人类大规模的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加,致使环境遭到破坏,如大规模的开垦耕地,使森林和草场遭到破坏,农田扩展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 工业文明时期

生产力水平有极大的提高,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征服自然,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壮大,从环境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料,同时排放大量的废物。此时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步从局部扩展到全球。

4) 现代时期

人类逐渐意识到人地关系的双向性,逐渐产生建立和谐人地关系的思想。(也要视情况而定)

2. 人地关系的决定机制(结合题目所给的问题具体分析)

1) 重视自然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关键作用

纵使历史上的环境决定论在现代遭到了人们的强烈批判,但自然环境对人地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是地理学区域综合分析中及其重要的一环。在分析人地关系的成因时(尤其是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变化时),自然环境往往起到了相当中要的作用。比如在人类文明初期,社会生产力较低,改造自然的能力弱,因此人口的总量、分布、以及生活方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2) 不可忽视人的能动性对人地关系的影响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能动作用在人地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比如,历史上黄河的多次变道都是人为事件,极大地改变了该流域的人地关系。通过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不论社会生产力的发达与否,人类的能动性都能或多或少地以不同的形式影响人地关系。

3) 相对完善的有机体主义(人地为一有机整体)

现在,更多人倾向于建立和谐共存的人地关系,即将自然条件、人类活动和地理景观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自然条件和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共同构成深层的地理结构,决定一个地区的地理景观。同时,这个有机体的结构又是不断变化的,自然条件的改变和人的行为都会对结构本身产生影响,进而使人地关系和地理景观发生变化。最终导致整个有机体的发展。

4) 某些情况下值得借鉴的后现代人地关系思想

相比其他人地关系理论,后现代的人地关系有其突出的优点,但也有一定的缺陷。其优点是理论认为“人”与“地”之间应该是处于平等、互补的关系,是共同生存、协调发展的关系,摆脱了传统结构主义思想的束缚,有助于研究更地方化、具体化和细节化的区域人地关系。但是,这样的研究方式背离了区域地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往往不能抓住区域人地关系的主体,忽略要素之间的因果决定关系,使

研究缺乏规律性和逻辑性。

3. 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

1) 注意不同空间尺度下人地关系的变化(这里指的是非本征尺度?)

2) 注意人地关系随时间的变化

可以从自然条件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两者之间关系改变这三个角度分析。

四、补充:Stephen pepper的人地关系理论——基于四个根隐喻对应的四种关于人地关系的认识论

1. 形式主义(formism )

人地关系外在形式的描述和总结。具体如上。

2. 机械主义(mechanism )(有环境决定论的色彩)

自然条件的制约着景观和人的发展。比如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一个村庄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当村庄的人口超过岂能承载的上限时,就必然有部分人口搬出;中国古代人口总数的变化也能体现这一点(几次人口数量的大规模增长都必然伴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3. 有机体主义(organicism )

机械主义中提到的各种自然制约因素与人的行为相整合,形成一个特殊的有机整体。比如在乡村,人类耕种的农田、森林、水源、村舍之间在空间位置和功能结构上相互联系,形成乡村景观的有机体。

4. 情境主义(contextualism )

后现代思想指导下的人地关系理论。世界是一个“舞台”,主体(人)和客体(自然)共同在舞台上表演,而且这种表演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下的”,这个情景不是单纯的自然,而是不断发展着的人地关系,人类即是舞台上的表演者,同时又会对人地关系有几大的能动作用。

1. 概念理解(概念1:区域;概念2:区域综合分析), 结合具体实例说明

区域概念分析

1. 区域概念定义现状:

当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学者们对于区域概念的定义是不统一的和多样的。区域概念具有多学科属性——不同学科对于区域概念的定义是不相同的。即便在同一学科内,不同学者对于区域概念的定义也是不相同的。

2. 区域概念的定义:

地球表面依据一定原则划分的具有某种地理特征的空间。拆开理解:

①地球表面:区域必须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非地球表面如高空大气或地底地幔层均不能称之为区域。 ②按一定原则划分:区域是客观存在的,但区域的划分是有一定原则的,没有原则的划分不能称之为区域。如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划分是遵循干燥度的原则划分的;中国三大阶梯划分是遵循平均海拔高度的原则划分的;

③具有某种地理特征:按一定原则划定的区域一定拥有该原则下所对应的地理特征。这种地理特征可以是自然地理特征,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所具有的地理特征是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喀斯特地貌区具有的地理特征是地下多溶洞暗河,流水溶蚀作用强。当然,也可以是社会、经济、文化地理特征。如沿海经济带具有对外开放,海运及进出口便利的经济地理特征。华人文化区具有崇尚儒学文化、人际关系融洽、具有中华情怀和认同感的社会文化地理特征。

④空间性:空间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直强调的原则。区域是占据一定空间的,不同区域之间是具有空间联系的。例如: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具有以北京市为中心、以北京—天津为轴线,以周边11个地级市为辐射区域的空间性特征。在这其中,不同地级市与北京、天津、石家庄之间都是依靠交通线拥有空间联系的。

3. 区域的性质:

①层次性

区域是有层次的,这种层次性与尺度密不可分,依据尺度不同可以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等级,一个大区域内必定包含有若干小区域。不同尺度下,区域之间彼此联系,构成区域层次性。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按空间尺度大小可以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如山西省),每一个省级行政区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地级行政区(如晋中市),依次划分,又可以划分为县级行政区(如太谷县)、乡级行政区(如阳邑乡)等等。这便体现了区域的层次性。

②整体性

区域由各地理要素组成,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区域内部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也会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变化。以大的地貌区青藏高原为例,由于该区域地势高,气温低,冰川冻土广布。这里地势、气温、土壤等地理要素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如果气温升高,就会带来冰川融化、冻土松动等一系列变化。这便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

③差异性

区域的差异性,表现为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又具体表现为不同区域之间地理特征的不同。例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区在气温和降水方面均具有不同地理特征,具体而言——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三者具体的年降水量和年均温值均有所不同。区域特征在不同区域具有差异性,但在区域内部通常具有相同表现特征,这体现均质性。例如,山西陕西区域内部崇

尚面食文化、文明发展历史悠久,这一点在区域内部是相通的,是一致的。又如中国东部地区区域内部具有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人民收入水平高的相同特征,这在区域内部也是相通的和一致的。

区域综合分析

区域作为一客观存在的空间实体,其内部由各地理要素构成。各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区域的整体性。为了研究区域的整体性以及区域所具有的空间格局,我们必须把不同地理要素在区域中进行叠加分析,而这一过程便是区域综合分析。【综合:区域由不同地理要素构成;综合分析:区域整体性及差异性】

由于地理要素随时空变化,因此区域综合分析涉及区域空间综合和区域时间综合系统分析。

一. 区域空间综合分析

1. 【区域内部特征综合分析】:①【对区域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三大特征进行综合描述与理解,其

内容涉及形成各特征的各项地理要素,】如区域位置包括经纬位置、海陆位置;区域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区域人文环境包括人口、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以上海市为例,综合分析其区域人文环境时,人口上:上海市人口规模突破2300万,是特大城市;上海人口再生产类型呈现“三低模式”且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逆城市化现象出现。农业上:上海市郊区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商品率高,郊区农业多以鲜果、花卉为主,农业科技水平高。工业上:工业产值高、工业附加值高、高新技术工业如汽车制造对工业增长具有很大贡献。②【分析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分析区域特征成因】。例如,上海市农业商品化程度高、商品附加值高的区域特征的形成原因是上海市科研高校众多,提供强大农业技术保障;上海市人口密集且经济发达,对于商品化农产品发展提供广阔市场;商品化农业自身效益好、回报高,适宜在上海发展。

2. 【区域外部联系综合分析】:【纵向上,结合不同尺度区域的层次性分析区域相对位置】,即小区域在大

区域中所处的自然带、气候带、政治、经济与文化位置等。以上海市为例,它位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就经济相对区域位置而言,是中国这个大区域的经济中心,也是长三角这个大区域的经济核心;政治相对区域位置而言,上海市是华东地区这个大区域的政治核心区;文化相对区域位置而言,上海市是东方华人文化区这个大区域的文化象征之一,其弄堂文化和大上海文化极具魅力。【横向上,首先是区域一致性和差异性的对比分析】。例如苏南和温州地区均具有毗邻上海、“人多地少”而商品经济发达的特点,但是苏南地区以政府干预下的集体企业为主,而温州地区以非集体的多元化企业为主。【其次是区域间的相互联系、合作与影响】。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作为长江三角洲三大支撑城市,区域间无论是产业联系还是市场联系,都密不可分,三大城市区域共同构成长三角城市群,各区域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形成区域相互合作及联系。另外,上海在保留传统上海风格建筑文化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苏杭地区的园林文化的一定影响。

二. 区域时间综合分析

【区域在不同时期通常表现不同的地理特征,而不同时间尺度上区域随时间的变化幅度亦不相同】。针对研究目的,对比区域在时间上的【前后特征】、分析区域在一段时间内的【连续变化】是很有必要的,它为总结区域特征【演变规律】、预测区域【发展状况】提供依据。例如改革开放前温州地区的经济处于全国落后地位,改革开放后温州经济迅速发展,如今位于浙江省前三,总结规律得到其经济发展的原因与改革开放后温州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温州模式”)有关,但是面对未来更激烈开阔的市场,推测温州地区企业规模小、科技投入不足、缺乏创新等缺陷会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在分别对区域空间和时间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还应根据时空相关性综合分析区域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

特征、变化和发展趋势。

→延伸:如今,区域综合分析的主体是人,对象也是人?表面上,综合分析的对象是区域的时空特征,包括固定特征和变化特征。对于目前研究,人们更关注区域变化,而许多变化都是由人引起;另外,在总结和预测区域发展规律和趋势时,最难以把控的亦是人类行为与活动。

2. 描述区位(以内蒙古为例)

内蒙古自治区区位介绍

区位:地理区位,指某事物的地理位置,也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①绝对地理位置:在平面上以地球表面的经纬网来确定,在高度坐标上则以海平面为基点的地理位置。(俗称经度、纬度、海拔)

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97°E~126°E;37°N~53°N。平均海拔1000m 左右,形状上来看,内蒙古自治区在中国地图‘鸡头’和‘鸡脖’的位置

跨度:东西、南北的跨度在省级范围都很大,

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直线距离:1700公里

②自然地理位置:是指一地区同周围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相对地理位置)

● 地形地势

内蒙古全区地势较高,是一个以高原型的地貌区为主体的省区,内蒙古高原占据了其大部分地区,处于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及周围地区,内部结构上:高原占总面积一半以上,山地丘陵占近40%,平原仅占

8.5%左右。

● 地貌单元角度分析:

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体现了内蒙最独特的地貌单元——草原。

● 就大的地貌单元看:内蒙古北邻蒙古高原,东邻东北平原,西南邻黄土高原。

● 就小的地貌单元看:位于大兴安岭以西,自动向西分别临近东北平原——燕山——阴山,在呼和浩特

西南,由于黄河经过,形成了河套平原(河套老窖源于此地)。

● 海陆位置:

大尺度而言,内蒙古地处亚欧大陆东岸中纬度内陆地区

小尺度而言,内蒙古位于中国中部内陆,距海较远。

综上所述,内蒙古海陆位置可以用“浅内陆,近沿海”一语概括。

受海陆位置影响,内蒙古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冬季风),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包头以南黄河地区还伴有凌汛现象。

● 水系位置

内蒙古位于黄河“几”字形北侧,形成了河套平原这一典型地貌区,在东部,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汇流成为西辽河,流入辽宁省成为辽河,可以说,平原区的西辽河与诞生于6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气候区位置

热量带而言,内蒙古位于我国温带,北部小部分地区位于寒温带。就气候区而言,内蒙古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山西省气候特征呈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受冬季风的影响,内蒙古风大(风力发电),在三北防护林尚未建成的时期,常有沙尘暴发生,受气候条件影响,植被多为草原和落叶阔叶林,由于东西跨度大,土壤呈现东北-西南向排列。

● 自然资源位置

内蒙古地域辽阔,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内蒙古存在着两个中国著名的Ⅱ级成矿带,前者为华北地台北缘金、铜多金属Ⅱ级成矿带,后者为大兴安岭Ⅱ级铜多金属成矿带。

③经济地理位置:某一事物与具有经济意义的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 行政区划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首府呼和浩特,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接邻八个省区(黑、吉、辽、冀、晋、陕、宁、甘),是中国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 能源资源:

内蒙古能源资源丰富,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发现新矿物最多的省区,前面已经提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鄂尔多斯地区的稀土资源,除了自然资源,内蒙古的风能也十分丰富,建造了为数众多的风力发电装置。耕地资源位居中国人均耕地资源首位(平均值的三倍),草原面积位居中国五大草原之首,畜牧业发达。森林面积占全国的11%,林业发达。

● ‘衣领’区位:

由于内蒙古独特的地理区位,我将其形容为‘衣领’,领子的边缘连接着八个省区。虽然内蒙大部分属于西北地区,又是北部边疆,地理位置显得比较‘偏’,但仍处在很重要的位置,可以说,他是中国的一个屏障(这一点历史也证实了),作为衣领成为了中国面向北方的形象担当。

● 政策区位:

内蒙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对象之一,虽然能源丰富,但仍需受到国家政策上的扶持。

● 文化区位:

内蒙古作为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红山文化),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又由于其独特的战略区位,在古代一直是战场地区,留下了边疆少数民族和汉族文化冲撞的很多遗产,同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内蒙古近年来旅游产业持续增长,草原文化成为旅游支柱部分。

● 人口与经济区位

内蒙古大部分地区位于胡焕庸线以西,大部分地区属于人口稀疏地区,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2504.8万人,GDP 位列全国中游,由于地理环境,交通等问题的局限,经济发展仍有进步空间,需要政策和内部的双向投入。

3. 阅读地图(中国降水、中国气温、中国土地利用——讲课)

中国降水

原创:于浩

本题主要选取了中国东部地区的雨带的推移进行分析。

纵观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可以发现其有着明显的时间性:

1. 五月雨带:该雨带位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可能是夏季风刚刚登陆,正常年份时间大约应是3-5月份,这时暖气团的势力较弱,南下的冷气团经过长途跋涉及变性的原因,还有南方低山丘陵的阻挡,使两股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在此停留较长时间,形成我国南方春季的阴雨连绵的天气。

2. 六月雨带(梅雨天气):我国东部地区6月主要雨带在秦岭以南地区,主要雨区在江淮地区,此时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气流在江淮地区相遇相持,形成梅雨锋,形成长达一个月左右的降雨天气。此时我国南方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较强,对流较旺盛,午后多对流雨。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南方遇到山地和丘陵的阻挡,产生大量的地形雨。

3. 七、八月雨带(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我国东部雨带主要位于东北和华北地区,此时我国的降水范围较大;东部季风区只有江淮地区少降水,是由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增强,位置西伸北进,控制江淮地区,使江淮地区盛行下沉气流,从而形成炎热干旱的伏旱天气,致使这里的农作物,特别是水稻旱情十分严重

4. 九月雨带 :9月,太阳直射点逐渐向赤道靠近,至9月23日以后太阳直射到南半球,北半球大陆以降温为主。大陆暖气团势力减弱,冷气团势力增强,使我国东部锋面雨带位置不断南移,使9月雨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由于秦巴山地的阻挡,使这里暖气团的势力仍保持在较强的状态。

总结:通过之前的介绍,可以发现东部雨带的推移可以用图示的方法来表示,其中: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这是与夏季风的进退有着紧密联系的。

最后,让我们来做一道题(师范生说即可)

中国气温——中国气温空间集聚区及成因分析

今天我们讲课的主题是:‘中国气温空间集聚区及成因分析’

我们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1. 中国气温分布特点

2. 定性分析

3. 定量分析

4. 课后作业

首先我们来进行定性分析,观察中国一月和七月的气温分布可知,他在空间和时间上呈现以下的特点: 空间上:我们从总体和局部两方面分析

1. 总体:南高北低,东部受纬度因素影响显著,西部受地形因素影响显著。

2. 局部:【不符合一般规律的地区】

①受高原和山地影响,气温较周边地区低的地区有云贵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秦岭、祁连山及天山

地区;

②受盆地和河谷影响,气温较周边地区高的地区有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四大盆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等(因此可以种水稻);

③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因靠近夏季风源地而年均温相对较高的地区有青藏高原地区南面气温高于高原内部气温,另外它也与山地阳坡气温高于阴坡有关。

时间上:我们主要关注气温的季节差异和南北温差

夏季气温高于冬季气温,冬季南暖北寒,夏季普遍高温,因而北方气温年较差大于南方。冬季南北温差大(太阳直射点南移;北部更接近冬季风源地),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太阳直射点北移;南方降雨多,可照时间短,而北方日照时间长)。

【衔接】:以上均为基于气温图的直观定性分析,而现在很多研究结合GIS 对我国气温分布特点进行了定量分析。

图为中国年均气温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气温集中分布于哪几个地区吗?

根据图中标记的区域,我们大致将中国的气温集聚区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东北区-高原区-东部区-过渡区-塔里木区

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这个大区域的气温分布特征,可以先将其划分为若干内部差异较小的小区域——即气温区划。对于空间区划,不同于传统的聚类分析,常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空间自相关分析:1. 全局指标——验证整个研究区域的整体空间模式 2.局部指标——反映一个区域单

元上的某种地理现象与邻近区域单元上同一现象的相关程度→两指标均与空间网格点的某一属性、空间网格点间的相关性——用距离衡量有关)

利用该方法,全局分析发现中国气温确实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

局部分析发现中国气温存在两个低温集聚区和一个高温集聚区:

1. 东北区——对于年均气温, 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北部】有一个低温集聚区, 该区年均气温为-2.58℃ ,

面积为37.8km2

2. 高原区——【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和祁连山、阿尼玛卿山区】也有一

个低温集聚区, 集聚区年均气温为-3.75℃ ,面积为152.9km2

3. 东部区——【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为一个高温集聚区】,

年均气温为16.63℃ ,面积为243.8km2, 该区距海较近

4. 过渡区——【其余的包括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西部、横断山、天山、准格尔盆

地、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在内的广大地区地理跨度大, 且地形和地貌条件复杂, 沙漠、戈壁、盆地、高山等交替出现, 空间自相关不显着, 【不能形成高温或低温的空间集聚】

5. 关于塔里木盆地:虽然年均温空间集聚不显著,但看图认为这里可能存在集聚,结果发现春夏两季塔里

木盆地也形成高温集聚区。

可以看到,夏季, 东北区消失, 全部归并到过渡区中, 高原区和塔里木區的控制范围有所扩大;冬季, 东北区范围达到全年最大,高原区的控制范围却降到了全年最低,并不代表这些地区冬季气温较高, 而是该地区气温空间分布复杂、相邻位置间气温差别较大、高低温交替分布,

在进行气温区划后,需要分析每个区域气温特征的成因。(考虑影响因素有:海拔、纬向距离、经向距离、距海距离和降水,将每一因素与气温作偏相关分析,确定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

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对于年平均温度,主要影响因素为海拔高度和纬向距离,经向距离、降水和距海距离对各区气温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即各气温集聚区的形成是地形、地貌条件、地理位置和降水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在不同气温区, 气温分布的影响因子也存在差异。

冬季:纬度位置为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的决定性因素, 除高原区外的其他各区, 纬向距离对气温的贡献率达到全年最大

夏季: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影响降到全年最低, 随着东亚季风的北上, 降水达到全年最大, 所以在过渡区和高原区, 降水与气温的偏相关系数达到全年最高

最后,我们布置作业:结合本节课所学,分析塔里木区气温变化的影响因素

中国土地利用讲课稿

1. 土地利用定义:(可不讲)

人类为经济和社会的目的,通过各种使用活动对土地长期或周期性经营。

背景:我国疆域广大幅员辽阔,土类众多。红壤、黑土、黄土等都是大家熟知的土壤种类。对于这些不同土壤类型,人类是如何利用的呢?自然土壤在人类利用下又会有呈现怎样的形态,具有怎样差异呢?

2. 你心目中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呢?——提问

听完大家的叙述,大家说的很对。下面我为大家展示一下我国关于土地利用分类的国家标准

:

看完这样一份土地分类,你们是不是有一种很震撼的感觉?小小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竟然包含如此详细内容。在这向大家展示这样一份分类标准,并不是想让大家记忆。而是想借此向大家说明——土地利用在国家层面进行精细划分是十分必要的。细致分类能够帮助我国更好的了解土地现状,进而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推动我国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

3.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从的宏观大尺度角度认识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我在这里将国标中12个一级分类合并精简,按土地利用方式简化为以下七大类:它们分别是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其中,建设用地包括交通用地和居民工矿地。未利用地指沼泽、沙漠、裸地等人类尚未利用和不可利用的土地。(给出精简分类)

4. 在了解了土地利用简化分类之后,我们就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不同土地类型在我国疆域内占据怎样的比例呢?为此,我们接下来就要了解一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结构。数量结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百分

数据来源:《国土资源公报》、《中国统计年鉴》

在这其中,牧草地、未利用地、林地分别占据前三位

5. 数据仅是反映数量多少,地理学强调数据空间性。若要深入了解我国土地利用现状,我们必须从地图的角度进行观察,下面我将重点通过地图形式展现我国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请大家看图:这幅图摘自《地理学报》中研究数据,利用遥感数字图像解译合成而来。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这幅图像:

6. 图像解读:(重点)

①城乡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城市发展规模的衡量指标。城乡建设用地集中的区域通常是城市发展规模较大、城市社会经济发达、城市功能完备的区域。由此审视这幅图:我们能够发现,在仅有的少数可见的城乡建设用地中,省会级别的城市位置都有明显显示。如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一线。而城乡建设最为凸显、最为集中有这样三个区域:它们正是我们所熟知的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京津冀”城市圈核心地带;以上海市为代表的长三角城市圈核心地带;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圈核心地带。

②耕地

耕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国民生命线。看这幅图,我们发现:主要的集中连片的耕地资源分布于两大地貌单元之上——平原和盆地。如图所示的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关中盆地便是如此。耕地资源的分布受制于自然条件——地形、水热,也与人类开发有关系。人类为满足生存需要,向自然“要地”,于是原本林地、草地、水域也被开垦为耕地,这是历年来我国耕地资源持续攀升的重要原因。这里我还想结合一下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分布区,如图所示。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商品粮基地便来自这些耕地资源集中连片的区域。耕地资源广阔的区域,粮食可自给自足,商品率相对高,于是孕育了商品粮基地。南北方的耕地资源是有差异的。北方以旱地为主,多集中连片;而南方以水田为主,多破碎。这受制于北方多平原、南方多丘陵的地形因素影响。因此北方更有利于集约化大规模生产。就耕地资源变化情况而言,建国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比重稳中有升,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坚持耕地红线不动摇以及开垦未利用地。

③林地

林地是林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保障的关键。通过阅读这幅地图,我们发现:林地资源分布呈现南多北少的趋势,这是由于南方地区较北方而言暖湿、南方丘陵地带也不易被人类开垦为耕地。林地发育自然离不开以山地为依托,我们能够从这些分片的林地分布中依稀看到那些著名山脉的痕迹。比如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横断山等等。林地在一些河谷地带也有着集中分布,如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河谷,其河谷西南朝向有助于印度洋湿润气流进入形成降水,进而形成暖湿气候、孕育森林。在我国西北方的天山北麓北侧同样也由于迎风坡降水影响形成集中森林分布。近年来我国林地呈现增长态势,这主要受退耕还林政策、防护林人工林营造影响。

④牧草地

牧草地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是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通过阅读这幅地图,我们发现:我国绝大部分草地资源分布于西北部,涵盖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四大中国传统牧场。在东南部,山地草甸是牧草的主要存在形式。通过引入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更进一步思考,大部分牧草地资源分布于非季风区。由此可见,降水是影响牧草地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建国至今,我国牧草地资源是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的。究其原因,这与人类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漠化加剧密切相关。我们应该呵护牧草资源,以草固沙,减缓沙漠化速度。

⑤未利用地

未利用地就中国而言主要是沙漠和冰川,其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西北深居内陆,夏季风难以到达,加之夏季炎热干燥,形成连片沙漠,例如塔克拉玛干沙漠便分布于此。在西南部未利用地主要集中于喜马拉雅山脉沿线,其冰川积雪均是未利用地的组成部分。除了沙漠、冰川,我们还应该关注我国东北部的一些沼泽湿地,它们也是未利用地的部分组成。关于未利用地的增减问题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看:对于东北部的沼泽湿地以及西南部的冰川,我们应该保护,要在维持现有比例同时谋求增加;而对于西南部不断蔓延的沙地而言,我们要做的就是采取生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阻止其不断扩大。就未利用地变化情况而言,建国来未利用地整体减少与沼泽农业开发有密切关系。

⑥综合分析

在分别了解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背后的影响因素之后,我们是否能够从一个综合角度分析解释土地如

此利用的形成机理呢?这里我希望借助胡焕庸线加以阐释。胡焕庸线是我国的人口密度分割线。可以说,该线东南壁与西北壁存有截然不同的土地利用程度。东南壁人口集聚,城市文明集聚,土地“寸土寸金”,耕地广泛开垦,以农业生产为主;西北壁人为土地利用程度低,自然气候条件相对较差,以牧业为主,粗放型经营,沙漠、绿洲、冰川、高原是那里的代名词,土地利用高度复杂化,受自然因素影响极大。 ⑦总结

中国疆域广大幅员辽阔,土类众多。如何利用土地是一项难题,我们应该遵循的原则应该是因地制宜,人地和谐是我们的唯一目标。

4. 概括特征(中国地形特征、中国气候特征、中国经济格局特征——说课)

《中国的地形特征》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中国的地形特征》。

一、考纲及教材分析

关于考纲,根据2015年全国新课标地理学科考试大纲要求,学生应掌握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因此,学习中国地形特征,对学生掌握中国地表形态及地表形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十分重要。

关于教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在此基础上学习本章所讲的中国地形特征顺理成章。同时,一个国家的地势和地形不仅会对这个国家的地貌格局产生直接影响,也与自然区分异、资源结构、人口格局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节课在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同时,还需培养学生地理整体观,即理解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整体性。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知识方面:

学生需了解并掌握中国地形特征,这包括:地形类型构成、主要的地形分布、重要的地形剖面特征以及不同地形类型的成因。

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我国地形特征的概括分析,结合体验式、探讨式、问答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及地理情愫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三、重难点分析

1. 教学重点:中国整体地形特征、中国地形构成、中国地形分布

2. 教学难点:重要地形剖面特征以及地形类型成因

四、教法分析

本节课主要以PPT 课件为媒介,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方式,集视频、图表于一体,变抽象知识为形象知识。同时,结合问答式、启发式的方法进行辅助教学。课亮容量为2课时。

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是教学过程的导演,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演员。

在本节课的讲授中,将更多侧重教师启迪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真正理解所学内容,并做到学有所思。

五、教学过程

整体分为三个阶段:

①复习旧知,导入新课;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③体系构建,创新拓展

1. 课程导入:

通过老师提问“中国的地形特征是怎样的?”,将学生带入课堂,引发其对中国地形的思考。

2. 课程内容:

展示中国地形图,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在PPT 上显示中国地形特征的宏观格局,即“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同时,标出中国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与之前山脉的学习相结合,体现了不同知识点的互联效应。通过PPT 放映沿32°N 纬线的中国地势剖面图,总结中国地势还具有‘高差大,起伏显著’的特点。

展示中国山脉图,对比之前展示的中国地形图,通过启发式的方式引领学生思考中国地形分布与中国山脉分布的关系,从而得出‘山地纵横构成地貌骨架’的结论。

这时,屏幕再次切换为中国地形图,通过提问“我国的地形类型都有哪些?”并估算我国丘陵、盆地、平原、山地、高原所占比例,得到我国“地貌类型众多”的结论。

最后屏幕呈现出之前总结得出上述三条中国地形特征的结论,即:

①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高差大,起伏显著。

②山地纵横构成地形骨架。

③地貌类型众多,山地为主。

以上已经通过多媒体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掌握了中国地形的特征,这时屏幕显示一个大大的问号。同时老师提问“造成中国地形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

通过学生讨论总结得到地貌成因具有如下因素:地质构造、气候、地表物质组成、人类活动。

依次对以上四点因素进行讲解:

①地质构造因素:主要与板块运动及构造作用相关

②气候因素:气候类型塑造地貌形态

③地表物质组成:地表物质形成地貌类型基础

④人类活动:介绍实例(围湖造田、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教学内容讲解全部结束,老师本课主要内容总结:

由于地质构造原因我国地形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的分界线都是‘界山’,山地构成了我国地貌的骨架;此外,我国地形呈现高差大的特点;作为季风性气候最显著的国家,加之受青藏高原独特作用,我国地貌类型多样;近年来,由于人类生产技术的提高,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愈加显著,短短数十年就达到了可以改变地表地貌的程度,这一问题需要时刻关注。

六、拓展讨论

课下布置学生思考我国地貌分区及相关成因,作为下堂课内容。

七、板书设计

《中国的气候特征》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中国的地形特征》。

一、考纲及教材分析

关于考纲,根据2015年全国新课标地理学科考(试大纲要求,学生应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学习中国气候特征,对于学生掌握中国气候成因及特殊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教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全球气候类型及相关成因,再次基础上结合我国区域特征具体讲授中国气候特征顺利成章。中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性显著、雨热同期,这三大特征相互联系,反映我国气候的空间差异性以及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其对于我们之后学习中国农业、工业特征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是以后学习的知识储备。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知识方面:

学生熟记我国气候三大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理解每类气候特征所包含内容及成因。

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气温、降水的读图分析能力以及气候特征提取与归纳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本课采用教师引导、探讨总结的方法,通过对我国气候特征分析归纳,使得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气候特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挖掘气候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领悟地理知识在生活处处存在。

三、重难点分析

1. 教学重点:中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中国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2. 教学难点:季风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

四、教法分析

本堂课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方式,采用学生讨论、老师引导与启发教学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课时容量为1课时。

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是教学过程的导演,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演员。

在本节课的讲授中,将更多侧重教师启迪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真正理解所学内容,并做到学有所思。

五、教学过程

1. 课程导入

展示《我国气温与降水分布图》,体现我国气候受气温、降水综合作用影响,导入课程。

2. 课程内容

再读《中国气温降水分布图》,分析我国热量带划分状况以及干湿区状况,使学生理解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不同热量带和干湿区差异明显,它们是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形成基础。

阅读课文“秦岭南北”插图,提问学生,教师总结地形地势差异进一步造就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形成特点。

展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我国气候独特性——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分布面积最广阔的国家。

以哈尔滨、北京、上海三大城市气温降水变化图为实例,请学生讨论得出我国季风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季风气候形成原因(冬季冷高压控制, 夏季受副高与海洋暖湿气流综合作用)。通过展示《我国与世界同纬度地区气温比较表》,进一步明确我国气候的特殊性。最后,联系我国气温与降水变化,揭示雨热同期特点及形成原因(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地表辐射增强,普遍高温;东南季风携带大量水汽与地形结合带来降水,形成雨热同期)。

在揭示我国气候三大特点后,再课件中以一个大问号的形式设问“我国气候特征影响下的农业生产?”,作为课后学生拓展学习内容。在这里教师可以给予适当提示:可从我国雨热同期的气候独特性角度作答,可以单独以一类农业生产类型为例阐述气候对于农业的影响(如水稻种植业)。

教学内容讲解全部结束,教师做本堂课主要内容总结:

我国独特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特征、行星风系影响共同造就了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三大气候特征。三大气候特征对于我国农业、工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具有显著影响。

六、拓展讨论

课下布置学生思考我国气候特征对于农业、工业和生活的相关具体影响,作为下堂课内容。

七、板书设计

中国经济格局特征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中国的地形特征》。

一、 考纲及教材分析

关于考纲,根据2015年全国新课标地理学科考试大纲要求,学生应掌握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中国经济格局特征是区域产业联系和资源调配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学习本课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教材,本节主要介绍的是中国经济格局的总体特征,这与之前所学的我国人口、行政区域想承接。本课通过展示经济指标相关图表,例如GDP 、产业布局等,来反映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说明各地经济发展的优劣条件及发展前景,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各地的经济发展特征,并能对比归纳得出中国经济格局的总体特征。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知识方面:

掌握我国经济格局的总体特征(即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西部发展差异悬殊);

了解中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其区位优势;

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经济指标数据提取与分析能力以及不同经济区域发展条件对比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新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导入,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将教师讲授和学生探索讨论相结合,对比归纳得出经济格局的总体特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出发,了解中国经济格局特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空间想像与分析能力。

三、重难点分析

1. 教学重点:我国经济格局的总体特征;

2. 教学难点:中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区位优势及发展前景

四、教法分析

本节课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方式,运用思维教学、启发教学等方法开展教学,将老师教学与学生探究相结合,以获得最佳效果。课时容量为2课时

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是教学过程的导演,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演员。

在本节课的讲授中,将综合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分析,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思维教学代替单纯的记忆教学。

五、教学过程

整体分为三个阶段:

①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②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③体系构建,创新拓展

1. 课程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各自家乡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让学生进行10分钟的分组讨论,使学生对中国各个区域的经济情况有所了解。

2. 课程内容

展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示意图(GDP )》,明确我国经济格局区域的划分(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让学生找一找各自的家乡位于哪个区域,并让学生对各区域所包含省份有大致了解。

通过描述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这三大经济区的发展现状,结合中国

东部地区的区位分析(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和通讯等产业基础较好、高校及创业园区集中),进而得出区域优势(科学技术发达、经营管理水平高、人才多、资金充足),总结中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从基础设施到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有较好的基础、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并预测其发展前景。

通过地图让学生了解中部六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处我国内陆腹地),并结合一些具体案例,总结得出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并组织学生讨论中部地区该如何发展。

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汇报加教师的总结的方式,使学生弄清楚西部地区不发达的区位原因(西部地区不靠海、深居内陆,对外贸易十分不便)及其区域本身的发展潜在优势(资源相对丰富),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得出西部大开发的思路(走资源开发、科教开发、走可持续开发之路)

用表格汇总的方式展示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GDP 、产业比例等经济指标,进行对比,结合之前对于各区域经济的总结分析,让学生自主讨论观察得出中国经济格局的总体特征,即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西部发展差异悬殊。

教学内容讲解全部结束,教师做本堂课主要内容总结: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区域间经济基础,文化背景,资源禀赋差异都很大,这造成了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东部经济较中部和西部实力更强,发展更快;但西部地区相对而言更具发展潜力。

六、拓展讨论

介绍“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让学生了解我国对西部、中部经济区以及东北扶持的政策、具体做法及成效。

七、板书设计

5. 谈论认识(胡焕庸线,青藏高原隆起与我国气候分异)

胡焕庸线

3. 胡焕庸线

● 胡焕庸线即“瑷珲(今黑河)—腾冲一线”,其是我国人口

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基本呈东北至西南斜向45°走向。

该线由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提出,依靠文献搜集人口数

据,点点手绘分析得到。其揭示人口分布的空间异质特征,

反映人地关系,在中国地理具有深远意义,被评为中国地理

百大发现第二位。

● 胡焕庸线地理意义

①自然地理方面:与400mm 等降水量线部分重合从地貌结构划分

角度看,该线东南部以平原、丘陵、喀斯特与丹霞地貌为主;该

线西北部则以草原、沙漠、高原为主。从生态角度看,该线是生

态环境过渡带,附近多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灾害。

②人口地理方面:我国人口密度对比线。以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准,该线东南方36%的国土居住96%人口。东西平均人口密度比达42.6:1。

③城市地理方面:我国城镇化水平分割线。东南各省绝大多数城镇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北各省则绝大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经济地理方面:农牧生产方式分割线。东南方为传统农牧区,为经济产业和社会功能集聚区;而西北方为典型游牧区,多承担生态恢复和保护功能。

⑤文化地理方面:文化转换分界线。东南方为中原汉族文化影响控制区;西北方为少数民族游牧文化影响区。该线也可以看作汉族与其他民族战争与和平的分界线。

● 胡焕庸线形成原因:

在很大程度上,胡焕庸线可以说是气候变化的产物。从气候角度看,胡焕庸线与当今中

国半湿润半干旱分界(即400mm 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气候变化导致农业生产潜力波动,人口因农业产出区域不同而作相应变化。随着气候变化基本稳定,人口随之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格局。 ● 胡焕庸线变化演进

当前,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数量94:6的大数基本稳定。但也存有微幅变动,具体体现在:

①东南半壁人口持续微减,西北半壁人口持续微增,西北半壁增速高于东南半壁。②东南半壁人口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拉大和快速城镇化差异波动影响,人口集疏呈现“马太效应”式,人口向少数发达地区的集中速度加快;西北半壁人口集疏则呈现“相对均势”。

● 个人思考:胡焕庸线可否“突破”?

胡焕庸线可否“突破”的问题源自李克强总理的提问,其背后实则暗含的是如何统筹规

划、协调地区发展的问题。胡焕庸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东西发展的人口分布不协调,其能否“突破”本质上是如何处理人地关系的问题。在理解思考这个问题时,个人认为首先我们明白:什么是“突破”?“突破”而非“打破”,突破是指利用现有条件缓解人地矛盾,最终达到协调发展,而“打破”则意味着破除、不顾我国客观存在的东西自然条件差异而一味谋求地区均衡,有“人定胜天”的意味。显然,我们希望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是通过前者,我们要利用自然规律、适应自然规律同时发挥能动性促进人地和谐。其

次,我们还应明白为什么要“突破”?单纯从胡焕庸线角度看,其所反映的是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不均

衡并不意味着不合理。受制于我国东西自然条件差异的影响,我国人口和产业不可能做到全国均衡分布。随着我国人口数量激增,地区人口超出环境承载力,演化出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均衡才演化为不合理。因此我们“突破”的目的是为了促使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再平衡。个人认为,胡焕庸线是可以“突破”的。随着中西部经济崛起、交通网络化、政策推动(一带一路),人口政策改变(单独二胎),新兴城镇化势必能够影响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变动。政府应该利用产业聚群和产业转移,在西部地区环境承载力所允许的情况下引导人口向西部宜居的城镇转移,以新型城镇化为突破口实现胡焕庸线的“突破”。

青藏高原隆起与我国气候分异

原创:童依依

1. 如何引起分异

1.1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

青藏高原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4,处于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的过渡区;平均海拔4500m 以上,占冬季中纬度对流层厚度的1/3;地域辽阔,占西风带宽度的1/3。因此青藏高原是大气环流中一个庞大的障碍物,会对气流产生动力作用。

1.1.1分支作用

对于【冬季风】,青藏高原北部(95°E )将冷空气堆积并分为两支:一支沿阿尔金山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另一支沿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向河西走廊,顺地势南下,形成冬季风通道,【加剧冬季风向东南】的势力。

对于【夏季风】,青藏高原将来自孟加拉国湾的西南季风分为东西两支:一支沿喜马拉雅山转为【东风】向西吹去;另一支沿山脉的走向【流向我国西南】地区,加剧藏东南水汽通道作用,使高原边缘降水增多,进而因雨影作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加剧高原内部干旱。

对于【冬半年西风】(青藏高原纬度为26°N~39°N ,冬季西风带南移,则青藏高原大部分处于西风带,因此只考虑冬半年西风),由于西风带在青藏高原西端偏南且受地形影响,距地面3~4km以下的气流被分为南北两支,南支比北支气流强大(南支急流)。其中,【南支】在高原西南面,为西北气流,绕过高原南侧转为西南气流,高原南侧成槽(低压),【加剧西南干暖气流】势力;【北支】在高原西北面,为西南气流,绕过新疆北部转为西北气流,进一步【加强冬季风】势力,而高原北侧成脊,加强西北地区的【干旱化】。高原东侧是西风南支气流与南下的【气流相汇合地带】, 有一个辐合线, 其北部为绕流冷高压, 南部为南海高压, 这个辐合线上就形成了【昆明准静止锋】。在锋的西部, 由于气流来自伊朗高地、巴基斯坦地区, 较为干燥, 因而在锋线的西侧一云南【昆明以西】的广大地区, 造成了比较【温暖干燥】的冬季。在【锋线以东】,四川盆地南部、云南东部至贵阳一带地区形成了冬季【阴湿、多云雨】的天气。

1.1.2屏障作用

总体而言,青藏高原使迎风面气流抬升爬坡,在【高原四周山坡上形成雨量较多】的地带。

具体而言,【冬季】,青藏高原西侧【阻挡西风带】气压系统,使其部分在高原西侧滞留、减弱甚至消亡,而部分气流在高原东侧汇合,形成气流的相对静止区。【夏季】,青藏高原南侧【阻截夏季印度洋水汽】,形成西北少云雨的干热天气,【高原内部干旱化】;同时,降低南部暖气流对北部内蒙古一带的影响,利于干冷空气堆积,形成强大的内蒙古高压,【加剧蒙古高原的干旱】。但是,相比冬季冷空气,夏季暖湿气流更易于爬越山地,因此存在【部分暖湿气流越过高原南部的山口或河谷凹地】,流入高原南部,成为雅鲁藏布江谷底由东向西伸展的暖区的重要原因。

1.2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

【冬季】,青藏高原的【热源作用减弱】,空气向外流动,因此【加强邻近地区的地面高压】,从而加强由海陆分布引起的冬季风环流。

【夏季】,青藏高原为【热源】,以感热和潜热的形式向其上方大气输送能量,低层幅合上升后至高层幅散。则高原【表面形成热低压】,空气流入高原,迭加在高原东侧的季风之上,【增强邻近地区的低压强度】,从而加强夏季风环流;【气流上升区多对流活动】,导致夏季雷暴发生;高原【上空为高压】,当其中心左右摆动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迭加时,可【使西太平洋副高加强,导致其西伸或北跳】,对长江中下游的“梅雨”产生影响。

2. 分异结果(总结)

大分异:青藏高原内部寒旱化(青藏高原抬升一方面导致降温,一方面阻挡周围水汽进入高原内部);西北地区干旱化加剧(热力和动力共同作用);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加强(热力和动力共同作用):加强冬季风向东南的势力;加大西南地区季风的厚度(西南地区冬夏季分别处于青藏冷高压环流和热低压环流的东南方,分别盛行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与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低层季风方向完全一致);加强东南季风势力(迭加在副高之上)。

小分异:青藏高原东侧气流相对静止,多云雾(分支作用);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异常(热力作用);高原内部部分区域暖湿(屏障作用)。

6. 讲解思路(如何认识中国地理结构,如何认识时空尺度差异)

如何认识中国地理结构

框图:

可以通过三个角度来认识中国地理结构:中国的自然地理结构、人文地理结构和人地关系结构,它们

分别体现了不同类型地理要素的组合联系。

自然地理结构首先包括地貌结构、水热结构等基础结构,主要由构造运动、大气环流等过程决定地貌、水热等要素的组合联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植被结构、土壤结构和水文结构等自然景观结构,受地质要素和水热要素地带性分布的影响,植被、土壤、河流水系等景观结构也呈现明显的垂直和水平地带性。基于上述结构,我国在东部、西北和青藏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地理景观,并由此划分出中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这三大自然区和众多自然带。

人文地理结构的基础是中国的人口结构。包括中国人口的空间分布结构、自然增长趋势、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产业结构、交通结构、政治结构、社会文化结构等人文景观结构,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景观,由此划分出东部沿海带、中部带和西部带三大经济区域。

人地关系结构是地理结构的关键,中国的地理景观格局直接体现背后的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结构的核心是土地利用, 主要可分为自然、乡村、城镇和城市群等人地关系的类型。

3. 认识的思路:

不同类型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

首先,地形会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产生影响。比如,地形影响温度和降水的再分配,水系特征和水能分布,影响土地资源质量和水土流失。其次,地形会对人文地理要素产生影响,比如地形影响交通、交流的阻隔,垂直带谱和农业立体利用,城市分布和空间格局,区域旅游资源丰富程度等。

关注多种地理要素的综合作用

4. 总结——中国地理结构的特征:

1. 在研究区域内的整体性

各类地理要素的组合,要从宏观、整体的角度看待地理要素的分配、组合。比如宁夏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首先因为黄河从中穿过,形成了较为平坦的冲积平原,同时为种植业提供了灌溉水源;其次宁夏平原地处贺兰山的迎风坡向、降水较多,与同纬度平原相比日照时数长;此外,贺兰山作为天然屏障为宁夏平原抵挡了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和民族冲突,使该地区温暖安逸。

2. 在地理景观上的决定性

如上所述,地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自然景观。

3. 在时空尺度上的变化性

空间尺度上,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全国的分布有明显水平和垂直地理地带性分布,形成了我国三大自然区(地带性)。人口、产业(农业、工业、交通)、政治、文化等人文地理

要素在全国不同的分布和组合形成了我国三大经济区和几大经济中心(区域性)。

时间尺度上,中国地理结构的变化主要有海陆轮廓的变迁、地貌格局的变化、自然带的更替、区域开发中心的转移(中国历史上经济中心的南移)、城乡格局的调整(城市化过程)等。

讲解思路:如何认识时空尺度差异

1. 承认地理现象与地理过程的时空尺度差异

正如苏轼诗句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言,当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时,我们所得的结论也会存在差异。在实际问题中,角度可以划分为两个维度,一是时间,另一个是空间。角度问题,实际上便是时间尺度问题与空间尺度问题。

地理事件、地理现象都是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的,其成因具有区域性、阶段性和复杂性,因此脱离了具体时间和空间背景的地理问题都是虚无的。我们在考虑一个地理事物时,不可避免的要从其时空尺度来进行研究。

2. 了解时空尺度差异类型划分

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的时空尺度类型。在认识时空尺度差异之前,我们先要来了解各种尺度类型。

1) 时间尺度差异

以时间长短作为划分依据,我们在研究地理过程时,既有以地质年代和地层年代衡量的古地理过程;又有以历史年代来衡量的历史地理过程;还有以天、月、季度、年等为时间单位衡量的现代地理过程。

2) 空间尺度类型

以地理过程所发生的空间范围的大小为划分依据,空间尺度可以划分为全球尺度、区域尺度、地方及以下尺度

3. 两个维度以实例思考时空尺度差异

我们在理解时空尺度差异时,我们所能想到的第一个维度是:不同事件本身在时空尺度上的差异,例如:

在空间尺度中,全球尺度的问题包括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以及全球变化问题,例如在研究北大西洋温盐环流、厄尔尼诺现象或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的时候,我们通常会采取全球尺度进行研究;区域尺度的问题包括洲际、地区尺度的问题、国家尺度的问题以及各种尺度的区域问题,例如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所应选择的尺度就是区域尺度。

在时间尺度中,以地质(或地层)年代为时间尺度的包括:古环境问题研究、古生物问题研究;而当我们在进行现代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时,我们所选择的尺度可能长达千年、百年,也可能短至以天、小时为计数。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我们通常将时间、空间尺度综合起来,研究不同事件本身在时空尺度上的差异。例如,在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时,我们先从空间尺度划分为全国这个大尺度以及东中西这个小尺度,再从时间尺度分析大小尺度间区域经济差异的时间演化序列。

总之,不同地理事件由于其事件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的不同,其相互之间存在着时空尺度上的差异。 第二个维度就是:对于同一事件,由于实际研究的需要或数据精度的限制,所选取的时空尺度不同,我们对同一事件的认识也会有所不同。

分形理论的创始人曼德布罗特曾在《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英国的海岸线的长度是不确定的,它依赖于测量时所用的尺度。结果令人诧异吗?其实道理很简单,用一公里的标尺和用一米的标尺度量海岸长度所得到的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同一事件的尺度效应。

例如我们在研究中国近百年的气温变化时,若我们选取的时间尺度为百年尺度,我们将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近百年的气温是逐渐升高的,大概升高了1℃;而当我们研究1900~1910年这十年的气温变化时,我们会发现,中国平均气温不增反减,大概降低了1.5℃。这就是对于同一地理事物(中国气温变化),选取不同的时间尺度所造成的差异。

这里我在列举一个空间尺度的例子:

当我们在研究全球变暖对各区域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时,如果我们选取空间尺度为区域的小尺度,以俄罗斯为例,其农作物会因为气温升高、热量改善而呈现增产情况;但是如果我们选取空间尺度为全球这个大尺度,热带和温带作物的减产量是要明显大于寒温带、寒带作物的增产量的,全球农作物产量总体呈现减产效应。这就体现了对于同一地理事物(全球变暖对农作物产量影响)选取不同空间尺度所造成的差异。

7. 发表观点(如何从人地关系角度认识XX 与XX )

如何从人地关系角度认识XX 与XX

一、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现代地理学普遍认为,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人地关系的科学。人地关系结构是区域地理结构的核心,体现了区域中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组合和利用形式;同时,地理景观是人地关系的直接体现。现在,更多的人认为区域人地关系是自然环境与人类能动性的综合表达。

在人地关系理论中,“人”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 在一定地域空间上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地”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无机与有机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存在着地域差异、在人的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互感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反映了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作用,另一方面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与把握,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顺应与抗衡。

二、经典的人地关系理论整理:(了解即可)

历史上影响较大的理论的人地关系理论是环境决定论和或然论。

1. 环境决定论

古典时期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者主要关注的是地理环境对人的体格、气质和精神的影响。古希腊时代,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类特性产生于气候,气候和季节变换可以影响人类的肉体和心灵。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色诺芬等人强调地区的水平和垂直构造及土质肥瘠对于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影响。柏拉图则认为人类精神生活与海洋密切相关。亚里士多德第一个将地理环境与政治制度联系起来,认为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影响个别民族特征与社会性质。

近代以来,孟德斯鸠将亚里士多德的论证扩展到不同气候的特殊性对各民族生理、心理、气质、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的决定性作用。他把地理环境的作用归纳为三种关系:自然条件与人的生理特征的关系,自然条件与人的心理特征的关系, 自然条件与法律和国家政体的关系。英国历史学家巴克尔的历史学基本框架是:地理、气候条件影响人的生理,生理差异导致人的不同精神和气质,从而有不同的历史进程。 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洪堡和李特尔都是不同程度上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者, 李特尔关于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空间分布和人类活动方式的理论成为19 世纪地理学的主流。第一个系统地把决定论引入地理学的是拉采尔, 他运用达尔文生物学观念研究人类社会, 认为地理环境从多方面控制人类,对人类生理机能、心理状态、社会组织和经济发达状况均有影响,并决定着人类迁移和分布。因而地理环境野蛮地、盲目地支配

着人类命运。这种控制论思潮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成为欧美地理学的理论基石。在德国地理学界,宣扬并推荐这一理论的有赫特纳、魏格纳、施吕特尔等。

2. 意志决定论(人类中心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地理环境决定论受到否定和批判,“人类中心论”的思想应运而生。人类中心论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作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导致了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意志决定论在看待人地关系时尽管和环境决定论的思想有很大不同,它将“ 人” 放在了核心位置。但是其思维方式的实质仍是现代主义思维方式。意志决定论在阐述人地关系时认为:“ 人” 对“地” 起着决定作用,人的意志可以代替一切,“人定胜天,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综合以上分析,无论是意志决定论还是环境决定论,在阐述“ 人” 与“ 地” 关系时尽管各有侧重,但是他们所反映的思维方式是相同的,二者都是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的产物。

3. 或然论(可能论)

或然论的出现是作为对环境决定论的批判。19 世纪末, 弗朗兹·波兹率先提出人地关系的可能性论,即所有自然环境条件,只是给人类活动提供了一个可能利用的范围,在此范围内人们可以自由地选取和利用它们。可能性论给人们一种很直观的感觉,即大多数关系似乎都具有相等的机遇。但是在人同自然的关系中,从来没有在同一自然环境中,人们会感觉到相同的可能性范围。因此, 当人们在地理环境提供给人类利用的可能性范围内进行自由选择时, 所谓的自由是被假定的。

可能性论下的自然环境只是一种静态的因素,而人类的文化传统、过去的经验等却具有动态的特性,并由这种动态的综合决定人如何利用自然环境。所以作为对环境决定论和可能性论的批判而提出的或然论强调,当自然环境施加某种限制以影响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时,这种实际的利用更会取决于人(一群人或一个集团的人) 的文化背景和其人生价值观念的差异。在此论点中,“文化背景”被放到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基础之上。

或然论思想方法上的特点是:从多元的角度来分析人类社会文化状态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生活方式”、“文化”,这些概念, 都有着非常丰富而广阔的内涵,这也反映出地理学家的思考已远远超出了“地”的范围, 而将触角伸展到人——地系统的每一个角落。但是,或然论仅仅给出了一定自然条件下的几种可能性,而没有论证这些自然条件用什么方式和在什么程度上决定了任何特定结果, 而这显然与近代科学追求规律认识的目的相背离。

4. 人地相关论

普列汉诺夫较早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地理环境论, 他从地理环境影响社会历史的具体方式角度出发, 强调“自然界对社会生产力状况, 并且通过生产力状况对人类的全部社会关系以及人类的整个思想上层建筑产生影响”。他还进一步指出:“地理环境对于社会人类的影响, 是一种可变的量。被地理环境的特征所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 增加了人类控制自然的权力, 因而使人类对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了一种新的关系。”这些阐释较之地理环境决定论显然前进了一大步。

这一理论因为过于抽象、模糊而不具备严格的科学意义,因为从不曾有人否定过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而这一理论的实质是社会发展规律决定论, 其思想出发点虽然是正确的, 但却于人地关系的研究并无补益。地理环境既然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为什么不能是“主寻或决定性的因素”?客观存在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吗?在人类历史上,不也可以找出许多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发展的典型例证吗?这些问题都是该理论都未能回答。

5. 后现代的人地关系协调论

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以反对“第一性”、本原、基础、根本为特征,给出了一个非确定性、多元性的世界图景。它在看待事物之间的关系时,认为事物之间不存在着一方决定一方,一方优于一方, 一方比一方更为根本的关系,事物双方是处于相互平等、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

人地关系协调论在看待人地关系时彻底地抛弃了环境决定论、意志决定论的思维模式,不认为“人”和“地”之间哪一个更根本、更基础,不存在着谁决定谁、谁优于谁的关系,“人”与“地”之间应该是处于平等、互补的关系,是共同生存、协调发展的关系。但是,在其理论中所反映出来的就是要么完全否认有关介入型人地关系的理论,要么弱视这种关系的存在。因此,人地关系协调论依然不能够完好的解释和概括整个地球表面人地关系的现状。

三、答题大致的分析思路:(针对具体问题的分析)

1. 人地关系的表现形式(可能需要了解题目涉及的地理区域的历史地理状况)

1) 采猎文明时期

生产力水平低下且发展缓慢,人类听天由命,依赖和崇拜自然。人类群体进行采集、狩猎活动,人对自然依赖、恐惧,被动适应自然;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

2) 农业文明时期

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人类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但有了科学萌芽能够改造自然。随之而来的就是人类大规模的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加,致使环境遭到破坏,如大规模的开垦耕地,使森林和草场遭到破坏,农田扩展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 工业文明时期

生产力水平有极大的提高,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征服自然,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壮大,从环境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料,同时排放大量的废物。此时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步从局部扩展到全球。

4) 现代时期

人类逐渐意识到人地关系的双向性,逐渐产生建立和谐人地关系的思想。(也要视情况而定)

2. 人地关系的决定机制(结合题目所给的问题具体分析)

1) 重视自然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关键作用

纵使历史上的环境决定论在现代遭到了人们的强烈批判,但自然环境对人地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是地理学区域综合分析中及其重要的一环。在分析人地关系的成因时(尤其是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变化时),自然环境往往起到了相当中要的作用。比如在人类文明初期,社会生产力较低,改造自然的能力弱,因此人口的总量、分布、以及生活方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2) 不可忽视人的能动性对人地关系的影响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能动作用在人地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比如,历史上黄河的多次变道都是人为事件,极大地改变了该流域的人地关系。通过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不论社会生产力的发达与否,人类的能动性都能或多或少地以不同的形式影响人地关系。

3) 相对完善的有机体主义(人地为一有机整体)

现在,更多人倾向于建立和谐共存的人地关系,即将自然条件、人类活动和地理景观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自然条件和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共同构成深层的地理结构,决定一个地区的地理景观。同时,这个有机体的结构又是不断变化的,自然条件的改变和人的行为都会对结构本身产生影响,进而使人地关系和地理景观发生变化。最终导致整个有机体的发展。

4) 某些情况下值得借鉴的后现代人地关系思想

相比其他人地关系理论,后现代的人地关系有其突出的优点,但也有一定的缺陷。其优点是理论认为“人”与“地”之间应该是处于平等、互补的关系,是共同生存、协调发展的关系,摆脱了传统结构主义思想的束缚,有助于研究更地方化、具体化和细节化的区域人地关系。但是,这样的研究方式背离了区域地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往往不能抓住区域人地关系的主体,忽略要素之间的因果决定关系,使

研究缺乏规律性和逻辑性。

3. 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

1) 注意不同空间尺度下人地关系的变化(这里指的是非本征尺度?)

2) 注意人地关系随时间的变化

可以从自然条件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两者之间关系改变这三个角度分析。

四、补充:Stephen pepper的人地关系理论——基于四个根隐喻对应的四种关于人地关系的认识论

1. 形式主义(formism )

人地关系外在形式的描述和总结。具体如上。

2. 机械主义(mechanism )(有环境决定论的色彩)

自然条件的制约着景观和人的发展。比如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一个村庄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当村庄的人口超过岂能承载的上限时,就必然有部分人口搬出;中国古代人口总数的变化也能体现这一点(几次人口数量的大规模增长都必然伴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3. 有机体主义(organicism )

机械主义中提到的各种自然制约因素与人的行为相整合,形成一个特殊的有机整体。比如在乡村,人类耕种的农田、森林、水源、村舍之间在空间位置和功能结构上相互联系,形成乡村景观的有机体。

4. 情境主义(contextualism )

后现代思想指导下的人地关系理论。世界是一个“舞台”,主体(人)和客体(自然)共同在舞台上表演,而且这种表演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下的”,这个情景不是单纯的自然,而是不断发展着的人地关系,人类即是舞台上的表演者,同时又会对人地关系有几大的能动作用。


相关文章

  • 地理教学心得体会
  • 我从事地理教学工作已经七年多了,地理在有些人眼里被冠以“副科”这一不太好听的名字,因此学生不重视,学习上不肯下大功夫。怎样让学生喜欢地理课,爱上地理课。我在工作中苦苦的思索着。近期我有幸参加了区级公开课听课活动,通过这次学习活动,我受益匪浅,两位年轻的老师充满了活力,为地理课堂带来了生机,体现了新课 ...

  • 20XX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个人总结与心得
  • 今年暑期我参加了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赴惠来实践团,当初报名参加并不觉得短短几日里自己能得到什么锻炼,而是源于xx总理的一句话:"我的大学暑期都是在乡村里度过的".燃烧自己的激情青春,用热腾的热血,去浇灌青春之花,让自己暑期过得有意义,使这盛夏如金秋般硕果 ...

  • 地理教师远程培训心得体会
  • 作为一名新的地理教师,能参加这次地理教师远程培训,很来之不易优秀地理老师的讲解中,特别是对季风气候显著的分析,让我受益非浅,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必须在地理学科里面充分体现.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针对以上教学观摩,其中得出以下启发: 1.注重地理教具的合理有效的使用,增强学生形象感. 2.合理有 ...

  • 学校年度第一学期政史地教研组
  •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将坚持“以创新求发展,向教研要质量”的工作思路,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凭借,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以提高课堂效率为工作主线,开展务实、新颖、活泼的教研活动。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引导广大学生关注国际国内时事,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及学习思想品德课、 ...

  • 教研室下半年教研工作活动计划
  • 一、工作要点 1、加强新课标的研修。xx年新修订国家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各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纲领性文件。各学科要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标准的研修活动,通过专题讲座、课例研究、课题引领等研修活动,使每一个学科教师熟练掌握课程性质、目 ...

  • 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 一、实习目的意义 (一)野外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学是一门与自然和社会密切想关的科学,资源专业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有很多是以地理学为基础的,所以,不论是地理专业还是资源专业的学生,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实地考察与研究。从学科的角度,要求学生能将学到的理论和知识应用于实践,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学研 ...

  • 学校老教师的述职报告
  • 萧本初 许多现象,一旦细想,还挺有意思的. 记得去年52岁生日那天,我在市教科院参加创新教育经验交流会,与会代表刚好是52人(包括我和张泉),这是一次巧合:与蔡凤茶.张国宇两位同行49岁就离开心爱的学生相比,我是幸运的52:今年虚岁54了,工资刚好开始涨到每天54元,这又是一次巧合.与刚刚撒手而去的 ...

  • 初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   作为一名刚从事教师工作的新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七年级地理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我本着“认真学习,热心教育,”的想法来工作,   初一年级使用的是义务教育湘教版的教材。新课改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在此就本人的初一地理教学工作 ...

  • 教师节征文演讲稿
  • 郑老师初中时教我历史,那时四十五六岁,高高瘦瘦,头发已经半白,整天笑呵呵的,人很和蔼. 那时侯,我们最讨厌的是地理课,那个徐老师讲课实在是与众不同:往讲台上一坐,照本宣科的念课本,他念一句我们抄一句,念的和书上一字不差;最喜欢上的是郑老师的历史课.郑老师上课,对课本上有的,只是稍稍一提而已,点到为止 ...

  • 20XX年初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   作为一名刚从事教师工作的新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七年级地理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我本着“认真学习,热心教育,”的想法来工作,   初一年级使用的是义务教育湘教版的教材。新课改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在此就本人的初一地理教学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