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英国酒文化

浅述英国酒文化

摘要: 本文通过对英国饮酒文化的简述,以及对英国饮酒文化与其地理气候、民族性格的原因的分析,向大家浅述英国酒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其弊端,让世人了解英国酒文化,欣赏英国酒文化。

关键词: 英国 酒文化 地理 民族性格 弊端

在英国,饮酒的目的往往很简单,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为了享受美酒而饮酒。当然,在英国酒也有交际的功能,但人们更多的是追求如何尽情的享受美酒的味道。英国人如此爱喝酒更多的取决于了英国的独特民族性格,当然也与其地理气候和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英国人爱喝酒,如果说英国有相当数量的人嗜酒如命,我认为这一点也不夸张。

一、英国的酒——各具特色

啤酒

英国的啤酒主要有以下几种:苦啤酒(bitter),色浓味苦,是英国最具代表性的啤酒;淡味啤酒(mild),酒精度比苦啤酒低,颜色比普通啤酒深,接近深褐色;麦酒(pale ale),酒精度高,碳酸气足,色浅;烈啤酒(strong ale),发酵时间长,酒精度较高;黑啤酒(stout),最黑、最烈的一种啤酒,在麦芽中加入大量啤酒花制成;陈贮啤酒(lager),即我们平时所见的啤酒。近年来,英国人对爱尔兰黑啤酒(Guinness Extra Stout)情有独钟。

欧洲大陆人喜欢喝凉啤酒,而英国人喜欢喝常温啤酒。英国人在喝爱尔兰黑啤时,先在杯中倒入四分之三的酒,然后将酒杯放在桌上,静候十分钟再注满,据说这样可令黑啤的口感更美妙。由于啤酒在英国人的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英语中有很多与啤酒相关的俗语。“on the beer”形象地比喻“狂饮中,烂醉中”。“small beer”喻指“无关紧要的小事或小人物”,如“:Even with £10,000 to invest, you are still small beer for most stockbrokers.”(即使你有一万英镑可投资,但对大部分股票经纪人来说,你仍然只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beer and skittles”比喻“吃喝玩乐,悠闲自得的生活”,因此谚语“Life isn’t all beer and skittles.”可译为“生活并非只是玩乐和享受。”上世纪30年代,英国伯顿市(Burton)出产一种啤酒,其宣

传口号是:“Where’s Charlie? Gone for a Burton.”(查理在哪儿?去喝伯顿酒啦。)二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就用“gone for a Burton/burton”来表示“人死了”或“失踪了”。这成语一直沿用至今,例如:“It grieved him to learn that three more of his comrades had gone for a burton.”(他知道又有三位同胞阵亡了,感到很难过。)

白兰地

白兰地产于17世纪,以法国生产的白兰地最为知名。当时,法国人发现如果把大量葡萄酒煮浓,使水分蒸发,能免去部分酒税和关税。后来,荷兰人把这种经过蒸馏而净化的葡萄酒叫做“Brandewijn” (burnt wine,烧酒),由此产生了“brandy” (白兰地)。

一升白兰地大约由八升葡萄酒浓缩而成,蒸馏出的酒是近乎无色的,但在橡木桶中贮藏时,橡木的色素会溶入酒中,酒便成了褐色。年代越久,颜色越深。英国人饮用白兰地时,用的杯子叫“brandy glass”,也称做“balloon glass”,是一种矮脚球形大脚杯。

法语中的“brandy”为“fine”,读音为[fi:n]。因此,如果有人说“I’ll have a fine.”意思是“我要一杯法国白兰地酒。”英国人喜欢用白兰地作调味料酒。他们在制作圣诞布丁(Christmas pudding)的时候会加上许多白兰地牛油(brandy butter),以增加香味。酒味姜汁饼干(brandy snap)也是用白兰地作调味的。还有一种糖,叫“brandy ball”,制作时加入白兰地,吃时带有独特的白兰地酒香。

威士忌

中世纪,炼金术士们炼金时偶然发现了制造蒸馏酒的技术,并把用这种技术制造的酒命名为“Aqua-Vitae”(拉丁语,即“the water of life”,译为“生命之水”)。后来这种酿酒技术流传至古爱尔兰,爱尔兰人把当地麦酒蒸馏之后酿成的酒称为“usquebaugh”(同样表示“the water of life”),这是威士忌的起源与名称由来。苏格兰与加拿大制作的威士忌拼法为“whisky”(苏格兰威士忌也可直接称为“Scotch”),而美国与爱尔兰生产的威士忌则为“whiskey”。

英国的威士忌主要是苏格兰威士忌,分为纯威士忌(straight whisky)和混合威士忌(blended whisky)两类。饮用苏格兰威士忌时用“古典杯”(tumbler),杯子为宽

大而不深的平底杯,可纯饮,也可加冰或兑水。威士忌是正酒,于餐前或餐后饮用。在苏格兰,威士忌是新年前夜的必备酒。因此,受邀参加别人的新年家庭聚会,威士忌通常是必备礼品。

在英语中,“whisky on the rocks”意为“whisky with ice”,即 “加冰威士忌”。“He had a whisky on the rocks.”的意思是“他要了一杯加冰威士忌。”如果将之译成“他坐在石头上喝了杯威士忌”,就会贻笑大方了。“whisky voice”指“嘶哑的嗓音”,大概是因为威士忌喝多了,嗓音就会嘶哑。“mountain dew”则指“私酿的或走私的苏格兰威士忌”。

金酒

1660年,金酒由荷兰莱顿大学的教授西尔维斯研制而成。这种酒最初被制造出来是作为利尿、清热的药剂使用的,为的是帮助在东印度活动的荷兰商人、海员和移民预防热带疟疾。但由于这种利尿剂香味诱人、口感醇厚,很快就被人们作为正式的酒精饮料饮用。

金酒的原料是大麦或裸麦,在金酒的制造过程中,人们常在蒸馏器的出口处放置一些杜松子树的莓果,这样当酒精通过时便会吸收强烈的杜松子味道,所以金酒也被称为“杜松子酒”。

金酒虽是荷兰人发明,但其能流传至今并深受人喜爱,却是英国人的功劳。17世纪,威廉三世统治英国时,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宗教战争,参战的士兵将金酒由欧洲大陆带回英国。1702~1704年,安妮女王对法国进口的葡萄酒和白兰地课以重税,而对本国的蒸馏酒降低税收,金酒因而成了英国百姓的廉价蒸馏酒。另外,由于金酒的原料低廉,生产周期短,无需长期贮存,因此经济效益很高,不久就在英国流行起来。当时一家小客栈打出一个非常有趣的招牌,从中可见那时的金酒是何等便宜:“Drunk for a penny/Dead drunk for two penny/Clean straw for nothing.”(一分钱喝个饱/两分钱喝个倒/穷小子来喝酒,一分钱也不要。)

在英语中,如果你看到“gin and it”,可能很难明白是什么意思。其实其中的“it”是“Italian vermouth”的简写,所以“gin and it” 意为“gin and Italian vermouth”,即“金酒和甜味苦艾酒的混合饮料”。

二、爱酒的英国人

一项调查表明,英国人比欧洲其它国家的人都能喝酒。这项由欧洲晴雨表民意调查机构开展的调查发现,虽然英国人喝酒的频率并非欧洲最高,但他们一旦喝起酒来,就会喝很多。约12%的英国人承认自己一次能喝七杯以上。为方便调查,这里的一杯指的是一杯葡萄酒、啤酒或烈性酒。英国人的酒量甚至超过了在之前的类似调查中排在前列的爱尔兰、芬兰和德国,而在保加利亚、希腊和奥地利,几乎没有人说自己一次能喝七杯。仅有20%的英国人说他们在过去12个月中滴酒未沾,而在葡萄牙、意大利和匈牙利,这一比例为英国的两倍。欧洲晴雨表调查机构的一名发言人说:“欧洲是全世界人均饮酒量最大的地区,而英国人的单次饮酒量则高居欧洲各国之首。”

说道英国的酒文化就不得不提到遍布街头小巷的大量酒吧。酒吧是英国酒文化的标志之一。英国18世纪著名文人塞缪尔·约翰逊有一句名言:“There is nothing which has yet been contrived by man by which so much happiness is produced as by a good tavern or inn.”(世间人类所创造的万物,哪一项比得上酒馆能给人们带来的无限幸福?)通过这句话,我们可见酒馆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在英国,酒馆的营业时间一般是上午11点半至下午3点,下午5点半至晚上10点半;但有的酒馆可营业至晚上11点,因此,一家酒馆打烊了,酒客们可以再到别的地方继续喝。与欧洲大陆的酒吧不同,大多数英国酒馆都没有服务员,客人必须自己去吧台买酒。英国人爱排队,但在酒馆里却看不到正式的队列。在酒馆里,顾客几乎可以得到任何种类的酒精饮料,从啤酒到白兰地,从威士忌到金酒,应有尽有。英国人喝酒的方式很独特,中国人和欧洲大陆人往往边喝边吃,而英国人喝酒时什么也不吃。几个人一起喝酒时,往往是轮流买酒分享。当一个人买第一轮酒时,很快会有人表示买下一轮。一般当对方杯子里的酒还剩下四分之一时,是提出买酒的最佳时机。“My turn. What do you have?”(这轮由我买,你想喝什么?)是英国酒馆语言中比较有用的一句话。

英国人爱逛酒馆,又酷爱看足球比赛,酒馆往往与足球结合在一起。英国几乎所有的酒馆都装有卫星电视和超大屏幕的电视机。每逢重要赛事,大批球迷们便挤在酒馆里的电视机旁,边喝酒边评球。若遇到世界杯足球赛。酒馆门前就会打出横幅:“Watch football games? Come in please!”(想看足球赛?那就来

这里!)足球流氓往往借酒闹事,酒馆自然而然地也成了球迷之间冲突的常发地。而有些英国球员酒后也把持不住自己,吵架斗殴的事时有发生,甚至著名俱乐部的足球明星也经常在酒馆里借酒发飙。

三、英国酒文化的一些原因

英国人爱泡酒馆,爱喝酒,这既与其地理气候有关,也与其保守的民族性格有关。

(一)、地理、气候原因

英国是一个岛国。它位于大西洋北部,与欧洲大陆的北海岸隔海相望。南面的英吉利海峡和东面的北海将它与欧洲其它部分隔开。英国的西部和北部主要是高地,东部和东南部主要是平原。英国位于北纬50度至60度之间,比我国的黑龙江省还要偏北,但气候却温和得多,可以说是冬无严寒,夏无酷署。英国的雾气较重,在夏季晴和的好天中,还有薄薄的烟霭;冬季则经常飞雾迷漫,似雨非雨,若烟非烟。但在欧洲大陆,露天咖啡馆是社交活动或休闲的极佳场所。英国的天气向来阴霾多变,因而英国人只好去室内酒馆休闲。这也是英国人好酒的部分原因。

(二)、民族性格原因

英国人的祖先盎格鲁.撒克逊人是极具豪放和冒险精神的种族,但由于英国经过了中世纪的禁锢和宗教各派的洗礼和岛国的限制,英国人也变的出了名的保守自制.这也就形成了在外人看来有些固执保守,冷漠高傲,难以接近的性格特点。英国人比较保守尊重隐私和个人空间,因此英国人不随随便便交朋友,每个人都固守着自己的独立空间,正如一句英国谚语所说:“An Englishman's house is his castle"。虽然英国人虽然保守、刻板,但它们也继承了祖先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豪放和冒险精神,因此他们也会适时的释放自己。平时的英国人给人的感觉就是“整天一套深色西服、腋下夹着雨伞、头顶圆顶小礼帽,在暗灰色的天空下不苟言笑的‘绅士’”。 而在酒吧,即使是陌生人,端起酒杯,也可以亲切交流,马上成为朋友。每天下班后,特别是周末假日,一个个酒吧人满为患,往往是门口也站成一圈,人手一杯,不要任何下酒的菜,个个怡然自得,胡吹神侃,眉飞色舞,忘乎所以。酒吧不仅成为普通人交际、娱乐、休息的场所,而且那些达官贵人也同样乐于光顾。酒后的英国人就又是另一个样子了。周末的酒吧经常

有人喝的烂醉如泥。而打架斗殴是常有的事。有些人看见谁都说 Love You,还有些人哭个不停,表现到极至的就是那些足球流氓。酒精在于英国人也许就是回归先人遗传下来的真性情的原点和一口释放压力的容器。

四、英国酒文化的弊端

酒虽然是英国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但如今也成了英国社会的一处伤痛。英国人认为,能喝酒是成年的标志。英国人的习惯是,见酒必饮,一醉方休。而每逢周末,尤其是夜晚10时至11时左右,犹如世界末日到了,更是放肆狂饮。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一战期间,英国政府曾采取措施,控制人们饮酒,规定所有酒吧的营业时间,平常每日夜晚不超过11时,周日夜晚不超过10时30分。这样,不致于影响工人加班加点。这种强行规定就这样长期沿袭下来。可是,如今的年轻人起哄一般,普遍赶在酒吧关门之前,尤其最后几分钟,猛喝一气,个个喝得醉醺醺的,然后一起涌上街头,导致滋事的情况经常发生。

据英国反酗酒组织以及一些媒体公布的最新数字:40%的英国人每周至少有一天喝得烂醉如泥;18至29岁的英国年轻人,有超过半数的人承认每周至少喝醉一次;20%的英国人承认自己曾因醉酒而受伤。从花销来看,英国男性平均每人每年花在喝酒上达1144英镑;英格兰和爱尔兰的妇女过度饮酒在全世界是最严重的,17至30岁妇女中,三分之一的人可划入酗酒者的行列;更严重的是,英国每年有超过2.2万人死于酗酒!在此情况下,英国政府付出巨大的代价。据统计,整个国家每年为此至少要花掉150亿英镑,工业界损失50亿英镑,失去工作日1700万个!因酗酒导致社会治安方面的诸多弊端,那就更不必说了。

英国政府也竭力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包括近年向医疗机构提供1500万英镑,专门用于治疗严重的嗜酒人士。按照旨在抑制豪饮风气的新法规,那些继续推出“无限畅饮”促销活动的酒吧老板将被处以监禁。酒馆和酒吧需提供小计量酒具,让顾客们可以有所选择。此外,酒吧必须要求那些看起来年龄在18岁以下的人在买酒前出示身份证明。

参考文献:

1 《英美国家概况》 来安方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4年9月

2 《从一首打油诗看英国的酒文化》 杨坡 李刚 新东方英语 2010年第8

3 《英国人与酒》 蓬生 《世界文化》2008年第4期

4 《西方酒文化》 百度文库

浅述英国酒文化

摘要: 本文通过对英国饮酒文化的简述,以及对英国饮酒文化与其地理气候、民族性格的原因的分析,向大家浅述英国酒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其弊端,让世人了解英国酒文化,欣赏英国酒文化。

关键词: 英国 酒文化 地理 民族性格 弊端

在英国,饮酒的目的往往很简单,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为了享受美酒而饮酒。当然,在英国酒也有交际的功能,但人们更多的是追求如何尽情的享受美酒的味道。英国人如此爱喝酒更多的取决于了英国的独特民族性格,当然也与其地理气候和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英国人爱喝酒,如果说英国有相当数量的人嗜酒如命,我认为这一点也不夸张。

一、英国的酒——各具特色

啤酒

英国的啤酒主要有以下几种:苦啤酒(bitter),色浓味苦,是英国最具代表性的啤酒;淡味啤酒(mild),酒精度比苦啤酒低,颜色比普通啤酒深,接近深褐色;麦酒(pale ale),酒精度高,碳酸气足,色浅;烈啤酒(strong ale),发酵时间长,酒精度较高;黑啤酒(stout),最黑、最烈的一种啤酒,在麦芽中加入大量啤酒花制成;陈贮啤酒(lager),即我们平时所见的啤酒。近年来,英国人对爱尔兰黑啤酒(Guinness Extra Stout)情有独钟。

欧洲大陆人喜欢喝凉啤酒,而英国人喜欢喝常温啤酒。英国人在喝爱尔兰黑啤时,先在杯中倒入四分之三的酒,然后将酒杯放在桌上,静候十分钟再注满,据说这样可令黑啤的口感更美妙。由于啤酒在英国人的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英语中有很多与啤酒相关的俗语。“on the beer”形象地比喻“狂饮中,烂醉中”。“small beer”喻指“无关紧要的小事或小人物”,如“:Even with £10,000 to invest, you are still small beer for most stockbrokers.”(即使你有一万英镑可投资,但对大部分股票经纪人来说,你仍然只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beer and skittles”比喻“吃喝玩乐,悠闲自得的生活”,因此谚语“Life isn’t all beer and skittles.”可译为“生活并非只是玩乐和享受。”上世纪30年代,英国伯顿市(Burton)出产一种啤酒,其宣

传口号是:“Where’s Charlie? Gone for a Burton.”(查理在哪儿?去喝伯顿酒啦。)二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就用“gone for a Burton/burton”来表示“人死了”或“失踪了”。这成语一直沿用至今,例如:“It grieved him to learn that three more of his comrades had gone for a burton.”(他知道又有三位同胞阵亡了,感到很难过。)

白兰地

白兰地产于17世纪,以法国生产的白兰地最为知名。当时,法国人发现如果把大量葡萄酒煮浓,使水分蒸发,能免去部分酒税和关税。后来,荷兰人把这种经过蒸馏而净化的葡萄酒叫做“Brandewijn” (burnt wine,烧酒),由此产生了“brandy” (白兰地)。

一升白兰地大约由八升葡萄酒浓缩而成,蒸馏出的酒是近乎无色的,但在橡木桶中贮藏时,橡木的色素会溶入酒中,酒便成了褐色。年代越久,颜色越深。英国人饮用白兰地时,用的杯子叫“brandy glass”,也称做“balloon glass”,是一种矮脚球形大脚杯。

法语中的“brandy”为“fine”,读音为[fi:n]。因此,如果有人说“I’ll have a fine.”意思是“我要一杯法国白兰地酒。”英国人喜欢用白兰地作调味料酒。他们在制作圣诞布丁(Christmas pudding)的时候会加上许多白兰地牛油(brandy butter),以增加香味。酒味姜汁饼干(brandy snap)也是用白兰地作调味的。还有一种糖,叫“brandy ball”,制作时加入白兰地,吃时带有独特的白兰地酒香。

威士忌

中世纪,炼金术士们炼金时偶然发现了制造蒸馏酒的技术,并把用这种技术制造的酒命名为“Aqua-Vitae”(拉丁语,即“the water of life”,译为“生命之水”)。后来这种酿酒技术流传至古爱尔兰,爱尔兰人把当地麦酒蒸馏之后酿成的酒称为“usquebaugh”(同样表示“the water of life”),这是威士忌的起源与名称由来。苏格兰与加拿大制作的威士忌拼法为“whisky”(苏格兰威士忌也可直接称为“Scotch”),而美国与爱尔兰生产的威士忌则为“whiskey”。

英国的威士忌主要是苏格兰威士忌,分为纯威士忌(straight whisky)和混合威士忌(blended whisky)两类。饮用苏格兰威士忌时用“古典杯”(tumbler),杯子为宽

大而不深的平底杯,可纯饮,也可加冰或兑水。威士忌是正酒,于餐前或餐后饮用。在苏格兰,威士忌是新年前夜的必备酒。因此,受邀参加别人的新年家庭聚会,威士忌通常是必备礼品。

在英语中,“whisky on the rocks”意为“whisky with ice”,即 “加冰威士忌”。“He had a whisky on the rocks.”的意思是“他要了一杯加冰威士忌。”如果将之译成“他坐在石头上喝了杯威士忌”,就会贻笑大方了。“whisky voice”指“嘶哑的嗓音”,大概是因为威士忌喝多了,嗓音就会嘶哑。“mountain dew”则指“私酿的或走私的苏格兰威士忌”。

金酒

1660年,金酒由荷兰莱顿大学的教授西尔维斯研制而成。这种酒最初被制造出来是作为利尿、清热的药剂使用的,为的是帮助在东印度活动的荷兰商人、海员和移民预防热带疟疾。但由于这种利尿剂香味诱人、口感醇厚,很快就被人们作为正式的酒精饮料饮用。

金酒的原料是大麦或裸麦,在金酒的制造过程中,人们常在蒸馏器的出口处放置一些杜松子树的莓果,这样当酒精通过时便会吸收强烈的杜松子味道,所以金酒也被称为“杜松子酒”。

金酒虽是荷兰人发明,但其能流传至今并深受人喜爱,却是英国人的功劳。17世纪,威廉三世统治英国时,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宗教战争,参战的士兵将金酒由欧洲大陆带回英国。1702~1704年,安妮女王对法国进口的葡萄酒和白兰地课以重税,而对本国的蒸馏酒降低税收,金酒因而成了英国百姓的廉价蒸馏酒。另外,由于金酒的原料低廉,生产周期短,无需长期贮存,因此经济效益很高,不久就在英国流行起来。当时一家小客栈打出一个非常有趣的招牌,从中可见那时的金酒是何等便宜:“Drunk for a penny/Dead drunk for two penny/Clean straw for nothing.”(一分钱喝个饱/两分钱喝个倒/穷小子来喝酒,一分钱也不要。)

在英语中,如果你看到“gin and it”,可能很难明白是什么意思。其实其中的“it”是“Italian vermouth”的简写,所以“gin and it” 意为“gin and Italian vermouth”,即“金酒和甜味苦艾酒的混合饮料”。

二、爱酒的英国人

一项调查表明,英国人比欧洲其它国家的人都能喝酒。这项由欧洲晴雨表民意调查机构开展的调查发现,虽然英国人喝酒的频率并非欧洲最高,但他们一旦喝起酒来,就会喝很多。约12%的英国人承认自己一次能喝七杯以上。为方便调查,这里的一杯指的是一杯葡萄酒、啤酒或烈性酒。英国人的酒量甚至超过了在之前的类似调查中排在前列的爱尔兰、芬兰和德国,而在保加利亚、希腊和奥地利,几乎没有人说自己一次能喝七杯。仅有20%的英国人说他们在过去12个月中滴酒未沾,而在葡萄牙、意大利和匈牙利,这一比例为英国的两倍。欧洲晴雨表调查机构的一名发言人说:“欧洲是全世界人均饮酒量最大的地区,而英国人的单次饮酒量则高居欧洲各国之首。”

说道英国的酒文化就不得不提到遍布街头小巷的大量酒吧。酒吧是英国酒文化的标志之一。英国18世纪著名文人塞缪尔·约翰逊有一句名言:“There is nothing which has yet been contrived by man by which so much happiness is produced as by a good tavern or inn.”(世间人类所创造的万物,哪一项比得上酒馆能给人们带来的无限幸福?)通过这句话,我们可见酒馆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在英国,酒馆的营业时间一般是上午11点半至下午3点,下午5点半至晚上10点半;但有的酒馆可营业至晚上11点,因此,一家酒馆打烊了,酒客们可以再到别的地方继续喝。与欧洲大陆的酒吧不同,大多数英国酒馆都没有服务员,客人必须自己去吧台买酒。英国人爱排队,但在酒馆里却看不到正式的队列。在酒馆里,顾客几乎可以得到任何种类的酒精饮料,从啤酒到白兰地,从威士忌到金酒,应有尽有。英国人喝酒的方式很独特,中国人和欧洲大陆人往往边喝边吃,而英国人喝酒时什么也不吃。几个人一起喝酒时,往往是轮流买酒分享。当一个人买第一轮酒时,很快会有人表示买下一轮。一般当对方杯子里的酒还剩下四分之一时,是提出买酒的最佳时机。“My turn. What do you have?”(这轮由我买,你想喝什么?)是英国酒馆语言中比较有用的一句话。

英国人爱逛酒馆,又酷爱看足球比赛,酒馆往往与足球结合在一起。英国几乎所有的酒馆都装有卫星电视和超大屏幕的电视机。每逢重要赛事,大批球迷们便挤在酒馆里的电视机旁,边喝酒边评球。若遇到世界杯足球赛。酒馆门前就会打出横幅:“Watch football games? Come in please!”(想看足球赛?那就来

这里!)足球流氓往往借酒闹事,酒馆自然而然地也成了球迷之间冲突的常发地。而有些英国球员酒后也把持不住自己,吵架斗殴的事时有发生,甚至著名俱乐部的足球明星也经常在酒馆里借酒发飙。

三、英国酒文化的一些原因

英国人爱泡酒馆,爱喝酒,这既与其地理气候有关,也与其保守的民族性格有关。

(一)、地理、气候原因

英国是一个岛国。它位于大西洋北部,与欧洲大陆的北海岸隔海相望。南面的英吉利海峡和东面的北海将它与欧洲其它部分隔开。英国的西部和北部主要是高地,东部和东南部主要是平原。英国位于北纬50度至60度之间,比我国的黑龙江省还要偏北,但气候却温和得多,可以说是冬无严寒,夏无酷署。英国的雾气较重,在夏季晴和的好天中,还有薄薄的烟霭;冬季则经常飞雾迷漫,似雨非雨,若烟非烟。但在欧洲大陆,露天咖啡馆是社交活动或休闲的极佳场所。英国的天气向来阴霾多变,因而英国人只好去室内酒馆休闲。这也是英国人好酒的部分原因。

(二)、民族性格原因

英国人的祖先盎格鲁.撒克逊人是极具豪放和冒险精神的种族,但由于英国经过了中世纪的禁锢和宗教各派的洗礼和岛国的限制,英国人也变的出了名的保守自制.这也就形成了在外人看来有些固执保守,冷漠高傲,难以接近的性格特点。英国人比较保守尊重隐私和个人空间,因此英国人不随随便便交朋友,每个人都固守着自己的独立空间,正如一句英国谚语所说:“An Englishman's house is his castle"。虽然英国人虽然保守、刻板,但它们也继承了祖先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豪放和冒险精神,因此他们也会适时的释放自己。平时的英国人给人的感觉就是“整天一套深色西服、腋下夹着雨伞、头顶圆顶小礼帽,在暗灰色的天空下不苟言笑的‘绅士’”。 而在酒吧,即使是陌生人,端起酒杯,也可以亲切交流,马上成为朋友。每天下班后,特别是周末假日,一个个酒吧人满为患,往往是门口也站成一圈,人手一杯,不要任何下酒的菜,个个怡然自得,胡吹神侃,眉飞色舞,忘乎所以。酒吧不仅成为普通人交际、娱乐、休息的场所,而且那些达官贵人也同样乐于光顾。酒后的英国人就又是另一个样子了。周末的酒吧经常

有人喝的烂醉如泥。而打架斗殴是常有的事。有些人看见谁都说 Love You,还有些人哭个不停,表现到极至的就是那些足球流氓。酒精在于英国人也许就是回归先人遗传下来的真性情的原点和一口释放压力的容器。

四、英国酒文化的弊端

酒虽然是英国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但如今也成了英国社会的一处伤痛。英国人认为,能喝酒是成年的标志。英国人的习惯是,见酒必饮,一醉方休。而每逢周末,尤其是夜晚10时至11时左右,犹如世界末日到了,更是放肆狂饮。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一战期间,英国政府曾采取措施,控制人们饮酒,规定所有酒吧的营业时间,平常每日夜晚不超过11时,周日夜晚不超过10时30分。这样,不致于影响工人加班加点。这种强行规定就这样长期沿袭下来。可是,如今的年轻人起哄一般,普遍赶在酒吧关门之前,尤其最后几分钟,猛喝一气,个个喝得醉醺醺的,然后一起涌上街头,导致滋事的情况经常发生。

据英国反酗酒组织以及一些媒体公布的最新数字:40%的英国人每周至少有一天喝得烂醉如泥;18至29岁的英国年轻人,有超过半数的人承认每周至少喝醉一次;20%的英国人承认自己曾因醉酒而受伤。从花销来看,英国男性平均每人每年花在喝酒上达1144英镑;英格兰和爱尔兰的妇女过度饮酒在全世界是最严重的,17至30岁妇女中,三分之一的人可划入酗酒者的行列;更严重的是,英国每年有超过2.2万人死于酗酒!在此情况下,英国政府付出巨大的代价。据统计,整个国家每年为此至少要花掉150亿英镑,工业界损失50亿英镑,失去工作日1700万个!因酗酒导致社会治安方面的诸多弊端,那就更不必说了。

英国政府也竭力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包括近年向医疗机构提供1500万英镑,专门用于治疗严重的嗜酒人士。按照旨在抑制豪饮风气的新法规,那些继续推出“无限畅饮”促销活动的酒吧老板将被处以监禁。酒馆和酒吧需提供小计量酒具,让顾客们可以有所选择。此外,酒吧必须要求那些看起来年龄在18岁以下的人在买酒前出示身份证明。

参考文献:

1 《英美国家概况》 来安方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4年9月

2 《从一首打油诗看英国的酒文化》 杨坡 李刚 新东方英语 2010年第8

3 《英国人与酒》 蓬生 《世界文化》2008年第4期

4 《西方酒文化》 百度文库


相关文章

  • 域外饮食文化:英国下午茶的渊源
  •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公元1840年,英国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每到下午时刻就意兴阑珊.百无无聊,心想此时距离穿著正式.礼节繁复的晚餐party还有段时间,又感觉肚子有点饿了,就请女仆准备几片烤面包.奶油以及茶.后来安娜女士邀请几位知心好友伴随着茶与精致的点心,同享轻松惬意的午后时光,没想到一时之间,在 ...

  • 学习·借鉴·启示--留英学习总结
  • 根据市委和市委组织部的安排,在市直相关部门特别是市外办等单位的支持下,我于×月××日至×月×日有幸参加了由***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赴英国**大学培训班(简称**班)”学习。近五个月的国内国外学习,使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经历,这是我人生一段最为宝贵的时光、一段最为难忘的岁月。现将学习的有 ...

  • 食礼:以纯正的方式吃出各国文化
  • 德国吃以结实.纯正的方式一个"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民族,人均每年的猪肉消耗量为65公斤,居世界首位:啤酒遍布任何场合,也正因为他们爱喝又能喝啤酒,德国的啤酒品牌数不胜数-- 德国人每人每年的猪肉消耗量为65公斤,居世界首位.由于偏好猪肉,大部分有名的德国菜都是猪肉制品.德国的食 ...

  • 怎样与外国老板打交道?
  •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资企业同外国公司打交道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理解对方的想法,清楚双方文化的差别,不仅会使合作轻松.愉快,而且关系着事业的成功或失败.同法国老板打交道要注意创造气氛 建议之一:与法国老板谈判时,不要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太紧,不要打算一开始就带着成果回家,而是要在谈业务之前,先创 ...

  • 随教育部考察意大利和英国的学校艺术教育的考察报告
  • 随教育部考察意大利和英国的学校艺术教育的考察报告 教育部体卫艺司组织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考察团一行九人,于2005年10月24日至11月4日,先后对意大利和英国的学校艺术教育状况进行了考察,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体育美育处的甘北林处长也参加了此次考察活动.在我国驻意大利和驻英国大使馆陪同下,考察团分别走访了 ...

  • 小学校园英语节活动方案
  •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举办校园英语节,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以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的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在英语活动中体会到学英语,用英语的快乐。今年的英语节内容定位为“走进英国”。师生们将以独特的视点,全方位地感受英国文化的魅力、 ...

  • 读简爱心得体会
  • 利用暑假我读完了<简爱>这本书,这充满着英国十九世纪趣味的故事里,让我感慨了很多.这本书中的主人公既没有出众的外表,显赫的财力,突出的天赋,甚至没有幸福的经历.然而,这部看似平淡无奇的书,却以它独特的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停驻了无数读书爱好者的眼光. <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克的作 ...

  • 校园文化建设口号
  • 1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 2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3 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 --马卡连柯 4 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 --莎士比亚 5 教师的影响是永恒的;无法估计他的影响会有多深 ...

  • 名人演讲论坛活动方案策划
  • 目 录 一.背景... 1 二.目的... 1 三.名称... 1 四.架构... 1 五.盈利模式... 2 六.综合效益... 2 七.注意事项... 2 八.附件... 2 附件1 西方名人演讲产业概况... 3 附件2 武汉大学名人演讲局简介... 4 附件3 推荐名人... 5 一.背景 ...

  • 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赴英国-意大利工厂条件审核团工作报告
  • 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赴英国-意大利工厂条件审核团工作报告 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拖拉机推广鉴定赴英-意工厂条件审核团审核组一行5人,于2006年2月26日至3 月7日对凯斯纽荷兰英国有限公司和意大利捷思拖拉机厂的工厂生产条件进行了为期8天的审核.审核依据cetam5-2006<工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