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摘 要 提高统计公信力,对国家、社会甚至个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公信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计行为是否端正。目前,中国作为世界重要经济体之一,发布的统计信息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然而质疑之声也纷至沓来,这种局面的发生主要是我国统计行为存在的弊端导致了统计公信力的缺失。本文从统计行为的角度分析导致我国统计公信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统计 统计公信力 对策   中图分类号:C829.2 文献标识码:A   统计是反映国计民生的重要工具,是社会各方面信息需求的主要来源。高度的统计公信力不仅有利于政府准确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制定正确的宏观政策方针,也有利于微观经济体掌握市场、行业和自身的经营环境,及时调整经营目标方向。相反,较低的公信力是社会各方面信用透支的表现,不仅导致政府容易制定出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不相符的宏观政策,损害政府形象,影响施政能力;而且不正确的宏观政策也会反作用于社会各方面,会逐步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因此,提高统计公信力,对国家、社会甚至个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公信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计行为是否端正。目前,中国作为世界重要经济体之一,发布的统计信息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然而质疑之声也纷至沓来,这种局面的发生主要是我国统计行为存在的弊端导致了统计公信力的缺失。   1官方统计行为的弊端   官方统计就是政府统计,既包括政府统计部门进行的综合统计,也包括其它政府职能部门进行的部门统计。高速发展的中国、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格局、极不平衡的区域经济等社会发展格局,诱发出我国官方统计行为影响统计公信力的具体矛盾。   1.1管理体制制约统计行为的独立性   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依法独立承担国家统计局布置的各项调查任务,但没有实质改变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制约统计行为独立性的状态。目前,各级地方政府统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公布等职能依然倚仗地方各个统计部门,这些统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即在业务上接受上级机构的领导,在经费、人事等方面又接受本级政府的领导,这样为行政干预统计数据创造了条件,干预事件也屡见不鲜。   1.2政绩考核侵蚀统计行为的独立性   官方统计的主要任务是为政府提供有关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发展等方面的信息,为制定行之有效的宏观发展规划服务的。但长期以来,我国官方统计服务多以“官方”为重,缺乏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为中小经济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服务意识。各级政府以“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通货膨胀率”等指标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政绩考核逐步演变成“数据考核”,这样为行政干预统计数据营造了动机。某些领导干部为了追求所谓政绩,指使统计机构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某些地方和单位为了骗取荣誉和利益“按需要报数”、“按计划报数”,官方统计行为的独立性受到严重破坏。   1.3统计指标体系难调和,部门间利益难平衡   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都设置了内容丰富的统计指标体系,但体系之间一方面普遍存在统计口径不一致、条块分割不匹配、信息资源重复浪费等现象;另一方面缺乏对新领域、新事物的统计洞察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反应滞后,无法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现状,加上出于各自政治影响力的考虑,官方统计数据“打架”现象屡有发生,官方统计公信力自然受到影响。   2社会统计行为的缺陷   2.1社会统计行为意识淡薄,氛围不和谐   我国社会统计的客体多指企业、居民等微观经济体,他们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重要信息承载者,他们的统计行为极大地影响着统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目前,我国的微观经济体的统计行为意识比较淡薄,容易产生抵触消极情绪,特别在统计调查中涉及“销售”、“利润”和“收入”等敏感指标时,往往为了利益驱使或者隐私问题采取虚报、瞒报等统计造假行为,数据质量可想而知,整个社会统计的环境氛围也受到影响。   2.2低社会化程度的社会统计未能成为我国统计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统计主体主要是指以赢利为目的的独立开展统计行为的单位,包括信用评级机构、信息咨询机构、科学研究机构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覆盖、高密度、高水准的社会统计有利于推动统计方法的创新和提高,有利于发掘社会信息来源的采集渠道,有利于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水平,有利于树立整个社会对统计工作的正确观念,有利于监督、督促官方统计行为。在我国,此类统计调查服务机构相对较少、层次较低,社会影响力不高,只能满足少数特定群体的信息需求,还不能成为政府统计的重要参考来源和有效补充。   3个体统计行为的诱惑   3.1个体统计缺乏公平感   长期以来,我国统计人员不被重视,还不如“账房先生”,他们的辛勤劳动不为他人所承认。一方面,统计人员提供不实统计信息害怕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另一方面,遵章守法、秉公办事、如实提供统计信息又不为部分领导理解,这种两难的境地使个体统计行为失去“公平”。   3.2个体统计目标价值易被动摇   虽然绩效不是统计人员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统计目标的唯一追求,但它仍可满足统计个体的许多需要。当绩效与统计客观性发生冲突时,统计人员的行为天平往往倾斜于绩效一方,这就导致统计人员在心理上对能否真正完成统计目标产生怀疑,最终使统计行为呆滞。   参考文献   [1] 李宝卿.关于架构现代统计体系的思考[J].中国统计,2003(8).

  摘 要 提高统计公信力,对国家、社会甚至个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公信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计行为是否端正。目前,中国作为世界重要经济体之一,发布的统计信息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然而质疑之声也纷至沓来,这种局面的发生主要是我国统计行为存在的弊端导致了统计公信力的缺失。本文从统计行为的角度分析导致我国统计公信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统计 统计公信力 对策   中图分类号:C829.2 文献标识码:A   统计是反映国计民生的重要工具,是社会各方面信息需求的主要来源。高度的统计公信力不仅有利于政府准确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制定正确的宏观政策方针,也有利于微观经济体掌握市场、行业和自身的经营环境,及时调整经营目标方向。相反,较低的公信力是社会各方面信用透支的表现,不仅导致政府容易制定出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不相符的宏观政策,损害政府形象,影响施政能力;而且不正确的宏观政策也会反作用于社会各方面,会逐步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因此,提高统计公信力,对国家、社会甚至个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公信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计行为是否端正。目前,中国作为世界重要经济体之一,发布的统计信息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然而质疑之声也纷至沓来,这种局面的发生主要是我国统计行为存在的弊端导致了统计公信力的缺失。   1官方统计行为的弊端   官方统计就是政府统计,既包括政府统计部门进行的综合统计,也包括其它政府职能部门进行的部门统计。高速发展的中国、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格局、极不平衡的区域经济等社会发展格局,诱发出我国官方统计行为影响统计公信力的具体矛盾。   1.1管理体制制约统计行为的独立性   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依法独立承担国家统计局布置的各项调查任务,但没有实质改变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制约统计行为独立性的状态。目前,各级地方政府统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公布等职能依然倚仗地方各个统计部门,这些统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即在业务上接受上级机构的领导,在经费、人事等方面又接受本级政府的领导,这样为行政干预统计数据创造了条件,干预事件也屡见不鲜。   1.2政绩考核侵蚀统计行为的独立性   官方统计的主要任务是为政府提供有关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发展等方面的信息,为制定行之有效的宏观发展规划服务的。但长期以来,我国官方统计服务多以“官方”为重,缺乏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为中小经济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服务意识。各级政府以“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通货膨胀率”等指标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政绩考核逐步演变成“数据考核”,这样为行政干预统计数据营造了动机。某些领导干部为了追求所谓政绩,指使统计机构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某些地方和单位为了骗取荣誉和利益“按需要报数”、“按计划报数”,官方统计行为的独立性受到严重破坏。   1.3统计指标体系难调和,部门间利益难平衡   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都设置了内容丰富的统计指标体系,但体系之间一方面普遍存在统计口径不一致、条块分割不匹配、信息资源重复浪费等现象;另一方面缺乏对新领域、新事物的统计洞察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反应滞后,无法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现状,加上出于各自政治影响力的考虑,官方统计数据“打架”现象屡有发生,官方统计公信力自然受到影响。   2社会统计行为的缺陷   2.1社会统计行为意识淡薄,氛围不和谐   我国社会统计的客体多指企业、居民等微观经济体,他们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重要信息承载者,他们的统计行为极大地影响着统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目前,我国的微观经济体的统计行为意识比较淡薄,容易产生抵触消极情绪,特别在统计调查中涉及“销售”、“利润”和“收入”等敏感指标时,往往为了利益驱使或者隐私问题采取虚报、瞒报等统计造假行为,数据质量可想而知,整个社会统计的环境氛围也受到影响。   2.2低社会化程度的社会统计未能成为我国统计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统计主体主要是指以赢利为目的的独立开展统计行为的单位,包括信用评级机构、信息咨询机构、科学研究机构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覆盖、高密度、高水准的社会统计有利于推动统计方法的创新和提高,有利于发掘社会信息来源的采集渠道,有利于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水平,有利于树立整个社会对统计工作的正确观念,有利于监督、督促官方统计行为。在我国,此类统计调查服务机构相对较少、层次较低,社会影响力不高,只能满足少数特定群体的信息需求,还不能成为政府统计的重要参考来源和有效补充。   3个体统计行为的诱惑   3.1个体统计缺乏公平感   长期以来,我国统计人员不被重视,还不如“账房先生”,他们的辛勤劳动不为他人所承认。一方面,统计人员提供不实统计信息害怕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另一方面,遵章守法、秉公办事、如实提供统计信息又不为部分领导理解,这种两难的境地使个体统计行为失去“公平”。   3.2个体统计目标价值易被动摇   虽然绩效不是统计人员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统计目标的唯一追求,但它仍可满足统计个体的许多需要。当绩效与统计客观性发生冲突时,统计人员的行为天平往往倾斜于绩效一方,这就导致统计人员在心理上对能否真正完成统计目标产生怀疑,最终使统计行为呆滞。   参考文献   [1] 李宝卿.关于架构现代统计体系的思考[J].中国统计,2003(8).


相关文章

  • 先进性教育分析评议阶段(第二阶段)总结
  • 我党支部从3月22日开始进入分析评议阶段。在第二阶段中,党组、支部重点把握住层层征求意见、广泛开展交心谈心,查找存在问题,自我党性分析,撰写党性分析材料等主要环节,走好分析评议阶段每一步。认真做好分析评议阶段的工作,是巩固和扩大学习动员阶段成果,打牢整改提高工作的基础,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的关 ...

  • 办公室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阶段实施意见
  • 关于在###办公室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 分析评议阶段工作的实施意见 (xx年#月#日) ##办公室已圆满完成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动员阶段的全部规定内容,并经市委督导组.市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批准,从xx年月日起正式转入分析评议阶段.为扎实做好第二阶段的工作,根据市委先进性教 ...

  • 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方案
  • 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湘发[2010]10号)、《中共邵阳市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邵市发[2010]5号)的精神,按照《邵阳市开展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邵学组发[2010]2号)的要求,邵阳市煤炭局全面完 ...

  • 关于第一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阶段的安 排 意 见
  • 关于第一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阶段的安 排 意 见 第一批教育活动各工(党)委.总支.支部: 根据<**县县级党政机关及部分企事业单位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和中央对学习动员阶段延长10天的精神,分析评议阶段从3月下旬到4月下旬,不少于一个月.分析评议是整个教 ...

  • 党支部集体剖析材料(派出所版)
  • xx派出所党支部集体剖析材料 自从"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派出所党支部在分局党委的领导下和分局"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制定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并在春节前后组织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研究布置工作.x ...

  • 基层公安干部个人党性分析报告
  •   通过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学习,尤其是通过认真的查摆剖析,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在"宗旨意识"、"求实作风"和"公正执法"以及其他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清了存在问题的严重危害性,剖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具体表现   (一)宗旨意识淡薄, ...

  • &#215;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阶段工作的实施方案
  • 市林业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阶段工作的实施方案 按照市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部署和要求,我局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阶段工作从3月中旬开始,到4月中旬基本结束,时间不少于1个月.为切实做好分析评议阶段工作,现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做好分析评议阶段工作的重要 ...

  • 个人党性分析报告(派出所所长版\基层公安干部版)
  • 通过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学习,尤其是通过认真的查摆剖析,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在"宗旨意识"."求实作风"和"公正执法"以及其他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清了存在问题的严重危害性,剖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明确了今 ...

  • 省旅游局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方案
  • 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 按照中央和省委学习实践活动的部署,局学习实践活动转入分析检查阶段,根据省委关于分析检查阶段的要求,结合我省旅游工作实际,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省旅游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方案》,现将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省旅游局学习实践科学发 ...

  • 教育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二阶段工作总结
  • 当前,新抚区教育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扎实地稳步推进,广大干部、党员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树立新的发展理念,自觉地查找和纠正自己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做法。各基层学校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用科学发展观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学习活动扎实深入,实践工作成绩凸显,新抚教育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