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身心特点与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小学生身心特点与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摘 要:基础教育本质是为了满足每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和继续学习之需要而进行的最低限度的教育,是人一生成长和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基础教育处于教育金字塔的塔基,具有教育程度的基础性,教育对象的全民性和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它的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依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生命本位、培养公民和多元发展是我基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的三维目标。

1、赋予生命最基本的内涵,给予每个人最初的生活体验。

2、为儿童成为具有良好素质、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打下基础。

3、培养和弘扬人的主体性、创造性。

关键词:小学生身心特点;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一)认知发展的特点

人的心理现象是一个五彩缤纷、异常复杂的系统。在众多心理现象中,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认知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想象等以及与之相随而生的注意这一心理现象。它们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人们产生其他心理现象的基础。 所谓认知发展,是指学生认知能力随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过程。

在小学阶段,学生身体发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无论从骨骼、肌肉的变化,还是心肺机能的发展都比幼儿有了较大的增加。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展,兴奋、抑制两个过程日趋平衡,内抑制迅速发展,从而加强了大脑皮层对皮层下的控制,使他们对内外环境的刺激能更好的进行分析综合,为小学生认识世界,接受正规学习做好准备。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认识的开端,是思维活动的基础。小学生的辨色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6岁以后出现了颜色爱好的性别差异。他们的视觉调节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在10岁以后这种调节能力开始降低。言语听觉能力和辨别声调高低的能力发展迅速。小学生已能逐渐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通过教学,能正确说出一些几何图形和概念。对时间的延缓反应较困难。对短时间和过长时间的知觉估计不准确。小学生手部关节有了较大发展,但尚未成熟,肌肉力量在不断加强,这为动作的精确性和灵活性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一段过程。

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从无意识记忆为主向有意识记忆为主发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但对词的抽象记忆,仍需以具体、直观的事物为基础。

小学生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一定作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常常带有情绪色彩。他们的注意不稳定、容易分散,分配能力不强,注意的范围较小,转移品质较差,这以特点在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 维的自觉性、批判性、灵活性等品质较差,不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年级的升高,思维品质逐渐完善,对概念的掌握水平逐渐提高。在言语方面,书面语言和内部语言有了较大的发展。 想象在小学生的学习种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的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想象由模仿性、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中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

性过渡。想象中的概括性成分不断增加,但主要属于形象的概括。其中既包括事物的本质属性,也包含事物的非本质属性。

(二)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从小学生自我意识组成的各因素来看,小学生能够形成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这种印象是对自己在一切方面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小学生的自我概念是通过小学生的自我描述反映出来的。研究发现,小学生的自我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的描述发展。前面一种水平的描述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更多一些。到小学高年级,学生才能开始从更为复杂的内部特征、人际关系、个性品质等比较抽象方面来描述自我。但即使如此,他们的自我概念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而且还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趋势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对自己的印象一般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而女生则年龄越大,对自己的印象越差。

在自我评价方面,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发展起来,具体表现在: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的某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开始具有对内心品质评价的倾向;自我评价的抽象概括性有了提高;自我评价的稳定性有了一定的发展。

在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方面。小学生的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发展有很高的一致性。随着儿童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体验也会随之而逐步加深。在自我调控方面,小学生的这方面发展,从总的看来落后于自我评价、自我体验的发展,自我调控能力还不高。

(三)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总体说来,小学阶段是个体成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有以下特点。

学习成为主导活动,言语从口头到书面;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其抽象思维仍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道德概念的认识从直观具体、比较肤浅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较抽象的、比较本质的认识,开始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来评价道德行为。

在社会化方面,同伴在儿童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表现出对同伴明显的依从性或同调倾向。

在个性发展方面,此时儿童的个性特征更加明显,开始按照成人和同伴的评价来评定自我。

二、基础教育的含义

什么是基础教育?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罗毕召开的高级教育计划官员讨论会上给它的定义是:“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的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1990年,在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本身不仅仅是目的。它是终身学习和人类发展的基础。”“每一个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应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基本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和基本的学习内容。而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地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明智地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

学习所需要的。”1996年,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再次强调了总迪恩会议所确立的这一观念。这是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定义做出的最深刻的概括。它表明,基础教育本质是为了满足每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和继续学习之需要而进行的最低限度的教育,是人一生成长和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

由此可见,基础教育应该强调的是基本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专业和专门人才的培养;应该实施的是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不同于高等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总之,我国的基础教育应当处于教育金字塔的塔基,具有教育程度的基础性,教育对象的全民性和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其目的在于使所有青少年儿童在身心素质、知识技能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打下良好基础,为继续学习、就业培训和就业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础。在当今社会,基础教育已经成为全民的、全面的、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它不仅以其基础性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而且以其全面性和全民性影响整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三、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 生命本位

知识本位倾向即指以知识授受为中心的一种教育倾向。以知识为本位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这也几乎是我国教育的主色调。知识教学可以为学生的身心提供必要的条件,这决定了知识教学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那么基础教育中是否该以知识为本位呢?在现如今的基础教育中,知识教学是否对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起着正面的作用呢?我们看到的实情是,知识的接受作为教育的中心已成为一个非常基本和普遍的现象。知识的接受占据了教育的绝大部分的时空,消耗着教师和学生的大量时间、精力。这种单纯的知识教学很容易发展成为灌输—记忆式的教学。而这是造成现行教育诸多问题的直接原因。

知识本位在现阶段的基础教育中是否可取,除了要看当下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还应更多关注基础教育特定的对象。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儿童,是未成年的学生。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有以下特点:学习成为主导活动,言语从口头到书面;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其抽象思维仍以具体形象为支柱。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道德概念的认识从直观具体、比较肤浅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较抽象的、比较本质的认识,开始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来评价道德行为。在社会化方面,同伴在儿童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表现出对同伴明显的依从性或同调倾向。在个性发展方面,此时儿童的个性特征更加明显,开始按照成人和同伴的评价来评定自我。

总之,他们处在一个开始不断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并且在这种社会化的过程中,自身才得以发展、完善,生命也便获得了意义。所以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定位应该是生命本位:赋予生命最基本的内涵,给予每个人最初的生活体验。即这个时期的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校生活是他们一生中一个极为丰富、极为重要的时期。基础教育中比知识授受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让他们有健康的体质、正常的智力、正确的审美观以及丰富的情感,这是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确信,授受知识是有价值的,但我们有更多的理由确信,在基础教育中还有远比知识授受更值得关注的事。

(二) 培养公民

基础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是人才还是公民?这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相关政策来看,人才并不是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在实践中这个问题却显得很模糊,少数尖子生的选拔与培养成了学校的全部工作,基础教育被办成了单纯的升学预备教育。

如上所述,我国当下的基础教育是有着培养人才的倾向的。基础教育能否以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培养公民与培养人才在素质要求和对象指向上有着什么区别。我国学者杨启亮在《合格性评价: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选择》一文中就提到过:为青少年儿童成为具有良好素质、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打下基础,它是教育的第一层次。而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则是教育的第二层次。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是基础教育的底线,以此为目标的教育评价,是基础教育的底线评价。而培养适合高等专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选拔规格的人才,是基础教育的顶线,以此为目标的教育评价,就是基础教育的顶线评价。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培养公民与培养人才在素质要求和对象指向上的区别在于:前者着眼于全体教育对象,强调基本素质的培养,而后者指向部分,追求的是优秀和卓越。在弄清了培养公民与培养人才在素质要求和对象指向上存在的区别后, 我们再来看培养人才的倾向对基础教育造成了什么影响。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来看,“人才”目标论不适合小学生的身心实际。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是确立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小学生最大的特征在于发展性。他们正处于身心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阶段,处于多方面潜能的发展的关键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成熟,因此他们的身心健康需要特别的关照。

但是,这亦需要特别关照的群体,却被我国的基础教育赋予了成才的任务,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两种恶果:(1)开展专业化的训练,强化对知识和智利技能上的要求,而忽略或淡化知识之外、全面发展的要求,错过了开发学生其他潜能的关键期,造成了教育在开发其他潜能上的之后和低效。(2)重视以造就升学“人才”为目的的应试训练,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更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基础教育,是以牺牲绝大多数学生生动活泼和多个方面的发展作为代价的。即便是在此种体制下涌现出的“优胜者”,充其量也不过是片面发展的应试“人才”,是不合理教育目标的“牺牲品”。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基础教育,还造就了一大批最终无法升学的学业失败者,从而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三) 多元发展

基础教育的精神性要求应该让学生的个性充分自由、解放,要求培养和弘扬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则是主体精神最典型、最集中、最高级的表现形式。人只有具有主体性才能证明自己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个体,是一个生动的价值主体。然而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同质化现象严重,学生精神矮化非常明显,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的学生就象是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出的标准产品,预先制定了产品的质量标准,然后按规格统一生产。于是我们的学生也就分为了两种:学业成绩好的和学业成绩差的,成绩好的是合格产品,成绩差的属于淘汰的次品。这就是统一发展带来的恶果。由于先天的、环境的、人为的种种原因,各个学生的智力、专长不是处在一个水平线上的。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消灭差异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相反,应该把差异看成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完善的内在资源去开发。基础教育应该是多元发展的,应该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这也要求基础教育评价应该将学生的发展看成是个别化的和差异性的。今天的基础教育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发现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要善于并乐于识别学生独特的智力强项和弱项,为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提供支持。这就需要我们在评价中选用适合于个体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的评价方法,而摒弃“统一划规”的评价方法。统一划规的评价方法的前提假设是所有人都按照同样的模式进行发展,因此要以同样的评价方式评估每一个个体。这种统一发展的定位看似公平实际上却是不公平的。

参考文献:

[1] 谢宁:《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33页

[2]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5页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9页

小学生身心特点与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摘 要:基础教育本质是为了满足每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和继续学习之需要而进行的最低限度的教育,是人一生成长和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基础教育处于教育金字塔的塔基,具有教育程度的基础性,教育对象的全民性和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它的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依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生命本位、培养公民和多元发展是我基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的三维目标。

1、赋予生命最基本的内涵,给予每个人最初的生活体验。

2、为儿童成为具有良好素质、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打下基础。

3、培养和弘扬人的主体性、创造性。

关键词:小学生身心特点;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一)认知发展的特点

人的心理现象是一个五彩缤纷、异常复杂的系统。在众多心理现象中,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认知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想象等以及与之相随而生的注意这一心理现象。它们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人们产生其他心理现象的基础。 所谓认知发展,是指学生认知能力随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过程。

在小学阶段,学生身体发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无论从骨骼、肌肉的变化,还是心肺机能的发展都比幼儿有了较大的增加。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展,兴奋、抑制两个过程日趋平衡,内抑制迅速发展,从而加强了大脑皮层对皮层下的控制,使他们对内外环境的刺激能更好的进行分析综合,为小学生认识世界,接受正规学习做好准备。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认识的开端,是思维活动的基础。小学生的辨色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6岁以后出现了颜色爱好的性别差异。他们的视觉调节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在10岁以后这种调节能力开始降低。言语听觉能力和辨别声调高低的能力发展迅速。小学生已能逐渐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通过教学,能正确说出一些几何图形和概念。对时间的延缓反应较困难。对短时间和过长时间的知觉估计不准确。小学生手部关节有了较大发展,但尚未成熟,肌肉力量在不断加强,这为动作的精确性和灵活性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一段过程。

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从无意识记忆为主向有意识记忆为主发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但对词的抽象记忆,仍需以具体、直观的事物为基础。

小学生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一定作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常常带有情绪色彩。他们的注意不稳定、容易分散,分配能力不强,注意的范围较小,转移品质较差,这以特点在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 维的自觉性、批判性、灵活性等品质较差,不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年级的升高,思维品质逐渐完善,对概念的掌握水平逐渐提高。在言语方面,书面语言和内部语言有了较大的发展。 想象在小学生的学习种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的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想象由模仿性、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中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

性过渡。想象中的概括性成分不断增加,但主要属于形象的概括。其中既包括事物的本质属性,也包含事物的非本质属性。

(二)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从小学生自我意识组成的各因素来看,小学生能够形成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这种印象是对自己在一切方面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小学生的自我概念是通过小学生的自我描述反映出来的。研究发现,小学生的自我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的描述发展。前面一种水平的描述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更多一些。到小学高年级,学生才能开始从更为复杂的内部特征、人际关系、个性品质等比较抽象方面来描述自我。但即使如此,他们的自我概念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而且还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趋势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对自己的印象一般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而女生则年龄越大,对自己的印象越差。

在自我评价方面,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发展起来,具体表现在: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的某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开始具有对内心品质评价的倾向;自我评价的抽象概括性有了提高;自我评价的稳定性有了一定的发展。

在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方面。小学生的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发展有很高的一致性。随着儿童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体验也会随之而逐步加深。在自我调控方面,小学生的这方面发展,从总的看来落后于自我评价、自我体验的发展,自我调控能力还不高。

(三)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总体说来,小学阶段是个体成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有以下特点。

学习成为主导活动,言语从口头到书面;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其抽象思维仍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道德概念的认识从直观具体、比较肤浅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较抽象的、比较本质的认识,开始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来评价道德行为。

在社会化方面,同伴在儿童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表现出对同伴明显的依从性或同调倾向。

在个性发展方面,此时儿童的个性特征更加明显,开始按照成人和同伴的评价来评定自我。

二、基础教育的含义

什么是基础教育?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罗毕召开的高级教育计划官员讨论会上给它的定义是:“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的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1990年,在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本身不仅仅是目的。它是终身学习和人类发展的基础。”“每一个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应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基本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和基本的学习内容。而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地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明智地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

学习所需要的。”1996年,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再次强调了总迪恩会议所确立的这一观念。这是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定义做出的最深刻的概括。它表明,基础教育本质是为了满足每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和继续学习之需要而进行的最低限度的教育,是人一生成长和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

由此可见,基础教育应该强调的是基本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专业和专门人才的培养;应该实施的是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不同于高等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总之,我国的基础教育应当处于教育金字塔的塔基,具有教育程度的基础性,教育对象的全民性和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其目的在于使所有青少年儿童在身心素质、知识技能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打下良好基础,为继续学习、就业培训和就业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础。在当今社会,基础教育已经成为全民的、全面的、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它不仅以其基础性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而且以其全面性和全民性影响整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三、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 生命本位

知识本位倾向即指以知识授受为中心的一种教育倾向。以知识为本位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这也几乎是我国教育的主色调。知识教学可以为学生的身心提供必要的条件,这决定了知识教学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那么基础教育中是否该以知识为本位呢?在现如今的基础教育中,知识教学是否对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起着正面的作用呢?我们看到的实情是,知识的接受作为教育的中心已成为一个非常基本和普遍的现象。知识的接受占据了教育的绝大部分的时空,消耗着教师和学生的大量时间、精力。这种单纯的知识教学很容易发展成为灌输—记忆式的教学。而这是造成现行教育诸多问题的直接原因。

知识本位在现阶段的基础教育中是否可取,除了要看当下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还应更多关注基础教育特定的对象。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儿童,是未成年的学生。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有以下特点:学习成为主导活动,言语从口头到书面;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其抽象思维仍以具体形象为支柱。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道德概念的认识从直观具体、比较肤浅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较抽象的、比较本质的认识,开始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来评价道德行为。在社会化方面,同伴在儿童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表现出对同伴明显的依从性或同调倾向。在个性发展方面,此时儿童的个性特征更加明显,开始按照成人和同伴的评价来评定自我。

总之,他们处在一个开始不断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并且在这种社会化的过程中,自身才得以发展、完善,生命也便获得了意义。所以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定位应该是生命本位:赋予生命最基本的内涵,给予每个人最初的生活体验。即这个时期的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校生活是他们一生中一个极为丰富、极为重要的时期。基础教育中比知识授受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让他们有健康的体质、正常的智力、正确的审美观以及丰富的情感,这是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确信,授受知识是有价值的,但我们有更多的理由确信,在基础教育中还有远比知识授受更值得关注的事。

(二) 培养公民

基础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是人才还是公民?这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相关政策来看,人才并不是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在实践中这个问题却显得很模糊,少数尖子生的选拔与培养成了学校的全部工作,基础教育被办成了单纯的升学预备教育。

如上所述,我国当下的基础教育是有着培养人才的倾向的。基础教育能否以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培养公民与培养人才在素质要求和对象指向上有着什么区别。我国学者杨启亮在《合格性评价: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选择》一文中就提到过:为青少年儿童成为具有良好素质、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打下基础,它是教育的第一层次。而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则是教育的第二层次。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是基础教育的底线,以此为目标的教育评价,是基础教育的底线评价。而培养适合高等专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选拔规格的人才,是基础教育的顶线,以此为目标的教育评价,就是基础教育的顶线评价。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培养公民与培养人才在素质要求和对象指向上的区别在于:前者着眼于全体教育对象,强调基本素质的培养,而后者指向部分,追求的是优秀和卓越。在弄清了培养公民与培养人才在素质要求和对象指向上存在的区别后, 我们再来看培养人才的倾向对基础教育造成了什么影响。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来看,“人才”目标论不适合小学生的身心实际。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是确立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小学生最大的特征在于发展性。他们正处于身心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阶段,处于多方面潜能的发展的关键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成熟,因此他们的身心健康需要特别的关照。

但是,这亦需要特别关照的群体,却被我国的基础教育赋予了成才的任务,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两种恶果:(1)开展专业化的训练,强化对知识和智利技能上的要求,而忽略或淡化知识之外、全面发展的要求,错过了开发学生其他潜能的关键期,造成了教育在开发其他潜能上的之后和低效。(2)重视以造就升学“人才”为目的的应试训练,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更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基础教育,是以牺牲绝大多数学生生动活泼和多个方面的发展作为代价的。即便是在此种体制下涌现出的“优胜者”,充其量也不过是片面发展的应试“人才”,是不合理教育目标的“牺牲品”。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基础教育,还造就了一大批最终无法升学的学业失败者,从而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三) 多元发展

基础教育的精神性要求应该让学生的个性充分自由、解放,要求培养和弘扬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则是主体精神最典型、最集中、最高级的表现形式。人只有具有主体性才能证明自己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个体,是一个生动的价值主体。然而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同质化现象严重,学生精神矮化非常明显,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的学生就象是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出的标准产品,预先制定了产品的质量标准,然后按规格统一生产。于是我们的学生也就分为了两种:学业成绩好的和学业成绩差的,成绩好的是合格产品,成绩差的属于淘汰的次品。这就是统一发展带来的恶果。由于先天的、环境的、人为的种种原因,各个学生的智力、专长不是处在一个水平线上的。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消灭差异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相反,应该把差异看成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完善的内在资源去开发。基础教育应该是多元发展的,应该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这也要求基础教育评价应该将学生的发展看成是个别化的和差异性的。今天的基础教育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发现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要善于并乐于识别学生独特的智力强项和弱项,为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提供支持。这就需要我们在评价中选用适合于个体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的评价方法,而摒弃“统一划规”的评价方法。统一划规的评价方法的前提假设是所有人都按照同样的模式进行发展,因此要以同样的评价方式评估每一个个体。这种统一发展的定位看似公平实际上却是不公平的。

参考文献:

[1] 谢宁:《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33页

[2]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5页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9页


相关文章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 一、 领导机构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其具体目标为: (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敬学、 ...

  • 幼儿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 新的学期开始了,短暂的暑期生活已经结束了,我们又回到熟悉的校园中。新的学期新的知识,我将继续认真学习不断提高,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注个别差异,坚持保教并重,使幼儿身心健康 ...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

  • 春季小学德育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 ...

  • 20XX年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 ...

  • 小学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
  • 本校为了贯彻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成都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通知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以坚持育人为本,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 ...

  • 20XX年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 ...

  •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范文
  • 德育工作计划范文:我校全体师生,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在德育工作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学生们95%以上成绩优秀,品德优秀。为将这一好的作用继续发扬,新的学期特制定出了详细的中学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 ...

  • 小学生心理健康计划
  •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中央xx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

  • 学校20XX年下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xx致少先队建队60周年贺信精神和第六次全国少代会精神,加强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和基础工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建党90周年为教育契机,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