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子欲养,而亲不待"

论“子欲养,而亲不待”

在中华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中,“百善孝为先”已成为亘古不变的真理。而孝道的具体表现是“关爱和赡养”父母,这也是用来衡量一个人的为人的基本准则,千百年来,有多少能人志士以孝行天下,又有多少欲孝而又未尽到的孝子,抱憾终身,又有多少人游走在孝与非孝的边缘。

有一个母亲,早年丈夫因车祸遇难,留下她和一双儿女,艰难度日,始终不肯改嫁,终于有一天,儿子长大了,要到另一个城市去谋生。依依不舍的母亲把儿子送到村口,临别之际,她抚摸着儿子的头对他说:“孩子,在外要多保重身体,记得常写信回家”懂事的孩子不住点头说:“娘,我记住了,您也要多保重身体,我会经常写信回家的”。

告别母亲和妹妹后,儿子来到了这座城市,并找到了一份工作。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儿子逐渐熟悉了这份工作,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他写信给母亲说自己在这里一切都好,让母亲不要挂念。随着工作的稳定,生活的适应,儿子的内心有了一个打算,等自己的境况再好点了要将母亲和妹妹一同接到这个城市和自己一起生活。为此,他早早为母亲买了双她喜欢穿的软底宽松鞋,他知道,因长年忙碌行走的母亲,脚上有一道拐(凸起的地方)穿上这双鞋会更舒服一点。

接下来的日子里,儿子拼命的工作,努力去赚钱,只盼自己的境况快快好起来,早点与母亲和妹妹生活在一起,可天不遂人愿,突然有一天,他收到妹妹拍来的电报“母亲因脑溢血,已离开了人世”接到电报后的儿子惊恐万分,他匆匆买好车票,连忙赶往家中,回到家里,母亲的遗体已安详的躺在那里,儿子心都碎了。当他亲手为母亲穿上那双买好的鞋时,触摸到母亲那冰凉的尸骨,想到劳累了一生,苦等劳累一辈子的苦命的母亲时,儿子嚎啕大哭起来。嘶哑的哭声带走了儿子美好的梦想和希望,带给他的是永久离别的惆怅和深深的懊悔。我想此时的儿子一定在想,如果他能早一点的接走母亲和妹妹,哪怕不能给她们最好的,至少能和他们在一起。也许母亲也不会离去,即便是离去,至少自己也能陪伴她走完最后的时光。可是,现实是残酷的,母亲已经离去了,不可能有如果了。所以赡养父母,尽到孝道,是无需等待的。

有一对普通的农家夫妇,他们一直生活在传统的农村习俗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谨守着他们的一亩三分地养育着一双儿女,等到孩子渐渐长大,家庭的收入已经满足不了已在高中的女儿和上初中的儿子。于是,夫妇俩决定外出打工来供给子女们读书。来到陌生的城市,夫妇俩在无一技之长的情况下,仅能寻求一种最简单且最原始的打工方式:肩挑背抗,为建筑工地挑砖,挑水泥背水泥。六月的灼热天气里,人们躲在阴凉处纳凉都嫌热时,而他们仍要将一担担沙石运往楼上,肩磨破了皮肉粘连,在扁担承担的高负荷下,经汗水的浸泡,滴入地面的是模糊的血水,四十多的高温,一包水泥背上肩,

一旦汗水浸湿水泥外包装,感觉是一种灼烧难耐的疼痛,雨季来临时,有时候为不延误工期,他们常常要冒着雨干一整天,身着的衣服由干变湿,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冬天里,寒风刺骨常常看到他们单薄的身影,在路灯的照应下,骑着单车赶往十几里以外的工地去开工。就这样,他们在这座城市里,凭着那顽强的生命力终于站稳了脚跟。稍有闲暇,他会写信给儿女,鼓励他们要用心学习,钱不是问题,说父母身体很好,能赚到钱,只是很想他们。儿女们也回信说自己会好好学习的。不会辜负父母辛苦赚来的钱。还安慰父母说今后一定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儿女们的话语无疑给父母一个极大的安慰。就这样他们伴随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度过了一个个寒暑。当他们饿了,累了就停下来,吃点东西喝点水,坐下来休息休息,感冒了,到药店买点药吃。每当晚上躺下休息时,他们总是憧憬那以后的儿女们能自食其力,不在需要自己这样辛苦,己人老后子女们能照顾等。想到这里他们有时候不由得笑出声来。

几年后女儿毕业了,儿子也出去打工了,按理说:这对夫妇应是苦尽甘来。可事情并非如此,女儿的工作一直都不是那么如意,外出打工的儿子性格方面却有些偏执,父母对他的关心与问候他总认为是啰嗦,对他的教诲和善意的提醒总是不以为然,一直以父母和他是两个时代的人为由,说是无法沟通,也就是他常说的“代沟”。此时的儿子似乎却忘却了小时候对父母说过的“一定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的话。可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父母还能对儿子要求什么呢?无奈之

余,只能拨通女儿的电话,从女儿那温馨,婉转的话语里才能得到些许的安慰。

近几年,父亲身体每况愈下,以前在外打工时的体力活已经干不了了,只能在家里守着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可就在几年前,先后的二次意外,使父亲失去手足二兄弟,这无疑更给他致命一击。家中后辈的唯一精神支柱的父亲更是压力重重。既要对侄儿们多一份关爱,又要维系着家庭的日常开销,他每次选择了不堪重负的体力活,给别人背包。哪知屋漏偏遇阴雨,半年后的一天,这位父亲在一次背包时,不幸从车上摔下来,诊断为脊柱骨折,住进了医院,几个月下来动弹不得。到此,全家的重担就落在这家里的母亲身上,白天安顿好父亲后,母亲才下地干活,干完一天地里的活,回到家后又要照管父亲。几个月的端茶送水,寻医问药,疲惫不堪的母亲见到能下地行走的父亲,竟如释重负的笑了。

这就是这一家人的生活经历,讲到这儿的我心中不禁为之一颤,这不懂事的儿子不知几时才能成熟,他的偏执和事事不以为然,不知何时才能唤醒,我不知道这个经历磨难的家庭究竟还能走多远?这个生命坎坷的父亲究竟还能撑多久?如果真的要到了“想见音容云万里,欲听教诲月三更”之时才能醒悟的话,那我就要说:孩子这种代价是不是太大了,身为人子,你能承担得了吗?你能面对世人冷漠的目光吗?你能面对自己道德与良知的谴责吗?还有那无尽的思念和忏悔。

所以赡养和尽孝是无需犹豫和等待的。它决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持之以恒的表现。如果真要到了子欲养时,而亲不待了你会抱憾终身的。其实赡养和尽孝不是单一的,经济上的给予只是赡养尽孝的一部分。更多的应该是以语言和行动上多关心,比如:打个电话或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说说话,吃吃饭,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父母内心感觉到一丝丝的温暖,这可能是子女们最大的孝道。

下面我要说的“孝”为“大孝”,是以天下之任为己任的“大孝”。看过电视剧“龙游天下”的观众可能都知道,剧中的主人公“龙”(国主)大孝子,为寻访失踪多年的太后,他踏遍白山黑水,深入明见,明察暗访,同时结识了一批有识之士。在寻访的过程中,他了解了百姓的疾苦,了解了贪官污吏的横行与跋扈。他们置百姓的生死于不顾,不择手段敛财以至于制造出许多冤假错案,以及民间的一些刁滑之徒欺负无辜弱小和妇幼,当这些血淋的事实摆在他面前的时候,国主相当愤怒。他想不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天子脚下竟有如此腐败的贪官污吏和不法的好滑之徒。百姓的生活会如此的苦寒,想到这儿,国主不寒而栗,他决心惩治这些贪官与奸徒,还百姓以公道。让社会得以安宁。于是他凭着自己的智慧,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帮助下,找足了贪官和见图的证据,并以国主的威严对他们进行了严惩。为百姓洗清了冤屈并对那些尽善行孝的行为予以表彰,对穷苦的百姓予以适当的接济。通过一段时间的整治,贪官污吏与奸猾之徒的嚣张气焰被打灭了。社会风气好转了。国主深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剧情最终国主继续寻访太后,虽未能如愿,但他孝行天

下的美名,却一直为人称颂。同时在寻访的过程中他也尝试和领悟到了更多,他知道民众的疾苦就是国家的疾苦,对天下百姓的负责就是对太后的孝道。只有天下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才是他这个做国主最好的成绩,才能算得上一个至善、至孝、大智大慧的君主,才能使天下的父母都再爱的阳光下生活,也才是报答太后养育之恩最好的回应。

剧情讲完,我深有感触,随之我即兴赋诗:

为官当如国主行,

体恤民情扫不平,

天下苍生为己任,

敢报太后养育恩。

剧我们领悟完了,当我们回忆现实时,不得不为当今的某些干部感到困惑,他们的不称职不检点,不办实事,不管百姓的疾苦,整日要官腔,说空话,这些简直是对“领导”二字的侮辱。当然我们所说的这些也只是一小部分的干部,大多数的干部都是名副其实的好干部。

古人曾经把当官的人称“父母官”这个“父母官”故名思议是说当官的是当父母的官,而天下的百姓就是当官的衣食父母,也就是说是老百姓在养着你这个官。换句话说:没有老百姓就没有你这个官,没有老百姓你当谁的官。而不是有些人理解的当官就高人一等,贵为人父母,可以目空一切,指手画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这样那只能说明你太肤浅了,不自重了,太渺小了,枉读圣贤之书,浪费了

社会资源,简直就是犯罪。有人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如果你是耳处的一员,能幡然醒悟,勇于面对自我,真心改过,从现在起,为衣食父母多办点实事,造福于社会,或许你们的孝道还不算晚。

论“子欲养,而亲不待”

在中华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中,“百善孝为先”已成为亘古不变的真理。而孝道的具体表现是“关爱和赡养”父母,这也是用来衡量一个人的为人的基本准则,千百年来,有多少能人志士以孝行天下,又有多少欲孝而又未尽到的孝子,抱憾终身,又有多少人游走在孝与非孝的边缘。

有一个母亲,早年丈夫因车祸遇难,留下她和一双儿女,艰难度日,始终不肯改嫁,终于有一天,儿子长大了,要到另一个城市去谋生。依依不舍的母亲把儿子送到村口,临别之际,她抚摸着儿子的头对他说:“孩子,在外要多保重身体,记得常写信回家”懂事的孩子不住点头说:“娘,我记住了,您也要多保重身体,我会经常写信回家的”。

告别母亲和妹妹后,儿子来到了这座城市,并找到了一份工作。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儿子逐渐熟悉了这份工作,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他写信给母亲说自己在这里一切都好,让母亲不要挂念。随着工作的稳定,生活的适应,儿子的内心有了一个打算,等自己的境况再好点了要将母亲和妹妹一同接到这个城市和自己一起生活。为此,他早早为母亲买了双她喜欢穿的软底宽松鞋,他知道,因长年忙碌行走的母亲,脚上有一道拐(凸起的地方)穿上这双鞋会更舒服一点。

接下来的日子里,儿子拼命的工作,努力去赚钱,只盼自己的境况快快好起来,早点与母亲和妹妹生活在一起,可天不遂人愿,突然有一天,他收到妹妹拍来的电报“母亲因脑溢血,已离开了人世”接到电报后的儿子惊恐万分,他匆匆买好车票,连忙赶往家中,回到家里,母亲的遗体已安详的躺在那里,儿子心都碎了。当他亲手为母亲穿上那双买好的鞋时,触摸到母亲那冰凉的尸骨,想到劳累了一生,苦等劳累一辈子的苦命的母亲时,儿子嚎啕大哭起来。嘶哑的哭声带走了儿子美好的梦想和希望,带给他的是永久离别的惆怅和深深的懊悔。我想此时的儿子一定在想,如果他能早一点的接走母亲和妹妹,哪怕不能给她们最好的,至少能和他们在一起。也许母亲也不会离去,即便是离去,至少自己也能陪伴她走完最后的时光。可是,现实是残酷的,母亲已经离去了,不可能有如果了。所以赡养父母,尽到孝道,是无需等待的。

有一对普通的农家夫妇,他们一直生活在传统的农村习俗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谨守着他们的一亩三分地养育着一双儿女,等到孩子渐渐长大,家庭的收入已经满足不了已在高中的女儿和上初中的儿子。于是,夫妇俩决定外出打工来供给子女们读书。来到陌生的城市,夫妇俩在无一技之长的情况下,仅能寻求一种最简单且最原始的打工方式:肩挑背抗,为建筑工地挑砖,挑水泥背水泥。六月的灼热天气里,人们躲在阴凉处纳凉都嫌热时,而他们仍要将一担担沙石运往楼上,肩磨破了皮肉粘连,在扁担承担的高负荷下,经汗水的浸泡,滴入地面的是模糊的血水,四十多的高温,一包水泥背上肩,

一旦汗水浸湿水泥外包装,感觉是一种灼烧难耐的疼痛,雨季来临时,有时候为不延误工期,他们常常要冒着雨干一整天,身着的衣服由干变湿,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冬天里,寒风刺骨常常看到他们单薄的身影,在路灯的照应下,骑着单车赶往十几里以外的工地去开工。就这样,他们在这座城市里,凭着那顽强的生命力终于站稳了脚跟。稍有闲暇,他会写信给儿女,鼓励他们要用心学习,钱不是问题,说父母身体很好,能赚到钱,只是很想他们。儿女们也回信说自己会好好学习的。不会辜负父母辛苦赚来的钱。还安慰父母说今后一定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儿女们的话语无疑给父母一个极大的安慰。就这样他们伴随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度过了一个个寒暑。当他们饿了,累了就停下来,吃点东西喝点水,坐下来休息休息,感冒了,到药店买点药吃。每当晚上躺下休息时,他们总是憧憬那以后的儿女们能自食其力,不在需要自己这样辛苦,己人老后子女们能照顾等。想到这里他们有时候不由得笑出声来。

几年后女儿毕业了,儿子也出去打工了,按理说:这对夫妇应是苦尽甘来。可事情并非如此,女儿的工作一直都不是那么如意,外出打工的儿子性格方面却有些偏执,父母对他的关心与问候他总认为是啰嗦,对他的教诲和善意的提醒总是不以为然,一直以父母和他是两个时代的人为由,说是无法沟通,也就是他常说的“代沟”。此时的儿子似乎却忘却了小时候对父母说过的“一定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的话。可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父母还能对儿子要求什么呢?无奈之

余,只能拨通女儿的电话,从女儿那温馨,婉转的话语里才能得到些许的安慰。

近几年,父亲身体每况愈下,以前在外打工时的体力活已经干不了了,只能在家里守着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可就在几年前,先后的二次意外,使父亲失去手足二兄弟,这无疑更给他致命一击。家中后辈的唯一精神支柱的父亲更是压力重重。既要对侄儿们多一份关爱,又要维系着家庭的日常开销,他每次选择了不堪重负的体力活,给别人背包。哪知屋漏偏遇阴雨,半年后的一天,这位父亲在一次背包时,不幸从车上摔下来,诊断为脊柱骨折,住进了医院,几个月下来动弹不得。到此,全家的重担就落在这家里的母亲身上,白天安顿好父亲后,母亲才下地干活,干完一天地里的活,回到家后又要照管父亲。几个月的端茶送水,寻医问药,疲惫不堪的母亲见到能下地行走的父亲,竟如释重负的笑了。

这就是这一家人的生活经历,讲到这儿的我心中不禁为之一颤,这不懂事的儿子不知几时才能成熟,他的偏执和事事不以为然,不知何时才能唤醒,我不知道这个经历磨难的家庭究竟还能走多远?这个生命坎坷的父亲究竟还能撑多久?如果真的要到了“想见音容云万里,欲听教诲月三更”之时才能醒悟的话,那我就要说:孩子这种代价是不是太大了,身为人子,你能承担得了吗?你能面对世人冷漠的目光吗?你能面对自己道德与良知的谴责吗?还有那无尽的思念和忏悔。

所以赡养和尽孝是无需犹豫和等待的。它决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持之以恒的表现。如果真要到了子欲养时,而亲不待了你会抱憾终身的。其实赡养和尽孝不是单一的,经济上的给予只是赡养尽孝的一部分。更多的应该是以语言和行动上多关心,比如:打个电话或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说说话,吃吃饭,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父母内心感觉到一丝丝的温暖,这可能是子女们最大的孝道。

下面我要说的“孝”为“大孝”,是以天下之任为己任的“大孝”。看过电视剧“龙游天下”的观众可能都知道,剧中的主人公“龙”(国主)大孝子,为寻访失踪多年的太后,他踏遍白山黑水,深入明见,明察暗访,同时结识了一批有识之士。在寻访的过程中,他了解了百姓的疾苦,了解了贪官污吏的横行与跋扈。他们置百姓的生死于不顾,不择手段敛财以至于制造出许多冤假错案,以及民间的一些刁滑之徒欺负无辜弱小和妇幼,当这些血淋的事实摆在他面前的时候,国主相当愤怒。他想不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天子脚下竟有如此腐败的贪官污吏和不法的好滑之徒。百姓的生活会如此的苦寒,想到这儿,国主不寒而栗,他决心惩治这些贪官与奸徒,还百姓以公道。让社会得以安宁。于是他凭着自己的智慧,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帮助下,找足了贪官和见图的证据,并以国主的威严对他们进行了严惩。为百姓洗清了冤屈并对那些尽善行孝的行为予以表彰,对穷苦的百姓予以适当的接济。通过一段时间的整治,贪官污吏与奸猾之徒的嚣张气焰被打灭了。社会风气好转了。国主深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剧情最终国主继续寻访太后,虽未能如愿,但他孝行天

下的美名,却一直为人称颂。同时在寻访的过程中他也尝试和领悟到了更多,他知道民众的疾苦就是国家的疾苦,对天下百姓的负责就是对太后的孝道。只有天下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才是他这个做国主最好的成绩,才能算得上一个至善、至孝、大智大慧的君主,才能使天下的父母都再爱的阳光下生活,也才是报答太后养育之恩最好的回应。

剧情讲完,我深有感触,随之我即兴赋诗:

为官当如国主行,

体恤民情扫不平,

天下苍生为己任,

敢报太后养育恩。

剧我们领悟完了,当我们回忆现实时,不得不为当今的某些干部感到困惑,他们的不称职不检点,不办实事,不管百姓的疾苦,整日要官腔,说空话,这些简直是对“领导”二字的侮辱。当然我们所说的这些也只是一小部分的干部,大多数的干部都是名副其实的好干部。

古人曾经把当官的人称“父母官”这个“父母官”故名思议是说当官的是当父母的官,而天下的百姓就是当官的衣食父母,也就是说是老百姓在养着你这个官。换句话说:没有老百姓就没有你这个官,没有老百姓你当谁的官。而不是有些人理解的当官就高人一等,贵为人父母,可以目空一切,指手画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这样那只能说明你太肤浅了,不自重了,太渺小了,枉读圣贤之书,浪费了

社会资源,简直就是犯罪。有人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如果你是耳处的一员,能幡然醒悟,勇于面对自我,真心改过,从现在起,为衣食父母多办点实事,造福于社会,或许你们的孝道还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