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手法分析题之文章的整体分析

关于写作手法需要探讨的三个问题

什么是写作手法?

曰:文章写作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文章中包括什么?

曰:人物、景、物、事件、情感、中心

出题时会有的形式都有什么?

曰:怎么写人、物、景

如何写事件

怎样抒发情感

用什么方法得出结论、中心

写文章会用到的其他方法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修辞

视觉、听觉、触觉等觉

经典例题一

听雨

1.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2.“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

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3.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断时续。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鸣„„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4.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朝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 ,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5.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而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很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

6.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6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

7.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8.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水当然是不缺的。但是,细雨滴在水面上,画成了一个个的小圆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这本来是人类中的诗人所欣赏的东西,小荷花看了也高兴起来,劲头更大了,肯定会很快地钻出水面。

9.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层,收到了这个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头顶上叮当如故,我的心情怡悦 有加。但我时时担心,它会突然停下来。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

季羡林先生曾说:“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请你谈谈本文是怎样抒写“真情”的。

经典例题二

薯忆

1.离开关中故乡,西行入陇,我定居兰州。每当看到踏着秋色远道赶来的亲友解开布包儿,亮出还沾着几星泥土的紫红番薯时,我便禁不住直起目光,心头很有些“他乡遇故知”的热乎味儿。我是土生土长的关中子弟,在我的半生阅历中,红薯烙下过一些很难抹煞的印记。

2.家乡的红薯,是一种生命力极旺盛的庄稼。

3.春节刚过去,农家院落向阳的角儿上便铺起厚厚一方细碎的、半干的马粪、牛粪,粪窝里埋进年前精选出来的大个儿红薯作母体,起秧发苗。五月天急急忙忙收了麦子, 闪亮的麦茬还遗留在野地里,镢头便从茬缝间掘出窝儿,墙角密匝匝簇拥起来的二尺多高的薯苗被剪成半尺长的茎节。一根根埋进窝儿里,注进一碗清凉的井水,苗儿就在田野上落住根了。

4.当一行行麦茬在来去倏忽的风雨里干霉腐烂时,薯秧儿也便悄悄地扯长绿蔓,巴掌形的叶儿开始覆盖地表,整个田垄由黄转绿,在悠悠南风里转换得很快。仓颉造字,将“暑”

略加变化,上方加盖个草头便形迹近“薯”,似乎巧妙地概括了暑天疯长这层自然物象上的意思。

5.秋深了,红薯亢奋于泥土之中,胖大结实的块头硬是将沉重的黄土层拱起一个龟背,挤错开指头宽的长长的裂缝,土地大约被它挤疼了,疼得不自禁地咧开了嘴巴,薯儿那亮亮的红色,就从土缝里朝外窥视,透过地上半歪的绿髻儿窥视蓝天白云,窥视日月星辰,从湿润润的土层里睁开的是惊讶的、生疏的眸子。秋霜浇醉枫叶、染红枝头柿子的同时,也催熟了这探出头来的红薯。不经霜的红薯是不宜掘的,勉强掘出来,如咬木块而死硬,如嚼青果而微涩。一旦经霜,立即就若梨若枣,甜脆爽口。

6.这时节秋霜满地,我晨起上学是脚冷手冻。散学赶回家吃饭,一进屋门,正拉风箱烧饭的奶奶便从灶膛里掏一个烤红薯,红薯在洁净院落里几个蹦达弹掉了灰烬火星儿,我飞快拾进手里,烫得不行,两只染墨水的红红的小手倒来倒去,唇对住热薯吹嘘不已,原有的冻馁之气顷刻间吹散了,没有了。

7.在生计不很宽裕的农村,这时也正是家家户户麦子将尽而苞谷收获的换季时节,新出土的红薯总是显得那么适时那么得体。苞谷粥里掺和了剁成菱角形的红薯块儿,黄澄澄的粥儿裹定薯块,筷子夹起来抿开粥便亮出一层比纸还轻薄的红皮儿,咬破红皮便是细腻腻的黄瓤,粥儿粘糊烫嘴,薯块之香很像那刚刚炒熟出锅的山板栗。

7.青瓷小碟儿里正有几撮绿闪闪的野菜相佐,大碗擎起,大口吸溜,食之不足却驱寒而耐饥,贪嘴过量也决不伤脾胃,在农家当然是既节俭又实惠的第一流饭食了。三十几户的小小村庄逢个刚刚揭锅的早炊时节,温馨的香味在黄叶簌簌飘坠的村巷里弥漫开来,这村庄便像秋江里一叶小舟似地悠悠然荡入了半痴半醉的境界里„„这就是最后一抹秋色,最美的秋色!

8.红薯生长期短,贮藏期却长远,而且是搁置越久越甜脆。若是存放得法,红薯直可与翌年结下的新薯接住茬口哩,仔细些的人家,长年四季都会有鲜艳硕大的红薯待宾客,赠亲朋。国家困难时期,粮食紧缺,妈妈曾把那半窖红薯当做宝贝,精打细算,硬是让一大家子人熬过了那一大段艰难的时日。

9.人生犹如流水,这都是渐渐遥远的往事了。我投笔从戎,远走他乡,辗转到千里外的兰州工作,一眨眼又是十年!

10.在兰州,红薯是罕物。一斤红薯在关中三五分钱,在这里泥住一个盛过柴油的大铁桶烤

烧个半焦半黄,香味洋溢,一斤要七角八角哩。价钱够贵了,可我只要看见,就非买不可。买一堆儿拎回去全家受用。西北偏僻地方从未见过红薯的人家,还有城市高级宾馆里动不动和珍馐佳肴打交道的人,遇见红薯, 恐怕就不会有这样一种兴趣、感情。

11.有一天,家里来了位书法家,我们请他留下一帖横幅。他问:“写什么话好呢? ”妻子

说:“写什么都行,只要有‘红薯’这两个字„„” 土里土气的红薯太平庸了, 文雅的诗词里哪会有这两个字呢?书法家为难了,我却恍然悟到十几年的城市生活,没有磨去妻子对红薯的这份深情,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深深地感到土地在人的精神上打下的印记是有形无形的,同时也是隽永而强烈的。在我们的心中,红薯不就是那片让我们魂牵梦萦的土地吗?

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写出自己对红薯深厚感情的。

经典例题三

寒冷的味道

1.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2.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有人说,这是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现在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3.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一点,是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

4.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行走。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我在冰上驻足仰望,在体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到了寒冰的高度。冷! 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穿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5.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6.冬天也看露天电影。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冰山上的来客》,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陡生,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

7.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这一点说,寒冷似乎有了酒的成份。

8.最幸福的时刻,是围着树墩烤就的一堆火,炖着狗獾肉(从雪森林的狗獾洞里猎获的战果) ,或者鸡子、粉条、霉渣巴、干豆角、大白菜„„端着暖手的碗香喷喷地吃着,看那门外的雪轰轰烈烈地下着,这时的寒冷又有了一种别样的滋味。

9.现在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不知还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10.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

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风景?

11.不仅仅是孩子们。

12.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

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朵,我不知道会有什么好结果。

13.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寒冷,是

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14.寒冷还会来的。

11.第⑬段中,“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一句揭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结合文章

内容,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

经典例题四

和周总理的两次相遇

1.提起敬爱的周总理,人民都非常崇敬他。相信见过他的和未见过他的人,都有一肚子情怀想表达。见过他的人,会缅怀他的风姿和神采;未曾与之谋面的,也熟知他的人品和传奇。而我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北京中学生,有幸与之两度相遇。周总理是国家总理啊,日理万机,两次相遇很不容易,非同寻常。

2.上初一的时候,北京的中学生经常有迎宾的任务。那是我第一次参加迎宾活动,辅导员再三要求我们穿得漂亮一些,女生穿裙子,男生是白衬衫蓝裤子。妈妈拿出了平时很少让穿的一件连衣裙。那时的连衣裙叫布拉吉,这条裙子放在今天也是一件经典之作——浅粉色的泡泡纱布料上,布满了深粉、水红、淡蓝、鹅黄色的大大小小的气球,我穿上别提多美了。

3.来到长安街,我们沿街站成两排,男生在前,女生在后。车队徐徐而来,人群开始躁动,欢呼声更加热烈,我眼前一亮:啊,那敞篷车里陪在外宾身边的,不就是周总理吗!

4.那时的长安街还没现在这样宽,车速很慢,我觉得和总理近在咫尺。忽然,总理向我这边招手。我左看看,右看看,好像总理是在召唤我,辅导员也发现了,她跑前跑后,有点不知所措,犹豫了片刻,一把把我推到了前排,我站到了一排白衣蓝裤的少年之间。车队缓缓前行,总理转身回眸一笑,那么温和,那么慈祥,那么美好„„周总理的微笑,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底。

5.第二次与总理的相遇,更加神奇。

6.那年我在二十二中读高一。五一劳动节那天风和日丽,各校校旗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交相辉映,一个学校围成一个大圈,尽情地唱歌跳舞。当时我们班排练的是朝鲜舞《嗡嘿呀》,由于我在少年宫学过几年,手风琴拉得不错,所以担任伴奏。

7.时至中午,节目都演完了,大家收拾东西准备撤离。我信马由缰地拉起了舞曲《多瑙河之波》。听到舞曲,不少人放下手里的工作,身不由己地跳起舞来。正跳着、笑着、闹着,一群黑人朋友不知什么时候也加入进来。他们身材修长,舞姿粗犷、动作舒展却又不失优雅。他们的加入,使快要结束的联欢活动又掀起一个小高潮。

8.正在此时,又有一拨人涌到这里,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走在前面的人神采飞扬、大步流星——啊,是周总理,千真万确是周总理!“周总理好!”同学们激动得脸都红了。“同学们好!”总理高声向大家问好,接着,总理走到我的身边:“小同学,你会演奏拉美风格的舞曲吗?”“会。我会拉《鸽子》。”“好,就拉一曲《鸽子》。”

9.于是,古巴舞曲《鸽子》的音乐响彻广场。这下可沸腾了,黑人兄弟们突然变得狂热起来,一边跳还一边唱,带动全场的气氛异常热烈:这是朋友间的狂欢,是一种他乡遇知己的欢乐。周总理非常兴奋,向我伸出大拇指,并随着舞曲的节奏为大家鼓掌。

10.眼前的这一切,兴奋、幸福,都融入了我的琴声,令人陶醉。

11.一曲跳毕,总理要走了,我不知哪来的勇气,快步跑到总理身边,低头小声地对总理讲:

“周总理,我能和您握握手吗?”总理握住我的手:“小同学,你在哪儿学的手风琴?”“少年宫。”总理用力地摇了一下我的手:“好,好好学!”总理又一次向大家挥手致意,随后与黑人朋友们向公园门口走去。

13.“不要停!不要停!”此时后面有人连声高喊,只见一位记者模样的人满头大汗地跑来,

肩上还扛着一架摄影机。看到总理刚刚转身离开,急得直跺脚,那种遗憾和无可奈何的样子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中。拍不了总理,他把镜头对准我们,于是胶片记录下我们幸福的笑脸和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

14.几天后,《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录片在影院上映,交道口影院就在学校旁边,学校组织

全体同学观看:噢!电影中还真有一个镜头,我在中间拉着手风琴,同学们簇拥着我幸福地歌唱。只是,深深地遗憾,摄影师没有捕捉到我们同周总理载歌载舞的珍贵时刻。

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与周总理的见面写得如此生动感人的?

使用注意事项:

题目来源期末试题、模拟试题

题目有新有旧,但你会发现:知识点是不变的

做题后认真总结、积累

关于写作手法需要探讨的三个问题

什么是写作手法?

曰:文章写作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文章中包括什么?

曰:人物、景、物、事件、情感、中心

出题时会有的形式都有什么?

曰:怎么写人、物、景

如何写事件

怎样抒发情感

用什么方法得出结论、中心

写文章会用到的其他方法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修辞

视觉、听觉、触觉等觉

经典例题一

听雨

1.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2.“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

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3.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断时续。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鸣„„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4.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朝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 ,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5.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而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很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

6.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6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

7.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8.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水当然是不缺的。但是,细雨滴在水面上,画成了一个个的小圆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这本来是人类中的诗人所欣赏的东西,小荷花看了也高兴起来,劲头更大了,肯定会很快地钻出水面。

9.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层,收到了这个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头顶上叮当如故,我的心情怡悦 有加。但我时时担心,它会突然停下来。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

季羡林先生曾说:“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请你谈谈本文是怎样抒写“真情”的。

经典例题二

薯忆

1.离开关中故乡,西行入陇,我定居兰州。每当看到踏着秋色远道赶来的亲友解开布包儿,亮出还沾着几星泥土的紫红番薯时,我便禁不住直起目光,心头很有些“他乡遇故知”的热乎味儿。我是土生土长的关中子弟,在我的半生阅历中,红薯烙下过一些很难抹煞的印记。

2.家乡的红薯,是一种生命力极旺盛的庄稼。

3.春节刚过去,农家院落向阳的角儿上便铺起厚厚一方细碎的、半干的马粪、牛粪,粪窝里埋进年前精选出来的大个儿红薯作母体,起秧发苗。五月天急急忙忙收了麦子, 闪亮的麦茬还遗留在野地里,镢头便从茬缝间掘出窝儿,墙角密匝匝簇拥起来的二尺多高的薯苗被剪成半尺长的茎节。一根根埋进窝儿里,注进一碗清凉的井水,苗儿就在田野上落住根了。

4.当一行行麦茬在来去倏忽的风雨里干霉腐烂时,薯秧儿也便悄悄地扯长绿蔓,巴掌形的叶儿开始覆盖地表,整个田垄由黄转绿,在悠悠南风里转换得很快。仓颉造字,将“暑”

略加变化,上方加盖个草头便形迹近“薯”,似乎巧妙地概括了暑天疯长这层自然物象上的意思。

5.秋深了,红薯亢奋于泥土之中,胖大结实的块头硬是将沉重的黄土层拱起一个龟背,挤错开指头宽的长长的裂缝,土地大约被它挤疼了,疼得不自禁地咧开了嘴巴,薯儿那亮亮的红色,就从土缝里朝外窥视,透过地上半歪的绿髻儿窥视蓝天白云,窥视日月星辰,从湿润润的土层里睁开的是惊讶的、生疏的眸子。秋霜浇醉枫叶、染红枝头柿子的同时,也催熟了这探出头来的红薯。不经霜的红薯是不宜掘的,勉强掘出来,如咬木块而死硬,如嚼青果而微涩。一旦经霜,立即就若梨若枣,甜脆爽口。

6.这时节秋霜满地,我晨起上学是脚冷手冻。散学赶回家吃饭,一进屋门,正拉风箱烧饭的奶奶便从灶膛里掏一个烤红薯,红薯在洁净院落里几个蹦达弹掉了灰烬火星儿,我飞快拾进手里,烫得不行,两只染墨水的红红的小手倒来倒去,唇对住热薯吹嘘不已,原有的冻馁之气顷刻间吹散了,没有了。

7.在生计不很宽裕的农村,这时也正是家家户户麦子将尽而苞谷收获的换季时节,新出土的红薯总是显得那么适时那么得体。苞谷粥里掺和了剁成菱角形的红薯块儿,黄澄澄的粥儿裹定薯块,筷子夹起来抿开粥便亮出一层比纸还轻薄的红皮儿,咬破红皮便是细腻腻的黄瓤,粥儿粘糊烫嘴,薯块之香很像那刚刚炒熟出锅的山板栗。

7.青瓷小碟儿里正有几撮绿闪闪的野菜相佐,大碗擎起,大口吸溜,食之不足却驱寒而耐饥,贪嘴过量也决不伤脾胃,在农家当然是既节俭又实惠的第一流饭食了。三十几户的小小村庄逢个刚刚揭锅的早炊时节,温馨的香味在黄叶簌簌飘坠的村巷里弥漫开来,这村庄便像秋江里一叶小舟似地悠悠然荡入了半痴半醉的境界里„„这就是最后一抹秋色,最美的秋色!

8.红薯生长期短,贮藏期却长远,而且是搁置越久越甜脆。若是存放得法,红薯直可与翌年结下的新薯接住茬口哩,仔细些的人家,长年四季都会有鲜艳硕大的红薯待宾客,赠亲朋。国家困难时期,粮食紧缺,妈妈曾把那半窖红薯当做宝贝,精打细算,硬是让一大家子人熬过了那一大段艰难的时日。

9.人生犹如流水,这都是渐渐遥远的往事了。我投笔从戎,远走他乡,辗转到千里外的兰州工作,一眨眼又是十年!

10.在兰州,红薯是罕物。一斤红薯在关中三五分钱,在这里泥住一个盛过柴油的大铁桶烤

烧个半焦半黄,香味洋溢,一斤要七角八角哩。价钱够贵了,可我只要看见,就非买不可。买一堆儿拎回去全家受用。西北偏僻地方从未见过红薯的人家,还有城市高级宾馆里动不动和珍馐佳肴打交道的人,遇见红薯, 恐怕就不会有这样一种兴趣、感情。

11.有一天,家里来了位书法家,我们请他留下一帖横幅。他问:“写什么话好呢? ”妻子

说:“写什么都行,只要有‘红薯’这两个字„„” 土里土气的红薯太平庸了, 文雅的诗词里哪会有这两个字呢?书法家为难了,我却恍然悟到十几年的城市生活,没有磨去妻子对红薯的这份深情,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深深地感到土地在人的精神上打下的印记是有形无形的,同时也是隽永而强烈的。在我们的心中,红薯不就是那片让我们魂牵梦萦的土地吗?

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写出自己对红薯深厚感情的。

经典例题三

寒冷的味道

1.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2.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有人说,这是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现在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3.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一点,是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

4.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行走。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我在冰上驻足仰望,在体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到了寒冰的高度。冷! 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穿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5.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6.冬天也看露天电影。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冰山上的来客》,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陡生,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

7.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这一点说,寒冷似乎有了酒的成份。

8.最幸福的时刻,是围着树墩烤就的一堆火,炖着狗獾肉(从雪森林的狗獾洞里猎获的战果) ,或者鸡子、粉条、霉渣巴、干豆角、大白菜„„端着暖手的碗香喷喷地吃着,看那门外的雪轰轰烈烈地下着,这时的寒冷又有了一种别样的滋味。

9.现在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不知还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10.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

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风景?

11.不仅仅是孩子们。

12.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

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朵,我不知道会有什么好结果。

13.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寒冷,是

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14.寒冷还会来的。

11.第⑬段中,“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一句揭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结合文章

内容,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

经典例题四

和周总理的两次相遇

1.提起敬爱的周总理,人民都非常崇敬他。相信见过他的和未见过他的人,都有一肚子情怀想表达。见过他的人,会缅怀他的风姿和神采;未曾与之谋面的,也熟知他的人品和传奇。而我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北京中学生,有幸与之两度相遇。周总理是国家总理啊,日理万机,两次相遇很不容易,非同寻常。

2.上初一的时候,北京的中学生经常有迎宾的任务。那是我第一次参加迎宾活动,辅导员再三要求我们穿得漂亮一些,女生穿裙子,男生是白衬衫蓝裤子。妈妈拿出了平时很少让穿的一件连衣裙。那时的连衣裙叫布拉吉,这条裙子放在今天也是一件经典之作——浅粉色的泡泡纱布料上,布满了深粉、水红、淡蓝、鹅黄色的大大小小的气球,我穿上别提多美了。

3.来到长安街,我们沿街站成两排,男生在前,女生在后。车队徐徐而来,人群开始躁动,欢呼声更加热烈,我眼前一亮:啊,那敞篷车里陪在外宾身边的,不就是周总理吗!

4.那时的长安街还没现在这样宽,车速很慢,我觉得和总理近在咫尺。忽然,总理向我这边招手。我左看看,右看看,好像总理是在召唤我,辅导员也发现了,她跑前跑后,有点不知所措,犹豫了片刻,一把把我推到了前排,我站到了一排白衣蓝裤的少年之间。车队缓缓前行,总理转身回眸一笑,那么温和,那么慈祥,那么美好„„周总理的微笑,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底。

5.第二次与总理的相遇,更加神奇。

6.那年我在二十二中读高一。五一劳动节那天风和日丽,各校校旗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交相辉映,一个学校围成一个大圈,尽情地唱歌跳舞。当时我们班排练的是朝鲜舞《嗡嘿呀》,由于我在少年宫学过几年,手风琴拉得不错,所以担任伴奏。

7.时至中午,节目都演完了,大家收拾东西准备撤离。我信马由缰地拉起了舞曲《多瑙河之波》。听到舞曲,不少人放下手里的工作,身不由己地跳起舞来。正跳着、笑着、闹着,一群黑人朋友不知什么时候也加入进来。他们身材修长,舞姿粗犷、动作舒展却又不失优雅。他们的加入,使快要结束的联欢活动又掀起一个小高潮。

8.正在此时,又有一拨人涌到这里,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走在前面的人神采飞扬、大步流星——啊,是周总理,千真万确是周总理!“周总理好!”同学们激动得脸都红了。“同学们好!”总理高声向大家问好,接着,总理走到我的身边:“小同学,你会演奏拉美风格的舞曲吗?”“会。我会拉《鸽子》。”“好,就拉一曲《鸽子》。”

9.于是,古巴舞曲《鸽子》的音乐响彻广场。这下可沸腾了,黑人兄弟们突然变得狂热起来,一边跳还一边唱,带动全场的气氛异常热烈:这是朋友间的狂欢,是一种他乡遇知己的欢乐。周总理非常兴奋,向我伸出大拇指,并随着舞曲的节奏为大家鼓掌。

10.眼前的这一切,兴奋、幸福,都融入了我的琴声,令人陶醉。

11.一曲跳毕,总理要走了,我不知哪来的勇气,快步跑到总理身边,低头小声地对总理讲:

“周总理,我能和您握握手吗?”总理握住我的手:“小同学,你在哪儿学的手风琴?”“少年宫。”总理用力地摇了一下我的手:“好,好好学!”总理又一次向大家挥手致意,随后与黑人朋友们向公园门口走去。

13.“不要停!不要停!”此时后面有人连声高喊,只见一位记者模样的人满头大汗地跑来,

肩上还扛着一架摄影机。看到总理刚刚转身离开,急得直跺脚,那种遗憾和无可奈何的样子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中。拍不了总理,他把镜头对准我们,于是胶片记录下我们幸福的笑脸和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

14.几天后,《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录片在影院上映,交道口影院就在学校旁边,学校组织

全体同学观看:噢!电影中还真有一个镜头,我在中间拉着手风琴,同学们簇拥着我幸福地歌唱。只是,深深地遗憾,摄影师没有捕捉到我们同周总理载歌载舞的珍贵时刻。

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与周总理的见面写得如此生动感人的?

使用注意事项:

题目来源期末试题、模拟试题

题目有新有旧,但你会发现:知识点是不变的

做题后认真总结、积累


相关文章

  •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7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6课,略读课文(标*号)14课。其中包括5个现代文单元,每单元4课。第一单元记事,第二单元写人,第三单元写景,第四单元小说,第五单元童话与科幻。从文体上看,这五个单元都可归入记叙性文体一类。两个文言诗文单元,每单元5课,大多数课文也都可以归为 ...

  • 记叙文写作技巧
  • ●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1.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 ...

  • 让你的作文言之有理--写作辅导
  • 不论写什么样体裁的作文,都要有一个主题.所谓主题,就是创作主体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意念.感受.情感和情趣等,也就是作者经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并通过对材料的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 意胜则文胜,主题立意是否正确.新颖.高远.深刻,直接关系到作文成败,因此高考作文要在立意上下工夫. 一.如何 ...

  •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 一、教材简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八年级上册四个现代文单元的专题分别是战争、普通人与平民、建筑园林与名胜古迹、科学,其中前两个单元以记叙类文章为主,后两个 ...

  • 大学生英语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 一.调查目的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曾经说过:"学外语没有什么秘诀,就是给予足够的时间,坚持下去.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查字典."给英语学习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作为一种衡量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题型和手段,大学生一定要准确把握其解题技巧,通过阅读能力的提升,促 ...

  •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一.教材简析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是各单元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其中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战争.爱.建筑(事物说明文).科学(事理说明文).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性学习也有六个专 ...

  • 读书笔记的格式
  • (一)提纲的含义   提纲,是一种概括地叙述纲目、要点的公文。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那些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   提纲使用于汇报工作、传达会议精神和讲话发言。因为有些情况、材料很繁杂,又很具体,而且本人对它也特别熟悉,这些具体材料都装在脑海里,用不着一一写出来,只需把纲目列出,就 ...

  • 初中记叙文写作技巧
  • 一、一线串珠 “一线串珠”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多角度、多方面地展开记叙。这“一线”从文章的内蕴来说就是“中心”,从外在表现来说,它要借助实物、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这就是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各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和谐的有机体。如果说丰富 ...

  • 20XX年-20XX年度第二学期初中阶段汉语作文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根据《汉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1、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 2、熟悉常用的几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根据表达的中心,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 ...

  • 高中生写作文的技巧
  • 一.慧眼传神的标题 要在考场中取悦阅卷老师,先用传神的标题去构建作文的佳境,尝言:标题是眼睛.好作文就要有一双迷人的慧眼.现在我们训练了大量的话题作文,大量同学却把标题拟得老气横秋,或者干脆用话题作为文章的标题,让人一看就不愿给高分.所以作为考生的你要充分意识到阅卷老师的疲惫,用尽量新.雅.美的标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