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蒋集中学手足口病宣传及预防措施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答: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二、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是什么?

答: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三、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流行的?

答: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1)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传播;

(2)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也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也可造成传播;

(4)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可造成传播。

四、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答: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愈后良好。部分病例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三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五,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答: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目前尚无特异性的疫苗,根据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O版):

(一)普通病例

1.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二)重症病例

1.神经系统受累治疗;2.呼吸、循环衰竭治疗;3.恢复期治疗。

六、哪些手足口病病人可能发晨成为重症病例?

答: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一)持续高热不退;

(二)精神差、呕吐、肢体肌阵挛,肢体无力、抽搐。

(三)呼吸、心率增快。

(四)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五)高血压或低血压

(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七)高血糖。

七、手足口病主要在什么时候高发?

答:全年均可发病,一般5— 7月是发病高峰。据卫生部通报,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手足口病流行季节,且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

八、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答:(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

(3)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4)注意搞好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5)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6)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晨、午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与治疗。

(7)托幼机构应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

(8)加强食品与环境卫生工作,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场所传播。

九、如果孩子出现发热,有皮疹等症状,家长该怎么办

答:(1)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2)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

(3)患儿的家庭应使用84消毒液、含氯消毒剂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将衣被阳光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4)小学、托幼机构等儿童集体生活,学习的场所,要做好晨间体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小孩去正规医院就诊,同时报告当地卫生院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十,如何做好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预防手足口病工作?

答:1、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广大学生和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充足睡眠、膳食均衡、多锻炼身体。老师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2、学校和托幼机构要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和缺课登记制度,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正规医院就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3、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4、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学校和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6、学校和托幼机构应积极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7、一旦发现疑似症状患者,应迅速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或者拨打“120”救助电话,并及时向当地卫生院公卫办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蒋集中学手足口病宣传及预防措施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答: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二、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是什么?

答: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三、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流行的?

答: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1)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传播;

(2)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也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也可造成传播;

(4)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可造成传播。

四、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答: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愈后良好。部分病例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三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五,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答: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目前尚无特异性的疫苗,根据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O版):

(一)普通病例

1.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二)重症病例

1.神经系统受累治疗;2.呼吸、循环衰竭治疗;3.恢复期治疗。

六、哪些手足口病病人可能发晨成为重症病例?

答: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一)持续高热不退;

(二)精神差、呕吐、肢体肌阵挛,肢体无力、抽搐。

(三)呼吸、心率增快。

(四)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五)高血压或低血压

(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七)高血糖。

七、手足口病主要在什么时候高发?

答:全年均可发病,一般5— 7月是发病高峰。据卫生部通报,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手足口病流行季节,且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

八、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答:(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

(3)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4)注意搞好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5)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6)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晨、午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与治疗。

(7)托幼机构应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

(8)加强食品与环境卫生工作,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场所传播。

九、如果孩子出现发热,有皮疹等症状,家长该怎么办

答:(1)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2)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

(3)患儿的家庭应使用84消毒液、含氯消毒剂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将衣被阳光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4)小学、托幼机构等儿童集体生活,学习的场所,要做好晨间体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小孩去正规医院就诊,同时报告当地卫生院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十,如何做好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预防手足口病工作?

答:1、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广大学生和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充足睡眠、膳食均衡、多锻炼身体。老师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2、学校和托幼机构要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和缺课登记制度,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正规医院就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3、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4、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学校和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6、学校和托幼机构应积极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7、一旦发现疑似症状患者,应迅速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或者拨打“120”救助电话,并及时向当地卫生院公卫办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相关文章

  • 市疾病防控上半年工作总结
  • *年上半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党的*会议精神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及卫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充分结合本区实际情况,精心制订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全面落实。积极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实现“一个确保”为首要工作目标,积极、稳妥地全面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

  • 20XX年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总结
  •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 ...

  •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
  • 岱岳区2010年3月24日手足口病疫情上升以来,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发病患儿日趋减少,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 加强领导,完善组织,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面对手足口病的疫情,区委、区政府、区卫生局、区教育局等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快速反应、有效应对、科学防控,做了大量艰苦 ...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手足口病防控汇报材料
  • xx市xx区手足口病防控汇报材料 xx区xx年3月24日手足口病疫情上升以来,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发病患儿日趋减少,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 加强领导,完善组织,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面对手足口病的疫情,区委.区政府.区卫生局.区教育局等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快速反应.有 ...

  • 中学关于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的工作总结
  • **中学关于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的工作总结 近一段时间,山东临沂市和安徽阜阳市等地儿童中发生了以发热伴口腔、手、足、臂部皮疹为主要症状的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近期,在楚雄州境内也发现了散发的手足口病病例。为此,省教育厅和州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楚雄州卫生局和楚雄州教 ...

  • 小学手足口病预防方案
  • 春天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学校人口密集,更是手足口病易传染区域,为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我校根据上级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特制定此方案。 一、成立组织 为确保手足口病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太平镇回龙寺小学手足口病预防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组 长:李 颖 副组长:胡有钦(安全专 ...

  • 手足口等疾病防控工作方案
  •   根据高新区社会事务局关于手足口等疾病防控的精神和要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手足口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报告传染病以外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夏秋季多发。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 ...

  • 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工作方案
  • 为切实加强2010年度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有效应急处置我校可能发生的手足口病,防止疫情的发生和扩散,确保全校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针对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成立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把各项预防措施落实到人,由 ...

  • 手足口病防治应急预案
  •   在全国都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的形势下,本院为确保不发生一例手足口病感染病人漏诊、漏报,根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11年版)、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11年版)以及传染病防治有关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和本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本院实际制定了《林甸中医院手足口病 ...

  • 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情况汇报
  •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手足口病传染疫情.针对这种情况,沭阳实验小学高度重视,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入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为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多措并举,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杜绝了手足口病的传染,有力地保证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现将我校开展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 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