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事作文的技巧

龙文教育一对一讲义

教师:徐惠玲 学生: 日期: 星期: 时段:

打扫卫生,我十分不忍心,就连忙放下手中的笔,跑过去帮妈妈做务.

我们家打扫卫生一般是擦窗户、扫地和拖地。首先是擦窗户,我先把抹布放进装有水的桶里浸湿,然后找来一张椅子,小心地站在上面擦起玻璃来。只见玻璃上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我使劲地擦了一遍又一遍,经过我的努力,终于把窗户擦干净了。啊,真累!

窗户擦干净后,就要扫地了。我找来了一把扫帚,然后弓着背、低着头、弯着腰,手中拿着扫帚认认真真地扫起来。我仔细地把每个角落扫了一遍又一遍,连一点儿纸屑也不放过。最后我把一大堆垃圾倒进垃圾桶里。这样,整个家都干净多了。

扫完地后,我开始检查地板,发现地板上还有一些污垢。于是,我找来拖把,放进装有水的桶里浸湿,然后认真地拖起地来。我对准污垢拖了又拖,终于把污垢拖干净了。污垢是没有了,可是地板却变成了一个“大花脸”,怎么也拖不干净。这时,我已经非常累了,满头是汗。妈妈见到我这个样子,十分心疼,就连忙给我递过来一条毛巾,说:“孩子,你那么辛苦,还是别干了。”我听了妈妈的话,真想不干了。但是,我脑海里马上出现妈妈满头大汗做家务的样子。心想:妈妈为了我每天都那么辛苦,我这点儿辛苦又算得了什么!想到这里,我说:“妈妈,我不累。”说着我又继续拖起地来,直到把地板拖干净。经过我的努力,房子真是变得一干二净了。

虽然我已经筋疲力尽了,但能为妈妈做家务,我心里还是甜滋滋的。

一、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

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

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

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

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

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

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有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用过的。她那时是东北抗日联军

的团政委。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了一次,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有一回,一场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从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通讯员为难地说:“这……这……敌人都消灭了,往哪儿还呀!”

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

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部队虽然还有一点点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端着这碗高粱米饭,望着面前的小通讯员,怎么忍心责备他呢?赵一曼趁人不防的时候,快步走进炊事棚,把饭倒在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这些,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到了,他没有吭声,眼睛里却含着泪花。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呀!”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三、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

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

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有些小朋友看见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她――是一位挺漂亮的女孩;

她――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同学:

她――是我的好朋友――范佳薇。

但丝毫不影响她的美丽,反而增添了些秀色。她的眼睛是那样好看:像两粒闪闪发光的黑珍珠,又似一对黑玻璃球浸在清水里。转动到眼眶的任何部位都显得灵动俏媚。再配上一副淡紫边框的眼镜,俨然一个“小博士”。她有时又用素色头花将一头柔顺飘逸的秀发束在脑后,的羊角辫,又似一位“小淑女”。

范佳薇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姑娘。有一次,我和范佳薇正在玩“木头人”的游戏。忽然,一位小女孩不小心绊倒了,大概摔的很厉害,一时半会儿起不来。我拦住她,说:“又不是咱们班的,管他呢,她爱起不起,我们接着玩吧,别浪费时间。”哪知,她眉毛拧成了两条蚯蚓,生气地对我说:“别的班的你就不管了,是不是?她也是我们学校的一分子。你想想,你摔成这样,没人扶你, 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 ”说着,径自走到小女孩面前,把她扶起来,又安慰了小女孩几句,小女孩一拐一拐的回班里去了。我的脸腾的红了。多么好的同学呀!多么善良的同学呀,和她比起来,我是多么自私呀!她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女孩,而我却……

一次美术课,我因忘带水彩笔而无法画图。她见了,她却挨了批评。我愧疚的走到他跟前,说:“对不起,我不该那么自私……”而她却说:“知道就好,好好改吧!”从此,我改掉了自私的毛病。

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

一、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为人补课”,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

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

得记叙。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住在城里的人,恐怕都见过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学熟视无睹,竟然让这样的材料从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三、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

师、同学。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四、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

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

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

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

能突出。

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一、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

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二、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

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

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一、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二、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三、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四、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一般来说,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叙事中的照应有

三种情况:

一、文题照应。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

照应。二、首尾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三、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总之,过渡和照应,是叙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作

文时千万不能忽视。

写文章应该怎样开头?怎么结尾?谁也不会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警察,因为警察

不是教语文的,跟他关系不大。然而有一则外国幽默,却说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而这个警察终于谈出“门道”来了。全文摘抄如下:

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警察说:“作报告时,首先要有信心,报告的

开头要像逮捕犯人一样,富于戏剧性;报告中间要像审讯犯人一样有条不紊;报告的结尾要像宣判一样简洁明快。”

看了这则幽默,同学们可能会捧腹大笑,有的笑那个“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

人,是向聋子借听力,是向盲人问路;有的笑那个警察是:“不懂装懂,胡说八道。”其实,那位外国警察谈的作报告的诀窍也一样适用于写文章,所谓开头要“富于戏剧性”,就是说开头要漂亮;所谓结尾要“简洁明快”,就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

到“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

一、叙述好事件的起因。如《边线》作文,开头这样写道:“大扫除刚结束,

不知哪个‘缺德鬼’把一小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文章的开头便是军军和牛牛争吵这件事的起因,具有夺人眼目的力量。

二、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如《风》作文,作者一开头就描写了风的猛烈:“走

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唰唰’的响声„„”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上学路上的恶劣环境,正是为了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强了感染力。

三、激人兴趣,引人入胜。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课》,作者开头就写道:“清

脆的上课铃声刚止住,马老师就抱着一大堆毛皮子、丝绸帕、玻璃棍和橡胶棒等东西,快步走进了教室。”马老师究竟要干什么?难道你不想看下去吗?

“学校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结束了。在总结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赞扬一位不知名的‘雷锋’。”这样直截了当,一下子把读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做到“结尾有力”的主要途径是:

一、把事件的结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课》,是这样结局的:

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

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这种顺着情节的发展,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事

情结束,文章也就结束了。

二、语言含蓄,发人深思。在记叙文中,作者以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写下深刻

含蓄的结语,力求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三、结尾同开头呼应。结尾照应开头,能使文章结构谨严,浑然一体。

四、篇末点题,突出中心。篇末点题,尤如画龙点睛,这“睛”点得好,会使

全篇顿生光彩。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能帮助读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文:伞里伞外

作者:梁海勤

盛夏,骄阳似火。太阳以它最大的热情拥吻这片土地,各地都以悬挂高温信号

来表示对阳光的欢迎。

近中午,带着儿子回学校,因为家里人有点事,只能自己带着。才到楼下,就

全身心地感受太阳的温度。

从楼层阴影的庇护下走出来,我和孩子就暴露在紫外线下。我可不想儿子那幼嫩的肌肤被“热吻”了,更不想把自己晒成非洲黑。儿子仰着“妈咪,让我撑,你会很累的。”“呵呵,我的好儿子,这么乖啊!给!”孩子拿着伞,努力地举起,嘿~~~还不到我的肩膀呢。那稚气的童音从伞下响起:“妈咪,进来,我为你撑伞。”这高度„„唉!“好的!”我弯下腰“钻”到伞下和儿子一起走,看着孩子一脸的兴高采烈,我能拒绝吗?

“行走”了十多步,我实在受不了(更要命的是我还穿了一双不算矮的高跟

鞋),就走到伞外,舒展腰身。我还真宁愿接受阳光的洗礼呢。但孩子却停下来不走了,他向妈妈喊:“妈咪,快进来啊,要不,会晒坏你的。”“仔仔,让妈咪撑吧。”“不!我来撑!”固执的脸孔不容你再要求。迫不得已,我又钻回了儿子为我撑开的伞里。

这一路啊,我就伞里伞外不停地重复着,累得可真够呛的!

本次课后作业:

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 ○ 满意 ○ 一般 ○ 差 学生签字:

龙文教育一对一讲义

教师:徐惠玲 学生: 日期: 星期: 时段:

打扫卫生,我十分不忍心,就连忙放下手中的笔,跑过去帮妈妈做务.

我们家打扫卫生一般是擦窗户、扫地和拖地。首先是擦窗户,我先把抹布放进装有水的桶里浸湿,然后找来一张椅子,小心地站在上面擦起玻璃来。只见玻璃上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我使劲地擦了一遍又一遍,经过我的努力,终于把窗户擦干净了。啊,真累!

窗户擦干净后,就要扫地了。我找来了一把扫帚,然后弓着背、低着头、弯着腰,手中拿着扫帚认认真真地扫起来。我仔细地把每个角落扫了一遍又一遍,连一点儿纸屑也不放过。最后我把一大堆垃圾倒进垃圾桶里。这样,整个家都干净多了。

扫完地后,我开始检查地板,发现地板上还有一些污垢。于是,我找来拖把,放进装有水的桶里浸湿,然后认真地拖起地来。我对准污垢拖了又拖,终于把污垢拖干净了。污垢是没有了,可是地板却变成了一个“大花脸”,怎么也拖不干净。这时,我已经非常累了,满头是汗。妈妈见到我这个样子,十分心疼,就连忙给我递过来一条毛巾,说:“孩子,你那么辛苦,还是别干了。”我听了妈妈的话,真想不干了。但是,我脑海里马上出现妈妈满头大汗做家务的样子。心想:妈妈为了我每天都那么辛苦,我这点儿辛苦又算得了什么!想到这里,我说:“妈妈,我不累。”说着我又继续拖起地来,直到把地板拖干净。经过我的努力,房子真是变得一干二净了。

虽然我已经筋疲力尽了,但能为妈妈做家务,我心里还是甜滋滋的。

一、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

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

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

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

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

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

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有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用过的。她那时是东北抗日联军

的团政委。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了一次,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有一回,一场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从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通讯员为难地说:“这……这……敌人都消灭了,往哪儿还呀!”

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

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部队虽然还有一点点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端着这碗高粱米饭,望着面前的小通讯员,怎么忍心责备他呢?赵一曼趁人不防的时候,快步走进炊事棚,把饭倒在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这些,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到了,他没有吭声,眼睛里却含着泪花。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呀!”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三、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

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

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有些小朋友看见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她――是一位挺漂亮的女孩;

她――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同学:

她――是我的好朋友――范佳薇。

但丝毫不影响她的美丽,反而增添了些秀色。她的眼睛是那样好看:像两粒闪闪发光的黑珍珠,又似一对黑玻璃球浸在清水里。转动到眼眶的任何部位都显得灵动俏媚。再配上一副淡紫边框的眼镜,俨然一个“小博士”。她有时又用素色头花将一头柔顺飘逸的秀发束在脑后,的羊角辫,又似一位“小淑女”。

范佳薇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姑娘。有一次,我和范佳薇正在玩“木头人”的游戏。忽然,一位小女孩不小心绊倒了,大概摔的很厉害,一时半会儿起不来。我拦住她,说:“又不是咱们班的,管他呢,她爱起不起,我们接着玩吧,别浪费时间。”哪知,她眉毛拧成了两条蚯蚓,生气地对我说:“别的班的你就不管了,是不是?她也是我们学校的一分子。你想想,你摔成这样,没人扶你, 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 ”说着,径自走到小女孩面前,把她扶起来,又安慰了小女孩几句,小女孩一拐一拐的回班里去了。我的脸腾的红了。多么好的同学呀!多么善良的同学呀,和她比起来,我是多么自私呀!她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女孩,而我却……

一次美术课,我因忘带水彩笔而无法画图。她见了,她却挨了批评。我愧疚的走到他跟前,说:“对不起,我不该那么自私……”而她却说:“知道就好,好好改吧!”从此,我改掉了自私的毛病。

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

一、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为人补课”,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

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

得记叙。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住在城里的人,恐怕都见过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学熟视无睹,竟然让这样的材料从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三、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

师、同学。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四、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

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

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

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

能突出。

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一、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

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二、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

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

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一、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二、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三、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四、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一般来说,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叙事中的照应有

三种情况:

一、文题照应。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

照应。二、首尾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三、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总之,过渡和照应,是叙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作

文时千万不能忽视。

写文章应该怎样开头?怎么结尾?谁也不会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警察,因为警察

不是教语文的,跟他关系不大。然而有一则外国幽默,却说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而这个警察终于谈出“门道”来了。全文摘抄如下:

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警察说:“作报告时,首先要有信心,报告的

开头要像逮捕犯人一样,富于戏剧性;报告中间要像审讯犯人一样有条不紊;报告的结尾要像宣判一样简洁明快。”

看了这则幽默,同学们可能会捧腹大笑,有的笑那个“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

人,是向聋子借听力,是向盲人问路;有的笑那个警察是:“不懂装懂,胡说八道。”其实,那位外国警察谈的作报告的诀窍也一样适用于写文章,所谓开头要“富于戏剧性”,就是说开头要漂亮;所谓结尾要“简洁明快”,就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

到“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

一、叙述好事件的起因。如《边线》作文,开头这样写道:“大扫除刚结束,

不知哪个‘缺德鬼’把一小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文章的开头便是军军和牛牛争吵这件事的起因,具有夺人眼目的力量。

二、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如《风》作文,作者一开头就描写了风的猛烈:“走

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唰唰’的响声„„”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上学路上的恶劣环境,正是为了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强了感染力。

三、激人兴趣,引人入胜。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课》,作者开头就写道:“清

脆的上课铃声刚止住,马老师就抱着一大堆毛皮子、丝绸帕、玻璃棍和橡胶棒等东西,快步走进了教室。”马老师究竟要干什么?难道你不想看下去吗?

“学校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结束了。在总结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赞扬一位不知名的‘雷锋’。”这样直截了当,一下子把读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做到“结尾有力”的主要途径是:

一、把事件的结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课》,是这样结局的:

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

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这种顺着情节的发展,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事

情结束,文章也就结束了。

二、语言含蓄,发人深思。在记叙文中,作者以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写下深刻

含蓄的结语,力求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三、结尾同开头呼应。结尾照应开头,能使文章结构谨严,浑然一体。

四、篇末点题,突出中心。篇末点题,尤如画龙点睛,这“睛”点得好,会使

全篇顿生光彩。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能帮助读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文:伞里伞外

作者:梁海勤

盛夏,骄阳似火。太阳以它最大的热情拥吻这片土地,各地都以悬挂高温信号

来表示对阳光的欢迎。

近中午,带着儿子回学校,因为家里人有点事,只能自己带着。才到楼下,就

全身心地感受太阳的温度。

从楼层阴影的庇护下走出来,我和孩子就暴露在紫外线下。我可不想儿子那幼嫩的肌肤被“热吻”了,更不想把自己晒成非洲黑。儿子仰着“妈咪,让我撑,你会很累的。”“呵呵,我的好儿子,这么乖啊!给!”孩子拿着伞,努力地举起,嘿~~~还不到我的肩膀呢。那稚气的童音从伞下响起:“妈咪,进来,我为你撑伞。”这高度„„唉!“好的!”我弯下腰“钻”到伞下和儿子一起走,看着孩子一脸的兴高采烈,我能拒绝吗?

“行走”了十多步,我实在受不了(更要命的是我还穿了一双不算矮的高跟

鞋),就走到伞外,舒展腰身。我还真宁愿接受阳光的洗礼呢。但孩子却停下来不走了,他向妈妈喊:“妈咪,快进来啊,要不,会晒坏你的。”“仔仔,让妈咪撑吧。”“不!我来撑!”固执的脸孔不容你再要求。迫不得已,我又钻回了儿子为我撑开的伞里。

这一路啊,我就伞里伞外不停地重复着,累得可真够呛的!

本次课后作业:

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 ○ 满意 ○ 一般 ○ 差 学生签字:


相关文章

  • 演讲稿写作:怎样提高演讲稿写作技巧
  • 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快速提高写作技巧,但是,有可以提高学习写作效率的方法: 一,多读一些文章.我把文章分为三类:1,论理型,这类文章能引人深思,帮助你写好议论文:2,好词佳句型,多积累一些词汇让人发挥时有刃有余:3,综合型名篇,提高鉴赏能力. 二,光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多思,分析文章结构,为什么好? ...

  • 优秀作文写作技巧
  • 让文学宝典靓丽作文的形象 某种程度上说来,作文也属于又学的一个范畴。只不过我们写出来的作文还没有像作家创造的作品发表出来,让更多的读者阅读罢了。事实上,尽管作文不像作家创造那样调动大量的素材和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面,但是在作文过程中,所体现的思维特征还是颇为类似的。文学是靠文学形象和复杂的叙事以及一些 ...

  • 高中生写作文的技巧
  • 一.慧眼传神的标题 要在考场中取悦阅卷老师,先用传神的标题去构建作文的佳境,尝言:标题是眼睛.好作文就要有一双迷人的慧眼.现在我们训练了大量的话题作文,大量同学却把标题拟得老气横秋,或者干脆用话题作为文章的标题,让人一看就不愿给高分.所以作为考生的你要充分意识到阅卷老师的疲惫,用尽量新.雅.美的标题 ...

  • 六级写作技巧
  • 一、审题立意 大学英语六级作文的题型一般是标题作文、主题句作文或情景、图表作文等等,去年六级作文考试有书信和记叙文,但基本都属于命题作文范畴。对于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至关重要的一步。所谓审题,就是要看清题意,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并围绕中心思想组织材料。也就是通过分析作文题给出的标题、主 ...

  • 英语六级写作技巧
  • 一、审题立意   大学英语六级作文的题型一般是标题作文、主题句作文或情景、图表作文等等,去年六级作文考试有书信和记叙文,但基本都属于命题作文范畴。对于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至关重要的一步。所谓审题,就是要看清题意,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并围绕中心思想组织材料。也就是通过分析作文题给出的标题 ...

  • 英语四六写作技巧
  • 一、审题立意 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的题型一般是标题作文、主题句作文或情景、图表作文等等,去年四级作文考试有书信和记叙文,但基本都属于命题作文范畴。对于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至关重要的一步。所谓审题,就是要看清题意,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并围绕中心思想组织材料。也就是通过分析作文题给出的标题、 ...

  • 高考议论文写作技巧
  • 综合近几年的高考作文的阅卷情况看,记叙文及其他文学体裁总的得分高于议论类的作文。xx年《高考作文满分解读》(万志勇先生主编)一书刊登的120篇满分作文中,仅有16篇议论文,绝大部分是散文,这其中的原因有四:其一,考题的原因。绝大多数考题本身适宜于记叙抒情类文体而不适宜于议论文。其二,习惯的原因。从小 ...

  • 高考英语写作技巧
  • 在考试考议论文的最多,几乎全部都是的!议论文恰巧又是相对比较难的,所以我就着重介绍一下议论文的写法给你吧 一个清晰地思路和好的结构很重要的,一定要记得开篇点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然后另起一段阐述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最好吧理由分开,用first,second.....之类的词依次铺叙开来 第三段 ...

  • 20XX年申论写作技巧
  •  大家看本次的申论作文满分文章,我们能发现此文章中诸多的优点,其实我们在平时都知道,并且是烂熟于心的。在应考者备考的过程中,每一位考生都不是消极地等待在考试中或考试后出现奇迹,他们都付出了自己艰辛的劳作。精神、物质与肉体的多重重压使得他们不敢对自己的考试有丝毫的松懈。那么,为什么在每次的申论考试中还 ...

  • 初一英语写作技巧
  • 一、充分准备,打好基础。 为了提高初一英语作文写作水平,平时应加强阅读,多背诵一些句形、段落甚至短文。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多记,多背诵,才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此外,写好初一英语作文还要掌握一些应用文体的写作方法,如书信、日记、通知等,它们大多有固定的格式。 二、认真审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