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媒体艺术赏析]教案

《影视媒体艺术赏析》教案

授课题目: 影视媒体艺术赏析 课时安排: 32 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影视媒体艺术作品的积极健康的兴趣着力 点,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影视艺术审美观,了解影视媒体作为艺术所具有的独特 品质及其发展、流变的历史,同时掌握影视媒体艺术鉴赏和评论的相关方法。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 : 在于本课程培养学生对影视媒体艺术作品的热情,培养学生进行影视作品赏析、 广告案例分析、全面认识影视媒体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创作过程,并能够探寻问 题关键,进行卓有见地的作品品评分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运用多媒体演示课件、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插入不同类型的影视片段,进行系统分析:

项目一 影视艺术鉴赏

任务一 影视艺术概述 影视、媒体、艺术三者之间的关联 一、对于影视艺术的四条应对: 1、比较的视野(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 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想象艺术、静态艺术/动态艺术 2、文化的维度(影像文化) 3、思维的高度(视觉思维) 4、以少带多和举一反三(经典影片) 二、三种层次或说境界(学会欣赏发现艺术) : 1、知电影之其然。 2、知电影之所以然。

3、艺术修养、人文素质、审美情趣、综合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三、影视概说 1、影视就是我们的生活 A、观影是我们日常生活方式一种 B、我们的观念、知识、经验、生活与影视想相互流动的 C、影视甚至虚拟、扭曲、创造我们的生活(类像) “我们每天穿梭在广告和报纸、摄影和杂志、电影和电视的视觉世界中。这个视 觉帝国因其影像和塑造我们生活的力量而受到了批判。------各种形象是我们日常 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断地从电影、时装、杂志广告和电视中选择形象;它们代表 了现实,并成为现实,成为经验的符号和自我的符号。 ”——[英国]钱伯斯 “不是艺术摹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王尔德 影视艺术是人类梦想的实现、身体的延伸,传达的是一种“永恒”之梦,被比 喻为“千里眼” 、 “顺风耳” 。 2、影像文化及其革命性意义 “用眼睛思维的一代” “视觉思维(影像思维)/语言(逻辑)思维” 当代文化正变成一种影像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或书写文化。———[美]丹尼 尔 贝尔 3、影视的复杂性 4、影视核心性、共性:主体实现寄托情感/形象性/虚构性(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5、影视的艺术定位: 时空综合艺术、视听综合艺术、动静综合艺术 影视作品是对生活素材的挑选、集中和提炼,是对真人真事的超越与加工改造

。 影视对现实生活的复现绝不是对生活的机械照搬,而是对生活素材的艺术化的主观 创造。 6、影视的负面性 电影可以说是一种能够适合大众需要的,无需花多大气力的娱乐媒介, 因此人们称电影为‘给那些没有阅读能力的人,以阅读关于生活的连环图画’ 。 意识形态欺骗性(影像的虚假性) 游戏冲动:感性冲动/理性冲动 知识点: “追求永恒”与“第七艺术的诞生”

“电影诞生” :1895 年 12 月 28 日 “第七艺术” :光与影的艺术产生

世界电影日

1911 年,意大利卡努杜论著提出继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建筑、舞蹈以后 的“第七艺术” “第八艺术” :电视艺术 四、电影的发展 A 电影艺术自觉的历程 1、 卢米埃尔兄弟:活动照相术

卢米埃尔兄弟是世界上制造摄影器材的伟大发明家。他们改进了电影软片感光 剂,研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 。 2、梅里爱: “戏剧化”电影 3、鲍特和格里菲斯:安排构图和自觉使用蒙太奇 4、普多夫金和爱森斯坦:蒙太奇的理论化和理论总结 5、巴赞: “长镜头”对“蒙太奇”的补充 B 语言的自觉:电影艺术独立之途 C 技术角度的一种描绘: 1、 “活动照相阶段” 2、无声电影阶段(1895-1930 1927 年前) 3、有声电影阶段(1930-1945 《爵士歌王》 ,1927 ) 4、彩色电影阶段(美《浮华世界》 ,1935) 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红色沙漠》 (安东尼奥尼,1964) 5、 “三维动画”高科技阶段 (如:《星球大战》 ,1977;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 ,1988; 《侏罗纪公园》 ,1993) 默片时代(无声电影) (1)现代电影之父——格里菲斯 在电影技巧上开创使用了许多表现手法,引入了电影构图与剪辑效果。 (2)卓别林(最杰出的喜剧大师 ) 《城市之光》 《摩登时代》等 1940 年《大独裁者》 :卓别林自导自演,拍摄于希特勒气焰最为嚣张之时,对希 特勒大加讽刺的情节显示其道德勇气可嘉的一面,获 1941 年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 男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最佳音乐 5 项提名。

[美]《爵士歌王》标志着电影从此由纯视觉的无声电影进化到了视听结合的有 声电影时代。 有声有色时代(影像和声音、成像技术日趋成熟) 电影制作圣地:好莱坞山 好莱坞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郊区,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电影 生产基地。 奥斯卡奖是最具权威、最有影响、设奖范围最广的世界级电影奖。它象征着美 国电影艺术的最高成就。 1927 年, 在米高梅影业公司老板路易斯· B· 梅耶的指导下,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正式成立。不久,梅耶建议设立学院奖来鼓励并表彰那些 对电影事业做出突

出成就的电影人。于是,1928 年,在好莱坞的罗斯福大酒店举行 了第一届学院奖。从第七届起,学院奖正式更名为奥斯卡奖。 欧洲三大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节(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 影节,与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 项是“金熊奖” 。20 世纪 50 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 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 年 6 月底至 7 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每年一次,原在 6-7 月间举行,后为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 2-3 月间举行, 为期两周。其目的在于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戛纳国际电影节 (英文: 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法文: Festival De Cannes) ,亦译作康城(坎城)国际电影节,创立于 1939 年,是当今世界最具影 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最高奖是“金棕榈奖” 。法国的戛纳电影节因举办地拥 有大海、美女和阳光(Sea,Sex,Sun)三大特色而被称为 3S 电影节。当前戛纳电影 节每年定在五月中旬举办,为期 12 天左右,通常于星期三开幕、隔周星期天闭幕。 其间除影片竞赛外,市场展亦同时进行。电影节分为六个单元: “正式竞赛” , “导演 双周” , “一种注视” , “影评人周” , “法国电影新貌”和“会外市场展” 。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是每年 8 月至 9 月间于意大利威尼斯利多岛所举办的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是金狮奖。威尼斯电影 节创办于 1932 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即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 称“国际电影节之父” 。在电影黄金年代(30 年代—60 年代) ,威尼斯电影节是诸多 电影大师的摇篮。

电影: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蒙太奇为主要表现手法,在银幕时空中塑造运动的视觉 形象,以表现生活、传达思想情感。 法文 montage n.蒙太奇, 文学音乐或美术的组合体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 意为构成、装配。现在是影视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一般包括 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

任务二 影视艺术表演及鉴赏的基本理论 一、对电影的二次认知 电影、电视是唯一产生于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姊妹艺术。 19 世纪后期,在欧洲工业革命的基础上,欧美等国的科学技术日趋繁荣,光学、 电学、化学、声学、机械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各门科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当时世界 上不同的国家,有许多人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正是他们的共同努力,才促成 了电影的问世。 电影——照相术——快速摄影的来源 182

4 年,物理学家 尼塞富尔·涅普斯经过 14 小时曝光拍下一幅名为《餐桌》 的静物照片。 1826 年,法国的约琴夫·尼埃浦斯拍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窗外一瞥》 。 1938 年,法国舞台美工师路易·达盖尔用水银蒸发成像这一原理,发明了“达 盖尔照像法” ,它把照片的感光时间缩短到了二十分钟,为电影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 条件。 1872 年,英国人爱德华·穆布里奇用 24 架照相机拍摄了马蹄腾空的瞬间姿态, 获得“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和装置”的专利权。 19 世纪末,摄影技术有了革新,1894 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他制成了一种放 映影片的“电影视箱” ,这种“电影视箱”可装一卷 15 米长的胶片,对电影艺术作 出了杰出的贡献。 “影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一部世界电影史,既是视听艺术的发展史, 也是影视技术的发展史。它是披着现代科学技术戎装屹立于艺术之林的。 ” • • • 起源照相术:照明师、摄影师、录音师、剪辑师、布景设计师 材料:胶片、影带、声带、摄影、照明、电脑成像 传播媒介:放映机、银幕、影碟、多媒体

电影是什么? • ——从技术的角度看 指用一定的运转速度把对象的运动过程拍摄在电影胶片上,然后把若干段胶片 剪辑组接在一起,通过放映机又把被摄对象连续地投射于银幕,从而造成活动影像。 • ——从艺术的层面看 电影艺术,是指通过电影的物质形态而传达出来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它具有 完整的艺术形态,以人为对象,致力于表现人的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 二、世界电影艺术的诞生 一种艺术决不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生,而突如其来地在我们眼前出现,它 必须吸取人类知识中的各种养料,并且很快地把它们消化。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 很多艺术的综合。 1、影视受戏剧的影响 • • • 电影诞生初期的梅里爱的戏剧电影学派 20 世纪好莱坞为代表的戏剧化电影美学 我国最早的“影戏”理论 2、影视受文学的影响  电影向诗歌学习——诗电影: 《城南旧事》 《战舰波将金号》 《金色池塘》 《远 山的呼唤》  电影向散文学习——散文电影或纪实电影: 《偷自行车的人》 《罗马 11 时》  电影向小说学习——小说电影: 《静静的顿河》 《战争与和平》 3、影视受绘画、雕塑的影响  《黄土地》 《红高粱》 4、影视受音乐、舞蹈的影响 印度传统电影的“一 三 六”程式化套路 《红高粱》影片欣赏——色彩的运用 三、世界三大表演体系 1935 年,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到当时的苏联访问演出,遇到苏联戏剧家斯坦尼 斯拉夫斯基和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由于这三个国家的戏剧

家都有不同的表演艺术 体系,不同的艺术见解,在世界上又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他们三个人这次幸会 之后,有人就把他们所代表的三个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推崇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 1、布莱希特的表演理论: 音乐片的出现

布莱希特演剧方法推祟“间离方法” ,又称“陌生化方法” ,它的基本含义是利 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 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但就表演方法而言, “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 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 2、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代表的体验派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继承并发展了英国演员 H.欧文、 意大利演员萨尔维尼的观点, 结合俄罗斯现实主义表演传统创立了自己的表演体系,自称体验派,以与法国哥格 兰为代表的表现派相区别。他的体验艺术的特征是演员“通过有意识的心理技术达 到下意识的创作” 。他要求演员“在舞台上,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 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地去思想、希望、企求和动作” 。 他称此为体验角色。 3、梅兰芳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 如果从表演体系来解释,斯氏与布氏都是属于话剧表演体系,不过其中的两个 表演流派而已,没有歌舞可言,而中国戏曲不仅要学习这些表演思维方式,还要从 唱、念、做、打、舞、翻等方面进行综合表演艺术的学习和表现。 四、电影解读的方法 第一、文学的方式 电影是综合艺术,文学的思维和表现手段尤其明显,因为剧本是“一剧之本” 。 主要包括:意念的创造、人物和人物关系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编排、 场面的构成等方面。 第二、艺术的方式 电影艺术的独特性在于它是运动的画面,通过视听的直观效果来体现画面的内 在意义。所以,包括运动以及运动的组合(节奏) 、画面图形、镜头的运用、美工造 型、光影与色彩、言语、表情和形体等方面。 第三、综合读解 (1)整体观照 影片读解的最终体现便是一种整体的观照,就是把欣赏过程中的各个肢解的部 分重新整合起来,站在影片之外来考察影片。如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与《我的 父亲母亲》的风格很不相同。一部影片的风格只能从整体的观照中去把握。 (2)综合评判 电影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它的评判的要求。既包括审美的、伦理的、艺术的等

影片本身的方面,又包括影片之外的方面,如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对人的心灵 的探索、在电影史上的地位等。 影片分析的基础是对视觉结构和风格的

细致分析。其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七个要素: (1)图象——影片中的各种物象。有的含义是固定的,有些是与具体情境密切 结合产生出来的。 (2)剪辑——镜头的切换和蒙太奇。 (3)构图——画幅的宽窄与画面外空间的配合,不同物象在画框内形成的相互 关系,摄影机的方位和角度,光、色的运用。 (4)动态——镜头衔接的方式创造出来的节奏类型、摄影机的移动、人和物在 镜头内的位移。 (5)表演——表演风格可以改造一部影片,影响影片的节奏色彩。分析表演首 先要分析一定的表演风格是如何传达含义的。现实主义主张“不足表演” ,表现主义 的特点是“过火表演” 。环境对表演的衬托作用。 (6)叙事——不同的叙事结构形成不同的影片风格和不同的类型片: A.以时间为尺度的不同叙事结构(线形叙事结构、平行叙事结构、倒叙结构、 交错结构等) ; B.以效果为核心的不同类型影片 (注重场面性的西部片、富于悬念性的侦探片、具有舞台性的歌舞片、注重想象 性的科幻片等) 。把握不同的叙事形态,掌握一部影片的叙事结构对于认识影片的总 体是十分关键的。 (7)语言结构——主要是影片的修辞结构及其含义 首先是为观众创造的对银幕上的现实的感受方式:观众或是通过叙述者的旁白 被带入故事中,或是随着摄影机步入银幕世界;或是与主人公产生认同,或是始终 保持理性的思索;摄影机或是尽量促使观众的主观情感的卷入,或是尽量增强我们 对人物关系的客观理解。 影片通过语言结构揭示自身是现代主义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自我反思型 结构创造了影片与观众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观众成为更加积极的思索者。 第二个层次——分辨镜头结构的三种形态: (1)常规结构——指符合惯例的电影现象,它可以造成正常与和谐的整体。如 西部片中的戴白色帽子的好人,戴黑色帽子的坏蛋、惊险格斗、骏马奔驰和壮观景

色等都是西部片的常规影象。 (2)对立结构——对立镜头是产生冲突的元素。或是两个镜头的对立,或是两 个形象的抵触。 (3)反常结构——出乎观众预料之外的镜头结构。一部影片偏离常规的形式往 往就是影片表达特殊含义的关键。 这三种镜头结构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含义,引起不同的审美快感,常规结构造成 亲切感,对立结构造成复杂感,反常结构造成奇特感。 第三个层次——区分不同含义的来源: (1)内本文含义——本身创造出来的含义,一部影片作为一个表意系统必然通 过视觉元素和结构创造出特殊的形象和含义; (2)互本文含义——源自其他影片

的含义,电影有了自己的历史,电影文化已 经形成了传统,电影创作者和电影观众必然会从过去的影片中调动一切审美经验, 创造和欣赏新的作品; (3)泛本文含义——社会生活所固有的含义,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必然贯串于 每一部影片。 一面迎风招展的红旗表示的含义,既不是内本文的创造,也不是从其他影片中借 用的互本文的含义,它所有的含义是社会固有的泛本文的含义,观众的感受也是自 己的文化的反射。

任务三 现代影视艺术的类型 一、电影的分类 从电影独特的叙事手段,叙事特征和审美功能出发,大致分为: 1、故事类 故事类影片的主要特征就是呈现了虚构的人物和事件。 尽管故事类影片中的人物和事物是虚构的,但并不意味着它与现实是脱节的, 而是要追求一种假定的真实。 故事类影片的两种主要类型: 侧重于真实再现的写实主义电影,如《水浇园丁》等。写实主义者主张对生活 细节进行全面细致的再现,强调在生活中发掘真实事件,反对人工编造的故事情节 和类型化的人物形象。以长镜头和深焦距为特点的场面调度方法,使写实主义传统 有了与技术主义传统一争高下的创作技巧,并最终确立了写实主义传统在电影创作

领域的地位。 在表现手法上进行探索与创新的技术主义电影,如好莱坞电影和蒙太奇学派是 技术主义的典型代表。技术主义电影主张通过蒙太奇等技巧手段来组织生活景象, 强调对故事情节的提炼与抽象,注重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2、纪实类 纪实类电影的基本特征:纪实类电影客观的记录真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 以真人真事作为表现对象,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提炼主题,以一种“非虚构” 的方式直接反映生活。如: 《蓝色星球》 、 《迁徙的鸟》 。 3、实验类 实验电影 20 世纪 30 年代始于美国, 但是也通常来指称 “先锋电影” “个人电影” “地下电影” 。主要指不以商业盈利为目的,脱离制片人经济束缚的非院线影片。创 作者将拍制影片看作是个人创造力和个人风格得以张扬的表述方式。 实验电影的基本特征:内容上涉及反主流社会,反政府,反主流道德。观众一般为年 轻人。拒绝顺应公众趣味,拒绝审片的标准,无视现存的习俗,注重对电影形式和电 影本体的讨论。制作上,由于导演自己出资,无需受电影制片厂的控制,无视常规 的电影生产规则,保证实验电影的独立品格,超现实主义的影像风格处于主要地位。 如:张元《妈妈》 ,影片是对社会边缘人生活的关注与记录。影片讲述了一位被丈夫 抛弃,独立抚养大脑残疾儿子的年轻母亲的故事。儿子冬冬在六岁时

患癫痫性痉挛, 导致大脑损伤。从此,妈妈梁丹开始了艰辛的生活历程。她坚信冬冬的病能被医好, 并一次次试图唤醒沉睡中的儿子。她的努力给同事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也给她的追 求者和前夫造成了很多不便。这是一个在平淡中演绎的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 地下电影基本上呈现出同一种面貌和生存方式: (1)故事的小人物性和政治隐 喻。 (2)手法的个人化和风格化。 (3)作上的粗糙化和 dv 化。 4、动画类 特点:它的拍摄对象并非三维空间里的生命体,而是用造型艺术手段制作的假 定性的形象。 制作过程:把这些不具生命形态、相对静止的人和事物,变成有生命的,会运 动的人物或事物。通过逐格拍摄,逐格处理来创造一系列的形象,进而表现自然界 中的运动形态。 动画电影的特征:不追求逼真性,但注重教育性和娱乐性,惯用拟人,夸张, 变形等表现手段。

动画电影的制作:起步阶段——手工绘制是最重要的一种创作方式。 手工绘制是通过创作二维的动画形象来制作动画类电影的,剪纸类的动画类电 影也有与此类似的特点。 二、类型电影 按照不同类型(或称样式)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影片。所谓类型是指由于不 同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 类型电影的分类:1、爱情片 2、伦理片 3、科幻片 4、音乐片 5、悬疑片 6、 传记片 7、动画片 8、纪录片 9、喜剧片 10、动作片 11、战争片

喜剧片——以笑激发观众爱憎的影片。常用不同含义的笑声,鞭笞社会上一切 丑恶落后现象,歌颂现实生活中美好进步事物,能使观众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接受 启示和教育。多以巧妙的结构,夸张的手法,轻松风趣的情节和幽默诙谐的语言, 着重刻画喜剧性人物的独特性格。种类较多,常见的有歌颂性喜剧和讽刺性喜剧。 音乐片——与电影声音同时诞生的音乐片,在有声电影初期十分盛行,最初是 把百老汇的东西搬上银幕,后来则发展为具有特殊形式的类型片,并在四、五十年 代走向 了“最受欢迎的顶峰年代” 。 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 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科幻片——顾名思义即“科学幻想片” ,是“以科学幻想为内容的故事片,其基 本特点是从今天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出发,对未来的世界或遥远的过去的情 景作幻想式的描述。 悬疑片——情节使人对主要人物的命运引起关切,而造成高度焦虑和紧张感的 一种电影类型。以逻辑推理为主,该片的主角一般运用自己的超凡逻辑思维能力进

行推理进而推动剧情的发展。该类影片的代表有《神探狄仁杰》系列, 《少年包青天》 系列, 《达芬奇密码》 , 《七宗罪》等。以恐怖血腥 +悬念为主,该类影片充斥着暴力 血腥镜头,是以恐怖情节推动剧情发展,在该类剧中往往有着恐怖的恶魔或怪兽, 如《沉默的羔羊》 。 动作片——(Action Films)又称为惊险动作片(Action-Adventure Films),是 以强烈紧张的惊险动作和视听张力为核心的影片类型。 伦理片——(ethical movie )是指以伦理为主题的电影,它是对社会道德规范 的探讨。与其他片种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伦理的精神几乎体现在每一部影片之中: 爱情、婚姻、家庭、宗教、代沟、社会问题等等都可以在伦理的范围之内,因此伦

理片有着比其他片种更为广阔的领域和更模糊的边界。 任务四 现代影视艺术中的美术造型 一、影视美术的概念 电影:运动的、关于空间与时间的视听与造型艺术。 美术:静止的、关于空间的造型艺术。 电影美术:为影片的视觉造型进行设计和制作的美术创作。它是电影艺术各创 作门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电影空间和时间进行造型设计的美术。 ” 二、电影美术的主要任务 电影美术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空间场景造型的设计与制作,为影片提供人物活动 的典型环境。通过人物造型从人物外形的塑造来揭示人物的内在个性,创造富有生 命和生动感染力的艺术形象。 人物造型在美术方面主要指对角色 ( 演员 ) 化装和服装艺术与技术的处理与效 果。环境造型主要指场景和道具的设计与制作,也包括自然场景的选择。 电影美术具体工作内容可分为设计、绘景、置景、道具、服装、化装、特技、字 幕等项目部门。电影美术是影片造型的基础。电影美术的工作性质既具艺术性,又 具技术性。 《梅兰芳》无论从场景设计到人物造型设计,都做到了精益求精的地步 《梅兰芳》电影场景设计、服装及道具设计 电影美术的艺术成就是以美术师的造型设计为主,导、摄为辅的共同创作结晶, 是一个集体成果。现代电影的创作实践表明:美术、导演、摄影、录音的创作范围 界限正在被一种“模糊”理论所支配,即美术师的平面构成设计、立体结构的空间 造型设计等,正逐步涉足导演、摄影、录音的创作天地,而导、摄、录的场面调度、 画面构图与合成、音乐与音响效果等,也逐渐渗入电影美术的创作领域,四位一体, 共同为银幕形象的完美付出心血。艺术实践证明,凡是“四位一体”为主创作的影 片皆为惊人佳品。 根据以上简略对电影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创作职能的理论上的研究探讨,基本上 可以将电影美术概括为:

(1)是为电影总体空间进行造型设计的美术; (2)是组织和设计电影场景空间的构成和结构关系的美术;

(3)是进行电影剧中人物造型并设计相应思维空间的美术; (4)是设计银幕造型语言内容的美术。 三、电影美术设计师及其创作任务 1、电影美术设计师 电影美术师的工作在电影制作中被称作艺术或美术导演、艺术总设计师、总美 术师、艺术指导或美术指导、美术等。根据剧本内容与导演对影片未来总体创作意 图和造型形式的要求,美术师进行独立的构思并绘制各种设计图、气氛效果图来体 现影片的造型样式。 电影美术师的创作在电影总的摄制任务中的位置,也是必须首先摆正的重要问 题,因为,美术师作为影片主要合作者之一的地位和他所承担的造型任务完成的好 或坏、设计水平的高或低,也是关系到影片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性因素。 2、电影美术师的创作任务 (1)总体造型设计 总体造型设计是指美术师观照未来影片整体,结合影片主题、人物、风格样式, 对一部影片在宏观和微观上的造型构思和艺术处理。它是电影美术师首要的和基本 的创造任务。 结构型的总体造型设计 影片是以场景空间的物质结构及其相互间的构成关系为主,通过时空的转换与 色彩的变化,从而达到体现影片艺术风格、塑造人物、参与银幕剧作的目的,称为 结构型的总体造型设计。 混合型的总体造型设计 所谓混合型的总体造型设计,是以上几种总体造型设计的混合 (2)具体造型设计 具体造型设计任务,大致包括四方面内容:空间造型设计,人物造型设计,画 面构成设计,造型语言设计等。 A 空间造型设计 空间造型.是一个学术性强、内容复杂、涉及面宽泛的命题。这是由于银幕世 界里的空间不仅有具象的和抽象的空间形象,而且还有银幕世界以外观者的想象空 间、思维空间等等。

① 物质空间造型 银幕上的物质空间,即人物的生存空间与活动空间。它们是由天然的、人造的 景和物构成具象的可视的环境形象。 ② 社会空间造型 社会空间,是以一定条件相互联系着的人们奋争的活动空间。 社会空间,是通过物质空间的环境和道具的结构布局持征及其细节装饰的艺术 处理,通过人物的化装和服装造型处理及光、色的合理组织等,在银幕世界里所表 现出的历史时代背景、人文世态、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等具体内容,所体现出的特定 社会氛围、特定文化色彩、特定民族生活习俗的综合空间形象。 B 人物造型设计 人物,是指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才能的人。或指人的品貌、风度气质, 也指“人”和“物”共同组成的影片中具有持殊个

性的典型人物形象。 人物是组成艺术形象的主体与核心,人物与事件是电影作品中的重要因素,一 般叙事性强的故事影片,大多是通过对人物、人物的活动和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的描 绘,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人物造型设计的具体任务是:化装造型设汁,人物服装设计,随身道具设计三方 面内容。 ① 人物的化装造型设计 银幕视觉艺术形象的核心与主体是人物,其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非同一般。主 要表现在民族文化价值、人类形体美价值、角色审美价值等方面。 人物化装造型设计的主要依据 a.影片的主题、体裁、风格、样式等; b.美术师的人物造型设计,导演的总体艺术设计及摄影的创作构思和编剧提供 的文学形象; c.人物诸因素,如年龄、职业、身份、民族、阶级属性、经济地位、心理状态、 心灵美丑、人生命运等; d.演员的外貌特征 B、人物化装造型的特点 a.自然、真实

b.立体化装 全方位的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和特定情景下的细节特写,要求人物的化装,也 应是全方位的立体造型。具体要求从人物头部、面部、腰部到手部、脚部,乃至人 物形体的其他部位,均应按人物的个性特征进行化装与造型,达到塑造人物的目的。 动态造型:银幕世界的时空转换, 矛盾冲突的激化与逆转, 人物命运前途的多变, 均造成人物内在诸因素的不同反应引起外部形态的不同变化 整体观念:人物的面部、 头部以及全身的各个部位, 包括穿着本是有机的统一体。 人物的装束扮相是一个典型的个体或群体的文化载体,因此,化装造型必须与服装 的款式、色彩、质地相匹配并协调统一;人物个体与群体的化装造型应是相辅相成 的。 C 人物服装的造型设计 服装之所以成为银幕偶像剧作因素,可从具体三方面加以说明。 一是与人物的性格情感的融合。银幕世界的人物皆有其阶级的属性和社会的属 性,而服装造型的阶级因素和社会因素,恰是人物不同属性的直接体现者。二者的 融合既能体现人物外在的表征内容,又能透射出人物心灵深处的内在情感。 二是成为银幕画面的人物要素,构成和影响“画语”(即画面造型语言)。自然 主义地运用服装决不会成为银幕画面的人物要素,服装要成为人物要素,就必须同 剧情发展中的人物心态变化有机结合,形成着装的系列和服装造型节奏,方能构成 造型语赢,影响“画语” 。 三是服装色彩能融会人物与观者的共同情感,使之产生共鸣。色彩本有自身的 涵义和力量,与服装款式饰物的融合,从本质上刻画人物,使之化为人物的“情语” , 在被观者体验感知后,又丰富并

发展了“情语”的深层意义。 D 人物的随身道具 顾名思义,人物的随身道具就是演员扮演的角色随身挂带或手持的,与戏情、 人物直接关联的物品。 随身道具的特点:A、件少、体小、类杂;B、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C、在银幕 表现上具有双重含义:实用价值和美学意义。 (3)电影画面设计 电影艺术是美术、导演、摄影等部门集体创作的艺术,现代电影要求各部门的

创作相互渗融,相辅相成。基于此,中外电影美术师根据文学剧本的内容,在影片 开拍前按分镜头剧本的提示和银幕画面比例规格,画出单色或彩色镜头画面,以体 现未来影片的造型风格和画面构成。美术师所设计的电影画面,可表现主要剧情段 落与场景的气氛,画面构成的造型意图,主要人物动态造型形象,空间环境光色艺 术效果,静态或动态的画面构图,特殊场面效果的艺术处理等。 (4) 现代电影美术的创作新观念和新特色 那么,现代电影美术的创作新观念新特色又是什么呢?大体有四方面内容,简述 如下: A 景•人合一 中外电影,凡创作态度严肃的作品,在造型设计上大都追求某种形式美,在形、 色、光、音、时、人、动、图等造型构成因素上,追求景物与人物的内外部特征的 统一和谐,并进一步追求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心灵美丑的本质特征,即重视空间 造型内涵意境的挖掘与发展,达到景意与人心的融合表现。 B 景•言合一 景言合一,是通过各种造型因素的有机融合,把空间环境作为—种视觉语言, 达到塑造人物,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影响观者的艺术效果。 C 景•剧合一 美术师要创造以文学剧本为框架,以主要人物为依据的具有社会特征、民族特 色、时代背景的典型环境,使之成为电影“银幕影像剧作”整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 分。 所谓“银幕剧作”是指以视、听、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形、光、色、音、时、 人、动、画等为主要构成元素,在二维银幕平面上表现四维世界的多元情景的内容。 银幕影像剧作,含有文学剧作家对未来影品的架构与想象。 D 景•画合一 景•画合一的“画” ,是指银幕画面,也称电影画面。它是依电影摄影机不同焦 距镜头,固定或移动的个同角度、不同拍摄方向,按银幕不同规格(如遮幅、宽银幕、 普通银幕等)通过电影胶片摄取的。它是银幕影像或视像的惟一体现者,也是电影作 品和电影镜头最基本的构成成分。 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作为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作为

银幕影像制作的一个重要作者——电影美术,在影片视觉读解中它又是相当重要的, 有时是很关键的内容,因为它是银幕世界视

听效果的有机构成元素,并在影片叙事 结构和意义中占有重要地位。 任务五 影视艺术之动画 一、影视动画的艺术特性与鉴赏 走马灯,又名马骑灯,是中国传统玩具之一,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 中秋等节日。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 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 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走马灯内的 蜡烛需要切成小段,放入走马灯时要放正,切勿斜放 “诡盘”使静止的分解图象产生了动感。 1832 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 拉 托 和奥地利大学教 授丹普佛尔利用“视 象残留” 原理先后 发明了“诡盘” (Phenakistiscope) 。这种玩具由固定在一根轴上的两块圆形硬纸盘构成,在前面 纸盘的圆周中间刻上一定数目的空格,后面纸盘绘上一个个人的连续动作画面。用 手旋转后面的纸盘,透过空格观看,就使静止的分解图象产生了动感。这个就是光 盘的前身。 影戏,即为影子戏。是东方一种优美的民间戏曲艺术,中国被誉为“影戏的故 乡” ,起源于唐、五代,繁荣于宋、元、明、清,至今已有 1000 多年的历史。自形 成以来,一直得到了上至王公贵族、文人士大夫,下至市民百姓的喜爱。中国影戏 包括手影戏、纸影戏、皮影戏三大类,是一种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表演于 一体的综合民俗艺术。 舞台剧,可以定义为呈现于舞台的戏剧艺术。舞台剧按内容可以分为喜剧、悲 剧和正剧;按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歌剧、舞剧、话剧、哑剧、诗剧、木偶剧等。 二、影视动画与一般影视作品的区别 1、形成动画的基本元素:以单个画幅作为基本单位、以画面运动为特征、其形 成机理为视觉暂留原理。 2、影视动画的主要表现特点:想象、夸张、创意是影视动画内在的本质特点。 不仅仅局限在题材的选择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影片故事架构、情节编排、人物造 型设计等艺术创意上。

主要表现为:拟人(把事物人格化) 、反常规(逆向思维,改变事物的故态) 、 夸张(对事物的形态、特点作高强度的畸变) 。 3、影视动画鉴赏过程的完整链条:审美直觉与感受阶段——审美体验与理解阶 段——审美超越与升华阶段。 (短片欣赏) 三、影视动画的类型 动画片(狭义) 、水墨动画、木偶动画、黏土动画、剪纸动画、计算机 3D 动画。 动画的最初级形态和基本制作工作的“奠基者” 。 水墨动画——独特的笔墨意趣、鲜明的中国气派和民族形式成为动画的“中国 学派”的典型代表。 优势:

对审美意境的追求作为动画语言的最高目的;极简的表现手法给观众提 供无限遐想的空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与物高度和谐统一。 劣势:难以呈现动画片假定夸张、饱含动作张力的特色;选材和叙事范围狭窄, 戏剧性缺失,增加现代精神包装的难度;制作工艺十分繁复,需要大量的时间、资 金的支撑。 代表作: 《小蝌蚪找妈妈》 、 《山水情》 、 《牧笛》 。 木偶动画——逐格拍摄,也称“定格动画” 。木偶动画历史源远流长,而且遍布 甚广 前苏联、捷克、中国等。 优势:拥有多元的表达方式,三维立体感强;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富有民族特 色。 劣势:受材质等制约,仿真程度不高,不如手绘动画灵活、细腻;制作程序比 较复杂,难以形成市场化生产。 代表作: 《西岳奇童》 、 《孔雀公主》 。 黏土动画——木偶动画的一种,制作形象的材质主要是黏土。 艺术特性:黏土质地柔软,有很强的可塑性,易于成形和变形,造型和人物表 情都可以刻画得生动形象,是木偶动画中最活跃的一支。 剪纸动画——融合皮影戏、剪纸、动画等艺术之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样式。 艺术特性:独特的装饰风格和纹理图样,时常别具一格,在表现民间故事、寓 言传说上具有显著优势。

劣势:受材质的限制,内容只能在二维空间展开,缺乏立体质感。人物动作过 于简单,缺乏弹性,难以表现细腻真切的表情 代表作: 《金色的海螺》 、 《猪八戒吃西瓜》 。 计算机 3D 动画——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审美形式上的显著优势:表现手法多样,且使用更方便;在表现物理空间或者 人物形象上拥有更为出众的视觉效果;技术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不断刷新人们 对动画的传统感知,具有强大的原创优势, “虚拟”成为一种常态。 四、影视动画的主题 1、主流动画片的主题 爱的共鸣——对人的情感的关注,对人类之爱等母题的关注。 自我的觉醒和成长——找回自我——寻找自己之所以成为自己的理由。 人与自然——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追索。 战争与人性——战争对人性和文明的摧残。 科技伦理——探求人的主体地位和生命价值。 2、艺术短片的主题 内容和形式力求出奇出新,侧重哲理性的思辨和特殊情绪的渲染。篇幅短小, 内容精悍。 五、主题在不同文化形态下的演绎 1、中国动画主题的特色 文以载道 寓教于乐

主题思想通常明确单一,以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为旨。时常掩盖生活的丰富性 和题材的多样性,消减动画应有的娱乐性和幽默感。 2、美国动画主题的特色 主题宽广并无拘无束 受众的群体定位:老少咸宜

。 迪斯尼: “我的作品是拍给每个拥有童心的人看的。 ” 电影产业的高度商业化性质:吸引最广泛的受众,并赚取衍生品的最大利益。 3、日本动画主题的特色 注重挖掘主题的深度和内涵

既不像中国动画那样简单直接,也不像美国动画那样有意讨好观众。 宫崎骏: “我希望能够借助更具有深度的作品,拯救人类堕落的灵魂。 ” 六、影视动画的典型性格塑造 动画性格的构成形态、典型性格的表现方式、典型性格的塑造要素。

项目二 媒体广告艺术鉴赏

任务一 媒体广告艺术概述 一、什么是好的广告? 客户认可的广告就是好的方告。 “上乘广告的最好标志是它不仅能影响群众争购它所宣传的产品,而且它能使 群众和广告界都把它作为一件可钦可佩的杰作而“长记不忘” 。 (雷蒙·罗必凯) 广告佳作是不引起公众注意就能把产品推销掉的作品,它应该把广告诉求对象 的注意力引向产品,诉求对象说的不是“多妙的广告啊! ” ,而是说: “我从来没有听 说过这种产品,我一定要买它来试试。 ”——大卫·奥格威《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优秀广告作品的定义:优秀广告作品是明确传达广告意图 , 具有一定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 通过评选组织认定或公众舆论认可的广告成品。 优秀广告作品分类有多种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按评选的组织分, 按获奖 的等级分 , 按媒体分、按广告内容分等。 二、优秀广告作品的构成要素 原创性、效益性、冲击性、艺术性和综合性;其中原创性是最重要的。原创性表 现为创意和表现手法两方面的新、奇、特。 优秀广告作品的作用: 1、带动广告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推动内外交流; 2、体现竞争规律 , 强化广告效果; 3、丰富文化产品 , 美化生活。 出色地完成广告主所期望的目标:优秀广告作品不仅推销商品,还融知识性、 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使广告受众在享受广告艺术的同时获得多方面的知识。 三、优秀电视作品赏析方法 1、赏——电视广告的艺术审美

优秀广告作品激发审美愉悦是一种情绪反映,是作为审美对象的广告作品激发 和调动了受众心理活动的过程。 广告创作采用了一切艺术手段,优秀广告作品有丰厚的艺术底蕴。特别是影视 广告创作,综合了多种的艺术形式。音画一体的特征赋予了艺术表现更大的空间。 广告艺术的审美原则:愉悦原则、认知原则、启迪原则。广告艺术手法有展示、 夸张、想象、对照、情节、修辞、语气与音韵等多种。 美的形态分类:优美与柔和,崇高与伟大,创伤与悲惨,幽默与快乐,荒诞与 怪异等。 例如化妆品广告所表现的美,唯美主义是片面的,

以功效为主导的美才是正确 的创意思路 2、赏——电视广告的文化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所到达的文化高度和所拓展的文化广度,同 时又作为民族文化心理的厚重积淀。 电视广告中的文化差异是制约我们深层次鉴赏外国电视广告作品的一个重要因 素。 电视广告发展到今天,在图文音效、创意表现上越来越倾向于娱乐化,对于业 内耳熟能详的法则,所谓广告创意的三大原则:恐惧、幽默和性感;广告表现的三 B 原则(Beauty、Baby、Beast 即美女,儿童和动物),如今已是应用得更广、更深、更 复杂。 幽默广告的作用:一段优秀的幽默广告往往被人们竞相传颂,因此它还有重要 的社会功能,可以成为社会凝聚力的来源。不同群体的人笑成一片,这是在分享共 同的价值观。 广告大师波迪斯所说: “巧妙运用幽默,就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 ” 电视广告的诸多类型中,幽默诉求广告(appeals to humor)是最受欢迎的类 型。研究显示 15%-20%的发达国家电视广告包含某些幽默因素。到了英国,这个 比例还要高出许多:大约三分之一以上的广告选择了幽默的形式。 生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笑或微笑时,压缩的血管使更多的血液被挤入大脑, 从而使大脑分泌内啡太,产生良好情绪,使受众心情舒畅,从而让人们从一个更积 极的角度来看待产品。喜剧情节对大脑的效果与催眠很相似,在这种状态中,受众

的注意力变得相当精准,热烈。因此幽默的广告最容易给人们灌输品牌意识。 在表达多样的情绪方面,美国等其他国家更为开放。美国广告中以情感为主题 的广告范围就要比英国宽得多,他们广泛表达欢乐、爱情、雄心和欲望,这种方式 是英国人所不能接受的。德国一类的重工业国家,由于崇尚工程的传统,人们可以 直接了当地谈论产品质量和营销。 幽默在无关大旨的零散产品上效果最好,如糖果、酒类和儿童产品,日用品等。 作为销售工具,幽默也是各有利弊。一方面,它是拉近与消费者距离的最佳方法; 另一方面,当幽默出了偏差时,它会对品牌造成极大的间接伤害( collateral injury) 。 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在电视广告中的渗透改 变了电视广告单纯的经济社会产物的角色,无论是妻子丈夫,子女父母,都在亲情 上做文章。从脑白金到酒类,手机,牙膏洗衣机,洗衣粉,使其朝着融教育性与宣 传性,娱乐性之中的方向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 中国广告反映人们的一种群体的共性观念:强调整体,非常重视家庭与亲情; 西方广告反映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强

调个体的独立和主体作用,重个性 的张扬。 以酒类广告为例:国内几乎所有的的名酒广告都具有极力渲染亲情,友情爱情, 讲求一团和气的共性。而外国酒类产品的广告创意则颇具个性,几乎每条广告都大 相径庭。 3、赏——画面 图像的造型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 色彩、光影、构图、动态 画面语言:叙述性蒙太奇、表现性蒙太奇;明确、经济、亲和力、新颖性;强 化创意主题、强调商品品牌;参与画面构图的字幕(色彩、出字方式、构图、停留 时间) 。 4、赏——声音 配乐、音效、广告语,体现广告创意精髓,强调主信息,补充画面不足,营造 情绪气氛,推进情节发展。

5、创意评论 产品定位、诉求类型、表现形式(展示、夸张、虚构、 比较、 情节、 象征、 音韵等) 创意策略和表现手法。 技巧分析:镜头的运用、剪辑技巧、计算机动画技巧;特殊拍摄手法;歌曲和 音乐设计; 如何巧妙地处理图像、声音与时间三者的关系。 电视广告赏析的撰写——基本的结构 核心组成部分:广告描述 +创意评析+技巧分析 扩展部分:功效分析、修改建议、播放策略 四、国际著名广告奖项 1、中国广告节 “全国广告作品展”和中国广告节。全国广告作品展 ( 全广展 ),其程序分为 初评阶段、评选阶段、复选阶段。评选出的优秀广告作品奖分为:全场大奖、金奖、 银奖、铜奖和入围奖,以及全国最佳广告摄影师。另外,还有各广告专业委员会对 优秀广告作品的评选。 2、One Show 1920 年,两个相对独立的广告组织在美国纽约成立: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与文 案俱乐部。每个组织都各自主办了有所偏重的广告奖项。到 1974 年,两个俱乐部把 各自的广告奖结合,联合设立 One Show 奖。 OneShow 名称的意义,源于柯南道尔领 导的创意革命中提出的艺术指导与文案一体化的概念。三年后 One Club 正式成立, 独立主办 One Show 大奖。所以追根溯源,One Show 广告奖发展到现在已经有 80 年 的历史。 3、嘎纳广告奖 戛纳广告大奖源于戛纳电影节。1954 年,由电影广告媒体代理商发起组织了戛 纳国际电影广告节,希望电影广告能同电影一样受到世人的认同和瞩目。每年大约 有一万多件作品逐鹿“戛纳” 。评委会被分为独立的两组,一组负责评定影视广告, 另一组负责平面广告。 4、纽约广告奖

始于 1957 年,当时这个全球竞争性的奖项主要是为非广播电视媒介的广告佳作 而设。在此后二十年间,这项大奖在全美的工业界与教育界取得了非凡的声誉。在 20 世纪 70 年代, 增添了电视电影广告电视节目和促销等诸多项目。 近年来每次大赛 均有 60 个以上的国家携 150

00 件以上的作品参加角逐, 中国内地作品亦曾进入决赛。 5、伦敦国际广告奖 每年的 11 月在英国伦敦开幕并颁奖。这项国际大奖,自 1985 年正式创立以来, 每年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近年来报名作品均在万件以上,所有的获奖者将得 到一座铜像。铜像为一个展翅欲飞,企图飞跃自我的超现实主义的人类外形。1998 年度中国内地作品首度闯入决赛。 提高鉴赏水平和评析能力的方法——先博后精 , 先有广度后有深度的方法。 集中观摩系列广告作品 , 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优秀广告作品反复观看 , 体会 其构成要素 , 创作原则和作用等。 任务二 媒体广告艺术的视觉传达要素 一、图形 图形——整体的、有内涵的、有意识创造出的视觉符号。 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四个要素之中,图形更具有直观性。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的 今天,图形在视觉传达中已经起到了主导作用,是引起观者注意和记忆的最佳手段 之一,而且它可以不受地域和民族的限制,更具有国际性。 视觉传达设计的宗旨:以科学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以艺术为形式。 1、平面图形——在二维空间内形成的图形,是最简单的空间形式 (1)基本元素 平面图形中最基本的元素就是点、线、面。 (2)平面图形的构成方式 平面图形主要以点、线、面等元素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构成方式形成。 这些构成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反复、渐变、放射、对比、变异。 2、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是指在三维空间内形成的图形,从它的形成方式上来看,它是面的移 动轨迹。 在立体图形中,点、线、面仍然是最基本的元素,但是与平面中的性质已经有

了不同。平面图形中的点、线、面只有位置上的意义,只能产生视觉上的空间效果, 但是立体图形中的点、线、面可以产生空间上全方位的视觉变化。另外,除了点、 线、面以外,体是立体图形形成的主体,它可以分为几何体和非几何体。 3、动态图形 动态图形——是指在四维空间内形成的图形,也就是运动变化状态的视觉图形。 它包含了四个主要因素:空间位移、参照框架、方向、速度。 二、文字 文字是人们思想感情的图画形式,是记录语言信息的视觉符号。 1、文字的演变历程 象形文字:利用绘画表现思想、记录事实。 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在形式上都有抽象的含义,并且是依照一定的构成法则 组成。 传统的字体:往往有衬线,并可以从中看到镌刻字体所运用的工具的痕迹。过 渡性的字体:大多数虽然也有衬线,但是字体中的粗细反差已经不明显。现代的字 体:更加趋向清晰简洁,衬线已经完全被去除,线条没有粗细之分。数码文

字:将 更加灵活、自由,使所有的文字尝试都成为可能。 2、文字设计 从视觉角度上讲,任何形式的文字都具有图形含义。文字设计不仅仅是字体造 型的设计,还是以文字的内容为依据进行艺术处理,使之表现出丰富的艺术内容和 情感气质。 文字设计主要内容:研究字体的合理结构、字形之间的有机联系、文字的编排。 文字设计分类:平面文字设计、立体文字设计、动态文字设计。 三、色彩 色彩也是人类视觉的一种。 人类所能看到的一切视觉现象都是由光线和色彩

共同作用产生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色彩实际上是一定光源下的色彩。 牛顿——用三棱镜发现了七色光。歌德——“色彩是人产生的视觉感受和心理 感受” 。 英国心理学家格里高——“色彩感觉对于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 审美的核心,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情绪状态。 ”

1、色彩的三要素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也就是表象特征,是由色彩的物理性质决定的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适合于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度、浓度、饱和度等,纯度越高色相感越强 2、色彩的构成形式 当一种色彩与其他色彩组合在一起使用时,视觉效果往往会发生变化。 色彩的构成形式主要包括了对比和和谐 (1)色彩的对比 对比是色彩中一条重要的美学法则。 “对比效果及其分类是研究色彩美学时的 一个适当的出发点。主观调整色彩感知力问题同艺术教育和艺术修养、建筑设计和 商业广告设计都有密切关系。 ” ——色彩学家伊顿《色彩艺术》 七类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明度对比、冷暖对比、平衡对比、互补色对 比、同时对 比与继时对比 (2)色彩的和谐 色彩的对比是以和谐为前提——在构图中,所有的色彩要相互关联并在统一的 整体中产生应有的效果,就必须形成比较和谐的视觉系统。 要达到色彩上的和谐有一些手法: 一是追求色彩要素的一致性,比如在明度、色相、纯度上的近似。 二是不依赖某种元素的一致或相似,而是通过色相、明度、纯度的不同来组合, 形成一种视觉上的有序性。 三是通过色彩的面积、色块的位置来改变每一个色块在画面中的视觉作用,实 现色彩在视觉感受中的和谐。 3、色彩与心理 色彩的审美与人的主观感情有很大的关系。 人类对于色彩的感知大致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色彩的冷暖感;二是色彩 的华丽感;三是色彩的进退感;四是色彩的形态感;五是色彩的胀缩感。 四、编排

“自然界的一般形式便是规律” , “这种规律也是艺术形式美

的依据” 。 ——恩 格斯 人们将自然之美的形式特征归纳为形式美法则,其中就包括了变化统一、对称 呼应、条例反复、节奏韵律、对比调和等。 1、编排的概念 编排——以传达的主体思想为依据,将各种视觉要素进行科学的安排和组织, 使各个组成部分结构平衡协调。视觉传达设计各构成要素的编排,是在突出重点的 基础上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编排自始至终要抓住人们的视线,以“瞬时注目”为 目的,比例恰当、主次分明,使视觉焦点处于最佳的视域,使观者能在瞬间感受主 体形象的视觉穿透力, 2、人的视觉流程 “视觉流程”——人在观察或者阅读的时候,视线有一种自然的流动习惯,一 般来说,都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左上到右下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人的视觉 注意力会逐渐减弱。 人的最佳视域——一般在画面的左上部和中上部,而画面上部占整个面积的三 分之一处是最为引人注目的视觉区域。 理想的视觉流程符合人的认识思维发展的逻辑顺序,自然、合理,在编排设计 中,也要依据人的这一视觉生理特点,使传达要素尽量按照人的视觉流程流动,并 且可以利用各视觉元素之间产生的节奏增强阅读的趣味性。 3、编排设计的形式与方法 随着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编排的概念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二维空间上面,空间 视觉元素的编排和动态视觉元素的编排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1)平面编排设计包括:书籍、报纸、杂志的版式设计以及一些广告、展板的 编排主要元素:文字、图形、色彩。 (2)空间编排设计——在三维空间里对视觉元素进行排列、组织包括:展示设 计、指示系统设计等。 (3) 动态编排设计——多媒体动画的编排, 将静态的图形或文字进行编排设计, 使它们随着时间的变化产生或改变自身的运动,由此产生了新的运动特征。

任务三 媒体广告艺术的创意思维及方法 一、关于思维 哲学、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 的反映,借助于语言、符号与形象作为载体来间接概括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思维是大脑物质基础上的精神现象。思维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 概括、判断和推理等基本过程,通过联想和逻辑过程来实现。思维是创新的源头。 有了创新思维才能开始创新活动,有了创新活动才能产生创新成果。 认识我们的大脑——大家都知道大脑主要分为左右两个部分,或者是左右两个 半球。左右脑理论是 20 世纪 70 年代由加州大学的罗杰斯拜雷博士提出的。 根据左右脑理论,右脑控制创造力的部分。当一个人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如听音

乐,绘画,做白日梦,或者是专注于颜色,图像,运动或是节奏的时候,他的右脑 会比左脑活跃。 我们的右脑主要用于创意,而我们的左脑在我们进行逻辑的、理性 的、客观的、分析性的思考的时候较之于右脑更加活跃。 二、关于思维误区 人们在思维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地会陷入某种思维误区。关于思维误 区,我们把它区分为三种,即定势思维、封闭思维和惯性思维。这三种思维方式就 像无形的线缠绕住了人类思维的脉络,使思维总是囿于原地而无法取得突破。 究竟什么是定势思维、封闭思维和惯性思维? 定势思维:所谓定势是由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 准备状态。定势思维,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 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思维的定势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 1、它是由早先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在人的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容易以习惯 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 2、它是间接、概括性的反映,并影响人的后继心理活动趋势。 3、具有相对的成熟性和稳定性。 思维定势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帮助我们驾轻就熟地 解决某些现成问题,认识某些相似的事物;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成为一种桎梏,妨 碍我们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 知的东西。这已知的东西,简单概括就是“从众、先验、情感、权威” 。

封闭思维: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不经意就给自己设下了“霍布森陷阱” , 可选择的余地已经很小。就等于先是在地上画了一个闭合的圈,把自己圈在里面, 然后又开始极力地去突破这个圈,结果四处碰壁。 惯性思维:鲦鱼效应。惯性是自然界中的物质所具有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表 现为物体总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思维就是思维沿前一思考路径以线性方式 继续延伸,并暂时地封闭了其他的思考方向。惯性思维藏匿于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 中。它是思维上的一种条件反射,影响着人的判断力和创造力。 面对这些影响、乃至制约创造力的思维模式,我们在清楚的认识它们之后,更 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突破它们的束缚。 三、怎样解决 “你了解的越多,看到的就越多。 ”——《视觉理论》 这说明你所能看到的视觉信息取决于你大脑的思维,你会选择性地去“看” ,根 据你的理解去“看” 。理解视觉信息的是大脑,而不是眼睛。 人的大脑里蕴藏着丰富的宝藏,而思维方式是其中最珍贵的资源。 1、学会观察 观察被称为“思维的知觉” 。观察力是指有目的、有计划

地观察事物的能力,通 过对平凡事物的观察,敏锐地发觉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事物中所蕴含的某 种相同点或相似点,并将其概念准确地提炼出来,从事物的表象中挖掘出事物隐含 的属性,洞察事物的本质。 观察力是一切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一个艺术家和设计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艺术来自生活,而真正的创意就来自你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那些撼动人心的 创意,恰恰是对生活中细节的观察,把那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提取出来,作为创 意的元素,从而达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学会了观察,才会发现生活中与 众不同的角度,或是被大家忽视和遗忘的细节。 中西对比的创意图例:观察下的生活 我们的眼睛对于大多数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来说,采取的是“视而不见” 的模式。只有用“心”去看待事物时,才是“观察” ,不但“看见”了,还应有察觉、 感知和发现。艺术的创作就是用心去看,去体会,看到事物的本质,才能看到与众 不同的世界。

观察角度:同样的一个事物,不同的角度,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表征,它会直 接影响到对事物判断的结果。不同的人会采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所以一件事物 可以有多种角度的阐释。 2、细节决定成败——记忆的训练 老子说: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 记忆的训练能激发想象力,发挥你的创造力,触发感受神经,会使你的感受能 力更活跃、更敏锐。记忆就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三次记忆法 人脑记忆的信息经常会被新的信息覆盖,从而导致原有信息的遗忘。记忆的深 浅不仅与刺激的强度有关,也与重复的次数直接相关。记忆分为“记”和“忆”两 个过程。 “记”是通过强化刺激,在大脑中留下痕迹。 “忆”是把大脑里形成的刺激 联结提取出来。通过“忆”来补充“记” ,使“忆”更有效、更准确。 三次记忆法即是将“记”和“忆”两个过程结合起来,经过三次的循环,完成 记忆的过程。 3、通过涂鸦来训练大脑 4、突破成规的思维模式 逆向思维:又称反向思维、逆反思维,是指从反面(对立面)提出问题和思索 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以悖逆常规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的弟子神秀作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神秀的师弟慧能将此诗改为:萨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慧能的逆向思维体现了他对禅宗境界的深彻体悟,从而成为弘忍大师 的衣钵传人。 逆向思维可以突破定势,避免常规

思维的趋同化和惯势,从而获得独到的见地。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侧向思维:如,东坡谜语: 唐虞有,尧舜无;商周有,汤武无;古文有,今文无;听时有,看时无;跳跃 有,走动无;高的有,低的无;善者有,恶者无;嘴上有,手上无;右边有,左边 无;后面有,前面无;凉天有,热天无;哭者有,笑者无;骂者有,打者无;活者

有,死者无;哑巴有,聋子无;和尚有,道士无。 请问这是什么?答案:口。 侧向思维是一种通过把注意力引向外部其他领域和事物,从而受到启示,找到 超出限定条件之外的新思路的思维方法。这种利用“局外”信息来发现解决问题途 径的能力,与人眼睛的侧觉能力相类似,故称为“侧向思维” 。 模糊思维:是与精确思维相对立的,但是模糊思维现象并非含混不清,更不是 抛开逻辑,放弃精确,而是辩证思维,已达到模糊与精确相统一,逻辑与非逻辑相 结合,使之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多向思维:也称发散思维、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尽 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求的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结果。它是一 种不受常规束缚,寻求变异,寻找多种解题途径的思维方式。 多向思维是立体的和开放型的思维,具有思路广阔、流畅、新颖等特点。它不 满足与现成的模式,既得的答案,它用“以变应变”的策略来处理不同的问题。 聚向思维:亦称收敛思维、汇聚思维、聚合思维。与多向思维相反,聚向思维 是从已知的前提条件(如方案、设想、思路、知识、经验等)出发,采用多种方法 和手段,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将思维聚集到这个中心点,通过分析、比较后, 寻求出一个最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聚向思维是一种单一目标的、闭合式的思维。 提高聚向思维能力也就是提高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能 力。 同构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综合多种思维方式于一体,它是多向思维与聚 向思维的辩证统一,也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 (1)多向思维与聚向思维的统一 进行同构思维时既需要多向思维同时又需要聚向思维,只有当两者相互作用, 互为因果时,才会产生优秀的同构作品。 (2)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 同构思维是将逻辑思维的直线式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跳跃式思维有机结合,两者 相互作用后会在规律与秩序中产生非秩序的元素,在逻辑中产生非逻辑的元素,两 种思维模式交叉重叠后,会达到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效果。 逻辑思维具有抽象性、程序性和同一性,是采用分类、推

理、定向对事物进行

抽象的思维方法。 形象思维是将客观事物由概念转化为视觉图形,并以此图形为元素进行思维的 一种方式,它具有高度的自由性、跳跃性和跨越性。 在同构思维的网络中不单有单体脉络的分类概念,更多的是由多种概念相互混 杂在一起,盘根错节式的相互交错、缠绕,相互作用而产生,它是一个立体式、多 方位的思维模式。

任务四 媒体广告艺术信息传达的视觉流程 图例分析: 视觉滞留——“弗雷泽螺旋”是最有影响的幻觉图形之一。你所看到的好像是 个螺旋,但其实它是一系列完好的同心圆!这幅图形如此巧妙,以至于会促使你的 手指沿着错误的方向追寻它的轨迹。 似动现象——德国视觉科学家迈克尔· 施若夫和 E.R.威斯特于 1997 年发现闪烁 的网格幻觉。 直线幻觉——长度与透视:线 AB 和线 CD 长度完全相等,虽然它们看起来相差 很大。 谢泼德桌面——这两个桌面的大小、形状完全一样。 曲线幻觉——竖线似乎是弯曲的,但其实他们是笔直而相互平行的。 伯根道夫环形幻觉——圆圈缺口部分两端能完整地接上吗?虽然端点看起来不 连在一起,左边弯曲部分也显得比右边的小一点,但其实这是一个完好的圆。 一、媒体艺术中的视觉表现方式 1、目光引导:指通过画面中的人物、动物或卡通形象的视线方向引导观者的目 光自然地跟随移至下一单元的内容。 2、图形层次引导:图形和元素之间的层次感,可以在干扰视觉的同时,引导观 者注意画面的主题,这种表现方式往往是比较直接而且有效的方式。 如:下面引用的平面设计,图形中那些不规则的半透明元素、光线、数字、方 块、以及那些放大了的机器人构成了一定的纵深感和层次性,这些元素在分散视线 的同时又将欣赏者的视线集中到了中心的 UNDAM Death Scythe 和下方的机器人身上。 3、 指向性图形引导: 指带有方向性暗示的图形对读者注意力的引导。 比如手指、 箭头、线条、运动中的形象等等,读者的目光通常会随图形指向的方向移动。垂直

方向显得严肃,水平方向稳定,斜向方向有冲击力,曲线方向活泼而富于动感。 4、视觉线牵引:利用色彩或者元素来牵引欣赏者的视觉,让观者随着设计师的 思维去思考和观看作品。现在存在的大多数作品都是运用点、线、面及色彩来引导。 5、明暗诱导:利用由光感折射、光感捕捉、动态光感及明暗差异性的一些共性 来衬托主题。 6、面积与比例大小的引导:有时占有平面设计画面较大面积的图形或文字要比 小的图形或文字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有是在一个空白面积中较小的图形也同样 能引起读

者的注意。同时,比例大小的对比也可以推出画面自身的视觉重点以求突 破。 7、具象与抽象对比的引导:当具象图形或文字与抽象背景组合在一起时,容易 引导主题位置的突出。这样的作品容易让人有好感,也起到了一定的娱乐性,而且 比较不容易忘记。 讨论、思考题、作业: 1、 思考题:影视美术在影视作品中的任务 2、 思考题:美术师在影视作品创作中的重要性 3、思考题:针对这部影片,分析其影视美术设计 4、思考题:唐朝服饰特点 5、思考题:针对这部影片,分析其服装造型 6、问答题:国外维多利亚时期的服饰特点 7、思考题:影片中人物与服饰之间的关系 8、思考题:针对这部影片,分析奥黛丽.赫本的服装造型设计 9、思考题:请以自己的观点点评新版《红楼梦》中的人物造型 10、思考题:针对这部影片,分析其服装造型设计 11、问答题:中国传统动画对世界动画电影史都做了那些贡献 12、论述题:最喜爱的日本动画是哪一部,创作特点是什么 13、思考题:针对这部影片,分析其美术创作

思考题:技术与艺术对影视媒体发展的重要性 撰写观后感

思考题:不同表演体系对于影视作品的影响。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 (1)《影视艺术概论》,梁颐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影视鉴赏》,彭吉象,中国高校出版社 (3)《影视艺术教育》,姜敏著,人民出版社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_______分钟,授新课 _______ 分钟,课堂讨论 _______ 分钟,课堂作业

_______分钟,其他_______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 其他□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影视媒体艺术赏析》教案

授课题目: 影视媒体艺术赏析 课时安排: 32 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影视媒体艺术作品的积极健康的兴趣着力 点,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影视艺术审美观,了解影视媒体作为艺术所具有的独特 品质及其发展、流变的历史,同时掌握影视媒体艺术鉴赏和评论的相关方法。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 : 在于本课程培养学生对影视媒体艺术作品的热情,培养学生进行影视作品赏析、 广告案例分析、全面认识影视媒体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创作过程,并能够探寻问 题关键,进行卓有见地的作品品评分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运用多媒体演示课件、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插入不同类型的影视片段,进行系统分析:

项目一 影视艺术鉴赏

任务一 影视艺术概述 影视、媒体、艺术三者之间的关联 一、对于影视艺术的四条应对: 1、比较的视野(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 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想象艺术、静态艺术/动态艺术 2、文化的维度(影像文化) 3、思维的高度(视觉思维) 4、以少带多和举一反三(经典影片) 二、三种层次或说境界(学会欣赏发现艺术) : 1、知电影之其然。 2、知电影之所以然。

3、艺术修养、人文素质、审美情趣、综合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三、影视概说 1、影视就是我们的生活 A、观影是我们日常生活方式一种 B、我们的观念、知识、经验、生活与影视想相互流动的 C、影视甚至虚拟、扭曲、创造我们的生活(类像) “我们每天穿梭在广告和报纸、摄影和杂志、电影和电视的视觉世界中。这个视 觉帝国因其影像和塑造我们生活的力量而受到了批判。------各种形象是我们日常 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断地从电影、时装、杂志广告和电视中选择形象;它们代表 了现实,并成为现实,成为经验的符号和自我的符号。 ”——[英国]钱伯斯 “不是艺术摹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王尔德 影视艺术是人类梦想的实现、身体的延伸,传达的是一种“永恒”之梦,被比 喻为“千里眼” 、 “顺风耳” 。 2、影像文化及其革命性意义 “用眼睛思维的一代” “视觉思维(影像思维)/语言(逻辑)思维” 当代文化正变成一种影像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或书写文化。———[美]丹尼 尔 贝尔 3、影视的复杂性 4、影视核心性、共性:主体实现寄托情感/形象性/虚构性(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5、影视的艺术定位: 时空综合艺术、视听综合艺术、动静综合艺术 影视作品是对生活素材的挑选、集中和提炼,是对真人真事的超越与加工改造

。 影视对现实生活的复现绝不是对生活的机械照搬,而是对生活素材的艺术化的主观 创造。 6、影视的负面性 电影可以说是一种能够适合大众需要的,无需花多大气力的娱乐媒介, 因此人们称电影为‘给那些没有阅读能力的人,以阅读关于生活的连环图画’ 。 意识形态欺骗性(影像的虚假性) 游戏冲动:感性冲动/理性冲动 知识点: “追求永恒”与“第七艺术的诞生”

“电影诞生” :1895 年 12 月 28 日 “第七艺术” :光与影的艺术产生

世界电影日

1911 年,意大利卡努杜论著提出继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建筑、舞蹈以后 的“第七艺术” “第八艺术” :电视艺术 四、电影的发展 A 电影艺术自觉的历程 1、 卢米埃尔兄弟:活动照相术

卢米埃尔兄弟是世界上制造摄影器材的伟大发明家。他们改进了电影软片感光 剂,研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 。 2、梅里爱: “戏剧化”电影 3、鲍特和格里菲斯:安排构图和自觉使用蒙太奇 4、普多夫金和爱森斯坦:蒙太奇的理论化和理论总结 5、巴赞: “长镜头”对“蒙太奇”的补充 B 语言的自觉:电影艺术独立之途 C 技术角度的一种描绘: 1、 “活动照相阶段” 2、无声电影阶段(1895-1930 1927 年前) 3、有声电影阶段(1930-1945 《爵士歌王》 ,1927 ) 4、彩色电影阶段(美《浮华世界》 ,1935) 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红色沙漠》 (安东尼奥尼,1964) 5、 “三维动画”高科技阶段 (如:《星球大战》 ,1977;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 ,1988; 《侏罗纪公园》 ,1993) 默片时代(无声电影) (1)现代电影之父——格里菲斯 在电影技巧上开创使用了许多表现手法,引入了电影构图与剪辑效果。 (2)卓别林(最杰出的喜剧大师 ) 《城市之光》 《摩登时代》等 1940 年《大独裁者》 :卓别林自导自演,拍摄于希特勒气焰最为嚣张之时,对希 特勒大加讽刺的情节显示其道德勇气可嘉的一面,获 1941 年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 男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最佳音乐 5 项提名。

[美]《爵士歌王》标志着电影从此由纯视觉的无声电影进化到了视听结合的有 声电影时代。 有声有色时代(影像和声音、成像技术日趋成熟) 电影制作圣地:好莱坞山 好莱坞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郊区,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电影 生产基地。 奥斯卡奖是最具权威、最有影响、设奖范围最广的世界级电影奖。它象征着美 国电影艺术的最高成就。 1927 年, 在米高梅影业公司老板路易斯· B· 梅耶的指导下,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正式成立。不久,梅耶建议设立学院奖来鼓励并表彰那些 对电影事业做出突

出成就的电影人。于是,1928 年,在好莱坞的罗斯福大酒店举行 了第一届学院奖。从第七届起,学院奖正式更名为奥斯卡奖。 欧洲三大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节(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 影节,与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 项是“金熊奖” 。20 世纪 50 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 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 年 6 月底至 7 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每年一次,原在 6-7 月间举行,后为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 2-3 月间举行, 为期两周。其目的在于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戛纳国际电影节 (英文: 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法文: Festival De Cannes) ,亦译作康城(坎城)国际电影节,创立于 1939 年,是当今世界最具影 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最高奖是“金棕榈奖” 。法国的戛纳电影节因举办地拥 有大海、美女和阳光(Sea,Sex,Sun)三大特色而被称为 3S 电影节。当前戛纳电影 节每年定在五月中旬举办,为期 12 天左右,通常于星期三开幕、隔周星期天闭幕。 其间除影片竞赛外,市场展亦同时进行。电影节分为六个单元: “正式竞赛” , “导演 双周” , “一种注视” , “影评人周” , “法国电影新貌”和“会外市场展” 。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是每年 8 月至 9 月间于意大利威尼斯利多岛所举办的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是金狮奖。威尼斯电影 节创办于 1932 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即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 称“国际电影节之父” 。在电影黄金年代(30 年代—60 年代) ,威尼斯电影节是诸多 电影大师的摇篮。

电影: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蒙太奇为主要表现手法,在银幕时空中塑造运动的视觉 形象,以表现生活、传达思想情感。 法文 montage n.蒙太奇, 文学音乐或美术的组合体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 意为构成、装配。现在是影视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一般包括 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

任务二 影视艺术表演及鉴赏的基本理论 一、对电影的二次认知 电影、电视是唯一产生于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姊妹艺术。 19 世纪后期,在欧洲工业革命的基础上,欧美等国的科学技术日趋繁荣,光学、 电学、化学、声学、机械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各门科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当时世界 上不同的国家,有许多人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正是他们的共同努力,才促成 了电影的问世。 电影——照相术——快速摄影的来源 182

4 年,物理学家 尼塞富尔·涅普斯经过 14 小时曝光拍下一幅名为《餐桌》 的静物照片。 1826 年,法国的约琴夫·尼埃浦斯拍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窗外一瞥》 。 1938 年,法国舞台美工师路易·达盖尔用水银蒸发成像这一原理,发明了“达 盖尔照像法” ,它把照片的感光时间缩短到了二十分钟,为电影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 条件。 1872 年,英国人爱德华·穆布里奇用 24 架照相机拍摄了马蹄腾空的瞬间姿态, 获得“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和装置”的专利权。 19 世纪末,摄影技术有了革新,1894 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他制成了一种放 映影片的“电影视箱” ,这种“电影视箱”可装一卷 15 米长的胶片,对电影艺术作 出了杰出的贡献。 “影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一部世界电影史,既是视听艺术的发展史, 也是影视技术的发展史。它是披着现代科学技术戎装屹立于艺术之林的。 ” • • • 起源照相术:照明师、摄影师、录音师、剪辑师、布景设计师 材料:胶片、影带、声带、摄影、照明、电脑成像 传播媒介:放映机、银幕、影碟、多媒体

电影是什么? • ——从技术的角度看 指用一定的运转速度把对象的运动过程拍摄在电影胶片上,然后把若干段胶片 剪辑组接在一起,通过放映机又把被摄对象连续地投射于银幕,从而造成活动影像。 • ——从艺术的层面看 电影艺术,是指通过电影的物质形态而传达出来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它具有 完整的艺术形态,以人为对象,致力于表现人的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 二、世界电影艺术的诞生 一种艺术决不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生,而突如其来地在我们眼前出现,它 必须吸取人类知识中的各种养料,并且很快地把它们消化。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 很多艺术的综合。 1、影视受戏剧的影响 • • • 电影诞生初期的梅里爱的戏剧电影学派 20 世纪好莱坞为代表的戏剧化电影美学 我国最早的“影戏”理论 2、影视受文学的影响  电影向诗歌学习——诗电影: 《城南旧事》 《战舰波将金号》 《金色池塘》 《远 山的呼唤》  电影向散文学习——散文电影或纪实电影: 《偷自行车的人》 《罗马 11 时》  电影向小说学习——小说电影: 《静静的顿河》 《战争与和平》 3、影视受绘画、雕塑的影响  《黄土地》 《红高粱》 4、影视受音乐、舞蹈的影响 印度传统电影的“一 三 六”程式化套路 《红高粱》影片欣赏——色彩的运用 三、世界三大表演体系 1935 年,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到当时的苏联访问演出,遇到苏联戏剧家斯坦尼 斯拉夫斯基和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由于这三个国家的戏剧

家都有不同的表演艺术 体系,不同的艺术见解,在世界上又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他们三个人这次幸会 之后,有人就把他们所代表的三个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推崇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 1、布莱希特的表演理论: 音乐片的出现

布莱希特演剧方法推祟“间离方法” ,又称“陌生化方法” ,它的基本含义是利 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 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但就表演方法而言, “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 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 2、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代表的体验派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继承并发展了英国演员 H.欧文、 意大利演员萨尔维尼的观点, 结合俄罗斯现实主义表演传统创立了自己的表演体系,自称体验派,以与法国哥格 兰为代表的表现派相区别。他的体验艺术的特征是演员“通过有意识的心理技术达 到下意识的创作” 。他要求演员“在舞台上,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 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地去思想、希望、企求和动作” 。 他称此为体验角色。 3、梅兰芳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 如果从表演体系来解释,斯氏与布氏都是属于话剧表演体系,不过其中的两个 表演流派而已,没有歌舞可言,而中国戏曲不仅要学习这些表演思维方式,还要从 唱、念、做、打、舞、翻等方面进行综合表演艺术的学习和表现。 四、电影解读的方法 第一、文学的方式 电影是综合艺术,文学的思维和表现手段尤其明显,因为剧本是“一剧之本” 。 主要包括:意念的创造、人物和人物关系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编排、 场面的构成等方面。 第二、艺术的方式 电影艺术的独特性在于它是运动的画面,通过视听的直观效果来体现画面的内 在意义。所以,包括运动以及运动的组合(节奏) 、画面图形、镜头的运用、美工造 型、光影与色彩、言语、表情和形体等方面。 第三、综合读解 (1)整体观照 影片读解的最终体现便是一种整体的观照,就是把欣赏过程中的各个肢解的部 分重新整合起来,站在影片之外来考察影片。如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与《我的 父亲母亲》的风格很不相同。一部影片的风格只能从整体的观照中去把握。 (2)综合评判 电影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它的评判的要求。既包括审美的、伦理的、艺术的等

影片本身的方面,又包括影片之外的方面,如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对人的心灵 的探索、在电影史上的地位等。 影片分析的基础是对视觉结构和风格的

细致分析。其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七个要素: (1)图象——影片中的各种物象。有的含义是固定的,有些是与具体情境密切 结合产生出来的。 (2)剪辑——镜头的切换和蒙太奇。 (3)构图——画幅的宽窄与画面外空间的配合,不同物象在画框内形成的相互 关系,摄影机的方位和角度,光、色的运用。 (4)动态——镜头衔接的方式创造出来的节奏类型、摄影机的移动、人和物在 镜头内的位移。 (5)表演——表演风格可以改造一部影片,影响影片的节奏色彩。分析表演首 先要分析一定的表演风格是如何传达含义的。现实主义主张“不足表演” ,表现主义 的特点是“过火表演” 。环境对表演的衬托作用。 (6)叙事——不同的叙事结构形成不同的影片风格和不同的类型片: A.以时间为尺度的不同叙事结构(线形叙事结构、平行叙事结构、倒叙结构、 交错结构等) ; B.以效果为核心的不同类型影片 (注重场面性的西部片、富于悬念性的侦探片、具有舞台性的歌舞片、注重想象 性的科幻片等) 。把握不同的叙事形态,掌握一部影片的叙事结构对于认识影片的总 体是十分关键的。 (7)语言结构——主要是影片的修辞结构及其含义 首先是为观众创造的对银幕上的现实的感受方式:观众或是通过叙述者的旁白 被带入故事中,或是随着摄影机步入银幕世界;或是与主人公产生认同,或是始终 保持理性的思索;摄影机或是尽量促使观众的主观情感的卷入,或是尽量增强我们 对人物关系的客观理解。 影片通过语言结构揭示自身是现代主义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自我反思型 结构创造了影片与观众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观众成为更加积极的思索者。 第二个层次——分辨镜头结构的三种形态: (1)常规结构——指符合惯例的电影现象,它可以造成正常与和谐的整体。如 西部片中的戴白色帽子的好人,戴黑色帽子的坏蛋、惊险格斗、骏马奔驰和壮观景

色等都是西部片的常规影象。 (2)对立结构——对立镜头是产生冲突的元素。或是两个镜头的对立,或是两 个形象的抵触。 (3)反常结构——出乎观众预料之外的镜头结构。一部影片偏离常规的形式往 往就是影片表达特殊含义的关键。 这三种镜头结构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含义,引起不同的审美快感,常规结构造成 亲切感,对立结构造成复杂感,反常结构造成奇特感。 第三个层次——区分不同含义的来源: (1)内本文含义——本身创造出来的含义,一部影片作为一个表意系统必然通 过视觉元素和结构创造出特殊的形象和含义; (2)互本文含义——源自其他影片

的含义,电影有了自己的历史,电影文化已 经形成了传统,电影创作者和电影观众必然会从过去的影片中调动一切审美经验, 创造和欣赏新的作品; (3)泛本文含义——社会生活所固有的含义,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必然贯串于 每一部影片。 一面迎风招展的红旗表示的含义,既不是内本文的创造,也不是从其他影片中借 用的互本文的含义,它所有的含义是社会固有的泛本文的含义,观众的感受也是自 己的文化的反射。

任务三 现代影视艺术的类型 一、电影的分类 从电影独特的叙事手段,叙事特征和审美功能出发,大致分为: 1、故事类 故事类影片的主要特征就是呈现了虚构的人物和事件。 尽管故事类影片中的人物和事物是虚构的,但并不意味着它与现实是脱节的, 而是要追求一种假定的真实。 故事类影片的两种主要类型: 侧重于真实再现的写实主义电影,如《水浇园丁》等。写实主义者主张对生活 细节进行全面细致的再现,强调在生活中发掘真实事件,反对人工编造的故事情节 和类型化的人物形象。以长镜头和深焦距为特点的场面调度方法,使写实主义传统 有了与技术主义传统一争高下的创作技巧,并最终确立了写实主义传统在电影创作

领域的地位。 在表现手法上进行探索与创新的技术主义电影,如好莱坞电影和蒙太奇学派是 技术主义的典型代表。技术主义电影主张通过蒙太奇等技巧手段来组织生活景象, 强调对故事情节的提炼与抽象,注重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2、纪实类 纪实类电影的基本特征:纪实类电影客观的记录真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 以真人真事作为表现对象,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提炼主题,以一种“非虚构” 的方式直接反映生活。如: 《蓝色星球》 、 《迁徙的鸟》 。 3、实验类 实验电影 20 世纪 30 年代始于美国, 但是也通常来指称 “先锋电影” “个人电影” “地下电影” 。主要指不以商业盈利为目的,脱离制片人经济束缚的非院线影片。创 作者将拍制影片看作是个人创造力和个人风格得以张扬的表述方式。 实验电影的基本特征:内容上涉及反主流社会,反政府,反主流道德。观众一般为年 轻人。拒绝顺应公众趣味,拒绝审片的标准,无视现存的习俗,注重对电影形式和电 影本体的讨论。制作上,由于导演自己出资,无需受电影制片厂的控制,无视常规 的电影生产规则,保证实验电影的独立品格,超现实主义的影像风格处于主要地位。 如:张元《妈妈》 ,影片是对社会边缘人生活的关注与记录。影片讲述了一位被丈夫 抛弃,独立抚养大脑残疾儿子的年轻母亲的故事。儿子冬冬在六岁时

患癫痫性痉挛, 导致大脑损伤。从此,妈妈梁丹开始了艰辛的生活历程。她坚信冬冬的病能被医好, 并一次次试图唤醒沉睡中的儿子。她的努力给同事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也给她的追 求者和前夫造成了很多不便。这是一个在平淡中演绎的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 地下电影基本上呈现出同一种面貌和生存方式: (1)故事的小人物性和政治隐 喻。 (2)手法的个人化和风格化。 (3)作上的粗糙化和 dv 化。 4、动画类 特点:它的拍摄对象并非三维空间里的生命体,而是用造型艺术手段制作的假 定性的形象。 制作过程:把这些不具生命形态、相对静止的人和事物,变成有生命的,会运 动的人物或事物。通过逐格拍摄,逐格处理来创造一系列的形象,进而表现自然界 中的运动形态。 动画电影的特征:不追求逼真性,但注重教育性和娱乐性,惯用拟人,夸张, 变形等表现手段。

动画电影的制作:起步阶段——手工绘制是最重要的一种创作方式。 手工绘制是通过创作二维的动画形象来制作动画类电影的,剪纸类的动画类电 影也有与此类似的特点。 二、类型电影 按照不同类型(或称样式)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影片。所谓类型是指由于不 同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 类型电影的分类:1、爱情片 2、伦理片 3、科幻片 4、音乐片 5、悬疑片 6、 传记片 7、动画片 8、纪录片 9、喜剧片 10、动作片 11、战争片

喜剧片——以笑激发观众爱憎的影片。常用不同含义的笑声,鞭笞社会上一切 丑恶落后现象,歌颂现实生活中美好进步事物,能使观众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接受 启示和教育。多以巧妙的结构,夸张的手法,轻松风趣的情节和幽默诙谐的语言, 着重刻画喜剧性人物的独特性格。种类较多,常见的有歌颂性喜剧和讽刺性喜剧。 音乐片——与电影声音同时诞生的音乐片,在有声电影初期十分盛行,最初是 把百老汇的东西搬上银幕,后来则发展为具有特殊形式的类型片,并在四、五十年 代走向 了“最受欢迎的顶峰年代” 。 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 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科幻片——顾名思义即“科学幻想片” ,是“以科学幻想为内容的故事片,其基 本特点是从今天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出发,对未来的世界或遥远的过去的情 景作幻想式的描述。 悬疑片——情节使人对主要人物的命运引起关切,而造成高度焦虑和紧张感的 一种电影类型。以逻辑推理为主,该片的主角一般运用自己的超凡逻辑思维能力进

行推理进而推动剧情的发展。该类影片的代表有《神探狄仁杰》系列, 《少年包青天》 系列, 《达芬奇密码》 , 《七宗罪》等。以恐怖血腥 +悬念为主,该类影片充斥着暴力 血腥镜头,是以恐怖情节推动剧情发展,在该类剧中往往有着恐怖的恶魔或怪兽, 如《沉默的羔羊》 。 动作片——(Action Films)又称为惊险动作片(Action-Adventure Films),是 以强烈紧张的惊险动作和视听张力为核心的影片类型。 伦理片——(ethical movie )是指以伦理为主题的电影,它是对社会道德规范 的探讨。与其他片种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伦理的精神几乎体现在每一部影片之中: 爱情、婚姻、家庭、宗教、代沟、社会问题等等都可以在伦理的范围之内,因此伦

理片有着比其他片种更为广阔的领域和更模糊的边界。 任务四 现代影视艺术中的美术造型 一、影视美术的概念 电影:运动的、关于空间与时间的视听与造型艺术。 美术:静止的、关于空间的造型艺术。 电影美术:为影片的视觉造型进行设计和制作的美术创作。它是电影艺术各创 作门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电影空间和时间进行造型设计的美术。 ” 二、电影美术的主要任务 电影美术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空间场景造型的设计与制作,为影片提供人物活动 的典型环境。通过人物造型从人物外形的塑造来揭示人物的内在个性,创造富有生 命和生动感染力的艺术形象。 人物造型在美术方面主要指对角色 ( 演员 ) 化装和服装艺术与技术的处理与效 果。环境造型主要指场景和道具的设计与制作,也包括自然场景的选择。 电影美术具体工作内容可分为设计、绘景、置景、道具、服装、化装、特技、字 幕等项目部门。电影美术是影片造型的基础。电影美术的工作性质既具艺术性,又 具技术性。 《梅兰芳》无论从场景设计到人物造型设计,都做到了精益求精的地步 《梅兰芳》电影场景设计、服装及道具设计 电影美术的艺术成就是以美术师的造型设计为主,导、摄为辅的共同创作结晶, 是一个集体成果。现代电影的创作实践表明:美术、导演、摄影、录音的创作范围 界限正在被一种“模糊”理论所支配,即美术师的平面构成设计、立体结构的空间 造型设计等,正逐步涉足导演、摄影、录音的创作天地,而导、摄、录的场面调度、 画面构图与合成、音乐与音响效果等,也逐渐渗入电影美术的创作领域,四位一体, 共同为银幕形象的完美付出心血。艺术实践证明,凡是“四位一体”为主创作的影 片皆为惊人佳品。 根据以上简略对电影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创作职能的理论上的研究探讨,基本上 可以将电影美术概括为:

(1)是为电影总体空间进行造型设计的美术; (2)是组织和设计电影场景空间的构成和结构关系的美术;

(3)是进行电影剧中人物造型并设计相应思维空间的美术; (4)是设计银幕造型语言内容的美术。 三、电影美术设计师及其创作任务 1、电影美术设计师 电影美术师的工作在电影制作中被称作艺术或美术导演、艺术总设计师、总美 术师、艺术指导或美术指导、美术等。根据剧本内容与导演对影片未来总体创作意 图和造型形式的要求,美术师进行独立的构思并绘制各种设计图、气氛效果图来体 现影片的造型样式。 电影美术师的创作在电影总的摄制任务中的位置,也是必须首先摆正的重要问 题,因为,美术师作为影片主要合作者之一的地位和他所承担的造型任务完成的好 或坏、设计水平的高或低,也是关系到影片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性因素。 2、电影美术师的创作任务 (1)总体造型设计 总体造型设计是指美术师观照未来影片整体,结合影片主题、人物、风格样式, 对一部影片在宏观和微观上的造型构思和艺术处理。它是电影美术师首要的和基本 的创造任务。 结构型的总体造型设计 影片是以场景空间的物质结构及其相互间的构成关系为主,通过时空的转换与 色彩的变化,从而达到体现影片艺术风格、塑造人物、参与银幕剧作的目的,称为 结构型的总体造型设计。 混合型的总体造型设计 所谓混合型的总体造型设计,是以上几种总体造型设计的混合 (2)具体造型设计 具体造型设计任务,大致包括四方面内容:空间造型设计,人物造型设计,画 面构成设计,造型语言设计等。 A 空间造型设计 空间造型.是一个学术性强、内容复杂、涉及面宽泛的命题。这是由于银幕世 界里的空间不仅有具象的和抽象的空间形象,而且还有银幕世界以外观者的想象空 间、思维空间等等。

① 物质空间造型 银幕上的物质空间,即人物的生存空间与活动空间。它们是由天然的、人造的 景和物构成具象的可视的环境形象。 ② 社会空间造型 社会空间,是以一定条件相互联系着的人们奋争的活动空间。 社会空间,是通过物质空间的环境和道具的结构布局持征及其细节装饰的艺术 处理,通过人物的化装和服装造型处理及光、色的合理组织等,在银幕世界里所表 现出的历史时代背景、人文世态、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等具体内容,所体现出的特定 社会氛围、特定文化色彩、特定民族生活习俗的综合空间形象。 B 人物造型设计 人物,是指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才能的人。或指人的品貌、风度气质, 也指“人”和“物”共同组成的影片中具有持殊个

性的典型人物形象。 人物是组成艺术形象的主体与核心,人物与事件是电影作品中的重要因素,一 般叙事性强的故事影片,大多是通过对人物、人物的活动和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的描 绘,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人物造型设计的具体任务是:化装造型设汁,人物服装设计,随身道具设计三方 面内容。 ① 人物的化装造型设计 银幕视觉艺术形象的核心与主体是人物,其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非同一般。主 要表现在民族文化价值、人类形体美价值、角色审美价值等方面。 人物化装造型设计的主要依据 a.影片的主题、体裁、风格、样式等; b.美术师的人物造型设计,导演的总体艺术设计及摄影的创作构思和编剧提供 的文学形象; c.人物诸因素,如年龄、职业、身份、民族、阶级属性、经济地位、心理状态、 心灵美丑、人生命运等; d.演员的外貌特征 B、人物化装造型的特点 a.自然、真实

b.立体化装 全方位的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和特定情景下的细节特写,要求人物的化装,也 应是全方位的立体造型。具体要求从人物头部、面部、腰部到手部、脚部,乃至人 物形体的其他部位,均应按人物的个性特征进行化装与造型,达到塑造人物的目的。 动态造型:银幕世界的时空转换, 矛盾冲突的激化与逆转, 人物命运前途的多变, 均造成人物内在诸因素的不同反应引起外部形态的不同变化 整体观念:人物的面部、 头部以及全身的各个部位, 包括穿着本是有机的统一体。 人物的装束扮相是一个典型的个体或群体的文化载体,因此,化装造型必须与服装 的款式、色彩、质地相匹配并协调统一;人物个体与群体的化装造型应是相辅相成 的。 C 人物服装的造型设计 服装之所以成为银幕偶像剧作因素,可从具体三方面加以说明。 一是与人物的性格情感的融合。银幕世界的人物皆有其阶级的属性和社会的属 性,而服装造型的阶级因素和社会因素,恰是人物不同属性的直接体现者。二者的 融合既能体现人物外在的表征内容,又能透射出人物心灵深处的内在情感。 二是成为银幕画面的人物要素,构成和影响“画语”(即画面造型语言)。自然 主义地运用服装决不会成为银幕画面的人物要素,服装要成为人物要素,就必须同 剧情发展中的人物心态变化有机结合,形成着装的系列和服装造型节奏,方能构成 造型语赢,影响“画语” 。 三是服装色彩能融会人物与观者的共同情感,使之产生共鸣。色彩本有自身的 涵义和力量,与服装款式饰物的融合,从本质上刻画人物,使之化为人物的“情语” , 在被观者体验感知后,又丰富并

发展了“情语”的深层意义。 D 人物的随身道具 顾名思义,人物的随身道具就是演员扮演的角色随身挂带或手持的,与戏情、 人物直接关联的物品。 随身道具的特点:A、件少、体小、类杂;B、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C、在银幕 表现上具有双重含义:实用价值和美学意义。 (3)电影画面设计 电影艺术是美术、导演、摄影等部门集体创作的艺术,现代电影要求各部门的

创作相互渗融,相辅相成。基于此,中外电影美术师根据文学剧本的内容,在影片 开拍前按分镜头剧本的提示和银幕画面比例规格,画出单色或彩色镜头画面,以体 现未来影片的造型风格和画面构成。美术师所设计的电影画面,可表现主要剧情段 落与场景的气氛,画面构成的造型意图,主要人物动态造型形象,空间环境光色艺 术效果,静态或动态的画面构图,特殊场面效果的艺术处理等。 (4) 现代电影美术的创作新观念和新特色 那么,现代电影美术的创作新观念新特色又是什么呢?大体有四方面内容,简述 如下: A 景•人合一 中外电影,凡创作态度严肃的作品,在造型设计上大都追求某种形式美,在形、 色、光、音、时、人、动、图等造型构成因素上,追求景物与人物的内外部特征的 统一和谐,并进一步追求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心灵美丑的本质特征,即重视空间 造型内涵意境的挖掘与发展,达到景意与人心的融合表现。 B 景•言合一 景言合一,是通过各种造型因素的有机融合,把空间环境作为—种视觉语言, 达到塑造人物,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影响观者的艺术效果。 C 景•剧合一 美术师要创造以文学剧本为框架,以主要人物为依据的具有社会特征、民族特 色、时代背景的典型环境,使之成为电影“银幕影像剧作”整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 分。 所谓“银幕剧作”是指以视、听、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形、光、色、音、时、 人、动、画等为主要构成元素,在二维银幕平面上表现四维世界的多元情景的内容。 银幕影像剧作,含有文学剧作家对未来影品的架构与想象。 D 景•画合一 景•画合一的“画” ,是指银幕画面,也称电影画面。它是依电影摄影机不同焦 距镜头,固定或移动的个同角度、不同拍摄方向,按银幕不同规格(如遮幅、宽银幕、 普通银幕等)通过电影胶片摄取的。它是银幕影像或视像的惟一体现者,也是电影作 品和电影镜头最基本的构成成分。 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作为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作为

银幕影像制作的一个重要作者——电影美术,在影片视觉读解中它又是相当重要的, 有时是很关键的内容,因为它是银幕世界视

听效果的有机构成元素,并在影片叙事 结构和意义中占有重要地位。 任务五 影视艺术之动画 一、影视动画的艺术特性与鉴赏 走马灯,又名马骑灯,是中国传统玩具之一,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 中秋等节日。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 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 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走马灯内的 蜡烛需要切成小段,放入走马灯时要放正,切勿斜放 “诡盘”使静止的分解图象产生了动感。 1832 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 拉 托 和奥地利大学教 授丹普佛尔利用“视 象残留” 原理先后 发明了“诡盘” (Phenakistiscope) 。这种玩具由固定在一根轴上的两块圆形硬纸盘构成,在前面 纸盘的圆周中间刻上一定数目的空格,后面纸盘绘上一个个人的连续动作画面。用 手旋转后面的纸盘,透过空格观看,就使静止的分解图象产生了动感。这个就是光 盘的前身。 影戏,即为影子戏。是东方一种优美的民间戏曲艺术,中国被誉为“影戏的故 乡” ,起源于唐、五代,繁荣于宋、元、明、清,至今已有 1000 多年的历史。自形 成以来,一直得到了上至王公贵族、文人士大夫,下至市民百姓的喜爱。中国影戏 包括手影戏、纸影戏、皮影戏三大类,是一种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表演于 一体的综合民俗艺术。 舞台剧,可以定义为呈现于舞台的戏剧艺术。舞台剧按内容可以分为喜剧、悲 剧和正剧;按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歌剧、舞剧、话剧、哑剧、诗剧、木偶剧等。 二、影视动画与一般影视作品的区别 1、形成动画的基本元素:以单个画幅作为基本单位、以画面运动为特征、其形 成机理为视觉暂留原理。 2、影视动画的主要表现特点:想象、夸张、创意是影视动画内在的本质特点。 不仅仅局限在题材的选择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影片故事架构、情节编排、人物造 型设计等艺术创意上。

主要表现为:拟人(把事物人格化) 、反常规(逆向思维,改变事物的故态) 、 夸张(对事物的形态、特点作高强度的畸变) 。 3、影视动画鉴赏过程的完整链条:审美直觉与感受阶段——审美体验与理解阶 段——审美超越与升华阶段。 (短片欣赏) 三、影视动画的类型 动画片(狭义) 、水墨动画、木偶动画、黏土动画、剪纸动画、计算机 3D 动画。 动画的最初级形态和基本制作工作的“奠基者” 。 水墨动画——独特的笔墨意趣、鲜明的中国气派和民族形式成为动画的“中国 学派”的典型代表。 优势:

对审美意境的追求作为动画语言的最高目的;极简的表现手法给观众提 供无限遐想的空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与物高度和谐统一。 劣势:难以呈现动画片假定夸张、饱含动作张力的特色;选材和叙事范围狭窄, 戏剧性缺失,增加现代精神包装的难度;制作工艺十分繁复,需要大量的时间、资 金的支撑。 代表作: 《小蝌蚪找妈妈》 、 《山水情》 、 《牧笛》 。 木偶动画——逐格拍摄,也称“定格动画” 。木偶动画历史源远流长,而且遍布 甚广 前苏联、捷克、中国等。 优势:拥有多元的表达方式,三维立体感强;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富有民族特 色。 劣势:受材质等制约,仿真程度不高,不如手绘动画灵活、细腻;制作程序比 较复杂,难以形成市场化生产。 代表作: 《西岳奇童》 、 《孔雀公主》 。 黏土动画——木偶动画的一种,制作形象的材质主要是黏土。 艺术特性:黏土质地柔软,有很强的可塑性,易于成形和变形,造型和人物表 情都可以刻画得生动形象,是木偶动画中最活跃的一支。 剪纸动画——融合皮影戏、剪纸、动画等艺术之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样式。 艺术特性:独特的装饰风格和纹理图样,时常别具一格,在表现民间故事、寓 言传说上具有显著优势。

劣势:受材质的限制,内容只能在二维空间展开,缺乏立体质感。人物动作过 于简单,缺乏弹性,难以表现细腻真切的表情 代表作: 《金色的海螺》 、 《猪八戒吃西瓜》 。 计算机 3D 动画——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审美形式上的显著优势:表现手法多样,且使用更方便;在表现物理空间或者 人物形象上拥有更为出众的视觉效果;技术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不断刷新人们 对动画的传统感知,具有强大的原创优势, “虚拟”成为一种常态。 四、影视动画的主题 1、主流动画片的主题 爱的共鸣——对人的情感的关注,对人类之爱等母题的关注。 自我的觉醒和成长——找回自我——寻找自己之所以成为自己的理由。 人与自然——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追索。 战争与人性——战争对人性和文明的摧残。 科技伦理——探求人的主体地位和生命价值。 2、艺术短片的主题 内容和形式力求出奇出新,侧重哲理性的思辨和特殊情绪的渲染。篇幅短小, 内容精悍。 五、主题在不同文化形态下的演绎 1、中国动画主题的特色 文以载道 寓教于乐

主题思想通常明确单一,以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为旨。时常掩盖生活的丰富性 和题材的多样性,消减动画应有的娱乐性和幽默感。 2、美国动画主题的特色 主题宽广并无拘无束 受众的群体定位:老少咸宜

。 迪斯尼: “我的作品是拍给每个拥有童心的人看的。 ” 电影产业的高度商业化性质:吸引最广泛的受众,并赚取衍生品的最大利益。 3、日本动画主题的特色 注重挖掘主题的深度和内涵

既不像中国动画那样简单直接,也不像美国动画那样有意讨好观众。 宫崎骏: “我希望能够借助更具有深度的作品,拯救人类堕落的灵魂。 ” 六、影视动画的典型性格塑造 动画性格的构成形态、典型性格的表现方式、典型性格的塑造要素。

项目二 媒体广告艺术鉴赏

任务一 媒体广告艺术概述 一、什么是好的广告? 客户认可的广告就是好的方告。 “上乘广告的最好标志是它不仅能影响群众争购它所宣传的产品,而且它能使 群众和广告界都把它作为一件可钦可佩的杰作而“长记不忘” 。 (雷蒙·罗必凯) 广告佳作是不引起公众注意就能把产品推销掉的作品,它应该把广告诉求对象 的注意力引向产品,诉求对象说的不是“多妙的广告啊! ” ,而是说: “我从来没有听 说过这种产品,我一定要买它来试试。 ”——大卫·奥格威《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优秀广告作品的定义:优秀广告作品是明确传达广告意图 , 具有一定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 通过评选组织认定或公众舆论认可的广告成品。 优秀广告作品分类有多种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按评选的组织分, 按获奖 的等级分 , 按媒体分、按广告内容分等。 二、优秀广告作品的构成要素 原创性、效益性、冲击性、艺术性和综合性;其中原创性是最重要的。原创性表 现为创意和表现手法两方面的新、奇、特。 优秀广告作品的作用: 1、带动广告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推动内外交流; 2、体现竞争规律 , 强化广告效果; 3、丰富文化产品 , 美化生活。 出色地完成广告主所期望的目标:优秀广告作品不仅推销商品,还融知识性、 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使广告受众在享受广告艺术的同时获得多方面的知识。 三、优秀电视作品赏析方法 1、赏——电视广告的艺术审美

优秀广告作品激发审美愉悦是一种情绪反映,是作为审美对象的广告作品激发 和调动了受众心理活动的过程。 广告创作采用了一切艺术手段,优秀广告作品有丰厚的艺术底蕴。特别是影视 广告创作,综合了多种的艺术形式。音画一体的特征赋予了艺术表现更大的空间。 广告艺术的审美原则:愉悦原则、认知原则、启迪原则。广告艺术手法有展示、 夸张、想象、对照、情节、修辞、语气与音韵等多种。 美的形态分类:优美与柔和,崇高与伟大,创伤与悲惨,幽默与快乐,荒诞与 怪异等。 例如化妆品广告所表现的美,唯美主义是片面的,

以功效为主导的美才是正确 的创意思路 2、赏——电视广告的文化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所到达的文化高度和所拓展的文化广度,同 时又作为民族文化心理的厚重积淀。 电视广告中的文化差异是制约我们深层次鉴赏外国电视广告作品的一个重要因 素。 电视广告发展到今天,在图文音效、创意表现上越来越倾向于娱乐化,对于业 内耳熟能详的法则,所谓广告创意的三大原则:恐惧、幽默和性感;广告表现的三 B 原则(Beauty、Baby、Beast 即美女,儿童和动物),如今已是应用得更广、更深、更 复杂。 幽默广告的作用:一段优秀的幽默广告往往被人们竞相传颂,因此它还有重要 的社会功能,可以成为社会凝聚力的来源。不同群体的人笑成一片,这是在分享共 同的价值观。 广告大师波迪斯所说: “巧妙运用幽默,就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 ” 电视广告的诸多类型中,幽默诉求广告(appeals to humor)是最受欢迎的类 型。研究显示 15%-20%的发达国家电视广告包含某些幽默因素。到了英国,这个 比例还要高出许多:大约三分之一以上的广告选择了幽默的形式。 生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笑或微笑时,压缩的血管使更多的血液被挤入大脑, 从而使大脑分泌内啡太,产生良好情绪,使受众心情舒畅,从而让人们从一个更积 极的角度来看待产品。喜剧情节对大脑的效果与催眠很相似,在这种状态中,受众

的注意力变得相当精准,热烈。因此幽默的广告最容易给人们灌输品牌意识。 在表达多样的情绪方面,美国等其他国家更为开放。美国广告中以情感为主题 的广告范围就要比英国宽得多,他们广泛表达欢乐、爱情、雄心和欲望,这种方式 是英国人所不能接受的。德国一类的重工业国家,由于崇尚工程的传统,人们可以 直接了当地谈论产品质量和营销。 幽默在无关大旨的零散产品上效果最好,如糖果、酒类和儿童产品,日用品等。 作为销售工具,幽默也是各有利弊。一方面,它是拉近与消费者距离的最佳方法; 另一方面,当幽默出了偏差时,它会对品牌造成极大的间接伤害( collateral injury) 。 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在电视广告中的渗透改 变了电视广告单纯的经济社会产物的角色,无论是妻子丈夫,子女父母,都在亲情 上做文章。从脑白金到酒类,手机,牙膏洗衣机,洗衣粉,使其朝着融教育性与宣 传性,娱乐性之中的方向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 中国广告反映人们的一种群体的共性观念:强调整体,非常重视家庭与亲情; 西方广告反映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强

调个体的独立和主体作用,重个性 的张扬。 以酒类广告为例:国内几乎所有的的名酒广告都具有极力渲染亲情,友情爱情, 讲求一团和气的共性。而外国酒类产品的广告创意则颇具个性,几乎每条广告都大 相径庭。 3、赏——画面 图像的造型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 色彩、光影、构图、动态 画面语言:叙述性蒙太奇、表现性蒙太奇;明确、经济、亲和力、新颖性;强 化创意主题、强调商品品牌;参与画面构图的字幕(色彩、出字方式、构图、停留 时间) 。 4、赏——声音 配乐、音效、广告语,体现广告创意精髓,强调主信息,补充画面不足,营造 情绪气氛,推进情节发展。

5、创意评论 产品定位、诉求类型、表现形式(展示、夸张、虚构、 比较、 情节、 象征、 音韵等) 创意策略和表现手法。 技巧分析:镜头的运用、剪辑技巧、计算机动画技巧;特殊拍摄手法;歌曲和 音乐设计; 如何巧妙地处理图像、声音与时间三者的关系。 电视广告赏析的撰写——基本的结构 核心组成部分:广告描述 +创意评析+技巧分析 扩展部分:功效分析、修改建议、播放策略 四、国际著名广告奖项 1、中国广告节 “全国广告作品展”和中国广告节。全国广告作品展 ( 全广展 ),其程序分为 初评阶段、评选阶段、复选阶段。评选出的优秀广告作品奖分为:全场大奖、金奖、 银奖、铜奖和入围奖,以及全国最佳广告摄影师。另外,还有各广告专业委员会对 优秀广告作品的评选。 2、One Show 1920 年,两个相对独立的广告组织在美国纽约成立: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与文 案俱乐部。每个组织都各自主办了有所偏重的广告奖项。到 1974 年,两个俱乐部把 各自的广告奖结合,联合设立 One Show 奖。 OneShow 名称的意义,源于柯南道尔领 导的创意革命中提出的艺术指导与文案一体化的概念。三年后 One Club 正式成立, 独立主办 One Show 大奖。所以追根溯源,One Show 广告奖发展到现在已经有 80 年 的历史。 3、嘎纳广告奖 戛纳广告大奖源于戛纳电影节。1954 年,由电影广告媒体代理商发起组织了戛 纳国际电影广告节,希望电影广告能同电影一样受到世人的认同和瞩目。每年大约 有一万多件作品逐鹿“戛纳” 。评委会被分为独立的两组,一组负责评定影视广告, 另一组负责平面广告。 4、纽约广告奖

始于 1957 年,当时这个全球竞争性的奖项主要是为非广播电视媒介的广告佳作 而设。在此后二十年间,这项大奖在全美的工业界与教育界取得了非凡的声誉。在 20 世纪 70 年代, 增添了电视电影广告电视节目和促销等诸多项目。 近年来每次大赛 均有 60 个以上的国家携 150

00 件以上的作品参加角逐, 中国内地作品亦曾进入决赛。 5、伦敦国际广告奖 每年的 11 月在英国伦敦开幕并颁奖。这项国际大奖,自 1985 年正式创立以来, 每年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近年来报名作品均在万件以上,所有的获奖者将得 到一座铜像。铜像为一个展翅欲飞,企图飞跃自我的超现实主义的人类外形。1998 年度中国内地作品首度闯入决赛。 提高鉴赏水平和评析能力的方法——先博后精 , 先有广度后有深度的方法。 集中观摩系列广告作品 , 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优秀广告作品反复观看 , 体会 其构成要素 , 创作原则和作用等。 任务二 媒体广告艺术的视觉传达要素 一、图形 图形——整体的、有内涵的、有意识创造出的视觉符号。 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四个要素之中,图形更具有直观性。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的 今天,图形在视觉传达中已经起到了主导作用,是引起观者注意和记忆的最佳手段 之一,而且它可以不受地域和民族的限制,更具有国际性。 视觉传达设计的宗旨:以科学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以艺术为形式。 1、平面图形——在二维空间内形成的图形,是最简单的空间形式 (1)基本元素 平面图形中最基本的元素就是点、线、面。 (2)平面图形的构成方式 平面图形主要以点、线、面等元素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构成方式形成。 这些构成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反复、渐变、放射、对比、变异。 2、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是指在三维空间内形成的图形,从它的形成方式上来看,它是面的移 动轨迹。 在立体图形中,点、线、面仍然是最基本的元素,但是与平面中的性质已经有

了不同。平面图形中的点、线、面只有位置上的意义,只能产生视觉上的空间效果, 但是立体图形中的点、线、面可以产生空间上全方位的视觉变化。另外,除了点、 线、面以外,体是立体图形形成的主体,它可以分为几何体和非几何体。 3、动态图形 动态图形——是指在四维空间内形成的图形,也就是运动变化状态的视觉图形。 它包含了四个主要因素:空间位移、参照框架、方向、速度。 二、文字 文字是人们思想感情的图画形式,是记录语言信息的视觉符号。 1、文字的演变历程 象形文字:利用绘画表现思想、记录事实。 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在形式上都有抽象的含义,并且是依照一定的构成法则 组成。 传统的字体:往往有衬线,并可以从中看到镌刻字体所运用的工具的痕迹。过 渡性的字体:大多数虽然也有衬线,但是字体中的粗细反差已经不明显。现代的字 体:更加趋向清晰简洁,衬线已经完全被去除,线条没有粗细之分。数码文

字:将 更加灵活、自由,使所有的文字尝试都成为可能。 2、文字设计 从视觉角度上讲,任何形式的文字都具有图形含义。文字设计不仅仅是字体造 型的设计,还是以文字的内容为依据进行艺术处理,使之表现出丰富的艺术内容和 情感气质。 文字设计主要内容:研究字体的合理结构、字形之间的有机联系、文字的编排。 文字设计分类:平面文字设计、立体文字设计、动态文字设计。 三、色彩 色彩也是人类视觉的一种。 人类所能看到的一切视觉现象都是由光线和色彩

共同作用产生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色彩实际上是一定光源下的色彩。 牛顿——用三棱镜发现了七色光。歌德——“色彩是人产生的视觉感受和心理 感受” 。 英国心理学家格里高——“色彩感觉对于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 审美的核心,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情绪状态。 ”

1、色彩的三要素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也就是表象特征,是由色彩的物理性质决定的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适合于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度、浓度、饱和度等,纯度越高色相感越强 2、色彩的构成形式 当一种色彩与其他色彩组合在一起使用时,视觉效果往往会发生变化。 色彩的构成形式主要包括了对比和和谐 (1)色彩的对比 对比是色彩中一条重要的美学法则。 “对比效果及其分类是研究色彩美学时的 一个适当的出发点。主观调整色彩感知力问题同艺术教育和艺术修养、建筑设计和 商业广告设计都有密切关系。 ” ——色彩学家伊顿《色彩艺术》 七类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明度对比、冷暖对比、平衡对比、互补色对 比、同时对 比与继时对比 (2)色彩的和谐 色彩的对比是以和谐为前提——在构图中,所有的色彩要相互关联并在统一的 整体中产生应有的效果,就必须形成比较和谐的视觉系统。 要达到色彩上的和谐有一些手法: 一是追求色彩要素的一致性,比如在明度、色相、纯度上的近似。 二是不依赖某种元素的一致或相似,而是通过色相、明度、纯度的不同来组合, 形成一种视觉上的有序性。 三是通过色彩的面积、色块的位置来改变每一个色块在画面中的视觉作用,实 现色彩在视觉感受中的和谐。 3、色彩与心理 色彩的审美与人的主观感情有很大的关系。 人类对于色彩的感知大致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色彩的冷暖感;二是色彩 的华丽感;三是色彩的进退感;四是色彩的形态感;五是色彩的胀缩感。 四、编排

“自然界的一般形式便是规律” , “这种规律也是艺术形式美

的依据” 。 ——恩 格斯 人们将自然之美的形式特征归纳为形式美法则,其中就包括了变化统一、对称 呼应、条例反复、节奏韵律、对比调和等。 1、编排的概念 编排——以传达的主体思想为依据,将各种视觉要素进行科学的安排和组织, 使各个组成部分结构平衡协调。视觉传达设计各构成要素的编排,是在突出重点的 基础上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编排自始至终要抓住人们的视线,以“瞬时注目”为 目的,比例恰当、主次分明,使视觉焦点处于最佳的视域,使观者能在瞬间感受主 体形象的视觉穿透力, 2、人的视觉流程 “视觉流程”——人在观察或者阅读的时候,视线有一种自然的流动习惯,一 般来说,都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左上到右下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人的视觉 注意力会逐渐减弱。 人的最佳视域——一般在画面的左上部和中上部,而画面上部占整个面积的三 分之一处是最为引人注目的视觉区域。 理想的视觉流程符合人的认识思维发展的逻辑顺序,自然、合理,在编排设计 中,也要依据人的这一视觉生理特点,使传达要素尽量按照人的视觉流程流动,并 且可以利用各视觉元素之间产生的节奏增强阅读的趣味性。 3、编排设计的形式与方法 随着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编排的概念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二维空间上面,空间 视觉元素的编排和动态视觉元素的编排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1)平面编排设计包括:书籍、报纸、杂志的版式设计以及一些广告、展板的 编排主要元素:文字、图形、色彩。 (2)空间编排设计——在三维空间里对视觉元素进行排列、组织包括:展示设 计、指示系统设计等。 (3) 动态编排设计——多媒体动画的编排, 将静态的图形或文字进行编排设计, 使它们随着时间的变化产生或改变自身的运动,由此产生了新的运动特征。

任务三 媒体广告艺术的创意思维及方法 一、关于思维 哲学、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 的反映,借助于语言、符号与形象作为载体来间接概括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思维是大脑物质基础上的精神现象。思维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 概括、判断和推理等基本过程,通过联想和逻辑过程来实现。思维是创新的源头。 有了创新思维才能开始创新活动,有了创新活动才能产生创新成果。 认识我们的大脑——大家都知道大脑主要分为左右两个部分,或者是左右两个 半球。左右脑理论是 20 世纪 70 年代由加州大学的罗杰斯拜雷博士提出的。 根据左右脑理论,右脑控制创造力的部分。当一个人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如听音

乐,绘画,做白日梦,或者是专注于颜色,图像,运动或是节奏的时候,他的右脑 会比左脑活跃。 我们的右脑主要用于创意,而我们的左脑在我们进行逻辑的、理性 的、客观的、分析性的思考的时候较之于右脑更加活跃。 二、关于思维误区 人们在思维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地会陷入某种思维误区。关于思维误 区,我们把它区分为三种,即定势思维、封闭思维和惯性思维。这三种思维方式就 像无形的线缠绕住了人类思维的脉络,使思维总是囿于原地而无法取得突破。 究竟什么是定势思维、封闭思维和惯性思维? 定势思维:所谓定势是由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 准备状态。定势思维,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 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思维的定势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 1、它是由早先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在人的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容易以习惯 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 2、它是间接、概括性的反映,并影响人的后继心理活动趋势。 3、具有相对的成熟性和稳定性。 思维定势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帮助我们驾轻就熟地 解决某些现成问题,认识某些相似的事物;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成为一种桎梏,妨 碍我们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 知的东西。这已知的东西,简单概括就是“从众、先验、情感、权威” 。

封闭思维: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不经意就给自己设下了“霍布森陷阱” , 可选择的余地已经很小。就等于先是在地上画了一个闭合的圈,把自己圈在里面, 然后又开始极力地去突破这个圈,结果四处碰壁。 惯性思维:鲦鱼效应。惯性是自然界中的物质所具有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表 现为物体总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思维就是思维沿前一思考路径以线性方式 继续延伸,并暂时地封闭了其他的思考方向。惯性思维藏匿于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 中。它是思维上的一种条件反射,影响着人的判断力和创造力。 面对这些影响、乃至制约创造力的思维模式,我们在清楚的认识它们之后,更 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突破它们的束缚。 三、怎样解决 “你了解的越多,看到的就越多。 ”——《视觉理论》 这说明你所能看到的视觉信息取决于你大脑的思维,你会选择性地去“看” ,根 据你的理解去“看” 。理解视觉信息的是大脑,而不是眼睛。 人的大脑里蕴藏着丰富的宝藏,而思维方式是其中最珍贵的资源。 1、学会观察 观察被称为“思维的知觉” 。观察力是指有目的、有计划

地观察事物的能力,通 过对平凡事物的观察,敏锐地发觉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事物中所蕴含的某 种相同点或相似点,并将其概念准确地提炼出来,从事物的表象中挖掘出事物隐含 的属性,洞察事物的本质。 观察力是一切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一个艺术家和设计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艺术来自生活,而真正的创意就来自你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那些撼动人心的 创意,恰恰是对生活中细节的观察,把那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提取出来,作为创 意的元素,从而达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学会了观察,才会发现生活中与 众不同的角度,或是被大家忽视和遗忘的细节。 中西对比的创意图例:观察下的生活 我们的眼睛对于大多数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来说,采取的是“视而不见” 的模式。只有用“心”去看待事物时,才是“观察” ,不但“看见”了,还应有察觉、 感知和发现。艺术的创作就是用心去看,去体会,看到事物的本质,才能看到与众 不同的世界。

观察角度:同样的一个事物,不同的角度,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表征,它会直 接影响到对事物判断的结果。不同的人会采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所以一件事物 可以有多种角度的阐释。 2、细节决定成败——记忆的训练 老子说: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 记忆的训练能激发想象力,发挥你的创造力,触发感受神经,会使你的感受能 力更活跃、更敏锐。记忆就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三次记忆法 人脑记忆的信息经常会被新的信息覆盖,从而导致原有信息的遗忘。记忆的深 浅不仅与刺激的强度有关,也与重复的次数直接相关。记忆分为“记”和“忆”两 个过程。 “记”是通过强化刺激,在大脑中留下痕迹。 “忆”是把大脑里形成的刺激 联结提取出来。通过“忆”来补充“记” ,使“忆”更有效、更准确。 三次记忆法即是将“记”和“忆”两个过程结合起来,经过三次的循环,完成 记忆的过程。 3、通过涂鸦来训练大脑 4、突破成规的思维模式 逆向思维:又称反向思维、逆反思维,是指从反面(对立面)提出问题和思索 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以悖逆常规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的弟子神秀作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神秀的师弟慧能将此诗改为:萨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慧能的逆向思维体现了他对禅宗境界的深彻体悟,从而成为弘忍大师 的衣钵传人。 逆向思维可以突破定势,避免常规

思维的趋同化和惯势,从而获得独到的见地。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侧向思维:如,东坡谜语: 唐虞有,尧舜无;商周有,汤武无;古文有,今文无;听时有,看时无;跳跃 有,走动无;高的有,低的无;善者有,恶者无;嘴上有,手上无;右边有,左边 无;后面有,前面无;凉天有,热天无;哭者有,笑者无;骂者有,打者无;活者

有,死者无;哑巴有,聋子无;和尚有,道士无。 请问这是什么?答案:口。 侧向思维是一种通过把注意力引向外部其他领域和事物,从而受到启示,找到 超出限定条件之外的新思路的思维方法。这种利用“局外”信息来发现解决问题途 径的能力,与人眼睛的侧觉能力相类似,故称为“侧向思维” 。 模糊思维:是与精确思维相对立的,但是模糊思维现象并非含混不清,更不是 抛开逻辑,放弃精确,而是辩证思维,已达到模糊与精确相统一,逻辑与非逻辑相 结合,使之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多向思维:也称发散思维、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尽 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求的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结果。它是一 种不受常规束缚,寻求变异,寻找多种解题途径的思维方式。 多向思维是立体的和开放型的思维,具有思路广阔、流畅、新颖等特点。它不 满足与现成的模式,既得的答案,它用“以变应变”的策略来处理不同的问题。 聚向思维:亦称收敛思维、汇聚思维、聚合思维。与多向思维相反,聚向思维 是从已知的前提条件(如方案、设想、思路、知识、经验等)出发,采用多种方法 和手段,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将思维聚集到这个中心点,通过分析、比较后, 寻求出一个最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聚向思维是一种单一目标的、闭合式的思维。 提高聚向思维能力也就是提高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能 力。 同构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综合多种思维方式于一体,它是多向思维与聚 向思维的辩证统一,也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 (1)多向思维与聚向思维的统一 进行同构思维时既需要多向思维同时又需要聚向思维,只有当两者相互作用, 互为因果时,才会产生优秀的同构作品。 (2)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 同构思维是将逻辑思维的直线式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跳跃式思维有机结合,两者 相互作用后会在规律与秩序中产生非秩序的元素,在逻辑中产生非逻辑的元素,两 种思维模式交叉重叠后,会达到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效果。 逻辑思维具有抽象性、程序性和同一性,是采用分类、推

理、定向对事物进行

抽象的思维方法。 形象思维是将客观事物由概念转化为视觉图形,并以此图形为元素进行思维的 一种方式,它具有高度的自由性、跳跃性和跨越性。 在同构思维的网络中不单有单体脉络的分类概念,更多的是由多种概念相互混 杂在一起,盘根错节式的相互交错、缠绕,相互作用而产生,它是一个立体式、多 方位的思维模式。

任务四 媒体广告艺术信息传达的视觉流程 图例分析: 视觉滞留——“弗雷泽螺旋”是最有影响的幻觉图形之一。你所看到的好像是 个螺旋,但其实它是一系列完好的同心圆!这幅图形如此巧妙,以至于会促使你的 手指沿着错误的方向追寻它的轨迹。 似动现象——德国视觉科学家迈克尔· 施若夫和 E.R.威斯特于 1997 年发现闪烁 的网格幻觉。 直线幻觉——长度与透视:线 AB 和线 CD 长度完全相等,虽然它们看起来相差 很大。 谢泼德桌面——这两个桌面的大小、形状完全一样。 曲线幻觉——竖线似乎是弯曲的,但其实他们是笔直而相互平行的。 伯根道夫环形幻觉——圆圈缺口部分两端能完整地接上吗?虽然端点看起来不 连在一起,左边弯曲部分也显得比右边的小一点,但其实这是一个完好的圆。 一、媒体艺术中的视觉表现方式 1、目光引导:指通过画面中的人物、动物或卡通形象的视线方向引导观者的目 光自然地跟随移至下一单元的内容。 2、图形层次引导:图形和元素之间的层次感,可以在干扰视觉的同时,引导观 者注意画面的主题,这种表现方式往往是比较直接而且有效的方式。 如:下面引用的平面设计,图形中那些不规则的半透明元素、光线、数字、方 块、以及那些放大了的机器人构成了一定的纵深感和层次性,这些元素在分散视线 的同时又将欣赏者的视线集中到了中心的 UNDAM Death Scythe 和下方的机器人身上。 3、 指向性图形引导: 指带有方向性暗示的图形对读者注意力的引导。 比如手指、 箭头、线条、运动中的形象等等,读者的目光通常会随图形指向的方向移动。垂直

方向显得严肃,水平方向稳定,斜向方向有冲击力,曲线方向活泼而富于动感。 4、视觉线牵引:利用色彩或者元素来牵引欣赏者的视觉,让观者随着设计师的 思维去思考和观看作品。现在存在的大多数作品都是运用点、线、面及色彩来引导。 5、明暗诱导:利用由光感折射、光感捕捉、动态光感及明暗差异性的一些共性 来衬托主题。 6、面积与比例大小的引导:有时占有平面设计画面较大面积的图形或文字要比 小的图形或文字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有是在一个空白面积中较小的图形也同样 能引起读

者的注意。同时,比例大小的对比也可以推出画面自身的视觉重点以求突 破。 7、具象与抽象对比的引导:当具象图形或文字与抽象背景组合在一起时,容易 引导主题位置的突出。这样的作品容易让人有好感,也起到了一定的娱乐性,而且 比较不容易忘记。 讨论、思考题、作业: 1、 思考题:影视美术在影视作品中的任务 2、 思考题:美术师在影视作品创作中的重要性 3、思考题:针对这部影片,分析其影视美术设计 4、思考题:唐朝服饰特点 5、思考题:针对这部影片,分析其服装造型 6、问答题:国外维多利亚时期的服饰特点 7、思考题:影片中人物与服饰之间的关系 8、思考题:针对这部影片,分析奥黛丽.赫本的服装造型设计 9、思考题:请以自己的观点点评新版《红楼梦》中的人物造型 10、思考题:针对这部影片,分析其服装造型设计 11、问答题:中国传统动画对世界动画电影史都做了那些贡献 12、论述题:最喜爱的日本动画是哪一部,创作特点是什么 13、思考题:针对这部影片,分析其美术创作

思考题:技术与艺术对影视媒体发展的重要性 撰写观后感

思考题:不同表演体系对于影视作品的影响。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 (1)《影视艺术概论》,梁颐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影视鉴赏》,彭吉象,中国高校出版社 (3)《影视艺术教育》,姜敏著,人民出版社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_______分钟,授新课 _______ 分钟,课堂讨论 _______ 分钟,课堂作业

_______分钟,其他_______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 其他□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相关文章

  • 广告文案策划实习报告
  •   1.实习目的   增强自己在广告专业的实际操作能力,将在学校三年的广告学理论知识结合并付诸到实践中,以便能够达到拓展自身的识知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获得更多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亲身感受一个正规广告公司运作模式,体会并理解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广告人,为以后自己毕业能够找到一 ...

  • 学科带头人申报材料
  • 音乐艺术教育是露水中学的传统优势,早在1987年就被确定为抚松县艺术传统校.她在1986年上初中时接受的就是正规的五线谱教育,当时的她常常被点着烛光的黑屋子里所传出的琴声所吸引(高云波老师在练钢琴),非常向往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像他一样让优美的旋律从自己的手指尖弹出,终于在毕业后她如愿考上了通化幼儿师范 ...

  • 优秀演讲开场白案例赏析
  •   文章开头最难写,同样道理,作演讲开场白最不易把握,要想三言两语抓住听众的心,并非易事。如果在演讲的开始听众对你的话就不感兴趣,注意力一旦被分散了,那后面再精彩的言论也将黯然失色。因此只有匠心独运的开场白,以其新颖、奇趣、敏慧之美,才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才能立即控制场上气氛,在瞬间里集中听众注意 ...

  • 广播影视中长期发展计划
  • 1.广播影视是重要的宣传舆论工具和思想文化阵地,是现代社会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广播影视业历经几十年发展,积累和锻造了一定的物质.文化和人力基础,发挥着舆论导向.传播知识.普及文化等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事业产业的发展, ...

  • 新小学教师工作个人总结
  • 时间飞逝,犹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在懵懵懂懂中来到华泰小学工作已将近一年了。 一年的时间,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对于人的整个生命来说也只不过是几十分之一。但是,对于我这个刚刚走入社会的学生来说都可以用意义非凡来概括。在这一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老师的艰辛和快乐,回想,以往每天的场景历 ...

  •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计划
  • 为深入贯彻党的xx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兴起文化大省建设新高潮,推动我省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国家“xxx”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浙江实际,特制定本纲要。   一、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   今后五年我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 ...

  • 数字动漫学习与职业规划
  • 第一阶段 电脑美术 培养学员的美术欣赏水平和艺术感觉,学会如何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如何对物体的造型结构和色彩进行表现,并学习如何应用 zbrush 和 photoshop 等软件去实现 cg 艺术创作. 第二阶段:3dmax 动画 1.动画初级: 3dmax 基本操作与基本模块及动画, 3 ...

  • 东方文学社社团文化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一活动主题:   “东方文化,中国元素,引领中国风”东方文学社社团文化节系列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精品中国风系列展示活动在展现东方文学社社团风采前提下,使更多的同学认识文学,了解文学,发扬光大东方文学,继承创新华夏文化。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东方文学社,更希望能够通过 ...

  • 中学大课间活动方案
  • 为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为基本要求,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根本目的,结合“2+1工程”的基本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针对目前我校的现状,力求 ...

  • 教学工作实习总结
  •    时间就像日夜不倦的流水,总会在人们的不经意之间白驹过隙的走过,当你蓦然回首时,那段迷恋的岁月早已悄然逝去。 为期将近三个月的实习生活,眨眼之间,就在与同学们的频频挥手中落幕了,看着那厚厚一叠的祝福话语和小棒棒糖,心中实在有太难的割舍,或许自己确实努力了很多,但收获的成果是远远大于付出的汗水,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