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朔造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

粤朔造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 有关意见解读

2004-12-06 07:18:36 南方日报

南方网讯 经省委同意,广东省文明委决定在全省开展为时三年的“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近日,省委办公厅转发了《省文明委关于在全省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的意见》,拉开了教育活动的序幕。 《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政治高度,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知书达礼的现代公民,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更加蓬勃向上,社气风气发生显著变化,社会不良现象大大减少,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协调。

“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爱国”为核心、“守法”为重点、“诚信”为关键、“知礼”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情感。包括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教育;广泛开展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广泛开展重大节庆、纪念日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国防教育。

2.开展知法守法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包括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广泛普及法律知识;广泛开展面向群众的法律服务。

3.开展诚实守信教育,加强信用建设。包括大力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大力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大力加强社会诚信建设。

4.开展知礼向善教育,优化人际环境。包括大力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大力构建文明和谐社区;大力推行文明礼仪规范。

《意见》提出了教育活动的工作要求:广泛发动群众,创新教育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抓好工作结合,树立先进典型,总结推广经验。

现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新实践

《关于在全省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的意见》解读

切合广东实际的及时之举

为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中共广东省委正式作出决定,用三年的时间,在全省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建设和谐广东。毫无疑问,开展这一教育,抓住了广东省在改革处于关键阶段的关键问题,不仅切合广东实际,而且符合群众意愿,是非常及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意义十分重大。

现代公民必备的思想道德素质

这项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主要内容,是要在人民群众中普遍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八字教育。工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知书达礼的现代公民,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更加蓬勃向上,社会风气发生显著变化,社会不良现象大大减少,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协调。

“爱国、守法、诚信、知礼”这八个字,是今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河源考察时首次提出来的。其后,张德江同志在对这八个字的内容反复进行斟酌和调整之后,提议写入省委九届五次全会的《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意见》中,获得了审议通过,形成了全省的

共识。开展这一活动,是张德江同志和省委深刻理解和坚决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全面深入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和广东的实际情况而提出来的。如何通过这一教育,使“爱国、守法、诚信、知礼”这八个字深入人心,成为全省每个公民必备的现代思想道德素质,进而体现出广东社会的文明程度,为建设和谐广东打下扎实的群众基础,是摆在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

建设和谐广东的精神动力

“爱国、守法、诚信、知礼”,这八个字本身构成了一个严密的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缺一不可。其中,爱国为核心、守法为重点、诚信为关键、知礼为基础。众所周知,爱国主义是团结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共同旗帜,也是对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每个公民必备的文明素质。诚实守信是每个公民的立身之本,也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而知书达礼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公民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在群众中广泛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对处于改革发展关键阶段的广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总体上看,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呈现出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人们的思想观念正朝着积极的方面转变,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不断增强。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选择带来了模糊认识。在一些人那里,道德观念淡薄、守法意识不强、善恶界限混淆、诚信规范缺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部分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公共生活责任意识,与广东省率先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这种状况必须得到改变。改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八字教育,增强人们的国家意识、社会意识、守法意识、公德意识,使全省人民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

基础性、群众性、长期性工程

在全省公民中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首先是一项关乎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它将引导全省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新时期广东人精神,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其次是一项关乎公民道德建设的群众性工程,活动的开展将覆盖全省城乡、各个阶层和各个行业,活动的对象是全省广大群众,如何把人们迅速动员起来,是活动开展的关键;第三,是一项关乎公民道德建设的长期性工程,活动定为三年,但在今后,这项工程还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着力点,贯穿于群众学习、工作、生产和日常生活,实现经常化、制度化。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广东省在新形势下进行现代公民教育的一个新实践、新探索。我们完全可以预见,通过开展这一教育,必将极大地提高全省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为构建文明法治、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和谐广东,为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爱国“为核心

《意见》亮点:在全省广泛开展“共铸诚信,共创文明”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使广大群众做到:真诚待人,诚实处事,以诚立身;珍惜信誉,信守诺言,以信立业;平等竞争,以质取胜,以诚实劳动获取合法利益。

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在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内容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中,”爱国“作为核心排在了首位。这是不难理解的。爱国主义是团结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共同旗帜,也是对每一个公民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它对于正确处理公民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情感,抵御各种分裂祖国的图谋,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于培养每一个公民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古代思想家和志士仁人给我们留下了这方面的丰厚文化遗产。从西汉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明朝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到清朝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都是爱国思想的典型体现。这些思想已

经凝结成为中华民族道德的核心,成为抵御内忧外患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成为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千百年来,中国之所以能历尽沧桑而不倒,根本原因就在于有这样一种坚如磐石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爱国主义信念作为思想基础,它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其人格的根本所在。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然而,作为一种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主义始终是维系我国各民族群众的自尊心、归宿感、责任感的基本价值认同。因此,在全省开展以“热爱祖国,建设广东”为主题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使公民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把热爱祖国、树立共同理想与敬业奉献结合起来,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多作贡献,是非常必要的、非常及时的。 用事实教育公民爱国

增强公民的爱国情感,有许多方式和途径。首先,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教育。事实最有说服力,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广东省经济社会有了飞速发展,从而大大激发了全省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奋斗精神。要通过新闻报道、举办展览、组织实地参观等形式,使这些巨大成就和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充分展示出来,进而使广大群众自觉地热爱祖国、热爱广东、热爱家乡,把坚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使命感,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实践。

其次,要广泛开展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情感里渗透着民族共同体成员对本民族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能够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强有力的精神纽带。为此,要制定和实施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加快落实免费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政策,组织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前往参观。要启动“南粤红色之旅”和“岭南文化之旅”,充分利用广东省作为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和岭南文化发祥地的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宣传一大批曾在南粤大地留下感人事迹的中华民族杰出人物。

第三,广泛开展重大节庆、纪念日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明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诞辰100周年,要充分利用这些纪念日,举行形式多样的群众

性、主题性庆祝、纪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此同时,按照国家法律,坚持升挂国旗、奏唱国歌和悬挂国徽制度,强化国家观念。

第四,广泛开展国防教育,使广大群众增强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守法”为重点

《意见》亮点:在全省广泛开展“学法守法,与法同行”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使广大群众做到: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社会稳定;依法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人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依法办事。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每个公民必备的文明素质。以“守法”为重点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目的是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公民信仰法律。但在一些群众心中,法律无用论还有一定市场,这是很危险的,如果法律只具备理论上的权威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和谐广东就无从谈起。

守法的前提是知法

公民具有守法意识,首要的前提是知法。连法律为何物有什么用处都不清楚的人,即使犯了法也罔不自知,何谈守法意识。因此,开展扎实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广泛普及法律知识,经常性地“送法下乡”,是增强全民法制观念,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国家从1986年就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普法规划,近二十年的法律宣传取得了许多成就,公民对法律的态度逐渐由“法律是约束、制裁群众行为的”,转变为法律是公民维护自己合法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权益的手段。

守法精神的形成关键在于人要有守法的愿望和动机,而这种愿望和动机又缘于人们对法的信仰。普遍的守法观念不仅是实现法治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依法治理的起码要求。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只是“守法”教育中的一环,普法不仅要让群众知法,还要培养群众正确的公民权利义务观。没有对权利的要求,就产生不了对法的需求与渴望;没有对义务的履行,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公共治理环境。只有公民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切实履行法律义务,社会才能够建成一个持久的法治环境。因此,我们不仅要大力普法,采用法制专题讲座、法制宣传展览、法律知识竞赛、法律进社区进校园进农家、法制文艺下乡等形式,大力宣传、普及宪法和一系列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要从严执法,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除“黄赌毒”、“扫黄”“打非”和网络、网吧专项整治行动,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树立法律的权威性

人们对法的信仰主要是建立在司法公正的基础之上,从古到今莫不如此。我国古代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说,说的是法律面前无特权;《管子》云“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则是论述公平对形成社会风气的重要性;一代名相魏征极力反对以主观好恶量罪定刑,要求“权衡所以定轻重,准绳所以正曲直”,也就是尽量做到司法上的公正。古代贤人要求司法公正,是认识到了它能够促进社会安定,稳固统治。但那时的思想毕竟是臣民时代的思想。如今我们已进入构建公民社会的时代,司法公正反映的是作为整体的公民的意志,而不是某一或某些公民的意志。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利益,这些利益经常出现冲突,并互相制约,形成司法公正的共同要求,并成为社会整体的意志。没有司法公正,群众不信仰法律;而如果群众不知法懂法,也就不会或者不善于运用法律。只有广泛开展面向群众的法律服务,使群众切实感受法律所带来的公平、公开和公正性,群众才能逐步建立起守法的意识。法律服务涉及到了多个方面,除了帮助群众维护合法权益,还要引导广大群众在经济和社会交往中,特别是在处理各种矛盾纠纷时,自觉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促进安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求。毫无疑问,在全省广泛开展“学法守法,与法同行”的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有利于建设群众的现代公民人格,树立法律的权威性。另一方面,知法守法教育更要求公职人员尤其是广大领导干部积极参与,提高自身法制水平,强化宪法和法律意识,提升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带动全社会营造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诚信”为关键

《意见》亮点:在全省广泛开展“共铸诚信,共创文明”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使广大群众做到:真诚待人,诚实处事,以诚立身;珍惜信誉,信守诺言,以信立业;平等竞争,以质取胜,以诚实劳动获取合法利益。

诚实守信作为一种道德追求,在我国古已有之,“仁义礼智信”是先人提倡并力求遵循的行为准则;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历代人们所熟诵。可以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落后闭塞的封建社会尚且讲求诚信,在现代社会,经济日益市场化和国际化、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文化多元化和交往方式现代化,更需要以诚信维系和支撑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开展“共铸诚信,共创文明”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是当前我们建设和谐广东的基本内容和根本保障。 现代公民的立身之本

在现代社会,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创业致富之本,它不仅是现代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道德品格,是提升自身素质和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一种人人必须遵守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无论从事哪个职业的公民,都要自觉做到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用诚实劳动获取合法利益。是否诚实守信,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觉悟,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一个人的前途和发展。只有诚恳老实,有信无欺者,才能形成完备的自我,具备高尚的人格力量,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不讲诚信,不仅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真诚、和谐的关系,导致相互间不信任和欺骗,自己也必然难以获得长久而真正的利益。 市场经济要求以信立业

市场经济强调商品交换、价值规律以及竞争法则,经济交往的复杂性要求市场主体重契约、讲信用,没有信用就没有交换、没有秩序,也没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所以,市场经济常常又被称为信用经济。诚信成为经济秩序的支柱,成为经济繁荣的基石,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市场关系愈发展,交换关系愈复杂,愈需要构建起彼此相连、互为制约的信用关系链,以维系复杂的交换关系和正常的市场秩序。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立业之本,发展之基。企业只有讲诚信才可能获得牢固的伙伴,才可能树立起品牌形象,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从竞争的角度看,诚信是塑造企业形象和赢得企业信誉的基石,是竞争中克敌制胜的重要砝码;从创造价值的角度看,诚信是

企业一项宝贵的无形资产,可以提升企业品牌,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不讲诚信,无异于断了自己的命根。

以政务诚信带动企业、社会诚信

开展诚实守信教育,加强信用建设,领导干部、领导机关和职能部门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只有诚信的政府才能培育起一个诚信的社会,政府若能以诚心诚意的态度和方法取信于民,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另一方面,政府的诚信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说个人和企业不守信损害的只是少数人的利益的话,那么政府失信将影响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打造信用政府是建设社会信用的关键。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也是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加强政务诚信建设,要推行公示制、首长问责任制、工作责任追究制和机关作风评议等工作制度,把信诚原则贯穿于政府履行管理、监督和服务职能的全过程。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简化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

在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方面,要组织全省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制订行业信用行为规范和开展社会承诺制活动,加强行业自律。健全和完善企业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制度,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和建立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加快信用制度、信用体系以及失信惩戒机制建设。

在社会诚信建设方面,要开展群众性的社会诚信大讨论,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约束。逐步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健全个人信用体系,积极引导人们在社会交往、人际交往中讲诚信、重操守,努力使诚信建设的要求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知礼”为基础

《意见》亮点:在全省广泛开展“和睦相助,友爱向善”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使广大群众做到:在家庭生活中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在人际交往中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特别是在对外交往中,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生活中遵守

规则、维护公德,同情弱者、扶贫济困,爱护环境、善待自然,推动全社会形成和睦相助、友爱向善的良好氛围,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知书达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两千多年前的哲学家管子就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很明白,“知礼节”建立在“仓廪实”也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是经济基础的具体体现。而管子没有表达出的意思是,“知礼节”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作用。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了人的素质的提高,对知礼向善也就更加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知书达礼的程度也是检验现代公民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知书达礼载于人

在“爱国、守法、诚信、知礼”这八个字中,知礼被列为开展现代公民教育的基础。这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一直在健康、持续稳定的轨道上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思想道德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并不能保持同步。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部分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与党中央要求广东率先发展、继续当好排头兵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人不知礼,爱国、守法、诚信,就都成了空中楼阁。

所谓知书达礼,通俗地讲,就是人有文化,知道礼法。礼法这个概念,在不同的时代可以赋予不同的内涵。那么,在现代社会应当怎样诠释呢?或者说,怎样才叫做知礼呢?归纳起来,无外乎这样几个方面: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为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特别是在对外交往中,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同情弱者、扶贫济困,爱护环境、善待自然。总而言之,知书达礼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作为社会认可并通行的准则,它通过社会中人的一言一行得到实践和体现。就是说,知书达礼载于人。那么,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就要合乎其时的“礼法”。衡量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广东公民,就不妨应用上述尺度。这个尺度,既可以由别人用来评判,也可以自己对照检验。

学习、感召、制度:知礼的途径

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当前,开展知礼向善教育,优化人际环境,具体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大力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真正“知书”,从自身素质提高着手。读书对于提高人的专业知识、增强其在社会中的工作技能是必须的,但它最重要的功能,还是提高并增强人的素质,熏陶人的精神生活。为此,要深入开展“百书育英才”、职工读书自学、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和村民素质教育等活动,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村镇、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家庭,使广大群众在学习中增知识、长才干、受熏陶,跟上时代步伐,成为学习型现代公民。

第二是大力构建文明和谐社区,让社会风尚形成感召力,以鞭策人们“达礼”。为此,要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组织社区义工、志愿者服务、“双关爱”(爱幼扶幼助幼、爱老敬老助老)和“手拉手”扶贫助困等活动,引导群众在人际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谦让,在发生纠纷或冲突时彼此谅解宽容,在遇到危难时真诚相助、见义勇为,共同创造和谐美好的人际环境、生活环境。

第三是大力推行文明礼仪规范,使人们有一个可资遵循的行为准则,从制度上推进“知书达礼”。为此,要根据各地区、各行业的实际情况,发动群众讨论制订和修订文明公约、文明守则和文明礼仪规范,向社会公布、宣传,广泛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使广大群众处事有准则,言行有遵循,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编辑:唐莉娜)

粤朔造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 有关意见解读

2004-12-06 07:18:36 南方日报

南方网讯 经省委同意,广东省文明委决定在全省开展为时三年的“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近日,省委办公厅转发了《省文明委关于在全省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的意见》,拉开了教育活动的序幕。 《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政治高度,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知书达礼的现代公民,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更加蓬勃向上,社气风气发生显著变化,社会不良现象大大减少,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协调。

“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爱国”为核心、“守法”为重点、“诚信”为关键、“知礼”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情感。包括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教育;广泛开展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广泛开展重大节庆、纪念日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国防教育。

2.开展知法守法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包括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广泛普及法律知识;广泛开展面向群众的法律服务。

3.开展诚实守信教育,加强信用建设。包括大力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大力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大力加强社会诚信建设。

4.开展知礼向善教育,优化人际环境。包括大力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大力构建文明和谐社区;大力推行文明礼仪规范。

《意见》提出了教育活动的工作要求:广泛发动群众,创新教育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抓好工作结合,树立先进典型,总结推广经验。

现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新实践

《关于在全省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的意见》解读

切合广东实际的及时之举

为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中共广东省委正式作出决定,用三年的时间,在全省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建设和谐广东。毫无疑问,开展这一教育,抓住了广东省在改革处于关键阶段的关键问题,不仅切合广东实际,而且符合群众意愿,是非常及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意义十分重大。

现代公民必备的思想道德素质

这项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主要内容,是要在人民群众中普遍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八字教育。工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知书达礼的现代公民,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更加蓬勃向上,社会风气发生显著变化,社会不良现象大大减少,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协调。

“爱国、守法、诚信、知礼”这八个字,是今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河源考察时首次提出来的。其后,张德江同志在对这八个字的内容反复进行斟酌和调整之后,提议写入省委九届五次全会的《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意见》中,获得了审议通过,形成了全省的

共识。开展这一活动,是张德江同志和省委深刻理解和坚决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全面深入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和广东的实际情况而提出来的。如何通过这一教育,使“爱国、守法、诚信、知礼”这八个字深入人心,成为全省每个公民必备的现代思想道德素质,进而体现出广东社会的文明程度,为建设和谐广东打下扎实的群众基础,是摆在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

建设和谐广东的精神动力

“爱国、守法、诚信、知礼”,这八个字本身构成了一个严密的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缺一不可。其中,爱国为核心、守法为重点、诚信为关键、知礼为基础。众所周知,爱国主义是团结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共同旗帜,也是对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每个公民必备的文明素质。诚实守信是每个公民的立身之本,也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而知书达礼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公民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在群众中广泛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对处于改革发展关键阶段的广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总体上看,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呈现出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人们的思想观念正朝着积极的方面转变,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不断增强。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选择带来了模糊认识。在一些人那里,道德观念淡薄、守法意识不强、善恶界限混淆、诚信规范缺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部分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公共生活责任意识,与广东省率先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这种状况必须得到改变。改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八字教育,增强人们的国家意识、社会意识、守法意识、公德意识,使全省人民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

基础性、群众性、长期性工程

在全省公民中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首先是一项关乎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它将引导全省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新时期广东人精神,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其次是一项关乎公民道德建设的群众性工程,活动的开展将覆盖全省城乡、各个阶层和各个行业,活动的对象是全省广大群众,如何把人们迅速动员起来,是活动开展的关键;第三,是一项关乎公民道德建设的长期性工程,活动定为三年,但在今后,这项工程还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着力点,贯穿于群众学习、工作、生产和日常生活,实现经常化、制度化。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广东省在新形势下进行现代公民教育的一个新实践、新探索。我们完全可以预见,通过开展这一教育,必将极大地提高全省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为构建文明法治、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和谐广东,为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爱国“为核心

《意见》亮点:在全省广泛开展“共铸诚信,共创文明”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使广大群众做到:真诚待人,诚实处事,以诚立身;珍惜信誉,信守诺言,以信立业;平等竞争,以质取胜,以诚实劳动获取合法利益。

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在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内容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中,”爱国“作为核心排在了首位。这是不难理解的。爱国主义是团结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共同旗帜,也是对每一个公民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它对于正确处理公民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情感,抵御各种分裂祖国的图谋,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于培养每一个公民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古代思想家和志士仁人给我们留下了这方面的丰厚文化遗产。从西汉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明朝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到清朝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都是爱国思想的典型体现。这些思想已

经凝结成为中华民族道德的核心,成为抵御内忧外患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成为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千百年来,中国之所以能历尽沧桑而不倒,根本原因就在于有这样一种坚如磐石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爱国主义信念作为思想基础,它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其人格的根本所在。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然而,作为一种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主义始终是维系我国各民族群众的自尊心、归宿感、责任感的基本价值认同。因此,在全省开展以“热爱祖国,建设广东”为主题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使公民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把热爱祖国、树立共同理想与敬业奉献结合起来,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多作贡献,是非常必要的、非常及时的。 用事实教育公民爱国

增强公民的爱国情感,有许多方式和途径。首先,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教育。事实最有说服力,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广东省经济社会有了飞速发展,从而大大激发了全省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奋斗精神。要通过新闻报道、举办展览、组织实地参观等形式,使这些巨大成就和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充分展示出来,进而使广大群众自觉地热爱祖国、热爱广东、热爱家乡,把坚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使命感,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实践。

其次,要广泛开展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情感里渗透着民族共同体成员对本民族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能够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强有力的精神纽带。为此,要制定和实施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加快落实免费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政策,组织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前往参观。要启动“南粤红色之旅”和“岭南文化之旅”,充分利用广东省作为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和岭南文化发祥地的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宣传一大批曾在南粤大地留下感人事迹的中华民族杰出人物。

第三,广泛开展重大节庆、纪念日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明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诞辰100周年,要充分利用这些纪念日,举行形式多样的群众

性、主题性庆祝、纪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此同时,按照国家法律,坚持升挂国旗、奏唱国歌和悬挂国徽制度,强化国家观念。

第四,广泛开展国防教育,使广大群众增强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守法”为重点

《意见》亮点:在全省广泛开展“学法守法,与法同行”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使广大群众做到: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社会稳定;依法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人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依法办事。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每个公民必备的文明素质。以“守法”为重点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目的是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公民信仰法律。但在一些群众心中,法律无用论还有一定市场,这是很危险的,如果法律只具备理论上的权威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和谐广东就无从谈起。

守法的前提是知法

公民具有守法意识,首要的前提是知法。连法律为何物有什么用处都不清楚的人,即使犯了法也罔不自知,何谈守法意识。因此,开展扎实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广泛普及法律知识,经常性地“送法下乡”,是增强全民法制观念,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国家从1986年就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普法规划,近二十年的法律宣传取得了许多成就,公民对法律的态度逐渐由“法律是约束、制裁群众行为的”,转变为法律是公民维护自己合法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权益的手段。

守法精神的形成关键在于人要有守法的愿望和动机,而这种愿望和动机又缘于人们对法的信仰。普遍的守法观念不仅是实现法治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依法治理的起码要求。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只是“守法”教育中的一环,普法不仅要让群众知法,还要培养群众正确的公民权利义务观。没有对权利的要求,就产生不了对法的需求与渴望;没有对义务的履行,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公共治理环境。只有公民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切实履行法律义务,社会才能够建成一个持久的法治环境。因此,我们不仅要大力普法,采用法制专题讲座、法制宣传展览、法律知识竞赛、法律进社区进校园进农家、法制文艺下乡等形式,大力宣传、普及宪法和一系列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要从严执法,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除“黄赌毒”、“扫黄”“打非”和网络、网吧专项整治行动,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树立法律的权威性

人们对法的信仰主要是建立在司法公正的基础之上,从古到今莫不如此。我国古代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说,说的是法律面前无特权;《管子》云“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则是论述公平对形成社会风气的重要性;一代名相魏征极力反对以主观好恶量罪定刑,要求“权衡所以定轻重,准绳所以正曲直”,也就是尽量做到司法上的公正。古代贤人要求司法公正,是认识到了它能够促进社会安定,稳固统治。但那时的思想毕竟是臣民时代的思想。如今我们已进入构建公民社会的时代,司法公正反映的是作为整体的公民的意志,而不是某一或某些公民的意志。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利益,这些利益经常出现冲突,并互相制约,形成司法公正的共同要求,并成为社会整体的意志。没有司法公正,群众不信仰法律;而如果群众不知法懂法,也就不会或者不善于运用法律。只有广泛开展面向群众的法律服务,使群众切实感受法律所带来的公平、公开和公正性,群众才能逐步建立起守法的意识。法律服务涉及到了多个方面,除了帮助群众维护合法权益,还要引导广大群众在经济和社会交往中,特别是在处理各种矛盾纠纷时,自觉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促进安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求。毫无疑问,在全省广泛开展“学法守法,与法同行”的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有利于建设群众的现代公民人格,树立法律的权威性。另一方面,知法守法教育更要求公职人员尤其是广大领导干部积极参与,提高自身法制水平,强化宪法和法律意识,提升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带动全社会营造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诚信”为关键

《意见》亮点:在全省广泛开展“共铸诚信,共创文明”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使广大群众做到:真诚待人,诚实处事,以诚立身;珍惜信誉,信守诺言,以信立业;平等竞争,以质取胜,以诚实劳动获取合法利益。

诚实守信作为一种道德追求,在我国古已有之,“仁义礼智信”是先人提倡并力求遵循的行为准则;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历代人们所熟诵。可以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落后闭塞的封建社会尚且讲求诚信,在现代社会,经济日益市场化和国际化、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文化多元化和交往方式现代化,更需要以诚信维系和支撑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开展“共铸诚信,共创文明”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是当前我们建设和谐广东的基本内容和根本保障。 现代公民的立身之本

在现代社会,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创业致富之本,它不仅是现代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道德品格,是提升自身素质和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一种人人必须遵守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无论从事哪个职业的公民,都要自觉做到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用诚实劳动获取合法利益。是否诚实守信,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觉悟,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一个人的前途和发展。只有诚恳老实,有信无欺者,才能形成完备的自我,具备高尚的人格力量,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不讲诚信,不仅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真诚、和谐的关系,导致相互间不信任和欺骗,自己也必然难以获得长久而真正的利益。 市场经济要求以信立业

市场经济强调商品交换、价值规律以及竞争法则,经济交往的复杂性要求市场主体重契约、讲信用,没有信用就没有交换、没有秩序,也没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所以,市场经济常常又被称为信用经济。诚信成为经济秩序的支柱,成为经济繁荣的基石,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市场关系愈发展,交换关系愈复杂,愈需要构建起彼此相连、互为制约的信用关系链,以维系复杂的交换关系和正常的市场秩序。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立业之本,发展之基。企业只有讲诚信才可能获得牢固的伙伴,才可能树立起品牌形象,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从竞争的角度看,诚信是塑造企业形象和赢得企业信誉的基石,是竞争中克敌制胜的重要砝码;从创造价值的角度看,诚信是

企业一项宝贵的无形资产,可以提升企业品牌,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不讲诚信,无异于断了自己的命根。

以政务诚信带动企业、社会诚信

开展诚实守信教育,加强信用建设,领导干部、领导机关和职能部门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只有诚信的政府才能培育起一个诚信的社会,政府若能以诚心诚意的态度和方法取信于民,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另一方面,政府的诚信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说个人和企业不守信损害的只是少数人的利益的话,那么政府失信将影响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打造信用政府是建设社会信用的关键。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也是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加强政务诚信建设,要推行公示制、首长问责任制、工作责任追究制和机关作风评议等工作制度,把信诚原则贯穿于政府履行管理、监督和服务职能的全过程。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简化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

在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方面,要组织全省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制订行业信用行为规范和开展社会承诺制活动,加强行业自律。健全和完善企业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制度,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和建立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加快信用制度、信用体系以及失信惩戒机制建设。

在社会诚信建设方面,要开展群众性的社会诚信大讨论,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约束。逐步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健全个人信用体系,积极引导人们在社会交往、人际交往中讲诚信、重操守,努力使诚信建设的要求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知礼”为基础

《意见》亮点:在全省广泛开展“和睦相助,友爱向善”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使广大群众做到:在家庭生活中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在人际交往中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特别是在对外交往中,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生活中遵守

规则、维护公德,同情弱者、扶贫济困,爱护环境、善待自然,推动全社会形成和睦相助、友爱向善的良好氛围,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知书达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两千多年前的哲学家管子就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很明白,“知礼节”建立在“仓廪实”也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是经济基础的具体体现。而管子没有表达出的意思是,“知礼节”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作用。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了人的素质的提高,对知礼向善也就更加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知书达礼的程度也是检验现代公民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知书达礼载于人

在“爱国、守法、诚信、知礼”这八个字中,知礼被列为开展现代公民教育的基础。这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一直在健康、持续稳定的轨道上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思想道德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并不能保持同步。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部分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与党中央要求广东率先发展、继续当好排头兵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人不知礼,爱国、守法、诚信,就都成了空中楼阁。

所谓知书达礼,通俗地讲,就是人有文化,知道礼法。礼法这个概念,在不同的时代可以赋予不同的内涵。那么,在现代社会应当怎样诠释呢?或者说,怎样才叫做知礼呢?归纳起来,无外乎这样几个方面: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为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特别是在对外交往中,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同情弱者、扶贫济困,爱护环境、善待自然。总而言之,知书达礼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作为社会认可并通行的准则,它通过社会中人的一言一行得到实践和体现。就是说,知书达礼载于人。那么,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就要合乎其时的“礼法”。衡量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广东公民,就不妨应用上述尺度。这个尺度,既可以由别人用来评判,也可以自己对照检验。

学习、感召、制度:知礼的途径

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当前,开展知礼向善教育,优化人际环境,具体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大力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真正“知书”,从自身素质提高着手。读书对于提高人的专业知识、增强其在社会中的工作技能是必须的,但它最重要的功能,还是提高并增强人的素质,熏陶人的精神生活。为此,要深入开展“百书育英才”、职工读书自学、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和村民素质教育等活动,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村镇、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家庭,使广大群众在学习中增知识、长才干、受熏陶,跟上时代步伐,成为学习型现代公民。

第二是大力构建文明和谐社区,让社会风尚形成感召力,以鞭策人们“达礼”。为此,要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组织社区义工、志愿者服务、“双关爱”(爱幼扶幼助幼、爱老敬老助老)和“手拉手”扶贫助困等活动,引导群众在人际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谦让,在发生纠纷或冲突时彼此谅解宽容,在遇到危难时真诚相助、见义勇为,共同创造和谐美好的人际环境、生活环境。

第三是大力推行文明礼仪规范,使人们有一个可资遵循的行为准则,从制度上推进“知书达礼”。为此,要根据各地区、各行业的实际情况,发动群众讨论制订和修订文明公约、文明守则和文明礼仪规范,向社会公布、宣传,广泛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使广大群众处事有准则,言行有遵循,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编辑:唐莉娜)


相关文章

  • 公民道德演讲稿
  • 与文明同行,做现代公民演讲稿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与文明同行,做现代公民],文明是无处在的,所以要与文明同行,做一个现代公民. "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树立和落实 ...

  • 20XX年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总结
  • “爱国守法”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对在校的大学生来说,爱国是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尤其是辛亥革命前后八十年的历史,中国由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强国。要在这个基础上,认识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守法”是“爱国”规范的延伸,社会主义的 ...

  • 分认识八荣八耻荣辱观的伟大意义
  • 充分认识"八荣八耻"荣辱观的伟大意义 --"八荣八耻"学习心得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 ...

  • 公民道德纲要心得体会
  • 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心得体会 加强公民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体会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推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把社会公德纳入我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并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突出出来,这不仅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 诚信教育活动阶段总结
  • 诚信.诚信教育,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诚信教育,是为了培育诚信意识.诚信行为所采取的教育活动.教育部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在一些领域和地方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也侵蚀着校园,给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少数学生考试作弊.言行 ...

  • 诚实守信演讲稿--爱国.守法.诚信.知礼
  • "诚信"就是诚实正义,恪守信用.在"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公民道德的八字内容里,诚信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这反映出新时期人们对"诚信"迫切的呼唤.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拥有诚信就拥有一切 ...

  • 廉政文化进校园倡议书
  •   为了充分贯彻落实教委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精神,深入推进我校廉政文化建设,营造人人以廉为荣、个个以腐为耻、争当正直的人的文化舆论氛围,我校将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敬廉崇洁、知礼尚德——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为此,我们向全体师生员工提出以下倡议:   我们的教职员工要做到:   一、积极投身廉政文化进 ...

  • 德育工作报告
  • 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为指导内容。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卫生纪律教育及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使我校的德育工 ...

  • 四德建设心得体会
  •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四德”主题教育活动,有利于推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把“四德”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突出出来,这不仅对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必将对社会公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与社 ...

  • 打造信用中国
  •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作为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应是每一个公民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高尚所孕育的基本内涵。那些从烽火中走出的英雄,那些从艰难中走出的强者,那些从平凡中走出的不平凡的人,我们深深地敬佩他们。他们是我们追求高尚的榜样,尽管我们无数次对自己说,要向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