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艺术品的公园化展示_以南宋石刻公园为例_陈安居

规划设计实例

石刻艺术品的公园化展示——以南宋石刻公园为例

The Outdoor Exhibit of Stone Carving Art—Southern Song Dynasty Stone Carving Park as the Example

陈安居 / CHEN An-ju 摘 要:从以石刻艺术品做公园化展示的角度出发,剖析现存南宋石刻文物的现状,阐述石刻文化传统的传承发展。以南宋石刻公园的营造为例,讨论了南宋时期古石刻文物的保护、展示和南宋以后明清时期民间雕刻艺术品的公园化主题陈列和景观塑造。主张使人文艺术(景观)融入自然生态,让生态也成为一种艺术,创造“天趣与人情”融为一体的造园意境。打造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反映场地自然历史风貌,满足市民旅游、休闲和求知等需求的文化名胜景区,使之成为宁波东钱湖的人文胜地。关 键 词:风景园林;南宋石刻;明清雕刻;民间艺术文章编号:1000-6664(2012)12-0060-05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12-03-21; 修回日期:2012-08-04

Abstract: This paper took a viewing on stone carving art as outdoor exhibit,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xisting Southern Song Dynasty stone carving arts and presented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stone carving culture. With the design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Stone Carving Park as the example,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protection and exhibition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stone carving cultural relics, and the Folk sculpture outdoor exhibition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It is proposed to blend culture humanity into natural environment, creating a harmonious artistic conception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 culture, transforming to a piece of ecological art. Contemporary elements are merged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 making the design well reflect the local historical scenery and people satisfied with leisure and education function, and making the Dongqian Lake become a main culture scenic spot of Ningbo.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outhern Song Dynasty stone carving art; Folk sculpture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folk art

自1972年确立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全球范围内,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政府对文化及自然遗产的保护宣传工作有了全面的开展,民众对遗产的关注度与认知度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如何从景观角度,有效展示具有价值的自然文化遗产,提高民众的关注度和认知度,进一步有效地保护自然文化遗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宁波地区的这一批文物原先都散落在荒郊野岭,陆续被人为或自然地破坏、盗取、遗失。宁波东钱湖地区的城市开发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历史文物的容身之地也越来越狭小。此类传统文化在现代人的观念里本来就很淡薄,如果不加以收集和保护,这一地域文化就将慢慢消失。本文以南宋石刻公园的营造为例,为如何通过景观手段展示和保护民间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并加以传承和发扬提供一些借鉴。

1 项目背景

南宋石刻群是位于宁波西南东钱湖畔一道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场地内集中了南宋时期的多座墓葬,墓道石刻遍布,是我国南宋时期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雕刻最精的墓道石刻遗存,堪称石刻艺术大遗址,并于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场地中的石刻表情惟妙惟肖,案纹栩栩如生,是融合了古代哲学、美学、生态学为一身的石刻艺术精品(图1),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自2006年10月南宋石刻公园首次开园以来,社会反映良好,但尚有明显不足。概括起来主要有3点:1)旅游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缺少必要的休闲活动场所;2)东、西园比重失衡,景观配置“东重西轻”;3)没有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山水资源。本案即针对解决上述问题提出的改、扩园规划方案。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由于场地内原集中的122件南宋石刻文物已全部陈列在已竣工的东园和西园的历史沧桑区内,本案实际上已无南宋石刻可延续公园的主题陈列。因此,本次规划将放宽素材与题材的表现领域,以南宋石刻传统的传承发展脉络为线索,把改、扩园的主题陈列放在本地元、明、清民间雕刻文化上。

60

Works of Planning and Design

生无常的恐惧,使人们希望有一种超越自然与人力的精神信仰来佑护自己,这是巫术、宗教信仰的由来,也是吉祥象征文化的起因。可以这么说,一切与人们生活有关联的事物,都有与之对应的吉祥象征物,这种一一对应的、能够化解灾难与不幸、给人带来好运的象征符号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象征艺术体系。本案将对这一体系,按题材类型进行分类,形成若干个专题,并以民间艺术景墙的形式,逐段分专题予以展示。专题如:曾经的诸神、曾经的民俗信仰、曾经的神兽、曾经的吉祥物、曾经的瑞应图(带来好运的图画或纹样)等。

1

以上述专题再现昔日的生活,在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中传承传统文化。

2)从民俗的角度揭示吉祥象征文化的内涵,形成独特的展示效果。近代以来,由于受工业文明的冲击,现代人与农耕时代的传统文化已相去甚远,许多传承久远、妇孺皆知的吉祥崇尚,要么知之不多、语焉不详,要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设计中将提取主要的民间吉祥象征物,如福神、禄神、刘海、东方朔、和合二仙等,采用一件雕刻作品,配一段文字说明的形式予以展示(当然被展示的对象是那些工艺精彩,有代表性又有审美价值的作品)。以快餐式传授民俗文化的方法构成展示特色。

3)体现石刻公园的特色。以南宋石刻陈列为主,以推介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为辅,在公园的形式与功能上予以充分表达,构建一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雕刻文化主题公园。2.2 功能性:综合性旅游休闲空间

1)打破一般“遗址公园”或“博物馆”的概念,将南宋石刻陈列、民间艺术展示和东钱湖的湖光山色资源融合在一起,为城市提供一个既有历史名胜,又有民俗特色,还可以游山观湖的综合性旅游休闲空间。

2)主题餐厅与主题茶座:景区主要配套服务设施。以历代民间雕刻展示为主题,在西南边界与西北山腰建2组建筑,使之成为东钱湖西南湖区最重要的茶座与餐饮场所。

3)自由休闲空间:充分为市民提供一个游览观光、自由休闲的空间,包括艺术欣赏、民俗求知、途中小憩、夜景观赏空间等。

2

图1 南宋时期的石刻文臣武将图2 前后园格局

4)旅游:作为东钱湖乃至宁波的一个具有独特人文历史韵味的名胜古迹,供外来观光者游览。因此,园区设计将充分考虑观赏性与纪念性。2.3 生态性:因地制宜、维护和完善自然生态环境

1)利用基地自然生态与植被资源,略加调整和补充,使之充分体现原生态野外山麓园的景观特色。

2)各景点观赏树种配置,注重物种的品性、姿态与色彩,使之与所配景点的情感及审美基调吻合,使各景点之间形成相映成趣的效果。

2 总体设计思想

遵循4大规划原则,本设计强调以下几方面特色。2.1 纪念性:再现曾经的生活

审视宋、元、明、清历代遗留的本地民间雕刻文化,其内容几乎全是吉祥图像、纹样或文字,属于中国象征艺术体系。象征艺术是农业文明背景下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溯求,其共同主题是“平安、幸福、富裕、祥和”。它是一种生活愿景,也是一种生存方式。本案将以“再现曾经的生活”为主题,对本地的民间雕刻文化及其象征意义予以充分揭示和诠释,以期成为市民修学传统文化常识的一个窗口。

1)体现农耕文明的普遍性含义。农业文明时代,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完全依赖人力与自然条件,对自然灾难与人

3)水边和坡地上,大量配置土生土长的乡土植物群落,形成可持续的生态群落,并以自然之美,野草、野花之美,拉开与城市园林的距离。2.4 经济性:充分利用基地条件,减少投入与维护成本

1)保留和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包括山水地形和树木植被,力图在最少改动的前提下,减少造价,同时创造富有特色的景观。

2)减少维护成本,除功能性服务建筑与展示性艺术构筑物外,大面积都是竹林、野生草地(非精致)和乡土植物群落,不做维护成本很高的模纹花坛和人工草坪。

3)注重通过功能性餐饮、茶座和旅游纪念品的经营,获取经济效益,用于园区管理。

3 总体布局与总体景观设计

3.1 前后园格局

根据场地特点,公园总体布局呈前、后园格局(图2)。前园为南宋石刻园,以弥怀凭吊为情感趋向,具有明显的纪念性功能,设计集中体现南宋石刻文化内涵;后园为民间雕

61

规划设计实例

3

图3 总平面图

图4 生肖广场上的图腾柱

图5 仿宋风格主题茶室和爬山廊图6 民间石刻艺术墙

刻园,选址内有自然的水、草、丛林空间,具有自然山麓园特征,设计的重点是将人文景观(民间雕刻内容)融入自然生态之中,以求“山林野趣,人文意境”的效果。

公园以南宋石刻的传承发展作为贯穿前、后园的主题线(图3),两园一主一辅,一庄一谐,有对比,也有呼应,印证了“园以景胜,景因园异”的传统园林理念。3.2 水系设计

1)充分利用原有水库及溪流,整理堤岸、疏通水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水系。

2)改造公园西北水库上面的7块梯田,在原梯田堤坝上修3道小水坝,形成4个呈梯次上升的水池。保留被水淹没的田埂及树木,稍加整理,使之成为一组大小不等的水中绿岛。再利用原梯田的落差,在水坝上开口加桥、垒石筑矶,让池水经此,有的成瀑布,有的变溪涧,形成一组

高低错落、动静交加、变幻灵动、情趣盎然的翠谷清池景观。

3)利用水库下的溪流和原历史沧桑区(已完工)南边的水池,整改溪道,扩大水体面积,使水池在主题餐厅与公园之间起到边界分隔作用,同时将溪流引入主题餐厅,增加室内景观的自然情趣。

上述水系,在枯水期将以自来水作为水源,以维持溪水流量,并保持池水的稳定水位。3.3 道路系统

1)前园的主游道有2种,通向主要功能区的道路(如:由博物馆通向南宋石刻广场的主瞻道,史渐墓道前的神道),采用直线道路;连接次要功能区的,采用自然的流线型道路。这种路型的变化,突出了主题,体现了场所的历史感。

2)后园沿水库上方谷地以环路贯通。路型采用折线形式,折线型道路具有视觉美,能加强曲廊与民间艺术墙的表现力,同时与前园的路网形成对比。

3)园路按宽度和使用性质分为2种:主游道2~3m;次游道1~2m。3.4 12生肖广场

生肖广场位于原水库前,是连接前、后园的主要功能区(图4)。

62

Works of Planning and Design

711

图7 岁月淹没的文明主题构筑图8 曲廊图9 史渐墓道

图10 各种民间图腾柱

图11 山脚下水池旁的静思平台图12 宁波地区丰富的狮扭雕塑图13 残缺的南宋石刻文臣像

123.5 建筑

主题茶座,是一组仿宋建筑。其门楼、庭院、廊、墙和室内设计,精选旧民间石刻砖雕作品装饰之。注重细部刻画,反映建筑的地域风貌与差别,是其关注重点,也是其特色(图5)。3.6 民间艺术墙

民间艺术墙是一组以旧石料、旧砖瓦垒砌起来的装饰墙,在其墙体上,有数量非常可观的旧时建筑上的精美石刻砖雕作品(图6)。这些原本散落在宁波周边地区、民间各个朝代的、带有故事情节和文化符号的砖石装饰物(其中有圆雕、浮雕、阳刻、阴刻、透雕等多种雕刻技法),它们有的完整,有的残缺,有机地镶嵌在墙体的各个部位,既随处可见,又疏密有致。在对这些残存的精美民间艺术品的鉴赏和解读中,唤起人们对过往岁月与历史传统

的怀念与追忆。

民间艺术墙是一种文化时空的象征,收集和表现的文物残件,上自唐宋,下至明、清及民国。它起自西园(已完工)的“主瞻道”上的残墙,其尾端将以一组旧砖雕柱阵和一道集中展示了大量石刻碑文、铭文的断壁残垣继续延伸,最后残墙终埋地下,柱阵为池水淹没。这一型巨大的艺术构架将以“岁月淹没的文明”为题(图7),象征着数千年来,由于自然与人为原因,艺术品的逐渐消亡过程。

它以戏剧化的语言告诉人们,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古迹,它们只会越来越少,而且无法被替代,提示人们关注身边即将消失的“文明”,引起抢救与保护的重视。同时,通过该景突显了石刻公园作为本土文化保护地的意义、价值及其供人瞻仰的地位。3.7 曲廊

与主题茶座隔水相望。构成廊体的石础、石柱、牛腿、琴枋、月樑等都是旧时建筑构件的精品。曲廊除作为主题茶座的对景,为游人提供自由休闲空间外,还将利用东侧与长廊比肩蜿蜒上伸的折墙,集中展示一批本地工艺精湛的石窗与砖窗,墙前与廊下还将陈列

一批民间雕刻精品,使曲廊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民间工艺长廊。

63

规划设计实例

在民间艺术墙与曲廊等设计中,结合本地有代表性的建筑景观元素(如:砖雕门楼、影壁、马头墙等),形成公园景观的另一层特色(图8)。 3.8 节点与小品

1)牌坊亭:其位置东接史渐墓道(图9),北连历史沧桑区,是东、西园的主入口。

2)在已完工的历史沧桑区北部,略加整改,集中展示一批旧时城乡生活与生产中的石器,如:石磨、石槽、石捣臼、石桌、石凳、石花瓶、石香炉等,体现石刻文化的民间根系,并创造一个小型的露天“石器博物馆”(图10)。

3)几个静思(专题)空间,分别置于民间艺术墙的西北区段。以回味历史,重温曾经的生活为主题,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展示手段表达。对各个专题内容,分别以不同的材料、形式和颜色作为塑造手段,表达不同的内容和性格特质(图11)。

如:民间诸神专题——浪漫舒展; 民俗信仰专题——庄严静穆; 瑞应图专题——欢乐喜庆。3.9 铺地

将以旧城改造中拆下的旧墙基石、条石、石板和旧砖瓦作为园区的主要铺地材料。

刻辅助性地展示,序列性地讲述了宁波石刻艺术的发展脉络。就如同把一连串相关的词汇组成一个富有意义的句子一般,对石刻的景观主题进行了多重意义的叙述。4.2 纪念性

在本案中,这种纪念性的景观不仅仅旨在对南宋石刻的纪念,更重要的是对往昔农耕文明时期生活方式的纪念和追忆。原址的122件南宋石刻文物作为物质景观的主体,作为唤起游者的“初次承载”性的景观,给予游者直观的纪念性物质感知。通过展示收集的明清民间石刻雕塑与使用回收的旧石、旧砖、旧瓦等旧材料,和各种极具特色的砖雕门楼、影壁、马头墙等建筑元素形成了“二次承载”的纪念性景观。这种二次承载的物质景观,再次强调了石刻公园的纪念性主题,追忆了宁波往昔的岁月和生活片断。残旧的梅园石铺地,旧砖堆砌的民间艺术墙,仿天一阁的百鹅亭,收集而来的旧时城乡生活与生产中的石器,映衬于青山绿蔓之间,漫步其中,宛若回溯到历史的长河中,倾听遥远的时代的声音。

5 结语

南宋石刻公园以景观叙事的设计手法塑造了一个具有纪念性的空间。对如何利用景观手段展示和保护民间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并进一步加以传承和发扬提供了借鉴。

注:文中图片由浙江尼塔园林景观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本项目荣获2011年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和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颁发的“国家文物保护最佳工程奖”。

致谢: 感谢葛其浪先生及其团队给予本项目的指导和帮助,NITA控股徐雄文董事长和徐雄武院长对项目组的信任和支持。

4 项目特色

4.1 叙事性

宁波的民间雕刻艺术,由于深受南宋石刻传统的影响和“宁波帮”工匠的代代传承,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形象生动、技艺精湛、具有精、细、雅、洁的审美取向和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是江南民间雕刻艺术的精华之一(图12)。

由于场地内原集中的122件南宋石刻文物,已全部陈列在已竣工的东园和西园的历史沧桑区内(图13),本案另辟蹊径,以南宋石刻传统的传承发展脉络为线索,把主题陈列放在本地元、明、清民间雕刻文化上。通过对宁波地区民间雕刻艺术进行搜集、整理、提炼与演绎,用于本次改扩园的主题陈列和景观塑造,不仅能弥补石刻公园目前陈列品种单一(仅南宋墓道石刻一种)、数量有限(仅122件)的不足,还能从地域雕刻文化的传承发展脉络上,充实并丰富石刻公园的雕刻文化主题。同时,通过对宋、元、明、清大量民间雕刻艺术的搜集和展示,还能从整体上反映历史上“宁波帮”匠人的艺术才华,使南宋石刻公园成为一座真正的民间艺术宝库。以时间的次序为主线将整个场地串联袭来,以南宋史渐墓道遗址为起点,对明清的石

作者简介:

陈安居/1980年生/男/浙江温州人/园林工程师/浙江尼塔园林景观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技术总监(宁波 315016)

(编辑/金花)

参考文献:

[1] 麻承照,谢国旗.东钱湖石刻[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9.

64

规划设计实例

石刻艺术品的公园化展示——以南宋石刻公园为例

The Outdoor Exhibit of Stone Carving Art—Southern Song Dynasty Stone Carving Park as the Example

陈安居 / CHEN An-ju 摘 要:从以石刻艺术品做公园化展示的角度出发,剖析现存南宋石刻文物的现状,阐述石刻文化传统的传承发展。以南宋石刻公园的营造为例,讨论了南宋时期古石刻文物的保护、展示和南宋以后明清时期民间雕刻艺术品的公园化主题陈列和景观塑造。主张使人文艺术(景观)融入自然生态,让生态也成为一种艺术,创造“天趣与人情”融为一体的造园意境。打造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反映场地自然历史风貌,满足市民旅游、休闲和求知等需求的文化名胜景区,使之成为宁波东钱湖的人文胜地。关 键 词:风景园林;南宋石刻;明清雕刻;民间艺术文章编号:1000-6664(2012)12-0060-05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12-03-21; 修回日期:2012-08-04

Abstract: This paper took a viewing on stone carving art as outdoor exhibit,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xisting Southern Song Dynasty stone carving arts and presented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stone carving culture. With the design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Stone Carving Park as the example,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protection and exhibition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stone carving cultural relics, and the Folk sculpture outdoor exhibition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It is proposed to blend culture humanity into natural environment, creating a harmonious artistic conception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 culture, transforming to a piece of ecological art. Contemporary elements are merged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 making the design well reflect the local historical scenery and people satisfied with leisure and education function, and making the Dongqian Lake become a main culture scenic spot of Ningbo.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outhern Song Dynasty stone carving art; Folk sculpture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folk art

自1972年确立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全球范围内,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政府对文化及自然遗产的保护宣传工作有了全面的开展,民众对遗产的关注度与认知度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如何从景观角度,有效展示具有价值的自然文化遗产,提高民众的关注度和认知度,进一步有效地保护自然文化遗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宁波地区的这一批文物原先都散落在荒郊野岭,陆续被人为或自然地破坏、盗取、遗失。宁波东钱湖地区的城市开发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历史文物的容身之地也越来越狭小。此类传统文化在现代人的观念里本来就很淡薄,如果不加以收集和保护,这一地域文化就将慢慢消失。本文以南宋石刻公园的营造为例,为如何通过景观手段展示和保护民间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并加以传承和发扬提供一些借鉴。

1 项目背景

南宋石刻群是位于宁波西南东钱湖畔一道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场地内集中了南宋时期的多座墓葬,墓道石刻遍布,是我国南宋时期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雕刻最精的墓道石刻遗存,堪称石刻艺术大遗址,并于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场地中的石刻表情惟妙惟肖,案纹栩栩如生,是融合了古代哲学、美学、生态学为一身的石刻艺术精品(图1),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自2006年10月南宋石刻公园首次开园以来,社会反映良好,但尚有明显不足。概括起来主要有3点:1)旅游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缺少必要的休闲活动场所;2)东、西园比重失衡,景观配置“东重西轻”;3)没有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山水资源。本案即针对解决上述问题提出的改、扩园规划方案。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由于场地内原集中的122件南宋石刻文物已全部陈列在已竣工的东园和西园的历史沧桑区内,本案实际上已无南宋石刻可延续公园的主题陈列。因此,本次规划将放宽素材与题材的表现领域,以南宋石刻传统的传承发展脉络为线索,把改、扩园的主题陈列放在本地元、明、清民间雕刻文化上。

60

Works of Planning and Design

生无常的恐惧,使人们希望有一种超越自然与人力的精神信仰来佑护自己,这是巫术、宗教信仰的由来,也是吉祥象征文化的起因。可以这么说,一切与人们生活有关联的事物,都有与之对应的吉祥象征物,这种一一对应的、能够化解灾难与不幸、给人带来好运的象征符号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象征艺术体系。本案将对这一体系,按题材类型进行分类,形成若干个专题,并以民间艺术景墙的形式,逐段分专题予以展示。专题如:曾经的诸神、曾经的民俗信仰、曾经的神兽、曾经的吉祥物、曾经的瑞应图(带来好运的图画或纹样)等。

1

以上述专题再现昔日的生活,在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中传承传统文化。

2)从民俗的角度揭示吉祥象征文化的内涵,形成独特的展示效果。近代以来,由于受工业文明的冲击,现代人与农耕时代的传统文化已相去甚远,许多传承久远、妇孺皆知的吉祥崇尚,要么知之不多、语焉不详,要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设计中将提取主要的民间吉祥象征物,如福神、禄神、刘海、东方朔、和合二仙等,采用一件雕刻作品,配一段文字说明的形式予以展示(当然被展示的对象是那些工艺精彩,有代表性又有审美价值的作品)。以快餐式传授民俗文化的方法构成展示特色。

3)体现石刻公园的特色。以南宋石刻陈列为主,以推介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为辅,在公园的形式与功能上予以充分表达,构建一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雕刻文化主题公园。2.2 功能性:综合性旅游休闲空间

1)打破一般“遗址公园”或“博物馆”的概念,将南宋石刻陈列、民间艺术展示和东钱湖的湖光山色资源融合在一起,为城市提供一个既有历史名胜,又有民俗特色,还可以游山观湖的综合性旅游休闲空间。

2)主题餐厅与主题茶座:景区主要配套服务设施。以历代民间雕刻展示为主题,在西南边界与西北山腰建2组建筑,使之成为东钱湖西南湖区最重要的茶座与餐饮场所。

3)自由休闲空间:充分为市民提供一个游览观光、自由休闲的空间,包括艺术欣赏、民俗求知、途中小憩、夜景观赏空间等。

2

图1 南宋时期的石刻文臣武将图2 前后园格局

4)旅游:作为东钱湖乃至宁波的一个具有独特人文历史韵味的名胜古迹,供外来观光者游览。因此,园区设计将充分考虑观赏性与纪念性。2.3 生态性:因地制宜、维护和完善自然生态环境

1)利用基地自然生态与植被资源,略加调整和补充,使之充分体现原生态野外山麓园的景观特色。

2)各景点观赏树种配置,注重物种的品性、姿态与色彩,使之与所配景点的情感及审美基调吻合,使各景点之间形成相映成趣的效果。

2 总体设计思想

遵循4大规划原则,本设计强调以下几方面特色。2.1 纪念性:再现曾经的生活

审视宋、元、明、清历代遗留的本地民间雕刻文化,其内容几乎全是吉祥图像、纹样或文字,属于中国象征艺术体系。象征艺术是农业文明背景下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溯求,其共同主题是“平安、幸福、富裕、祥和”。它是一种生活愿景,也是一种生存方式。本案将以“再现曾经的生活”为主题,对本地的民间雕刻文化及其象征意义予以充分揭示和诠释,以期成为市民修学传统文化常识的一个窗口。

1)体现农耕文明的普遍性含义。农业文明时代,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完全依赖人力与自然条件,对自然灾难与人

3)水边和坡地上,大量配置土生土长的乡土植物群落,形成可持续的生态群落,并以自然之美,野草、野花之美,拉开与城市园林的距离。2.4 经济性:充分利用基地条件,减少投入与维护成本

1)保留和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包括山水地形和树木植被,力图在最少改动的前提下,减少造价,同时创造富有特色的景观。

2)减少维护成本,除功能性服务建筑与展示性艺术构筑物外,大面积都是竹林、野生草地(非精致)和乡土植物群落,不做维护成本很高的模纹花坛和人工草坪。

3)注重通过功能性餐饮、茶座和旅游纪念品的经营,获取经济效益,用于园区管理。

3 总体布局与总体景观设计

3.1 前后园格局

根据场地特点,公园总体布局呈前、后园格局(图2)。前园为南宋石刻园,以弥怀凭吊为情感趋向,具有明显的纪念性功能,设计集中体现南宋石刻文化内涵;后园为民间雕

61

规划设计实例

3

图3 总平面图

图4 生肖广场上的图腾柱

图5 仿宋风格主题茶室和爬山廊图6 民间石刻艺术墙

刻园,选址内有自然的水、草、丛林空间,具有自然山麓园特征,设计的重点是将人文景观(民间雕刻内容)融入自然生态之中,以求“山林野趣,人文意境”的效果。

公园以南宋石刻的传承发展作为贯穿前、后园的主题线(图3),两园一主一辅,一庄一谐,有对比,也有呼应,印证了“园以景胜,景因园异”的传统园林理念。3.2 水系设计

1)充分利用原有水库及溪流,整理堤岸、疏通水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水系。

2)改造公园西北水库上面的7块梯田,在原梯田堤坝上修3道小水坝,形成4个呈梯次上升的水池。保留被水淹没的田埂及树木,稍加整理,使之成为一组大小不等的水中绿岛。再利用原梯田的落差,在水坝上开口加桥、垒石筑矶,让池水经此,有的成瀑布,有的变溪涧,形成一组

高低错落、动静交加、变幻灵动、情趣盎然的翠谷清池景观。

3)利用水库下的溪流和原历史沧桑区(已完工)南边的水池,整改溪道,扩大水体面积,使水池在主题餐厅与公园之间起到边界分隔作用,同时将溪流引入主题餐厅,增加室内景观的自然情趣。

上述水系,在枯水期将以自来水作为水源,以维持溪水流量,并保持池水的稳定水位。3.3 道路系统

1)前园的主游道有2种,通向主要功能区的道路(如:由博物馆通向南宋石刻广场的主瞻道,史渐墓道前的神道),采用直线道路;连接次要功能区的,采用自然的流线型道路。这种路型的变化,突出了主题,体现了场所的历史感。

2)后园沿水库上方谷地以环路贯通。路型采用折线形式,折线型道路具有视觉美,能加强曲廊与民间艺术墙的表现力,同时与前园的路网形成对比。

3)园路按宽度和使用性质分为2种:主游道2~3m;次游道1~2m。3.4 12生肖广场

生肖广场位于原水库前,是连接前、后园的主要功能区(图4)。

62

Works of Planning and Design

711

图7 岁月淹没的文明主题构筑图8 曲廊图9 史渐墓道

图10 各种民间图腾柱

图11 山脚下水池旁的静思平台图12 宁波地区丰富的狮扭雕塑图13 残缺的南宋石刻文臣像

123.5 建筑

主题茶座,是一组仿宋建筑。其门楼、庭院、廊、墙和室内设计,精选旧民间石刻砖雕作品装饰之。注重细部刻画,反映建筑的地域风貌与差别,是其关注重点,也是其特色(图5)。3.6 民间艺术墙

民间艺术墙是一组以旧石料、旧砖瓦垒砌起来的装饰墙,在其墙体上,有数量非常可观的旧时建筑上的精美石刻砖雕作品(图6)。这些原本散落在宁波周边地区、民间各个朝代的、带有故事情节和文化符号的砖石装饰物(其中有圆雕、浮雕、阳刻、阴刻、透雕等多种雕刻技法),它们有的完整,有的残缺,有机地镶嵌在墙体的各个部位,既随处可见,又疏密有致。在对这些残存的精美民间艺术品的鉴赏和解读中,唤起人们对过往岁月与历史传统

的怀念与追忆。

民间艺术墙是一种文化时空的象征,收集和表现的文物残件,上自唐宋,下至明、清及民国。它起自西园(已完工)的“主瞻道”上的残墙,其尾端将以一组旧砖雕柱阵和一道集中展示了大量石刻碑文、铭文的断壁残垣继续延伸,最后残墙终埋地下,柱阵为池水淹没。这一型巨大的艺术构架将以“岁月淹没的文明”为题(图7),象征着数千年来,由于自然与人为原因,艺术品的逐渐消亡过程。

它以戏剧化的语言告诉人们,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古迹,它们只会越来越少,而且无法被替代,提示人们关注身边即将消失的“文明”,引起抢救与保护的重视。同时,通过该景突显了石刻公园作为本土文化保护地的意义、价值及其供人瞻仰的地位。3.7 曲廊

与主题茶座隔水相望。构成廊体的石础、石柱、牛腿、琴枋、月樑等都是旧时建筑构件的精品。曲廊除作为主题茶座的对景,为游人提供自由休闲空间外,还将利用东侧与长廊比肩蜿蜒上伸的折墙,集中展示一批本地工艺精湛的石窗与砖窗,墙前与廊下还将陈列

一批民间雕刻精品,使曲廊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民间工艺长廊。

63

规划设计实例

在民间艺术墙与曲廊等设计中,结合本地有代表性的建筑景观元素(如:砖雕门楼、影壁、马头墙等),形成公园景观的另一层特色(图8)。 3.8 节点与小品

1)牌坊亭:其位置东接史渐墓道(图9),北连历史沧桑区,是东、西园的主入口。

2)在已完工的历史沧桑区北部,略加整改,集中展示一批旧时城乡生活与生产中的石器,如:石磨、石槽、石捣臼、石桌、石凳、石花瓶、石香炉等,体现石刻文化的民间根系,并创造一个小型的露天“石器博物馆”(图10)。

3)几个静思(专题)空间,分别置于民间艺术墙的西北区段。以回味历史,重温曾经的生活为主题,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展示手段表达。对各个专题内容,分别以不同的材料、形式和颜色作为塑造手段,表达不同的内容和性格特质(图11)。

如:民间诸神专题——浪漫舒展; 民俗信仰专题——庄严静穆; 瑞应图专题——欢乐喜庆。3.9 铺地

将以旧城改造中拆下的旧墙基石、条石、石板和旧砖瓦作为园区的主要铺地材料。

刻辅助性地展示,序列性地讲述了宁波石刻艺术的发展脉络。就如同把一连串相关的词汇组成一个富有意义的句子一般,对石刻的景观主题进行了多重意义的叙述。4.2 纪念性

在本案中,这种纪念性的景观不仅仅旨在对南宋石刻的纪念,更重要的是对往昔农耕文明时期生活方式的纪念和追忆。原址的122件南宋石刻文物作为物质景观的主体,作为唤起游者的“初次承载”性的景观,给予游者直观的纪念性物质感知。通过展示收集的明清民间石刻雕塑与使用回收的旧石、旧砖、旧瓦等旧材料,和各种极具特色的砖雕门楼、影壁、马头墙等建筑元素形成了“二次承载”的纪念性景观。这种二次承载的物质景观,再次强调了石刻公园的纪念性主题,追忆了宁波往昔的岁月和生活片断。残旧的梅园石铺地,旧砖堆砌的民间艺术墙,仿天一阁的百鹅亭,收集而来的旧时城乡生活与生产中的石器,映衬于青山绿蔓之间,漫步其中,宛若回溯到历史的长河中,倾听遥远的时代的声音。

5 结语

南宋石刻公园以景观叙事的设计手法塑造了一个具有纪念性的空间。对如何利用景观手段展示和保护民间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并进一步加以传承和发扬提供了借鉴。

注:文中图片由浙江尼塔园林景观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本项目荣获2011年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和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颁发的“国家文物保护最佳工程奖”。

致谢: 感谢葛其浪先生及其团队给予本项目的指导和帮助,NITA控股徐雄文董事长和徐雄武院长对项目组的信任和支持。

4 项目特色

4.1 叙事性

宁波的民间雕刻艺术,由于深受南宋石刻传统的影响和“宁波帮”工匠的代代传承,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形象生动、技艺精湛、具有精、细、雅、洁的审美取向和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是江南民间雕刻艺术的精华之一(图12)。

由于场地内原集中的122件南宋石刻文物,已全部陈列在已竣工的东园和西园的历史沧桑区内(图13),本案另辟蹊径,以南宋石刻传统的传承发展脉络为线索,把主题陈列放在本地元、明、清民间雕刻文化上。通过对宁波地区民间雕刻艺术进行搜集、整理、提炼与演绎,用于本次改扩园的主题陈列和景观塑造,不仅能弥补石刻公园目前陈列品种单一(仅南宋墓道石刻一种)、数量有限(仅122件)的不足,还能从地域雕刻文化的传承发展脉络上,充实并丰富石刻公园的雕刻文化主题。同时,通过对宋、元、明、清大量民间雕刻艺术的搜集和展示,还能从整体上反映历史上“宁波帮”匠人的艺术才华,使南宋石刻公园成为一座真正的民间艺术宝库。以时间的次序为主线将整个场地串联袭来,以南宋史渐墓道遗址为起点,对明清的石

作者简介:

陈安居/1980年生/男/浙江温州人/园林工程师/浙江尼塔园林景观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技术总监(宁波 315016)

(编辑/金花)

参考文献:

[1] 麻承照,谢国旗.东钱湖石刻[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9.

64


相关文章

  • 大足石刻导游词
  •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参观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 ...

  • 千人徒步东钱湖"低碳之旅,走向健康"活动策划书
  • 一.活动背景 宁波东钱湖是浙江第一大天然淡水湖,兼具西子风韵与太湖气魄,被誉为"华夏沿海第一湖".这里生态优良,环境优美,是宁波人的"后花园",也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于xx年的11月25日,组织老师.同学们与社会各界人士来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开 ...

  • 浙江杭州西湖孤山景区导游词
  •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孤山景区游览.那我们首先先来介绍一下孤山的概况:孤山山高38米,为西湖群山中海拔最低的山,也是西湖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它东连白堤,南临外西湖,西接西冷桥,北濒里西湖.因为孤山在西湖碧波环绕中,风景优美,因此白居易曾有词有云:"蓬莱阁在水中央".孤山是 ...

  • 桂林虞山公园导游词
  • 寻觅圣帝足迹 追踪千载文明 饱览山水神韵 游憩虞山公园 虞山公园位于桂林市城北,因其园美庙灵.山奇洞幽,是桂林山水游览的开山地和桂林历史的渊源地.园内虞山.皇泽潭.韶音洞素有仙山.仙河. 仙洞之名.四千多年前,华夏文明始祖之一的虞帝南巡曾到这里,秦人立庙纪念,延续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古往今来,祭祀 ...

  • 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北山摩崖造像
  • 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之北而得名,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以北山佛湾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北山,古名龙岗山,距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公里,海拔545.5米.北山摩崖造像重点保护范围面积7.62公顷,一般保护范围面积21.8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28.15公顷 ...

  • 宝顶山导游词
  • 宝顶山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东北15公里处的宝顶镇,海拔527.83米.宝顶山石刻包括以圣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小佛湾造像,由号称"第六代祖师传密印"的赵智凤于公元1174-1252年间(南宋淳熙至炉子佑年间).历时70余年,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万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 ...

  • 安岳石刻导游词
  • 重庆直辖后,安岳成为四川省的"第一石刻大县",以"古、多、精、美"而著称的安岳石刻,有"上承敦煌,下启大足"之美誉。然而,有着千百年历史至今更加绚烂多姿的"国之瑰宝",却无法像敦煌一般气势磅礴,声名远播;也远不如大足石刻那样观者云集,人气兴旺。数十年来,她竟如藏在深闺的少女,羞涩而甘于寂寞……。20 ...

  • 大足石刻的导游词
  • “大足石刻”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来到大足石刻,我是你们的导游—蒋沁,我将带大家一起游览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大足石刻一共有70多处,总计100000多驱.其中,北山石刻,南山石刻,宝顶山石刻,石篆山石刻,石门山石刻最为著名.大足石刻最早建于宋朝. 然而,我们最为关注的千 ...

  • 重庆大足石刻导游词
  • 大足石刻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参观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里我得向大家说明一下,

  • 江苏省无锡市锡惠公园导游词
  •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将去游览的是无锡市内最主要的风景名胜区--锡惠公园.它位于无锡市西2.5公里处,包括锡山和惠山,全园面积达6.85平方公里. [公园概况和名称由来] 游客们:锡惠公园因山而得名,西部是惠山,东部是锡山.惠山高329米,周围约20多公里,素有"江南第一山"的美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