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地球的运动3

1.3:地球的运动(4课时)

一、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了以下一些具体要求:1. 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2、理解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3、能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4、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5、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6、理解黄赤交角用其地理意义。7、绘制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8、掌握昼夜长短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纬度变化规律用季节变化规律。9、了解四季的形成原因。

二、教材分析:1、地球运动自转规律一般从地轴的空间位置、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自转的规律性。2、地球运动公转规律。3、地球自转的意义。4、公转的意义。 三、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2、了解地球运动的意义,3、能通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判断地球上产生的地理现象,4了解昼夜交替现象和时差,5、判断地球表面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产生偏转的规律,6、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7、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遵循传统的认知规律,以图片以及生活中的事例引入,引导学生思考,与学生共同探讨,最终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地球运动,理解昼夜交替产生和四季的变化,形成正确的宇宙观。

四、教学重点:对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分析。

五、教学难点:恒星日和太阳日、时差的计算、日界线、地转偏向力、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六、教学方法:1、让学生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2、运用对比法,分析地球的自转公转。

七、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课件等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知识和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2.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3.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

过程和方法: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过程

【设疑引入】毛泽东主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说法是否科学呢?我们的夏半年和冬半年是否相等呢?

【总结讲解】我认为这种说法要辨证的去对待,若位于赤道地区,说法很科学,但对于我们这个地区而言却不是很科学,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的夏半年和冬半年并不完全相等。这些主要是由于地球的运动造成的,这节课我们就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过渡】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两种形式,下面我们逐一学习。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教室的东西南北方向。教师转动地球仪。描述自转的方向。转换地球仪的观察角度,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方观察转动的地球仪。描述从北极看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状态。

记忆方法:右手——四指半握,大拇指代表地轴指向北极星,四指为自转方向 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地球仪自转。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呢?

【过渡】 刚才同学回答的很好,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随观测参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一般以太阳和天空中的恒星为参照物,相应的周期我们分别称之为太阳日和恒星日。 2.周期

运用“太阳日和恒星日”(课本第13页)投影片分析“恒星日与太阳日图”中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

注意交代:恒星(除太阳外)距离地球很遥远,不论地球公转到何处,所看到的恒星方位几乎不变

【同时用吹塑片演示】

(1)在黑板上框按一图钉代表太阳S ,将一个吹塑片上的红绳固定,让该吹塑片如课本插图中的E 1状态,在吹塑片和绳的交点上作记号P ,在黑板上描出红绳和地球的位置;

(2)让该吹塑片以P 为参考点自转并绕日公转到E 2位置,作图。在黑板上用虚线连接太阳和E 2,P 点未在此线上,说明以太阳为参考点时,地球还未自转一周。在黑板上做E 2到P 的延长线,此线的上方为遥远的宇宙中的一颗恒星H ,该线与SPE 1线平行,以该恒星为参考点,则说明地球自转了一周。

(3)要保证以太阳为参考点的自转一周,地球必须继续向前公转到E 3点,使S 、P 、E 3三点一线。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多转出一个角度SE 3H 。

(4)由于地球每天公转东进59分,即图中的角E 1SE 3的度数。课本中的示意图实际是夸大了该角度。若按照严格的度数画图,就会发现,E 1PS 线和E 2P 线距离很近,该恒星距地球十分遥远,这种误差可以忽略,所以图中的三颗恒星是一颗恒星。角E 1SE 3和角SE 3H 是内错角,因此一个太阳日,地球实际自转了360度59分,多出的59分,在时间上要用3分56秒。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请学生看书中第14页图1.16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及右侧文字思考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有什么变化规律?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

展示与之对应的立体纸制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含义。 3地球自转速度

通过对地球运动周期的分析得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360÷24=15度/每小时

线速度:读图P15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思考各地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

A 角速度全球(除南北极点)都相同

1670千米

600

15千米

300

千米

00

B 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注:纬度60度的地方

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备注:有时间可以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分析)

以上我们分析了地球的自转,实际上,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地球的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5相关内容思考: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速度? 1.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可以简单讲述作为对地球自转方向的巩固

2地球公转的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

3.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 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和远日点(较慢29.3km/s)(备注:该部分可以补充右图讲解)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

化,观察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补充知识:开普勒三定律增加学生对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理解)

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3、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4、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和远日点(较慢29.3km/s) 【探究性作业】P16活动3

【板书设计】

远日点

(7 近日点 B

(1月初)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3.地球自转速度 二、地球的公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 3.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

4.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和远日点(较慢29.3km/s)

第二课时:地球自转与时差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等概念2.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理;并能画出晨昏线3.理解地方时、区时的成因;并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

能力目标:1.能在不同的光照图中画出晨昏线2.能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 【教学重点】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的计算 【教学难点】1、晨昏线的画法; 2、时间的计算;

【教学媒体教具】投影片、投影仪、地球仪、时区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图、或多媒体教具

【讲授过程】【知识回顾】1.地球自转的周期、方向2.地球自转的周期、方向、轨道

【新课讲授】【引入新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有昼夜变化,为什么回出现昼和夜的差别呢?我们在假期中可能看了雅典奥运会,若想看直播现场,大多数会在我们的晚上或夜间进行,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都是由于地球自转与时差造成的,下面我们便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课时:地球自转与时差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6——17内容思考什么是晨昏线?地方时又是如何计算的? 一、晨昏线(圈)

【讲解】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

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 是黑夜(如图)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 ,叫做晨昏线(圈

晨昏线(圈) 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绿色虚线)和夜弧(兰 色虚线)。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晨昏线:

S

1晨昏圈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圈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2晨昏线的画法:【板图】 晨昏线的画法(下图)A

【学生练习】 在上图中的B 图和C 图上绘出晨昏线。 各种不同光照图中晨昏线的画法

1. 侧面图: 夏至日(6.22) 冬至日(12.22)

2、北极上空图:

N N

3、南极上空图

S

用地球仪演示晨昏线如何画侧面图和极地上空图

【过渡】假如同学们就是太阳,地球对着太阳的一半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天,由于每天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时刻要比西边的时刻早。当北京正对着太阳的时候,也就是说北京是12点时,纽约还是黑夜。古时候各地都把正午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12点,因而各地的12点是不同的,所以其他时刻各地也不相同,这种因地而异的时刻,称为地方时。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下一个问题: 二、时区和日界线

(出示标明北京、纽约的地球仪)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1. 地方时

请学生看教材P16~17页思考:我们看雅典奥运会直播现场,为什么大多数会在我们的晚上或夜间进行?【转折】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在会上创立了标准时制度,明确了世界上的时区划分、时间计算等问

题。

2. 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确定 (出示时区和国际日界线图)

【提问】1.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少小时? 2.地球每小时转多少个经度? 【教师指图讲解】由于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一小时转15个经度。因此,国际上规定,每隔15°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可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为中时区,或叫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 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让同学看书时区和国际日界线图)

【提问】北京、东京、莫斯科、开罗、伦敦、纽约、华盛顿各在哪个时区? 【教师指图讲解】每个时区跨经度15°,同一时区各处地方时也不相同,因此国际上规定,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叫做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标准经线上的时间,便是整个时区的“区时”。例如,中时区的中央经线是零度经线,零度经线的地方时便是中时区的区时;北京处在东八区,东经120°是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因此北京时间是 采用东经120°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提问】东九区和西五区的标准经线各是多少度? 【转折】请同学们做一做教材P17读图思考题5(备注:教师指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学会计算时间)(出示投影片:区时计算图解)

【教师指图讲解计算方法】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l 小时。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其中较东的时区,区时早。因此,出国旅行的人,向东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往前拨一小时,向西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倒拨一小时,这样才能使游客的表与当地时间一致。(出示投影片:例题当莫斯科是5点时,伦 敦、华盛顿各是几点?) 教师带学生解题:

【提问】1. 伦敦、莫斯科各在哪个时区?2. 伦敦和莫斯科相差几个时区? 几个小时? 3. 伦敦在莫斯科的东边,还是西边?4. 伦敦的时刻比莫斯科的早还是晚?5. 当莫斯科是五点时,伦敦是几点?(华盛顿同理) 【教师总结计算方法】1. 求区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2. 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时刻早。求东边的时刻加时差,求西边的时刻减时差。(备注:出示投影片:练习题当北京是21点时,东京、开罗、纽约各是几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加以指导并讲解)实际上,在分区计时的基础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采用了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有的国家根据领土跨越经度广的实际,不同的时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如美国本土部分由东到西包括西5区、西6区、西7区、西8区四个时区。这四个时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这就是常说的东部时间、中部时间、山岳时间和太平洋时间。;有的国家为了国内各地联系方便,统一采用首都所在地的区时,如我国跨五个时区,为了便于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全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度的地方时),这就是“北京时间”;还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将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标准。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的国际经度会议,还规定了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地球上 新的一天就从这里开始。

【课堂小结】【提问】1.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2. 已知某区区时,如何计算另 一时区的区时?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地球自转→地方时→时差→时间混乱→时区的划分和区时计

算。

【探究性作业】教材P18活动题。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地球自转与时差

一、晨昏线(圈)1晨昏圈概念:2晨昏线的画法:

二、时区和日界线1. 地方时2. 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确定

第三课时:地球公转与季节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及由其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并能正确画图表示。2..使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并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3.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教学重点】1.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2.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3.阅读和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1.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2.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媒体】投影仪、投影片、小地球仪(描出回归线)每组学生四个,教师两个,黄道面及支架每组一个,灯泡和试管架各一个、黄赤交角模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运动的形式——自转和公转,对于二者对地球的影响是否孤立的呢?答案是否定的,自转和公转的叠加构成地球的运动,那么二者是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地球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

1:地球公转与季节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可以用赤道平面和黄道平

面的关系表示。

【演示】地球公转和二分二至时地球与太阳的相对

位置。

【读图】《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与黄赤交角》

地球公转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地轴与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保持66°34ˊ的交角;二是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延长线指向北极星。因此,地球自转形成的赤道平面和公转形成的黄道平面构成23°26ˊ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它是地球自转和公

转运动相互叠

一、黄赤交角:23°26ˊ

地球上的光热来自太阳,冷热的变化也与接收到的太阳光热密切联系。地球比太阳小得多,因此我们一般把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线看成是一组平行光。

平行光照射球体时直射点的图形特征

地球表面有几个直射点,在示意图上如何表示?

【小结】 球面上只有一个直射点。在图上表示的这条直射

线恰好可以把圆心和直射点相连。

【演示】 演示步骤:(1)一个小地球仪在灯泡照射下,高光(最亮)点就是直射点;

(2)在小地球仪相对位置摆放另一个地球仪,利用指图杆连接两个小地球仪的直射点,指图杆恰好通过光源中心位置,三点一条直线;(3)旋转指图杆一周,说明所有直射光线都在一个平面上。

说明圆盘含义。圆盘表示黄道面,圆盘与地球仪的每一个接触点都是某一天太阳的直射点位置。盘面上的四个红箭头代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光线。

【演示实验】学生四人一组演示实验。

学生操作步骤:(1)用一个地球仪从A 位置开始演示公转,注意观察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怎样变化的,变化范围是什么?(2)分别用四个地球仪摆在A .B .C .D 四个位置;

(3)学生将观察结果用“*”号填入表1直射点移动一栏中。

【教师指导】【板图】 教师用箭头表示直射点移动过程。

【讨论】阅读教材内容,思考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关系

【教师指导】 教师在学生讨论期间到下面跟踪指导,点拨。

二、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关系

12月22日 3月21日 6月22 9月23日 次年12月22日(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A B C

D 光

1.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

节变化

3.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

【总结归纳】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直射点位置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纬23°26ˊ(北回归线);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纬23°26ˊ(南回归线)。夏至日和冬至日之间的时段,太阳直射点作往

返运动。太阳直射点的这种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一年只有一次直射机会?什么地区终年没有直射机

会?

【练习】 在下图中画出A .B .C .D 四个位置地球的

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注明日期和节气,标出

自转和公转方向。

【提问】阅读教材P21页最后两段及P22阅读部分,

回答: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哪种四季划分方法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讲解】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都是属于天文四季,既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每转过90°划分为一个季节;都是立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都是将一年之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定为夏季;将一年之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定为冬季;冬夏的过渡季节定为春季或秋季。不同的是,在具体的划分时间上有先有后。我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各季节开始早于欧美国家,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板书】四季的划分 我国: 以“四立”划分 欧美: 以“二分二至”划分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地球公转与季节

一、黄赤交角:23°26ˊ

二、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关系 12月22日 3月21日 6月22 9月23日 次年12月22日

(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A B C D

1.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

节变化

3.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4

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春秋分直射赤道

三、四季的划分 我国: 以“四立”划分 欧美: 以“二分二至”划分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1.3:地球的运动(4课时)

一、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了以下一些具体要求:1. 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2、理解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3、能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4、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5、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6、理解黄赤交角用其地理意义。7、绘制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8、掌握昼夜长短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纬度变化规律用季节变化规律。9、了解四季的形成原因。

二、教材分析:1、地球运动自转规律一般从地轴的空间位置、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自转的规律性。2、地球运动公转规律。3、地球自转的意义。4、公转的意义。 三、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2、了解地球运动的意义,3、能通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判断地球上产生的地理现象,4了解昼夜交替现象和时差,5、判断地球表面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产生偏转的规律,6、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7、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遵循传统的认知规律,以图片以及生活中的事例引入,引导学生思考,与学生共同探讨,最终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地球运动,理解昼夜交替产生和四季的变化,形成正确的宇宙观。

四、教学重点:对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分析。

五、教学难点:恒星日和太阳日、时差的计算、日界线、地转偏向力、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六、教学方法:1、让学生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2、运用对比法,分析地球的自转公转。

七、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课件等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知识和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2.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3.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

过程和方法: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过程

【设疑引入】毛泽东主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说法是否科学呢?我们的夏半年和冬半年是否相等呢?

【总结讲解】我认为这种说法要辨证的去对待,若位于赤道地区,说法很科学,但对于我们这个地区而言却不是很科学,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的夏半年和冬半年并不完全相等。这些主要是由于地球的运动造成的,这节课我们就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过渡】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两种形式,下面我们逐一学习。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教室的东西南北方向。教师转动地球仪。描述自转的方向。转换地球仪的观察角度,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方观察转动的地球仪。描述从北极看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状态。

记忆方法:右手——四指半握,大拇指代表地轴指向北极星,四指为自转方向 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地球仪自转。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呢?

【过渡】 刚才同学回答的很好,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随观测参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一般以太阳和天空中的恒星为参照物,相应的周期我们分别称之为太阳日和恒星日。 2.周期

运用“太阳日和恒星日”(课本第13页)投影片分析“恒星日与太阳日图”中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

注意交代:恒星(除太阳外)距离地球很遥远,不论地球公转到何处,所看到的恒星方位几乎不变

【同时用吹塑片演示】

(1)在黑板上框按一图钉代表太阳S ,将一个吹塑片上的红绳固定,让该吹塑片如课本插图中的E 1状态,在吹塑片和绳的交点上作记号P ,在黑板上描出红绳和地球的位置;

(2)让该吹塑片以P 为参考点自转并绕日公转到E 2位置,作图。在黑板上用虚线连接太阳和E 2,P 点未在此线上,说明以太阳为参考点时,地球还未自转一周。在黑板上做E 2到P 的延长线,此线的上方为遥远的宇宙中的一颗恒星H ,该线与SPE 1线平行,以该恒星为参考点,则说明地球自转了一周。

(3)要保证以太阳为参考点的自转一周,地球必须继续向前公转到E 3点,使S 、P 、E 3三点一线。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多转出一个角度SE 3H 。

(4)由于地球每天公转东进59分,即图中的角E 1SE 3的度数。课本中的示意图实际是夸大了该角度。若按照严格的度数画图,就会发现,E 1PS 线和E 2P 线距离很近,该恒星距地球十分遥远,这种误差可以忽略,所以图中的三颗恒星是一颗恒星。角E 1SE 3和角SE 3H 是内错角,因此一个太阳日,地球实际自转了360度59分,多出的59分,在时间上要用3分56秒。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请学生看书中第14页图1.16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及右侧文字思考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有什么变化规律?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

展示与之对应的立体纸制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含义。 3地球自转速度

通过对地球运动周期的分析得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360÷24=15度/每小时

线速度:读图P15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思考各地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

A 角速度全球(除南北极点)都相同

1670千米

600

15千米

300

千米

00

B 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注:纬度60度的地方

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备注:有时间可以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分析)

以上我们分析了地球的自转,实际上,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地球的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5相关内容思考: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速度? 1.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可以简单讲述作为对地球自转方向的巩固

2地球公转的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

3.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 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和远日点(较慢29.3km/s)(备注:该部分可以补充右图讲解)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

化,观察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补充知识:开普勒三定律增加学生对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理解)

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3、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4、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和远日点(较慢29.3km/s) 【探究性作业】P16活动3

【板书设计】

远日点

(7 近日点 B

(1月初)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3.地球自转速度 二、地球的公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 3.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

4.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和远日点(较慢29.3km/s)

第二课时:地球自转与时差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等概念2.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理;并能画出晨昏线3.理解地方时、区时的成因;并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

能力目标:1.能在不同的光照图中画出晨昏线2.能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 【教学重点】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的计算 【教学难点】1、晨昏线的画法; 2、时间的计算;

【教学媒体教具】投影片、投影仪、地球仪、时区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图、或多媒体教具

【讲授过程】【知识回顾】1.地球自转的周期、方向2.地球自转的周期、方向、轨道

【新课讲授】【引入新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有昼夜变化,为什么回出现昼和夜的差别呢?我们在假期中可能看了雅典奥运会,若想看直播现场,大多数会在我们的晚上或夜间进行,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都是由于地球自转与时差造成的,下面我们便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课时:地球自转与时差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6——17内容思考什么是晨昏线?地方时又是如何计算的? 一、晨昏线(圈)

【讲解】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

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 是黑夜(如图)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 ,叫做晨昏线(圈

晨昏线(圈) 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绿色虚线)和夜弧(兰 色虚线)。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晨昏线:

S

1晨昏圈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圈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2晨昏线的画法:【板图】 晨昏线的画法(下图)A

【学生练习】 在上图中的B 图和C 图上绘出晨昏线。 各种不同光照图中晨昏线的画法

1. 侧面图: 夏至日(6.22) 冬至日(12.22)

2、北极上空图:

N N

3、南极上空图

S

用地球仪演示晨昏线如何画侧面图和极地上空图

【过渡】假如同学们就是太阳,地球对着太阳的一半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天,由于每天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时刻要比西边的时刻早。当北京正对着太阳的时候,也就是说北京是12点时,纽约还是黑夜。古时候各地都把正午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12点,因而各地的12点是不同的,所以其他时刻各地也不相同,这种因地而异的时刻,称为地方时。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下一个问题: 二、时区和日界线

(出示标明北京、纽约的地球仪)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1. 地方时

请学生看教材P16~17页思考:我们看雅典奥运会直播现场,为什么大多数会在我们的晚上或夜间进行?【转折】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在会上创立了标准时制度,明确了世界上的时区划分、时间计算等问

题。

2. 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确定 (出示时区和国际日界线图)

【提问】1.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少小时? 2.地球每小时转多少个经度? 【教师指图讲解】由于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一小时转15个经度。因此,国际上规定,每隔15°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可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为中时区,或叫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 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让同学看书时区和国际日界线图)

【提问】北京、东京、莫斯科、开罗、伦敦、纽约、华盛顿各在哪个时区? 【教师指图讲解】每个时区跨经度15°,同一时区各处地方时也不相同,因此国际上规定,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叫做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标准经线上的时间,便是整个时区的“区时”。例如,中时区的中央经线是零度经线,零度经线的地方时便是中时区的区时;北京处在东八区,东经120°是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因此北京时间是 采用东经120°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提问】东九区和西五区的标准经线各是多少度? 【转折】请同学们做一做教材P17读图思考题5(备注:教师指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学会计算时间)(出示投影片:区时计算图解)

【教师指图讲解计算方法】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l 小时。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其中较东的时区,区时早。因此,出国旅行的人,向东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往前拨一小时,向西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倒拨一小时,这样才能使游客的表与当地时间一致。(出示投影片:例题当莫斯科是5点时,伦 敦、华盛顿各是几点?) 教师带学生解题:

【提问】1. 伦敦、莫斯科各在哪个时区?2. 伦敦和莫斯科相差几个时区? 几个小时? 3. 伦敦在莫斯科的东边,还是西边?4. 伦敦的时刻比莫斯科的早还是晚?5. 当莫斯科是五点时,伦敦是几点?(华盛顿同理) 【教师总结计算方法】1. 求区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2. 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时刻早。求东边的时刻加时差,求西边的时刻减时差。(备注:出示投影片:练习题当北京是21点时,东京、开罗、纽约各是几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加以指导并讲解)实际上,在分区计时的基础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采用了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有的国家根据领土跨越经度广的实际,不同的时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如美国本土部分由东到西包括西5区、西6区、西7区、西8区四个时区。这四个时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这就是常说的东部时间、中部时间、山岳时间和太平洋时间。;有的国家为了国内各地联系方便,统一采用首都所在地的区时,如我国跨五个时区,为了便于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全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度的地方时),这就是“北京时间”;还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将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标准。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的国际经度会议,还规定了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地球上 新的一天就从这里开始。

【课堂小结】【提问】1.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2. 已知某区区时,如何计算另 一时区的区时?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地球自转→地方时→时差→时间混乱→时区的划分和区时计

算。

【探究性作业】教材P18活动题。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地球自转与时差

一、晨昏线(圈)1晨昏圈概念:2晨昏线的画法:

二、时区和日界线1. 地方时2. 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确定

第三课时:地球公转与季节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及由其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并能正确画图表示。2..使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并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3.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教学重点】1.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2.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3.阅读和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1.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2.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媒体】投影仪、投影片、小地球仪(描出回归线)每组学生四个,教师两个,黄道面及支架每组一个,灯泡和试管架各一个、黄赤交角模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运动的形式——自转和公转,对于二者对地球的影响是否孤立的呢?答案是否定的,自转和公转的叠加构成地球的运动,那么二者是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地球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

1:地球公转与季节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可以用赤道平面和黄道平

面的关系表示。

【演示】地球公转和二分二至时地球与太阳的相对

位置。

【读图】《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与黄赤交角》

地球公转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地轴与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保持66°34ˊ的交角;二是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延长线指向北极星。因此,地球自转形成的赤道平面和公转形成的黄道平面构成23°26ˊ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它是地球自转和公

转运动相互叠

一、黄赤交角:23°26ˊ

地球上的光热来自太阳,冷热的变化也与接收到的太阳光热密切联系。地球比太阳小得多,因此我们一般把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线看成是一组平行光。

平行光照射球体时直射点的图形特征

地球表面有几个直射点,在示意图上如何表示?

【小结】 球面上只有一个直射点。在图上表示的这条直射

线恰好可以把圆心和直射点相连。

【演示】 演示步骤:(1)一个小地球仪在灯泡照射下,高光(最亮)点就是直射点;

(2)在小地球仪相对位置摆放另一个地球仪,利用指图杆连接两个小地球仪的直射点,指图杆恰好通过光源中心位置,三点一条直线;(3)旋转指图杆一周,说明所有直射光线都在一个平面上。

说明圆盘含义。圆盘表示黄道面,圆盘与地球仪的每一个接触点都是某一天太阳的直射点位置。盘面上的四个红箭头代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光线。

【演示实验】学生四人一组演示实验。

学生操作步骤:(1)用一个地球仪从A 位置开始演示公转,注意观察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怎样变化的,变化范围是什么?(2)分别用四个地球仪摆在A .B .C .D 四个位置;

(3)学生将观察结果用“*”号填入表1直射点移动一栏中。

【教师指导】【板图】 教师用箭头表示直射点移动过程。

【讨论】阅读教材内容,思考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关系

【教师指导】 教师在学生讨论期间到下面跟踪指导,点拨。

二、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关系

12月22日 3月21日 6月22 9月23日 次年12月22日(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A B C

D 光

1.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

节变化

3.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

【总结归纳】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直射点位置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纬23°26ˊ(北回归线);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纬23°26ˊ(南回归线)。夏至日和冬至日之间的时段,太阳直射点作往

返运动。太阳直射点的这种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一年只有一次直射机会?什么地区终年没有直射机

会?

【练习】 在下图中画出A .B .C .D 四个位置地球的

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注明日期和节气,标出

自转和公转方向。

【提问】阅读教材P21页最后两段及P22阅读部分,

回答: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哪种四季划分方法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讲解】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都是属于天文四季,既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每转过90°划分为一个季节;都是立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都是将一年之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定为夏季;将一年之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定为冬季;冬夏的过渡季节定为春季或秋季。不同的是,在具体的划分时间上有先有后。我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各季节开始早于欧美国家,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板书】四季的划分 我国: 以“四立”划分 欧美: 以“二分二至”划分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地球公转与季节

一、黄赤交角:23°26ˊ

二、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关系 12月22日 3月21日 6月22 9月23日 次年12月22日

(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A B C D

1.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

节变化

3.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4

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春秋分直射赤道

三、四季的划分 我国: 以“四立”划分 欧美: 以“二分二至”划分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相关文章

  •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概述: 由“沉和浮”、 “热”、“时间的测量”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 ...

  • 五岳寨景区导游词
  • 各位朋友.各位来宾: 欢迎大家来到五岳寨观光.旅游(度假.考察). 今天由我为大家导游. 五岳寨景区位于太行山东麓,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一百一十公里.这里有太行山最古老的山石,这里隐秘着28亿年的水.火磨炼和风吹.日晒.雨淋的洗礼,造就了五岳寨的奇峰.险峡.瀑布.森林.草甸.游五岳寨大家可以在蓝天白云 ...

  •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

  •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现在国家正在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对学生的课程也在不断的改进,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最适合中国教育的路子。让更多的学生不再厌学,教学也变得更加的简单。 所以这学期的五年级教科书教育就成了承上启下的很重要的学期了,最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要提前制定好,让这个学期的教学更好的执行。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 ...

  • 有关保护地球的格言
  • 2.绿水青山是我家,大家不要破坏他 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4.环境与人类共存,开发与保护同步 5.贯彻环保教育,宣导环保资讯 6.生产绿色产品,节约地球资源 7.全员参与改善,持续环保社区 8.落实环保责任,完善环保制度 9.推展减废运动,做好废弃管理 10.团结一条心,石头变成金 12. 推动全 ...

  • 物理学习心得体会
  • 媒质中的光速比真空中的光速校粒子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能超过媒质中的光速。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辐射,称为切仑科夫效应。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光速,真正意义上的超光速是指超过真空中的光速。 2.第三观察者 如果A相对于C以0.6c的速度向东运动,B相对于C以0.6c的速度向西运动。对于C来说,A和B之间的距 ...

  • 优秀"青协"申报材料
  •   校园的每个需要帮忙服务的角落里总会有那么一群阳光、勤劳并且带着和善面容的青年,他们不辞劳苦,辛劳付出不求回报,一心一意以为群总为社会服务奉献为宗旨。他们是一群热血奔腾的青年志愿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热心奉献是他们的精神是他们的灵魂。   卫生环境是我们学校的面容风貌,在2011年10月份一 ...

  • 环保标语
  • 社 会 类 1.创建环保模范城市 建设环保绿色家园 2.建环保模范城市 创美好幸福生活 3.创建环保模范城市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4.创模你我他 实惠在大家 5.树立科学持续发展观 全民共创环保模范城 6.保护一片绿地 撑起一片蓝天 7.让天空永远湛蓝 让绿荫拥护家园 8.保护环境 功盖千秋 破坏环 ...

  • 奥运演讲稿
  • 在1908年,我国的<天兵青年>杂志曾向所有的中国人提出过三个问题:一,中国何时能派一名选手参加奥运会?二,中国何时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三,中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对于今日的中国人而言,前两者我们早已实现,但,究竟何时,我们才能圆了举办奥运的梦呢?我相信,2008.s0100 尽管我不 ...

  • 20XX年奥运演讲稿
  • 在1908年,我国的《天兵青年》杂志曾向所有的中国人提出过三个问题:一,中国何时能派一名选手参加奥运会?二,中国何时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三,中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对于今日的中国人而言,前两者我们早已实现,但,究竟何时,我们才能圆了举办奥运的梦呢?我相信,2008。 尽管我不擅长绘画。但,我仍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