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句子理解

第二讲:重点句子理解(提高)

【课标导航】

【知识梳理】

句子赏析基本围绕三个方面:

1、赏析修辞方法。看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然后赏析该修辞的作用。

2、注重炼字或词,某字或某词用得特别好,或准确,或贴切,或生动,表现了或描写了什么。

3、赏析作者的情感,该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情感;或者该句子含有怎样的哲理,对我们有什么启迪。

【经典案例】

沉在水底的豆子

周 莹

从小到大,他一直是个很浮躁的人。凡事在他眼中,说得头头是道,轮到付出行动时,他就落后了。

高三那年,他告诉父亲说自己非复旦大学不上,您就等着吧。父亲疑惑地问他:“你有这么大的把握?成绩如何?” 他信誓旦旦地向父亲许诺,您要相信自己儿子才对。于是,父亲不再说什么。父亲知道他的成绩考复旦,问题不是很大。

整个高三期间,父亲忙着自己的小生意,没有过多的精力专门照顾他,只一门心思给他攒钱。没想到,高考过后,他却落榜了。他的分数,勉强够二本。这个意外,让他措手不及。

父亲没有过多的批评他。而他自己,却痛苦地恨不得撕开自己的心脏。他在家躺了三天,愧疚像蛇一样纠缠着他,撕咬着他,折磨着他。

三天后,他自己起床告诉他父亲说想出去打工,体验生活。母亲胆怯地问:“你可是什么都不会?……”。他一脸严肃地说:“我出去学习,可以吗?您总是不相信我!”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母亲心疼地眼泪直掉,父亲安慰母亲说,没事的,鹰总是要学会自己飞翔的嘛!任他去吧。母亲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有默默叹息的份儿。

三天后,他回家倒头就睡。母亲问他怎么了?他说在酒店端盘子,因为打碎了一个酒杯,

被老板骂了一顿。赌气,就回来了。第二天,他一大早就出门了。四天后回来,长吁短叹。母亲问他为什么?他说在工地搬砖,工头批评他弯不下腰,不是干活的料。说完,他眼泪汪汪地望着父亲。

父亲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拿出了三颗芸豆,丢进盛满水的玻璃杯子里,就出去了。他看着三颗漂浮在水上来回转动着的芸豆,不知道父亲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母亲看着沮丧的他,想要说一声不要打工了,哪怕是二本,也去上吧。毕竟是在读书。母亲还没有来得及张口,他就站起来冲出了门外。

他在母亲的担忧中,再次离开温暖的家,出去“闯荡”。晚饭后,他回来了。一身灰尘,一身疲惫。

父亲没有嘘寒问暖,只是喊他过来看杯子内的芸豆。他走近一看,三颗芸豆有一颗沉在水底,两颗飘在水上。他不知所以然。父亲含沙射影地问他:“你看看,这三颗芸豆,哪颗能够发芽结果?”

他被父亲问得莫名其妙,心里直犯嘀咕:“我怎么知道哪颗豆子会发芽结果呢?” 父亲也不恼火,只轻描淡写地说:“我们把芸豆种在花盆里试试就知道了。”说完,父亲就从墙角搬出三个花盆,装上泥土,然后指着水中的芸豆,让他看看有什么不同。他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门道,只好把头摇得像波浪鼓。

父亲指着三颗芸豆让他看:“沉在水底的那颗芸豆,你看到了什么?”他想了想说:“看到那些水珠像泡泡一样围住豆皮。看样子,芸豆在吸收水分?”沉着脸的父亲,嘴角微微一翘,故意发出疑问:“豆子吸收水分是为了干啥呢?”他不知道如何回答。

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诉他:“豆子沉在水底,用心地吸收着水分,为被埋进土壤的那一天积蓄力量。飘在水上的豆子,只是表皮吸收了一层水分,里面并没有吸收到,一旦埋进土里,遇到干旱,就会因为缺乏水分而不能发芽,最终会烂掉。沉在水底的豆子,安静地积蓄着力量,为的就是发芽的那一天,迎来一个灿烂的朝阳。”

父亲说完,就把三颗豆子分别种在花盆里,并做了三种不同的记号,尤其是沉在水中的那颗豆子,父亲还插了一支筷子。

父亲的行为,让他陷入沉思。

第二天,他没有出去打工,而是静静地等待豆子是否发芽。

十天后,插了筷子的那颗豆子发芽了。芽苗粗壮、肥厚、翠绿,还特精神。

又过了半个月后,发芽的豆苗都窜到一尺多高了,而那两颗豆子还没有出土。他忍不住瞒着父亲,扒开土壤翻看漂浮在水上的豆子是什么结果。等他扒开潮湿的泥土一看,他傻眼了,那两颗豆子早就烂成稀泥,废了。

他再看了一眼那株茁壮青绿的芸豆苗,颓废的心灵为之一振。顿时,他心里充溢着一泓喜悦,仿佛看见天边的星光,让他心底泛出希望的光点,虽然星星点点,若隐若现,但是他却有了方向,有了激情,不再迷茫,不再颓废。他暗想,父亲说的话,果然没错。

晚上,他主动与商量父母,不出去打工了,想再复读一年,一定争取上复旦。母亲没敢表态,父亲故意犹犹豫豫不说话。

他一着急,就发誓:一定要做一颗沉在水底的豆子。第二年,他果然如愿以偿,顺利收到梦寐以求的复旦大学的通知书。

升学宴席上,亲朋好友都赶来祝福。别人纷纷议论说他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才。有人羡慕地说:“你真了不起!人才啊!”

他笑笑回答:“我只不过是一粒沉在水中的豆子而已。”

一粒沉在水中的豆子,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成就了他的人生方向,让他看到了一片光明的未来。

16.请你谈谈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4分)

答:

采一把艾蒿回家

丁立梅

①出城,去采艾蒿,带了儿子。城郊有一片小河,水已见底,里面长满艾蒿。此情此景让我忍不住要作种种臆想。

②“彼采艾兮,如三岁兮。”这是《诗经》里的艾蒿,是情深意长的牵念。其中的男人女人短别离,不过一日不见,竟如同隔了三年。爱,从来都是魂牵梦萦的一桩事。而我更感兴趣的是,那双采艾的手,如何落在艾蒿上?他(她)采了做什么的?这遥远的风俗,或许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

③街上也有艾蒿卖,和芦苇叶一道。稻草胡乱扎着,一束束,插在塑料桶里。这种植物,叶与茎的颜色雷同,淡绿中,泛白,泛灰。这样的色彩,不耀眼,很低调。是乡村女儿,淡淡妆,浅浅笑。闻起来微苦,一股中药味。村人们又把它叫作苦艾。也只在远远的乡村,也只在荒僻的沟渠里生长。平时大抵少有人想到它,只在这个叫端午的日子里,它突然被记起。大人们会吩咐孩子,去,采几把苦艾回来。

④那个时候,乡村的乐事里,采艾蒿,也算得上一乐吧。孩子们得了大人指令,如撒欢的小马驹,一路奔向那沟渠去。吵吵嚷嚷着,节日的喧闹,被我们吵嚷得四处流溢。很快,每人怀里,都有一大捧艾蒿。路上走着,一个个小人儿,身上都散发出一股中药的香味。

⑤艾蒿生于山野之中,枝叶上难免会沾上一些泥土或浮尘。怀抱中的艾蒿离开土地一会儿,便渐渐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了。于是我们在回家之前,先奔到村头的小河边。河水清澈欢快地流淌。涌到河边的孩子,有的蹲在河边,有的干脆站到河水里,反复地抖动,努力唤醒这些入睡的婴儿。之后才又一窝蜂似地涌进村庄。

⑥门前的木盆里,煮好的芦苇叶,早已泡在清水中。眼睛瞟到,心里的欢乐,就要蹦出胸口来,知道要包粽子吃了。大人们这时若指使我们去做什么,我们都会脆脆地应一声,跑得比兔子还快。至于插艾蒿,那完全不用大人们动手的,门上,柜子上,蚊帐里,到处都被我们插满了。一屋的艾蒿味,微苦。大人们说,避邪。我们虽对这风俗习惯一知半解,但知道,插上艾蒿,就代表过端午了。于是很欢喜。

⑦眼下,站在城郊的小河边,望着满眼的艾蒿,我油然联想到远方的友人。

⑧朋友是湖北人,也是写作的,曾与我在一次笔会上相遇。后来,她去了美国。她的家乡,过端午也有插艾蒿的习俗,她也曾于小小年纪里,去采过艾蒿。昨天,我收到她发来的邮件,她说,国内这个时候,又该粽子飘香了吧。并不想粽子,美国一些华人超市里有卖。却想艾蒿,想坐在艾蒿味道里吃粽子的童年,温和的中药味,把人包裹得很结实很温暖。

⑨就是这样,故乡隔得再远,有些味道,注定是忘不掉的。

⑩我的儿子,他第一次认识了艾蒿,觉得奇怪,捧着一把艾蒿问我,为什么过端午要插艾蒿呢?我这样回答他,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风俗。避邪呢,我又补充。口气酷似当年我的母亲。继而想,若干年后,我的儿子的记忆里,一定也有艾蒿,而且,端午节一到,他定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采艾蒿,艾蒿的味道将永远弥漫在民间。

17.作者说“艾蒿的味道将永远弥漫在民间”,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

解。(100—150字)(7分)

答:

少年中国说

陈祖芬

①我读书随性,插空翻阅手边的书,竟在一部“80后”写的小说里,翻到几乎占了一

章的《少年中国说》。作者显然爱煞了那篇文字,管他有没有这么写的,一如小说起名叫《断章》。足足20万字,绝不缺斤少两——那文字要是化开来,那感受,那回味,是远远不止20万字的。

②作者写江南小镇,阳光如温得恰到好处的酒,沁着丝丝缕缕梅子一样青涩的气息,再睁眼时,已是残阳一点将坠未坠,晚风如锦,上绣祥云。秋千上下缀满了别处飘来的粉色花瓣,不似她因秋千而起,更像秋千因她而飘逸飞舞。风是此刻唯一的读者,却没有什么耐心,胡乱翻弄着白绢。

③母亲从箱子里拿出一匹上好的玉色暗花回纹锦缎,为她赶制旗袍,竹叶领,窄罗袖,宽摆提花滚边,斜襟琵琶盘扣,在月光下泛着潋滟的水色。第二天清晨,暖玉生烟一样的旗袍,掺着碎金似的阳光,于蜿蜒起伏中撩拨出琵琶的韵律。

④现在“80后”、“90后”的作者太多,已成雄踞之势。我看封面,这一位叫程萌,我不知道这个女孩是何方神仙,因为南方北方她一样写得入扣丝丝,叫人心驰神往。书中的江南女孩桃叶,“九〃一八”后走上抗日路,故事从小镇铺向上海、黄埔军校、北京等。最后写到北京,写北京的雪往往从夜的深处开始飘落,不急不慢,从容淡定,卓然地在一片鸿蒙中彰显国士风度。待到天色欲暝,寒鸦将语,已是万物素然,举目皆空。天色水葱儿一般的通透起来,浑圆的雪景便匀匀净净地上了一层蜜色釉。

⑤有这样的美文,《断章》是完全可以断开了读的,或者说,几乎可以从随便哪章开始读。淡定文字,浓情中国。当战火烧向江南,桃叶这样的豆蔻少女要求前来送兵器者在授人以鱼的同时,莫忘授人以渔,习武三日后便去上海参军。

⑥旗袍之韵律,阳光之气息,蓝锦之天色,塑造了美的化身桃叶。但是战争是美的毁灭。不,战争使人从知耻而后勇,到明白师夷长技以制夷,于是攻读,于是进攻。在黄埔军校,老师问及,如何强国?如何实现民族之复兴?桃叶滔滔说来竟有班姬续史之姿,谢庭咏雪之态。从中华儿女必舍生忘死,共攘外敌,到随后,朝野内外,各司其职,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举国上下,知难而进,博观约取,居安思危,韬光养晦。

⑦如果说古有班姬续史,谢庭咏雪,那么今天,程萌这样的女孩儿就在讲述居安思危、韬光养晦。如此“80后”,让我想起岳飞的《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⑧桃叶参加的队伍行进到南昌城外,敌军飞机正猫戏老鼠般地居高轰炸,坦克展开如扇面一样,卧在城外。然桃叶他们所有的人,都是一脸的从容和蔑视,赴死如赴宴,决绝地向着南昌城大步迈进。真是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⑨几场恶战下来,桃叶几个少年人,稍显沉默,却仿佛假眠的虎狼。一枚榴弹又呼啸着从日军那边飞了过来,一个少年就那么纵身一扑,生生地抱住了那颗榴弹……

⑩桃叶在抗日路上,一路默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

11梁启超写完《少年中国说》,就自称少年中国之少年。“80后”程萌,把优美和壮烈○

糅合了写,断开了写,非常少年,也非常中国。

(选自《渤海早报》,有删节)

17.结合全文内容,理解文章结尾处“非常少年,也非常中国”这句话。(150字以内)(6分)

答:

【强化训练】&【课后作业】

(注:本专题根据学生的程度及上课接受情况适当选择部分进行

上课练习,部分做为课后作业。)

【A卷】

温暖孤独旅程

铁 凝 ①有一个冬天,在京西宾馆开会,好像是吃过饭出了餐厅,一位个子不高、身着灰色棉衣的老人向我们走来。旁边有人告诉我,这便是汪曾祺老人。

②当时我没有迎上去打招呼的想法。越是自己敬佩的作家,似乎就越不愿意突兀地认识。但这位灰衣老人却招呼了我。他走到我的跟前,笑着,慢悠悠地说:“铁凝,你的脑门上怎么一点儿头发也不留呀?”他打量着我的脑门,仿佛我是他久已认识的一个孩子。这样的问话令我感到刚才我那顾忌的多余。我还发现汪曾祺的目光温和而又剔透,正如同他对于人类和生活的一些看法。

③不久以后,我有机会去了一趟位于坝上草原的河北沽源县。去那里本是参加当地的一个文学活动,但是鼓动着我对沽源发生兴趣的却是汪曾祺的一段经历。他曾经被下放到这个县劳动过,在一个马铃薯研究站。他在这个研究马铃薯的机构,除却日复一日的劳动,还施展着另一种不为人知的天才:描述各式各样的马铃薯图谱----画土豆。汪曾祺从未在什么文字里对那儿的生活有过大声疾呼的控诉,他只是自嘲的描写过,他如何从对于圆头圆脑的马铃薯无从下笔,竟然到达一种“想画不像都不行”的熟练程度。他描绘着它们,又吃着它们,他还在文中自豪地告诉我们,全中国像他那样,吃过这么多品种的马铃薯的人,怕是不多见呢。我去沽源县是个夏天,走在虽然凉快,但略显光秃的县城街道上,我想象着当冬日来临,塞外蛮横的风雪是如何肆虐这里的居民,而汪曾祺又是怎样捱过他的时光。我甚至向当地文学青年打听了有没有一个叫马铃薯研究站的地方,他们茫然地摇着头。马铃薯和文学有着多么遥远的距离呀。我却仍然体味着:一个连马铃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对生活该有耐心和爱。

④一九八九年春天,我的小说《玫瑰门》讨论会在京召开,汪曾祺是被邀请的老作家之

一。会上谌容告诉我,上午八点半开会,汪曾祺六点钟就起床收拾整齐,等待作协的车来接了。在这个会上他对《玫瑰门》谈了许多真实而细致的意见,没有应付,也不是无端的说好。在这里,我不能用感激两个字来回报这些意见,我只是不断地想起一位著名艺术家的一本回忆录。这位艺术家在回忆录里写到当老之将至时,他害怕变成两种老人:一种是俨然以师长面目出现,动不动就以教训青年为乐事的老人;另一种是唯恐被旁人称“老”,便没有名堂地奉迎青年,以证实自己青春常在的老人。汪曾祺不是上述两种老人,也不是其他什么人,他就是他自己,一个从容地“东张西望”着,走在自己的路上的可爱的老头。这个老头,安然迎送着每一段或寂寥、或热闹的时光,用自己诚实而温暖的文字,用那些平凡而充满灵性的故事,抚慰着常常是焦躁不安的世界。

⑤我常想,汪曾祺在沽源创造出的“热闹”日子,是为了排遣孤独,还是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使他觉得世界更需要人去抚慰呢?前不久读到他为一个年轻人的小说集所作的序,序中他借着评价那年轻人的小说道出了一句“人是孤儿”。

⑥我相信他是多么不乐意人是孤儿啊。他在另一篇散文中记述了他在沽源的另一件事:有一天他采到一朵大蘑菇,他把它带回宿舍,精心晾干(可能他还有一种独到的晾制方法)

收藏起来。待到年节回京与家人做短暂的团聚时,他将这朵蘑菇背回了北京,并亲手为家人烹制了一份鲜美无比的汤,那汤给全家带来了意外的欢乐。

⑦于是我又常想,一个囊中背着一朵蘑菇的老人,收藏起一切的孤独,从塞外寒冷的黄风中快乐地朝着自己的家走着,难道仅仅为了叫家人盛赞他的蘑菇汤?

⑧这使我不断地相信,这世界上一些孤独而优秀的灵魂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将温馨与欢乐不求回报地赠予了世人吧?用文学,或者用蘑菇。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汪曾祺为什么说“人是孤儿”。(4分)

答:

17.文章除选取典型事件,还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汪曾祺的形象。(不超过150字)(7分)

答:

【B卷】

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 ①这是我第五次在她的作业本上留言:“请用钢笔写字!” ②她是班里的学生,念五年级。矮小、瘦弱,怯懦不堪。很多次,我真想在分发作业的同时,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批评她、告诫她:请改用钢笔写字。又怕这一小小的举动,会刺伤她敏感而又脆弱的心灵。于是作罢,悄悄地在那张写满铅笔字的纸页上,写下我要说的话。 ③她没有一次照做,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打发着我布臵的作业。我不明白,为何在她文静纯真的背后,深藏着那么让人不可捉摸的倔强。

④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于是,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便有了这样一个让人倍觉心酸的场景——我一面踱着步子解析优秀作文的词句,一面时不时地用余光安抚在角落里默默流泪的她。

⑤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狼狈,像春花躲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譬如,我明明见她从那头的路口独自向我走来,却会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恍然丢失了她的踪影;明明见她在球场上拍着篮球,却在与旁人寒暄过后的视野里,唯剩一个篮球在空荡荡的球场跳跃;明明见她在厕所的出口耷拉着脑袋洗手,却在惊鸿一瞥之后,再度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⑥我并未从她的躲藏中找到一种老师该有的威严。相反,我的内心却越来越不安。 ⑦黄昏后的校园里,多了几分静谧与冷清。我独自在窗明几净的走廊上散步,猜想到底该如何化解她心中的惊恐。

⑧透过窗帘间的缝隙,我能看到她和她的同桌正喃喃地说些什么。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家境十分拮据,经学校减免过的学费都得拖上几个月才能勉强缴清。

⑨我心怀期待地看着他们在空旷的教室里窃窃私语。真怕他们那片刻的嬉笑里,有我的名字。正当我准备推门而入时,一幅永生难忘的画面瞬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⑩她满目感激地收起手中的钢笔微笑着说了声谢谢。他把书包摊开,接过那支破旧的钢笔,轻轻地将它搁到里面,那神色,如同手捧至宝一般。临行前,他略带豪情地说了一句:“放心吧,这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了!”

⑪夕阳的余晖透过愈渐宽大的窗帘缝隙,丝丝缕缕地照射在他们脸上。在那份充满童真的友谊里,我无法找到自己介入的借口,只得暗自逃离。第二天,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他俩紧紧挨在一起的作业。同样的本子,同样的笔色,同样的日期。 ⑫市里举行长跑比赛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地报了名。接着,他毫无悬念地成了代表学校参赛的选手。

⑬5000米的距离,对于台下这帮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场艰苦的耐力战。他在人群中穿梭、奔跑,坚持不懈。我和看台上的老师们一起,情不自禁地为他加油并鼓掌欢呼。他如一支离弦的箭,在临近终点的时刻,依然冲劲十足。

⑭惊人的一幕出现,即将获得冠军,他却选择了止步,他的无人可解的行为,已经辜负了所有随行老师的希望。

⑮那是我第一次对他怒吼斥责,我以为,他是想用特立独行的方式来博得众人关注的目光。

⑯“你明明能跑第一,为什么要在终点前停下来?你知不知道这关乎整个学校的荣誉?”我一遍遍地责问,他则顷刻间泪流满面。

⑰“老师……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奖品都不是钢笔!我……我只要钢笔。这样,我的同桌就不会再烦恼,也不会因为用铅笔写作业而受到批评了……”他呜呜的悲鸣,诉尽了他在一路奔跑中所受的委屈。

⑱我恍然觉察到自己的渺小与狼狈。面对这样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顿然心生愧疚。 ⑲校门口的喜报栏上,赫然写着他的名字和获得的奖品。我见过,那是一支精致却又恸哭不止的金色钢笔。

15.面对自己的学生,“我”经历了从不满—> ① —> ② —> ③ —> ④ 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

16.品析文章第⑤段中的划线句。(4分)

答:

第二讲:重点句子理解(提高)

【课标导航】

【知识梳理】

句子赏析基本围绕三个方面:

1、赏析修辞方法。看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然后赏析该修辞的作用。

2、注重炼字或词,某字或某词用得特别好,或准确,或贴切,或生动,表现了或描写了什么。

3、赏析作者的情感,该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情感;或者该句子含有怎样的哲理,对我们有什么启迪。

【经典案例】

沉在水底的豆子

周 莹

从小到大,他一直是个很浮躁的人。凡事在他眼中,说得头头是道,轮到付出行动时,他就落后了。

高三那年,他告诉父亲说自己非复旦大学不上,您就等着吧。父亲疑惑地问他:“你有这么大的把握?成绩如何?” 他信誓旦旦地向父亲许诺,您要相信自己儿子才对。于是,父亲不再说什么。父亲知道他的成绩考复旦,问题不是很大。

整个高三期间,父亲忙着自己的小生意,没有过多的精力专门照顾他,只一门心思给他攒钱。没想到,高考过后,他却落榜了。他的分数,勉强够二本。这个意外,让他措手不及。

父亲没有过多的批评他。而他自己,却痛苦地恨不得撕开自己的心脏。他在家躺了三天,愧疚像蛇一样纠缠着他,撕咬着他,折磨着他。

三天后,他自己起床告诉他父亲说想出去打工,体验生活。母亲胆怯地问:“你可是什么都不会?……”。他一脸严肃地说:“我出去学习,可以吗?您总是不相信我!”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母亲心疼地眼泪直掉,父亲安慰母亲说,没事的,鹰总是要学会自己飞翔的嘛!任他去吧。母亲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有默默叹息的份儿。

三天后,他回家倒头就睡。母亲问他怎么了?他说在酒店端盘子,因为打碎了一个酒杯,

被老板骂了一顿。赌气,就回来了。第二天,他一大早就出门了。四天后回来,长吁短叹。母亲问他为什么?他说在工地搬砖,工头批评他弯不下腰,不是干活的料。说完,他眼泪汪汪地望着父亲。

父亲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拿出了三颗芸豆,丢进盛满水的玻璃杯子里,就出去了。他看着三颗漂浮在水上来回转动着的芸豆,不知道父亲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母亲看着沮丧的他,想要说一声不要打工了,哪怕是二本,也去上吧。毕竟是在读书。母亲还没有来得及张口,他就站起来冲出了门外。

他在母亲的担忧中,再次离开温暖的家,出去“闯荡”。晚饭后,他回来了。一身灰尘,一身疲惫。

父亲没有嘘寒问暖,只是喊他过来看杯子内的芸豆。他走近一看,三颗芸豆有一颗沉在水底,两颗飘在水上。他不知所以然。父亲含沙射影地问他:“你看看,这三颗芸豆,哪颗能够发芽结果?”

他被父亲问得莫名其妙,心里直犯嘀咕:“我怎么知道哪颗豆子会发芽结果呢?” 父亲也不恼火,只轻描淡写地说:“我们把芸豆种在花盆里试试就知道了。”说完,父亲就从墙角搬出三个花盆,装上泥土,然后指着水中的芸豆,让他看看有什么不同。他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门道,只好把头摇得像波浪鼓。

父亲指着三颗芸豆让他看:“沉在水底的那颗芸豆,你看到了什么?”他想了想说:“看到那些水珠像泡泡一样围住豆皮。看样子,芸豆在吸收水分?”沉着脸的父亲,嘴角微微一翘,故意发出疑问:“豆子吸收水分是为了干啥呢?”他不知道如何回答。

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诉他:“豆子沉在水底,用心地吸收着水分,为被埋进土壤的那一天积蓄力量。飘在水上的豆子,只是表皮吸收了一层水分,里面并没有吸收到,一旦埋进土里,遇到干旱,就会因为缺乏水分而不能发芽,最终会烂掉。沉在水底的豆子,安静地积蓄着力量,为的就是发芽的那一天,迎来一个灿烂的朝阳。”

父亲说完,就把三颗豆子分别种在花盆里,并做了三种不同的记号,尤其是沉在水中的那颗豆子,父亲还插了一支筷子。

父亲的行为,让他陷入沉思。

第二天,他没有出去打工,而是静静地等待豆子是否发芽。

十天后,插了筷子的那颗豆子发芽了。芽苗粗壮、肥厚、翠绿,还特精神。

又过了半个月后,发芽的豆苗都窜到一尺多高了,而那两颗豆子还没有出土。他忍不住瞒着父亲,扒开土壤翻看漂浮在水上的豆子是什么结果。等他扒开潮湿的泥土一看,他傻眼了,那两颗豆子早就烂成稀泥,废了。

他再看了一眼那株茁壮青绿的芸豆苗,颓废的心灵为之一振。顿时,他心里充溢着一泓喜悦,仿佛看见天边的星光,让他心底泛出希望的光点,虽然星星点点,若隐若现,但是他却有了方向,有了激情,不再迷茫,不再颓废。他暗想,父亲说的话,果然没错。

晚上,他主动与商量父母,不出去打工了,想再复读一年,一定争取上复旦。母亲没敢表态,父亲故意犹犹豫豫不说话。

他一着急,就发誓:一定要做一颗沉在水底的豆子。第二年,他果然如愿以偿,顺利收到梦寐以求的复旦大学的通知书。

升学宴席上,亲朋好友都赶来祝福。别人纷纷议论说他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才。有人羡慕地说:“你真了不起!人才啊!”

他笑笑回答:“我只不过是一粒沉在水中的豆子而已。”

一粒沉在水中的豆子,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成就了他的人生方向,让他看到了一片光明的未来。

16.请你谈谈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4分)

答:

采一把艾蒿回家

丁立梅

①出城,去采艾蒿,带了儿子。城郊有一片小河,水已见底,里面长满艾蒿。此情此景让我忍不住要作种种臆想。

②“彼采艾兮,如三岁兮。”这是《诗经》里的艾蒿,是情深意长的牵念。其中的男人女人短别离,不过一日不见,竟如同隔了三年。爱,从来都是魂牵梦萦的一桩事。而我更感兴趣的是,那双采艾的手,如何落在艾蒿上?他(她)采了做什么的?这遥远的风俗,或许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

③街上也有艾蒿卖,和芦苇叶一道。稻草胡乱扎着,一束束,插在塑料桶里。这种植物,叶与茎的颜色雷同,淡绿中,泛白,泛灰。这样的色彩,不耀眼,很低调。是乡村女儿,淡淡妆,浅浅笑。闻起来微苦,一股中药味。村人们又把它叫作苦艾。也只在远远的乡村,也只在荒僻的沟渠里生长。平时大抵少有人想到它,只在这个叫端午的日子里,它突然被记起。大人们会吩咐孩子,去,采几把苦艾回来。

④那个时候,乡村的乐事里,采艾蒿,也算得上一乐吧。孩子们得了大人指令,如撒欢的小马驹,一路奔向那沟渠去。吵吵嚷嚷着,节日的喧闹,被我们吵嚷得四处流溢。很快,每人怀里,都有一大捧艾蒿。路上走着,一个个小人儿,身上都散发出一股中药的香味。

⑤艾蒿生于山野之中,枝叶上难免会沾上一些泥土或浮尘。怀抱中的艾蒿离开土地一会儿,便渐渐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了。于是我们在回家之前,先奔到村头的小河边。河水清澈欢快地流淌。涌到河边的孩子,有的蹲在河边,有的干脆站到河水里,反复地抖动,努力唤醒这些入睡的婴儿。之后才又一窝蜂似地涌进村庄。

⑥门前的木盆里,煮好的芦苇叶,早已泡在清水中。眼睛瞟到,心里的欢乐,就要蹦出胸口来,知道要包粽子吃了。大人们这时若指使我们去做什么,我们都会脆脆地应一声,跑得比兔子还快。至于插艾蒿,那完全不用大人们动手的,门上,柜子上,蚊帐里,到处都被我们插满了。一屋的艾蒿味,微苦。大人们说,避邪。我们虽对这风俗习惯一知半解,但知道,插上艾蒿,就代表过端午了。于是很欢喜。

⑦眼下,站在城郊的小河边,望着满眼的艾蒿,我油然联想到远方的友人。

⑧朋友是湖北人,也是写作的,曾与我在一次笔会上相遇。后来,她去了美国。她的家乡,过端午也有插艾蒿的习俗,她也曾于小小年纪里,去采过艾蒿。昨天,我收到她发来的邮件,她说,国内这个时候,又该粽子飘香了吧。并不想粽子,美国一些华人超市里有卖。却想艾蒿,想坐在艾蒿味道里吃粽子的童年,温和的中药味,把人包裹得很结实很温暖。

⑨就是这样,故乡隔得再远,有些味道,注定是忘不掉的。

⑩我的儿子,他第一次认识了艾蒿,觉得奇怪,捧着一把艾蒿问我,为什么过端午要插艾蒿呢?我这样回答他,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风俗。避邪呢,我又补充。口气酷似当年我的母亲。继而想,若干年后,我的儿子的记忆里,一定也有艾蒿,而且,端午节一到,他定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采艾蒿,艾蒿的味道将永远弥漫在民间。

17.作者说“艾蒿的味道将永远弥漫在民间”,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

解。(100—150字)(7分)

答:

少年中国说

陈祖芬

①我读书随性,插空翻阅手边的书,竟在一部“80后”写的小说里,翻到几乎占了一

章的《少年中国说》。作者显然爱煞了那篇文字,管他有没有这么写的,一如小说起名叫《断章》。足足20万字,绝不缺斤少两——那文字要是化开来,那感受,那回味,是远远不止20万字的。

②作者写江南小镇,阳光如温得恰到好处的酒,沁着丝丝缕缕梅子一样青涩的气息,再睁眼时,已是残阳一点将坠未坠,晚风如锦,上绣祥云。秋千上下缀满了别处飘来的粉色花瓣,不似她因秋千而起,更像秋千因她而飘逸飞舞。风是此刻唯一的读者,却没有什么耐心,胡乱翻弄着白绢。

③母亲从箱子里拿出一匹上好的玉色暗花回纹锦缎,为她赶制旗袍,竹叶领,窄罗袖,宽摆提花滚边,斜襟琵琶盘扣,在月光下泛着潋滟的水色。第二天清晨,暖玉生烟一样的旗袍,掺着碎金似的阳光,于蜿蜒起伏中撩拨出琵琶的韵律。

④现在“80后”、“90后”的作者太多,已成雄踞之势。我看封面,这一位叫程萌,我不知道这个女孩是何方神仙,因为南方北方她一样写得入扣丝丝,叫人心驰神往。书中的江南女孩桃叶,“九〃一八”后走上抗日路,故事从小镇铺向上海、黄埔军校、北京等。最后写到北京,写北京的雪往往从夜的深处开始飘落,不急不慢,从容淡定,卓然地在一片鸿蒙中彰显国士风度。待到天色欲暝,寒鸦将语,已是万物素然,举目皆空。天色水葱儿一般的通透起来,浑圆的雪景便匀匀净净地上了一层蜜色釉。

⑤有这样的美文,《断章》是完全可以断开了读的,或者说,几乎可以从随便哪章开始读。淡定文字,浓情中国。当战火烧向江南,桃叶这样的豆蔻少女要求前来送兵器者在授人以鱼的同时,莫忘授人以渔,习武三日后便去上海参军。

⑥旗袍之韵律,阳光之气息,蓝锦之天色,塑造了美的化身桃叶。但是战争是美的毁灭。不,战争使人从知耻而后勇,到明白师夷长技以制夷,于是攻读,于是进攻。在黄埔军校,老师问及,如何强国?如何实现民族之复兴?桃叶滔滔说来竟有班姬续史之姿,谢庭咏雪之态。从中华儿女必舍生忘死,共攘外敌,到随后,朝野内外,各司其职,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举国上下,知难而进,博观约取,居安思危,韬光养晦。

⑦如果说古有班姬续史,谢庭咏雪,那么今天,程萌这样的女孩儿就在讲述居安思危、韬光养晦。如此“80后”,让我想起岳飞的《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⑧桃叶参加的队伍行进到南昌城外,敌军飞机正猫戏老鼠般地居高轰炸,坦克展开如扇面一样,卧在城外。然桃叶他们所有的人,都是一脸的从容和蔑视,赴死如赴宴,决绝地向着南昌城大步迈进。真是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⑨几场恶战下来,桃叶几个少年人,稍显沉默,却仿佛假眠的虎狼。一枚榴弹又呼啸着从日军那边飞了过来,一个少年就那么纵身一扑,生生地抱住了那颗榴弹……

⑩桃叶在抗日路上,一路默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

11梁启超写完《少年中国说》,就自称少年中国之少年。“80后”程萌,把优美和壮烈○

糅合了写,断开了写,非常少年,也非常中国。

(选自《渤海早报》,有删节)

17.结合全文内容,理解文章结尾处“非常少年,也非常中国”这句话。(150字以内)(6分)

答:

【强化训练】&【课后作业】

(注:本专题根据学生的程度及上课接受情况适当选择部分进行

上课练习,部分做为课后作业。)

【A卷】

温暖孤独旅程

铁 凝 ①有一个冬天,在京西宾馆开会,好像是吃过饭出了餐厅,一位个子不高、身着灰色棉衣的老人向我们走来。旁边有人告诉我,这便是汪曾祺老人。

②当时我没有迎上去打招呼的想法。越是自己敬佩的作家,似乎就越不愿意突兀地认识。但这位灰衣老人却招呼了我。他走到我的跟前,笑着,慢悠悠地说:“铁凝,你的脑门上怎么一点儿头发也不留呀?”他打量着我的脑门,仿佛我是他久已认识的一个孩子。这样的问话令我感到刚才我那顾忌的多余。我还发现汪曾祺的目光温和而又剔透,正如同他对于人类和生活的一些看法。

③不久以后,我有机会去了一趟位于坝上草原的河北沽源县。去那里本是参加当地的一个文学活动,但是鼓动着我对沽源发生兴趣的却是汪曾祺的一段经历。他曾经被下放到这个县劳动过,在一个马铃薯研究站。他在这个研究马铃薯的机构,除却日复一日的劳动,还施展着另一种不为人知的天才:描述各式各样的马铃薯图谱----画土豆。汪曾祺从未在什么文字里对那儿的生活有过大声疾呼的控诉,他只是自嘲的描写过,他如何从对于圆头圆脑的马铃薯无从下笔,竟然到达一种“想画不像都不行”的熟练程度。他描绘着它们,又吃着它们,他还在文中自豪地告诉我们,全中国像他那样,吃过这么多品种的马铃薯的人,怕是不多见呢。我去沽源县是个夏天,走在虽然凉快,但略显光秃的县城街道上,我想象着当冬日来临,塞外蛮横的风雪是如何肆虐这里的居民,而汪曾祺又是怎样捱过他的时光。我甚至向当地文学青年打听了有没有一个叫马铃薯研究站的地方,他们茫然地摇着头。马铃薯和文学有着多么遥远的距离呀。我却仍然体味着:一个连马铃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对生活该有耐心和爱。

④一九八九年春天,我的小说《玫瑰门》讨论会在京召开,汪曾祺是被邀请的老作家之

一。会上谌容告诉我,上午八点半开会,汪曾祺六点钟就起床收拾整齐,等待作协的车来接了。在这个会上他对《玫瑰门》谈了许多真实而细致的意见,没有应付,也不是无端的说好。在这里,我不能用感激两个字来回报这些意见,我只是不断地想起一位著名艺术家的一本回忆录。这位艺术家在回忆录里写到当老之将至时,他害怕变成两种老人:一种是俨然以师长面目出现,动不动就以教训青年为乐事的老人;另一种是唯恐被旁人称“老”,便没有名堂地奉迎青年,以证实自己青春常在的老人。汪曾祺不是上述两种老人,也不是其他什么人,他就是他自己,一个从容地“东张西望”着,走在自己的路上的可爱的老头。这个老头,安然迎送着每一段或寂寥、或热闹的时光,用自己诚实而温暖的文字,用那些平凡而充满灵性的故事,抚慰着常常是焦躁不安的世界。

⑤我常想,汪曾祺在沽源创造出的“热闹”日子,是为了排遣孤独,还是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使他觉得世界更需要人去抚慰呢?前不久读到他为一个年轻人的小说集所作的序,序中他借着评价那年轻人的小说道出了一句“人是孤儿”。

⑥我相信他是多么不乐意人是孤儿啊。他在另一篇散文中记述了他在沽源的另一件事:有一天他采到一朵大蘑菇,他把它带回宿舍,精心晾干(可能他还有一种独到的晾制方法)

收藏起来。待到年节回京与家人做短暂的团聚时,他将这朵蘑菇背回了北京,并亲手为家人烹制了一份鲜美无比的汤,那汤给全家带来了意外的欢乐。

⑦于是我又常想,一个囊中背着一朵蘑菇的老人,收藏起一切的孤独,从塞外寒冷的黄风中快乐地朝着自己的家走着,难道仅仅为了叫家人盛赞他的蘑菇汤?

⑧这使我不断地相信,这世界上一些孤独而优秀的灵魂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将温馨与欢乐不求回报地赠予了世人吧?用文学,或者用蘑菇。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汪曾祺为什么说“人是孤儿”。(4分)

答:

17.文章除选取典型事件,还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汪曾祺的形象。(不超过150字)(7分)

答:

【B卷】

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 ①这是我第五次在她的作业本上留言:“请用钢笔写字!” ②她是班里的学生,念五年级。矮小、瘦弱,怯懦不堪。很多次,我真想在分发作业的同时,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批评她、告诫她:请改用钢笔写字。又怕这一小小的举动,会刺伤她敏感而又脆弱的心灵。于是作罢,悄悄地在那张写满铅笔字的纸页上,写下我要说的话。 ③她没有一次照做,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打发着我布臵的作业。我不明白,为何在她文静纯真的背后,深藏着那么让人不可捉摸的倔强。

④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于是,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便有了这样一个让人倍觉心酸的场景——我一面踱着步子解析优秀作文的词句,一面时不时地用余光安抚在角落里默默流泪的她。

⑤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狼狈,像春花躲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譬如,我明明见她从那头的路口独自向我走来,却会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恍然丢失了她的踪影;明明见她在球场上拍着篮球,却在与旁人寒暄过后的视野里,唯剩一个篮球在空荡荡的球场跳跃;明明见她在厕所的出口耷拉着脑袋洗手,却在惊鸿一瞥之后,再度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⑥我并未从她的躲藏中找到一种老师该有的威严。相反,我的内心却越来越不安。 ⑦黄昏后的校园里,多了几分静谧与冷清。我独自在窗明几净的走廊上散步,猜想到底该如何化解她心中的惊恐。

⑧透过窗帘间的缝隙,我能看到她和她的同桌正喃喃地说些什么。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家境十分拮据,经学校减免过的学费都得拖上几个月才能勉强缴清。

⑨我心怀期待地看着他们在空旷的教室里窃窃私语。真怕他们那片刻的嬉笑里,有我的名字。正当我准备推门而入时,一幅永生难忘的画面瞬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⑩她满目感激地收起手中的钢笔微笑着说了声谢谢。他把书包摊开,接过那支破旧的钢笔,轻轻地将它搁到里面,那神色,如同手捧至宝一般。临行前,他略带豪情地说了一句:“放心吧,这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了!”

⑪夕阳的余晖透过愈渐宽大的窗帘缝隙,丝丝缕缕地照射在他们脸上。在那份充满童真的友谊里,我无法找到自己介入的借口,只得暗自逃离。第二天,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他俩紧紧挨在一起的作业。同样的本子,同样的笔色,同样的日期。 ⑫市里举行长跑比赛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地报了名。接着,他毫无悬念地成了代表学校参赛的选手。

⑬5000米的距离,对于台下这帮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场艰苦的耐力战。他在人群中穿梭、奔跑,坚持不懈。我和看台上的老师们一起,情不自禁地为他加油并鼓掌欢呼。他如一支离弦的箭,在临近终点的时刻,依然冲劲十足。

⑭惊人的一幕出现,即将获得冠军,他却选择了止步,他的无人可解的行为,已经辜负了所有随行老师的希望。

⑮那是我第一次对他怒吼斥责,我以为,他是想用特立独行的方式来博得众人关注的目光。

⑯“你明明能跑第一,为什么要在终点前停下来?你知不知道这关乎整个学校的荣誉?”我一遍遍地责问,他则顷刻间泪流满面。

⑰“老师……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奖品都不是钢笔!我……我只要钢笔。这样,我的同桌就不会再烦恼,也不会因为用铅笔写作业而受到批评了……”他呜呜的悲鸣,诉尽了他在一路奔跑中所受的委屈。

⑱我恍然觉察到自己的渺小与狼狈。面对这样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顿然心生愧疚。 ⑲校门口的喜报栏上,赫然写着他的名字和获得的奖品。我见过,那是一支精致却又恸哭不止的金色钢笔。

15.面对自己的学生,“我”经历了从不满—> ① —> ② —> ③ —> ④ 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

16.品析文章第⑤段中的划线句。(4分)

答:


相关文章

  •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总复习工作计划
  • 本学期我们的中考任务十分艰巨,刻不容缓。为了使我们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中考考出一个满意的成绩,我们目前需要做好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搞好学科复习。所以,我们要积极备战中考,研究大纲精神,明确中考的范围,积极准备应对策略。我们的课程已经结束,现在准备按以下计划进行复习 一、复习总设想 (1 ...

  • 中考仿写句子练习
  • 例1(20xx年放鹤人何处?胜地尚传项王名。苏堤南北一行柳,黄河襟带古今情。 万顷碧波荡楚韵,九里烟云接汉营。回首云龙霜色动,戏马台前尽秋声。 第一期:放鹤亭内,领略苏轼(东坡)豪放情怀 第二期:九里山巅,追忆历代兵家争雄 第三期: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题。首先要 ...

  • 初中三年级备考会议发言稿
  •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又到了一年一度初三备战中考的时候了,很荣幸和大家一起面对2011年的中考。近几年我们学校在中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此,我谈谈我们迎考复习策略的制定与落实中的一些做法,抛砖引玉,与大家交流互补,迎战中考。   复习是每一届初三的必修课。扎实有效的复习是取得中考胜利的 ...

  • 20XX年-20XX年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 一、班情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九一班,从上学年的教学和测试情况来看,学生存在两大共性问题:一是审题不细心,二是思维定势不懂变通;这两点也就是以后工作中我需要着重去纠正的学生学习陋习。作为老师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知道答案,而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去做,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懂得怎么会想到应该这么去做。再有学生两级分 ...

  • 中考动员学生发言稿
  •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刚刚结束的第五次模拟考试中,我考出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在取得进步的同时,首先,我真诚的感激老师的辛勤教导,向始终坚守在中考战线孜孜不倦的各位老师道一声:"老师,感谢你们!" 同时,我也真挚的感谢各位同学在学习上给予我的热情帮助,祝愿大家在 ...

  • 20XX年中考寒假复习计划
  • 每年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题是考生感觉良好但实际得分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的部分。因此,我们整理了以下六种方法,供同学参考: 第一,要注重课本上的知识点的梳理与总结。 很多同学认为中考现代文阅读采用的材料都来自于课外,所以只要大量做一些课外的练习。这是不足取的。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一个个很好的例子,一般都经过专家 ...

  • 20XX年-20XX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英语教学计划
  • 新学期伊始,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为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做如下计划: (一) 九年级下学期是十分关键的一期。面对着升学的压力和任务,我的任务也十分艰巨。本期,我担任九年级(1)、(2)两个班的教学任务,从上期期末的成绩来看,学生英语水 ...

  • 三年级语文教学心得
  •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我认为,在三年级"说"和"读"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说"和"读"的训练. 语文教科书上"口际交际"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自古以来,能说会 ...

  • 中考语文仿写句子
  • (四)仿写句子 《考试说明》要求: 5.正确仿写句子 复习方略: 1.仿句是近年来中考题中出现较多的一种题型,也是重庆市近几年中考的必考题之一。在提供例句以后,要求考生仿写一个或一组句子。此类题属开放性试题,无固定答案,但解此类题要遵循四大原则: (1)结构上要与例句一致; (2)修辞格要与例句一致 ...

  • 初三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初三语文教学与初一、初二有明显不同,他所有的指向都较势利,那就是一切为了中考,为了中考的一切。所以它的教学导向旨在引导学生应对及操作中考试题的策略和方法上。 一、 知识点的梳理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学生到了初三,相应的知识点也到了一个可以归纳总结的时候,很多的阅读文题目其实也都是在以各种形式在考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