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1我的家在哪里

1、地图三要素

2、在社区中生活 1.2乡村与城市

1、聚落:人们集中地居住的场所。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般先有乡村,后有城市。 乡村聚落:即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按生产活动的不同,可分为农村、渔村、林场和牧村 城市聚落: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聚落形成的条件: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等。

在平原地区,聚落数量多,规模大,呈团状分布;在山区,聚落数量少,规模小,沿河谷呈带状分布。

4、乡村聚落的房屋体现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云南傣族(热带季风气候):高脚楼,通风防潮

西亚沙特阿拉伯(热带沙漠气候):墙厚、窗小,炎热、昼夜温差大

5、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有所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练习,实现优势互补。其实,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综合探究一

1、等高线疏密程度: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地势起伏和缓,为缓坡(爬山的最佳选择);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势比较陡峭,为陡坡。 2、不同地形的等高线表示状态

①高地(山峰):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呈封闭曲线处。 ②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

③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可能有河流经过,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突出方向相反。)

④鞍部:两个相邻山顶之间呈马鞍形的部位。 ⑤峭壁(陡崖):等高线重叠处。

3、分层设色地形图: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线以上部分;浓淡不同的蓝色表示海洋的不同深度带。 4、按照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比例尺和不同类型的地图。

第二单元 2.1大洲和大洋

1、地球上海洋占据了71%,而陆地只占据了29%。因此,地球被称为“蓝色的星球”。 2、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排):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3、四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海拔最高的洲为南极洲,最低的为欧洲。

跨经度最广的洋为北冰洋,最广的洲为南极洲。(均为360度) 5、明确洲与洋的位置。

①被欧洲、北美洲、亚洲所包围的洋是北冰洋。

②被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所包围的洋是印度洋。

③被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所包围的洋是大西洋。 ④被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所包围的洋是太平洋。 6、重要纬线穿越的洲

①赤道: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②北回归线:非洲、亚洲、北美洲 ③北极圈:欧洲、亚洲、北美洲 ④南回归线: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⑤南极圈:南极洲

7、半球与洲的关系(洲的主要部分) 东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 北半球:亚洲、欧洲、北美洲

南半球: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南极洲

8、各洲间的分界线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

9、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地区,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

10、海洋对人类的影响:为人类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淡水资源;海洋为人类提供鱼盐之利、能量之源;人们还可以修筑运河,开辟海上交通航线,促进世界各地之间的物资交流;人类在沿海地带填海造陆,不断扩大生存空间。

2.2自然环境

山脉:落基山脉(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美洲)、阿尔卑斯山脉(欧洲)、阿特拉斯山(非洲)、喜马拉雅山脉(亚洲)

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东非高原(非洲)、南非高原(非洲)、青藏高原(亚洲) 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东欧平原(欧洲)、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 盆地:刚果盆地(非洲)

3、一个地区的地形特点,一般可以从海拔、地面起伏、地形种类和分布三个方面来描述。 如:亚洲地形:地形种类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地面起伏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分布。(河流流向由地势高低决定) 4、亚洲主要河流

长江(东海、太平洋);黄河(渤海、太平洋);勒拿河(北冰洋);鄂毕河(北冰洋);叶尼塞河(北冰洋);恒河(印度洋);印度河(印度洋);湄公河(南海、太平洋) 5、天气:是指瞬时或短时间内风、云、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综合显示的大气状况,具有短时、多变的特点。

6、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两个主要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7、气温受纬度位置和地势的影响。一般,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地势(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8、降水受海陆位置和季风的影响。沿海地区降水丰富,温差小;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温差大。

9、季风:一年中盛行风向随着季节发生明显变化的风。 10、世界气候(各气候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见书本P34)

11、河流:大地的动脉 湖泊:大地的明珠

*湿润地区河湖众多,干旱地区河湖稀少且多季节性河流。

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供给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航运、发电、灌溉、养殖、旅游

2.3世界大家庭

2、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又有小范围的散布

2

3、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人/千米) 4、世界人口分布

四密: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

5、联合国的正式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7、世界上有近200个国家。国旗和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领土:国界线和领海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 9、国界线:人为国界:界碑、界墙、运河等, 自然国界:山脉、河川、湖泊等

利比亚与埃及:经线 法国与西班牙:比利牛斯山 老挝与越南:湄公河 加拿大与美国:纬线 10、人口大国(P50) *中国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1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金砖国家”即: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其英文单词为“BRICS ”。 12、国家与地区之间相处遵循的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综合探究二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

方法一:0°—20 ° W 和0°—160 °E 为东半球,20°W —180°和160°E —180°为西半球。 方法二:东经中小于160°和西经中小于20°为东半球;东经中大于160°和西经中大于20°为西半球。

4、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南纬地区);赤道以北地区为北半球(北纬地区)

7、中国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纬度带:绝大部分位于中纬度 热量带: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中国东西大约跨越60°. 大约相差4个小时(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

第三单元 3.1 家住平原

1、平原主要分布在江河的中下游,大都由河流冲积而成,地势平坦或起伏较小。

3、美国农业的生产特点:规模大、劳动力需求少、使用大型机械化作业、效率高、产量大、农产品商品化、储存条件好、交通发达。

4、美国中部大平原具有高度机械化的特点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①土地平整,以旱地为主,适合机械化作业。

②地广人稀,农业劳动力缺乏,要依靠机械化作业。 ③科学技术发达,具有先进的农用机械。

5、商品性农业的必备条件:农业区地广人稀,使用大型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高,产量大,剩余量大,储存条件好,交通发达。

3.2 与山为邻

1、相对于平原地区,山区地表崎岖不平,土壤不够肥沃,交通相对困难,人们生存的自然条件较为艰苦。

著。(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4、5°S 左右安第斯山脉东坡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

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高山灌木→高山草地→高山积雪 5、瑞士的自然环境

地形:以山地为主,河谷平原面积狭小,地势起伏变化大。

气候:阿尔卑斯山区南部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冬季温暖湿润。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自西向东, 由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冬寒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

6、阿尔卑斯山脉跨越的国家:自西往东依次是法国、意大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 7、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的河流:莱茵河(北海)、多瑙河(黑海)、波河(亚得里亚海) 8、阿尔卑斯山脉的高山峡谷、险峰深涧形成的原因:河流和冰川的作用 9、瑞士的优势和劣势

劣势:山区面积广大,耕地稀少;矿产资源奇缺;不利于发展工农业。

优势:多样的地形;奇特的景观;古老的城镇;淳朴的乡村生活;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10、瑞士成为旅游热区的原因 ①旅游设施:旅游内容丰富多彩,配备设施完备、精良,服务周到、细致入微; ②自然环境:海拔高, 有冰川和积雪, 风景优美;夏天成为观光和避暑胜地;冬天发展滑雪运动的条件十分理想;温泉资源也很丰富。

③交通条件:拥有发达的铁路和公路;游客诚火车可直接到达山峰观看冰川奇景;许多地方有电缆车直达山巅;还有直升机为遇到危险的有人提供救助。 11、阿尔卑斯山的旅游业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①就业:人们就业机会多,避免外出打工的辛劳 ②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大量外汇收入,人们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③地区经济: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12、为什么瑞士旅游业发展没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反而使环境更优美?

制定了严格的法律保护环境;修建了自然保护区,为许多濒危动物提供了安全的生存地;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爱护。

3.3 傍水而居

1、日本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日本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2、日本渔业发达的原因

日本四周沿海,位于著名的北太平洋渔场;沿海分布众多的渔港;造船业发达,所造渔船性能优良;发达的纺织业,织就了优质的渔网;先进的电子工业,为远洋捕捞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和装备。 3、日本的鱼文化

生产:水产业, 造船业 饮食:鱼宴、寿司、刺身

节日:男孩节 艺术:鱼的雕塑 文字:带鱼旁的文字和谚语 4、影响日本渔业捕捞的因素 ①世界燃料价格的上涨,使捕鱼的成本大大增加。 ②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重视,使日本渔民只能在本国海域范围内捕鱼 ③填海造陆和经济发展破坏了鱼类生长和繁殖的场所 ④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染了沿海的水质 5、为了保护渔业资源, 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设定休渔期,并对捕捞器具、捕捞方法做出规定。 ②制定海洋环保法规,限制废水排放。 ③发展人工养殖。 6、因水而生

修建城市最大的困难:城市用地和排水问题

选此地建设家园的原因:利用有利地形躲避外敌,便于防守 7、因水而兴

威尼斯原来是什么城市?——商业港口 当时的居民以什么为生?——商业、航海业

它一度具有怎样的地位?——欧洲最大的商业城市

8、因水而美:优美的水城风光;古老而璀璨的艺术文化;独特的交通方式 *公共汽车——交通船;小汽车——汽艇;专载游客——贡多拉 9、因水而忧:海水倒灌和水位倒涨 10、因水再兴:旅游业

11、威尼斯的建筑:遍布教堂、宫殿和广场,城市建设有着明显的宗教特色。 12、日本与威尼斯

1、逐水草而居(非洲马赛人)

自然环境:位于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一年有明显雨季和旱季。 生活方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每年5、6月,开始向北(北半球,肯尼亚南部、基塔莱)迁移,到10月,又开始向南方(南半球、坦桑尼亚北部、多多马)迁。 生活特色:牛是食物来源,茅草屋是家居住所。喜穿红色披风,既能防身,又可以保护牛群。谁拥有牛的数量越多就越富裕,越有声望。养育牛群的草原是马赛人心目中的神灵。 2、热带草原地区的干湿季

湿季:11月—次年4月湿季:5—10月 南半球北半球

干季:5—10月干季:11月—次年4月 3、澳大利亚 3.5干旱的宝地

2、波斯湾地区石油输出路线

①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和美洲(25万吨以下)

②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和美洲

③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太平洋—中国和日本

④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太平洋—澳大利亚

3、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P83

4、以色列发展绿洲农业的经验

采用滴灌、喷灌等技术,科技兴农;加强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完善并落实水资源使用制度;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选择种植合适的农作物。

综合探究三

1、如何认识区域

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从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来描述(包括海陆位置、所属半球、热量带以及纬度带)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

人文特色:人口、民族、城市和乡村、风俗习惯

区域的发炸: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2、南非

第四单元

4.1 美国政治的心脏:华盛顿

1、美国的地理位置:位于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位于北半球、西半球,位于 北温带、中纬度。

2、华盛顿:全称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的首都,位于美国东海岸,东临大西洋。 *纽约(美最大城市、经济中心)、费城都曾做过美国的首都。

3、华盛顿自然环境

地形:位于大西洋沿岸平原,地势低平。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热冬寒,四季分明。

河流:波托马克河

4、华盛顿成为首都的原因

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势平坦,气候温暖宜人,风景美丽;

特定的历史条件,南北双方都想把首都设在自己境内,最后达成讲首都建在南北方天然分界线——波托马克河岸的妥协方案。

5、城市布局:以国会大厦为中心,分为西北、东北、西南和东南四个区,道路向四周辐射。

6、华盛顿主要机构

国会大厦:美国最高立法机构

白宫:总统府,最高行政机关

五角大楼:国防部所在地,华盛顿最大的建筑

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机关

国会图书馆:世界上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7、华盛顿职能:世界上少有的仅以行政职能为主的大城市,管理国家是其主要职能。

8、国际性的大都市:进200个国家和地区在华盛顿设立使馆或办事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在此设立总部,还是全美和国际媒体的中心。

4.2 文化艺术之都:巴黎

1、法国的地理位置:位于欧洲大陆西部,西濒大西洋和比斯开湾,南临地中海,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2、巴黎:法国首都,位于法国北部,发祥于西岱岛

3、巴黎的自然环境

地形区:巴黎盆地

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较多

河流:塞纳河,向西北注入英吉利海峡

4、巴黎著名的建筑:古典艺术宝库卢浮宫(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近代艺术殿堂奥赛博物馆、现代艺术的象征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还有巴黎圣母院、爱丽舍宫(法国总统官邸)、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等。这些建筑大多分布在塞纳河两岸。

5、巴黎的文化气息:全称有100多个博物馆,还有旧书摊、街头艺术、露天画廊和左岸古旧的咖啡馆

6、巴黎人对艺术的态度:热爱、宽容、传承、创新、接纳、兼容、将艺术融于生活

7、巴黎为什么能成为一座天然的博物馆和艺术宫殿?

美丽的塞纳河——景色优美;悠久的历史文化;巴黎人们对美的独特鉴赏力。

4.3 IT新城:班加罗尔

1、印度:位于亚洲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世界人口第二大国,是计算机软件超级大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绝大部分的领土位于低纬度、热带。 *首都为新德里,最大城市是加尔各答,最大港口是孟买。

2、班加罗尔:位于印度南部,被誉为“亚洲硅谷”

3、班加罗尔自然环境

地形:位于德干高原,海拔在900米以上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降水适中

*与孟买(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差异原因:受海拔地势影响

4、班加罗尔发展信息产业的有利条件

①气候宜人,有利于硅片和集成电路的生产;

②政府的支持,给了信息技术产业资金、政策、法律等各方面的保障;

③语言优势——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有利于软件的开发和与世界各国的交流;

④编程能力强——古代印度在数学和逻辑方面就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利于程序的编写; ⑤高校云集,人才众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高,计算机精英众多;

⑥完善的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与世界各地的交流方便;

⑦工业的历史背景

5、班加罗尔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表现

工业园区办公设施现代化;信息产业从业人员大量增加;在全球信息技术产业中地位突出,走在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IT 企业数量增加;信息产业产值快速增长,在印度GDP 中所占比重大

6、班加罗尔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影响

宏观:促进本地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微观: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改善人们生活条件,人们可以在网上处理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既方便又便捷。

4.4汽车城:蔚山

1、韩国:位于亚洲东部的朝鲜半岛,与我国山东半岛隔黄海相望,东边是日本海,北面与朝鲜接壤,南面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首都是首尔,最大的港口是釜山。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2、蔚山:位于韩国东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太和江流经市区。这里有韩国最大石油化工企业,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单一汽车工厂,是韩国最大的汽车生产集散地。还是韩国的汽车制造交易中心和汽车研发中心。

3、蔚山发展汽车工业的优势

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丰富的水资源;优越的政策条件;注重产品研发,提高科技含量;雄厚的工业基础;高素质的从业人员

4、为了保护环境,打造绿色汽车城,蔚山从哪些方面做出了努力?

蔚山正大力研发环保汽车;蔚山汽车工厂为了保护环境,配有多项先进设施,如建有高效的废水和污水处理厂,安装了最尖端的环保设备,厂区内还种植大量的景观树木。

5、世界上著名的汽车城:底特律(美国、北美洲)、斯图加特(德国、欧洲)、丰田(日本、亚洲) *我国著名的汽车城:长春

4.5 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

1、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东临大西洋。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绝大部分领土位于热带、低纬度。

2、巴西自然环境

地形: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南部为巴西高原,地势南高北低

气候: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亚马孙河

3、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是巴西首都,政治文化中心

4、巴西政府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移到巴西利亚的原因(1960年)

①里约热内卢“城市病”严重;(交通拥堵、治安混乱、环境差、就业困难„„) ②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地域宽广,环境优美,有利于新城市的发展;

③迁都能够加强对广大内地的管理和开发,促进内地的发展,同时也可以缓解东部沿海城市的压力。

④内地城市不易受到攻击

*巴西曾经的首都:萨尔瓦多、里约热内卢

5、巴西利亚(世界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现代城市)的城市布局

像一架喷气式飞机,寓意是巴西的腾飞。机翼是居民区,机尾是火车站和铁路,机头是三权广场,是总统府、议会和最高法院的所在地,机舱后部是文化区和娱乐休闲区,机身前部是政府部门办公区。飞机前面是人工湖泊,集中或分散的绿地,与不同风格的建筑物交相映衬,使整座城市布局规整又不失活力。

6、巴西利亚城市规划和布局的成功经验

种植树木;绿化到位;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建筑多样;有效管理;交通便捷

综合探究4

1、如何认识城市

①描述城市的位置和环境,一般来说,首先要考虑防卫和交通条件,其次还要考虑地形、气候和水资源等自然条件。

②归纳城市的特色,包括城市文化、城市布局、城市经济、城市交通、城市建筑等。

2、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属于欧洲国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濒临太平洋和北冰洋,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位于中高纬度,大部分领土位于北温带,还有部分位于北寒带。

3、莫斯科概况:地处俄罗斯西部的欧洲部分,俄罗斯首都,是俄罗斯政治、经济、交通和科学文化中心,建于1156年,迄今有800多年的历史。

4、莫斯科自然环境

地形:位于东欧平原,地形平缓而略有起伏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较湿润

河流:莫斯科河

5、莫斯科的城市特色

建筑:克里姆林宫,国家图书馆,色彩艳丽,高强塔楼,特色鲜明

经济:俄罗斯最大的工业中心,主要有汽车、机床、电机、电子等工业

文化:莫斯科有1200多个图书馆,其中,国家图书馆是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市内剧院众多,其中国家大剧院是世界著名芭蕾舞团所在地

布局:以市区为核心,呈辐射状和环状结构

交通:交通便利,拥有4个机场和9个火车站及规模庞大的地铁系统。地铁是莫斯科的灵魂和心脏。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1我的家在哪里

1、地图三要素

2、在社区中生活 1.2乡村与城市

1、聚落:人们集中地居住的场所。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般先有乡村,后有城市。 乡村聚落:即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按生产活动的不同,可分为农村、渔村、林场和牧村 城市聚落: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聚落形成的条件: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等。

在平原地区,聚落数量多,规模大,呈团状分布;在山区,聚落数量少,规模小,沿河谷呈带状分布。

4、乡村聚落的房屋体现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云南傣族(热带季风气候):高脚楼,通风防潮

西亚沙特阿拉伯(热带沙漠气候):墙厚、窗小,炎热、昼夜温差大

5、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有所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练习,实现优势互补。其实,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综合探究一

1、等高线疏密程度: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地势起伏和缓,为缓坡(爬山的最佳选择);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势比较陡峭,为陡坡。 2、不同地形的等高线表示状态

①高地(山峰):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呈封闭曲线处。 ②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

③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可能有河流经过,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突出方向相反。)

④鞍部:两个相邻山顶之间呈马鞍形的部位。 ⑤峭壁(陡崖):等高线重叠处。

3、分层设色地形图: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线以上部分;浓淡不同的蓝色表示海洋的不同深度带。 4、按照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比例尺和不同类型的地图。

第二单元 2.1大洲和大洋

1、地球上海洋占据了71%,而陆地只占据了29%。因此,地球被称为“蓝色的星球”。 2、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排):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3、四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海拔最高的洲为南极洲,最低的为欧洲。

跨经度最广的洋为北冰洋,最广的洲为南极洲。(均为360度) 5、明确洲与洋的位置。

①被欧洲、北美洲、亚洲所包围的洋是北冰洋。

②被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所包围的洋是印度洋。

③被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所包围的洋是大西洋。 ④被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所包围的洋是太平洋。 6、重要纬线穿越的洲

①赤道: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②北回归线:非洲、亚洲、北美洲 ③北极圈:欧洲、亚洲、北美洲 ④南回归线: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⑤南极圈:南极洲

7、半球与洲的关系(洲的主要部分) 东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 北半球:亚洲、欧洲、北美洲

南半球: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南极洲

8、各洲间的分界线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

9、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地区,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

10、海洋对人类的影响:为人类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淡水资源;海洋为人类提供鱼盐之利、能量之源;人们还可以修筑运河,开辟海上交通航线,促进世界各地之间的物资交流;人类在沿海地带填海造陆,不断扩大生存空间。

2.2自然环境

山脉:落基山脉(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美洲)、阿尔卑斯山脉(欧洲)、阿特拉斯山(非洲)、喜马拉雅山脉(亚洲)

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东非高原(非洲)、南非高原(非洲)、青藏高原(亚洲) 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东欧平原(欧洲)、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 盆地:刚果盆地(非洲)

3、一个地区的地形特点,一般可以从海拔、地面起伏、地形种类和分布三个方面来描述。 如:亚洲地形:地形种类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地面起伏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分布。(河流流向由地势高低决定) 4、亚洲主要河流

长江(东海、太平洋);黄河(渤海、太平洋);勒拿河(北冰洋);鄂毕河(北冰洋);叶尼塞河(北冰洋);恒河(印度洋);印度河(印度洋);湄公河(南海、太平洋) 5、天气:是指瞬时或短时间内风、云、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综合显示的大气状况,具有短时、多变的特点。

6、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两个主要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7、气温受纬度位置和地势的影响。一般,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地势(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8、降水受海陆位置和季风的影响。沿海地区降水丰富,温差小;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温差大。

9、季风:一年中盛行风向随着季节发生明显变化的风。 10、世界气候(各气候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见书本P34)

11、河流:大地的动脉 湖泊:大地的明珠

*湿润地区河湖众多,干旱地区河湖稀少且多季节性河流。

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供给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航运、发电、灌溉、养殖、旅游

2.3世界大家庭

2、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又有小范围的散布

2

3、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人/千米) 4、世界人口分布

四密: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

5、联合国的正式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7、世界上有近200个国家。国旗和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领土:国界线和领海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 9、国界线:人为国界:界碑、界墙、运河等, 自然国界:山脉、河川、湖泊等

利比亚与埃及:经线 法国与西班牙:比利牛斯山 老挝与越南:湄公河 加拿大与美国:纬线 10、人口大国(P50) *中国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1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金砖国家”即: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其英文单词为“BRICS ”。 12、国家与地区之间相处遵循的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综合探究二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

方法一:0°—20 ° W 和0°—160 °E 为东半球,20°W —180°和160°E —180°为西半球。 方法二:东经中小于160°和西经中小于20°为东半球;东经中大于160°和西经中大于20°为西半球。

4、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南纬地区);赤道以北地区为北半球(北纬地区)

7、中国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纬度带:绝大部分位于中纬度 热量带: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中国东西大约跨越60°. 大约相差4个小时(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

第三单元 3.1 家住平原

1、平原主要分布在江河的中下游,大都由河流冲积而成,地势平坦或起伏较小。

3、美国农业的生产特点:规模大、劳动力需求少、使用大型机械化作业、效率高、产量大、农产品商品化、储存条件好、交通发达。

4、美国中部大平原具有高度机械化的特点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①土地平整,以旱地为主,适合机械化作业。

②地广人稀,农业劳动力缺乏,要依靠机械化作业。 ③科学技术发达,具有先进的农用机械。

5、商品性农业的必备条件:农业区地广人稀,使用大型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高,产量大,剩余量大,储存条件好,交通发达。

3.2 与山为邻

1、相对于平原地区,山区地表崎岖不平,土壤不够肥沃,交通相对困难,人们生存的自然条件较为艰苦。

著。(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4、5°S 左右安第斯山脉东坡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

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高山灌木→高山草地→高山积雪 5、瑞士的自然环境

地形:以山地为主,河谷平原面积狭小,地势起伏变化大。

气候:阿尔卑斯山区南部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冬季温暖湿润。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自西向东, 由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冬寒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

6、阿尔卑斯山脉跨越的国家:自西往东依次是法国、意大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 7、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的河流:莱茵河(北海)、多瑙河(黑海)、波河(亚得里亚海) 8、阿尔卑斯山脉的高山峡谷、险峰深涧形成的原因:河流和冰川的作用 9、瑞士的优势和劣势

劣势:山区面积广大,耕地稀少;矿产资源奇缺;不利于发展工农业。

优势:多样的地形;奇特的景观;古老的城镇;淳朴的乡村生活;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10、瑞士成为旅游热区的原因 ①旅游设施:旅游内容丰富多彩,配备设施完备、精良,服务周到、细致入微; ②自然环境:海拔高, 有冰川和积雪, 风景优美;夏天成为观光和避暑胜地;冬天发展滑雪运动的条件十分理想;温泉资源也很丰富。

③交通条件:拥有发达的铁路和公路;游客诚火车可直接到达山峰观看冰川奇景;许多地方有电缆车直达山巅;还有直升机为遇到危险的有人提供救助。 11、阿尔卑斯山的旅游业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①就业:人们就业机会多,避免外出打工的辛劳 ②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大量外汇收入,人们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③地区经济: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12、为什么瑞士旅游业发展没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反而使环境更优美?

制定了严格的法律保护环境;修建了自然保护区,为许多濒危动物提供了安全的生存地;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爱护。

3.3 傍水而居

1、日本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日本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2、日本渔业发达的原因

日本四周沿海,位于著名的北太平洋渔场;沿海分布众多的渔港;造船业发达,所造渔船性能优良;发达的纺织业,织就了优质的渔网;先进的电子工业,为远洋捕捞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和装备。 3、日本的鱼文化

生产:水产业, 造船业 饮食:鱼宴、寿司、刺身

节日:男孩节 艺术:鱼的雕塑 文字:带鱼旁的文字和谚语 4、影响日本渔业捕捞的因素 ①世界燃料价格的上涨,使捕鱼的成本大大增加。 ②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重视,使日本渔民只能在本国海域范围内捕鱼 ③填海造陆和经济发展破坏了鱼类生长和繁殖的场所 ④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染了沿海的水质 5、为了保护渔业资源, 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设定休渔期,并对捕捞器具、捕捞方法做出规定。 ②制定海洋环保法规,限制废水排放。 ③发展人工养殖。 6、因水而生

修建城市最大的困难:城市用地和排水问题

选此地建设家园的原因:利用有利地形躲避外敌,便于防守 7、因水而兴

威尼斯原来是什么城市?——商业港口 当时的居民以什么为生?——商业、航海业

它一度具有怎样的地位?——欧洲最大的商业城市

8、因水而美:优美的水城风光;古老而璀璨的艺术文化;独特的交通方式 *公共汽车——交通船;小汽车——汽艇;专载游客——贡多拉 9、因水而忧:海水倒灌和水位倒涨 10、因水再兴:旅游业

11、威尼斯的建筑:遍布教堂、宫殿和广场,城市建设有着明显的宗教特色。 12、日本与威尼斯

1、逐水草而居(非洲马赛人)

自然环境:位于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一年有明显雨季和旱季。 生活方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每年5、6月,开始向北(北半球,肯尼亚南部、基塔莱)迁移,到10月,又开始向南方(南半球、坦桑尼亚北部、多多马)迁。 生活特色:牛是食物来源,茅草屋是家居住所。喜穿红色披风,既能防身,又可以保护牛群。谁拥有牛的数量越多就越富裕,越有声望。养育牛群的草原是马赛人心目中的神灵。 2、热带草原地区的干湿季

湿季:11月—次年4月湿季:5—10月 南半球北半球

干季:5—10月干季:11月—次年4月 3、澳大利亚 3.5干旱的宝地

2、波斯湾地区石油输出路线

①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和美洲(25万吨以下)

②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和美洲

③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太平洋—中国和日本

④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太平洋—澳大利亚

3、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P83

4、以色列发展绿洲农业的经验

采用滴灌、喷灌等技术,科技兴农;加强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完善并落实水资源使用制度;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选择种植合适的农作物。

综合探究三

1、如何认识区域

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从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来描述(包括海陆位置、所属半球、热量带以及纬度带)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

人文特色:人口、民族、城市和乡村、风俗习惯

区域的发炸: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2、南非

第四单元

4.1 美国政治的心脏:华盛顿

1、美国的地理位置:位于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位于北半球、西半球,位于 北温带、中纬度。

2、华盛顿:全称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的首都,位于美国东海岸,东临大西洋。 *纽约(美最大城市、经济中心)、费城都曾做过美国的首都。

3、华盛顿自然环境

地形:位于大西洋沿岸平原,地势低平。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热冬寒,四季分明。

河流:波托马克河

4、华盛顿成为首都的原因

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势平坦,气候温暖宜人,风景美丽;

特定的历史条件,南北双方都想把首都设在自己境内,最后达成讲首都建在南北方天然分界线——波托马克河岸的妥协方案。

5、城市布局:以国会大厦为中心,分为西北、东北、西南和东南四个区,道路向四周辐射。

6、华盛顿主要机构

国会大厦:美国最高立法机构

白宫:总统府,最高行政机关

五角大楼:国防部所在地,华盛顿最大的建筑

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机关

国会图书馆:世界上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7、华盛顿职能:世界上少有的仅以行政职能为主的大城市,管理国家是其主要职能。

8、国际性的大都市:进200个国家和地区在华盛顿设立使馆或办事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在此设立总部,还是全美和国际媒体的中心。

4.2 文化艺术之都:巴黎

1、法国的地理位置:位于欧洲大陆西部,西濒大西洋和比斯开湾,南临地中海,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2、巴黎:法国首都,位于法国北部,发祥于西岱岛

3、巴黎的自然环境

地形区:巴黎盆地

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较多

河流:塞纳河,向西北注入英吉利海峡

4、巴黎著名的建筑:古典艺术宝库卢浮宫(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近代艺术殿堂奥赛博物馆、现代艺术的象征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还有巴黎圣母院、爱丽舍宫(法国总统官邸)、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等。这些建筑大多分布在塞纳河两岸。

5、巴黎的文化气息:全称有100多个博物馆,还有旧书摊、街头艺术、露天画廊和左岸古旧的咖啡馆

6、巴黎人对艺术的态度:热爱、宽容、传承、创新、接纳、兼容、将艺术融于生活

7、巴黎为什么能成为一座天然的博物馆和艺术宫殿?

美丽的塞纳河——景色优美;悠久的历史文化;巴黎人们对美的独特鉴赏力。

4.3 IT新城:班加罗尔

1、印度:位于亚洲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世界人口第二大国,是计算机软件超级大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绝大部分的领土位于低纬度、热带。 *首都为新德里,最大城市是加尔各答,最大港口是孟买。

2、班加罗尔:位于印度南部,被誉为“亚洲硅谷”

3、班加罗尔自然环境

地形:位于德干高原,海拔在900米以上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降水适中

*与孟买(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差异原因:受海拔地势影响

4、班加罗尔发展信息产业的有利条件

①气候宜人,有利于硅片和集成电路的生产;

②政府的支持,给了信息技术产业资金、政策、法律等各方面的保障;

③语言优势——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有利于软件的开发和与世界各国的交流;

④编程能力强——古代印度在数学和逻辑方面就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利于程序的编写; ⑤高校云集,人才众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高,计算机精英众多;

⑥完善的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与世界各地的交流方便;

⑦工业的历史背景

5、班加罗尔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表现

工业园区办公设施现代化;信息产业从业人员大量增加;在全球信息技术产业中地位突出,走在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IT 企业数量增加;信息产业产值快速增长,在印度GDP 中所占比重大

6、班加罗尔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影响

宏观:促进本地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微观: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改善人们生活条件,人们可以在网上处理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既方便又便捷。

4.4汽车城:蔚山

1、韩国:位于亚洲东部的朝鲜半岛,与我国山东半岛隔黄海相望,东边是日本海,北面与朝鲜接壤,南面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首都是首尔,最大的港口是釜山。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2、蔚山:位于韩国东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太和江流经市区。这里有韩国最大石油化工企业,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单一汽车工厂,是韩国最大的汽车生产集散地。还是韩国的汽车制造交易中心和汽车研发中心。

3、蔚山发展汽车工业的优势

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丰富的水资源;优越的政策条件;注重产品研发,提高科技含量;雄厚的工业基础;高素质的从业人员

4、为了保护环境,打造绿色汽车城,蔚山从哪些方面做出了努力?

蔚山正大力研发环保汽车;蔚山汽车工厂为了保护环境,配有多项先进设施,如建有高效的废水和污水处理厂,安装了最尖端的环保设备,厂区内还种植大量的景观树木。

5、世界上著名的汽车城:底特律(美国、北美洲)、斯图加特(德国、欧洲)、丰田(日本、亚洲) *我国著名的汽车城:长春

4.5 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

1、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东临大西洋。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绝大部分领土位于热带、低纬度。

2、巴西自然环境

地形: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南部为巴西高原,地势南高北低

气候: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亚马孙河

3、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是巴西首都,政治文化中心

4、巴西政府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移到巴西利亚的原因(1960年)

①里约热内卢“城市病”严重;(交通拥堵、治安混乱、环境差、就业困难„„) ②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地域宽广,环境优美,有利于新城市的发展;

③迁都能够加强对广大内地的管理和开发,促进内地的发展,同时也可以缓解东部沿海城市的压力。

④内地城市不易受到攻击

*巴西曾经的首都:萨尔瓦多、里约热内卢

5、巴西利亚(世界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现代城市)的城市布局

像一架喷气式飞机,寓意是巴西的腾飞。机翼是居民区,机尾是火车站和铁路,机头是三权广场,是总统府、议会和最高法院的所在地,机舱后部是文化区和娱乐休闲区,机身前部是政府部门办公区。飞机前面是人工湖泊,集中或分散的绿地,与不同风格的建筑物交相映衬,使整座城市布局规整又不失活力。

6、巴西利亚城市规划和布局的成功经验

种植树木;绿化到位;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建筑多样;有效管理;交通便捷

综合探究4

1、如何认识城市

①描述城市的位置和环境,一般来说,首先要考虑防卫和交通条件,其次还要考虑地形、气候和水资源等自然条件。

②归纳城市的特色,包括城市文化、城市布局、城市经济、城市交通、城市建筑等。

2、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属于欧洲国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濒临太平洋和北冰洋,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位于中高纬度,大部分领土位于北温带,还有部分位于北寒带。

3、莫斯科概况:地处俄罗斯西部的欧洲部分,俄罗斯首都,是俄罗斯政治、经济、交通和科学文化中心,建于1156年,迄今有800多年的历史。

4、莫斯科自然环境

地形:位于东欧平原,地形平缓而略有起伏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较湿润

河流:莫斯科河

5、莫斯科的城市特色

建筑:克里姆林宫,国家图书馆,色彩艳丽,高强塔楼,特色鲜明

经济:俄罗斯最大的工业中心,主要有汽车、机床、电机、电子等工业

文化:莫斯科有1200多个图书馆,其中,国家图书馆是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市内剧院众多,其中国家大剧院是世界著名芭蕾舞团所在地

布局:以市区为核心,呈辐射状和环状结构

交通:交通便利,拥有4个机场和9个火车站及规模庞大的地铁系统。地铁是莫斯科的灵魂和心脏。


相关文章

  • 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双重突破
  • 近年来历史科的高考人均成绩与其他各科相比一直偏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该科试题难度稍大外,反映在教学环节上的主要问题则是基础年级学生知识体系的欠缺和能力培养的不足,导致基础年级与高三历史教学的脱节与断层.现就这一问题及产生原因,并就如何做好基础年级与高三历史教学的阶段性衔接谈点粗浅的认识,以求方 ...

  • 20XX年-20XX年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 ...

  •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为实现教学质量“四年提升规划”中“三年上水平”的目标,结合本人教学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 突出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 ...

  • 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中国在过去几千年里几乎一直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只是在最近的一百年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导致我们现在的落后。所以我们就应该将学生的历史教好,让他们不忘历史,将中国在过去一百年的耻辱牢记心中。在以后的学习中就可以好好学习,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不再受到外敌的入侵! 教好中国历史很重要,所以这学期 ...

  • 20XX年-20XX年学年高中历史上学期教研安排
  •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高中历史学科以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积极、认真、有步骤地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以强化学科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整合教研力量为突破口;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提高高考成绩为两个中心点;以提高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未来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努力 ...

  •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任务及目标   1、完成七年级下册所学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 ...

  • 八年级历史教学总结
  •   xx年--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任务,现在期末复习工作也正顺利进行。回顾这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 备课—— ...

  • 八年级历史教学心得
  • xx年--xx学年度第一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任务,现在期末复习工作也正顺利进行.回顾这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 备课-- ...

  • 七年级历史组20XX年-20XX年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秋去冬来,又一个学期结束了,七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即将告一段落,在全体历史老师的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各项教学教研任务,现将一学期以来的主要工作回顾如下: 七年级的历史组有耿立老师、李霞老师、新来的李红晶老师、于金龙老师,他们是我工作中愉快的合作伙伴。 耿立老师是组里的大姐,待人真诚、和善,教学经验丰富, ...

  • 20XX年八年级历史教学总结
  • 2010年--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任务,现在期末复习工作也正顺利进行.回顾这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