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是怎么做到的?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是怎么做到的?

48

收藏成功查看我的收藏>> [摘要]在日本的梁启超,则在这一时期为长女梁思顺延请了家教,以学习数理化,他甚至还在家里建了一个实验室,让孩子们在遇到想不通的理化问题时,自己动手做实验,加强理解。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先生不仅自己的学识思想开时代之先,为学界瞩目,在子女的培养上也独步天下,罕有人及。

培养孩子的感恩心、同情心、责任心

梁启超9个子女的成才,与家庭环境有莫大关系,父亲的耳提面命是一个重要因素。他特别注意培养孩子们的感恩心、同情心及礼数。对于帮助过家庭的二叔,他叮嘱孩子们逢年过节必须去信道谢、拜年;外祖父去世,不但叮嘱孩子们来信安慰妈妈,还要给舅舅们去信表达抚慰之意。梁家的儿女们忠孝传家。 1916年2月8日《致顺儿》的信中梁启超说,“吾家十数代清白寒素,此最足以自豪者,安而逐腥膻而丧吾所守也”。他强调孩子们坚守忠厚为本的家风,不必去巧取豪夺,损伤人格。“但国家生命,民族生命总是永久的,我们总是做我们责任内的事”,因此,“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人生在世,常常思报社会之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至于成效如何,自己能否看见,都不必管。从道理上讲,你们“毕业后回来替祖国服务,是人人共有的道德责任”。

梁启超

对孩子慈爱亲近

陪他们玩耍

在梁启超的一生中,有两个时期与孩子们相处较多,一是在流亡日本后期,一是在定居天津饮冰室之后。

梁启超对孩子们特别慈爱亲近,他对每个孩子都有昵称,他常呼大女儿思顺为“宝贝”、“乖乖”,当梁思顺已是几个孩子的母亲时,仍称她“我的宝贝”、“乖乖”。他特别爱女孩,尤爱大女儿。对孩子们的昵称还有达达、庄庄、小白鼻等。当孩子们在幼小时,他常去抱抱亲亲,孩子稍长大后,抽空与孩子们讲讲玩玩,领孩子们到双涛园及海边游泳、钓鱼。1925年7月10日他在《致孩子们》信中说:“近来和阿时、忠忠三个人合作做点小玩意,把他们做得兴高采烈。”由此可以清楚看到梁启超与孩子们玩耍的兴致。

灌输生活理念

创造实践机会

从一定意义上讲,生活理念决定人生的态度,甚至会左右命运的归宿。所以,作为思想理论家的梁启超,总是从哲理的高度把人生的一些基本理念,抓住有利时机,用通俗直白的语言告诉孩子们,希望他们少走弯路。梁启超所谈的人生理念涉及做人、心性修养、如何面对社会和面对自己等许多方面,而且感悟深刻,不仅对其子女有用,也是值得后人学习和研究的精神财富。将这些论述大体概括起来,精华的东西是:做人应该尽兴、理智、随缘。

梁启超认为,唯有“新学之青年”大量涌现,让有自由、有个性、有权利、守义务的新国民改变这个“老朽社会”,中国才真正可以燃起希望。1905年,在梁启超去国7年之后,清廷迫于形势,废除了科举制度。在日本的梁启超,则在这一时期为长女梁思顺延请了家教,以学习数理化,他甚至还在家里建了一个实验室,让孩子们在遇到想不通的理化问题时,自己动手做实验,加强理解。1910年,在梁思顺17岁生日时,梁启超特意作了一首长诗,送给他喜爱的“宝贝思顺”,勉励她治学要有恒心,立志做一名中西兼通的人。

让孩子受良好教育

自办国学家庭培训班

梁启超宁肯别的方面节省一点,也绝不让孩子上差一点的学校。在他的家信当中,常常劝导儿女们不要为上学的经费计较。他的孩子基本都受到了良好的学校教育。梁思顺,毕业于日本女子师范学校;梁思成,先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硕士学位;梁思永,先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后往哈佛大学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梁思忠,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陆军学校和西点军校;梁思庄,先留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后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梁思达,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梁思懿,先入燕京大学学医,后又往美国南加州大学学习;梁思宁,先入南开大学学习,后因日本侵华,自愿投奔革命,参军抗日;梁思礼,先入美国普渡大学,获学士学位,后就读于辛辛那提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梁启超优越的家庭条件和子女们的聪明上进,再加上他的精心安排,使其子女都具有了现代知识。但当梁启超发现他们的国学根底不够时,一方面指导他们加强中国文化的学习,一方面又在家中开设了国学训练班。其外孙女吴荔明记云: “为了提高、充实孩子们的国学、史学基本知识,请了他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生谢国桢先生来做家庭教师,在家里办起了补课学习组„„课室就设在老房子——原来梁启超所用的楼下的饮冰室书斋里。据五舅(按排行即梁思达)回忆,补课的课程为:国学方面:从《论语》、《左传》开始,至《古文观止》,一些名家的名作和唐诗的一些诗篇由老师选定重点诵读,有的还要背诵。每周或半月,写一篇短文。有时老师出题,有时可以自选题目。作文要用毛笔抄正交卷。史学方面:从古代到清末,由老师重点讲解学习。书法方面:每天要临摹隶书碑帖拓片(张猛龙),写大楷二三张。每周有半天休假,无所谓考试。作业由老师批阅、审定。”像梁启超这样举办高水平、有实效的家庭培训班,在一般家庭是不可能的,但这种千方百计为子女提供学习条件的精神是值得推崇的。

适时对孩子

进行挫折教育

梁启超还特别适时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1923年5月,思成不幸被汽车撞折腿骨住院,至少要推迟一年去美国留学,他为此焦虑不安。为此,梁启超专

门写信给思成说:“人生之旅途苦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上之萎畏。汝生平处境太顺,小挫折正磨练德性之好机会”,况国内多预备一年,多读些国学,温习背诵,“亦未尝有损失耶”。

教育子女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对于治学,梁启超看重的不是成功与否,而是治学的态度。在写给思成、思永的信中,他教训道:“汝等能升级固善,不能亦不必愤懑,但问果能用功与否。若既竭吾才,则于心无愧;若缘殆荒所致,则是自暴自弃,非吾家佳子弟矣。”思成在外求学期间,对所学专业产生疑惑,来信询问,梁启超为其解惑:“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梁思成后来曾说,父亲的治学方法对他和思永的影响特别大。梁思礼也说,父亲伟大的人格、博大坦诚的心胸、趣味主义和乐观精神、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在教育子女这个重大问题上,梁启超的观点发人深省: “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公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懦自馁,尽自己的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我以为,一个人什么病都可医,唯有‘悲观病’最不可医,悲观是腐蚀人心的最大毒菌。生当现在的中国人,悲观的资料太多了。”

“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立身第一要诀。”梁启超堪称是一位极为负责任的父亲,他并不为子女展示虚幻的未来,他告诉他们生而为人的忧思与世界的混乱,要他们以德性涵养的功夫和理性的训练去行动。而且无论在何种境遇下,都能够获得内在的快乐。他像苏格拉底一样,训练年轻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他们能力杰出或成为“成功者”,而是启发他们的尊崇和节制、学习和创造,同时又不乏生之乐趣。

o 刚刚离世的梁思礼先生生前常常想起父亲:“他与孩子们之间,除

父亲与子女之情外,还是知心的朋友。孩子们提出不解的问题及个人前途的选择,这一切父亲均能逐个给以详尽的解答并予以鼓励。除了以上谈及之外,他更关注对子女们人格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在这方面他更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循循善诱。”(文/张勇)返回腾你说鲁迅是“悲观病”,那我请问你是从哪里得到鲁迅有“悲观病”的结论的,你以为投笔从戎投身革命才是正道,诚然革命尤其是武装革命是当时解决中国问题的好方法,但是当时的中国不只是国不统一,还面临各种各样的侵略,鲁迅参与了新文化运动,正式通过革新我国的文化,避免国家遭受外国的文化侵略,同时主要是为了唤醒国人,他的贡献不必任何开国将军的贡献低,一个民族受苦受难不可怕,可怕的是连最基本的民族之魂都丢掉了,现在华夏民族之所以受人敬畏,是因为有自己的民族之魂。这些都是当时像鲁迅、朱自清这一类人努力的结果。多读读记念刘和珍君。

(0)(0)回复(1)

北归鸿好冷2016-4-26

鲁迅不止是悲观病患者,正如楼上那位仁兄所言,他还是悲观病患者的贩卖者。鲁迅的文章我看的自认为不算少,就是因为不算少,才得出的结论,他有严重的自卑情节,典型的悲观主义者,在他的文章里很少发现积极乐观的东西,这一点就是他自己在晚年也亲口说过。读他的文章就八个字:心胸狭窄,尖酸刻薄。你说记念刘和珍君,那你知不知道记念刘和珍君的写作背景?鲁迅有很多不错的文章,写作背景都让人感到龌龊。他和陈西滢、梁实秋等人打笔仗的文章,如果你一篇一篇对读的话,你会发现他还很小人,总是不对别人文章的主题进行回应,捉住一点无关紧要的细节甚至断章取义来迂回攻击,进行人身攻击。你不要被太祖御赐给他的名号所迷惑,太祖是有政治目的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更是被误解的荒唐!

(1)(0)回复(1)

好冷北归鸿2016-4-26

我从来不觉得鲁迅的文章悲观,一个文人写文章都是自己经历的亲身体验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到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都是他自己所闻所见,为什么要写呢,是因为人们的冷漠,对人、对事的冷漠,就像老舍《茶馆》里面,革命人士抛头颅洒热血,作为老百姓却只是看戏一样,甚至用革命烈士鲜血来治疗肺结核,鲁迅这一类人要揭示的正是中华民族的劣根,他是想唤醒我们的良知,唤醒我们民族的血性,一个民族被压迫不可怕,可怕的是甘于受压迫、受欺辱,针砭时弊、尖锐刺耳的文字的确不让人舒服,但是在鲁迅那个年代,敢于揭示民族的劣性,就是要让沉睡的中华名族醒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绝对没有被误解,绝对没有被被政治所裹挟,我承认我是个民族主义者,但我不是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我还是那句话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一个国家濒临亡国灭种,绝对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0)(0)回复(1)

举报北归鸿好冷2016-4-27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你通观全诗,再了解一下创作的年代背景,就能断出是不是被故意曲解。如果非要说鲁迅是在揭示中国民族的劣根性,那我只能说那很浅薄,也很偏激。他只揭示表面的东西,却不分析国民为什么会有劣根性?而且还把劣根性给夸大了,把所有人的缺点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然后说这是中华民族的劣根性。如果你去深入分析鲁迅揭示的每一个缺点,在某些时候根本不是缺点。比如阿Q说儿子打老子,打不过人家,骂人家那是很正常的,阿Q的心理自白则是鲁迅自己想的,阿Q未必有。五四那帮人在外国学了一套治国理论,回来实践,失败后总是埋怨国民如何如何,从不自我检讨。我一向不爱用劣根性来形容国人,如果非要我说劣根性,我认为不自我检讨出了什么问题,总是把责任往外推,就是国人的最大劣根性。这个劣根性也是鲁迅从来没有提及的。他也是这样的人。国人并不冷漠,是不得不冷漠,鲁迅何尝不冷漠?鲁迅何尝不吃人?被他骂过的杨荫榆、陈西滢都与日寇作斗争牺牲了,鲁迅何尝做过半分斗争?那边战争打响,他立即躲进日租界,中华儿女多少人战死沙场,他看不到,只看到人们冷漠!如果国人真的冷漠,早就亡国了。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是怎么做到的?

48

收藏成功查看我的收藏>> [摘要]在日本的梁启超,则在这一时期为长女梁思顺延请了家教,以学习数理化,他甚至还在家里建了一个实验室,让孩子们在遇到想不通的理化问题时,自己动手做实验,加强理解。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先生不仅自己的学识思想开时代之先,为学界瞩目,在子女的培养上也独步天下,罕有人及。

培养孩子的感恩心、同情心、责任心

梁启超9个子女的成才,与家庭环境有莫大关系,父亲的耳提面命是一个重要因素。他特别注意培养孩子们的感恩心、同情心及礼数。对于帮助过家庭的二叔,他叮嘱孩子们逢年过节必须去信道谢、拜年;外祖父去世,不但叮嘱孩子们来信安慰妈妈,还要给舅舅们去信表达抚慰之意。梁家的儿女们忠孝传家。 1916年2月8日《致顺儿》的信中梁启超说,“吾家十数代清白寒素,此最足以自豪者,安而逐腥膻而丧吾所守也”。他强调孩子们坚守忠厚为本的家风,不必去巧取豪夺,损伤人格。“但国家生命,民族生命总是永久的,我们总是做我们责任内的事”,因此,“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人生在世,常常思报社会之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至于成效如何,自己能否看见,都不必管。从道理上讲,你们“毕业后回来替祖国服务,是人人共有的道德责任”。

梁启超

对孩子慈爱亲近

陪他们玩耍

在梁启超的一生中,有两个时期与孩子们相处较多,一是在流亡日本后期,一是在定居天津饮冰室之后。

梁启超对孩子们特别慈爱亲近,他对每个孩子都有昵称,他常呼大女儿思顺为“宝贝”、“乖乖”,当梁思顺已是几个孩子的母亲时,仍称她“我的宝贝”、“乖乖”。他特别爱女孩,尤爱大女儿。对孩子们的昵称还有达达、庄庄、小白鼻等。当孩子们在幼小时,他常去抱抱亲亲,孩子稍长大后,抽空与孩子们讲讲玩玩,领孩子们到双涛园及海边游泳、钓鱼。1925年7月10日他在《致孩子们》信中说:“近来和阿时、忠忠三个人合作做点小玩意,把他们做得兴高采烈。”由此可以清楚看到梁启超与孩子们玩耍的兴致。

灌输生活理念

创造实践机会

从一定意义上讲,生活理念决定人生的态度,甚至会左右命运的归宿。所以,作为思想理论家的梁启超,总是从哲理的高度把人生的一些基本理念,抓住有利时机,用通俗直白的语言告诉孩子们,希望他们少走弯路。梁启超所谈的人生理念涉及做人、心性修养、如何面对社会和面对自己等许多方面,而且感悟深刻,不仅对其子女有用,也是值得后人学习和研究的精神财富。将这些论述大体概括起来,精华的东西是:做人应该尽兴、理智、随缘。

梁启超认为,唯有“新学之青年”大量涌现,让有自由、有个性、有权利、守义务的新国民改变这个“老朽社会”,中国才真正可以燃起希望。1905年,在梁启超去国7年之后,清廷迫于形势,废除了科举制度。在日本的梁启超,则在这一时期为长女梁思顺延请了家教,以学习数理化,他甚至还在家里建了一个实验室,让孩子们在遇到想不通的理化问题时,自己动手做实验,加强理解。1910年,在梁思顺17岁生日时,梁启超特意作了一首长诗,送给他喜爱的“宝贝思顺”,勉励她治学要有恒心,立志做一名中西兼通的人。

让孩子受良好教育

自办国学家庭培训班

梁启超宁肯别的方面节省一点,也绝不让孩子上差一点的学校。在他的家信当中,常常劝导儿女们不要为上学的经费计较。他的孩子基本都受到了良好的学校教育。梁思顺,毕业于日本女子师范学校;梁思成,先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硕士学位;梁思永,先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后往哈佛大学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梁思忠,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陆军学校和西点军校;梁思庄,先留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后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梁思达,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梁思懿,先入燕京大学学医,后又往美国南加州大学学习;梁思宁,先入南开大学学习,后因日本侵华,自愿投奔革命,参军抗日;梁思礼,先入美国普渡大学,获学士学位,后就读于辛辛那提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梁启超优越的家庭条件和子女们的聪明上进,再加上他的精心安排,使其子女都具有了现代知识。但当梁启超发现他们的国学根底不够时,一方面指导他们加强中国文化的学习,一方面又在家中开设了国学训练班。其外孙女吴荔明记云: “为了提高、充实孩子们的国学、史学基本知识,请了他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生谢国桢先生来做家庭教师,在家里办起了补课学习组„„课室就设在老房子——原来梁启超所用的楼下的饮冰室书斋里。据五舅(按排行即梁思达)回忆,补课的课程为:国学方面:从《论语》、《左传》开始,至《古文观止》,一些名家的名作和唐诗的一些诗篇由老师选定重点诵读,有的还要背诵。每周或半月,写一篇短文。有时老师出题,有时可以自选题目。作文要用毛笔抄正交卷。史学方面:从古代到清末,由老师重点讲解学习。书法方面:每天要临摹隶书碑帖拓片(张猛龙),写大楷二三张。每周有半天休假,无所谓考试。作业由老师批阅、审定。”像梁启超这样举办高水平、有实效的家庭培训班,在一般家庭是不可能的,但这种千方百计为子女提供学习条件的精神是值得推崇的。

适时对孩子

进行挫折教育

梁启超还特别适时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1923年5月,思成不幸被汽车撞折腿骨住院,至少要推迟一年去美国留学,他为此焦虑不安。为此,梁启超专

门写信给思成说:“人生之旅途苦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上之萎畏。汝生平处境太顺,小挫折正磨练德性之好机会”,况国内多预备一年,多读些国学,温习背诵,“亦未尝有损失耶”。

教育子女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对于治学,梁启超看重的不是成功与否,而是治学的态度。在写给思成、思永的信中,他教训道:“汝等能升级固善,不能亦不必愤懑,但问果能用功与否。若既竭吾才,则于心无愧;若缘殆荒所致,则是自暴自弃,非吾家佳子弟矣。”思成在外求学期间,对所学专业产生疑惑,来信询问,梁启超为其解惑:“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梁思成后来曾说,父亲的治学方法对他和思永的影响特别大。梁思礼也说,父亲伟大的人格、博大坦诚的心胸、趣味主义和乐观精神、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在教育子女这个重大问题上,梁启超的观点发人深省: “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公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懦自馁,尽自己的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我以为,一个人什么病都可医,唯有‘悲观病’最不可医,悲观是腐蚀人心的最大毒菌。生当现在的中国人,悲观的资料太多了。”

“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立身第一要诀。”梁启超堪称是一位极为负责任的父亲,他并不为子女展示虚幻的未来,他告诉他们生而为人的忧思与世界的混乱,要他们以德性涵养的功夫和理性的训练去行动。而且无论在何种境遇下,都能够获得内在的快乐。他像苏格拉底一样,训练年轻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他们能力杰出或成为“成功者”,而是启发他们的尊崇和节制、学习和创造,同时又不乏生之乐趣。

o 刚刚离世的梁思礼先生生前常常想起父亲:“他与孩子们之间,除

父亲与子女之情外,还是知心的朋友。孩子们提出不解的问题及个人前途的选择,这一切父亲均能逐个给以详尽的解答并予以鼓励。除了以上谈及之外,他更关注对子女们人格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在这方面他更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循循善诱。”(文/张勇)返回腾你说鲁迅是“悲观病”,那我请问你是从哪里得到鲁迅有“悲观病”的结论的,你以为投笔从戎投身革命才是正道,诚然革命尤其是武装革命是当时解决中国问题的好方法,但是当时的中国不只是国不统一,还面临各种各样的侵略,鲁迅参与了新文化运动,正式通过革新我国的文化,避免国家遭受外国的文化侵略,同时主要是为了唤醒国人,他的贡献不必任何开国将军的贡献低,一个民族受苦受难不可怕,可怕的是连最基本的民族之魂都丢掉了,现在华夏民族之所以受人敬畏,是因为有自己的民族之魂。这些都是当时像鲁迅、朱自清这一类人努力的结果。多读读记念刘和珍君。

(0)(0)回复(1)

北归鸿好冷2016-4-26

鲁迅不止是悲观病患者,正如楼上那位仁兄所言,他还是悲观病患者的贩卖者。鲁迅的文章我看的自认为不算少,就是因为不算少,才得出的结论,他有严重的自卑情节,典型的悲观主义者,在他的文章里很少发现积极乐观的东西,这一点就是他自己在晚年也亲口说过。读他的文章就八个字:心胸狭窄,尖酸刻薄。你说记念刘和珍君,那你知不知道记念刘和珍君的写作背景?鲁迅有很多不错的文章,写作背景都让人感到龌龊。他和陈西滢、梁实秋等人打笔仗的文章,如果你一篇一篇对读的话,你会发现他还很小人,总是不对别人文章的主题进行回应,捉住一点无关紧要的细节甚至断章取义来迂回攻击,进行人身攻击。你不要被太祖御赐给他的名号所迷惑,太祖是有政治目的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更是被误解的荒唐!

(1)(0)回复(1)

好冷北归鸿2016-4-26

我从来不觉得鲁迅的文章悲观,一个文人写文章都是自己经历的亲身体验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到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都是他自己所闻所见,为什么要写呢,是因为人们的冷漠,对人、对事的冷漠,就像老舍《茶馆》里面,革命人士抛头颅洒热血,作为老百姓却只是看戏一样,甚至用革命烈士鲜血来治疗肺结核,鲁迅这一类人要揭示的正是中华民族的劣根,他是想唤醒我们的良知,唤醒我们民族的血性,一个民族被压迫不可怕,可怕的是甘于受压迫、受欺辱,针砭时弊、尖锐刺耳的文字的确不让人舒服,但是在鲁迅那个年代,敢于揭示民族的劣性,就是要让沉睡的中华名族醒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绝对没有被误解,绝对没有被被政治所裹挟,我承认我是个民族主义者,但我不是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我还是那句话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一个国家濒临亡国灭种,绝对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0)(0)回复(1)

举报北归鸿好冷2016-4-27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你通观全诗,再了解一下创作的年代背景,就能断出是不是被故意曲解。如果非要说鲁迅是在揭示中国民族的劣根性,那我只能说那很浅薄,也很偏激。他只揭示表面的东西,却不分析国民为什么会有劣根性?而且还把劣根性给夸大了,把所有人的缺点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然后说这是中华民族的劣根性。如果你去深入分析鲁迅揭示的每一个缺点,在某些时候根本不是缺点。比如阿Q说儿子打老子,打不过人家,骂人家那是很正常的,阿Q的心理自白则是鲁迅自己想的,阿Q未必有。五四那帮人在外国学了一套治国理论,回来实践,失败后总是埋怨国民如何如何,从不自我检讨。我一向不爱用劣根性来形容国人,如果非要我说劣根性,我认为不自我检讨出了什么问题,总是把责任往外推,就是国人的最大劣根性。这个劣根性也是鲁迅从来没有提及的。他也是这样的人。国人并不冷漠,是不得不冷漠,鲁迅何尝不冷漠?鲁迅何尝不吃人?被他骂过的杨荫榆、陈西滢都与日寇作斗争牺牲了,鲁迅何尝做过半分斗争?那边战争打响,他立即躲进日租界,中华儿女多少人战死沙场,他看不到,只看到人们冷漠!如果国人真的冷漠,早就亡国了。


相关文章

  • 学习马祖光院士有感
  •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以"用生命谱写永恒之光"为题,播出了马祖光院士的感人事迹,<人民日报>发表了<光的追求>一文,一个学习马祖光院士的热潮在全国兴起.通过学习马组光院士的事迹后,深有感触,我觉得,我们应该着重学习以下几点: 一.学习马祖 ...

  • 医学会议主持词
  • 尊敬的王陇德副部长、孙士彬副省长、国际行为医学会主席Norito Kawakami 教授、孙大业院士、李春岩院士、中国科协科普部高勘部长,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同志们: 大家好! 在这秋高气爽的金秋十月,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在这里隆重开幕。来自海内外的600多位行为医 ...

  • 山东曲阜孔庙导游词
  • 尊敬的各位来宾: 你们好!我受旅游.接待部门的委托,对光临名城曲阜参观游览的各位佳宾表示热烈地欢迎.我有幸为大家导游陪同参观,非常高兴,这是咱们共同颀赏学习的好机会.看后请留下宝贵意见. 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曲阜的历史.文物概况. 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献整理 ...

  • 教师培养训练读本读书笔记
  • 在这次读书活动中,我认真的阅读了<教师培养训练读本>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提议>感慨万千,书中观点新颖独特而又率直诚恳,让人觉得酣畅淋漓.那一串串铮铮然掷地有声的思惟,如同缕缕春风,吹进我的灵魂最深处,长久地拨动我的心弦xxx"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

  • 关于尊重老师的格言
  • 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务了. --[捷克]夸美纽斯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美国]布鲁纳 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德国]歌德 没有激-情,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 --[德国]黑格尔 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

  • 河南薄山湖旅游景区导游词
  • 今天我们将登船游览薄山湖风景区,去领略大自然赐予驻马店的瑰宝. 在去景区的途中,我把景区的基本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薄山湖景区距确山县城20公里,占地面积66平方公里,潮水面积22平方公里,她是一个狭长的山谷湖泊,山环水绕,绵延25公里,如果我们从天空向下俯视,薄山湖像一条腾飞的青龙,酣醉于青山峻

  • 20XX年会计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一.实习目的(重要性)

  • 大学生会计实习心得
  • 随着会计制度的日趋完善,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作为一名在校的会计专业学生,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也应该注重培养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操作能力.实训内容的衔接可以有助于促进我们对会计知识形成整体的感性认识,有助于我们认识所学的本会计课程在整个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 ...

  • 大学生会计专业实习报告范文
  • 我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已经在***大学进行了三年的学习,在这三年的学习中,我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可是结合社会实际工作来看,我会的这些专业知识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 ...

  • 大学生会计专业总结报告
  • 我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已经在***大学进行了三年的学习,在这三年的学习中,我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可是结合社会实际工作来看,我会的这些专业知识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