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金融必须全球化监管

  对于中国来说,在经济金融体系的改革中,欧美发达的金融体系一直成为事实上的参照系之一。现在,参照系出现了显著倾斜,中国需要在危机中拿出自己的眼光,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1、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结构失衡       大致来看,发端于2007年7月的次贷危机经历了四个阶段:最初仅仅是特定金融产品的危机,之后迅速扩展到金融机构的危机,进而从金融机构扩展到全球金融市场,目前正处于从金融体系到实体经济的传导阶段,并且呈现不断加深的走势。   这一次的危机,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危机,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在全球化的同一大船上面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与起伏。经济全球化在带来效率和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结构的失衡现象。一方面,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凭借极低的劳动力成本制造了大量优质产品,并以低廉的价格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维持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低物价,并积累了相当数额的外汇资金。而在发达国家依然根据全球化程度不高的时代的货币政策框架,习惯性地把这种低物价归结为自身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高明的宏观政策,没有能够从全球化的新条件下把握全球物价的走势与本国金融市场的相互依存关系。于是,没有为全球化做好充分准备、也没有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做好准备的欧美央行,在实际上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带来的低物价条件下,放胆大规模扩充流动性,种下了次贷危机得以酝酿的货币环境的根源。    另一方面,由于新兴市场国家本国金融市场的不发达,以及特定的出口依赖型的经济结构,只能将这些外汇资金以外汇储备等形式回流到金融市场发达的美国和欧洲。在这种格局下,美国可以放心地长期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金融风险积累到有史以来最大的程度。这样看来,次贷危机只是全球重新寻找再平衡的过程,但再平衡点究竟在何处?显然,这种再平衡不可能再回到每个国家自求贸易平衡的所谓传统的平衡年代,而是要寻找新的符合全球化时代特征的运作方式。       2、危机带来的若干反思       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之前,全球金融部门的盈利几乎占到各国企业盈利的30%以上,美国金融部门的盈利甚至占到整个美国企业盈利的40%以上,这是一个日益脱离现实的金融服务需求。在贪婪的华尔街推动下,这种在高杠杆比率推动下的金融部门过分扩张,一直找不到自我约束的边界,只能以危机的形式来实现调整。这种对金融部门过分高杠杆扩张的危机式调整,使得中国的金融界日益清晰地意识到金融体系深深立足于实体经济金融服务需求的重要性。    还有一个重要的教训是,在市场竞争压力推动下的金融机构,始终有强烈的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创新的动力,这就使得在通常的意义上,监管机构对于市场变动的反应要慢于金融机构。从商业运作模式看,传统银行的模式是“发放并持有”,在这种商业模式下,金融机构会主动进行风险管理。但是在过去的30年中,发达国家银行的业务模式逐步转变为“发放并销售,发放并分散”,这样银行的目标是把贷款尽快销售出去,没有义务为贷款的风险负责,因此就会放弃主动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同时,随着金融全球一体化,形成了一个与现存银行体系并存的影子银行市场。这些机构金融资产的估算是全球GDP的4倍还要多,并且没有公开的、可以披露的信息。在当前的金融监管体系下,这些金融衍生品被各国监管机构视为表外业务,对其监管较为宽松,传统的资本充足率约束等监管手段难以对跨国的衍生品交易进行监管,出现了巨大的监管空白地带。   金融机构业务全球化,但是监管者没有全球化,出现了事实上的监管空白和政策失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化,全世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越来越全球化,而且在单一的市场上的影响力非常大,使得当地的金融监管机构很难对它进行有效的监管。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如果一个市场上的监管者对其进行严格监管,这些市场影响力巨大的机构可能就会把这个市场的分支机构撤了,转移到其他的市场。欧盟这次提出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建议,要建立一个监管小组,吸纳主要国家的成员参加,对全球主要的跨国银行进行监管。这个建议实际上被否决了,因为现在各个国家不可能放弃自己的监管权力。但它反映了监管不适应金融机构全球化的问题。需要一个全球化的监管机构但目前又没有形成,这就导致了全球金融界的恐慌。同时,一个巨大的、脱离于传统监管视野之外的影子银行市场的崛起,也放大了跨国金融监管失灵的严重程度。       3、深化体制改革,实现经济加速发展      从全球经济的运转看,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的政策举措可能能够在一定时期内稳定市场和信心,但是总体上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仍不显著。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应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更为强大的国力,更为充足的资源和更大的回旋余地来应对当前应对次贷危机。因此,尽管面临目前这样一个百年一遇的严峻挑战,中国依然有可能在充分评估次贷危机冲击的前提下,以应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的紧迫性,启动各项应对举措。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经受历次外部大的冲击的经验看,每一次大的外部冲击都成为中国经济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促进经济体制的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的重大机遇,次贷危机也不例外。      (实习编辑:唐石泉)

  对于中国来说,在经济金融体系的改革中,欧美发达的金融体系一直成为事实上的参照系之一。现在,参照系出现了显著倾斜,中国需要在危机中拿出自己的眼光,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1、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结构失衡       大致来看,发端于2007年7月的次贷危机经历了四个阶段:最初仅仅是特定金融产品的危机,之后迅速扩展到金融机构的危机,进而从金融机构扩展到全球金融市场,目前正处于从金融体系到实体经济的传导阶段,并且呈现不断加深的走势。   这一次的危机,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危机,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在全球化的同一大船上面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与起伏。经济全球化在带来效率和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结构的失衡现象。一方面,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凭借极低的劳动力成本制造了大量优质产品,并以低廉的价格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维持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低物价,并积累了相当数额的外汇资金。而在发达国家依然根据全球化程度不高的时代的货币政策框架,习惯性地把这种低物价归结为自身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高明的宏观政策,没有能够从全球化的新条件下把握全球物价的走势与本国金融市场的相互依存关系。于是,没有为全球化做好充分准备、也没有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做好准备的欧美央行,在实际上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带来的低物价条件下,放胆大规模扩充流动性,种下了次贷危机得以酝酿的货币环境的根源。    另一方面,由于新兴市场国家本国金融市场的不发达,以及特定的出口依赖型的经济结构,只能将这些外汇资金以外汇储备等形式回流到金融市场发达的美国和欧洲。在这种格局下,美国可以放心地长期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金融风险积累到有史以来最大的程度。这样看来,次贷危机只是全球重新寻找再平衡的过程,但再平衡点究竟在何处?显然,这种再平衡不可能再回到每个国家自求贸易平衡的所谓传统的平衡年代,而是要寻找新的符合全球化时代特征的运作方式。       2、危机带来的若干反思       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之前,全球金融部门的盈利几乎占到各国企业盈利的30%以上,美国金融部门的盈利甚至占到整个美国企业盈利的40%以上,这是一个日益脱离现实的金融服务需求。在贪婪的华尔街推动下,这种在高杠杆比率推动下的金融部门过分扩张,一直找不到自我约束的边界,只能以危机的形式来实现调整。这种对金融部门过分高杠杆扩张的危机式调整,使得中国的金融界日益清晰地意识到金融体系深深立足于实体经济金融服务需求的重要性。    还有一个重要的教训是,在市场竞争压力推动下的金融机构,始终有强烈的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创新的动力,这就使得在通常的意义上,监管机构对于市场变动的反应要慢于金融机构。从商业运作模式看,传统银行的模式是“发放并持有”,在这种商业模式下,金融机构会主动进行风险管理。但是在过去的30年中,发达国家银行的业务模式逐步转变为“发放并销售,发放并分散”,这样银行的目标是把贷款尽快销售出去,没有义务为贷款的风险负责,因此就会放弃主动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同时,随着金融全球一体化,形成了一个与现存银行体系并存的影子银行市场。这些机构金融资产的估算是全球GDP的4倍还要多,并且没有公开的、可以披露的信息。在当前的金融监管体系下,这些金融衍生品被各国监管机构视为表外业务,对其监管较为宽松,传统的资本充足率约束等监管手段难以对跨国的衍生品交易进行监管,出现了巨大的监管空白地带。   金融机构业务全球化,但是监管者没有全球化,出现了事实上的监管空白和政策失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化,全世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越来越全球化,而且在单一的市场上的影响力非常大,使得当地的金融监管机构很难对它进行有效的监管。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如果一个市场上的监管者对其进行严格监管,这些市场影响力巨大的机构可能就会把这个市场的分支机构撤了,转移到其他的市场。欧盟这次提出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建议,要建立一个监管小组,吸纳主要国家的成员参加,对全球主要的跨国银行进行监管。这个建议实际上被否决了,因为现在各个国家不可能放弃自己的监管权力。但它反映了监管不适应金融机构全球化的问题。需要一个全球化的监管机构但目前又没有形成,这就导致了全球金融界的恐慌。同时,一个巨大的、脱离于传统监管视野之外的影子银行市场的崛起,也放大了跨国金融监管失灵的严重程度。       3、深化体制改革,实现经济加速发展      从全球经济的运转看,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的政策举措可能能够在一定时期内稳定市场和信心,但是总体上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仍不显著。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应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更为强大的国力,更为充足的资源和更大的回旋余地来应对当前应对次贷危机。因此,尽管面临目前这样一个百年一遇的严峻挑战,中国依然有可能在充分评估次贷危机冲击的前提下,以应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的紧迫性,启动各项应对举措。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经受历次外部大的冲击的经验看,每一次大的外部冲击都成为中国经济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促进经济体制的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的重大机遇,次贷危机也不例外。      (实习编辑:唐石泉)


相关文章

  • 20XX年大学生银行实习总结
  • 实习是一个过程,于我而言更是一种经历。过程意味着收获,收获知识、经验和友谊。经历意味着开始,开始新的职业生涯和人生征途!因此,有必要对其做一总结,温故知新,承前启后,为在建设银行三月有余之实习划上句号,也为新的起点夯实基础。 整个实习分为三个阶段:首月,在市分行会计部综合科和结算科,从阅读会计制度汇 ...

  • 金融证券职称论文格式要求
  •   摘 要:股票指数期货即将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市,这必将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它有利于推动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我国更多地吸引外资,同时也是我国金融深化的客观要求。   另一方面,股指期货的上市也有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出现,加大金融市场的风险性以及引发灾难性的股市恐慌等负面影 ...

  •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 序言 目前,深圳银行业金融机构迅速发展,在这些机构中,四大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及邮政储蓄等机构为争夺银行市场的"蛋糕",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当前深圳银行业在经营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绩,银行规模和竞争实力迅速壮大.深圳银行业 ...

  • 认真学习切实履行反洗钱职责
  • 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这部备受社会关注的法律历经5年提案.起草和审议过程,在国家立法层面上确立了反洗钱的各项基本制度,标志着我国反洗钱工作在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轨道上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意 ...

  •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 一、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1、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 2、利率市场化: 农信社如何利用利率“杠杆”进行风险控制 3、利率市场化与货币市场发展 [提示]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利率形成机制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在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进程中 ,还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 ,货币市场发展滞后就是其中一个非常 ...

  • 银监分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总结
  • 银监分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总结 根据银监会党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和部署,在##银监局指导组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经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圆满完成了三个阶段、11个环节的目标任务,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 ...

  •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震动了世界 人民币更加坚挺
  • 2005年7月2l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公告: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一时间,宣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消息,震动了世界. 从单一盯准美元到参考一篮子货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迈出 ...

  • 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之五)
  • [center]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enter] 最近1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巨大变化是10年前无法想象的,而带来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center]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center] 由于历史上的 ...

  • 经营管理会议邀请函
  • 尊敬的____________女士/先生:您好! 中国商业银行,从生存.竞争.胜出.到有序经营的轨迹中走来,从揽储.关注客户.关注自身管理,到关注盈利能力的盘桓中寻找创革的利器: 中国商业银行,在全球化.wto.ipo.监管的压力下进步:在外来的竞争和冲击中,获得成长的动力:在自我升华的驱动中,实现 ...

  • 专业知识学习心得
  • 通过专业科目知识的学习,了解到了fdi(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学会了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吸收和利用fdi的战略应服从于国内的基本战略,服从于中国的基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的取向.通过学习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了解到基础性制度建设是转变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