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命意识的角度探析李清照婉约词风的形成

第11卷第1期2007年3月

岱宗学刊

JOURNALOFDAIZONG

Vol.11 NO.1Mar1 2007

从生命意识的角度探析李清照婉约词风的形成

赵兴燕,李玉珍

1

2

(1.山东科技大学文法系,山东泰安 271000:2.泰山学院音乐系,山东泰安 271021)

[摘 要] 在宋代词坛上,著名的豪放词家都是具有豪然之气的大丈夫,夫的性格特点,却形成了婉约词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

[关键词] 李清照;婉约词风;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 I207.23   [文献标识码] A]01-0001-02

  在中国封建社会,,。这位很不平凡的女子,据了重要的位置“:婉约以易

(花草蒙拾》)也就是说在词作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首。”《领域内,李清照的作品成为婉约派的代表。我们知道,在宋代词坛上“,婉约”与“豪放”是指两种截然相反的词作风格。所谓“婉约词”是指那些在内容上多写离情别绪,在表达手法上以委婉、细致、曲折见长的词作品。而豪放词的创作虽然王士祯认为辛弃疾的成就最高,但一向公认的开豪放词风的作家应该是苏轼,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

(辛稼轩词序》)意思是说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东坡的豪放词在题材内容上比较丰富,即包括了作者对于现实人生感受的表达,也包括了作者对于人生理想追求与感悟的抒发;在意境的开掘上也比较开阔,时间可以纵贯古今,空间可以横跨宇宙;在情感的表达上往往是一泻千里,毫无保留,故谓之“豪放”。毫无疑问,苏轼与辛弃疾的词作品代表了宋代豪放词的最高成就。

对后世的读者来说,两种风格的词作显然带来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阅读感受。读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以及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等作品时,虽然心里难免酸楚,却也有一种情感倾泻而出的快感。可是李清照的《声声慢》,其中叠加的一串意象:秋风、秋雨、黄花、大雁,读来总是会让人产生一种难以喘息的感受。这不能不令人思考,这样的词句该是由作者何等深重的痛苦体验凝结而成?当然“,对于文艺家来说,似乎痛苦和磨难比之于

 [收稿日期]2007—01—21

[1]

。”纵观文学史,那些千百年来

一直在熠熠发光的精典作品,绝大部分都是作家苦难人生的结晶。但是,我们不禁会追问,同样是苦难与挫折,辛弃疾空怀一身武艺与满腔的报国之志,却始终无用武之地的悲辛,苏轼大起大落的曲折的人生历程,这些常人少有的人生体验在他们的词作中都化作了一腔豪放之气,而李清照的愁和苦怎么就化成了婉约之叹呢?

法国文学家布封认为“: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或内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

如其人”的观点。豪放词家苏轼、辛弃疾固然是一腔豪气的大丈夫,而李清照的性格特征,研究者也已经有了结论:“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也。”(菌阁琐谈》)李清照的倜傥丈夫气在她的诗作中有明显《

的体现,例如她的名诗《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体现了何等壮烈的英雄气魄。而具备如此豪气的诗人却怎么竟成了婉约之宗呢?对于这个问题的探析应该从作家生命意识的角度入手“每个,文艺家事实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看待人生的眼光,衡量世事的尺度和明确的政治信仰、人生信念等等。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一个准哲学体系和潜哲学方程,它便是一个文艺家的生命意识。”仅从苏轼与辛弃疾留下来的作品来看,苏轼的生命意识在其作品中表现得比较明显。短暂而又多磨难的人生体验也使苏轼感到哀伤“,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

(前赤壁赋》)但是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开阔的眼界与丰富的生活阅历使得他能够把个体的生命置于茫茫宇宙与天地万物的变化流行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

(前赤壁赋》)从而化解了心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作者简介]赵兴燕(1969-),女,山东泰安人,山东科技大学教师。

岱宗学刊               第11卷2                  

中的苦闷与哀伤。“直觉(感受)—思想—体悟,这是文艺家的第一天才系统,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天才系统。”苏轼是天才,所以能够历经生活的痛苦感受,经过沉思,达到对人生磨难的体悟与超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水调歌头》)超越之后便得以旷达与飘缺,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悲欢离合的逸“,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命旅程之中又总是伴随着风吹雨打的磨难,缘此,人与花同病相怜,一起借酒浇愁。我们看到,李煜与李清照,同样敏感的心灵,有着同样的人生体验。

其次,我们看她晚期的作品。南渡后的李清照经受着国破家亡双重愁苦的煎熬,丈夫的早亡使她失去了心灵的依托,苟且偷安的南宋王朝又令她失掉了生存的家园。孤独地漂泊在南方的女词人几乎被愁苦之情压垮了,生活中只有怀念,没有了欢乐。在词作《永遇乐》中,她回顾了“中州盛日,闺门多暇,”的盛况之后这样写道“: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时逢元宵佳节,鬓发斑白,,只,这中的,,?”更使,,《武陵春》中悲痛欲绝地写道“:物,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可以这样说,终其一生,在李清照的心头就始终萦绕着一种生命流失的悲苦之情,

这种感情因无法排解,无法超越而只能越积越深。表现在她的词作之中,先是无奈地叹息,而后便是凄惨地哭诉。这便形成了她的婉约之风。著名学者梁衡在评价辛弃疾时说道“: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我们也可以这样总结道:李清照本不该是婉约作家,是当时生活环境的压迫与曲折的生活磨难把她逼成了一位婉约词宗。

[参考文献]

[1]张佐邦.文艺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人生中自有一份自由与洒脱。

李清照却不能够这样幸运,生活在程朱理学严重地控制着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宋代,李清照虽然具有对于礼教束缚的叛逆意识,却终生也不能够走出闺阁的局限,狭小的生活圈子桎梧了他的才思的发展。因此,体现在她的作品中的生命意识就始终不能够超越生活的悲苦。

首先,我们看她早期的作品。我们知道,李清照早年的生活是比较安逸的,优越的家庭条件,志同道合的丈夫,生活应该是很圆满了,可是她这一时期的多数作品中却也透露着淡淡的哀愁“昨夜雨疏风骤,,,卷帘人,却道海裳依旧,知否,知否,。)睡眼梦令》

朦胧之时,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点绛唇》花是美的象征。可以看出,“红瘦”,还是“花瘦”,都体现出李清照对于美丽事物的生命常常要遭受到风吹、露侵的婉惜之情。我们看到,无论是酒醉初醒的慵懒之时,还是蹴罢秋千的消遥之日,这种对于生命流失的悲情时常萦绕于女作家的心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

(醉花阴》)美丽鲜艳的花朵魂,帘卷西风,从此黄花瘦。”《历经风霜的摧打之后,变得枯黄了;年轻而富有朝气的青春少妇经受了离愁悲苦的煎熬之后,美丽的容颜也日渐憔悴。作者以花自喻,是在为花叹息,也是在为自己而哀伤。这不由得让我们联想起李煜的词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生命是短暂的,而短暂的生

第11卷第1期2007年3月

岱宗学刊

JOURNALOFDAIZONG

Vol.11 NO.1Mar1 2007

从生命意识的角度探析李清照婉约词风的形成

赵兴燕,李玉珍

1

2

(1.山东科技大学文法系,山东泰安 271000:2.泰山学院音乐系,山东泰安 271021)

[摘 要] 在宋代词坛上,著名的豪放词家都是具有豪然之气的大丈夫,夫的性格特点,却形成了婉约词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

[关键词] 李清照;婉约词风;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 I207.23   [文献标识码] A]01-0001-02

  在中国封建社会,,。这位很不平凡的女子,据了重要的位置“:婉约以易

(花草蒙拾》)也就是说在词作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首。”《领域内,李清照的作品成为婉约派的代表。我们知道,在宋代词坛上“,婉约”与“豪放”是指两种截然相反的词作风格。所谓“婉约词”是指那些在内容上多写离情别绪,在表达手法上以委婉、细致、曲折见长的词作品。而豪放词的创作虽然王士祯认为辛弃疾的成就最高,但一向公认的开豪放词风的作家应该是苏轼,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

(辛稼轩词序》)意思是说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东坡的豪放词在题材内容上比较丰富,即包括了作者对于现实人生感受的表达,也包括了作者对于人生理想追求与感悟的抒发;在意境的开掘上也比较开阔,时间可以纵贯古今,空间可以横跨宇宙;在情感的表达上往往是一泻千里,毫无保留,故谓之“豪放”。毫无疑问,苏轼与辛弃疾的词作品代表了宋代豪放词的最高成就。

对后世的读者来说,两种风格的词作显然带来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阅读感受。读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以及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等作品时,虽然心里难免酸楚,却也有一种情感倾泻而出的快感。可是李清照的《声声慢》,其中叠加的一串意象:秋风、秋雨、黄花、大雁,读来总是会让人产生一种难以喘息的感受。这不能不令人思考,这样的词句该是由作者何等深重的痛苦体验凝结而成?当然“,对于文艺家来说,似乎痛苦和磨难比之于

 [收稿日期]2007—01—21

[1]

。”纵观文学史,那些千百年来

一直在熠熠发光的精典作品,绝大部分都是作家苦难人生的结晶。但是,我们不禁会追问,同样是苦难与挫折,辛弃疾空怀一身武艺与满腔的报国之志,却始终无用武之地的悲辛,苏轼大起大落的曲折的人生历程,这些常人少有的人生体验在他们的词作中都化作了一腔豪放之气,而李清照的愁和苦怎么就化成了婉约之叹呢?

法国文学家布封认为“: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或内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

如其人”的观点。豪放词家苏轼、辛弃疾固然是一腔豪气的大丈夫,而李清照的性格特征,研究者也已经有了结论:“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也。”(菌阁琐谈》)李清照的倜傥丈夫气在她的诗作中有明显《

的体现,例如她的名诗《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体现了何等壮烈的英雄气魄。而具备如此豪气的诗人却怎么竟成了婉约之宗呢?对于这个问题的探析应该从作家生命意识的角度入手“每个,文艺家事实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看待人生的眼光,衡量世事的尺度和明确的政治信仰、人生信念等等。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一个准哲学体系和潜哲学方程,它便是一个文艺家的生命意识。”仅从苏轼与辛弃疾留下来的作品来看,苏轼的生命意识在其作品中表现得比较明显。短暂而又多磨难的人生体验也使苏轼感到哀伤“,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

(前赤壁赋》)但是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开阔的眼界与丰富的生活阅历使得他能够把个体的生命置于茫茫宇宙与天地万物的变化流行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

(前赤壁赋》)从而化解了心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作者简介]赵兴燕(1969-),女,山东泰安人,山东科技大学教师。

岱宗学刊               第11卷2                  

中的苦闷与哀伤。“直觉(感受)—思想—体悟,这是文艺家的第一天才系统,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天才系统。”苏轼是天才,所以能够历经生活的痛苦感受,经过沉思,达到对人生磨难的体悟与超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水调歌头》)超越之后便得以旷达与飘缺,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悲欢离合的逸“,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命旅程之中又总是伴随着风吹雨打的磨难,缘此,人与花同病相怜,一起借酒浇愁。我们看到,李煜与李清照,同样敏感的心灵,有着同样的人生体验。

其次,我们看她晚期的作品。南渡后的李清照经受着国破家亡双重愁苦的煎熬,丈夫的早亡使她失去了心灵的依托,苟且偷安的南宋王朝又令她失掉了生存的家园。孤独地漂泊在南方的女词人几乎被愁苦之情压垮了,生活中只有怀念,没有了欢乐。在词作《永遇乐》中,她回顾了“中州盛日,闺门多暇,”的盛况之后这样写道“: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时逢元宵佳节,鬓发斑白,,只,这中的,,?”更使,,《武陵春》中悲痛欲绝地写道“:物,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可以这样说,终其一生,在李清照的心头就始终萦绕着一种生命流失的悲苦之情,

这种感情因无法排解,无法超越而只能越积越深。表现在她的词作之中,先是无奈地叹息,而后便是凄惨地哭诉。这便形成了她的婉约之风。著名学者梁衡在评价辛弃疾时说道“: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我们也可以这样总结道:李清照本不该是婉约作家,是当时生活环境的压迫与曲折的生活磨难把她逼成了一位婉约词宗。

[参考文献]

[1]张佐邦.文艺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人生中自有一份自由与洒脱。

李清照却不能够这样幸运,生活在程朱理学严重地控制着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宋代,李清照虽然具有对于礼教束缚的叛逆意识,却终生也不能够走出闺阁的局限,狭小的生活圈子桎梧了他的才思的发展。因此,体现在她的作品中的生命意识就始终不能够超越生活的悲苦。

首先,我们看她早期的作品。我们知道,李清照早年的生活是比较安逸的,优越的家庭条件,志同道合的丈夫,生活应该是很圆满了,可是她这一时期的多数作品中却也透露着淡淡的哀愁“昨夜雨疏风骤,,,卷帘人,却道海裳依旧,知否,知否,。)睡眼梦令》

朦胧之时,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点绛唇》花是美的象征。可以看出,“红瘦”,还是“花瘦”,都体现出李清照对于美丽事物的生命常常要遭受到风吹、露侵的婉惜之情。我们看到,无论是酒醉初醒的慵懒之时,还是蹴罢秋千的消遥之日,这种对于生命流失的悲情时常萦绕于女作家的心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

(醉花阴》)美丽鲜艳的花朵魂,帘卷西风,从此黄花瘦。”《历经风霜的摧打之后,变得枯黄了;年轻而富有朝气的青春少妇经受了离愁悲苦的煎熬之后,美丽的容颜也日渐憔悴。作者以花自喻,是在为花叹息,也是在为自己而哀伤。这不由得让我们联想起李煜的词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生命是短暂的,而短暂的生


相关文章

  • 初中仿写句子练习
  • 句子仿写专项训练 1. 2.根据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造两句话,最后一句话要求有积极意义。 一粒种子,可以无声无息地在泥土里腐烂掉,也可以长成参天的大树。 。 。 3. 4.青春一首歌,她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 ; 5.潇洒是一道恪守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的风景,潇洒 ...

  • 济南趵突泉导游词
  • 士们、先生们:你们好! 欢迎你们到泉城济南来旅游,在济南停留其间将由我来接待你们并为你们提供服务,我希望我的讲解能使你们在济南玩得开心,过得愉快。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趵突泉。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约158亩。趵突泉公园是一座以泉水为主的 ...

  • 一位女性的格言
  • 中国十位伟大的女性: 长孙皇后--最贤惠的女人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上官婉儿——巾帼首相第一人 上官婉儿是历史上非常才气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传奇。虽然没有丞相之 ...

  •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 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所以自1993年诗歌鉴赏在高考试题中出现以来,就深受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好评。但由于考生文化底蕴薄弱,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直偏低。以前诗歌鉴赏的复习,往往强调指导学生认真分辨题型、明确试题选项常见的错误方式、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等。20xx ...

  • 宋代诗人有哪些
  • 慕容修 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天圣进士。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首领。散文说道理畅达,抒怀委婉,为“唐宋八各人”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言语流利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有《慕容文忠集》,词集15B有《六 ...

  • 一位伟大女性的格言
  • 中国十位伟大的女性: 长孙皇后--最贤惠的女人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上官婉儿——巾帼首相第一人 上官婉儿是历史上非常才气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传奇。虽然没有丞相之 ...

  • 心情烦躁的句子
  •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 ...

  •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诗文大观园
  • 一、活动目的 1. 感受优秀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2. 培养学生的欣赏、体验、创造美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亲身体验自主学习、团结合作的乐趣。 4. 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的综合与分析的能力。 二、活动时间 本次活动时间为4周,第一周选出主题,激发兴趣;第二周制 ...

  •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题目
  • 茅盾与林语堂笔下的女性形象比较 定州方言之语音研究 论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影响 试析《吴越春秋》中的江南文化 论曹禺、林语堂女性观的复杂性 论《洛丽塔》的时间主题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变革 苏童小说的性别意识---易性写作下的女性世界 论师陀小说《果园城记》的悲剧意识 ...

  • 党委书记与人大常委会主任普遍兼职现象探析
  • 党委书记与人大常委会主任普遍兼职现象探析 一.问题的提出 党委书记兼任人大常委会主任的现象,大体上是在党的十五大之后陆续出现的一种政治现象.目前,这种现象已经日益普遍化,而悄然成为一种趋于固定化的政治模式.据悉,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实行书记兼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在1997年底有3个,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