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质调查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管理司工作标准

省(自治区)环境地质调查基本要求

(试行)

(比例尺1∶50万)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要求规定了开展省(自治区)级比例尺为1∶50万环境地质调查的总则,资料收集与设计书的编写,遥感图像解译、野外调查,资料整理分析及信息系统,图件编制,报告书编写的基本要求。

1.2 本要求也适用于开展跨省(自治区)的大江大河大湖流域与其他自然单元或经济单元的同比例尺的环境地质调查和预测评价。

1.3 直辖市或重要经济开发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面积较小,可参考本要求开展比例尺为1∶25万至1∶10万的环境地质调查。

2 总 则

2.1 调查目的:概略查明全省(市、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重点调查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初步查明开发利用自然环境遇到的和诱发的各种主要地质灾害、特殊不良地质环境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做出现状评价和发展趋势预测,提出防治或适应对策建议,为国家制定减灾、防灾、国土开发与整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宏观决策依据;保护地质环境,减少灾害损失,促进经济建设与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

2.2 调查任务及主要内容

2.2.1 拟定进行调查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指各种工程经济活动引起的环境工

程地质问题和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主要是城市、能源、交通、原材料工业等重大工程建设和矿山开发、水资源开发及农业活动等引起的地面及斜坡变形破坏、建筑物及公共设施的变形破坏、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危害、水库浸没及水库诱发地震、地下水资源枯竭和水质污染等。主要特殊不良地质环境条件指特殊不良岩土体(易溶岩、冻土、湿陷性黄土、胀缩土、淤泥质软土等),原生有害地球化学异常、煤层自燃、海平面升降、重要地区的沙丘移动和地壳强烈活动带等。主要地质灾害包括由自然地质作用及人为活动造成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下工程的严重塌方、突水、瓦斯爆炸;土地潜育化(冷浸田)、盐渍化、沼泽化、沙漠化:水土流失与河道、水库淤积;河、湖、海岸的严重冲刷、塌岸;海水入侵:旅游区和自然环境保护区的自然地质景观破坏等。

2.2.2 调查各种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的发育:隋况、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着重查明对本区影响较大和重点地区的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

2.2.3 应用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质灾害发育强度及环境地质问题影响程度及其危害的分区评价,并做出发展趋势预测。在此基础上,结合自然环境、社会与经济(人口、城镇、经济—工程建设等)发展规划,圈定重点防治区域。

2.2.4 研究并提出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的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对策,包括在重点地区进一步勘查、评价对策和监测预报对策与治理对策等。对危害性较大的灾害点或影响较大的问题应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以便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和环境危害。

2.2.5 由于各地区地质条件不同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所反映出的环境地质问题,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特点。因此部上要按“区域展刀:,重点突破”的原则,确定调查工作重点。

2.3 调查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3.1 调查的基本要求:充分利用前人资料,重视野外路线调查,加强综合分析,查明条件、总结规律、科学分类、现状评价,趋势预测,并提出区划与对策。

2.3.2 在开展野外调查之前,应根据已有资料和国民经济规划建设要求,划分

出重点工作区和一般工作区。要把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较大的城镇区、工矿区、重大工程分布区、交通干线、国土开发重点区、农业重点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作为重点工作区。

2.3.3 要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和遥感图像,以路线穿越调查为主,现场观察和访问相结合,必要时辅以适量的物探、剥土、坑槽,室内实验;加强地质观察和分析,记好调查卡片,收集好第一性资料;加强资料整理和综合研究,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重点区或全区性的重点问题的调查要加密调查路线和调查点。

2.3.4 在全省(区)和重点地域都要有控制性调查线网,调查点的密度平均每100平方公里一个。其中,取地下水(或土)样进行污染测试的点,平原区占总点数的30%,山区占总点数的15%。

2.4 调查、访问和资料搜集的原始成果为点的或区的文字记录(卡片)和相应图件、照片,最终成果是调查报告书和图件。省、自治区的成图比例尺为1∶50万至1∶100万,直辖市为1∶25万至1∶10万。重点地区(点)可根据需要编制较大比例尺图件。调查用的工作底图一般地区为1∶10万~1∶25万,重点地区为1∶5万地形图,以便划定地理位置(点的坐标,面的范围)。

2.5 调查步骤分为:资料收集和设计书编制:遥感图像解译;野外调查;室内资料整理,综合研究和数据库系统建立:图件编制和报告书编写;成果审批和出版。

3 资料收集与设计书编写

3.1 调查任务确定后,应全面收集有关资料。对收集的资料应进行编录和初步分析整理,并作出已有资料分布图或研究程度图,作为编写设计的依据,并为开展野外调查与编制调查报告积累素材。应收集的资料有:

a.与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有关的社会、经济资料,包括人口、城镇和各类工业、农业、交通工程等分布状况和发展(或建设)规划,各类自然、人文资源及其开发状况与规划;

b.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形成的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包括水文、气象、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等;

c.已经进行的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调查、勘查、监测和治理方面的资料。

收集资料,应尽可能获取近期的新资料。有新、老多期资料者,要全面收集,以作变化分析。

3.2 调查工作开始前,必须编制调查设计书。设计书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工作中如有必要可修改设计,但须报主管部门同意。

3.3 设计书的内容包括:目的任务,研究程度,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分布与发育概况,调查内容、工作量、工作步骤与主要技术方法和要求,经济概算与主要设备,人员编制,工作进度,预期成果。必要时编制调查工作进度图和工作步骤图。

3.4 野外调查的控制性工作量按2、3、4条执行,技术操作一般可参照同比例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4 遥感图像解译

4.1 遥感图像解译在野外调查之前进行并贯穿于调查的全过程,其目的是指导常规地面调查,减少外业工作量,缩短工作周期,获取常规地面调查难以发现的某些地质现象,提高调查成果质量和工作效率。

4.2 通常应用的遥感图像是航空像片和卫星像片,二者结合使用。点状(个体)分布的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应以航片解译为主,卫片解译为辅;面状分布的应以卫片为主,航片为辅。

4.3 遥感图像的解译内容,应根据选用图象的种类、比例尺和可解程度,结合本地区调查对象的特征和前人工作程度而定,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4.4 可选择有代表性的点状和面状地质灾害或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不同时相对比解译,分析其演化过程和发展趋势。

4.5 除运用最基本的常规目视解译方法外,应充分发挥遥感资料动态分析的特

点,并尽可能采用图像模拟处理和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等技术,以突出有效信息,提高解译水平和效果。

4.6 遥感图像解译的最终成果,应提交与调查比例尺相应的环境地质解译图和文字说明。根据工作需要,可分别编制有关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现象解译图及像片镶嵌图、典型像片等。

5 野外调查

5.1 地质灾害及环境地质问题种类多,分布不均,各省、自治区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抓住对本省、本区危害最大的灾种或问题,调查其发育特征、分布规律、成因和危害。在调查成因及发育规律时,要分别阐明自然条件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在其形成中的作用,并注意地质灾害及环境地质问题的群生及派生关系。对点上或面上的问题都要调查其现状及变化两个方面的情况。对重点地区的一些影响较大的地质灾害或问题尽可能在现场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了解和总结已有防治经验,提出进一步防治的对策。

加强灾害经济的调查研究。地质灾害造成人畜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等和已有防治工程的类型、结构、规模及防治工程效益(包括投入和被保护(或被挽救)的人员、财产等),都必须分项统计和列出。

5.2 崩塌调查

5.2.1 调查重点地区是新构造上升(含强烈地震带)、高差较大、坡面较陡、降雨充沛、暴雨多发和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强烈的山区。

5.2.2 全面调查崩塌发生的时间、范围、规模、特点、危害和造成的损失。

5.2.3 调查分析崩塌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形成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

影响因素包括自然的(如降雨、地震、植物根劈„„)和人为因素(坡脚开挖、后缘加载、机械振动、排水不当„„)等。

5.2.4 评价并预测重要崩塌体稳定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提出防治对策。对已有的防治工程,要详细调查其特点和效益。

5.2.5 圈定潜在崩塌危险地段(带),分析其成因、预测其发展趋势、崩塌形式和可能规模,提出防治对策。

5.3 滑坡调查

5.3.1 调查的重点地区是新构造强烈—亡升(含强烈地震带)、软硬岩相间、降雨充沛、暴雨多发,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强烈等山区。

5.3.2 调查滑坡规模、要素和危害。

a.估算滑坡规模包括长度

b. 滑坡微地貌形态特征。如:滑坡形态和地表起伏情况、滑坡环谷、滑坡断壁、滑坡台阶、洼地、膨胀丘等。

c.重要滑坡体的组成要素与特征。如:滑坡体物质组成、结构和分布特点,滑坡体后缘、前缘及侧方边界尺寸和高程,滑动面、滑坡床和剪出口形态、构成、产状与埋深,横向、纵向、放射状、羽毛状裂缝等。

d.其他现象。如:滑坡体上建筑物、树木等地物位移(水平的及垂直的)距离与方向,泉、井或潮湿地出露、分布及其变化状况,植被分布与破坏状况,滑坡体堵河(或堵沟)情况,滑坡造成危害情况等。

e.滑坡危害和造成的损失。

f.对于重要的、有意义的滑坡,应绘制滑坡纵剖面(即主轴剖面)图、平面图或素描图。

5.3.3 调查分析滑坡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同崩塌)、滑坡活动历史和滑动方式、特点、力学性质、类型,以及滑坡与其他斜坡变形方式的关系。

5.3.4 调查预测滑坡体稳定状况和发展趋势,提出防治对策。对已有的防治工程,要详细调查其特点和效益。

5.3.5 调查圈定潜在滑坡危险地段(带),分析其成因、预测其发展趋势、变形破坏方式和可能规模,提出防治对策。

5.4 泥石流调查

5.4.1 调查的重点地区(段、带)是:

a.新构造强烈活动(含强烈地震带)的山区或山前地带;

b.具有大量松散物质堆积区;

c.滑坡、崩塌物质成片、成带堆积区;

d.暴雨多发区(或中心区)及冰雪融化区;

e.植被严重破坏区;

f.应特别注意对“人为型泥石流”形成条件的调查。如:矿山废弃矿渣、矸石和道路或施工弃渣堆放不当,可能因暴雨引发泥石流的地段。

5.4.2 调查泥石流的规模、特征和危害

a.形成泥石流的固体碎屑物质的供给区、流通区和堆积区的位置、范围、规模、形态和泥石流物质组成,、结构特点及可能的物流量;

b.形成泥石流的水的来源和水量;

c.泥石流物质成分、结构和流变性质;

d.泥石流暴发时间、过程(速度)和受力性质;

e.泥石流类型;

f.泥石流活动历史和暴发频率,特别注意历史上该地泥石流暴发的临界降水量;

g.泥石流危害和造成的损失。

5.4.3 调查形成泥石流的自然与地质环境背景。包括: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风化作用与崩滑作用及其堆积物发育、分布状况,流域内降雨、冰雪融化特点和河、湖、水库分布情况等。稳定状况和发展趋势,提出防治对策。对已有的防治工程,要详细调查其特点和效益。

5.4.4 调查圈定潜在泥石流危险的和多发的地区(段)或沟谷。

a.一般具备有足够的松散固体堆积物、适宜于形成液体流动的地形地貌条件、必要的能够搬运固体堆积物的水动力条件(即决定该流域内的气象和水文条件)的地区(段)或沟谷,可视为潜在泥石流危险地区(段)或沟谷。

b.在调查和访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预测确定出泥石流多发区(段)或沟谷,并尽可能预测其暴发的频率和发生条件。

c.分析、预测它们的发展趋势、方式和可能规模,提出防治对策。

5.5 地裂缝调查

5.5.1 调查地裂缝的形态特征、产状要素、规模和其形成的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背景(特别是与区域构造的关系)与影响因素(自然的、人为的),有条件时初步确定地裂缝的成因类型,分析地裂缝在时间上、空间上、强度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

5.5.2 调查地裂缝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提出防治对策。对已有的防治措施,要详细调查其特点和效益。

5.6 地面沉降调查

5.6.1 调查地面沉降的分布范围、发生历史、沉降速率、总沉降量、范围、历史和引起地面沉降的自然地理、地质环境背景与因素,尽可能分析地面沉降的成因(构造沉降、抽取地下水或土层压缩引起等)和主要沉降、压缩层,预测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

5.6.2 调查地面沉降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如:海水倒灌,港口、码头和堤岸失效,桥梁净空减少,河流纵坡变化导致水流不畅、洪水泛滥或影响水上交通,雨季渍涝成灾,地表和地下建筑物损坏等。提出防治对策。对已采取的防治措施,要详细调查其特点和效益。

5.7 地面塌陷调查

5.7.1 地面塌陷主要指岩溶地面塌陷和非岩溶地面塌陷,而后者多是因为采矿或洞室开挖引起的塌陷。因此,岩溶区(主要是松散堆积物覆盖的岩溶区)城镇、工厂洞室密集区和矿产开采区是地面塌陷的重点调查区。

5.7.2 调查地面塌陷发生的时间、规模、范围和分布规律,分析地面塌陷与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降水、地表水之间的关系,对矿区地面塌陷还应特别注意分析地面塌陷与矿山疏干、排水或采空、洞室开挖等之间的关系,确定其成因类型。

5.7.3 调查地面塌陷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防治对策。对已有的防治工厂,要详细调查其特点和效益。

5.8 坑道突水调查

5.8.1 调查矿山和其他地下坑道突水(有的伴随突泥)的时间、规模、历史和突水点的分布、特点与水的来源,分析突水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发育规律、地表水与人为活动的关系。

5.8.2 调查突水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了解地下水预测经验和突水防治经验。

5.9 海水入侵调查

5.9.1 调查海水入侵地下淡水层的历史、范围、面积和淡水咸化的程度及动态,调查区内自然地理、地质环境背景,分析海水入侵地下淡水层的原因。

5.9.2 调查海水入侵危害和造成的损失,预测其发展趋势,总结已有的防治经验,提出进一步防治对策。

5.10 冷浸田和土地盐渍化、沼泽化调查

5.10.1 调查冷浸田(或称土地潜育化)和土地盐渍化、面积和地区的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特点,沉积物的成因类型、物质成分和厚度,区域地质构造及新构造活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人为经济—工程活动和土地耕作、灌溉、施肥及其管理情况,分析冷浸田和土地沼泽化、盐渍化的成因与类型。

5.10.2 调查冷浸田和土地沼泽化、盐渍化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农业损失。预测它们的发展趋势,总结当地已有的防治经验,提出进一步防治对策。

5.11 河流、湖泊(水库)、海岸侵蚀与沉积调查

5.11.1 调查河流、湖泊(水库)、海岸侵蚀、堆积的速率、规模(如塌岸宽度等)和规律,所在地区气候、气象特点和水体水文(水位、流量、流速等)特点,以及所处地质环境背景(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别是新构造);分析河流、湖泊、海岸成因和演变历史。

5.11.2 调查河流、湖泊(水库)、海岸侵蚀、堆积和演变危害与造成的损失,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防治对策。对已有的防治工程,详细调查其特点和效益。

5.12 土地沙化和沙漠化调查

5.12.1 调查土地沙化和沙漠化的范围、程度、特征、发展速率和类型,分析形成沙化和沙漠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5.12.2 调查土地沙化与沙漠化或沙丘移动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预测其发展趋势,总结已有的防治经验,尽可能提出进一步防治对策。

5.13 水土流失调查

5.13.1 调查水土流失范围、发展速率、强度(侵蚀模数等)、面积和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5.13.2 调查水土流失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如:土层变薄、耕植土被毁损、土壤月巴力减低和河流、湖泊、水库淤积、洪水泛滥、生态环境恶化等,预测其发展趋势,总结已有的防治经验,提出进一步防治对策。

5.14 特殊岩土危害调查

5.14.1 对土石冻融危害调查:

a.岩(土)层的物质成分和机构,地下水的埋深及水位变化,气温变化; b.冻结层厚度(永久的、季节性的),冻融变化周期,土石冻融类型及其成因;

c.土石冻融的主要危害及其发展趋势,总结当地防治经验,提出进一步防治对策。

5.14.2 对黄土湿陷危害调查

a.自重湿陷和非自重湿陷黄土的分布、物质成分、结构、成因和时代; b.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地下水分布与埋藏特征,大气降水、地表水径流、排泄特点及其对黄土湿陷的影响;

c.黄土湿陷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发展趋势和防治经验对策。

5.14.3 对胀缩土危害调查:

a.胀缩土的矿物成分、结构、成因与分布、厚度。

b.宏观变形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特别是大气降水、地表水体和地下水对胀缩土变形的影响。

c.胀缩土变形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发展趋势和防治经验、对策。

5.14.4 淤泥质软土的调查

a.调查淤泥质软土的分布范围、厚度、成因、时代;

b.淤泥质软土的物质成分、结构、饱水度:淤泥质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与可能变化条件下对地基的危害。

5.15 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枯竭)或上升调查

a.调查地下水开采量、水位下降速度、深度、水质变化、降落漏斗面积等,调查由于人工开采或其它自然因素造成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或枯竭对城市或工农业供水、地球化学变化等造成的危害;

b.调查地下水位上升对农田、城市建筑地基及各种设施的影响或危害。

5.16 地下水污染调查

5.16.1 调查各种污染源的位置、主要污染物和浓度、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途径及污染状况。重点对工业“三废”排放和农业污水灌溉现状及污染状况进行调查。

5.16.2 调查大气、地表水与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及污染程度、范围与演变过程、污染原因和污染途径。

5.16.3 调查地下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分布特征、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污染原因,污染类型、以及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5.17 原生或次生水地球化学场变化问题

调查由于原生地球化学场异常或次生地球化学成分变化引起的各种危害,如地方病的类型、分布、危害人类或其它生物种群的范围、产生原因等。

5.18 固体废弃物调查

a.调查工业、生活固体废弃物、废液的不合理排放对地表和地下水环境危害的地点、原因、范围和强度等;

b.调查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及其污染范围,填埋物的处置状况;

c.调查矿山区的废矿、矸石的堆放范围、污染性质、历史、强度等。

5.19 山区城市建设地基开挖调查

调查山区城市建设中不合理开挖坡脚或基坑引起斜坡变形破坏的分布范围、程度、产生原因及对建筑群的破坏状况。

5.20 地下工程中的地质灾害调查

调查地下工程中的严重塌方、突水、突泥石流、瓦斯爆炸、岩爆与煤层自燃的规模、成因及其危害程度和教训。

5.21 新构造运动、构造现今活动性及地震调查。在分析区域构造特征的基础上,调查不同构造单元和主要构造断裂带,在挽近地质时期以来的活动性及活动特征:挽近地质时期构造运动的性质和特点,着重调查活动性断裂;在区域地应变图的基础上,分析测区构造现今活动趋势和概况,调查构造现今活动的形迹。搜集历史地震资料,研究区域主要地震构造带的分段地震活动规律及其所引起的地震效应。

5.22 其它特殊的,且对本地区影响较大的环境地质问题,可参照同比例尺的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调查。

6 环境地质信息系统

6.1 对所取得的环境地质资料或数据要求全部录入计算机,实现环境地质信息的存储、分析、删改、迭加、汇交和成图的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其重要部分是环境地质数据库和图形库。要求各省(自治区)建立自己的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地矿部建立国家级的信息系统。

6.2 环境地质数据库的建立。

6.2.1 环境地质数据的选定,以及数据库的建立,应按统一要求进行,应按照专门统一的表格填写有关数据项。

6.2.2 各省(区)除建立本省(区)的数据库外,对重点问题或重点地区应建立专门的数据库,作为全国环境地质数据库的分库,为国家级数据库提供数据源。

6.2.3 数据库的功能应既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中关于环境地质预测及防治对策查询的需要,又要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及时方便地进行区域或单个问题数据的检索、修改、删除和插入,保证数据库适时反映最新动态。

6.3 计算机辅助制图

6.3.1 计算机辅助制图的目的是为了适时反映环境地质问题发育分布规律,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应利用数据库的可操作性,追踪灾害的动态,分析不同时

间的计算机扫描图,对灾害发生的过程及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及预报。

6.3.2 计算机辅助制图要反映区域性多因素或单个问题的现状、评价预测和动态模拟未来等内容。

a.现状图,反映区内多因素或单个问题的空间或强度分布现状,也可以反映某一个问题,如××滑坡的现状。

b.评价预测图,对环境地质问题潜在发生地点、危害性等进行评价预测。 c.动态模拟图,根据环境地质问题评价预测图和有关地区国民经济布局,在计算机上输入设想的危害灾情,以检验预测、防治和抗、救灾的能力。

6.4 计算机辅助决策

利用数据库的可操作性和计算机制图的及时灵活性,进行多方面的辅助决策。

a.为单种问题或灾害的发育历史、现状、发展趋势、防治重点等,进行决策咨询。

b.及时了解本区内环境地质问题的主要类别、分布、发生强度、危害情况、防治的可能性等,为地区性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布局的决策,适时调整地方经济战略,进行咨询。

c. 全国计算机数据库联网,对国土规划的长远目标和近期设想进行防灾、减灾、抗灾和救灾检查。

7 图件编制

7.1 基本原则

7.1.1 环境地质系列图件是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成果的重要表达形式,应是在全面分析、综合所收集的资料和野外调查资料以及遥感解译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编制。图件应反映区域环境地质问题的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形成原因、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图面表示应简明扼要,实用性强。

7.1.2 图件种类和数量根据区内环境地质复杂程度来确定,一般可编制环境地质图、地质灾害分布图和分区评价预测图,环境水文地质评价预测图,根据需要

还可以编制其他专项评价图件。

7.1.3 环境地质系列图件反映与习;境地质问题主题密切相关的内容,既要做到时、空信息量大,又要做到重点突出,实用易懂性与科学性强;图面布置要合理、美观和清晰。

7.2 环境地质图

7.2.1 基本内容要反映环境地质问题形成、发育的地质环境背景,如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要素等,反映人类工程一经济活动的类型、规模和影响历史、强度及产生的问题。重点反映各种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以及类型、规模、成因、危害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7.1.2 分区说明表应简要说明区、亚区和重要地段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发展趋势,并评价各区(段)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程度。

7.3 地质灾害分布图

地质灾害分布图反映各种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

7.3.1 平面图的基本内容

a.地质灾害的主要地质环境背景,如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要素等;

b.各种地质灾害的位置、类型、成因、规模等。

7.3.2 镶图与剖面图

对于有特殊意义的影响因素和有重要意义的灾种,可在平面图上附全省、全区或局部地区的专门性镶图,如降水等值线图、暴雨等值线图、地裂缝分布图等。必要时附反映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地貌剖面图。

7.3.3 大型、典型地质灾害说明表

用表的形式辅助说明平面图的有关内容。表的内容包括:地理位置,灾害类型和规模,灾害形成的地质条件和成因、危害和发展趋势预测等。

7.4 地质灾害发育强度分区评价图

该图主要反映地质灾害在不同地区发育强度及其危害性,是地质灾害现状评价图。

7.4.1 平面图的基本内容

a.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环境地质背景,如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地貌和水文地质要素等。

b.参与评价的大型、典型地质灾害的位置、类型、成因、规模等。

c.主要地质灾害发育强度及其危害性分区评价。

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质灾害及其发育强度和危害性的区、亚区、段、带的划分和评价。地质灾害发育强度等级和危害性等级,一般都可划分为3~4级。

7.4.2 分区说明表

表的内容主要包括:区、亚区、段、带的名称及代号,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发育强度和危害性评述等。

7.5 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分区预测图

该图是在地质灾害分布图和发育强度分区评价图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可能影响,反映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成果—地质灾害危险程度的图件。

7.5.1 基本内容

a.概略表示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背景和参加预测灾种的己发生的灾害现象的特征。

b.人类活动特征。包括人口密度及其发展规划、己建立和拟建的各类工程位置、类型、规模及经济状况等。可编制反映不同地区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规划的过渡性图件,在成图图面上仅表示各类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规划的指标值。 c.主要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分区预测

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危险程度的分区预测。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可相对划分为3~4级。

7.5.2 分区说明表

表的内容主要包括:区、亚区、段、带的名称及代号,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人类活动主要类型,地质灾害危险程度预测和评述、防治对策等。

7.6 环境水文地质评价预测图

主要反映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地下水资源不合理开发所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危害程度。

7.6.1 基本内容

a.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背景;

b.地下水资源区域开发利用状况,主要开采层位,开采量和超采量; c.区域水均衡状态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

d.区域地下水动力场演变状况;

e.地下水污染状况;

f.地下水水质恶化状况以及地方病分布;

g.进行环境水文地质趋势预测。

7.6.2 进行分区评价与预测

8 报告书的编写

8.1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书是地质灾害调查的最重要的成果,应在综合研究全部资料的基础上,报告书要力求简明扼要,章节安排合理且相互联贯,重点突出,论据充分,结论明确。为了便于政府职能部门参考,加快应用速度,根据需要,应在正式报告提出前或提出后,编制专门的摘要本。

8.2 报告书的参考提纲如下:

绪言: 目的任务,调查工作概况,报告的主要内容与用途。

第一章 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

一、自然地理:水文、气象、植被及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二、经济地理: 自然资源、第一、二、三产业发展概况及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三、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主要交通设施、工矿企业、水利工程等重要规划及

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地质问题。

第二章 地质环境背景

一、地貌:地貌成因类型、各类型地貌特征及对环境地质(含地质灾害)的制约作用。

二、岩土体类型:岩土体类型的划分、特征与分布情况,以及易产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岩土体。

三、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特征,突出新构造运动特征和地震活动性。

四、水文地质:岩土体含水、透水性,含水层分布概况。对环境地质(含地质灾害)的形成有影响的主要含水层概述。

第三章 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

按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及人为作用对环境地质问题进行分类,阐明各种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成因。

第四章 环境地质问题分区评价预测

以产生环境地质问题的主要背景条件为基础,结合环境地质问题类型进行分区(亚区、段、带),对各区(亚区、段、带)环境地质问题发育强度及其危害性进行定性、半定量评价,对各区(亚区、段、带)环境地质问题发展趋势—危害程度进行定性、定量预测。

第五章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已经产生灾害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勘查、评价、监测预报、治理的对策。

结束语 对环境地质调查及其成果的总体性认识、遗留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应进行的主要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管理司工作标准

省(自治区)环境地质调查基本要求

(试行)

(比例尺1∶50万)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要求规定了开展省(自治区)级比例尺为1∶50万环境地质调查的总则,资料收集与设计书的编写,遥感图像解译、野外调查,资料整理分析及信息系统,图件编制,报告书编写的基本要求。

1.2 本要求也适用于开展跨省(自治区)的大江大河大湖流域与其他自然单元或经济单元的同比例尺的环境地质调查和预测评价。

1.3 直辖市或重要经济开发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面积较小,可参考本要求开展比例尺为1∶25万至1∶10万的环境地质调查。

2 总 则

2.1 调查目的:概略查明全省(市、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重点调查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初步查明开发利用自然环境遇到的和诱发的各种主要地质灾害、特殊不良地质环境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做出现状评价和发展趋势预测,提出防治或适应对策建议,为国家制定减灾、防灾、国土开发与整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宏观决策依据;保护地质环境,减少灾害损失,促进经济建设与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

2.2 调查任务及主要内容

2.2.1 拟定进行调查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指各种工程经济活动引起的环境工

程地质问题和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主要是城市、能源、交通、原材料工业等重大工程建设和矿山开发、水资源开发及农业活动等引起的地面及斜坡变形破坏、建筑物及公共设施的变形破坏、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危害、水库浸没及水库诱发地震、地下水资源枯竭和水质污染等。主要特殊不良地质环境条件指特殊不良岩土体(易溶岩、冻土、湿陷性黄土、胀缩土、淤泥质软土等),原生有害地球化学异常、煤层自燃、海平面升降、重要地区的沙丘移动和地壳强烈活动带等。主要地质灾害包括由自然地质作用及人为活动造成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下工程的严重塌方、突水、瓦斯爆炸;土地潜育化(冷浸田)、盐渍化、沼泽化、沙漠化:水土流失与河道、水库淤积;河、湖、海岸的严重冲刷、塌岸;海水入侵:旅游区和自然环境保护区的自然地质景观破坏等。

2.2.2 调查各种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的发育:隋况、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着重查明对本区影响较大和重点地区的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

2.2.3 应用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质灾害发育强度及环境地质问题影响程度及其危害的分区评价,并做出发展趋势预测。在此基础上,结合自然环境、社会与经济(人口、城镇、经济—工程建设等)发展规划,圈定重点防治区域。

2.2.4 研究并提出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的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对策,包括在重点地区进一步勘查、评价对策和监测预报对策与治理对策等。对危害性较大的灾害点或影响较大的问题应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以便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和环境危害。

2.2.5 由于各地区地质条件不同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所反映出的环境地质问题,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特点。因此部上要按“区域展刀:,重点突破”的原则,确定调查工作重点。

2.3 调查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3.1 调查的基本要求:充分利用前人资料,重视野外路线调查,加强综合分析,查明条件、总结规律、科学分类、现状评价,趋势预测,并提出区划与对策。

2.3.2 在开展野外调查之前,应根据已有资料和国民经济规划建设要求,划分

出重点工作区和一般工作区。要把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较大的城镇区、工矿区、重大工程分布区、交通干线、国土开发重点区、农业重点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作为重点工作区。

2.3.3 要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和遥感图像,以路线穿越调查为主,现场观察和访问相结合,必要时辅以适量的物探、剥土、坑槽,室内实验;加强地质观察和分析,记好调查卡片,收集好第一性资料;加强资料整理和综合研究,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重点区或全区性的重点问题的调查要加密调查路线和调查点。

2.3.4 在全省(区)和重点地域都要有控制性调查线网,调查点的密度平均每100平方公里一个。其中,取地下水(或土)样进行污染测试的点,平原区占总点数的30%,山区占总点数的15%。

2.4 调查、访问和资料搜集的原始成果为点的或区的文字记录(卡片)和相应图件、照片,最终成果是调查报告书和图件。省、自治区的成图比例尺为1∶50万至1∶100万,直辖市为1∶25万至1∶10万。重点地区(点)可根据需要编制较大比例尺图件。调查用的工作底图一般地区为1∶10万~1∶25万,重点地区为1∶5万地形图,以便划定地理位置(点的坐标,面的范围)。

2.5 调查步骤分为:资料收集和设计书编制:遥感图像解译;野外调查;室内资料整理,综合研究和数据库系统建立:图件编制和报告书编写;成果审批和出版。

3 资料收集与设计书编写

3.1 调查任务确定后,应全面收集有关资料。对收集的资料应进行编录和初步分析整理,并作出已有资料分布图或研究程度图,作为编写设计的依据,并为开展野外调查与编制调查报告积累素材。应收集的资料有:

a.与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有关的社会、经济资料,包括人口、城镇和各类工业、农业、交通工程等分布状况和发展(或建设)规划,各类自然、人文资源及其开发状况与规划;

b.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形成的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包括水文、气象、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等;

c.已经进行的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调查、勘查、监测和治理方面的资料。

收集资料,应尽可能获取近期的新资料。有新、老多期资料者,要全面收集,以作变化分析。

3.2 调查工作开始前,必须编制调查设计书。设计书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工作中如有必要可修改设计,但须报主管部门同意。

3.3 设计书的内容包括:目的任务,研究程度,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分布与发育概况,调查内容、工作量、工作步骤与主要技术方法和要求,经济概算与主要设备,人员编制,工作进度,预期成果。必要时编制调查工作进度图和工作步骤图。

3.4 野外调查的控制性工作量按2、3、4条执行,技术操作一般可参照同比例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4 遥感图像解译

4.1 遥感图像解译在野外调查之前进行并贯穿于调查的全过程,其目的是指导常规地面调查,减少外业工作量,缩短工作周期,获取常规地面调查难以发现的某些地质现象,提高调查成果质量和工作效率。

4.2 通常应用的遥感图像是航空像片和卫星像片,二者结合使用。点状(个体)分布的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应以航片解译为主,卫片解译为辅;面状分布的应以卫片为主,航片为辅。

4.3 遥感图像的解译内容,应根据选用图象的种类、比例尺和可解程度,结合本地区调查对象的特征和前人工作程度而定,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4.4 可选择有代表性的点状和面状地质灾害或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不同时相对比解译,分析其演化过程和发展趋势。

4.5 除运用最基本的常规目视解译方法外,应充分发挥遥感资料动态分析的特

点,并尽可能采用图像模拟处理和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等技术,以突出有效信息,提高解译水平和效果。

4.6 遥感图像解译的最终成果,应提交与调查比例尺相应的环境地质解译图和文字说明。根据工作需要,可分别编制有关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现象解译图及像片镶嵌图、典型像片等。

5 野外调查

5.1 地质灾害及环境地质问题种类多,分布不均,各省、自治区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抓住对本省、本区危害最大的灾种或问题,调查其发育特征、分布规律、成因和危害。在调查成因及发育规律时,要分别阐明自然条件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在其形成中的作用,并注意地质灾害及环境地质问题的群生及派生关系。对点上或面上的问题都要调查其现状及变化两个方面的情况。对重点地区的一些影响较大的地质灾害或问题尽可能在现场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了解和总结已有防治经验,提出进一步防治的对策。

加强灾害经济的调查研究。地质灾害造成人畜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等和已有防治工程的类型、结构、规模及防治工程效益(包括投入和被保护(或被挽救)的人员、财产等),都必须分项统计和列出。

5.2 崩塌调查

5.2.1 调查重点地区是新构造上升(含强烈地震带)、高差较大、坡面较陡、降雨充沛、暴雨多发和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强烈的山区。

5.2.2 全面调查崩塌发生的时间、范围、规模、特点、危害和造成的损失。

5.2.3 调查分析崩塌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形成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

影响因素包括自然的(如降雨、地震、植物根劈„„)和人为因素(坡脚开挖、后缘加载、机械振动、排水不当„„)等。

5.2.4 评价并预测重要崩塌体稳定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提出防治对策。对已有的防治工程,要详细调查其特点和效益。

5.2.5 圈定潜在崩塌危险地段(带),分析其成因、预测其发展趋势、崩塌形式和可能规模,提出防治对策。

5.3 滑坡调查

5.3.1 调查的重点地区是新构造强烈—亡升(含强烈地震带)、软硬岩相间、降雨充沛、暴雨多发,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强烈等山区。

5.3.2 调查滑坡规模、要素和危害。

a.估算滑坡规模包括长度

b. 滑坡微地貌形态特征。如:滑坡形态和地表起伏情况、滑坡环谷、滑坡断壁、滑坡台阶、洼地、膨胀丘等。

c.重要滑坡体的组成要素与特征。如:滑坡体物质组成、结构和分布特点,滑坡体后缘、前缘及侧方边界尺寸和高程,滑动面、滑坡床和剪出口形态、构成、产状与埋深,横向、纵向、放射状、羽毛状裂缝等。

d.其他现象。如:滑坡体上建筑物、树木等地物位移(水平的及垂直的)距离与方向,泉、井或潮湿地出露、分布及其变化状况,植被分布与破坏状况,滑坡体堵河(或堵沟)情况,滑坡造成危害情况等。

e.滑坡危害和造成的损失。

f.对于重要的、有意义的滑坡,应绘制滑坡纵剖面(即主轴剖面)图、平面图或素描图。

5.3.3 调查分析滑坡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同崩塌)、滑坡活动历史和滑动方式、特点、力学性质、类型,以及滑坡与其他斜坡变形方式的关系。

5.3.4 调查预测滑坡体稳定状况和发展趋势,提出防治对策。对已有的防治工程,要详细调查其特点和效益。

5.3.5 调查圈定潜在滑坡危险地段(带),分析其成因、预测其发展趋势、变形破坏方式和可能规模,提出防治对策。

5.4 泥石流调查

5.4.1 调查的重点地区(段、带)是:

a.新构造强烈活动(含强烈地震带)的山区或山前地带;

b.具有大量松散物质堆积区;

c.滑坡、崩塌物质成片、成带堆积区;

d.暴雨多发区(或中心区)及冰雪融化区;

e.植被严重破坏区;

f.应特别注意对“人为型泥石流”形成条件的调查。如:矿山废弃矿渣、矸石和道路或施工弃渣堆放不当,可能因暴雨引发泥石流的地段。

5.4.2 调查泥石流的规模、特征和危害

a.形成泥石流的固体碎屑物质的供给区、流通区和堆积区的位置、范围、规模、形态和泥石流物质组成,、结构特点及可能的物流量;

b.形成泥石流的水的来源和水量;

c.泥石流物质成分、结构和流变性质;

d.泥石流暴发时间、过程(速度)和受力性质;

e.泥石流类型;

f.泥石流活动历史和暴发频率,特别注意历史上该地泥石流暴发的临界降水量;

g.泥石流危害和造成的损失。

5.4.3 调查形成泥石流的自然与地质环境背景。包括: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风化作用与崩滑作用及其堆积物发育、分布状况,流域内降雨、冰雪融化特点和河、湖、水库分布情况等。稳定状况和发展趋势,提出防治对策。对已有的防治工程,要详细调查其特点和效益。

5.4.4 调查圈定潜在泥石流危险的和多发的地区(段)或沟谷。

a.一般具备有足够的松散固体堆积物、适宜于形成液体流动的地形地貌条件、必要的能够搬运固体堆积物的水动力条件(即决定该流域内的气象和水文条件)的地区(段)或沟谷,可视为潜在泥石流危险地区(段)或沟谷。

b.在调查和访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预测确定出泥石流多发区(段)或沟谷,并尽可能预测其暴发的频率和发生条件。

c.分析、预测它们的发展趋势、方式和可能规模,提出防治对策。

5.5 地裂缝调查

5.5.1 调查地裂缝的形态特征、产状要素、规模和其形成的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背景(特别是与区域构造的关系)与影响因素(自然的、人为的),有条件时初步确定地裂缝的成因类型,分析地裂缝在时间上、空间上、强度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

5.5.2 调查地裂缝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提出防治对策。对已有的防治措施,要详细调查其特点和效益。

5.6 地面沉降调查

5.6.1 调查地面沉降的分布范围、发生历史、沉降速率、总沉降量、范围、历史和引起地面沉降的自然地理、地质环境背景与因素,尽可能分析地面沉降的成因(构造沉降、抽取地下水或土层压缩引起等)和主要沉降、压缩层,预测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

5.6.2 调查地面沉降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如:海水倒灌,港口、码头和堤岸失效,桥梁净空减少,河流纵坡变化导致水流不畅、洪水泛滥或影响水上交通,雨季渍涝成灾,地表和地下建筑物损坏等。提出防治对策。对已采取的防治措施,要详细调查其特点和效益。

5.7 地面塌陷调查

5.7.1 地面塌陷主要指岩溶地面塌陷和非岩溶地面塌陷,而后者多是因为采矿或洞室开挖引起的塌陷。因此,岩溶区(主要是松散堆积物覆盖的岩溶区)城镇、工厂洞室密集区和矿产开采区是地面塌陷的重点调查区。

5.7.2 调查地面塌陷发生的时间、规模、范围和分布规律,分析地面塌陷与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降水、地表水之间的关系,对矿区地面塌陷还应特别注意分析地面塌陷与矿山疏干、排水或采空、洞室开挖等之间的关系,确定其成因类型。

5.7.3 调查地面塌陷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防治对策。对已有的防治工厂,要详细调查其特点和效益。

5.8 坑道突水调查

5.8.1 调查矿山和其他地下坑道突水(有的伴随突泥)的时间、规模、历史和突水点的分布、特点与水的来源,分析突水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发育规律、地表水与人为活动的关系。

5.8.2 调查突水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了解地下水预测经验和突水防治经验。

5.9 海水入侵调查

5.9.1 调查海水入侵地下淡水层的历史、范围、面积和淡水咸化的程度及动态,调查区内自然地理、地质环境背景,分析海水入侵地下淡水层的原因。

5.9.2 调查海水入侵危害和造成的损失,预测其发展趋势,总结已有的防治经验,提出进一步防治对策。

5.10 冷浸田和土地盐渍化、沼泽化调查

5.10.1 调查冷浸田(或称土地潜育化)和土地盐渍化、面积和地区的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特点,沉积物的成因类型、物质成分和厚度,区域地质构造及新构造活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人为经济—工程活动和土地耕作、灌溉、施肥及其管理情况,分析冷浸田和土地沼泽化、盐渍化的成因与类型。

5.10.2 调查冷浸田和土地沼泽化、盐渍化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农业损失。预测它们的发展趋势,总结当地已有的防治经验,提出进一步防治对策。

5.11 河流、湖泊(水库)、海岸侵蚀与沉积调查

5.11.1 调查河流、湖泊(水库)、海岸侵蚀、堆积的速率、规模(如塌岸宽度等)和规律,所在地区气候、气象特点和水体水文(水位、流量、流速等)特点,以及所处地质环境背景(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别是新构造);分析河流、湖泊、海岸成因和演变历史。

5.11.2 调查河流、湖泊(水库)、海岸侵蚀、堆积和演变危害与造成的损失,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防治对策。对已有的防治工程,详细调查其特点和效益。

5.12 土地沙化和沙漠化调查

5.12.1 调查土地沙化和沙漠化的范围、程度、特征、发展速率和类型,分析形成沙化和沙漠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5.12.2 调查土地沙化与沙漠化或沙丘移动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预测其发展趋势,总结已有的防治经验,尽可能提出进一步防治对策。

5.13 水土流失调查

5.13.1 调查水土流失范围、发展速率、强度(侵蚀模数等)、面积和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5.13.2 调查水土流失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如:土层变薄、耕植土被毁损、土壤月巴力减低和河流、湖泊、水库淤积、洪水泛滥、生态环境恶化等,预测其发展趋势,总结已有的防治经验,提出进一步防治对策。

5.14 特殊岩土危害调查

5.14.1 对土石冻融危害调查:

a.岩(土)层的物质成分和机构,地下水的埋深及水位变化,气温变化; b.冻结层厚度(永久的、季节性的),冻融变化周期,土石冻融类型及其成因;

c.土石冻融的主要危害及其发展趋势,总结当地防治经验,提出进一步防治对策。

5.14.2 对黄土湿陷危害调查

a.自重湿陷和非自重湿陷黄土的分布、物质成分、结构、成因和时代; b.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地下水分布与埋藏特征,大气降水、地表水径流、排泄特点及其对黄土湿陷的影响;

c.黄土湿陷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发展趋势和防治经验对策。

5.14.3 对胀缩土危害调查:

a.胀缩土的矿物成分、结构、成因与分布、厚度。

b.宏观变形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特别是大气降水、地表水体和地下水对胀缩土变形的影响。

c.胀缩土变形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发展趋势和防治经验、对策。

5.14.4 淤泥质软土的调查

a.调查淤泥质软土的分布范围、厚度、成因、时代;

b.淤泥质软土的物质成分、结构、饱水度:淤泥质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与可能变化条件下对地基的危害。

5.15 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枯竭)或上升调查

a.调查地下水开采量、水位下降速度、深度、水质变化、降落漏斗面积等,调查由于人工开采或其它自然因素造成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或枯竭对城市或工农业供水、地球化学变化等造成的危害;

b.调查地下水位上升对农田、城市建筑地基及各种设施的影响或危害。

5.16 地下水污染调查

5.16.1 调查各种污染源的位置、主要污染物和浓度、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途径及污染状况。重点对工业“三废”排放和农业污水灌溉现状及污染状况进行调查。

5.16.2 调查大气、地表水与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及污染程度、范围与演变过程、污染原因和污染途径。

5.16.3 调查地下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分布特征、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污染原因,污染类型、以及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5.17 原生或次生水地球化学场变化问题

调查由于原生地球化学场异常或次生地球化学成分变化引起的各种危害,如地方病的类型、分布、危害人类或其它生物种群的范围、产生原因等。

5.18 固体废弃物调查

a.调查工业、生活固体废弃物、废液的不合理排放对地表和地下水环境危害的地点、原因、范围和强度等;

b.调查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及其污染范围,填埋物的处置状况;

c.调查矿山区的废矿、矸石的堆放范围、污染性质、历史、强度等。

5.19 山区城市建设地基开挖调查

调查山区城市建设中不合理开挖坡脚或基坑引起斜坡变形破坏的分布范围、程度、产生原因及对建筑群的破坏状况。

5.20 地下工程中的地质灾害调查

调查地下工程中的严重塌方、突水、突泥石流、瓦斯爆炸、岩爆与煤层自燃的规模、成因及其危害程度和教训。

5.21 新构造运动、构造现今活动性及地震调查。在分析区域构造特征的基础上,调查不同构造单元和主要构造断裂带,在挽近地质时期以来的活动性及活动特征:挽近地质时期构造运动的性质和特点,着重调查活动性断裂;在区域地应变图的基础上,分析测区构造现今活动趋势和概况,调查构造现今活动的形迹。搜集历史地震资料,研究区域主要地震构造带的分段地震活动规律及其所引起的地震效应。

5.22 其它特殊的,且对本地区影响较大的环境地质问题,可参照同比例尺的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调查。

6 环境地质信息系统

6.1 对所取得的环境地质资料或数据要求全部录入计算机,实现环境地质信息的存储、分析、删改、迭加、汇交和成图的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其重要部分是环境地质数据库和图形库。要求各省(自治区)建立自己的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地矿部建立国家级的信息系统。

6.2 环境地质数据库的建立。

6.2.1 环境地质数据的选定,以及数据库的建立,应按统一要求进行,应按照专门统一的表格填写有关数据项。

6.2.2 各省(区)除建立本省(区)的数据库外,对重点问题或重点地区应建立专门的数据库,作为全国环境地质数据库的分库,为国家级数据库提供数据源。

6.2.3 数据库的功能应既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中关于环境地质预测及防治对策查询的需要,又要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及时方便地进行区域或单个问题数据的检索、修改、删除和插入,保证数据库适时反映最新动态。

6.3 计算机辅助制图

6.3.1 计算机辅助制图的目的是为了适时反映环境地质问题发育分布规律,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应利用数据库的可操作性,追踪灾害的动态,分析不同时

间的计算机扫描图,对灾害发生的过程及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及预报。

6.3.2 计算机辅助制图要反映区域性多因素或单个问题的现状、评价预测和动态模拟未来等内容。

a.现状图,反映区内多因素或单个问题的空间或强度分布现状,也可以反映某一个问题,如××滑坡的现状。

b.评价预测图,对环境地质问题潜在发生地点、危害性等进行评价预测。 c.动态模拟图,根据环境地质问题评价预测图和有关地区国民经济布局,在计算机上输入设想的危害灾情,以检验预测、防治和抗、救灾的能力。

6.4 计算机辅助决策

利用数据库的可操作性和计算机制图的及时灵活性,进行多方面的辅助决策。

a.为单种问题或灾害的发育历史、现状、发展趋势、防治重点等,进行决策咨询。

b.及时了解本区内环境地质问题的主要类别、分布、发生强度、危害情况、防治的可能性等,为地区性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布局的决策,适时调整地方经济战略,进行咨询。

c. 全国计算机数据库联网,对国土规划的长远目标和近期设想进行防灾、减灾、抗灾和救灾检查。

7 图件编制

7.1 基本原则

7.1.1 环境地质系列图件是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成果的重要表达形式,应是在全面分析、综合所收集的资料和野外调查资料以及遥感解译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编制。图件应反映区域环境地质问题的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形成原因、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图面表示应简明扼要,实用性强。

7.1.2 图件种类和数量根据区内环境地质复杂程度来确定,一般可编制环境地质图、地质灾害分布图和分区评价预测图,环境水文地质评价预测图,根据需要

还可以编制其他专项评价图件。

7.1.3 环境地质系列图件反映与习;境地质问题主题密切相关的内容,既要做到时、空信息量大,又要做到重点突出,实用易懂性与科学性强;图面布置要合理、美观和清晰。

7.2 环境地质图

7.2.1 基本内容要反映环境地质问题形成、发育的地质环境背景,如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要素等,反映人类工程一经济活动的类型、规模和影响历史、强度及产生的问题。重点反映各种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以及类型、规模、成因、危害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7.1.2 分区说明表应简要说明区、亚区和重要地段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发展趋势,并评价各区(段)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程度。

7.3 地质灾害分布图

地质灾害分布图反映各种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

7.3.1 平面图的基本内容

a.地质灾害的主要地质环境背景,如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要素等;

b.各种地质灾害的位置、类型、成因、规模等。

7.3.2 镶图与剖面图

对于有特殊意义的影响因素和有重要意义的灾种,可在平面图上附全省、全区或局部地区的专门性镶图,如降水等值线图、暴雨等值线图、地裂缝分布图等。必要时附反映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地貌剖面图。

7.3.3 大型、典型地质灾害说明表

用表的形式辅助说明平面图的有关内容。表的内容包括:地理位置,灾害类型和规模,灾害形成的地质条件和成因、危害和发展趋势预测等。

7.4 地质灾害发育强度分区评价图

该图主要反映地质灾害在不同地区发育强度及其危害性,是地质灾害现状评价图。

7.4.1 平面图的基本内容

a.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环境地质背景,如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地貌和水文地质要素等。

b.参与评价的大型、典型地质灾害的位置、类型、成因、规模等。

c.主要地质灾害发育强度及其危害性分区评价。

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质灾害及其发育强度和危害性的区、亚区、段、带的划分和评价。地质灾害发育强度等级和危害性等级,一般都可划分为3~4级。

7.4.2 分区说明表

表的内容主要包括:区、亚区、段、带的名称及代号,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发育强度和危害性评述等。

7.5 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分区预测图

该图是在地质灾害分布图和发育强度分区评价图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可能影响,反映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成果—地质灾害危险程度的图件。

7.5.1 基本内容

a.概略表示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背景和参加预测灾种的己发生的灾害现象的特征。

b.人类活动特征。包括人口密度及其发展规划、己建立和拟建的各类工程位置、类型、规模及经济状况等。可编制反映不同地区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规划的过渡性图件,在成图图面上仅表示各类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规划的指标值。 c.主要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分区预测

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危险程度的分区预测。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可相对划分为3~4级。

7.5.2 分区说明表

表的内容主要包括:区、亚区、段、带的名称及代号,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人类活动主要类型,地质灾害危险程度预测和评述、防治对策等。

7.6 环境水文地质评价预测图

主要反映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地下水资源不合理开发所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危害程度。

7.6.1 基本内容

a.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背景;

b.地下水资源区域开发利用状况,主要开采层位,开采量和超采量; c.区域水均衡状态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

d.区域地下水动力场演变状况;

e.地下水污染状况;

f.地下水水质恶化状况以及地方病分布;

g.进行环境水文地质趋势预测。

7.6.2 进行分区评价与预测

8 报告书的编写

8.1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书是地质灾害调查的最重要的成果,应在综合研究全部资料的基础上,报告书要力求简明扼要,章节安排合理且相互联贯,重点突出,论据充分,结论明确。为了便于政府职能部门参考,加快应用速度,根据需要,应在正式报告提出前或提出后,编制专门的摘要本。

8.2 报告书的参考提纲如下:

绪言: 目的任务,调查工作概况,报告的主要内容与用途。

第一章 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

一、自然地理:水文、气象、植被及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二、经济地理: 自然资源、第一、二、三产业发展概况及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三、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主要交通设施、工矿企业、水利工程等重要规划及

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地质问题。

第二章 地质环境背景

一、地貌:地貌成因类型、各类型地貌特征及对环境地质(含地质灾害)的制约作用。

二、岩土体类型:岩土体类型的划分、特征与分布情况,以及易产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岩土体。

三、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特征,突出新构造运动特征和地震活动性。

四、水文地质:岩土体含水、透水性,含水层分布概况。对环境地质(含地质灾害)的形成有影响的主要含水层概述。

第三章 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

按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及人为作用对环境地质问题进行分类,阐明各种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成因。

第四章 环境地质问题分区评价预测

以产生环境地质问题的主要背景条件为基础,结合环境地质问题类型进行分区(亚区、段、带),对各区(亚区、段、带)环境地质问题发育强度及其危害性进行定性、半定量评价,对各区(亚区、段、带)环境地质问题发展趋势—危害程度进行定性、定量预测。

第五章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已经产生灾害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勘查、评价、监测预报、治理的对策。

结束语 对环境地质调查及其成果的总体性认识、遗留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应进行的主要工作。


相关文章

  • 国土地矿股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 xx年上半年以来,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地矿股认真按照局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求真务实,扎实做好股室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一、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矿业权管理工作情况 1、探矿权管理 对我县1宗探矿权申请(省地质调查院申请的俞村乡凹子山钨钼多金属预查)进行了认真审查,并将审查 ...

  • 国土资源局20XX年工作年终总结和20XX年工作思路
  • 2011年,xxxx国土资源局在旗委、旗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旗委、旗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市国土资源局的总体部署,认真履行国土资源部门的职能职责,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2011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围绕旗委、旗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全旗发展 ...

  • 地质实验研究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 按照局党委的部署,在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地质实验研究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局.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和局党委的各项要求,通过认真学习和调研.召开党员组织生活会和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找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个 ...

  •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委员会年终/年度工作总结
  •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委员会xx年工作总结与xx年工作计划 为适应我国矿山经济发展和矿山环境整治工作的需要,经国土资源部和民政部批准,中国矿业联合会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委员会于xx年4月正式成立。近一年来,在部地质环境司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委员会秘书处遵照工作委员会章程要求,联合全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 ...

  • "学风建设月"活动策划方案
  •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为进一步加强良好校风学风建设,助力我院学士学位授予权申请工作的顺利开展.校学生会学习部特举办第二届"学风建设月"活动.本次活动由学风问卷调查和例行查课两个部分组成,对 ...

  • 党员阶段性小结
  •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xxxx"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的要求及局党组的统一部署,从元月24日开始,局机关召开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动员大会,会上孟局长做了题为<统一思想.精心组织,深入扎实地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 县国土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 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国土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为主线,坚决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和市国土局的工作部署,认真履行法定职责,积极服务发展大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较好地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一、主要工作成效 ...

  • 党员先进性教育总结(A)
  • 党员先进性教育总结(a)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的要求及局党组的统一部署,从元月24日开始,局机关召开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动员大会,会上孟局长做了题为《统一思想、精心组织,深入扎实地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动员报告, ...

  • 巢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范文
  •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1.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使我们巩固,充实<资源环境地学基础>或<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测量学>.<水文地质学>等基础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对课 ...

  •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意见
  •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做好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