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学案]20XX年-20XX年学年高中语文 3.13棋王课时训练 粤教版必修4

棋王(节选)

一、夯基训练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都说“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这话不假。青年人经过专业化的学习, 都会成为 , 所以不必鄙视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

(2)两人当初合资创办企业的时候投入资金多少差异很大, 所以在年终分红之时就有人提出来不能 , 要有所区别。

(3)清华大学偏工程性、技术性、应用性, 所以清华大学工程院院士多; 北京大学偏理论性、科学性、基础性, 所以北京大学科学院院士多。两所大学都是国内顶尖级的, 。

A . 春兰秋菊 各有千秋 平分秋色

B. 春兰秋菊 平分秋色 各有千秋

C. 各有千秋 平分秋色 春兰秋菊

D. 各有千秋 春兰秋菊 平分秋色

解析: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草, 秋天的菊花, 在不同的季节里, 各有独特的优美风姿。比喻各有专长。平分秋色:双方各占一半。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 各有所长; 各有特色。第(1)句强调有所作为, 选用“春兰秋菊”。第(2)句根据“要有所区别”,选用“平分秋色”。第

(3)句强调各有特色, 选用“各有千秋”。

答案:B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深圳唯冠的代表李肃表示, 香港法院的禁令前提是苹果公司承认商标归深圳唯冠, 这是双方转让商标谈判纠纷是否存在的关键。

B. 武江公安分局西河派出所组织民警对红星小学周边的小商店进行了突击清查, 收缴了6支高仿真度玩具枪, 并对店主进行了教育。

C.2012年3月7日, 恒大队在客场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韩国联赛冠军。我们可以从这次比赛后对李章洙的采访中反映两个问题:一是球队的竞技状态很重要, 二是只要拥有必胜的信念, 以弱也能胜强。

D. 在欧美一些国家, 孩子们在教官的指挥下, 顶着漫天冰雪进行裸跑, 这种“鹰爸”的教育方式在国外并不鲜见, 我们的近邻日本甚至将训练的残酷当作学校一种常态教育。

解析:A 项, 两面对一面。C 项, 不合逻辑, 可以把“反映”改为“看出”或“发现”。D 项, 语序不当,“训练的残酷”应该是“残酷的训练”。

答案:B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 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德国诗人席勒有篇诗作名叫《大地的瓜分》, 写的是希腊神话故事。其大意是, 宙斯对人类说:“把世界领去!”于是, 农夫、贵族、商人和国王, 纷纷领走了谷物、森林、仓库和权力。之后, 来了一位诗人, 但已无任何东西可得。宙斯问诗人:“当瓜分大地时, 你在何处?”诗人说:“我在你身边, , 。 , 。” ①请原谅我的心灵, 被你的天光迷住

②我的眼睛凝视着你的面庞

③竟然忘记了凡尘

④我的耳朵倾听着你的天乐之声

A. ②④①③ B. ①②④③

C. ④②③① D. ①③②④

解析:注意把握内在的逻辑顺序:先看到和听到, 然后心灵才被“迷住”以至“忘记了凡尘”。

答案:A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 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汉字, 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 ① 。有了汉字, 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 ② , 元曲的灵动俏丽; 有了汉字, 才有了王羲之、张旭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

③ 。人们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 横平竖直都难做到, 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

解析:①处根据前面“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应该用“而且是”或“更是”等关联词, 再根据前面“文化遗产”的提示, 这里所填的应是与中华文化有关的内容。②处前面“唐诗的激情洋溢”和后面的“元曲的灵动俏丽”,应该填写“宋词”加一个概括其特点的四字词语。③处根据前后的内容, 这里应填写汉字被忽视之类的内容。

参考答案:①更是多彩的中华文化的巨大载体 ②宋词的婉转清雅 ③古老的方块字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第5~8题。

老照片

申 平

古镇上出现第一个照相师傅时, 慈禧老佛爷还没死。这老东西看见火车, 连叫“妖怪”。那个高鼻子蓝眼睛的“老外”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来到古镇的, 他也带来了一个“妖怪”——一个黑匣子。这匣子会“砰砰”地起火冒烟, 发出刺眼的镁光。老外看见古镇的美景, 一边摇头晃脑地喊“OK”,一边拿着它东扫西瞄。那黑家伙咔嚓咔嚓地响着, 仿佛要把整个古镇吃进去。古镇人惊慌失措, 人人避之犹恐不及。只有小五子他太爷不怕。他主动上前跟老外搭讪, 还为他充当向导。老外就用生硬的中国话给他讲照相的道理, 还教他如何冲洗照片。

老外在镇上住了几日, 一个可怕的谣言开始到处流传。都说那黑家伙会抽人血, 说如果给那家伙照上, 你的魂灵就会被老外带走。镇上的几个头人一商量, 这天夜里, 一伙蒙面人便冲进老外的住处, 把他痛打至死。在混乱之中, 小五子的太爷机智地取走了老外的照相机, 把它藏了起来。

过了些年, 小五子的太爷开设了古镇第一家照相馆。他除了给人照相以外, 也喜欢像那个老外一样到处去拍摄, 把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定格下来。接着, 小五子的爷爷子承父业, 也积累了许多古镇的老照片。到了小五子爸爸这一辈, 情况有点不妙, 因为一场红色风暴席卷而来。

这个时候, 小五子他们家的老照片已经分门别类堆满了一间屋子。小五子当时只有十几岁, 他经常偷偷潜入这间屋子, 翻看那些老照片。照片上奇异的风景和人物, 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忽然就有人说他家里藏满了“封资修”大毒草。小五子的妈妈非常害怕。这天她趁小五子的爸爸不在家, 就让小五子协助她搬出一捆捆的照片, 用它来点火做饭。正烧着, 小五子的爸爸回来了。他一看, 撕心裂肺一声大叫, 一脚踢翻了正在烧火的小五子, 又把做饭的老婆暴打一顿。晚上, 爸爸召开家庭会议, 小五子似懂非懂地听爸爸说:这些老照片记载的就是古镇的历史, 价值连城, 咱家的人就是丢了性命, 也要把它们保护好。

当天夜里, 小五子在迷糊的状态下感觉到全家人一起行动, 好像在转移那些老照片。搬到后半夜才消停下来。天亮后造反派就冲进他家, 横冲直撞到处搜查, 可是一无所获。全家人一口咬定:老照片已经全部烧掉了。造反派不信, 就把爸爸抓走了。他们批斗他, 甚至拷打他, 可他就是一句话:照片烧了。

接着, 镇里当年老外下榻的龙王庙就开始闹起鬼来。不止一个人看到, 每到夜深人静之际, 那个老外就从龙王庙里走出来, 他手里端着照相机, 在镇上到处飘荡。有人甚至听见他用生硬的中国话喊:还我的命来, 还我的照片来! 鬼影后来居然飘到造反派头头家的窗前, 叫道:你不是要老照片吗? 我给你送来了, 你出来拿啊! 吓得头头一家险些窜稀。古镇一时充满了恐怖的气氛, 一到天黑, 家家关门闭户, 人人自危, 造反派们再也不敢提老照片的事情了。

奇怪的是随着“文革”结束, 鬼也不再闹了。又过了几年, 小五子的爸爸因病去世。临终, 他把小五子单独叫到身边, 郑重交代了一件事情。小五子涕泪滂沱, 连连答应。

时光流逝, 当小五子即将成为老五子的时候, 国内外一批又一批有钱人不断光临古镇, 纷纷以高得令人咋舌的价格来找他收购老照片。但是小五子要么说没有, 要么说不卖。后来他说, 照片不属于他一个人, 他在等待最早一批老照片主人的后代到古镇来。

终于有一天, 有一对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来到了古镇。经过反复考查询问, 小五子最后确信他们就是当年那个老外的后人。小五子带着他们来到龙王庙后院的一个储藏室, 打开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桌子, 上面摆放着一架相当古老的照相机, 还有一套外国人的衣服。小五子指着这些东西说:这就是你们的先辈留下来的。小五子又用手摸着那套衣服说:这套衣服的料子很好, 这么多年都没有坏。家父还曾穿着它装鬼, 保证了老照片的安全。

走到储藏室里边, 就看到了一捆捆、一箱箱早已发黄的老照片。小五子找出其中的一箱说:这就是你们先辈最早拍摄的老照片了。两个年轻的外国人手抚这些东西, 唏嘘不止。

双方协商的最后结果是把老照片全部无偿捐赠给当地政府。政府在古镇建立一个展览馆, 整理展出全部老照片, 并为外国人汤姆逊和中国人赵据(小五子的太爷) 、赵汗青(小五子的爸爸) 在展览馆里塑了蜡像。

展览馆投入使用那天, 小五子和那两个老外在现场合影留念。他说:再过100年, 这也会变成老照片的。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3期, 有删改)

5.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慈禧看见火车连叫“妖怪”,作者这样写暗示了小说情节发生的时代背景, 为下文写古镇上人们的愚昧无知做了铺垫。

B. 小五子的爸爸临终郑重交代了一件事情, 从后文看, 这件事是要求小五子保护好老照片, 并在适当的时候无偿捐赠给政府。

C.“两个年轻的外国人手抚这些东西, 唏嘘不止”的原因, 一是见到了先人的遗物, 二是被围绕老照片所发生的故事而感动。

D.“再过100年, 这也会变成老照片的”意思是, 随着岁月的流逝, 展览馆也会成为历史。这句话表达了小五子心中的悲凉。

E. 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如古镇人和小五子的太爷对照相机的态度、慈禧和古镇人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等。

解析:B 项,“并在适当的时候无偿捐赠给政府”依据不足, 从原文看, 把老照片捐赠给政府是小五子和老外的后代协商的结果。D 项,“表达了小五子心中的悲凉”错, 这句话表达了小五子心中的自豪、喜悦。E 项, 慈禧和古镇人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是相同的, 两者没有构成对比。

答案:答A 给3分, 答C 给2分, 答B 给1分; 答D 、E 不给分。

6.“老照片”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 依据文本简要分析。

解析:先从结构角度考虑, 作为标题显然有“贯串全文情节”的作用; 再从塑造形象和主题揭示的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①贯串全文情节。全文的情节是通过老照片串联起来的。②塑造人物形象。小说借保护老照片的行动, 塑造了小五子一家的群体形象。③揭示小说主旨, 深化主题, 寄寓着对人们理性对待新生事物, 保护文物、传承历史的深沉呼吁。

7. 小说塑造了一个群体形象, 这个群体包括小五子的太爷、爷爷、父亲及小五子。请简要概括这一群体形象的特征。

解析:鉴赏人物形象一定要立足文本, 要在文本中找到具体的事例, 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 来分析其性格特征, 不能想当然, 如由小五子一家人对老外以及照相的态度不难概括出“善于接纳新生事物”的特点。

参考答案:①善于接纳新生事物; ②富有传承历史的责任感; ③执着; ④机智; ⑤恪守诚信; ⑥看淡金钱。

8. 这篇小说篇幅虽短, 但所写内容却多角度跨越, 颇具沧桑感。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解析:小说深层背景的探究, 主要围绕“沧桑感”来回答, 先要立足全文, 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思考“跨越”的具体内容, 很容易想到“时间”“历史”等词, 再由小说本身的特点联想到“人物”,再结合具体内容答题即可。

参考答案:①小说所描写的情节时间跨度大。从慈禧老佛爷还没有死的清朝末年一直写到当代。②小说所写的人物跨度大。从小五子的太爷、爷爷、爸爸写到小五子本人, 从老外写到老外的后人。③小说所写的人物命运变化大。老外被痛打致死, 小五子的爸爸为保护老照片也饱受摧残。④小说所写的社会背景跨度大, 富有历史纵深感。从慈禧认为火车是妖怪、不接受新鲜事物的晚清, 到破坏文物、残害开明之士的“文革”时期, 再到“文革”结束、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这些迥异的社会背景让读者在重温历史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

三、语言运用

9. 观察下面这幅漫画, 概括其寓意并对有类似行为的医生或医院写一段劝诫性的话。要求:概括寓意语言要简明; 劝诫语言要得体、生动,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1)寓意:

(2)劝诫:

解析:整体表达要简明, 注意观点鲜明以及修辞手法的要求。

参考答案:(1)寓意:辛辣地讽刺了某些医生(医院) 通过过度治疗牟取病人钱财的丑恶行径。

(2)劝诫:医者仁心。没有仁心, 何来仁术? 请赶紧停下你那双麻木、冷酷的手, 收回你那颗钻进钱眼的心!

棋王(节选)

一、夯基训练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都说“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这话不假。青年人经过专业化的学习, 都会成为 , 所以不必鄙视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

(2)两人当初合资创办企业的时候投入资金多少差异很大, 所以在年终分红之时就有人提出来不能 , 要有所区别。

(3)清华大学偏工程性、技术性、应用性, 所以清华大学工程院院士多; 北京大学偏理论性、科学性、基础性, 所以北京大学科学院院士多。两所大学都是国内顶尖级的, 。

A . 春兰秋菊 各有千秋 平分秋色

B. 春兰秋菊 平分秋色 各有千秋

C. 各有千秋 平分秋色 春兰秋菊

D. 各有千秋 春兰秋菊 平分秋色

解析: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草, 秋天的菊花, 在不同的季节里, 各有独特的优美风姿。比喻各有专长。平分秋色:双方各占一半。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 各有所长; 各有特色。第(1)句强调有所作为, 选用“春兰秋菊”。第(2)句根据“要有所区别”,选用“平分秋色”。第

(3)句强调各有特色, 选用“各有千秋”。

答案:B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深圳唯冠的代表李肃表示, 香港法院的禁令前提是苹果公司承认商标归深圳唯冠, 这是双方转让商标谈判纠纷是否存在的关键。

B. 武江公安分局西河派出所组织民警对红星小学周边的小商店进行了突击清查, 收缴了6支高仿真度玩具枪, 并对店主进行了教育。

C.2012年3月7日, 恒大队在客场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韩国联赛冠军。我们可以从这次比赛后对李章洙的采访中反映两个问题:一是球队的竞技状态很重要, 二是只要拥有必胜的信念, 以弱也能胜强。

D. 在欧美一些国家, 孩子们在教官的指挥下, 顶着漫天冰雪进行裸跑, 这种“鹰爸”的教育方式在国外并不鲜见, 我们的近邻日本甚至将训练的残酷当作学校一种常态教育。

解析:A 项, 两面对一面。C 项, 不合逻辑, 可以把“反映”改为“看出”或“发现”。D 项, 语序不当,“训练的残酷”应该是“残酷的训练”。

答案:B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 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德国诗人席勒有篇诗作名叫《大地的瓜分》, 写的是希腊神话故事。其大意是, 宙斯对人类说:“把世界领去!”于是, 农夫、贵族、商人和国王, 纷纷领走了谷物、森林、仓库和权力。之后, 来了一位诗人, 但已无任何东西可得。宙斯问诗人:“当瓜分大地时, 你在何处?”诗人说:“我在你身边, , 。 , 。” ①请原谅我的心灵, 被你的天光迷住

②我的眼睛凝视着你的面庞

③竟然忘记了凡尘

④我的耳朵倾听着你的天乐之声

A. ②④①③ B. ①②④③

C. ④②③① D. ①③②④

解析:注意把握内在的逻辑顺序:先看到和听到, 然后心灵才被“迷住”以至“忘记了凡尘”。

答案:A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 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汉字, 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 ① 。有了汉字, 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 ② , 元曲的灵动俏丽; 有了汉字, 才有了王羲之、张旭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

③ 。人们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 横平竖直都难做到, 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

解析:①处根据前面“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应该用“而且是”或“更是”等关联词, 再根据前面“文化遗产”的提示, 这里所填的应是与中华文化有关的内容。②处前面“唐诗的激情洋溢”和后面的“元曲的灵动俏丽”,应该填写“宋词”加一个概括其特点的四字词语。③处根据前后的内容, 这里应填写汉字被忽视之类的内容。

参考答案:①更是多彩的中华文化的巨大载体 ②宋词的婉转清雅 ③古老的方块字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第5~8题。

老照片

申 平

古镇上出现第一个照相师傅时, 慈禧老佛爷还没死。这老东西看见火车, 连叫“妖怪”。那个高鼻子蓝眼睛的“老外”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来到古镇的, 他也带来了一个“妖怪”——一个黑匣子。这匣子会“砰砰”地起火冒烟, 发出刺眼的镁光。老外看见古镇的美景, 一边摇头晃脑地喊“OK”,一边拿着它东扫西瞄。那黑家伙咔嚓咔嚓地响着, 仿佛要把整个古镇吃进去。古镇人惊慌失措, 人人避之犹恐不及。只有小五子他太爷不怕。他主动上前跟老外搭讪, 还为他充当向导。老外就用生硬的中国话给他讲照相的道理, 还教他如何冲洗照片。

老外在镇上住了几日, 一个可怕的谣言开始到处流传。都说那黑家伙会抽人血, 说如果给那家伙照上, 你的魂灵就会被老外带走。镇上的几个头人一商量, 这天夜里, 一伙蒙面人便冲进老外的住处, 把他痛打至死。在混乱之中, 小五子的太爷机智地取走了老外的照相机, 把它藏了起来。

过了些年, 小五子的太爷开设了古镇第一家照相馆。他除了给人照相以外, 也喜欢像那个老外一样到处去拍摄, 把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定格下来。接着, 小五子的爷爷子承父业, 也积累了许多古镇的老照片。到了小五子爸爸这一辈, 情况有点不妙, 因为一场红色风暴席卷而来。

这个时候, 小五子他们家的老照片已经分门别类堆满了一间屋子。小五子当时只有十几岁, 他经常偷偷潜入这间屋子, 翻看那些老照片。照片上奇异的风景和人物, 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忽然就有人说他家里藏满了“封资修”大毒草。小五子的妈妈非常害怕。这天她趁小五子的爸爸不在家, 就让小五子协助她搬出一捆捆的照片, 用它来点火做饭。正烧着, 小五子的爸爸回来了。他一看, 撕心裂肺一声大叫, 一脚踢翻了正在烧火的小五子, 又把做饭的老婆暴打一顿。晚上, 爸爸召开家庭会议, 小五子似懂非懂地听爸爸说:这些老照片记载的就是古镇的历史, 价值连城, 咱家的人就是丢了性命, 也要把它们保护好。

当天夜里, 小五子在迷糊的状态下感觉到全家人一起行动, 好像在转移那些老照片。搬到后半夜才消停下来。天亮后造反派就冲进他家, 横冲直撞到处搜查, 可是一无所获。全家人一口咬定:老照片已经全部烧掉了。造反派不信, 就把爸爸抓走了。他们批斗他, 甚至拷打他, 可他就是一句话:照片烧了。

接着, 镇里当年老外下榻的龙王庙就开始闹起鬼来。不止一个人看到, 每到夜深人静之际, 那个老外就从龙王庙里走出来, 他手里端着照相机, 在镇上到处飘荡。有人甚至听见他用生硬的中国话喊:还我的命来, 还我的照片来! 鬼影后来居然飘到造反派头头家的窗前, 叫道:你不是要老照片吗? 我给你送来了, 你出来拿啊! 吓得头头一家险些窜稀。古镇一时充满了恐怖的气氛, 一到天黑, 家家关门闭户, 人人自危, 造反派们再也不敢提老照片的事情了。

奇怪的是随着“文革”结束, 鬼也不再闹了。又过了几年, 小五子的爸爸因病去世。临终, 他把小五子单独叫到身边, 郑重交代了一件事情。小五子涕泪滂沱, 连连答应。

时光流逝, 当小五子即将成为老五子的时候, 国内外一批又一批有钱人不断光临古镇, 纷纷以高得令人咋舌的价格来找他收购老照片。但是小五子要么说没有, 要么说不卖。后来他说, 照片不属于他一个人, 他在等待最早一批老照片主人的后代到古镇来。

终于有一天, 有一对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来到了古镇。经过反复考查询问, 小五子最后确信他们就是当年那个老外的后人。小五子带着他们来到龙王庙后院的一个储藏室, 打开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桌子, 上面摆放着一架相当古老的照相机, 还有一套外国人的衣服。小五子指着这些东西说:这就是你们的先辈留下来的。小五子又用手摸着那套衣服说:这套衣服的料子很好, 这么多年都没有坏。家父还曾穿着它装鬼, 保证了老照片的安全。

走到储藏室里边, 就看到了一捆捆、一箱箱早已发黄的老照片。小五子找出其中的一箱说:这就是你们先辈最早拍摄的老照片了。两个年轻的外国人手抚这些东西, 唏嘘不止。

双方协商的最后结果是把老照片全部无偿捐赠给当地政府。政府在古镇建立一个展览馆, 整理展出全部老照片, 并为外国人汤姆逊和中国人赵据(小五子的太爷) 、赵汗青(小五子的爸爸) 在展览馆里塑了蜡像。

展览馆投入使用那天, 小五子和那两个老外在现场合影留念。他说:再过100年, 这也会变成老照片的。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3期, 有删改)

5.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慈禧看见火车连叫“妖怪”,作者这样写暗示了小说情节发生的时代背景, 为下文写古镇上人们的愚昧无知做了铺垫。

B. 小五子的爸爸临终郑重交代了一件事情, 从后文看, 这件事是要求小五子保护好老照片, 并在适当的时候无偿捐赠给政府。

C.“两个年轻的外国人手抚这些东西, 唏嘘不止”的原因, 一是见到了先人的遗物, 二是被围绕老照片所发生的故事而感动。

D.“再过100年, 这也会变成老照片的”意思是, 随着岁月的流逝, 展览馆也会成为历史。这句话表达了小五子心中的悲凉。

E. 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如古镇人和小五子的太爷对照相机的态度、慈禧和古镇人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等。

解析:B 项,“并在适当的时候无偿捐赠给政府”依据不足, 从原文看, 把老照片捐赠给政府是小五子和老外的后代协商的结果。D 项,“表达了小五子心中的悲凉”错, 这句话表达了小五子心中的自豪、喜悦。E 项, 慈禧和古镇人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是相同的, 两者没有构成对比。

答案:答A 给3分, 答C 给2分, 答B 给1分; 答D 、E 不给分。

6.“老照片”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 依据文本简要分析。

解析:先从结构角度考虑, 作为标题显然有“贯串全文情节”的作用; 再从塑造形象和主题揭示的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①贯串全文情节。全文的情节是通过老照片串联起来的。②塑造人物形象。小说借保护老照片的行动, 塑造了小五子一家的群体形象。③揭示小说主旨, 深化主题, 寄寓着对人们理性对待新生事物, 保护文物、传承历史的深沉呼吁。

7. 小说塑造了一个群体形象, 这个群体包括小五子的太爷、爷爷、父亲及小五子。请简要概括这一群体形象的特征。

解析:鉴赏人物形象一定要立足文本, 要在文本中找到具体的事例, 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 来分析其性格特征, 不能想当然, 如由小五子一家人对老外以及照相的态度不难概括出“善于接纳新生事物”的特点。

参考答案:①善于接纳新生事物; ②富有传承历史的责任感; ③执着; ④机智; ⑤恪守诚信; ⑥看淡金钱。

8. 这篇小说篇幅虽短, 但所写内容却多角度跨越, 颇具沧桑感。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解析:小说深层背景的探究, 主要围绕“沧桑感”来回答, 先要立足全文, 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思考“跨越”的具体内容, 很容易想到“时间”“历史”等词, 再由小说本身的特点联想到“人物”,再结合具体内容答题即可。

参考答案:①小说所描写的情节时间跨度大。从慈禧老佛爷还没有死的清朝末年一直写到当代。②小说所写的人物跨度大。从小五子的太爷、爷爷、爸爸写到小五子本人, 从老外写到老外的后人。③小说所写的人物命运变化大。老外被痛打致死, 小五子的爸爸为保护老照片也饱受摧残。④小说所写的社会背景跨度大, 富有历史纵深感。从慈禧认为火车是妖怪、不接受新鲜事物的晚清, 到破坏文物、残害开明之士的“文革”时期, 再到“文革”结束、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这些迥异的社会背景让读者在重温历史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

三、语言运用

9. 观察下面这幅漫画, 概括其寓意并对有类似行为的医生或医院写一段劝诫性的话。要求:概括寓意语言要简明; 劝诫语言要得体、生动,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1)寓意:

(2)劝诫:

解析:整体表达要简明, 注意观点鲜明以及修辞手法的要求。

参考答案:(1)寓意:辛辣地讽刺了某些医生(医院) 通过过度治疗牟取病人钱财的丑恶行径。

(2)劝诫:医者仁心。没有仁心, 何来仁术? 请赶紧停下你那双麻木、冷酷的手, 收回你那颗钻进钱眼的心!


相关文章

  • 20XX年-20XX年学年第一学期高中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 本学期,我们语文教研组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导,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地在教导处的领导下完成各项任务。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 ...

  • 三年级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
  • 2003学年度第2学期 学 科 教 学 计 划 科 目 语 文 年 级 三 实 (3) 教 师 俞 宇 芳 诸暨市暨阳街道浣纱小学 2004年 2 月 2003学年度第 2 学期小学 语文 第 六 册教学计划 2004 年 2 月 一、班 级 学 生 情 况 分 析 本班有学生40人,男生26人,女 ...

  • 高二上学期语文备课组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本学年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高中新课程实施为中心,转化教学理念,苦练教学内功,优化教学手段,探索实践语文教学的新方法,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思 ...

  • 20XX年-20XX年学年度第二学期地理教研活动计划
  • 为了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精神,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质量,特制定本教研活动计划. 1.探索学科教学规律,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化,并通过扎实有效的教研工作,把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本学期由王辛勤老师和顾轶群老师开展校本培训:韦军老师开设蚌埠市高一 ...

  • 高一语文备课组第一学期计划
  •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新课改理念,以阅读和写作为重点,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课内外的结合,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贯彻 ...

  • 20XX年高三语文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考纲、新课标、新高考模式、新命题角度对中学语文教学和高三语文备考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应该顺应高考改革趋势,在全面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充分调研各校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精选的优秀复习资料,制定合理的复习备考计划,有条不紊地推 ...

  •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教学计划
  • 现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新课程由五个模块的必修课和五个系列的选修课构成。学生在前五个学段学完必修课之后,要在“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选读”这五个系列中选修四到五门课程。这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可以由不同的模块组成。教师和课程开发机构可以根 ...

  • 20XX年-20XX年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教学计划
  • 根据新颁布<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通过深入学习体会<大纲>精神,并结合学生实际,特制定如下一系列教学工作计划,以便使自己的工作能有序地开展. 一.学生状况及成绩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5).高三(10)两个班的语文科教学工作,高三(5)班为普通班级,有学生53人,高三(1 ...

  • 20XX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整体把握课程内容,从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的特征出发,紧紧抓住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必修5及选修模块(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扎实、稳步地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为高三 ...

  • 高二上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 一:学情分析: 高二地理文理分科,这学期我担任高二一个理科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和文科班的教学工作.而理科班面临6 月份的会考,这将是他们参加高考的一个资格考试,如何让学生顺利通过, 我倍感压力:理科班的学生主要有2个问题,一个是初中和高一地理基础比较薄弱,另外一个是他们对地理的重视不够.如何加强他们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