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22例误诊分析

  《中国临床医生》2005年第33卷第6期(总349)

29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一些体会

蔡 金 准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医院, 福建莆田351146)

中图分类号:R 587. 1; R 977.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089(2005) 06-0029-01  胰岛素应用是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将笔者在糖尿病治疗工作中的一些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病例1] 患者男, 66岁。高血压病史8年, 2型糖尿病病史6年, 身高176c m , 体重80. 4k g , 体重指数26k g /㎡, 血压152/78m m H g , 甘油三酯3. 6m m o l /L , 肌酐88. 7μm o l /L。在外院胰岛素用量为短效胰岛

u u u

素16—14—14三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 中效胰岛

u

素16睡前皮下注射, 血糖控制不佳, 空腹血糖10. 1m m o l /L, 早餐后2小时后血糖14. 3m m o l /L, 午餐后2小时血糖12. 6m m o l /L, 晚餐后2小时血糖15. 2m m o l /L, 糖化血红蛋白A 11. 2%,根据患者存1c 在超重、高血压、高血脂等临床特点, 且每日胰岛素用

u

量已达60/d效果仍不佳, 考虑存在胰岛素抵抗, 加用二甲双胍500m g , 每日3次, 1周后复查血糖, 空腹血糖7. 9m m o l /L, 早餐后2小时血糖10. 2m m o l /L, 午餐后2小时血糖9. 3m m o l /L, 晚餐后2小时血糖10. 8m m o l /L, 加用罗格列酮4m g , 每日1次, 半个月后空腹血糖6. 3m m o l /L, 早餐后2小时血糖8. 6m m o l /L, 午餐后2小时血糖7. 8m m o l /L, 晚餐后2小时血糖8. 2m m o l /L, 给予胰岛素减量使用。

u

体会:正常人胰岛素分泌一般在40/d左右, 如果存在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替代量可能明显增加, 本

u

患者胰岛素用量在60/d而血糖控制仍不理想, 排除饮食、运动等因素外, 结合体重、血压、血脂等检查, 考虑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 加用二甲双胍或(和) 罗格列酮, 可以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达到较为理想的血糖控制, 同时减少胰岛素用量。

[病例2] 患者男, 56岁。2型糖尿病病史达3年, 口服美吡达5m g , 每日3次, 二甲双胍500m g , 每日3次治疗, 血糖控制不佳。查空腹血糖12. 1m m o l /L,

早餐后2小时血糖15. 3m m o l /L, 午餐后2小时血糖

14. 8m m o l /L, 晚餐后2小时血糖12. 6m m o l /L, 糖化血红蛋白10. 3%。在原服药的基础上, 睡前给予中效

u

胰岛素10皮下注射, 6天后血糖为:空腹6. 7m m o l /L , 早餐后2小时血糖8. 2m m o l /L, 午餐后2小时血糖7. 9m m o l /L, 晚餐后2小时血糖7. 6m m o l /L。

体会:该患者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 此时, 采用胰岛素补充治疗, 睡前1剂中效胰岛素, 抑制肝糖过度输出, 对抗夜间至黎明升糖激素分泌增多的升糖作用, 让胰岛B 细胞得到休息, 从而加强第二天胰岛B 细胞对药物刺激的餐后胰岛素分泌, 改善全天的血糖控制。

[病例3] 患者男, 32岁。诊断1型糖尿病5年, 自行停止胰岛素治疗而出现多尿、乏力、恶心、呕吐, 查血糖33. 6m m o l /L, 二氧化碳结合力11m m o l /L , 血p H 7. 23, 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给予输液,

u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静脉给予胰岛素5/h, 4小时后血糖下降至12. 7m m o l /L, 调整胰岛素用量, 血糖保持稳定, 6小时后尿酮体消失, 夜班22∶30输液结束, 考虑患者夜间未进食, 未皮下给予胰岛素使用, 次日早晨测血糖21. 2m m o l /L, 尿酮体(++) 。

体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 不能抑制脂肪分解, 脂肪动员增多, 同时体内升糖激素如生长激素、胰升血糖素、皮质醇等, 清晨分泌处在高峰, 肝糖原分解加速, 糖原异生旺盛, 肝糖输出增多, 又因促进脂肪分解, 酮体形成增加而利用缓慢, 致血糖升高及酮体生成。外源性胰岛素半衰期短(21分钟左右) , 当酮症酸中毒纠正后, 如果停止静脉给予胰岛素, 会造成病情反弹, 此时夜间应及时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 抑制黎明现象, 控制血糖。

收稿日期:2004-07-09; 修回日期:2004-09-20

布氏杆菌病22例误诊分析

杨涛, 吴兵

(沈阳市传染病院, 辽宁沈阳110006)

中图分类号:R 5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089(2005) 06-0029-02  布氏杆菌病又称波浪热, 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 以长期发热, 关节痛, 肝脾肿大和慢性化过程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变化多样, 不易早期诊断。

[1]

朱新宇等报道误诊率25. 0%,本院2002年3月至2003年10月共收治25例, 其中22例在院外或本院首诊时误诊, 误诊率达85%,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中男19例, 女3例; 年龄

9~45岁, 平均30岁。职业:牧民18例, 肉类加工人

员2例, 挤奶工1例, 学生1例。全部病例均有明确牛、羊接触史。就诊时间为起病后1周到2个月。1. 2 临床表现 发热22例, 其中病史大于1个月的6例病人中3例有波状热, 发热期2~3周, 间隔4~7天, 咽痛8例, 头痛16例, 多汗18例, 乏力、厌食10例, 腰痛9例, 关节痛5例。肝大并触痛阳性2例, 肾区叩痛6例, 睾丸痛伴肿大1例, 表浅淋巴结肿大3

30

例。1. 3 辅助检查 22例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均阳性(布氏杆菌血清凝集效价1∶160) , 白细胞(12. 3~21) ×9910/L9例, 血小板(70~93) ×10/L8例, 丙氨酸转氨酶(56~232) U /L11例, 总胆红素(21. 2~40. 6) μm o l /L6例, 白蛋白(29~34) g /L5例, 血尿素氮(8. 3~13. 5) μm o l /L4例, 血肌酐(117~132) m m o l /L2例。B 超:肝脾轻度肿大3例, 单纯脾脏轻度肿大1例, 其中1例合并腹水及双肾增大。1. 4 误诊情况 误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者9例, 急性病毒性肝炎7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3例, 上呼吸道感染、睾丸炎、泌尿系感染各1例。1. 5 诊断依据 依照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颁布的布氏杆菌诊断标准:①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②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③试验室检查:病原体分离, 试管凝集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凡具备①②项和③项任何一项阳性, 即可确诊为布氏

[2]

杆菌病。本组22例均符合以上标准。1. 6 治疗与转归 本组22例确诊后, 在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予多西环素200m g /d和利福平600~900m g /d联用, 疗程6周。所有病人体温均降至正常。症状、体征改善出院, 其中15例门诊随访半年, 痊愈。余病例未复诊, 情况不详。2 讨论2. 1 误诊原因分析2. 1. 1 临床医生对布氏杆菌病认识不足, 是导致误诊

(总350)《中国临床医生》2005年第33卷第6期  

的主要原因。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疾病, 发生具有

一定地域特点, 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内蒙、吉林、黑龙江

[3]

和新疆、西藏等地区。但近年来, 内地农民饲养牲畜增多, 布氏杆菌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2. 1. 2 布氏杆菌病近年来不典型病例增多, 各系统症状多单独或先后出现, 临床医生对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认识不足, 容易误诊。2. 1. 3 由于布氏杆菌病多以发热为临床主要症状就诊, 院外多先应用抗生素及退热药物, 可能影响该病病程的规律性及布氏杆菌病血清试验的阳性率及滴度。2. 2 治疗体会2. 2. 1 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对临床长期不明原因发热者, 必须掌握其流行病学资料如居住地区、职业及家畜接触史, 凡遇可疑布氏杆菌病的发病病人, 进行必要辅助检查, 如布氏杆菌病血清凝集试验等。2. 2. 2 注意本病发病特点, 大部分病人的精神状态良好, 与其发热程度及热程不一致, 表现相对逍遥。参考文献:

[1] 朱新宇, 赵和平, 王守义. 布氏杆菌病122例临床诊断[J ].山西

医学院学报, 1988, 24(3) ∶352. [2] 李梦东主编. 实用传染病学[M ].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 2000. 480-487. [3] 彭文伟主编. 传染病学[M].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171-174.

收稿日期:2005-01-26; 修回日期:2005-02-28

急性中毒60例临床分析

赵文礼, 赵立国

(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卫生院, 北京101404)

中图分类号:R 5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089(2005) 06-0030-02  急性中毒在基层卫生院常见, 以农药杀虫剂及药物中毒为多, 与农民缺乏药物应用常识, 使用不当, 自我保护不够有关, 有些系生气的自服。现将本院近5年来收治的60例急性中毒病例作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 1 本组60例中, 男25例, 女35例, 年龄最大的72岁, 最小的6岁。成人50例, 占83%,儿童10例, 占17%。1. 2 各类药物中毒, 有机磷37例, 敌鼠钠盐13例, 苯妥英钠及非那根各5例。1. 3 药物侵入方式 经消化道中毒40例, 其中自杀服用32例, 用药过量8例; 打农药时防护知识差, 经呼吸道吸入中毒12例; 用敌敌畏洗头、擦内衣灭虱经皮肤吸收中毒8例。1. 4 临床表现1. 4. 1 患者就诊时间 服药后

时间看, 内服较呼吸道吸入及皮肤吸收者早。杀虫剂出现最快, 治疗用药者慢。症状出现早晚与服用剂量有关, 多则早, 少则晚。另外, 与毒性强弱有关。1. 4. 2 临床症状 有机磷中毒常见病面色苍白, 恶心、呕吐, 皮肤潮湿, 出汗, 瞳孔缩小, 严重可有肌颤, 昏迷。本组37例中25例出现面色苍白, 呕吐, 出汗, 瞳孔缩小, 10例除上述症状外有肌颤, 2例表现为昏迷。非那根过量多见于儿童, 表现为兴奋, 易激惹, 哭闹或寻衣摸床。苯妥英钠口服后出现恶心、呕吐, 上腹疼痛。其中2例出现眼球震颤和视力模糊。敌鼠钠盐中毒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 严重者出现凝血障碍或出血。本组报告13例者均无出血倾向。2 治疗及转归2. 1 治疗 包括防止毒物再吸收, 迅速清除体内毒物, 及时应用解毒剂, 对症处理等综合措施。2. 1. 1 防止再吸收, 脱离中毒现场, 清洗头发, 脱光内衣用清水反复冲洗。

  《中国临床医生》2005年第33卷第6期(总349)

29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一些体会

蔡 金 准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医院, 福建莆田351146)

中图分类号:R 587. 1; R 977.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089(2005) 06-0029-01  胰岛素应用是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将笔者在糖尿病治疗工作中的一些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病例1] 患者男, 66岁。高血压病史8年, 2型糖尿病病史6年, 身高176c m , 体重80. 4k g , 体重指数26k g /㎡, 血压152/78m m H g , 甘油三酯3. 6m m o l /L , 肌酐88. 7μm o l /L。在外院胰岛素用量为短效胰岛

u u u

素16—14—14三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 中效胰岛

u

素16睡前皮下注射, 血糖控制不佳, 空腹血糖10. 1m m o l /L, 早餐后2小时后血糖14. 3m m o l /L, 午餐后2小时血糖12. 6m m o l /L, 晚餐后2小时血糖15. 2m m o l /L, 糖化血红蛋白A 11. 2%,根据患者存1c 在超重、高血压、高血脂等临床特点, 且每日胰岛素用

u

量已达60/d效果仍不佳, 考虑存在胰岛素抵抗, 加用二甲双胍500m g , 每日3次, 1周后复查血糖, 空腹血糖7. 9m m o l /L, 早餐后2小时血糖10. 2m m o l /L, 午餐后2小时血糖9. 3m m o l /L, 晚餐后2小时血糖10. 8m m o l /L, 加用罗格列酮4m g , 每日1次, 半个月后空腹血糖6. 3m m o l /L, 早餐后2小时血糖8. 6m m o l /L, 午餐后2小时血糖7. 8m m o l /L, 晚餐后2小时血糖8. 2m m o l /L, 给予胰岛素减量使用。

u

体会:正常人胰岛素分泌一般在40/d左右, 如果存在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替代量可能明显增加, 本

u

患者胰岛素用量在60/d而血糖控制仍不理想, 排除饮食、运动等因素外, 结合体重、血压、血脂等检查, 考虑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 加用二甲双胍或(和) 罗格列酮, 可以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达到较为理想的血糖控制, 同时减少胰岛素用量。

[病例2] 患者男, 56岁。2型糖尿病病史达3年, 口服美吡达5m g , 每日3次, 二甲双胍500m g , 每日3次治疗, 血糖控制不佳。查空腹血糖12. 1m m o l /L,

早餐后2小时血糖15. 3m m o l /L, 午餐后2小时血糖

14. 8m m o l /L, 晚餐后2小时血糖12. 6m m o l /L, 糖化血红蛋白10. 3%。在原服药的基础上, 睡前给予中效

u

胰岛素10皮下注射, 6天后血糖为:空腹6. 7m m o l /L , 早餐后2小时血糖8. 2m m o l /L, 午餐后2小时血糖7. 9m m o l /L, 晚餐后2小时血糖7. 6m m o l /L。

体会:该患者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 此时, 采用胰岛素补充治疗, 睡前1剂中效胰岛素, 抑制肝糖过度输出, 对抗夜间至黎明升糖激素分泌增多的升糖作用, 让胰岛B 细胞得到休息, 从而加强第二天胰岛B 细胞对药物刺激的餐后胰岛素分泌, 改善全天的血糖控制。

[病例3] 患者男, 32岁。诊断1型糖尿病5年, 自行停止胰岛素治疗而出现多尿、乏力、恶心、呕吐, 查血糖33. 6m m o l /L, 二氧化碳结合力11m m o l /L , 血p H 7. 23, 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给予输液,

u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静脉给予胰岛素5/h, 4小时后血糖下降至12. 7m m o l /L, 调整胰岛素用量, 血糖保持稳定, 6小时后尿酮体消失, 夜班22∶30输液结束, 考虑患者夜间未进食, 未皮下给予胰岛素使用, 次日早晨测血糖21. 2m m o l /L, 尿酮体(++) 。

体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 不能抑制脂肪分解, 脂肪动员增多, 同时体内升糖激素如生长激素、胰升血糖素、皮质醇等, 清晨分泌处在高峰, 肝糖原分解加速, 糖原异生旺盛, 肝糖输出增多, 又因促进脂肪分解, 酮体形成增加而利用缓慢, 致血糖升高及酮体生成。外源性胰岛素半衰期短(21分钟左右) , 当酮症酸中毒纠正后, 如果停止静脉给予胰岛素, 会造成病情反弹, 此时夜间应及时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 抑制黎明现象, 控制血糖。

收稿日期:2004-07-09; 修回日期:2004-09-20

布氏杆菌病22例误诊分析

杨涛, 吴兵

(沈阳市传染病院, 辽宁沈阳110006)

中图分类号:R 5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089(2005) 06-0029-02  布氏杆菌病又称波浪热, 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 以长期发热, 关节痛, 肝脾肿大和慢性化过程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变化多样, 不易早期诊断。

[1]

朱新宇等报道误诊率25. 0%,本院2002年3月至2003年10月共收治25例, 其中22例在院外或本院首诊时误诊, 误诊率达85%,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中男19例, 女3例; 年龄

9~45岁, 平均30岁。职业:牧民18例, 肉类加工人

员2例, 挤奶工1例, 学生1例。全部病例均有明确牛、羊接触史。就诊时间为起病后1周到2个月。1. 2 临床表现 发热22例, 其中病史大于1个月的6例病人中3例有波状热, 发热期2~3周, 间隔4~7天, 咽痛8例, 头痛16例, 多汗18例, 乏力、厌食10例, 腰痛9例, 关节痛5例。肝大并触痛阳性2例, 肾区叩痛6例, 睾丸痛伴肿大1例, 表浅淋巴结肿大3

30

例。1. 3 辅助检查 22例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均阳性(布氏杆菌血清凝集效价1∶160) , 白细胞(12. 3~21) ×9910/L9例, 血小板(70~93) ×10/L8例, 丙氨酸转氨酶(56~232) U /L11例, 总胆红素(21. 2~40. 6) μm o l /L6例, 白蛋白(29~34) g /L5例, 血尿素氮(8. 3~13. 5) μm o l /L4例, 血肌酐(117~132) m m o l /L2例。B 超:肝脾轻度肿大3例, 单纯脾脏轻度肿大1例, 其中1例合并腹水及双肾增大。1. 4 误诊情况 误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者9例, 急性病毒性肝炎7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3例, 上呼吸道感染、睾丸炎、泌尿系感染各1例。1. 5 诊断依据 依照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颁布的布氏杆菌诊断标准:①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②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③试验室检查:病原体分离, 试管凝集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凡具备①②项和③项任何一项阳性, 即可确诊为布氏

[2]

杆菌病。本组22例均符合以上标准。1. 6 治疗与转归 本组22例确诊后, 在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予多西环素200m g /d和利福平600~900m g /d联用, 疗程6周。所有病人体温均降至正常。症状、体征改善出院, 其中15例门诊随访半年, 痊愈。余病例未复诊, 情况不详。2 讨论2. 1 误诊原因分析2. 1. 1 临床医生对布氏杆菌病认识不足, 是导致误诊

(总350)《中国临床医生》2005年第33卷第6期  

的主要原因。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疾病, 发生具有

一定地域特点, 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内蒙、吉林、黑龙江

[3]

和新疆、西藏等地区。但近年来, 内地农民饲养牲畜增多, 布氏杆菌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2. 1. 2 布氏杆菌病近年来不典型病例增多, 各系统症状多单独或先后出现, 临床医生对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认识不足, 容易误诊。2. 1. 3 由于布氏杆菌病多以发热为临床主要症状就诊, 院外多先应用抗生素及退热药物, 可能影响该病病程的规律性及布氏杆菌病血清试验的阳性率及滴度。2. 2 治疗体会2. 2. 1 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对临床长期不明原因发热者, 必须掌握其流行病学资料如居住地区、职业及家畜接触史, 凡遇可疑布氏杆菌病的发病病人, 进行必要辅助检查, 如布氏杆菌病血清凝集试验等。2. 2. 2 注意本病发病特点, 大部分病人的精神状态良好, 与其发热程度及热程不一致, 表现相对逍遥。参考文献:

[1] 朱新宇, 赵和平, 王守义. 布氏杆菌病122例临床诊断[J ].山西

医学院学报, 1988, 24(3) ∶352. [2] 李梦东主编. 实用传染病学[M ].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 2000. 480-487. [3] 彭文伟主编. 传染病学[M].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171-174.

收稿日期:2005-01-26; 修回日期:2005-02-28

急性中毒60例临床分析

赵文礼, 赵立国

(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卫生院, 北京101404)

中图分类号:R 5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089(2005) 06-0030-02  急性中毒在基层卫生院常见, 以农药杀虫剂及药物中毒为多, 与农民缺乏药物应用常识, 使用不当, 自我保护不够有关, 有些系生气的自服。现将本院近5年来收治的60例急性中毒病例作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 1 本组60例中, 男25例, 女35例, 年龄最大的72岁, 最小的6岁。成人50例, 占83%,儿童10例, 占17%。1. 2 各类药物中毒, 有机磷37例, 敌鼠钠盐13例, 苯妥英钠及非那根各5例。1. 3 药物侵入方式 经消化道中毒40例, 其中自杀服用32例, 用药过量8例; 打农药时防护知识差, 经呼吸道吸入中毒12例; 用敌敌畏洗头、擦内衣灭虱经皮肤吸收中毒8例。1. 4 临床表现1. 4. 1 患者就诊时间 服药后

时间看, 内服较呼吸道吸入及皮肤吸收者早。杀虫剂出现最快, 治疗用药者慢。症状出现早晚与服用剂量有关, 多则早, 少则晚。另外, 与毒性强弱有关。1. 4. 2 临床症状 有机磷中毒常见病面色苍白, 恶心、呕吐, 皮肤潮湿, 出汗, 瞳孔缩小, 严重可有肌颤, 昏迷。本组37例中25例出现面色苍白, 呕吐, 出汗, 瞳孔缩小, 10例除上述症状外有肌颤, 2例表现为昏迷。非那根过量多见于儿童, 表现为兴奋, 易激惹, 哭闹或寻衣摸床。苯妥英钠口服后出现恶心、呕吐, 上腹疼痛。其中2例出现眼球震颤和视力模糊。敌鼠钠盐中毒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 严重者出现凝血障碍或出血。本组报告13例者均无出血倾向。2 治疗及转归2. 1 治疗 包括防止毒物再吸收, 迅速清除体内毒物, 及时应用解毒剂, 对症处理等综合措施。2. 1. 1 防止再吸收, 脱离中毒现场, 清洗头发, 脱光内衣用清水反复冲洗。


相关文章

  • 伯杰氏鉴定手册
  • 《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second edition,20xx年第1版,后于1925、1930、1934、1939、1948、1957、1974年相继出版了第2至第8版,每个版本都反映了当时细菌学发展的新成就。其 ...

  • bergey细菌鉴定手册
  • 《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second edition,20xx年第1版,后于1925、1930、1934、1939、1948、1957、1974年相继出版了第2至第8版,每个版本都反映了当时细菌学发展的新成就。其 ...

  • 临床科主任年终小结2篇
  • 一、一年来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廉洁自律,爱岗敬业,工作认真负责,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准确为伤病员进行x线检查与诊断。 二、在院部的领导下,忠于职守,认真履行科主任的科室管理工作职责,较好的完成医院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指标,全年科室未发生医疗差错与纠纷。认真做好科 ...

  • 全自动细菌鉴定
  • 仪器简介: 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最新一代应用经典生化方法进行细菌鉴定的全自动仪器,采用了国际金标准API的数据库并继承发展了VITEK第一代产品的自动化处理技术,集成了生物梅里埃几十年的技术和创新于一体,为当今最先进的细菌鉴定/药敏系统。 技术参数: 一、鉴定原理:终点法、阈值法;比色、比浊动态分析法 ...

  • 司法鉴定典型案例
  •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理论与》前言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概述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工作方法 癫痫性精神障患者杀人案 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伤害案 血卟啉病所致精神障碍杀人案 吞服大量麻黄碱中毒致精神障碍杀人案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普通醉酒误诊为病理性醉酒 智能障碍与盗窃 精神分-裂症误诊为酒精所致 ...

  • 课题开题报告
  • (一)问题的提出   受我当医生的父亲的影响,我对医学怀有浓厚的兴趣。最近,我从一些书籍上了解到hp是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致病因子。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更多关于hp的情况。   1.背景   早在一个世纪前就有人发现胃内存在一种螺旋状微生物,由于长期未能分离而未受到重视。直到1983年澳大利亚 ...

  • 畜牧实习总结
  • 在这一年我学会了很多,见到了各种不同的病症。无论什么病症.首要的都是要靠防疫为主、找出病症的出发点、隔离、治疗、对症下药、如以下几点都是常见的病症。 鸡的常见病症 一、发现病不早治疗. 鸡发病后,不能在第一时间给予治疗,等到出现了死鸡,且死亡量不断增加时才知道鸡群染病了,此时用药,疗效当然不好。 2 ...

  •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方案
  • 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故有“二轮看水平”之说.  “二轮看水平”,具体地说,一是要看对《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是看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 ...

  • 药剂师进修总结
  • 本人于xxx年11月24日受所领导委派到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进修学习,转眼两个月过去了,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主任及各位老师的热情关怀下,我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收获很大。现在此作一小结,敬请指正。 一、无菌检查方法验证 在张新妹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对注射用ixabepilone及其溶媒、cci-77 ...

  • 妇产科医师年度个人工作报告
  • 自年月踏上工作岗位,转眼间,我已在这片圣洁的土地上走过了四年,如今我是一名妇产科住院医师,我非常热爱自己的岗位.在过去的四年中,因为身体的特殊原因,在生育宝宝过程中,或多或少耽误了很多宝贵的工作时间,也失去了很多宝贵的锻炼机会.现在,我已结束了这一特殊时期,再次斗志昂扬的站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