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安·摩尔诗歌中植物意象的生态视角解读

  摘 要:意象不是一个个简单图像的重现,而是一种顷刻间表现出来的理性与感情的集合体,追求完美意象,是所有诗人创造力的标志。在玛丽安・摩尔的眼里,大自然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在她的诗歌中充满了各种植物意象,她正是通过这些植物意象,向人们传达了崇尚自然、追求生命自由、呼唤和谐人性的人生理想。而现代的文明人类却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异化”,向自然无度索取、疯狂掠夺,诗人朴素的生态责任意识,对于所谓的文明人而言,具有教化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玛丽安・摩尔;诗歌;植物意象;生态视角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6-0029-03   一、引言   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是大自然的创造物,人是自然之子。人只有 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呼吸自然的纯净空气,倾听大自然的声响,欣赏大自然的色彩,才能感受和自然融为一体的自在、舒畅。“有的香味像孩子的肌肤般新鲜”――嗅觉;“像笛音般甜美”――听觉;“像草原般青翠”――视觉,通过嗅听视觉来充分感受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呼吸与律动,达到与大自然水乳交融的纯美境界。[1]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但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资源枯竭等风险。王诺(中国生态学者)在《欧美生态文学》中,将“生态文学”定义为“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间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生态文学中生态整体观提出“敬畏生命”的理论,人不能为谋取自己的功利,而决定自然界中生物的存亡。   二、摩尔诗中植物意象的生态视角解读   “意象的产生是诗人的主观心态与大自然客体密切契合的结果”。[2]植物意象在美国著名的现代派诗人玛丽安・摩尔(Marianne Moore, 1887~1972)的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率颇高,威廉斯称她是“世界上最逼真写实的观察者”。她用敏锐的目光来捕捉事物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并对它们进行最精微、最准确的描绘。传统上诗以情动心,而画以形悦目。摩尔却大相径庭,以画写诗。她的绝大部分诗作,是以客观事物的精确、详尽、细致入微的物象描绘,像镜子一样真实地映射自然物象。批评家斯图尔特・霍尔认为:事物自身几乎不会有一个单一的、固定的、不可改变的意义,甚至于像石头那样明显的东西,也可以是一块石头,也可以是一座界碑,或一尊雕像,这取决于他所意味的东西。也就是说,取决于他所处的某个特定的使用背景。[3]也就是说,事物的意义是由使用者赋予的,在特定环境下其使用的意义,及自身的特点反而会被掩盖。摩尔在作品中赋予一个一个的物象以人的生命,自觉地探索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向我们展示了她对生命的敬畏,并探索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   (一)崇尚尊重自然   一般来讲,诗歌中花草是用来比喻女性的,以花儿的美来比喻女性美丽的容貌。比如,玫瑰在西方语言系统中含义颇为丰富,有着丰富多元的意义。《玫瑰之名》的作者埃科就曾经指出:“玫瑰,由于其复杂的对称性,其柔美,其绚丽的色彩,以及在春天开花的这个事实,几乎在所有的神秘传统中,它都作为新鲜、年轻、女性温柔以及一般意义上的美的符号、隐喻、象征而出现”。[4]   而玛丽安・摩尔却一反常态,她的《玫瑰而已》一诗中“带刺的玫瑰”就是大自然赋予的具有独特抗争能力的、有顽强生命力的自然之物。她在该诗中深刻批判了“卓尔不群,喜欢诸事独立,喜欢一种野心勃勃的文明所可能生产的一切”的人类――是无法令人愉悦的自然之物。“但是玫瑰,如果你们是卓越的,那/并非因为你们的花瓣是不可或缺的超凡之物。要是没有刺,你们/看上去就像一个疑问,不过是一种/怪物。它们无法对抗一只毛毛虫,风雨,或者霉菌”,也就是有了这些刺,玫瑰才能抵御人类那双“掠夺成性的手”。诗人在最后强调“你们的刺是你们最好的部分”,再一次强调只有“刺”才能迫使人类不去采摘玫瑰,不去破坏玫瑰的美丽,从而迫使人类尊重自然,回归自然。   在《然而》一诗中,“橡胶草”和“葡萄藤”也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霜,杀死了/橡胶草的/小叶子,却无法/伤害根;它们在冻结的地里/继续存活。”“一根葡萄藤/打了一个又一个结,一共/三十个――于是/嫩枝被束缚住――/无法摇动,忍耐着,不断超越。”摩尔用“弱者战胜了它的/威胁,强者战胜了/它自己”来使人们相信像“橡胶草”“葡萄藤”这样植物中生存的强者,是可以战胜外来力量的。但贪婪的人类,若不去刻意地征服它们,它们会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在地球上生生不息的。摩尔在诗中特意插入了一句“胜利不会/降临于我,除非我/走向它”, 表明她是一个钟爱大自然、钟爱自然生命的人,同时,也在警示人们不要去破坏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自然生命,“那里存在的/是坚韧!”人类最终也要被自然所征服。   (二)追求生命自由   方东美先生也曾说过:天地之美寄于生命,在于盎然生意与灿然活力,而生命之美形于创造,在于浩然生气与酣然创意……即生命是宇宙的本体,而万物是生命的不同形式。[5]在众多文学家看来,花草树木和山川皆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东西,尤其是树木,它那身材坚硬、枝叶丰满、根深蒂固、抗旱耐涝的特性,正与人们崇尚顽强以及勇敢的审美观相吻合。摩尔在《根基》一诗中用通俗、简练的几句话成功地勾勒出一幅奇特的图景:一个农民在庄稼地里看自己种的蔬菜――拥有强大根基的胡萝卜。   胡萝卜虽受到泥土的束缚――“这个世界/只是一个环境,是供它的脚立足的/一小块可怜的麦地”,“生命的境况/注定了受奴役容易,自由很难。对它而言又如何呢?”虽然被迫“缩小至一点”,但“它的纤维专断地/繁殖”。在此,作者没有任何刻意的渲染,却能让读者眼前清晰呈现出生命力的顽强。而胡萝卜也对种植它的农夫――“这个带着草帽,静静/站立,又转身回顾它的人”表明“对于不可强迫之事,亦不可阻拦”。摩尔经过审美体验领略到了自然之美,并透过“意象”赋予“胡萝卜”以“人”的生命,在深刻感悟这种盎然生命力的过程中,她在精神上超越有限的、现实的人生处境,从而得到精神上和心灵上的高度自由和幸福。   (三)呼唤和谐人性   无论哪一种草类,它们都因柔弱的外形以及强大的生命力而在诗中多被比喻为女子。直立的芦苇,其外形纤弱细长,大多会让人对孤独无助的女子产生同命相怜的感觉。摩尔称其《像一根芦苇》中两栖的芦苇为“他”,与众不同,“他”“或者一个尖尖的/航标,或者/月亮,他照管着水中他那被风/毁坏的形象;即使不同于/水中的/其他任何居民,他也不会/攻击它们;仿佛他是/一枚印章,刻着/与蛇的/徽记;仿佛他知道/企鹅不是鱼,在它们蝙蝠似的盲目中,它们/仿佛也没有/意识到,他是两栖的。”短短几行诗句勾勒出一个不同于水中其他任何居民、且爱好和平、希望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的生物。摩尔实际在敬告人类,不仅要与他人和谐共处,更要与身边的一切生物和谐共处,以此呼唤人性的和谐。   《尖塔修理工》一诗中尖塔修理工丢勒喜欢在这个小镇生活,摩尔通过对小镇上动植物的描绘,给出了充足的理由。“蛾蝶花,牵牛,葫芦,/或者后门外/与钓鱼绳纠缠的月藤;/狼尾草,菖蒲,蓝莓,紫露,/斑纹草,青苔,太阳花,紫苑和雏菊――/黄色的蟹爪,如衣衫褴褛的海员,/佩戴着绿色的花蕾――毒菌,/矮牵牛,蕨;粉色的百合,蓝色的/老虎花;罂粟;黑豌豆。”一系列的描写显得小镇格外的和谐、宁静,并充满了生命的气息。然而,摩尔话锋一转,“这里的气候/不适宜榕树,鸡蛋花,或/菠萝蜜;也不适宜/外来的蛇”,“人们依靠猫,而不是眼镜蛇/来捕捉老鼠”,意在暗示人们,像“蛇”“眼镜蛇”这样,象征着邪恶、危险的事物,小镇是不欢迎的。“居住在这样一个小镇,/这样一群朴素的人中,不可能有什么危险,/他们有一个尖塔修理工,/在教堂上发送危险信号,/他正在给塔顶的星星镀金,/这星星在尖塔上/代表着希望。”摩尔通过各种花草,以及祥和小镇的描写,将其内心情感倾注于这些外物,让万物皆着我色,体现了人与自然生命的融会贯通,她在此借自然的美化作用净化其心灵,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三、结语   自然赋予诗人创作的灵感,诗人用内心的真诚、平淡自然的语言来创作自然之诗,描绘活动在自然界的生灵,歌颂恬静淡雅的自然人生。在植物的王国里,摩尔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在植物意象的烘托之下,她的诗歌徒增了几分唯美和华丽。它们清微淡远地阐释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凸显出摩尔达观的艺术观与审美观。而现代的文明人类却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异化”,向自然无度索取、疯狂掠夺。诗人朴素的生态责任意识,对于所谓的文明人而言,具有教化和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高 原.论叶芝诗歌中的自然意象[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吴 晓.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9.   [3]韩子勇.一部村庄的遗像―――刘亮程和他的 《一个人的村庄》.[J].四川:中国西部,2001,(02).   [4]昂贝托・埃科.玫瑰之名.林泰,仲安,曙光译[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5]方东美.中国艺术的理想,生生之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90.   [6]倪志娟.诗十八首[J].外国文学,2014,(03):29~30.

  摘 要:意象不是一个个简单图像的重现,而是一种顷刻间表现出来的理性与感情的集合体,追求完美意象,是所有诗人创造力的标志。在玛丽安・摩尔的眼里,大自然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在她的诗歌中充满了各种植物意象,她正是通过这些植物意象,向人们传达了崇尚自然、追求生命自由、呼唤和谐人性的人生理想。而现代的文明人类却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异化”,向自然无度索取、疯狂掠夺,诗人朴素的生态责任意识,对于所谓的文明人而言,具有教化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玛丽安・摩尔;诗歌;植物意象;生态视角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6-0029-03   一、引言   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是大自然的创造物,人是自然之子。人只有 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呼吸自然的纯净空气,倾听大自然的声响,欣赏大自然的色彩,才能感受和自然融为一体的自在、舒畅。“有的香味像孩子的肌肤般新鲜”――嗅觉;“像笛音般甜美”――听觉;“像草原般青翠”――视觉,通过嗅听视觉来充分感受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呼吸与律动,达到与大自然水乳交融的纯美境界。[1]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但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资源枯竭等风险。王诺(中国生态学者)在《欧美生态文学》中,将“生态文学”定义为“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间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生态文学中生态整体观提出“敬畏生命”的理论,人不能为谋取自己的功利,而决定自然界中生物的存亡。   二、摩尔诗中植物意象的生态视角解读   “意象的产生是诗人的主观心态与大自然客体密切契合的结果”。[2]植物意象在美国著名的现代派诗人玛丽安・摩尔(Marianne Moore, 1887~1972)的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率颇高,威廉斯称她是“世界上最逼真写实的观察者”。她用敏锐的目光来捕捉事物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并对它们进行最精微、最准确的描绘。传统上诗以情动心,而画以形悦目。摩尔却大相径庭,以画写诗。她的绝大部分诗作,是以客观事物的精确、详尽、细致入微的物象描绘,像镜子一样真实地映射自然物象。批评家斯图尔特・霍尔认为:事物自身几乎不会有一个单一的、固定的、不可改变的意义,甚至于像石头那样明显的东西,也可以是一块石头,也可以是一座界碑,或一尊雕像,这取决于他所意味的东西。也就是说,取决于他所处的某个特定的使用背景。[3]也就是说,事物的意义是由使用者赋予的,在特定环境下其使用的意义,及自身的特点反而会被掩盖。摩尔在作品中赋予一个一个的物象以人的生命,自觉地探索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向我们展示了她对生命的敬畏,并探索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   (一)崇尚尊重自然   一般来讲,诗歌中花草是用来比喻女性的,以花儿的美来比喻女性美丽的容貌。比如,玫瑰在西方语言系统中含义颇为丰富,有着丰富多元的意义。《玫瑰之名》的作者埃科就曾经指出:“玫瑰,由于其复杂的对称性,其柔美,其绚丽的色彩,以及在春天开花的这个事实,几乎在所有的神秘传统中,它都作为新鲜、年轻、女性温柔以及一般意义上的美的符号、隐喻、象征而出现”。[4]   而玛丽安・摩尔却一反常态,她的《玫瑰而已》一诗中“带刺的玫瑰”就是大自然赋予的具有独特抗争能力的、有顽强生命力的自然之物。她在该诗中深刻批判了“卓尔不群,喜欢诸事独立,喜欢一种野心勃勃的文明所可能生产的一切”的人类――是无法令人愉悦的自然之物。“但是玫瑰,如果你们是卓越的,那/并非因为你们的花瓣是不可或缺的超凡之物。要是没有刺,你们/看上去就像一个疑问,不过是一种/怪物。它们无法对抗一只毛毛虫,风雨,或者霉菌”,也就是有了这些刺,玫瑰才能抵御人类那双“掠夺成性的手”。诗人在最后强调“你们的刺是你们最好的部分”,再一次强调只有“刺”才能迫使人类不去采摘玫瑰,不去破坏玫瑰的美丽,从而迫使人类尊重自然,回归自然。   在《然而》一诗中,“橡胶草”和“葡萄藤”也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霜,杀死了/橡胶草的/小叶子,却无法/伤害根;它们在冻结的地里/继续存活。”“一根葡萄藤/打了一个又一个结,一共/三十个――于是/嫩枝被束缚住――/无法摇动,忍耐着,不断超越。”摩尔用“弱者战胜了它的/威胁,强者战胜了/它自己”来使人们相信像“橡胶草”“葡萄藤”这样植物中生存的强者,是可以战胜外来力量的。但贪婪的人类,若不去刻意地征服它们,它们会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在地球上生生不息的。摩尔在诗中特意插入了一句“胜利不会/降临于我,除非我/走向它”, 表明她是一个钟爱大自然、钟爱自然生命的人,同时,也在警示人们不要去破坏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自然生命,“那里存在的/是坚韧!”人类最终也要被自然所征服。   (二)追求生命自由   方东美先生也曾说过:天地之美寄于生命,在于盎然生意与灿然活力,而生命之美形于创造,在于浩然生气与酣然创意……即生命是宇宙的本体,而万物是生命的不同形式。[5]在众多文学家看来,花草树木和山川皆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东西,尤其是树木,它那身材坚硬、枝叶丰满、根深蒂固、抗旱耐涝的特性,正与人们崇尚顽强以及勇敢的审美观相吻合。摩尔在《根基》一诗中用通俗、简练的几句话成功地勾勒出一幅奇特的图景:一个农民在庄稼地里看自己种的蔬菜――拥有强大根基的胡萝卜。   胡萝卜虽受到泥土的束缚――“这个世界/只是一个环境,是供它的脚立足的/一小块可怜的麦地”,“生命的境况/注定了受奴役容易,自由很难。对它而言又如何呢?”虽然被迫“缩小至一点”,但“它的纤维专断地/繁殖”。在此,作者没有任何刻意的渲染,却能让读者眼前清晰呈现出生命力的顽强。而胡萝卜也对种植它的农夫――“这个带着草帽,静静/站立,又转身回顾它的人”表明“对于不可强迫之事,亦不可阻拦”。摩尔经过审美体验领略到了自然之美,并透过“意象”赋予“胡萝卜”以“人”的生命,在深刻感悟这种盎然生命力的过程中,她在精神上超越有限的、现实的人生处境,从而得到精神上和心灵上的高度自由和幸福。   (三)呼唤和谐人性   无论哪一种草类,它们都因柔弱的外形以及强大的生命力而在诗中多被比喻为女子。直立的芦苇,其外形纤弱细长,大多会让人对孤独无助的女子产生同命相怜的感觉。摩尔称其《像一根芦苇》中两栖的芦苇为“他”,与众不同,“他”“或者一个尖尖的/航标,或者/月亮,他照管着水中他那被风/毁坏的形象;即使不同于/水中的/其他任何居民,他也不会/攻击它们;仿佛他是/一枚印章,刻着/与蛇的/徽记;仿佛他知道/企鹅不是鱼,在它们蝙蝠似的盲目中,它们/仿佛也没有/意识到,他是两栖的。”短短几行诗句勾勒出一个不同于水中其他任何居民、且爱好和平、希望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的生物。摩尔实际在敬告人类,不仅要与他人和谐共处,更要与身边的一切生物和谐共处,以此呼唤人性的和谐。   《尖塔修理工》一诗中尖塔修理工丢勒喜欢在这个小镇生活,摩尔通过对小镇上动植物的描绘,给出了充足的理由。“蛾蝶花,牵牛,葫芦,/或者后门外/与钓鱼绳纠缠的月藤;/狼尾草,菖蒲,蓝莓,紫露,/斑纹草,青苔,太阳花,紫苑和雏菊――/黄色的蟹爪,如衣衫褴褛的海员,/佩戴着绿色的花蕾――毒菌,/矮牵牛,蕨;粉色的百合,蓝色的/老虎花;罂粟;黑豌豆。”一系列的描写显得小镇格外的和谐、宁静,并充满了生命的气息。然而,摩尔话锋一转,“这里的气候/不适宜榕树,鸡蛋花,或/菠萝蜜;也不适宜/外来的蛇”,“人们依靠猫,而不是眼镜蛇/来捕捉老鼠”,意在暗示人们,像“蛇”“眼镜蛇”这样,象征着邪恶、危险的事物,小镇是不欢迎的。“居住在这样一个小镇,/这样一群朴素的人中,不可能有什么危险,/他们有一个尖塔修理工,/在教堂上发送危险信号,/他正在给塔顶的星星镀金,/这星星在尖塔上/代表着希望。”摩尔通过各种花草,以及祥和小镇的描写,将其内心情感倾注于这些外物,让万物皆着我色,体现了人与自然生命的融会贯通,她在此借自然的美化作用净化其心灵,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三、结语   自然赋予诗人创作的灵感,诗人用内心的真诚、平淡自然的语言来创作自然之诗,描绘活动在自然界的生灵,歌颂恬静淡雅的自然人生。在植物的王国里,摩尔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在植物意象的烘托之下,她的诗歌徒增了几分唯美和华丽。它们清微淡远地阐释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凸显出摩尔达观的艺术观与审美观。而现代的文明人类却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异化”,向自然无度索取、疯狂掠夺。诗人朴素的生态责任意识,对于所谓的文明人而言,具有教化和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高 原.论叶芝诗歌中的自然意象[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吴 晓.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9.   [3]韩子勇.一部村庄的遗像―――刘亮程和他的 《一个人的村庄》.[J].四川:中国西部,2001,(02).   [4]昂贝托・埃科.玫瑰之名.林泰,仲安,曙光译[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5]方东美.中国艺术的理想,生生之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90.   [6]倪志娟.诗十八首[J].外国文学,2014,(03):29~30.


相关文章

  •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题目
  • 茅盾与林语堂笔下的女性形象比较 定州方言之语音研究 论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影响 试析《吴越春秋》中的江南文化 论曹禺、林语堂女性观的复杂性 论《洛丽塔》的时间主题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变革 苏童小说的性别意识---易性写作下的女性世界 论师陀小说《果园城记》的悲剧意识 ...

  • 怎样欣赏现代诗歌
  • 一、通过想象解读意象 想象是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我国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神思》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想象”这一论题。其实,无论写诗也好,写其他的题材的文学作品也罢,都是离不开想象的。对于诗歌来讲,想象无疑是诗歌的特色之一,也是诗人写诗最重要的道具之一。谢冕老师说:“文学的 ...

  • 如何赏析现代诗歌
  • 中学阶段,我们在背诵了大量流芳千古的古典诗词的基础上,渐渐地也接触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现代诗歌。那么如何鉴赏现代诗歌呢?在此,向同学们介绍几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通过想象解读意象 想象是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我国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神思》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想象”这一论题 ...

  • 现代诗歌赏析方法
  • 一、利用已知,调动储存 “已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试题提供的,如题干要求、标题、作者、写作题材范围、写作时间、注释等;二是考生个人的,如对作者这一作品和其它作品的阅读经验,对所写的题材、写作背景的了解,以及修辞知识、写作知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象征、对比、衬托等手法的理解,诗歌的传统、风格、流派、 ...

  • 初中现代诗歌赏析
  • 初中现代诗歌赏析 一、复习要点:1、把握现代诗歌朗读的节奏、语速、语调,注意语感。 2、感知现代诗歌写作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3、分析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4、分析作者的写思路、写作技巧及采用的手法(含修辞)。 二、常考题目型 1、正确把握现代诗歌朗读的节奏 2、欣赏作品有形象和表 ...

  • 教学反思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一周多的反复演练,加上同组老师的耐心指导,自己又详细地设计过渡语,觉得万无一失,做到了尽善尽美,但是讲完研究课后,我感慨良多,收获颇丰。 一、自我反思 在各种体裁作品的语文教学中,诗歌是相当有难度的,是一块硬骨头,十分难啃。我本着挑战自我的想法,依然选择了《再别康 ...

  • 现代诗歌鉴赏论文
  • 现代诗歌鉴赏五步的浅议 相对古体诗歌而言,现代诗歌以其手法之多样、表现力之丰富和意境之高远而似乎更难教学,这成了很多教师颇为棘手的难题。然而,我们也相信,百仞之山,取之有道,凡事都应有其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中,笔者拟就现代诗歌教学的做法方面,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我以为,现代诗歌教学应走好以下“五步” ...

  • 欣赏诗歌的方法
  • 诗歌鉴赏方法 诗歌圣地是人类的精神后花园,聚焦了美景,凝结着美情。现代诗歌更具情理义,更富新美力。它想象丰富,构思巧妙,极富音乐节奏,能凝练地反映时代生活,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结合教学,我觉得,鉴赏现代诗歌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鉴赏语言 1、反复诵读,品味韵律。 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 ...

  • 新叙事理论诗歌
  • 1、文化背景 概括地说,“新叙事主义诗歌”这一在新的历史时段所萌发和形成的诗歌现象,主要是源于以下文化背景及语境的浸润和催生,即:一个现象、一次争鸣、一个事件、几个相近命题,和诗与诗歌语言的“泛化”潮涌。 首先,“一个现象”,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及网络诗歌的勃兴。其次,“一次争鸣”,是指 ...

  • 顾海良多角度解读胡总书记十七大报告新提法
  • 十七大召开前夕,顾海良代表主编的<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一书刚出版面世,参加完十七大后,他主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多学科参与研究"课题又将开题. 顾海良代表现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还兼任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等职,是理论经济学 ...